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葛葉的功效與作用
葛木養(yǎng)生粥的功效。
運動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藥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運動。自有人類文明以來,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標,生活質(zhì)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養(yǎng)生的人。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要掌握哪些知識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蝙蝠葛葉的功效與作用”,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生活中常見的中藥材藥的種類有很多,很多人在使用時,都不知道該如何抉擇,比如蝙蝠葛葉,所以在選擇之前,需要對它的功效和用量等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你知道蝙蝠葛葉的功效和作用都有什么嗎?
【來源】藥材基源: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dauricumDC.的葉。
【原形態(tài)】蝙蝠葛 多年生纏繞藤本,長達10m以上。根莖細長、橫走,黃棕色或黑褐色,有分枝。小枝綠色,有細縱紋。葉互生;圓腎形或卵圓形,邊緣3-7淺裂片近三角形,長、寬各5-15cm,先端尖,基部心形或截形,上面綠色,下面蒼白色,掌狀脈5-7條;葉柄盾狀著生,長6-15cm。腋生短圓錐花序,總花梗長3-7cm;花小,黃綠色,有小苞片;雄蕊10-20;雌花心皮3,分離。核果扁球形,直徑8-10mm,熟時黑紫色,內(nèi)果皮堅硬,腎狀扁圓形,有環(huán)狀突起的雕紋。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林緣、灌叢中、田邊、路旁及石礫灘地,或攀援于巖石上。
【功能主治】散結(jié)消腫;祛風(fēng)止痛。主瘰疬;風(fēng)濕痹痛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或水煎加酒熏洗。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就是對蝙蝠葛葉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等的詳細說明,像蝙蝠葛葉這類藥物在疾病上的效果是非常不錯,不過要注意的是,使用蝙蝠葛葉的時候,需要適量的進行,不宜使用的太多,否則對身體也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ys630.COm精選閱讀
葛藟葉是一種藥材,如果我們對于它的藥用價值有一些了解,就可以在生活中正確的利用葛藟葉去治療一些相關(guān)的疾病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來源】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葛藟Vitis flexuosa Thunb.的葉。
【原形態(tài)】葛藟 木質(zhì)藤本。枝條細長,幼枝有灰白色絨毛;卷須與葉對生,二叉狀分枝。單葉互生;葉柄長3-7cm,被蛛絲狀柔毛;葉片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3.5-11cm,寬2.5-9.5cm,先端漸尖,基部寬心形或近截形,邊緣有不等的波狀牙齒,上面無毛,下面多少有毛,主脈和脈腋有柔毛?;s性異株,圓錐花序細長,長6-12cm,與葉對生,花序軸有白色絲狀毛;花小,直徑2mm,雄花黃綠色,花梗下有小苞片;花萼盤狀;花瓣5,先端粘合成帽狀脫落;雄蕊5;退化子房埋于花盤中;兩性花有短柱頭;花盤5-6裂;雄蕊與子房等長。漿果球形,直徑6-8mm,熟時紫黑色?;ㄆ?-5月,果期5-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山地灌叢中。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消積;解毒;斂瘡。主食積;痢疾;濕疹;燙火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汁涂。
【摘錄】《中華本草》
文章介紹的葛藟葉的藥用價值,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其實很多的身體疾病都可以通過葛藟葉等一些中藥材來調(diào)理,博大精深的中醫(yī)文化應(yīng)該繼續(xù)傳承下去。
隨著現(xiàn)代人生活壓力加大,養(yǎng)生保健的方法也是層出不窮,但是最受人歡迎的還是中國傳統(tǒng)的老中醫(yī),還有經(jīng)過上千年檢驗的中藥。比如說狹葉蓬萊葛,那么狹葉蓬萊葛究竟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
【別名】黑老頭、大種黑骨頭、黑骨藤
【來源】馬錢科 狹葉蓬萊葛 Gardneria angustifolia Wall.,以 根 入藥。
【生境分布】貴州。
【性味】苦,溫。
【功能主治】利濕祛風(fēng),活絡(luò)健脾。主治勞傷,風(fēng)濕骨痛。
【用法用量】3~5錢。
【注意】忌生冷食物、孕婦忌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經(jīng)基本上了解了狹葉蓬萊葛的功效與作用了吧?狹葉蓬萊葛的藥用價值極高,也不是任何人都適合的,要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判斷,這點希望大家注意。
蝙蝠是中醫(yī)醫(yī)藥的一種,對于許多疾病是非常有幫助的。下面我們就對蝙蝠簡單的介紹一下。
【別名】服翼(《爾雅》),天鼠、伏翼(《本經(jīng)》),飛鼠、老鼠、蟙蟔(《方言》),仙鼠(《爾雅》郭璞注),夜燕(《綱目》)
【來源】為蝙蝠科動物 蝙蝠 的 全體 。捕得后,去凈毛、爪、內(nèi)臟,風(fēng)干或曬干。
【原形態(tài)】前臂長46~54毫米,顱基長約18毫米。體形較小。耳短而寬,耳屏亦短,其尖端較圓鈍。眼極細小。鼻正常。無鼻葉或其他衍生物。前肢特化,指骨延長。由指骨末端向上至膊骨,向后至軀體兩側(cè)后肢及尾間,生有一層薄的翼膜;膜上無毛,可見血管分布。胸骨具龍骨突。尾發(fā)達,向后延伸至股間膜的后緣。軀體背部毛色呈灰棕色,具有花白細點;腹面淺棕色。雌獸腹部有乳頭一對。
【生境分布】棲于建筑物的隙縫或樹洞中。白晝將身體掛起或伏著停息,晨昏或夜間活動。冬眠。以昆蟲(主要是雙翅目)為食。分布東北、內(nèi)蒙古、河北、甘肅、山西、四川、福建、湖南、湖北等地。
【炮制】①《雷公炮炙論》:"凡使(蝙蝠)要重一斤者方采之,每修事,先拭去肉上毛,去爪腸,即留翅并肉腳及嘴,然后用酒浸一宿,漉出,取黃精自然汁涂之,炙令干,方用。每修事重一斤一個,用黃精自然汁五兩為度。"
【性味】咸,平。
【歸經(jīng)】《綱目》:"肝經(jīng)血分。"
【功能主治】治久咳,瘧疾,淋病,驚風(fēng),目翳,瘰疬,金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入丸、散。外用:礬末摻或調(diào)敷。
【注意】《本草經(jīng)集注》:"莧實、云實為之使。"
【附方】①治久咳嗽上氣,十年、二十年:蝙蝠除翅、足,燒令燋,末,飲服之。(《肘后方》)
【臨床應(yīng)用】 治療慢性氣管炎: 用復(fù)方蝙蝠丸觀察222例,有效率為89.6%,顯效率達36.9%。單純型與喘息型療效無明顯差異。大多數(shù)病例在服藥1~4天內(nèi)出現(xiàn)療效。少數(shù)病例服藥后出現(xiàn)頭暈、惡心、口子、上腹不適等副作用??勺孕邢?。制劑及用法:取新鮮蝙蝠剝皮、去胃腸,置瓦上焙干(勿焦)研粉;另用一點紅5錢,鼠曲草1兩(均為干品),水煎兩次,濾液合并濃縮成1:1濃度,然后加入蝙蝠粉6錢,以煉蜜拌勻,調(diào)制成丸。為1日量,早晚分服,10天為一療程。亦有用活蝙蝠1只,和適量食糖,置鍋內(nèi)隔水蒸取藥液,每日2次分服;或用死蝙蝠置瓦上焙焦研末,再加等量葡萄糖粉拌勻壓片,每片0.5克,每日12片(相當(dāng)于1只蝙蝠),2次分服。共治15例,服藥7天后明顯好轉(zhuǎn)4例,好轉(zhuǎn)4例,無效7例。
【備注】蝙蝠種類很多,除上述外,常見的尚有家蝙蝠;大耳蝠;大菊頭蝠等亦同等供藥用。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1.《唐本草》:伏翼,以其晝伏有翼爾。《李氏本草》云,即天鼠也。又云:西平山中別有天鼠,十一月、十二月取。其腦主女子面皰。
經(jīng)過本文的介紹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關(guān)于蝙蝠的相關(guān)知識。不管是從食物保健還是中醫(yī)的角度,蝙蝠的作用都是不可小覷的。
中藥材在治療某些疾病上有著很好的效果,雖然見效稍慢,但對人體無副作用,還是受到人們的推崇。不過在選擇的時候,需要注意對它的使用方法等,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蝙蝠葛根這種藥材。
【別名】狗葡萄根、磨石豆根(《吉林中藥手冊》),山花子根、光光葉根(《山東中藥》)。
【來源】為防己科植物 蝙蝠葛 的 根莖 。4~5月或8~10月間采挖,除去殘莖、須根及泥土,曬干。
【生境分布】產(chǎn)河北、山東、遼寧、吉林、黑龍江、內(nèi)蒙古、四川等地。
【性狀】干燥根莖呈圓柱形(四川商品都對開呈半圓狀條形),長30~50厘米,徑1~5厘米,常扭曲,有稀疏細根、細根痕或芽痕,頂端有地上莖殘基,具縱皺,皮孔稀少。外表棕黃色至棕黑色(刮去粗皮者呈灰白色或灰棕色),木栓易剝落,內(nèi)部現(xiàn)淡黃色。折斷面平坦,呈纖維性;木質(zhì)部深黃色,分列成束,常8~15束或多至18束,輻射如輪;髓部棉白色。氣無,味甚苦。以根莖租長、色外黃內(nèi)白、無須根者為佳。
【化學(xué)成份】日本產(chǎn)蝙蝠葛根莖含生物堿山豆根堿、山豆根醇靈堿、山豆根二醇靈堿、華紫堇堿、光千金藤定堿、光千金藤堿、尖防己堿、N-去甲基尖防己堿。
【性味】①《四川中藥志》:"味苦辛,性寒,無毒。"
【功能主治】祛風(fēng)清熱,理氣化濕。治扁桃體炎,咽喉炎,風(fēng)濕痹痛、麻木,水腫,腳氣,痢疾腸炎,胃痛腹脹。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3錢。
【附方】①治痢疾,腸炎:蝙蝠葛根五錢至一兩,水煎服:或用蝙蝠葛根五錢,徐長卿三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臨床應(yīng)用】 治療扁桃體炎和咽喉炎: 取蝙蝠葛根、鬼針草各2.5斤,磨粉過篩,制成浸膏片,每片0.5克。每次2~4片,日服3次。治療扁桃體炎16例,咽喉炎4例,除2例因高燒加用退熱藥外,均未用其它藥物。治程2~5天平均3.15天,皆愈。
【摘錄】《*辭典》
上文為我們分析了蝙蝠葛根的一些功效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適量食用蝙蝠葛根,對身體機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很多人都知道,蝙蝠藤對一些疾病具有獨特的療效,其實,蝙蝠藤的神奇的功效遠不止于此,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述一下蝙蝠藤的功效。
【別名】狗葡萄秧、小葛香、楊柳子棵、防己藤、黃攸香、什子苗、小青藤、黃根藤、金百腳、山地瓜秧、爬山秧子。
【來源】藥材基源: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dauricumDC.的藤莖。
【原形態(tài)】蝙蝠葛 多年生纏繞藤本,長達10m以上。根莖細長、橫走,黃棕色或黑褐色,有分枝。小枝綠色,有細縱紋。葉互生;圓腎形或卵圓形,邊緣3-7淺裂片近三角形,長、寬各5-15cm,先端尖,基部心形或截形,上面綠色,下面蒼白色,掌狀脈5-7條;葉柄盾狀著生,長6-15cm。腋生短圓錐花序,總花梗長3-7cm;花小,黃綠色,有小苞片;雄蕊10-20;雌花心皮3,分離。核果扁球形,直徑8-10mm,熟時黑紫色,內(nèi)果皮堅硬,腎狀扁圓形,有環(huán)狀突起的雕紋?;ㄆ?-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林緣、灌叢中、田邊、路旁及石礫灘地,或攀援于巖石上。
【性味】苦;寒
【歸經(jīng)】肝;肺;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腰痛;瘰疬;咽喉腫痛;腹瀉痢疾;痔瘡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蝙蝠藤的功效與作用多種多樣,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體質(zhì)癥狀的不同來選擇合適的食用方法等。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在有空的時候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經(jīng)??吹津鸩莸纳碛埃敲打鸩輵?yīng)該如何食用呢?對我們的身體有哪些好的影響呢?一起來看看。
【別名】蝴蝶草、飛錫草、月見羅藟草
【來源】豆科 蝙蝠草 Christia vespertilionis (L. f.)Bahn. f. [Lourea vespertilionis (L.)Desv.; Hedysarum vespertilionis L.],以 全草 入藥。
【生境分布】廣西、廣東、海南島。
【性味】微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接骨。主治肺結(jié)核,支氣管炎,扁桃體炎。外用治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4~5錢,水煎服。外用鮮全草搗爛或研粉,調(diào)酒炒熱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綜合以上的對于蝙蝠草的描述,可見蝙蝠草對于人體的好處還是不少的,可以使用的方法和用途也很多,可以針對蝙蝠草所具有的藥理作用來治療相對應(yīng)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