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虱風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身體是智能的載體,是事業(yè)的本錢。對自己晚年負責,就不應該對晚年的健康透支。對于養(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需要掌握相關(guān)養(yǎng)生知識。就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您是如何看待的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鶴虱風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疾病產(chǎn)生需要藥的改善,不同的疾病藥物選擇也是不同的,想要能夠很好的治療自身疾病,就需要對癥下藥,中藥鶴虱風對治療某些疾病也是有著很好的幫助。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種藥材。
【別名】野蘿卜(《分類草藥性》),山蘿卜(《中國藥植志》)。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 野胡蘿卜 的 全草 。6~8月開花時采收,曬干。
【原形態(tài)】野胡蘿卜(《救荒本草》)
【生境分布】生長于路旁、山溝、溪邊、荒地等處。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等地。
【化學成份】根富含胡蘿卜素,并含揮發(fā)油。揮發(fā)油中主成分為蒎烯、檸檬烯、胡蘿卜醇、胡蘿卜次醇、細辛醚、細辛醛等。根中尚含胡蘿卜酸。葉含多量胡蘿卜素,可作為制取胡蘿卜素的原料;尚含胡蘿卜堿、吡咯烷。花含山柰酚-3-葡萄糖甙、山柰酚-3-_二葡萄糖甙、芹菜素葡萄糖甙。又含大量蘋果酸。
【藥理作用】胡蘿卜堿及吡咯烷,無甚生理作用。胡蘿卜素即維生素A元等,有營養(yǎng)價值,食入過多含胡蘿卜素的植物,可發(fā)生所謂胡蘿卜素血癥,即皮膚發(fā)黃,但對人體無害。曾有人報告,其提取物能收縮子宮。
【性味】①《分類草藥性》:"有小毒。"
【功能主治】①《分類草藥性》:"殺蟲,解煙毒,消腫,消氣,化痰。"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煎水洗。
【附方】①治婦女氣虛腹脹:鶴虱風、隔山撬。煎水服。yS630.cOM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分類草藥性》。《救荒本草》:野胡蘿卜,生荒野中。苗葉似家蘿卜,俱細小,葉間攢生莖叉,梢頭開小白花,眾花攢開如蓋狀,比蛇床子花頭又大,結(jié)子比蛇床子亦大,其根比家蘿卜尤細小。
鶴虱風的功效作用等已經(jīng)在上文中有了比較詳細的描述,相信大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于鶴虱風是否還有其它的療效這個問題還需要大家進一步的去研究。
相關(guān)閱讀
南鶴虱是一種大家很熟悉的藥材,有著不同尋常的作用和功效,在很多疾病中是治愈的關(guān)鍵,下面讓大家一起深入的對南鶴虱進行更多的解讀吧!
【英文名】FRUCTUS CAROTAE
【來源】本品為傘形科植物 野胡蘿卜 Daucus carota L.的干燥 成熟果實 。秋季果實成熟時割取果枝,曬干,打下果實,除去雜質(zhì)。
【性狀】本品為雙懸果,呈橢圓形,多裂為分果,分果長3~4mm,寬1.5~2.5mm。表面淡綠棕色或棕黃色,頂端有花柱殘基,基部鈍圓,背面隆起,具4條窄翅狀次棱,翅上密生1列黃白色鉤刺,刺長約1.5mm,次棱間的凹下處有不明顯的主棱,其上散生短柔毛,接合面平坦,有3條脈紋,上具柔毛。種仁類白色,有油性。體輕。搓碎時有特異香氣,味微辛、苦。
【鑒別】(1)本品分果橫切面:外果皮細胞1列,主棱處有分化成單細胞的非腺毛,毛長86~390μm。中果皮有大型油管,在次棱基部各1 個,接合面2 個,扁長圓形,直徑50~120μm,內(nèi)含黃棕色油滴;主棱內(nèi)側(cè)有細小維管束。內(nèi)果皮為1 列扁平薄壁細胞。種皮細胞含紅棕色物質(zhì)。胚乳豐富,薄壁細胞多角形,壁稍厚,含脂肪油及糊粉粒,糊粉粒中含有細小草酸鈣簇晶。
【性味】苦、辛,平;有小毒。
【歸經(jīng)】歸脾、胃經(jīng)。
【功能主治】殺蟲消積。用于蛔蟲、蟯蟲、絳蟲病,蟲積腹痛,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3~9g。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有關(guān)南鶴虱的功效的問題就講解到這里,希望對您起到幫助。雖然南鶴虱的價值非常高,但是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謹慎。
隨著人們對中藥的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的了解了各種中藥中的詳細的成分,也知道這些成分對于大家的健康的影響。下面就為各位朋友推薦一種中藥北鶴虱,詳細的描述一下北鶴虱的功效,希望對各位的學習和研究有一定幫助。
【英文名】FRUCTUS CARpESII
【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 天名精 Carpesium abrotanoides L.的干燥 成熟果實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曬干,除去雜質(zhì)。
【性狀】本品呈圓柱狀,細小,長3~4mm,直徑不及1mm。表面黃褐色或暗褐色,具多數(shù)縱棱。頂端收縮呈細喙狀,先端擴展成灰白色圓環(huán);另端稍尖,有著生痕跡。果皮薄,纖維性,種皮菲薄透明,子葉2,類白色,稍有油性。氣特異,味微苦。
【鑒別】本品橫切面:外果皮細胞1 列,均含草酸鈣柱晶。中果皮薄壁細胞數(shù)列,棕色,細胞皺縮,界限不清楚,棱線處有纖維束,由數(shù)十個纖維組成,纖維壁厚,木化。內(nèi)果皮細胞1 列,深棕色。種皮細胞扁平,內(nèi)胚乳有殘存;胚薄壁細胞充滿糊粉粒及脂肪油滴,子葉最外層細胞含細小的草酸鈣結(jié)晶。
【性味】苦、辛,平;有小毒。
【歸經(jīng)】歸脾、胃經(jīng)。
【功能主治】殺蟲消積。用于蛔蟲、蟯蟲、絳蟲病,蟲積腹痛,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3~9g。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
【摘錄】《中國藥典》
北鶴虱不僅有多種功效,而且它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多種食用方法,因而得到很多人的喜愛。
大家都清楚,現(xiàn)代都市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每天疲憊不堪,對身體健康的關(guān)注自然就降低了,導致很多疾病的趁虛而入,而中藥中的方劑就可以逐步的改善身體,達到調(diào)理治愈地 效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鶴虱丸。
【處方】鶴虱180克 吳茱萸150克 橘皮120克 桂心90克 檳榔120克
【制法】上五味,搗篩,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蛔蟲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蜜湯下,一日二次,漸加至30丸,以蟲出為度。
【注意】服藥期間,忌食生蔥。
【摘錄】《外臺秘要》卷七引《延年秘錄》
【處方】鶴虱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狼牙1兩,檳榔1兩,干漆(搗碎,炒令煙出)1兩,白術(shù)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1兩,干姜3分(炮裂,銼),吳茱萸3分(湯浸7遍,焙干,微炒),狼毒1兩半(銼碎,醋拌炒黃)。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積年常患蟲心痛,吐水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四十三
【處方】鶴虱2兩(微炒,須自來者為良),防風1兩,地榆半兩,麻黃(去節(jié))半兩,雄黃(明者,另研)半兩,天麻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大風惡疾,除鼻梁塌者不治,其余久新見患,服之無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35丸,溫酒送下,日3次。不拘歲月,以效為度。
【注意】忌雞、豬、魚、蒜、粘滑油膩、燒炙煎煿、胡椒熱物、房事。
【摘錄】《醫(yī)統(tǒng)》卷九十三
【處方】豬牙皂角3錢,川椒1錢半,生明礬1錢,鶴虱1錢。
【制法】上為末,飯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蟲蝕齒痛。
【用法用量】納于蟲牙孔中,有痰吐之。
【摘錄】《直指》卷二十一
【處方】鶴虱(輕炒)1分,胡黃連1分,蘆薈(研)1分,丹砂(研)1分,青黛(研)3分。
【制法】上為末,更入乳缽內(nèi),研令細,用米泔煮豬膽令熟,取汁和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一切疳病。
【用法用量】每服3-5丸,早晨、午間、日晚米飲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三
【處方】鶴虱6兩,吳茱萸5兩,橘皮4兩,桂心3兩,檳榔4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蛔蟲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蜜湯送下,日2次。加至30丸,以蟲出為度。
【注意】忌生蔥。
【摘錄】《外臺》卷七引《延年秘錄》
【處方】鶴虱3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蛔蟲。惡心吐水,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平旦蜜漿水送下,日1次。
【摘錄】《外臺》卷七引《延年秘錄》
【處方】鶴虱(炒)1兩,木香1兩,檳榔(銼)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蕪荑(炒)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干姜(炮裂)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久心痛,經(jīng)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橘皮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五
以上就是鶴虱丸的一個介紹, 希望通過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對于這一個養(yǎng)生方劑的選擇問題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們運用一些比較科學的方法,幫助自己達到養(yǎng)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鶴虱散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對很多疾病都有不錯的效果,鶴虱散可以說是醫(yī)者喜用,患者樂意接受的一味方劑,但運用不當,服食方法不對,療效會減弱。下面來談談鶴虱散的主要功效與服用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能夠為大家?guī)韼椭?/p>
【處方】鶴虱7.5克 川大黃7.5克(銼碎,微炒)川樸消15克
【制法】上藥搗粗羅為散。
【功能主治】治小兒多吐蛔蟲。
【用法用量】每次2~3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溫服,一日三次。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
【處方】鶴虱1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蟲心痛。
【用法用量】空腹以溫酢1盞和服。蟲當吐出。
【摘錄】方出《千金》卷十三,名見《外臺》卷七引張文仲方
【處方】鶴虱1分,川大黃1分(銼碎,微炒),川樸消半兩。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小兒多吐蛔蟲。
【用法用量】以水1大盞,煎至7分,去滓,3歲兒溫服半合,日3次。
【摘錄】《圣惠》卷九十二
【處方】鶴虱(去土,微炒)3分,檳榔(炮,銼)1兩2分,楝根皮(結(jié)子東南引者,以石灰如拳大,水2碗浸2宿,曬干)2兩半,陳橘皮(去白,微炒)半兩,大麥糵(炒)1兩半,牽牛子(一半生用,一半炒熟)3兩,糯米1合。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疳蛔、寸白蟲、蛔蟲等發(fā)作心腹(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空心煎粟米飲調(diào)下,如未轉(zhuǎn)瀉,即更服,并煎姜蜜湯時時熱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九
【處方】波斯鶴虱3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蛔蟲并三蟲及諸蟲。
【用法用量】以肥豬肉或肥羊肉,加蔥豉為臛汁,每服1方寸匕,不食晚飯,次日晨空腹以臛汁和服。稍多飲臛汁佳。若不能散服,即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仍以此臛汁送下,或空心以苦酒送下。要服此丸散使盡,已后30日,勿雜食。永愈。
【摘錄】《普濟方》卷二三九引《千金》
【處方】鶴虱(微炒)2兩,雚蘆(微炒)1兩。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三蟲。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用豬羊肉臛汁調(diào)下,空腹、日午、近夜各1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九
【處方】鶴虱(炒黃)1兩,檳榔(銼,生用)1兩,胡粉(炒黃)1兩,苦楝根皮(銼)1兩,白礬(燒過)1分。
【制法】上三味為散,入白礬、胡粉同研勻細。
【功能主治】止痛,殺蟲。主小兒諸蟲心痛,發(fā)歇無時。
【用法用量】每服1字匕,米飲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九
【處方】鶴虱(炒)1分,苦楝根皮1分,檳榔(銼)1枚,牽牛子(炒)1分,使君子(去皮)10枚。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小兒蟲痛,面好伏地,口吐清水。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匕,米飲調(diào)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九
【處方】雷丸1兩,鶴虱1兩,黑狗脊(燒去毛)1兩,使君子1兩,苦楝根1兩,檳榔1兩,輕粉1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腹內(nèi)諸積、蟲積,無時攻心疼痛,及口中或大便時有蟲出者。
【用法用量】每服3錢,蔥白5根熬湯,滴香油少許入藥內(nèi)五更服。如要服此藥隔夜不食夜飯,次早五更空心燒豬肉2兩重吃后卻服藥,若大便余時不行,單用牽牛頭末3錢,漿水調(diào)服,取下蟲物,有一托長余,節(jié)節(jié)相連,屢見效。
【摘錄】《普濟方》卷二三九
【處方】鶴虱半兩,細辛半兩,露蜂房(燒灰)半兩,膩粉1分,麝香(細研)1分。
【制法】上為散,入研了藥令勻。
【功能主治】牙齒風府,膿血蟲,牙根有蟲。
【用法用量】每用半錢,摻濕帛上,于臨臥時貼患處。
【摘錄】《圣惠》卷三十四
【處方】鶴虱(微炒)1兩半。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三蟲。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空心豬羊肉臛汁調(diào)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九
在我們閱讀完上文后可以發(fā)現(xiàn)鶴虱散不僅僅可以增強抵抗力還是治病的良方,我們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了解鶴虱散的特性就能很好的利用,很容易就能達到養(yǎng)生保健的效果哦!
談到養(yǎng)生,并不光是女性朋友感興趣,很多男性朋友也是有興趣的,尤其是現(xiàn)代人對食品的追求越來越高,不但要吃得健康,還要吃出功效,為此,很多專家不斷的學習研究做一些新的方劑出來,其中,雷丸鶴虱散對一些疾病的效果就非常好,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的介紹。
【處方】雷丸8分,鶴虱8分,貫眾8分,狼牙8分,桂心8分,當歸8分,檳榔8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殺蟲。主心痛三十年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空腹煮蜜水半雞子許調(diào)下,1日2服,若重不過3服則愈。
【注意】忌生蔥、生冷、油膩、豬魚、小豆、大蒜等。
【摘錄】《外臺》卷七引《廣濟方》
上面就是本文為大家介紹的雷丸鶴虱散的一些知識,作為一種中醫(yī)方劑,既然它的養(yǎng)生功效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這個養(yǎng)生功效是在一定的合理的身體范圍內(nèi),一旦超過了這個身體養(yǎng)生范圍內(nèi),就會給身體造成一定的負擔,所以大家要懂得適時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