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脊貫眾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guān)鍵。千養(yǎng)生,萬養(yǎng)生,心理平衡是“真經(jīng)”。生活中,不同年齡的人都開始關(guān)注如何養(yǎng)生,那些不注重養(yǎng)生的人,必然會遭到生活的報復(fù)。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狗脊貫眾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你知道狗脊貫眾嗎,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材,對于一些疾病非常有幫助。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下。
【英文名】RhizomaWoodwardiaeJapon1cae
【別名】貫眾、蝦公草、細(xì)葉虎耳風(fēng)
【來源】為烏毛蕨科植物 狗脊蕨 Woodwardia japonica (L.f.)Sm.的 根莖 及 葉柄基部 。全年采挖根莖,削去地上部分,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65~90cm。根莖粗短,傾斜,密生棕色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褐色,長30~50cm,被多數(shù)鱗片;葉片厚紙質(zhì),矩圓形,長25~80cm,寬20~40cm,二回羽裂,僅羽軸下部有小鱗片,下部羽片長約 15cm,寬2~3cm,羽裂至 1/2或略深;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狀矩圓形,先端尖,具微鋸齒,葉脈網(wǎng)狀,有網(wǎng)眼1~2行,網(wǎng)眼外小脈分離,無內(nèi)藏小脈。孢子囊群長形,生于主脈兩側(cè)對稱的網(wǎng)脈上;囊群蓋長腎形,以外側(cè)邊著生網(wǎng)脈,開向主脈。
【生境分布】生于疏林下及溪溝旁陰濕處。產(chǎn)于長江以南及西南。
【性狀】全體呈長圓柱形,挺直或稍彎曲,長6~26cm,直徑2~7cm,表面紅棕色或黑褐色。根莖粗壯,密被粗短的葉柄基部,近頂端鱗片較多,棕紅色。葉柄基部近半圓柱形,鐮刀狀彎曲,背面呈肋骨狀,下端膨大,常生彎曲的須根一條;質(zhì)堅硬,橫斷面可見維管束2~4個,內(nèi)面一對較大,成八字形或略彎曲成雙曲形排列。氣微而特異,味微苦澀。
【化學(xué)成份】含兒茶酚衍生物。
【性味】性涼,味苦。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殺蟲散瘀。用于感冒、瘡癰腫毒、蟲積腹痛、便血、血崩。
【摘錄】《*辭典》
【出處】狗脊,始載于《本經(jīng)》,列入中品。《本草圖經(jīng)》云:“生常山川谷,今太行山,淄、溫、眉州亦有。根黑色,長三四寸,兩指許大,苗尖細(xì)碎,青色,高一尺以來,無花,其莖葉似貫眾而細(xì),其根長而多歧,似狗脊骨,故以名之。其肉青綠,春秋采根暴干用?!辈⒏接谐傻萝?、溫州、眉州和淄州狗脊四圖。其中“成德軍狗脊”圖的特征似狗脊蕨 Woodwardia japonica(L.f.)Smith;“眉州狗脊”圖的特征似單芽狗
從上文的闡述中我們對于狗脊貫眾的功效與作用有了一些了解,如果身體出現(xiàn)了什么不適的癥狀,可以用中藥的方法去調(diào)理,中醫(yī)治病的歷史久遠(yuǎn),可以放心食用。
相關(guān)閱讀
小狗脊是我們?nèi)粘I钪惺殖R姷囊环N中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非常的重要,但是對于小狗脊的功效和作用,有些人不是很了解,所以下面我們就來詳細(xì)的了解下。
【別名】冷蕨萁、復(fù)葉耳蕨
【來源】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美觀復(fù)葉耳蕨的根莖。
【原形態(tài)】植株高60-110cm。根莖橫生,密被黃褐色、覆瓦狀排列的披針形鱗片,長約1cm,先端長漸尖。葉近生;葉柄長50-60cm,禾稈色,下部密被黑褐色披針形鱗片;葉軸及各回羽軸下面疏被黑褐色的纖毛狀鱗片;葉片三角形,長50-55cm,基部寬25-30cm,三回羽狀;羽片約10對,互生,斜向上,下部的羽片柄長2-3cm,三角狀披針形,長達(dá)20cm,寬約10cm,基部下側(cè)的一回小羽片較長;一回小羽片互生,柄長約5mm,先端長漸尖;末回小羽片8-10對,近無柄,長圓狀披針形,先端短尖,基部上側(cè)截形并略有耳,下側(cè)楔形,邊緣具芒刺的淺裂片,基部上側(cè)1片較長;葉脈羽狀,分叉,上面不明顯。孢子囊群大,圓形,背生于小脈先端,在中脈兩側(cè)各成1行;囊群蓋圓形,褐色,早落。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常綠闊葉林下。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fēng)止癢;活血散瘀。主熱瀉;風(fēng)疹;跌打瘀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1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小狗脊,我們知道小狗脊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還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們要善于利用小狗脊來為我們的健康護(hù)航。
有人想知道狗脊散究竟有什么作用,其實狗脊散的作用和功效有很多,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它的主要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處方】狗脊2兩,芎?1兩,細(xì)辛1兩,白蕪荑1兩。
【制法】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九蟲。
【用法用量】三更后先吃牛肉淡干脯2-3兩,五更初以粥飲調(diào)下3錢。良久當(dāng)有蟲下為度。
【摘錄】《圣惠》卷五十七
【處方】狗脊半兩(去毛),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薯蕷3分,熟干地黃3分,天雄3分(炮裂,去皮臍),王孫3分,桂心3分,山茱萸3分,秦艽3分(去苗),白蘞3分。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風(fēng)濕痹,四肢不仁,肌肉瞤動,舉體無力。
【用法用量】方中王孫,《普濟方》引作“防風(fēng)”。
【摘錄】《圣惠》卷十九
使用狗脊散來恢復(fù)注定不會是個太快的治療過程,但是只要積極接受并樂觀應(yīng)對,肯定會有所改善的。對于一些疾病我們應(yīng)該及早預(yù)防。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rèn)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xué)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xué)藥材。那么對于綿馬貫眾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英文名】RHIZOMA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TIS
【別名】貫眾、貫仲
【來源】本品為鱗毛蕨科植物 粗莖鱗毛蕨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 的干燥 根莖 及 葉柄殘基 。秋季采挖,削去葉柄,須根,除去泥沙,曬干。
【性狀】本品呈長倒卵形,略彎曲上端鈍圓或截形,下端較尖,有的縱剖為兩半,長7~20cm,直徑4~8cm。表面黃棕色至黑褐色,密被排列整齊的葉柄殘基及鱗片,并有彎曲的須根。葉柄殘基呈扁圓形,長3~5cm,直徑0.5~1.0cm;表面有縱棱線,質(zhì)硬而脆,斷面略平坦,棕色,有黃白色維管束5~13個,環(huán)列;每個葉柄殘基的外側(cè)常有3條須根,鱗片條狀披針形,全緣,常脫落。質(zhì)堅硬,斷面略平坦,深綠色至棕色,有黃白色維管束5~13個,環(huán)列,其外散有較多的葉跡維管束。氣特異,味初淡而微澀,后漸苦、辛。
【鑒別】(1)本品葉柄基部橫切面:表皮為1 列外壁增厚的小形細(xì)胞,常脫落。下皮為10列多角形厚壁細(xì)胞,棕色至褐色,基本組織細(xì)胞排列疏松,細(xì)胞間隙中有單細(xì)胞的間隙腺毛,頭部呈球形或梨形,內(nèi)含棕色分泌物;周韌維管束5~13個,環(huán)列,每個維管束周圍有1 列扁小的內(nèi)皮層細(xì)胞,凱氏點明顯,有油滴散在,其外有1~2列中柱鞘薄壁細(xì)胞,薄壁細(xì)胞中含棕色物與淀粉粒。
【炮制】 綿馬貫眾 :除去雜質(zhì)。同時打碎。
【性味】苦,微寒;有小毒。
【歸經(jīng)】歸肝、胃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驅(qū)蟲。用于蟲積腹痛,瘡瘍。綿馬貫眾炭止血,用于崩漏。
【用法用量】4.5~9.0g。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以上為各位介紹的就是綿馬貫眾的功效和作用,如果要食用綿馬貫眾的話,最好咨詢一下中醫(y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對于貫眾丸,有的人或許還不太熟悉,其實貫眾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對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關(guān)于貫眾丸的功效與作用將會在下文中給您介紹。
【處方】貫眾(銼)1兩,黃連(去須)半兩,板蘭根半兩,木香半兩,胡黃連1分,訶黎勒皮3分,肉豆蔻(去殼)3分。
【制法】上為末,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伏熱下痢膿血。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煎甘草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六
【處方】雷丸5分,橘皮5分,石蠶(一方無石蠶)5分,桃仁(一作桃皮)5分,狼牙6分,貫眾2枚,僵蠶3-7枚,吳茱萸根皮10分,蕪荑4分,青葙4分,干漆4分,亂發(fā)如雞子大(燒)。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心勞,熱傷心,有蟲長一尺,貫心為病。
【用法用量】每服7丸,空腹米飲或酒送下。未愈,更加至14丸。
【摘錄】方出《千金》卷十八,名見《圣惠》卷二十六
【處方】貫眾(炒)5分,雚蘆(炒)12分,狼牙子4分,蕪荑(炒)4分,石蠶3分,雷丸3分,蜀漆3分,僵蠶3分,厚樸(炙)3分。
【制法】上為末,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九蟲。
【用法用量】每服7丸,夜臥、晨起苦酒漿送下,1日3次。知為度。
【各家論述】貫眾主白蟲,僵蠶主弱蟲,雚蘆主長蟲,狼牙子主胃蟲,蕪荑主肉蟲,石蠶主蛔蟲,雷丸主赤蟲,蜀漆主肉蟲,厚樸主肺蟲。
【摘錄】《幼幼新書》卷三十一引《嬰孺方》
【處方】貫眾5分,白雚蘆3分,干漆3分(炒),厚樸3分,狼牙子4分,僵蠶4分,雷丸6分,雄黃3分,蕪荑子5分。
【制法】上焙干,炒令黃色,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去三尸九蟲。主
【用法用量】每服5丸,新汲水送下。3服后可漸加至10丸。服之20日,百病皆愈,三尸九蟲自滅,更無傳注之患。
【各家論述】貫眾殺伏尸蟲,白雚蘆殺大腸蟲,干漆殺白蟲,厚樸殺肺蟲,狼牙子殺胃蟲,僵蠶殺膈蟲,雷丸殺赤蟲,雄黃殺尸蟲。
【摘錄】《醫(yī)學(xué)正傳》卷四
【處方】貫眾(熬)5分,石蠶(熬)5分,狼牙4分,雚蘆2分,蜀漆6分(炙),僵蠶3分(熬),雷丸6分,蕪荑4分,厚樸3分,檳榔6分。
【制法】上為末,蜜為丸。
【功能主治】九蟲動作,變生諸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暖漿水送下,1日3次。不知,稍稍加之。白蟲用榧子湯服。
【摘錄】《外臺》卷二十六引《集驗方》
以上就是貫眾丸的一個介紹, 希望通過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對于這一個養(yǎng)生方劑的選擇問題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們運用一些比較科學(xué)的方法去,幫助自己達(dá)到養(yǎng)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人類身體結(jié)構(gòu)的特殊性使得身體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需要時刻的關(guān)注身體的變化,當(dāng)出現(xiàn)不適的時候需要及時的做診斷和治療。貫眾散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劑。下面我們來看一下貫眾散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處方】貫眾1兩,鶴虱1兩(紙上微炒),狼牙1兩,麝香1錢(研細(xì)),蕪荑仁1兩,龍膽1兩(去蘆頭)。
【制法】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蛔蟲攻心,吐如醋水,痛不能止。
【用法用量】每服2錢,食前以淡醋湯調(diào)下。
【摘錄】《圣惠》卷五十七
【處方】貫眾、吳茱萸、官桂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癬。
【用法用量】先以手抓破,以藥搽之;用米醋調(diào)敷亦得。
【摘錄】方出《百一》卷十六,名見《普濟方》卷二八一
【處方】貫眾1兩(火煅存性),五倍子半兩(火煅存性),白礬2銖(枯)。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腸風(fēng)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3錢,米飲下。
【摘錄】《雞峰》卷十七
【處方】貫眾3兩,雞冠花5兩,甘草(炙)1兩,烏梅(去核,炒)2兩,黃連(炒)2兩,麝香當(dāng)門子2個(細(xì)研)。
【制法】上為末。每服2錢匕,米飲調(diào)下。更分一半研末,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腸風(fēng)、痔瘺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飲送下,相間食前服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四三
【處方】貫眾(去須)1兩,檳榔(炮,銼)3兩,當(dāng)歸(切,焙)1兩半,鶴虱(去土,微炒)1兩,白蕪荑(微炒)1兩半,陳橘皮(湯去白,炒)1兩半,雷丸(炮)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蛔蟲。
【用法用量】每服1錢半,煎大棗湯空心調(diào)服。以利為度。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九
【別名】管仲散
【處方】貫眾1兩,黃連(去須)年老者半兩,年少者3分。
【制法】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暴吐血、嗽血。血痢不止,或如雞鴨肝片,或如小豆汁者。
【用法用量】管仲散(《普濟方》卷一八八)。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八
【處方】貫眾(逐葉摘下令凈)、黃柏(去粗皮,蜜炙)各等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大人、小兒傷寒后,余毒有熱,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2錢匕,煎黑豆汁,放溫調(diào)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二十六
【處方】貫眾根。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止鼻血。主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水調(diào)下。
【摘錄】方出《證類本草》卷十引《本草圖經(jīng)》,名見《赤水玄珠》卷九
【處方】貫眾1個(大者,搗碎),萆薢2兩,白芷2兩(好者)。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痔漏。
【用法用量】每服2錢,空心、食前用胡桃酒調(diào)下;陳米飲亦得。
【摘錄】《普濟方》卷二九七
【處方】貫眾1兩,狗脊1兩,狼牙草1兩,萆薢(銼)1兩。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小兒蛔蟲攢心,合眼撲手,心悶。
【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九十二
【處方】貫眾(大者)3枚(切,熬),干漆3兩(熬),吳茱萸50粒,蕪荑(熬)4分,胡粉(熬)4分,槐皮(燒)4分,杏仁40枚(去皮尖,熬,研)。
【制法】上為末,和胡粉研。
【功能主治】腎熱,四肢腫急,蟯蟲生于腎中為病。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醫(yī)學(xué)正傳》引作“千金散”。
【摘錄】《外臺》卷十六引《刪繁方》
在了解了貫眾散這味方劑之后,我們不妨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試一試。相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