白金古欖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物質(zhì)是健康的基礎(chǔ),精神是健康的支柱,運動是健康源泉,科學(xué)是健康的法寶!養(yǎng)生,很多人只是聽說但并未真正力行,生活質(zhì)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養(yǎng)生的人。怎樣才能實現(xiàn)科學(xué)的中醫(yī)養(yǎng)生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白金古欖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中藥在治療某些疾病上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在對草藥選擇的時候可以放心進行,白金古欖是一種對于我們不陌生的藥材,它的功效與作用你知道嗎?我們來看一下。
【別名】百解薯、千金薯、竹葉薯、金銀帶(《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馬兜鈴科植物 三筒管 的 塊根 。夏季采集,洗凈切片,曬干。
【原形態(tài)】三筒管,又名:青藤。多年生攀援藤本。塊根為球形或長柱形,常數(shù)個相連,嵌面灰白色。莖有銹色粗毛,老時脫落。葉互生,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9~20厘米,寬2~4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心形,下面粉綠色,有小柔毛;葉柄短,密生銹色毛或禿凈?;ò底仙瑔紊谌~腋。蒴果?;ㄆ诖杭?。
【生境分布】生于深山林中。分布廣西、貴州等地。
【性味】《廣西中草藥》:"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①《廣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治菌痢,急性腸胃炎,瘡癤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熬湯,3~5錢。
【摘錄】《*辭典》
相信一開始對白金古欖不太清楚的朋友現(xiàn)在應(yīng)該已經(jīng)掌握了白金古欖的相關(guān)知識。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ys630.coM延伸閱讀
不知道大家對白金果欖是否熟悉,對它的功效作用是否了解,下面我們就來仔細分析一下白金果欖的價值和食用方法等。
【來源】藥材基源:為馬兜鈴科植物變色馬兜鈴的塊根。
【原形態(tài)】變色馬兜鈴 木質(zhì)藤本。塊根圓錐形,常數(shù)個相連。嫩枝纖細,具縱棱。被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1-2cm,粗壯,常彎扭,稍被毛;葉片長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14-25cm,寬4-6.5cm,先端短尖至漸尖,基部呈狹耳形,兩側(cè)裂片常稍內(nèi)彎或下垂,邊全緣,下面葉脈上疏被長柔毛,后漸脫落,基出脈3條?;▎紊?花聚生,稀排成總狀花序,生于葉腋;花梗密被褐色長柔毛;小苞片鉆形,密被褐色長柔毛;花被管中部急劇彎曲,從彎曲處至檐部較下部短而彼此互相貼生,黃綠色,有縱脈紋,外面密被絲質(zhì)長柔毛,內(nèi)面無毛;檐部盤狀近圓形,花蕾時黃色,開花后紫紅色,有網(wǎng)狀脈紋,外面密被棕色絲質(zhì)長柔毛,邊緣淺3裂;喉部半圓形,稍具領(lǐng)狀突起;花藥成對貼生于合蕊柱近基部;子房圓柱形,密破棕色長柔毛;合蕊柱裂片先端鈍,邊緣向下延伸,并有乳頭狀突起,蒴果橢圓狀,長5-8cm,6棱,成熟時暗褐色,自先端向下開裂。種子卵形,背面平凸?fàn)睢;ㄆ?-6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 生于林緣或山坡灌叢中。
【性狀】性狀鑒別 塊根呈不規(guī)則形或長圓錐形,直徑5-9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不規(guī)則的裂紋。多橫切成片,切面白色或黃白色。氣清涼,味微苦。
【化學(xué)成份】含尿囊素(allantoin),硬脂酸(stearic acid),豆甾-4-烯-3,6-二酮(stigmast-4-en-3,6-dione),豆甾烷-3,6-二酮(stigmastane-3,6-dio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蘿卜甙(daucosterol),馬兜鈴酸(aristolochic acid)A、馬兜鈴酸A甲酯(aristolochic acid A methyl ester),6-甲氧基去硝基馬兜鈴酸甲酯(6-methoxydenitroaristolochic acid methyl ester),去硝基馬兜鈴酸(denitroaristolochic acid),6-甲氧基去硝基馬兜鈴酸(6-methoxydenitroaristolochic acid),6-甲氧基馬兜鈴酸A甲酯(6-methoxyaristolochic acid A methyl ester),異馬兜鈴內(nèi)酯(isoaristolactone),銀袋內(nèi)酯(versicolactone)A、B、C、D。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腸炎腹瀉;菌??;咽喉腫痛;腮腺炎;瘰疬;乳癰;濕疹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的介紹才發(fā)現(xiàn),原來白金果欖的藥理作用這么多,而且對于一些疾病也都有不錯的效果。其實我們的生活周圍可能有很多的“寶物”,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心。
對于白金膏,有的人或許還不太熟悉,其實白金膏是一種中藥方劑,對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關(guān)于白金膏的功效與作用將會在下文中給您介紹。
【處方】桑根白皮90克 柳白皮60克 槐白皮60克 蔥白1把(切)白芷30克 當(dāng)歸30克 乳香30克 黃丹390克 羌活30克
【制法】上藥各細銼。
【功能主治】傷折疼痛。(骨折)
【用法用量】用麻油1千克,以慢火煎油,次下三般白皮并蔥,煎令焦黃色,去滓;再下諸藥,煎半日,又去滓;次下黃丹,以柳枝子攪令黑色成膏,以瓷盒貯。臨用時,以故帛攤貼于疼痛損處。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
【處方】桑根白皮3兩。柳白皮2兩?;卑灼?兩。蔞蔥白1握(切),白芷1兩,當(dāng)歸1兩,乳香1兩,黃丹13兩,羌活1兩。
【制法】上銼細。
【功能主治】傷折疼痛。
【用法用量】用麻油2斤,以慢火煎油,次下三般白皮并蔥,煎令焦黃色,去滓,即下諸藥,煎半日,又去滓,次下黃丹,以柳枝子攪,令黑色成膏,以瓷盒貯。每用時,即以故帛上攤,貼于疼痛處。
【摘錄】《圣惠》卷六十七
白金膏由于是純天然中藥材為原料,所以全面保留了藥材的精華,把一些對人體無益的成分全部清除,所以進入人體內(nèi)時吸收快、見效快、無毒副作用。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中醫(yī)學(xué)認為,白金丹是一種非常好的中藥方劑。把中藥材進行適當(dāng)?shù)募庸?,然后再按一定比例進行調(diào)配,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說的白金丹。
【處方】朱砂3兩(別研為末),雌黃1兩半,硫黃1兩。
【制法】上二黃同研如粉。先于鐺中銷成汁,次下朱砂末,攪令勻,即以桑灰汁,煮3日3夜,旋以暖灰添之,日滿,即刮入鼎子中,以文火燒干,出陰氣盡,重固濟,以10斤火煅,候火銷至2-3斤即住。其藥只在鼎子底。作1片,鑿取成白金狀,以甘草、余甘子,瓷器中水煮1日,出火毒了,研為末,以粟米飯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一切風(fēng),偏風(fēng)口不收斂,及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每服3丸,空心以冷椒湯送下。漸加至5丸。服之半月,大效。
【注意】忌羊血。
【摘錄】《圣惠》卷九十五
【處方】桑白皮1兩(銼),前胡(去蘆)1兩,半夏1兩(湯泡7次),白術(shù)1兩,人參(去蘆)半兩,陳皮半兩,甘遂1分(微炒)。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消痰實,利胸膈。主肺壅痰實,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5-7丸,水送下,周晬至1-2歲兒3丸,以上者以上意量加,不拘時候。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十四
通過上面對白金丹各個方面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于白金丹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基本知道了白金丹對于一些疾病的功效。
白金散已經(jīng)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白金散怎么吃有些人并非知道的很詳細,那么白金散到底該什么情況下吃呢?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白僵蠶(去絲嘴,直好者)半兩(湯洗,焙黃,為末),天竺黃1分(細研),真牛黃1錢(別研),麝香(研)半錢,龍腦(研)半錢。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諸癰,漸發(fā)不省者。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生姜自然汁調(diào)灌,不拘時候。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六
【處方】白面1兩,九節(jié)菖蒲(末)1兩。
【制法】上藥再研勻。
【功能主治】吐血,肺損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新汲水調(diào)下,未止再服。如中暑毒氣,生姜、蜜水調(diào)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八
【處方】狼毒不拘多少。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臟腑內(nèi)一切蟲,令人偏好食生物,及面黃嘔吐,或時心腹發(fā)痛。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用餳1皂子大,沙糖少許,臨臥腹空時以溫水同化下。來日早取下蟲為效。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九
【處方】天南星1兩(大者,破之),樸消兩半,白礬1錢,甘草半兩。
【制法】上為粗末,用水5盞,慢火1處煮水盡為度,焙干,為細末,加朱砂末1錢拌勻。
【功能主治】急驚發(fā)搐。
【用法用量】每用半錢,煎金銀薄荷湯放溫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五
【處方】桂府滑石不拘多少。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風(fēng)攻注毒,遍身及手足生熱瘡疼痛,有黃水出。
【用法用量】先用虎杖、甘草、豌豆各等分,約半兩許,水2碗,煎上項藥至1碗,去滓,微熱,淋洗瘡。水冷拭干,上摻滑石末,便睡至明。
【摘錄】《外科精義》卷下
【處方】黃柏、豬膽、輕粉、香油。
【制法】黃柏分作手指大小條,慢火炙熱,淬豬膽汁中,用2枚,每炙每淬,汁盡為度,研細,入輕粉錢余。
【功能主治】下疳瘡。
【用法用量】香油調(diào)敷患處。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五
【處方】牛黃1錢,白僵蠶(炒)5錢,枳殼(炒)5錢,附子(炮)2錢半,膽南星2錢半,茯苓2錢半,硼砂2錢半,牙消2錢半,朱砂2錢半,全蝎(去毒)10個,麝1字。
【制法】上為末,糯米粥為丸。
【功能主治】胎驚,諸癇,潮熱。
【用法用量】生姜湯或麥冬湯送下。
【摘錄】《誠書》卷八
【處方】香白芷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刀箭傷瘡,十足趾折斷者。
【用法用量】清油調(diào)敷。
【摘錄】《傷科匯纂》卷七
【別名】比金散
【處方】烏賊魚骨不拘多少(削去硬皮)。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惡瘡,久新痔癰。
【用法用量】比金散(《普濟方》卷十二)。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二
了解了這么多關(guān)于白金散的知識,大家應(yīng)該大致都清楚了白金散的作用。中藥方劑對身體幾乎沒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大家不妨試一試,相信會有驚喜。
白金丸是人們還算比較熟悉的一款方劑,白金丸的作用有很多,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強人體的某些功能等,今天就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白金丸如何吃最好。
【別名】郁礬丸(《世醫(yī)得效方》卷八)、郁金丸(《普濟方》卷一○○引《海上方》)、截癲丸(《青囊秘傳》)。
【處方】白礬90克 郁金210克(須四川蟬腹者為真)
【制法】上共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豁痰安神。癲狂。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溫湯下。
【備注】方中白礬能化頑痰,郁金開郁散結(jié),合制為丸,則痰去竅開,神清病愈。
【摘錄】《醫(yī)方考》卷五引《普濟本事方》
【處方】白礬(研細)川郁金(研細)各等分
【制法】上和勻,皂角汁為丸。
【功能主治】祛痰散結(jié)。喉風(fēng),乳蛾。
【摘錄】《外科全生集·新增馬氏試驗秘方》
【別名】郁金丸、郁礬丸、金蟬丸、蔚金丸、礬郁丸、金礬丸、截癲丸、定心化痰丸、白玉化痰丸
【處方】白礬3兩,郁金7兩(須4川蟬腹者為真)。
【制法】上為末,米糊為丸。
【功能主治】去郁痰。主憂郁氣結(jié),痰涎上壅,癲癇痰多,口吐涎沫,痰涎阻塞包絡(luò)、心竅所致癲狂證,一切癇病,久不愈;喉風(fēng)乳蛾。
【用法用量】郁金丸(《普濟方》卷十八引《海上方》)、郁礬丸(《得效》卷八)、金蟬丸(《普濟方》卷一○○)、蔚金丸(《醫(yī)統(tǒng)》卷四十九)、礬郁丸(《金鑒》卷四十一)、金礬丸(《仙拈集》卷二)、截癲丸(《串雅內(nèi)編》卷一)、定心化痰丸(《外科傳薪集》)、白玉化痰丸(《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镀諠健芬逗I戏健繁痉接梅ǎ阂员『珊秊橥?,如梧桐子大,每服六十丸?!锻饪迫ば略鲴R氏試驗秘方):以白礬、郁金等分和勻,皂角汁為丸。本方改為散劑,名“郁礬散”(見《醫(yī)略存真》)。
【注意】忌辛辣食物。
【各家論述】白礬咸寒,可以軟頑痰,郁金苦辛,可以開結(jié)氣。
【臨床應(yīng)用】昔有一婦人,癲狂失心,數(shù)年不愈,后遇至人授此方,初服覺心胸有物脫去,神衰灑然,再服頓愈。
【摘錄】《醫(yī)方考》卷五引《本事》
通過以上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白金丸有了很多的了解吧,白金丸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最重要的是白金丸的功效與作用的也是很多的,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要好好的利用哦。
烏欖的簡介
烏欖木,高達20米,胸徑達45厘米。小枝粗10毫米,干時紫褐色,髓部周圍及中央有柱狀維管束。無托葉。小葉4-6對,紙質(zhì)至革質(zhì),無毛,寬橢圓形、卵形或圓形,稀長圓形;花序腋生,為疏散的聚傘圓錐花序,無毛;雄花序多花,雌花序少花。花幾無毛?;ò暝诖苹ㄖ虚L約8毫米。雄蕊無毛?;ūP杯狀,流蘇狀;雌花中的薄,邊緣有6個波狀淺齒。雌蕊無毛,在雄花中不存在。果序長8-35厘米,有果1-4個;果具長柄,果萼近扁平,果成熟時紫黑色,狹卵圓形,橫切面圓形至不明顯的三角形;外果皮較薄,干時有細皺紋。果核橫切面近圓形,核蓋厚約3毫米,平滑或在中間有1不明顯的肋凸。種子1-2;不育室適度退化?;ㄆ?-5月,果期5-11月。產(chǎn)中國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生長于海拔1 280米以下的雜木林內(nèi)。分布于越南、老撾、柬埔寨。各地常栽培。
烏欖的功效與作用
1、功效作用
止血,化痰,利水,消癰腫。主內(nèi)傷吐血;咳嗽痰血;水腫;乳癰;外傷出血。內(nèi)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或研末撒。
2、臨床應(yīng)用
2.1、《本草拾遺》:主心中惡水,水氣。
2.2、《生草藥性備要》:止血。
2.3、《本草求原》:功近橄欖。
2.4、《嶺南采藥錄》:火煅存性,止血化痰。少鹽漬之,名欖豉,乳癰初起,煎水洗之可消。
2.5、根(烏欖根):酸、澀,平。止血,化痰,利水,消癰腫。用于內(nèi)傷吐血,咳嗽,手足麻木,胃痛,燙傷,風(fēng)濕痛,腰腿痛。 葉(烏欖葉):澀,溫。止血。用于崩漏。 果實(烏欖仁):甘,淡。潤肺,下氣,補血,殺諸魚毒?!豆鹚幘帯?。
烏欖的市場信息
1、烏欖的價格
烏欖的價格約為暫時未知。
2、烏欖的選購方法
核果呈卵狀長圓形,長26-32mm,徑15-17mm。表面棕褐色。果核長紡錘狀腰鼓形,長22-26mm,徑9-10.4mm。兩端銳尖,表面淺褐色,凹凸不平,具3條明顯的縱棱紋,細棱間又各具不甚明顯的粗棱。先端具3個眼點,每一眼點兩側(cè)各具一弧形細縱溝,直達種子中下部,2條細溝向相反方向彎曲。以粒大、均勻、飽滿者為佳。
3、烏欖的保存方法
烏欖可擱置在陰涼通風(fēng)處,置干燥處。
說起方欖我們都不陌生,方欖不但可以食用而且有非常高的藥用功效,經(jīng)常吃方欖是可以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和保健作用的。
【別名】三角欖。
【來源】藥材基源:為橄欖科植物方欖的果實。
【原形態(tài)】方欖 喬木,高15-25m。小枝有皮孔,幼枝被稀疏灰色短柔毛。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托葉鉆形,被柔毛,早落;小葉5-6(-10)對,堅紙質(zhì),長圓形至倒卵狀披針形,長10-20cm,寬4.5-6cm,先端驟狹漸尖,尖頭長1-1.5cm,基部圓形,偏斜,常一側(cè)下延,邊緣波狀或全緣,上面無毛,下面被柔毛;脈上被平展的硬毛及柔毛,但有時幾無毛?;▎涡?,雌雄異株,花序腋生,雌花序不詳;雄花序為狹的聚傘圓錐花序,長30-40cm;花長約7mm;萼裂片三角形;雄蕊6,無毛,花絲合生一半以上;花盤在雄花中為管狀,高1.5-1.8mm,邊緣和外側(cè)密被直立的硬毛,在雌花中為環(huán)狀,3淺裂,流蘇狀;雌蕊在雄花中小,密被絨毛。核果綠色,紡錘形,具3凸肋,或倒卵形具3-4凸肋,長4.5-5cm,寬1.8-2cm,無毛,先端急尖或截平至下凹,有宿存柱頭。種子1-2顆。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分布于廣西、云南等地。
【性味】酸;甘、澀;平
【功能主治】清肺利咽;生津止渴。主咽痛;咳嗽;煩渴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
【摘錄】《中華本草》
本文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是方欖,我們知道方欖是有著非常高的藥用效果的,但要提醒大家的是,方欖一般都是不可以亂吃的,否則會引起嚴重的后果的,希望大家謹慎對待。
對于中醫(yī)來講,很多動植物都是中藥材,都可以用來治療一些疾病。魚古是一種海洋生物,被中醫(yī)發(fā)現(xiàn)魚古也能治療疾病,例如可以收斂止痛、固腎益精、去腐生肌、止血等功效。如果男性腎虛遺精的話可以服用魚古或者搭配芡實、金櫻子一起服用。一起來了解下魚古的功效與作用都有那些吧~
魚古的這種中藥也叫海螵蛸,它來源于動物烏賊,是這種動物的干燥內(nèi)殼,它多產(chǎn)在浙江和山東等地,它具有出色的收斂作用,能止瀉也能治療疔瘡
一、魚古的功效與作用
1、收斂止痛
中藥魚古具有出色的收斂作用,而且它還能止痛消腫,平時可以用于人類疔瘡以及瘡瘍等癥的治療,治療時可以把它煎湯內(nèi)服,也可以炒以后外用,都能起到收斂止痛的重要作用。
2、固腎益精
固腎益精是中藥魚古的重要作用之一,它能緩解人類的腎虛以及精關(guān)不固還有男性遺精等多種不良癥狀,在服用時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把它與芡實以及金櫻子等能益腎固精的中藥材搭配在一起服用,這樣會讓它的治療功效更加出色。
3、去腐生肌
中藥魚古還是一種可以外用的中藥材,平時人閃出現(xiàn)濕疹或者瘡瘍不收等疾病時就能直接把中藥魚古煅制以后研成細末,直接灑敷在患處,每天用藥二到三次,就能去腐生肌能讓瘡瘍快速閉合,腫痛的癥狀也能隨之減輕。濕疹在用藥以后則能快速止痛止癢,也能讓丘疹慢慢消退。
4、止血
止血也是中藥魚古的重要作用,平時它能用于人類吐血和咯血等癥的治療,治療時可以直接把它研末內(nèi)服也可以把它與白及和生大黃等中藥材一起煎湯服用,都能快速止血。另外人們出現(xiàn)外傷出血時也能用中藥魚古來治療,把它研末以后外敷就能快速止血。
古鉤藤是中草藥里面的一種,我們可以采用古鉤藤來治療很多疾病,還有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古鉤藤的不同藥效來解決一些生活中困擾我們的小問題。
【別名】半架牛、牛奶藤、大暗消、大葉百葉藤、白漿藤、白馬連鞍、牛角藤、斷腸草[廣西]
【來源】蘿藦科白葉藤屬植物 古鉤藤 Cryptolepis buchananii Roem. et Schult.,以 根 入藥, 葉 也藥用。全年可采,切片曬干,或鮮用。
【性味】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舒筋活絡(luò),消腫止痛,解毒。用于腰痛,腹痛,跌打損傷,骨折,癰瘡,癬。
【用法用量】每服1分,研末沖服,或泡酒服。外用適量,搗爛或根、葉研末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廣西藥植名錄》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古鉤藤,我們知道古鉤藤是一種常見的中草藥,有很好的養(yǎng)生和保健作用,對人體有很多好處可以緩解很多癥狀,怎么樣,你了解了嗎?
金果欖的簡介
金果欖,中藥名。防己科植物青牛膽或金果欖的干燥塊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曬干。性味苦寒,有清熱解毒,利咽,止痛之功效。用于咽喉腫痛,癰疽疔毒,泄瀉,痢疾,脘腹疼痛。
金果欖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含青牛膽苦素(tinosporine,columbin)、巴馬亭(palmatine)、藥根堿等。
2、功效作用
清熱解毒。治急慢性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口腔炎,腮腺炎,乳腺炎,闌尾炎,癰疽疔瘡,急慢性腸炎,菌痢,胃痛,熱嗽失音。
3、臨床應(yīng)用
用于退熱:取雪里開500克(切片),鉤藤250克,青蒿250克(切碎),以蒸餾法制成注射液500毫升。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觀察上感、流感,急性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肺炎、傷寒,膽道感染、中暑、皮膚化膿感染等病的中度以上發(fā)熱(38~41℃)患者77例,結(jié)果用藥一次后于30分鐘至2小時內(nèi)退熱者28例,2~4小時內(nèi)退熱者,9例,5~12小時退熱者15例;用藥2次于24小時內(nèi)體溫恢復(fù)正常者15例。對上感、流感及扁桃體炎患者單用本注射劑即可收到治療效果;重癥感染病人在退熱數(shù)小時后體溫又會復(fù)升,因此需適當(dāng)配用其它藥物。實踐證明,雪里開不僅退熱作用明顯,而且有消炎鎮(zhèn)痛效果,副作用少。
4、科學(xué)研究
取鹽酸巴馬汀、鹽酸藥根堿對照品,分別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對照品溶液及[含量測定]項下的供試品溶液各4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醇-異丙醇-濃氨試液(12:6:3:3:1)為展開劑,置氨蒸氣預(yù)飽和的展開缸內(nèi),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金果欖的市場信息
1、金果欖的價格
金果欖的價格約暫未知。
2、金果欖的選購方法
本品呈不規(guī)則圓塊狀,長5~10cm,直徑3~6cm。表面棕黃色或淡褐色,粗糙不平,有深皺紋。質(zhì)堅硬,不易擊碎,破開,橫斷面淡黃白色,導(dǎo)管束略呈放射狀排列,色較深。無臭,味苦。
3、金果欖的保存方法
金果欖可擱置在陰涼通風(fēng)處,置干燥處。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不但對于各種食物都非常的了解,藥品也是人們?nèi)粘I钪薪佑|很多的,其中烏欖樹皮就是一種比較常出現(xiàn)的中藥材,鑒于還是有很多人對于烏欖樹皮不怎么了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詳細的看一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橄欖科植物烏欖Canarium pimela Leenh.的樹皮。
【原形態(tài)】烏欖 常綠大喬木,高10-16m。有膠粘性芳香的樹脂。樹皮灰褐色,平滑;小枝褐綠色,無毛。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長30-65cm;小葉15-21枚,革質(zhì),長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長5-15cm,寬3.5-7cm,先端漸尖或銳尖,基部偏斜,全緣,上面有光澤,無毛,下面平滑;網(wǎng)脈兩面均明顯?;▋尚曰騿涡曰ㄅc兩性花共存;花序腋生,為疏散的聚傘圓錐花序,長于復(fù)葉;萼杯狀,3-5裂,在雄花中長約2.5mm,在雌花中長3.5-4mm;花瓣在雌花中長約8mm;雄蕊6,著生于花盤邊緣,長不超過花冠;雌蕊無毛,在雄花中不存在,子房上位,通常3室。核果卵形至橢圓形,略呈三角形,長3.5-4.5cm,寬1.5-2cm,成熟時紫黑色,表面平滑,核木質(zhì),兩端鈍,內(nèi)有種子1-2顆;不肯定適度退化。花期4-5月,果期5-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40-1280m的平原、丘陵、山地雜木林中,常有栽培。
【性味】微苦;澀;涼
【功能主治】止血。主內(nèi)傷吐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30g。
【摘錄】《中華本草》
說了這么多,可以看到烏欖樹皮的作用還是很多的。還可以利用它來入藥治病。對于這些,大家不妨多了解一些,會對生活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