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白石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靜能養(yǎng)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則聰慧清醒。”社會在發(fā)展,養(yǎng)生也逐漸成為很多人的關(guān)注焦點,養(yǎng)生不再是停留在紙面,也更是我們生活中必須去實踐的。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實現(xiàn)中醫(yī)養(yǎng)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海白石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海白石是一種中藥材,這類藥物對疾病治療上可以涉及很多個方面,所以在對海白石選擇之前,一定要對它進行很好了解,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介紹下。
【別名】鵝管石
【來源】藥材基源:為枇杷珊瑚科動物粗糙盔形珊瑚等多種盔形珊瑚離散的石來質(zhì)骨骼。
【原形態(tài)】粗糙灰形珊瑚,群體形狀不定,隨周圍環(huán)境而變,空間寬大則群體塊狀呈凸形,空間狹小則呈畸形。能分泌石灰質(zhì),使群體長有堅硬的骨骼。凸形的“珊瑚骼”珊瑚杯多而密,柄略圓形或橢圓形,少數(shù)呈長方形,長、第2輪隔片大而突出,幾乎到達柄中心,兩側(cè)具很多小顆粒。第3輪隔片較狹,紅1/2半徑寬,顆粒少。第4輪隔片發(fā)育不全。珊瑚肋粗,自杯壁上部一直延伸到基部。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活時為黃綠色,觸手白色;當收縮時口道處呈深綠色。屬暖水種,一般棲息于干潮帶下至水深15m左右的珊瑚礁平臺上。只分布在熱帶海域,為構(gòu)成珊瑚百分數(shù)的重要組成。
【性狀】性狀鑒別,本品呈不規(guī)則的塊狀,有許多圓形或卵形突起。表面灰黃色。氣微,味微咸。
【化學成份】主要成分為碳酸鈣(CaCO3),尚含有少量鎂、硅、鐵等。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化痰散結(jié)。主痢疾;氣管炎;瘰疬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搽。www.cndadi.net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海白石的一些基本功效,以及海白石的食用方法等,這樣大家在食用的時候才不會用錯,也能夠更加正確的發(fā)揮海白石的價值。
擴展閱讀
海石鱉是非常有營養(yǎng)的珍貴藥材,經(jīng)常吃海石鱉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的,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食用海石鱉呢,食用海石鱉對于我們的身體具體能夠起到怎樣的好處呢,我們需要懂得一些海石鱉的專業(yè)知識才能回答這些問題。
【別名】石鱉、海八角毛、八節(jié)毛
【來源】藥材基源:為陷板石鱉科動物紅條毛膚石鱉、銼石鱉科動物函館銼石鱉及多種石鱉的全體。
【原形態(tài)】1.紅條毛膚石鱉,體卵圓形,長27-33mm,寬16-21mm。體色變化大,多為灰綠色或青灰色。背腹扁平,頭在馮下方,無眼及觸角,有一短而下彎的吻,吻中為口,口內(nèi)齒舌很長。背面中央突起,有呈覆瓦狀排列的石來質(zhì)殼片8塊,暗綠色殼片中央具有3條紅色色帶。前端頭殼頂部較光滑,邊緣部分有低平粒狀突起,腹面前方的嵌入片有齒裂5個。近兩端的殼片長寬略相近,中間的殼片略寬,峰部有縱肋,翼部有較大的顆較狀突起,嵌入片的翼部位置具1個齒裂。尾殼片較小,前緣中央微凹,后緣弧形,表面有顆料狀突起,嵌入后區(qū)兩側(cè)各具1齒裂。在殼片的四周置有一圈外套膜,形成較寬的環(huán)帶,呈深綠色,其周圍相間布有18叢棘束。腹面平擔,足扁而寬,幾占整個腹面。足與外套膜之間形成一較狹的外套溝。溝中有鰓22-24對。鰓列長約為足長的2/3。生殖孔和排泄孔位于外套溝稍后端。肛門位于足的后方。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1.棲息于潮間帶巖石上,北方可生活于數(shù)米深的淺海。能緩慢匍匐爬行于海藻叢中喜附著于巖石石縫或陰處。
【性狀】性狀鑒別,(1)紅條毛膚石鱉,全體呈卵圓形,背面有8塊呈覆瓦狀披列的石灰質(zhì)的殼片。殼片暗綠色,中部有3條紅色色帶。環(huán)帶較寬,深綠色,其上面有18叢棘束。氣腥,味咸。
【化學成份】全體含?;撬?taurine),氨基酸(amino acid),脂肪(fat),蛋白質(zhì)(protein)等。還含兩種新類胡蘿卜素;(3S,4R,3R,6R)-β,ε-胡蘿卜素-3,4,3-三醇[(3S,4R,3R,6R)-β,ε-carotene-3,4,3-triol]和(3R,4R,3R)-β,β-胡蘿卜素-3,4-3-三醇[(3R,4R,3R)-β,β-carotene-3,4,3-triol]。
【鑒別】理化鑒別(1)取本品粗粉適量,加石油醚提取,提取液濃縮至干,殘渣加氯信2ml溶解后移入小試管,沿管壁滴加濃硫酸1ml,靜止10min,上層顯橙紅色,并有藍色熒光,兩液界面呈血紅色環(huán)。
【性味】味咸;性寒
【功能主治】化痰散結(jié);清熱解毒。主頸淋巴結(jié)結(jié)核;麻風?。宦詺夤苎?/p>
【用法用量】內(nèi)服:焙焦研末,2-6g。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海石鱉,我們知道海石鱉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還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們要善于利用海石鱉來為我們的健康護航。
白石花是我們?nèi)粘I钪惺殖R姷囊环N中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非常的重要,但是對于白石花的功效和作用,有些人不是很了解,所以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下。
【別名】石花、石衣、蛤蟆皮
【來源】藥材基源:為梅衣科植物梅衣的地衣體。
【原形態(tài)】地衣體呈大型葉狀,平鋪著生,由中央向周圍擴散呈放射狀分瓣,裂片寬大,末端呈鈍圓形。上表面灰綠色、國畫染料石青色。表面有時密布小瘤狀至短棒狀粉芽堆。邊緣光滑,近全緣。下表面黑色,中央具黑色假根,邊緣褐色而裸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樹干上和巖石表面。
【性狀】1.性狀鑒別 地衣體近圓形或呈不規(guī)則形,直徑14-29cm,裂片寬0.5-3cm,邊緣近圓形,全緣或稍具缺刻,波狀起伏,彼此相接和重疊。上表面灰綠色、灰白色,中部密生灰褐色、短棒狀裂芽;下表面黑色,周邊淡栗色,有稀疏的黑色假根。
【化學成份】地衣體含有黑茶漬素(atranorin),紅粉苔酸(lecanoric acid),異紅粉苔酸(isolecanoric acid),苔黑酚(orcinol,即3,5-二羥基甲苯)及多糖。
【藥理作用】1.殺精子、抗菌作用 梅衣水煎液中分得的主要成分苔黑酚及一系列半合成苔色酯,可抑制精子活動。苔黑酚抑精子最低濃度為4mg/ml,低于國際計劃生育聯(lián)合會規(guī)定的最低濃度。苔黑酚(即3,5-二羥基甲苯)在試管內(nèi)對紅色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白色念珠菌、孢子絲菌等真菌有較好的抑菌作用。
【性味】甘;性涼
【歸經(jīng)】肝經(jīng)
【功能主治】益精;明目;涼血;解毒。。主目暗不明;崩漏;外傷出血;瘡毒;頑癬。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水煎液涂搽;或曬干研末撒敷或調(diào)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的內(nèi)容就是對于中藥白石花的介紹,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應該更多的去了解白石花,才能更加合理的利用,更好的發(fā)揮出白石花的價值。
生活中很多人對于藥材的認識不足,現(xiàn)在以中藥材為原材料的補品越來越多,白石脂湯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劑,下面大家來了解一下白石脂湯。
【處方】白石脂4兩,龍骨3兩,當歸2兩,桔梗2兩,女萎4兩,白頭翁4兩,黃連2兩,干姜3兩。
【功能主治】發(fā)背已潰,而下不住。
【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2合,去滓,服8合,日3次,夜1次。
【摘錄】《鬼遺》卷三
【處方】白石脂1兩,蜀漆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分,牡蠣(煅)1兩。
【制法】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客杵吐利。
【用法用量】1-2歲兒,每服1錢匕,水7分,煎至4分,去滓,空心、午后分溫2服。更量兒大小加減。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七
以上就是對中藥方劑白石脂湯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其實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卻不肯去看病更不肯醫(yī)治,這種心態(tài)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話,會使自己的健康受損。
中藥方劑的種類有很多,它們都是由常用的養(yǎng)生藥材混合制成的,白石脂散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白石脂散的藥效有哪些吧。
【處方】白石脂(燒令赤)1分,亂發(fā)(燒灰)1分,甘草(炙令赤)半兩。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小兒腸僻下膿血。
【用法用量】每服1字至半錢匕,米飲調(diào)下,早晨,午后各1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八
【處方】白石脂。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臍瘡赤腫,汁出不止。
【用法用量】熬令微暖,以粉臍瘡,日3-4次。
【摘錄】《千金》卷五
【處方】白石脂(燒)半兩,赤石脂半兩,雄黃1分,乳香2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紫靨疔瘡,不疼硬腫,腋下有根如雞卵。
【用法用量】未破者用樸消水調(diào)貼,已破有膿者干貼。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六
【處方】白石脂半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水瀉形羸,不勝大湯藥。
【用法用量】和白粥,空心與服。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十
【處方】白石脂(真者,用炭煅通紅)。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泄瀉,或便血,或痢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3錢,空心米飲調(diào)下。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四
【處方】白石脂1兩,烏賊魚骨1兩,檳榔1兩。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金瘡中風水,久不成痂。
【用法用量】時摻瘡中,以成痂為度。
【摘錄】《圣惠》卷六十八
上面給我們介紹了白石脂散到底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合而成,怎么樣?現(xiàn)在了解了嗎?其實中藥方劑還有很多沒有在臨床上得到應用,但我相信隨著科技醫(yī)療的發(fā)展,它一定會實現(xiàn)的。
白石脂丸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已經(jīng)被許多的人所接受,那么如何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來服用白石脂丸就成為了一門學問,今天就來教大家如何食用白石脂丸。
【處方】白石脂6兩,芎藭6兩,大薊6兩,伏龍肝6兩,熟干地黃12兩(焙),阿膠(炒令燥)3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經(jīng)血五色雜下,或獨赤獨白,日久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飲送下,空心、晚食前各1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二
【處方】白石脂1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兩,當歸(銼,炒)1兩,干姜(炮)3分,赤石脂3分,訶黎勒皮3分,陳橘皮(去白,焙)半兩。
【制法】上為末,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洞泄。
【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腹米飲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九
【處方】白石脂18銖,烏賊骨18銖,禹余糧18銖,牡蠣18銖,赤石脂半兩,干地黃半兩,干姜半兩,龍骨半兩,桂心半兩,石韋半兩,白蘞半兩,細辛半兩,芍藥半兩,黃連半兩,附子半兩,當歸半兩,黃芩半兩,蜀椒半兩,鐘乳半兩,白芷半兩,芎藭半兩,甘草半兩(1方有黃柏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36疾,胞中痛,漏下赤白。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酒送下,日2次。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婦人經(jīng)癸不調(diào),總以溫理血氣為主?;蛞蛐魏嬂涠杞^不行,或因房勞過劇而亡脫無度,詳推治例,必于固脫劑中兼散干血,庶兩得之。所以赤石脂丸雖用石脂,必兼姜、桂、椒、萸辛溫散結(jié),則石脂無兜澀結(jié)痛之虞,然非當歸。丹皮不能使血歸經(jīng),非白蘞、防風不能杜風祛熱,更須半夏以清中焦營氣之源,雚蘆以除癥瘕之積,所謂標本兼該之治也,白石脂丸雖取白以固氣,必兼赤以固血,其禹余糧等味則與白堊丸相仿,彼用歸、芍,此用芎、地猶退藁本而進白芷之義也。
【摘錄】《千金》卷四
【處方】白石脂1兩(煅赤,于地上出火毒,細研如粉),肉豆蔻(面裹煨,令焦,去殼)半兩。
【制法】上為末,和勻,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和胃氣,固大腸。主脾臟虛冷泄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米飲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四
通過小編介紹的白石脂丸的詳解,大家是不是對白石脂丸更有了解了呢?如果沒有很了解的話,大家可以多看幾遍哦,白石脂丸的功效與作用還有很多,適量的服用還是挺好的,可以使身體更健康呢。
導讀:中藥白石脂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白石脂的功效與作用、白石脂圖片、白石脂的藥用價值、白石脂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白石脂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白石脂簡介白石脂圖片白石脂的功效與作用白石脂的藥用價值白石脂的用法與用量白石脂的副作用白石脂的食用方法白石脂簡介
白石脂為礦物硅酸鹽的白陶土,與赤石脂類同,惟色白或帶淡紅、淡黃色。成分在比例上稍與赤石脂相異。一般認為以色白細膩粘舌無泥土、砂石等雜質(zhì)為佳。
本品為不規(guī)則塊狀。粉白色或類白色,有的帶有淺紅色或淡黃色斑紋或條紋;條痕白色。體較輕,質(zhì)軟,用指甲克刻劃成痕。斷面土狀光澤。吸水性強,舔之粘舌,嚼之無沙粒肝感;具土腥氣,味微。
白石脂圖片
白石脂的功效與作用
澀腸;止血;固脫;收濕斂瘡。主久瀉;久??;崩漏帶下;遺精;瘡瘍不斂。
1、《本經(jīng)》:主黃疸泄痢,腸辯膿血,陰蝕下血亦白,邪氣癰腫,疽痔惡瘡,頭瘍疥瘙。
2、《別錄》:養(yǎng)肺氣,厚腸,補骨髓,療五臟驚悸不足,心下煩,止腹痛,下水,小腸澼熱溏便膿血,女子崩中漏下赤白沃。
3、《藥性論》:澀大腸。
4、《日華子本草》:治瀉痢,血崩帶下,吐血衄血,并澀精淋瀝,安心鎮(zhèn)五臟,除煩療驚悸,排膿治瘡癤痔漏,養(yǎng)脾氣,壯筋骨,補虛損。
5、《珍珠囊》:固脫。
白石脂的藥用價值
1、治小兒水痢,形羸不勝大湯藥:白石脂半大兩,研如粉,和白粥空肚與食。(《子母秘錄》)
2、治小兒瀉清水不止:白石脂一分,白龍骨一分。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芥子大。每服三、四十丸至五十丸,紫蘇木瓜湯下,日進三服,量兒大小,加減服之。(《百一選方》白龍丸)
3、止便膿:白石脂,得厚樸并米汁飲。(《藥對》)
4、治冷痢,食不消化及有白膿,日夜無節(jié)度:白石脂、干姜各八分。上二味搗篩為末,以沸湯和少許面薄糊和藥,并手捻作丸,如食法。(《外臺》)
5、治小兒臍中汁出不止,兼赤腫:白石脂細末,熬溫撲臍中,日三。(《獨行方》)
白石脂的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2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
白石脂的副作用
有濕熱積滯者忌服。
1、《本草經(jīng)集注》:燕屎為之使。惡松脂。畏黃芩。
2、《藥性論》:惡馬目毒公。
3、《蜀本草》:畏黃連、甘草、飛廉。
4、《日華子本草》:畏黃芩、大黃、官桂。
白石脂的食用方法
白石脂粥
原料:白石脂(研末)10克,粳米50克。
做法:先煮粳米粥,臨熟,入白石脂末,攪煮幾沸??崭狗?。
功效:澀腸,止血。治小兒水痢不止、體弱形贏者。
宜忌:溫熱積滯者忌服。
來源:《子母秘錄》
以上就是一些白石脂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也更重視養(yǎng)生。很多人都知道中藥海粉對身體有好處,能夠治療很多很多疾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別名】海兔粉、藍斑背肛海兔
【來源】軟體動物門腹足綱海兔科 海兔 Notarchus (Bursatella) leachii cirrosus Stimpson [N. (B) leachii freeri (Griffin)],以 卵群帶 入藥。
【生境分布】福建、海南島。
【化學成份】 鮮海粉 含蛋白質(zhì)、脂肪、鹽分、維生素A、D等。
【功能主治】解血熱,止鼻血,降炎火。治眼部炎癥。
【附方】用淡水沖洗后的海粉,加入冰糖燉煮,甜美可口,為夏季飲料,煉鋼工人多用之。
【備注】海兔捕捉后,去其內(nèi)臟,除去粘液,可以食用,但它的皮膚有揮發(fā)油,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麻醉作用,大量食用會引起頭痛,因此較少食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醫(yī)學入門》
通過上述內(nèi)容的介紹,可以了解到中藥海粉在很多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適當?shù)氖秤煤7蹖ξ覀兊纳眢w有很多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