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柄南蛇藤莖葉的功效與作用
【www.cndadi.net -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中醫(yī)在治病的時候都是需要用到中藥的,而作為中藥材一種的短柄南蛇藤莖葉也是被經(jīng)常用到的,那么,下面就來說說短柄南蛇藤莖葉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短梗南蛇藤Celastrus rosthornianus Loes.的莖葉。
【原形態(tài)】短梗南蛇藤 藤狀灌木,高可達7m。小枝具較大而突起的皮孔。單葉互生;葉柄長5-15mm;葉片長圓狀窄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4-11mm,寬3-6cm。花雌雄異株;雄花序頂生及腋生,頂生花序長達5cm,花序軸分枝短,腋生花序有花1-3朵;雌花序均為腋生,3-7花,花黃綠色;雄花具杯狀花盤,雄蕊著生于花盤邊緣,退化雌蕊短柱狀;雌花有退化雄蕊,子房與杯狀花盤離生,花柱細長,柱頭3裂、每裂2叉分枝,蒴果近球狀,徑約1cm。種子3-6顆,具橙紅色假種皮。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間叢林或路旁。
【性味】辛;苦;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止血;解毒消腫。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脘腹痛;牙痛;疝氣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血崩;肌衄;瘡腫;帶狀皰疹;濕疹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涂。
【注意】孕婦慎服。
【摘錄】《中華本草》
所以,通過上面文章對于中藥短柄南蛇藤莖葉的詳細介紹,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短柄南蛇藤莖葉的功效與作用是有很多的,在養(yǎng)生保健方面的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ys630.COm精選閱讀
短柄南蛇藤根是一種對大家來說還算比較熟悉的中藥,對我們身體的有很多的好處,我們想要在生活中正確的食用它,需要對短柄南蛇藤根有一些了解,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吧。
【別名】大藤菜、白花藤。
【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短梗南蛇藤的根及根皮。
【原形態(tài)】短梗南蛇藤 藤狀灌木,高可達7m。小枝具較大而突起的皮孔。單葉互生;葉柄長5-15mm;葉片長圓狀窄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4-11mm,寬3-6cm?;ù菩郛愔?;雄花序頂生及腋生,頂生花序長達5cm,花序軸分枝短,腋生花序有花1-3朵;雌花序均為腋生,3-7花,花黃綠色;雄花具杯狀花盤,雄蕊著生于花盤邊緣,退化雌蕊短柱狀;雌花有退化雄蕊,子房與杯狀花盤離生,花柱細長,柱頭3裂、每裂2叉分枝,蒴果近球狀,徑約1cm。種子3-6顆,具橙紅色假種皮。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間叢林或路旁。
【化學成份】根含1β-乙酰氧基-2β,8β,9α-三苯甲酰氧基-4α,6α-二羥基-β-二氫沉香呋喃(1β-acetoxy-2β,8β,9α-tribenzoy-loxy-4α,6α-dihydroxy-β-dihydroagarofuran),1β-乙酰氧基-8β,9α-二苯甲酰氧基-2β-(呋喃-β-甲酰氧基)-4α,6α-二羥基-β-二氫沉香呋喃[1β-acetoxy-8β,9α-dibenzoyloxy-2β(furan-β-carbonyloxy)-4α,6α-dihydroxy-β-dihydroagarofuran],衛(wèi)矛醇(dulcitol)。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止痛;解毒消腫。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疝氣痛;瘡瘍腫毒;帶狀皰疹;濕疹;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研末,調(diào)敷。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為大家介紹了短柄南蛇藤根的作用,希望對大家在生活中有所幫助。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胡亂的和其他食物搭配,應該咨詢專業(yè)人士后再決定。
近期各大電視頻道推出各種養(yǎng)生節(jié)目,飲食節(jié)目也推出特色養(yǎng)生食療方法,在方方面面都顯示出養(yǎng)生的觀念逐漸在人們的認識中加深,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種養(yǎng)生的藥材南蛇藤葉。
【來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 南蛇藤 的 葉片 。
【化學成份】含5種黃酮甙:山柰酚-7-鼠李糖甙,山柰酚-3,7-二鼠李糖甙,山柰酚-3-葡萄糖-7-鼠李糖甙,槲皮素-8-葡萄糖-7-鼠李糖甙,槲皮素-3,7-二鼠李糖甙。
【功能主治】《中國藥植志》:"治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搗汁沖酒。外用:搗敷。
【附方】治蛇咬傷:鮮南蛇藤葉,搗爛,酌加雄黃、燒酒調(diào)勻,敷傷口周圍。(江西《草藥手冊》)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中國藥植志》
南蛇藤葉是一種已經(jīng)存在很久的藥材,在很多中醫(yī)書上都有關于它的記載,可見南蛇藤葉其確實有著良好的藥用價值。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藥材。那么對于灰葉南蛇藤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灰葉南蛇藤的根。
【原形態(tài)】灰葉南蛇藤 藤本灌木,小枝具疏散皮孔。葉互生;葉柄長8-12mm,葉在果期近革質;葉片長方寬橢圓形、倒卵狀橢圓形或橢圓形,長5-10cm,寬2.5-6.5cm,先端短漸尖,基部圓到寬楔形,邊緣疏細鋸齒,葉背面灰白色。花序腋生、側生及頂生,腋生及側生者多3-5花,頂生者成總狀圓錐花序,長3-6cm;花梗長2.5-3.5mm,關節(jié)在中部或偏方;雄蕊花萼半裂或較深,裂片卵狀橢圓形,長1.5-2mm;邊緣具稀疏不整齊小齒;花瓣倒卵長方形,長4-5mm;花盤肉質,裂片近半圓形;雄蕊稍短于花冠;退化雌蕊長約1.5-2mm;雌蕊較雄花稍小,退化雄蕊長約1.5mm,雌蕊長約3mm,子房近圓形。果實球形,直徑9-10mm,果梗長5-9mm。種子黑色,橢圓形,長4-5mm?;ㄆ?-6月,果熟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700-3700m的高處的混交林中。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主跌打損傷;刀傷出血;腸風便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研末敷。
【注意】孕婦慎服。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中藥灰葉南蛇藤的功效與作用的一些介紹,灰葉南蛇藤對人體的疾病有著很好的幫助,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應該根據(jù)個人的體質情況對癥用藥,避免胡亂食用。
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也更重視養(yǎng)生。很多人都知道中藥短柄南蛇藤果對身體有好處,能夠治療很多很多疾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短梗南蛇藤Celastrus rosthornianus Loes.的果實。
【原形態(tài)】短梗南蛇藤 藤狀灌木,高可達7m。小枝具較大而突起的皮孔。單葉互生;葉柄長5-15mm;葉片長圓狀窄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4-11mm,寬3-6cm?;ù菩郛愔?;雄花序頂生及腋生,頂生花序長達5cm,花序軸分枝短,腋生花序有花1-3朵;雌花序均為腋生,3-7花,花黃綠色;雄花具杯狀花盤,雄蕊著生于花盤邊緣,退化雌蕊短柱狀;雌花有退化雄蕊,子房與杯狀花盤離生,花柱細長,柱頭3裂、每裂2叉分枝,蒴果近球狀,徑約1cm。種子3-6顆,具橙紅色假種皮。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間叢林或路旁。
【功能主治】寧心安神。主失眠;多夢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30g。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述內(nèi)容的介紹,可以了解到中藥短柄南蛇藤果在很多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適當?shù)氖秤枚瘫仙咛俟麑ξ覀兊纳眢w有很多好處。
窄葉南蛇藤對于醫(yī)藥方面的價值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對于治療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窄葉南蛇藤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別名】倒披針葉南蛇藤。
【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窄葉南蛇藤的根、莖。
【原形態(tài)】窄葉南蛇藤 藤狀灌木,當年小枝密被棕褐色短毛。葉柄長5-9mm;葉倒披針形,長6.5-12.5cm,寬1.5-4cm,先端窄急尖或短漸尖,基部窄楔形到楔形,邊緣具疏淺鋸齒,側脈7-10對。聚傘花序腋生或側生,1-3花,雄株偶有多于3花,花序梗由不明顯到長2mm,花梗長1-2.5mm,均被棕色短毛,關節(jié)在上部;雄花萼片橢圓卵形,長2mm,寬lmm;花瓣長方倒披針形,長約4mm,寬1.5mm,邊緣具極短睫毛;花盤肉質較平坦,不裂;雄蕊與花瓣近等長,花絲被乳突狀毛,花藥寬卵形,頂端常有小凸尖;退化雄蕊長不及2mm;雌花未見。蒴果球形,直徑7.5-8.5mm。種子新月形,長約5mm?;ㄆ?-4月,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1000m的山坡濕地或溪旁灌叢中。
【性味】辛;苦;微溫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行氣;解毒消腫。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疝氣痛;瘡瘍腫毒;帶狀皰疹;濕疹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根皮研粉調(diào)敷;或用根加水磨汁涂。
【注意】孕婦慎服。
【摘錄】《中華本草》
其實只有在實踐后才會知道它的好處。就如同上面介紹的中藥窄葉南蛇藤,原來窄葉南蛇藤還可以治療一些其他的疾病。所以適量的食用還是有不少好處的。
皺葉南蛇藤為我國著名的傳統(tǒng)常用中藥材,應用歷史悠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皺葉南蛇藤吧。
【別名】南蛇藤。
【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皺葉南蛇藤的根。
【原形態(tài)】皺葉南蛇藤 藤狀灌木,無毛。葉紙質或堅紙質;葉片卵狀橢圓形或闊楔形,長6-10cm,寬2.5-6.5cm,邊緣具圓齒狀細鋸齒,葉背色綠,不帶白粉,背面脈上常被微柔毛,側脈間小脈平行展開,常成不規(guī)則的稍凸起的長方格狀。聚傘花序腋生,具短?;驘o梗,稀組成長3-6cm的總狀花序頂生;小花梗中部具關節(jié),長3-4mm,萼片卵形至圓形,具線狀睫毛;花瓣長圓形,先端圓形,淺的嚙蝕狀,長5mm,寬1-1.5mm;雄蕊與花瓣等長,花絲錐形;雌花萼片突尖,不育雄蕊較萼片短。蒴果卵球狀,純黃色,直徑6-8mm,每室具種子2顆。種子橢圓形,長4mm?;ㄆ?-6月,果熟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30-2750m的山坡闊葉林中或灌叢中或高草叢中。
【性味】辛;苦;涼;有小毒
【功能主治】透發(fā)麻疹;祛風通絡。主小兒麻疹;風濕痹痛;勞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如今的人們生活壓力在不斷的加大,使得我們的身體經(jīng)常處于疲勞的情況,皺葉南蛇藤作為一種中藥材,對身體有一定的調(diào)理作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短柄菝葜對大家再熟悉不過了,短柄菝葜的歷史是很悠久的,并且對調(diào)理身體和治療疾病都有著很好的功效,對于養(yǎng)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別名】土茯苓、金剛豆藤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 短柄菝葜 的 根莖 。夏、秋采收。
【原形態(tài)】落葉攀援灌木。地下莖塊狀,莖疏生小倒鉤刺或無刺。葉革質,互生,狹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3~7厘米,寬1.5~3厘米,先端短尖,基部圓形或微心形,基出脈5條;葉柄鞘狀,紅褐色;托葉呈闊垂耳形。傘形花序腋生,總花梗著生小花2朵;花被裂片6,分離。漿果球形,藍黑色。花期5月。
【生境分布】生于向陽山坡。分布貴州、四川、云南、湖北、陜西等地。
【性味】淡微澀,平。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補虛益損,活血止血。
【附方】①治癆弱干瘦:土茯苓、餓螞蟥根各一兩,閻王樹根五分。燉雞或燉鱉一個吃。
【備注】本植物的根莖,在陜西地區(qū)有時作萆薢使用。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貴州草藥》
通過對短柄菝葜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紹,大家都知道它的神奇了吧。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人或者事情,都蘊含著我們意想不到的力量。既然大家知道了短柄菝葜的神奇的療效和作用,那么可以嘗試一下,檢驗一下是否有效。
中藥材在治療某些疾病上有著很好的效果,雖然見效稍慢,但對人體無副作用,還是受到人們的推崇。不過在選擇的時候,需要注意對它的使用方法等,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刺苞南蛇藤葉這種藥材。
【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刺南蛇藤Celastrus flagellaris Rupr.的葉。0
【原形態(tài)】刺南蛇藤 藤狀灌木,長達8m。莖枝常有隨生根。最外1對芽鱗宿存,呈尖硬鉤狀刺,常鉤附于樹上。單葉互生,近膜質,寬卵形或近圓形,長3-5.5cm,寬2-5cm,先端短漸尖,基部近圓形或闊楔形,葉緣具硬毛狀細齒。聚傘花序腋生1-3花或多花成簇;花單性,淡黃色,5數(shù),萼鐘形,5裂;花瓣匙狀長圓形;雄花的花絲著生于花盤的邊緣,子房退化;雌花的花絲極短,子房3室,花柱柱狀,柱頭3裂,裂端再深2裂,反折。蒴果球形,黃綠色,3瓣裂。種子3-6顆,暗紅色,被橙紅色假種皮?;ㄆ?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曠野、林下、河邊及石坡上。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清熱解毒。主跌打損傷;癤腫;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適量,搗汁沖酒服。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東北藥用植物》:“孕婦忌用?!?/p>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為我們分析了刺苞南蛇藤葉的一些功效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適量食用刺苞南蛇藤葉,對身體機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中醫(yī)中藥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有病看中醫(yī)吃中藥是他們的傳統(tǒng)和習慣,所以中藥是很多人都喜歡的,圓葉南蛇藤根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材,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別名】稱星蛇、雙虎排牙、鐵包金。
【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圓葉南蛇藤Celastrus kusanm Hayata的根。
【原形態(tài)】圓葉南蛇藤 落葉性攀援灌木,長達18m。葉互生;葉柄長1-2cm;葉紙質或幼時膜質,近圓形或闊橢圓形,長6-10cm,寬5-7cm,先端圓而有時鈍急尖,基部闊楔尖或圓,兩面均無毛,側脈每邊4-6條,兩面均明顯,網(wǎng)脈疏散?;ㄐ蛞干ǔS谢?-7朵;花梗長3-5mm,被粉狀微毛;萼片三角形,鈍頭,長約lmm;花瓣線狀披針形,長約4mm;雄蕊長約3mm,花絲有粉狀小乳頭凸體;子房近球形,柱頭3裂,外彎。蒴果球形或近球形,直徑6-7mm,有種子3-6顆。種子圓柱狀,稍彎,成熟時黑褐色,有微小的短橫紋或小窩點?;ㄆ?-4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為中海拔森林中不常見的攀援植物。
【性味】微甘;平
【歸經(jīng)】肺;肝;脾經(jīng)
【功能主治】潤肺利咽;活血解毒。主勞嗽咳血;咽喉疼痛;黃疸;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或取數(shù)片飲片口含。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浸酒搽。
【摘錄】《中華本草》
知道了圓葉南蛇藤根的功效和作用等,對于廣大朋友而言,如果是感覺自己需要的話,不妨在平時的時候食用一些,相信一定可以有效的改善您的情況。不過為了保證食用之后的效果,也請您一定要按照要求食用,避免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才可以得到它預期的效果。
現(xiàn)在雖然西醫(yī)和西藥比較普遍,但是很多時候人們還是認為要吃中藥病才能好,這是因為中藥能夠治本。短柄五加就是中藥的一種,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關于短柄五加的小常識吧。
【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短柄五加的莖。
【原形態(tài)】灌木,高1-2m。枝無刺,或節(jié)上有刺,刺短而尖,下向。葉有小葉3-5;葉柄甚短,長僅2-4mm;小葉片倒卵形至倒卵狀長圓形,長3-6cm,寬1-2.5cm,先端圓形或短尖,基部狹尖,兩面均無毛,全緣,側脈3-5對,在下面隆起。分辯率形花序單生或2-4個組成頂生短圓錐花序,直徑1-1.5cm,有花多數(shù);總花梗長1-2cm,花后延長;苞片卵形,紫色,先端叢生銹毛;花梗長1-1.5cm,無毛;花淡綠色;萼有短柔毛,邊緣5小齒;花瓣5,卵形,先端尖,長約2mm,開花時反曲;雄蕊5;子房5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狀。果實近球形,有5深棱,長約5mm,宿存花柱長約2mm?;ㄆ?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0-1500m的灌木林中或向陽山坡上。
【功能主治】益氣健脾;養(yǎng)心安神;解郁和血。主婦女更年期體虛乏力;潮熱、失眠;抑郁不歡;健忘;心悸;頭暈;頭痛;關節(jié)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
【注意】陰虛火旺者慎服。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的短柄五加相關介紹,相信大家在看過之后就能夠有所了解了。在知道短柄五加的功效和作用后就可以根據(jù)自身體質來調(diào)理了。
中藥在治療一些特殊疾病上,效果也是非常不錯,但我們在食用前還是要進行一些了解,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毛柄短腸蕨這個藥材的一些常識。
【英文名】Widened Twin-sorus Fern
【別名】貫眾
【來源】藥材基源:為蹄蓋蕨科植物毛柄短腸蕨的根莖。
【原形態(tài)】植株高1-1.5m。根莖直立,頂端和葉柄基部密被黃褐色、線形鱗片,長約1cm,邊緣黑色,稍開展。葉簇生;葉柄長30-60cm,粗約5mm,直立,堅硬,禾稈色,上面有縱溝;葉片紙質,無毛,三角形,頂部漸尖并為羽狀,長70-100cm,基部寬約80cm,二回羽狀;羽片約8對,互生,斜向上,相距8-10cm,柄長4-5cm,基部1對最大,長圓狀披針形,長達40cm,寬20-25cm,先端漸尖;小羽片10-20對,互生,柄長2-4mm,披針形,長達10cm,寬約2cm,先端漸尖,基部近截形,邊緣具圓齒或羽裂達1/3-1/2,裂片長圓形,斜向上,先端圓形或鈍頭或截形,略具細鋸齒;每裂片有小脈4-5對,羽狀,單一。孢子囊群線形,背生于小脈中部以下,在基部上側小脈上的為雙生,其余單一;囊群蓋線形,膜質,褐色,宿存。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50-900m的林下溪邊濕地或石邊。
【性味】微苦;涼
【歸經(jīng)】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濕;驅蟲。主腸炎;流感;肝炎;瘡癤;腸道寄生蟲病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味微苦,性涼,有小毒。有清熱解毒,祛濕、驅蟲的功能。用于腸炎、流感、瘡腫及腸道寄生蟲。
【摘錄】《中華本草》
看完了上面關于毛柄短腸蕨的功效及其作用的詳細介紹,相信很多朋友已經(jīng)知道了毛柄短腸蕨的好處了??梢娒棠c蕨對于我們?nèi)梭w是很有益的。如果有需要,大家不妨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