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牡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别B(yǎng)生從歷史上的玄虛傳說,已經(jīng)進入大眾百姓視野,不注意養(yǎng)生,將為我們的生活埋下悲劇的種子。您是否正在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草牡丹的功效與作用,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草牡丹是中藥當中非常常見的一種,也是經(jīng)常使用的一種藥物。它在治療很多疾病方面有著奇特的效果和作用,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述一些中藥草牡丹的作用。
【別名】牡丹藤
【來源】毛茛科鐵線蓮屬植物 大葉鐵線蓮 Clematis heracleifolia DC.,以 全株 入藥。夏秋采,切段曬干。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fēng)除濕。用于腸炎,痢疾,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腫痛;外用治瘡癤腫毒,結(jié)核性潰瘍、瘺管。
【用法用量】3~6錢。外用適量,搗爛敷或煎水洗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文章為我們詳細的介紹了草牡丹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大家可以記住它常見的功效,這對我們在生活中正確使用草牡丹起到一定的幫助。草牡丹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們的體質(zhì),對提高我們的身體免疫力是非常有利的。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說起牡丹三七,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因為它可是具有很好的治療疾病效果的。不過也有一些朋友不知道牡丹三七的功效具體是什么,因此在這里就來詳細的了解一下牡丹三七的功效。
【來源】為蕁麻科植物 華艾麻草 的 根 。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塊根紡錘狀。莖稍傾斜,高40~70厘米。葉互生,具長柄;葉片卵形至長卵形,長8~15厘米,寬4~7厘米,先端長尖,基部鈍形至圓形,緣有鋸齒,上面有白色伏貼毛,下面脈上有短毛,葉脈上不生珠芽?;▎涡?,雌雄同株;圓錐花序,花綠白色;雄花序生于下部葉腋,無總梗;雌花序生上部葉腋,與梗共長7~16厘米;雄花花被4~5,全裂,雄蕊同數(shù),與花被對生;雌花具扁平有翼的短梗,花被4裂,側(cè)方2片花后增大,長橢圓形或斜倒卵形,鈍頭,雌蕊1,柱頭細長,彎曲。瘦果扁平歪卵形至廣卵形,長約2.5毫米。花期8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生于陰濕的林下。分布長江中、下游各省。
【功能主治】治勞傷乏力。
【用法用量】干根研末,每服二錢,臨睡前黃酒送服。
【摘錄】《*辭典》
綜合以上的對于牡丹三七的描述,可見牡丹三七對于人體的好處還是不少的,可以使用的方法和用途也很多,可以針對牡丹三七所具有的藥理作用來治療相對應(yīng)的疾病。
山牡丹是中藥的一種,在某些疾病上對人體有著很好的幫助,而且這類藥物在使用上,也是比較廣泛,對山牡丹選擇的時候,需要對山牡丹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進行認識,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別名】葛藤、跌打王、藤續(xù)斷(《廣西藥植名錄》)。
【來源】為旋花科植物 白花銀背藤 的 根皮 或 全株 。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藤本。葉互生,全緣,卵圓形或闊橢圓形,長12~17厘米,寬8~13.5厘米,下面密生白色絹毛?;ù厣瑸榘锌偦ü?,生1~4束花;花冠漏斗狀,白色;雄蕊5,內(nèi)藏;子房4室,柱頭2,頭狀。
【生境分布】生于山間疏林或路旁灌木叢中。分布云南、廣西等地。
【性味】《云南中草藥》:"微澀,溫。"
【功能主治】①《廣西藥植名錄》:"全株:駁骨,止血,生肌,收斂,清心,潤肺,止咳。治內(nèi)傷。"
【附方】治貧血頭昏:山牡丹根皮二至三兩。燉肉吃。(《云南中草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云南中草藥》
我們知道了山牡丹的功效與作用,山牡丹的食用方法等,相信上文的內(nèi)容可以幫到大家!
其實人的很多疾病的發(fā)生都是與飲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想要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食療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其中各種中藥材發(fā)揮了十分關(guān)鍵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臭牡丹這味中藥。
【別名】矮桐子、大紅花、臭楓根、臭八寶、臭芙蓉、矮腳桐
【來源】馬鞭草科赪桐屬植物 臭牡丹 Clerodendrom bungei Steud.,以 根 及 葉 入藥。夏季采葉、秋季采根,鮮用或曬干備用。
【性味】苦、辛,平。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解毒散瘀。根: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跌打損傷,高血壓病,頭暈頭痛,肺膿瘍。葉:外用治癰癤瘡瘍,痔瘡發(fā)炎,濕疹,還可作滅蛆用。
【用法用量】根0.5~1兩;鮮葉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綱目拾遺》
根據(jù)以上的綜合來講,臭牡丹還是具有一定的藥理療效的,需要注意的就是臭牡丹應(yīng)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食用,不要過量。
氣溫和濕度等的變化尤其會導(dǎo)致身體不適,更是需要在此時加強補養(yǎng),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簡單的養(yǎng)生方劑牡丹湯的做法,希望能在大家需要的時候起到的效果。
【處方】牡丹 甘草 敗醬 生姜 茯苓各6克 薏苡仁 桔梗 麥門冬各9克 丹參 芍藥各12克 生地黃15克
【制法】上十一味,哎咀。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解毒排膿。治腸癰。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日服二次。
【備注】本方在原書中無方名,現(xiàn)據(jù)《圣濟總錄》卷一二九補。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
【處方】牡丹皮45克 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21枚 檳榔(銼)桑根白皮(銼)各60克 鱉甲(去裙襕,醋炙,銼)36克 大黃(銼,炒)30克 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郁李仁(湯浸,去皮、尖)枳殼(去瓤,麩炒)各45克
【制法】上九味,銼碎。
【功能主治】治臌脹。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4克,切,煎至180毫升,去滓??崭箷r溫服,半小時后再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七
由上文可知牡丹湯的原料是幾種我們生活中都不算陌生的中藥材,對某些疾病特別有效果,參照上面的功效和主治疾病,如果有需要的話,不妨試一試。
牡丹散,作為傳統(tǒng)中藥方劑在我國應(yīng)用的歷史已很悠久。我國很多的藥物學(xué)著作中都將其列為上品,且記述了牡丹散的神奇功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干漆(炒)、蘇木、鬼箭、蓬莪,各一分;甘草(半鹽湯炙.半生)、當歸、桂心、牡丹皮、芍藥、陳皮(去白)、紅花、延胡索(炒)、沒藥(別研令細)、烏藥,各一兩。
【炮制】上為末。
【功能主治】治血虛勞倦,五心煩熱,肢體疼痛,頭目昏重,心忪頰赤,口燥咽干,發(fā)熱盜汗,減食嗜臥,及血熱相搏,月水不利,臍腹脹痛,寒熱如瘧。
【用法用量】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不拘時候。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牡丹皮 桂心 當歸 延胡索各30克 莪茂 牛膝 赤芍藥各60克 荊三棱45克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化瘀消癥。治婦人久虛羸瘦,血氣走疰,心腹疼痛,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酒75毫升,煎至160毫升,溫服。
【摘錄】《婦人大全良方》卷七引《衛(wèi)生方》
【別名】牡丹湯(《校注婦人良方,卷二十四),牡丹皮散(《外科發(fā)揮》卷四)。
【處方】人參 牡丹皮 白茯苓 天麻 黃耆 木香 當歸 川芎 辣桂 桃仁(浸,去皮,炒)各22克 白芷 薏苡仁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藥研末。
【功能主治】益氣活血,散寒排膿。治腸癰冷證,膿潰正虛,腹濡而痛,時時利膿。
【用法用量】每服9克,井水煎,空腹時服。
【摘錄】《仁齋直指》卷二十三
【處方】川升麻 苦梗 薏苡仁 地榆 黃芩 赤芍藥 牡丹皮 北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藥銼散。
【功能主治】清肺排膿。治肺癰。胸乳間皆痛,口吐膿血,氣味腥臭。
【用法用量】每服30克,用水1.5升,煎至500毫升,分三次溫服。
【摘錄】《普濟方》卷二八六
牡丹散采用傳統(tǒng)的幾種純天然中藥材制成,對一些病癥有著極好的治療效果,而且無絲毫的副作用,對一些患者來說,的確是一種非常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