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桂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guān)鍵。千養(yǎng)生,萬養(yǎng)生,心理平衡是“真經(jīng)”。自有人類文明以來,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標,勿以善小而不為,養(yǎng)生的“善”在于平日的積累。如何在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行穩(wěn)致遠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白桂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說起白桂,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因為它可是具有很好的治療疾病效果的。不過也有一些朋友不知道白桂的功效具體是什么,因此在這里就來詳細的了解一下白桂的功效。
【別名】三股筋、滇新樟
【來源】樟科 白桂 Neocinnamomum yunnanense H. Liou,以 樹皮、葉 入藥。
【生境分布】云南。
【性味】澀、辛,平。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主治感冒,月經(jīng)不調(diào),寒性胃痛,腹脹,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半身不遂,骨折,濕疹疥瘡。
【用法用量】樹皮0.3~1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或葉適量煎水外洗。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通過本篇文章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白桂的作用與功效有了一定的認識。文章介紹的幾種作用與功效是比較常見的,希望大家可以記住它們,對生活有所幫助。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導(dǎo)讀:中藥白桂木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白桂木的功效與作用、白桂木圖片、白桂木的藥用價值等,要想知道更多白桂木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白桂木簡介白桂木圖片白桂木的功效與作用白桂木的藥用價值白桂木的膳食價值白桂木的實用價值白桂木的現(xiàn)狀白桂木簡介
白桂木,常綠喬木,有乳汁,高達1020米,胸徑約30厘米;幼枝和葉柄有銹色柔毛。汁液可提取硬性膠;果味酸甜,可食用;木材堅硬,紋理通直,可供建筑、家具及器具等用;根可入藥,活血通絡(luò);樹形優(yōu)美,枝葉繁茂,適應(yīng)性強,可作園林綠化的基調(diào)樹種。
白桂木屬??疲补?、喜濕,樹形優(yōu)美,枝葉繁茂,多生于土層深厚肥沃的村邊疏林、中低海拔丘陵或山谷的疏林中,分布面雖廣,但總的資源量并不大,須加強保護。白桂木果味酸甜,可食用;木材堅硬,紋理通直;根可入藥,活血通絡(luò)。
白桂木圖片
白桂木的功效與作用
果:清肺止咳,活血止血。用于肺結(jié)核咳血,支氣管炎,鼻衄,吐血,咽喉腫痛。
根:健胃行氣,活血祛風(fēng)。用于胃炎,食欲不振,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
干:生津止血,開胃化痰。治熱渴,咳血,吐血,衄血,喉痛,食欲不振。
1、《嶺南采藥錄》:消食,斂氣及止咳血。
2、《廣東中藥》Ⅱ:止咳除痰。
3、《廣西藥植名錄》:生津止咳,助消化。
4、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開胃,收斂止血。治肺熱咳血,吐血,衄血,喉痛;胃酸缺乏,食欲不振。
白桂木的藥用價值
1、緩解喉嚨痛
白桂木性平、味酸、無毒。喉痛不適的患者可以取白桂木的果實適量,加入適量的清水煎服。這樣的配合可以緩解喉痛、喉炎等癥。
2、幫助熱咳咳血的患者減輕病癥
患者取白桂木的干果5錢至1兩、豬瘦肉適量,清水煎服;這既是一道中藥藥方,也是一道美味佳肴。該品還有清熱開胃、助消化、潤腸的作用哦!
3、治療頭痛
濕痹痛、頭痛患者可以將白桂木浸泡在酒中服用。酒本身就有活血的作用,白桂木根部泡酒還能祛風(fēng)利濕、活血通絡(luò)。
4、催乳汁
奶汁不夠的孕婦可以取30克左右的白桂木根煎成湯,可以幫助產(chǎn)婦催生更多的乳汁夠?qū)殞毼薄?/p>
白桂木的膳食價值
果實和種子可生食,味似檸檬,酸味,也可作蜜餞、飲料的原料。
白桂木的實用價值
乳汁可提取硬性膠;木材堅硬,紋理通直,可供建筑、家具及器具等用;適應(yīng)性強,可作園林綠化的基調(diào)樹種。
白桂木的現(xiàn)狀
由于白桂木野生種群數(shù)量日漸減少,很多白桂木種群呈單株散生的間斷分布,林下幼苗少見,種群呈衰退趨勢,1992年以珍稀物種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稀有瀕危植物(第一冊)》。
因此通過多數(shù)種群取樣進行人工繁殖,尤其在遺傳多樣性比較高的種群中取樣進行組織培養(yǎng)等快速繁殖來擴大和更新現(xiàn)有種群,同時通過打破白桂木種子休眠,創(chuàng)造條件提高種子發(fā)芽率,在較大的空間范圍進行播種,增加種群中的幼苗數(shù)量,創(chuàng)造基因交流和充足的條件,進一步保護白桂木遺傳多樣性,穩(wěn)定和壯大種群數(shù)量,保護和恢復(fù)白桂木資源已成為當務(wù)之急。
由于高度地聚集生長、種子更新困難、缺乏無性繁殖、年齡結(jié)構(gòu)不合理、小種群間基因流受阻和遺傳漂變的增加,造成種群生態(tài)適應(yīng)能力差,共同促進了環(huán)境對其強烈的過濾作用。同時,人類對其生境的破壞,也成為其瀕危的直接而致命的影響因素。
白桂木在群落中僅處于劣勢的伴生地位,對生態(tài)空間的占據(jù)能力小,不利于其生存和發(fā)展,因此,在建立自然保護區(qū)進行就地保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進行遷地保護,通過人工更新的方法來保護和恢復(fù)白桂木這一瀕危種群。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采取人工繁殖、遷地保護、人工更新等方法來保護白桂木這一瀕危物種。
以上就是一些白桂木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了解更多關(guān)于白桂木的內(nèi)容,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各種疾病的侵襲是現(xiàn)代人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大多是因為生活工作壓力大造成的,也是生活習(xí)慣不規(guī)律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而且也容易導(dǎo)致人體出現(xiàn)提前衰老的跡象。中藥方劑是一個幫您擺脫各類疾病的好方法。下面為大家講一下桂漿的做法。
【處方】生蜜3斤,熟水1斗,赤茯苓(去皮,為末)3兩,大麥芽(末)半兩,細曲(末)半斤,桂(去粗皮,為細末)3兩,杏仁(湯浸,去皮,生研如泥)100個。
【制法】上用前項藥,蜜、杏泥并水一處攪勻,和水共量3大紅盔,入于瓷罐子內(nèi),或瓷瓶內(nèi),以油紙封口,上用數(shù)重紙蓋,泥固濟,入冰窨內(nèi)3日方熟,綿濾去滓,水浸飲之。
【功能主治】生津止渴,益氣和中,去濕逐飲。主傷寒。
【用法用量】口服
【摘錄】《御藥院方》卷二
【處方】桂末2大兩,白蜜1升。
【制法】以水2斗,先煎取1斗,待冷,入新瓷瓶中,后下2物,攪200-300轉(zhuǎn)令勻,先以油單1重復(fù)上,加紙7重,以繩封之,每日去紙1重,7日開之,藥成,氣香味美,格韻絕高。
【功能主治】解煩渴,益氣,消痰。祛暑,去熱生涼,百病不作。主
【用法用量】夏月飲之。
【注意】上燥下寒者乃宜。
【摘錄】《本草圖經(jīng)》引《續(xù)傳信方》(見《證類本草》卷十二)
以上就是對于桂漿的一些介紹,由于每個人的體質(zhì)等的不盡相同,同一種方劑起到的效果很可能也是不太一樣的,所以大家應(yīng)該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服用,不要盲目跟風(fēng)。
桂姜湯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中藥方劑,能夠讓我們的身體狀況得到改善,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桂姜湯功效是挺多的,對于具體的桂姜湯的作用,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介紹。
【處方】肉桂5分,炮姜5分,甘草5分。
【制法】上藥各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喉痛頃刻而起,前無毫恙者,此虛寒陰火之癥;并治喉痹一切危急之癥。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仙拈集》引作“姜桂湯”。
【摘錄】《外科全生集》卷四
【處方】吳茱萸10兩(半酒半醋浸1宿,焙干),川白姜(生)半兩,辣桂半兩,良姜3錢,畢澄茄3錢,茴香(炒)3錢,縮砂仁3錢,益智仁3錢,木香3錢,茯苓3錢,甘草(炙)3錢。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無陽臍冷疝氣,兼治濕證。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煎,調(diào)蘇合香丸,食前服。
【摘錄】《直指》卷十八
以上就是對中藥方劑桂姜湯的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其實生病不怕,怕的就是有些人明知生病了卻不肯去看病更不肯醫(yī)治,這種心態(tài)是不能有的,如若不然的話,會使自己的健康受損。
我們都知道中藥方劑桂樸散是由純天然的中藥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時候還是按照正確的食用方法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肉桂1兩,當歸1兩(焙),厚樸(制)半兩,白術(shù)半兩,干姜半兩,甘草1分(炙)。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溫脾胃。主脾胃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1錢,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
【摘錄】《普濟方》卷三九三
【處方】桂(去粗皮)3分,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令熟)3分,吳茱萸(湯浸1宿,曬干,炒)半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心痛多唾,猝心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溫酒調(diào)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六
像桂樸散之類的這些中藥的方劑都是把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經(jīng)過反復(fù)的療效驗證其可行性后才會運用的,大家可以放心服用。但如果出現(xiàn)什么不適,一定要即時就診。
我們知道現(xiàn)在很多家庭都喜歡做各種各樣的藥膳方劑來服用,而一些經(jīng)典的中藥方劑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哦,下面一起來看一下桂香丸有哪些功效作用吧。
【處方】附子(炮,去皮、臍)肉豆蔻(炮)白茯苓各30克 桂心 白姜(炮)木香(炮)各15克 丁香7.5克
【制法】上藥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臟腑虛弱,風(fēng)寒濕邪入侵,大便滑泄不禁。
【用法用量】空腹時用米湯送下50丸。
【摘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
【處方】肉桂(不見火)30克 麝香(別研)3克
【制法】上藥研為細末,飯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治過食雜果,腹脹氣急。
【用法用量】大人15丸,小兒7丸,不拘時候,熟水送下。未痊再服。
【摘錄】《重訂嚴氏濟生方》
【處方】肉桂(不見火)1兩,麝香(別研)1錢。
【制法】上為細末,飯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過食雜果,腹脹氣急。不時瀉利,腹中若有傀儡也。積聚、癥瘕、痃癖。
【用法用量】大人每服15丸,小兒每服7丸,熟水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三○引《濟生》
【處方】當歸須、川芎、赤芍藥、牡丹皮、南木香、細辛、辣桂(并曬干)、玄胡索(略炒)、乳香、沒藥各等分。
【制法】上煮米醋,將乳香、沒藥為膏,余藥末之,揉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月事不調(diào),心腹刺痛,寒熱間作。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續(xù)斷煎湯送下;有熱,多加生槐花煎湯送下。
【摘錄】《直指》卷二十六
【處方】桂心、干姜、茯苓、檳榔、甘草(炮)、人參、細辛、訶子(炮,去核)、枳殼(麩炒,去瓤)、白芍、白術(shù)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氣膈、食膈、憂膈、冷膈、熱膈,痞塞不通,宿食不消,或霍亂,或心痛,或嘔物,或泄瀉,腹脅氣脹,吞酸少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嚼破,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二○四引《衛(wèi)生家寶方》
通過上文對桂香丸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養(yǎng)生方劑有許多,不管是什么類型的都是擁有著自己獨有的營養(yǎng)還有對食用者的功效與作用。不過想要更方便的食用到這樣的養(yǎng)生方劑,只有學(xué)會這樣的制作方法才可以。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會患有一些疾病,因此在對藥物進行選擇時,一定要注意不能隨意,對桂香湯這種中藥方劑也是一樣,需要先對它進行很好的了解,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處方】當歸、川芎、桂心。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產(chǎn)后腹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4-5錢,水、酒同煎服。
【摘錄】《醫(yī)鈔類編》卷十七
【處方】桂(去粗皮)1兩,芍藥1兩,木香1兩,柴胡(去苗)1兩,芎藭3分,鱉甲(去裙襕,醋炙)3分,干姜(炮)3分,吳茱萸(湯浸,焙干,炒)3分,常山3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尸注發(fā)歇無時,心腹切痛。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
對于桂香湯等很多中藥方劑來說,如果改變各個中藥材的數(shù)量,配比或是制作方法等,都將會得出不同的效果,所以我們要嚴格按照醫(yī)師的叮囑服用,不要擅自更改。
桂膏是什么大家知道嗎,其實它是一味中藥方劑,而且桂膏的功效與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夠治療很多種類型的疾病。那么我們一起來了解些桂膏的相關(guān)知識吧。
【處方】桂心半兩,細辛半兩,干姜(炮裂,銼)半兩,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半兩,皂莢1分。
【制法】上為末,以青羊脂和成膏。
【功能主治】鼻塞,恒有清涕。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塞鼻桂膏”。
【摘錄】《圣惠》卷三十七
【處方】桂(去粗皮)半兩。
【制法】上為末,以魚膏和。
【功能主治】聤耳,耳中痛,膿血出。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塞耳桂膏”。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一五
通過上面對桂膏的介紹我們不難看出,中國人對中醫(yī)方劑非常推崇這話不假,方劑從古代便伴隨人們一直到現(xiàn)在。到了現(xiàn)在,各種各樣的方劑也被人們研究出來,并且大受人們的喜愛。這些非傳統(tǒng)的方劑,不僅天然無公害,而且還有這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呢。
大家知道清香桂是什么嗎?如果知道的話,那么對與清香桂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清香桂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藥材,對于我們的身體具有哪些調(diào)理作用呢?下文我們將一一分析給大家。
【別名】胃友、野櫻桃、野扇花、大風(fēng)消、萬年青、桂花矮陀陀
【來源】黃楊科野扇花屬植物 清香桂 Sarcococca ruscifolia Stapf,以 根 及 果實 入藥。春秋采根;夏秋采果,洗凈曬干或鮮用。
【性味】辛、苦,平。
【功能主治】根:理氣止痛,祛風(fēng)活絡(luò)。用于急、慢性胃炎,胃潰瘍,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根、果3~5錢;根研粉,每服5分。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通過本篇文章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清香桂的作用與功效有了一定的認識。文章介紹的幾種作用與功效是比較常見的,希望大家可以記住它們,對生活有所幫助。
由于中藥副作用較小,所以現(xiàn)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都想要用中藥材調(diào)理身體。在這里就給大家介紹一種藥材桂丁,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別名】肉桂子(《百草鏡》),桂子(《中藥志》),桂丁香(《上海飲片炮制規(guī)范》)。
【來源】為樟科植物 肉桂 的 幼嫩果實 。10~11月采摘未成熟的果枝,除去枝條,曬干。
【生境分布】主產(chǎn)廣東、廣西等地。
【性狀】干燥幼嫩的果實,包藏于宿存的花被內(nèi),全體呈倒圓錐形。外層的花被呈杯狀,長6~11毫米,頂端膨大,邊緣6淺裂,表面暗棕色,有皺紋,基部有時帶有果柄。剝?nèi)ニ掭嗪罂梢娢闯墒斓墓麑?,呈扁圓形,直徑3~4毫米,厚約2毫米,黃棕色,有光澤。上面正中有一微凸的花柱殘基,下面有放射狀皺紋,中央有凸起的子房柄。質(zhì)松軟,易壓碎。氣芳香,味微甜。以肉厚、香濃者為佳。
【化學(xué)成份】含生物堿0.07%,皂甙2.06%,鞣質(zhì)2.51%及揮發(fā)油。
【性味】辛甘,溫。
【功能主治】《中藥志》:"溫中散寒,治胃脘寒庸嘔噦。"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錢;或研末。
【注意】《中藥志》:"陰虛火旺者忌服。"
【附方】治心痛,辟寒邪胃痛:桂丁研細,酒下三錢。(《百草鏡》)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為了讓更多的朋友認識桂丁,大家可以多跟身邊的朋友介紹一下,讓更多的人知道應(yīng)該怎樣去使用桂丁這種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