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竹氣筍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shù)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養(yǎng)生越來越看重,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需要掌握相關(guān)養(yǎng)生知識。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慈竹氣筍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隨著人們對中藥的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的了解了各種中藥中的詳細的成分,也知道這些成分對于大家的健康的影響。下面就為各位朋友推薦一種中藥慈竹氣筍,詳細的描述一下慈竹氣筍的功效,希望對各位的學(xué)習(xí)和研究有一定幫助。
【別名】陰慈竹筍子、陰筍子(《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 慈竹受病害之嫩苗 。5~6月采集遭受病害的未出土的嫩筍,曬干。
【性味】《四川中藥志》:"性寒,味苦微甘,無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血。治消渴,小便熱痛,脫肛,小兒頭身熱瘡,刀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6~2兩。外用:煅存性,研末敷。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于《草木便方》
慈竹氣筍不僅有多種功效,而且它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多種食用方法,因而得到很多人的喜愛。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很多人都知道,慈竹葉對一些疾病具有獨特的療效,其實,慈竹葉的神奇的功效遠不止于此,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述一下慈竹葉的功效。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 慈竹 的 葉 或 卷而未放的嫩葉 (慈竹葉)。 全年可采。摘下嫩葉,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tài)】慈竹(《竹譜詳錄》),又名:子母竹(任昉《述異記》),義竹、孝竹(《竹譜詳錄》),甜慈、酒米慈、釣魚慈、叢竹。
【生境分布】生于平地或低丘。分布四川、貴州、湖南、湖北、陜西。產(chǎn)四川、貴州等地。
【性狀】干燥葉片披針形,長10~30厘米,寬1~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租糙,常有小鋸齒,質(zhì)薄,上表面暗綠色,下表面灰綠色,具微毛,次脈5~10對,小橫脈不存在;葉柄長約2~3毫米;有時帶有細枝。
【性味】《四川中藥志》:"味甘苦,性涼,無毒。"
【功能主治】①《草木便方》:"葉:治熱淋、尿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
【附方】治初起濁癥:慈竹心搗絨,合酒煨服。(《重慶草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于《草木便方》
慈竹葉的功效與作用多種多樣,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體質(zhì)癥狀的不同來選擇合適的食用方法等。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在有空的時候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
中藥材在治療某些疾病上有著很好的效果,雖然見效稍慢,但對人體無副作用,還是受到人們的推崇。不過在選擇的時候,需要注意對它的使用方法等,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慈竹瀝這種藥材。
【別名】慈竹油。
【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莖用火烤灼而流出的液汁。
【原形態(tài)】慈竹 植株呈喬木狀。高5-10m,梢端細長作弧形或下垂,全竿共30節(jié)左右;節(jié)間圓筒形,長15-30(-60)cm,徑3-6cm,表面貼生灰白色或褐色疣基小刺毛;竿環(huán)平坦;籜環(huán)明顯;籜鞘革質(zhì),背部密被白色短柔毛和棕黑色刺毛,鞘口寬廣而下凹,略呈“山”字形,籜耳無;籜舌呈流蘇狀,連同繸毛高約1cm許;籜片兩面均被白色小刺毛,具多脈。竿每節(jié)約有20條以上的分枝,呈半輪生狀簇聚,水平伸展,主枝稍顯著,其下部節(jié)間長可10cm,徑約5mm。末級小枝具數(shù)葉乃至多葉;葉鞘長4-8cm,無毛,具縱肋;葉舌截形,棕黑色,高1-1.5mm,上緣嚙蝕狀細裂;葉片窄披針形,上面無毛,下面被細柔毛,次脈5-10對;葉柄長2-3mm?;ㄖκ?,常彎曲下垂,長20-60cm,節(jié)間長1.5-5.5cm;假小穗長達1.5cm;穎0-1,長約6-7mm;外稃寬卵形,具多脈,邊緣生纖毛,內(nèi)稃脊上有纖毛;鱗被3-4;雄蕊6;花柱具微毛,向上分裂為2-4羽毛狀柱頭。果實紡綞形,黃棕色,易與種子分離而為囊狀果。筍期6-9月或自12月至翌年3月,花期多在7-9月,但可持續(xù)數(shù)月之久。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現(xiàn)多見于農(nóng)家栽培房前屋后的平地或低丘陵。
【藥理作用】1.鎮(zhèn)咳作用:慈竹瀝 30ml/kg、5ml/kg灌胃,能明顯延長小鼠氨水刺激半數(shù)有效致咳噴霧時間(EDT50),分別為對照組的226%、186%,作用強于同劑量的淡竹瀝。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定驚除煩。主痰熱咳喘;心煩;小兒驚風(fēng);中風(fēng)痰迷
【用法用量】內(nèi)服:沖服,15-30ml。
【注意】寒嗽及脾虛便溏者禁服。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為我們分析了慈竹瀝的一些功效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適量食用慈竹瀝,對身體機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慈云散大家吃過嗎?慈云散其實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應(yīng)用也非常廣泛,那么慈云散的功效與作用大家知道嗎?不知道的話,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番木鱉2兩,川烏2兩,土鱉蟲2兩,鹿角(煅)2兩,穿山甲1兩6錢,明天麻1兩,草烏1兩,川芎1兩,升麻1兩,當(dāng)歸尾1兩,鬧羊花1兩,生香附1兩,僵蠶1兩,蜈蚣4錢,斑蝥4錢。
【制法】上各制畢,研極細末。
【功能主治】接骨回生。主跌打損傷,及癰疽疔腫大毒,初起即消,已成即潰。
【用法用量】重者服1錢,輕者用6分或8分,俱用無灰酒調(diào)服。蓋被取汗,不可見風(fēng),必須汗干,然后出幃幕。
【摘錄】《傷科匯纂》卷七
上文所說的關(guān)于慈云散的功效和制作方法等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呢?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自己的飲食習(xí)慣來進行調(diào)節(jié)養(yǎng)生,這樣才可以對身體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效果。
慈菇我經(jīng)常吃,那特別有營養(yǎng),燒肉很好吃的,慈菇是一種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哦。慈菇具有很多對我們?nèi)梭w健康好的地方,慈菇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慈菇怎么洗?很多人喜歡吃,但是不知道慈菇的做法,那就一起看看吧。
慈菇的功效與作用
慈菇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慈菇,它是一種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食物。而且它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要高于蓮藕哦。那慈菇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呢?
1、慈菇具有潤肺的功效。它可以滋陰,消除我們?nèi)梭w的肺燥和肺熱,從而達到使人可以呼吸順暢舒適的目的。
2、食用慈菇,還可以保護我們的心臟和我們體內(nèi)的心肌細胞,防止或是緩解心悸和心率失常等癥狀。
3、食用慈菇,可以增強我們?nèi)梭w的抵抗力,增強我們?nèi)梭w中免疫細胞的活性,而且還可以消除我們?nèi)梭w內(nèi)的有害物質(zhì),起到了一個為我們?nèi)梭w解毒的功效。
4、食用慈菇,還可以幫助我們消除我們體內(nèi)的毒素和多余的水分,而且可以促進我們?nèi)梭w的血液和水分的新陳代謝,從而達到一個利尿、消腫的目的。
5、食用慈菇,還可以幫助我們預(yù)防癌癥,因為它含有豐富的秋水仙堿等多種生物堿,常用來防治腫瘤。
慈菇怎么洗
慈菇要怎么清洗呢?大家是不是經(jīng)常買回來慈菇后,不知道怎樣清洗慈菇呢?不知道怎樣才可以把這粘滿了泥土的慈菇清洗干凈呢?如果你現(xiàn)在還煩著這個問題的話,請不要擔(dān)心,這里會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慈菇的清洗方法。
1、如果你買的慈菇是帶尾巴,不要去掉它的小尾巴哦,慈菇的小尾巴是很好吃的哦。
2、我們首先要把買回來的慈菇,用清水沖干凈它表面粘的泥土。
3、然后用溫水泡一泡,使它的表皮變軟。
4、接著把它表面的一層準備脫落的皮給剝掉,直到它露出一下比較白的肉。
5、如果我們在清洗慈菇時,還有一些慈菇是用手洗不干凈的,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準備好一把牙刷,用牙刷把它表面的泥土或者其他臟東西刷干凈。這樣清洗出來的慈菇,你就不用擔(dān)心洗不干凈啦。
慈菇的做法
慈菇的做法,大家了解嗎?大家平時在家怎么做慈菇這道菜的呢?如果你想做出一道以慈菇作為主料的菜,那么請認真往下看哦。在這里,我們要介紹的一種慈菇的做法就是鴨胸肉炒慈菇。
1、首先我們得準備好我們做這道菜所需要的材料,分別有:鴨胸肉、慈菇、黑胡椒汁、姜、黃酒、鹽。
2、準備好所有需要的材料后,我們就把鴨胸肉洗干凈,把它切成大片,要記得把脂肪厚的鴨皮部分和鴨肉分開。然后把慈菇也洗干凈,去皮后切成片。
3、往鍋里倒點油,等油燒熱后,把姜片放下去爆香,再放進鴨皮翻炒1-2分鐘至出油,然后再倒入慈菇片翻炒兩分鐘。3.把鴨肉和黑胡椒汁一起倒入鍋中,待翻炒幾下后,倒入黃酒翻炒至均勻。
4、翻炒至均勻后,往鍋里倒點水,約覆蓋所有原料的1/3處,調(diào)成中火開蓋,直到收汁到汁濃稠,就加入少許鹽,最后淋上麻油,這道鴨胸肉炒慈菇就可以出鍋啦。一道美味的鴨胸肉炒慈菇就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啦。心動了吧,有空在家的媽媽們可以趕緊試試哦。
結(jié)語: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光慈菇的相關(guān)知識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了呢,光慈菇的功效與作用后很多尤其是在敗毒方面效果顯著,但是我們在使用的時候也要注意光慈菇的副作用,希望以上介紹的有關(guān)知識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家知道拐棍竹是什么嗎?如果知道的話,那么對與拐棍竹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拐棍竹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藥材,對于我們的身體具有哪些調(diào)理作用呢?下文我們將一一分析給大家。
【別名】淡竹葉、竹葉
【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箭竹的嫩葉。
【原形態(tài)】箭竹 植株呈灌木狀。地下莖為單軸型。竿高l-4m,節(jié)間長4-7cm,粗1.2-3mm,棕紫色,每節(jié)簇生多數(shù)小枝。葉鞘在每一具葉小枝上為少數(shù)乃至數(shù)枚,長2-3cm,無毛,常為棕紅色,最上1枚常干鞘口具繸毛;葉片長6-10cm,寬6-llmm,無毛,次脈3-4對,小橫脈明顯??偁罨ㄐ蝽斏?,長2.5-4cm,密生偏于一側(cè)的多數(shù)小穗,花序下托以數(shù)枚佛焰苞。因最上的苞片等長或超過花序,致使小穗從一側(cè)外露;小穗長12-16mm,含2-4花,成熟時呈紫色或黃棕色?;ㄆ?月,果期5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300-2400m的山坡林緣或林中。
【性味】甘;淡;寒
【功能主治】清熱除煩;解渴利尿。主發(fā)熱煩躁;口渴;小便短少色黃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
【摘錄】《中華本草》
從以上的介紹中,我們不難看出拐棍竹的作用有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身體的情況,適量的食用拐棍竹。一段時間后身體狀況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竹蜂的簡介
出處
1.出自《本草綱目拾遺》:留師蜂如小指大,正黑色,嚙竹為窠,蜜如稠糖,酸甜好食。
2.《綱目》:《六帖》云:竹蜜蜂,出蜀中。于野竹上結(jié)窠,紺色,大如雞子,長寸許,有蒂,窠有蜜,甘倍常蜜,即此也。按今人家一種黑蜂,大如指頭,能穴竹木而居,腹中有蜜,小兒撲殺取食,亦此類也。
【拼音名】Zhú Fēnɡ
【英文名】bamboo bee
【別名】笛師、留師、竹蜜蜂、竹筒蜂、烏蜂、熊蜂、象蜂
【來源】
藥材基源:為木蜂科動物竹蜂的全蟲。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Xylocopa dissimilis(Lep.)
采收和儲藏:秋、冬季蜂群居竹內(nèi)時捕牛,處死曬干,或用鹽水腌浸貯存。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常棲于竹類的莖稈中并將唾液與鉆木的竹木屑混合與鉆木的竹木屑混合制成隔板。將巢穴間成若干格,每格貯花粉與蜜法的混合物,并產(chǎn)卵于其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我國南方各地。
【性狀】性狀鑒別,竹蜂體粗大,黑色,有光澤。雌蟲胸前有濃密的黑色長毛,雄蟲胸前方有一帶狀濃密的淡黃色絨毛,翅基部藍紫色,向外緣頂部變銅色,有金屬樣光澤。
竹蜂的功效與作用
【藥性】
《廣兩中藥志》:“味甘、酸,性寒,無毒。入胃、大腸二經(jīng)。”
【功用主治】
清熱化痰,定驚。主治小兒驚風(fēng),咽喉腫痛,乳蛾,幾瘡。
1.《廣西中藥志》:“清熱瀉火,祛風(fēng)。治齒蟹,口瘡,咽痛,小兒驚風(fēng)?!?/p>
2.《常見藥用動物》:“祛風(fēng)止驚,開竅消痰,清熱止痛?!?/p>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5只;或入散劑。
【宜忌】
《廣西中藥志》:“虛寒無火者禁用?!?/p>
【選方】
1.治小兒驚風(fēng),發(fā)熱竹筒蜂3只,火上稍烤,煎水服,或研末,分2次沖服。
2.治喉炎,單雙蛾炒竹筒蜂5個,六月雪根、崗梅根各9g。水煎服。(1、2方出自《廣西藥用動物》)
竹蜂的市場信息
1、竹蜂的價格
竹蜂每公斤的價格在1OOO元到1200元之間
2、竹蜂的選購方法
竹蜂體如指頭大小,身長約2.5厘米,全身黑色,體長圓形,肥大,密生柔軟的黃褐色絨毛。頭部三角形,復(fù)眼一對,橢圓形。翅膜質(zhì),紫藍色;腳黑色,粗短有毛。
3、竹蜂的保存方法
可以放在冰箱冷藏竹蜂,南方常用竹蜂來泡酒。
中醫(yī)中藥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有病看中醫(yī)吃中藥是他們的傳統(tǒng)和習(xí)慣,所以中藥是很多人都喜歡的,剛竹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材,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別名】斑竹、桂竹、箭竹、尖竹、臺竹、鬼角竹、網(wǎng)苦竹
【來源】禾本科 剛竹 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 Sieb. et Zucc.,以 根 、 果實 入藥。
【生境分布】華東、四川。
【性味】淡、微苦,寒。
【功能主治】袪風(fēng)熱,通經(jīng)絡(luò),止血。主治風(fēng)熱咳嗽,氣喘,四肢頑痹,筋骨疼痛,婦女血崩。
【用法用量】根0.5~1兩;果實炒炭存性研細末,0.5~2兩,吞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剛竹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藥材,但它的藥性和作用還有很多,因此希望大家在與自身情況結(jié)合的基礎(chǔ)上再食用。
竹柏在中醫(yī)中通常被當(dāng)做藥材使用。這也是因為竹柏本身的藥用價值,那么關(guān)于竹柏的相關(guān)知識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羅漢松科植物竹柏的葉。
【原形態(tài)】常綠喬木,高達20m。樹皮近光滑,紅褐色或暗紫紅色,成小塊薄片脫落;枝開展,樹干廣圓錐形。葉交互對生或近對生,排成2列,厚革質(zhì),長卵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3.5-9cm,寬1.5-2.8cm,無中脈而有多數(shù)并列細脈,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淺綠色,先端漸窄,基部楔形,向下窄成柄狀。雌雄異株;雄球花穗狀,常分枝,單生葉腋,長1.8-2.5cm,梗較粗短;雌球花單生葉腋,稀成對腋生,基部有數(shù)枚苞片。種子球形,直徑1.2-1.5cm,成熟時假種皮暗紫色,有白粉,梗長7-13cm,上有苞片脫落的痕跡,骨質(zhì)外種皮黃褐色,先端圓,基部尖,其上密被細小的凹點,內(nèi)種皮膜質(zhì)。花期3-4月,種于10月成熟。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散生于低海拔常綠闊葉林中。
【化學(xué)成份】竹柏葉含竹柏內(nèi)酯(nagilactone)A、B、C、D、E,催吐蘿芙木醇(vomifoliol),15-甲氧基竹柏內(nèi)酯(15-methoxynagilactone)D, 3-脫氧-2α-羥基竹柏內(nèi)酯(3-deoxy-2α-hy-droxynagilactone)E,3-表竹柏內(nèi)酯(3-epinagi1actone)C。 木材含陶塔酚(totarol),雙聯(lián)陶塔酚(podototarin),16-羧基陶塔酚(16-carboxyltota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
【功能主治】止血;接骨。主外傷出血;骨折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干品研末調(diào)敷。
【附方】因其葉似竹葉,而樹枝干如柏樹,故名竹柏。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竹柏的作用一些介紹,使用它的時候,可以根據(jù)上面所講的需求進行,而且竹柏在治療某些疾病上也有著很好的幫助。
現(xiàn)在雖然西醫(yī)和西藥比較普遍,但是很多時候人們還是認為要吃中藥病才能好,這是因為中藥能夠治本?;h笆竹就是中藥的一種,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關(guān)于籬笆竹的小常識吧。
【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類蘆的嫩苗、葉。
【原形態(tài)】類蘆 多年生草本。具木質(zhì)根莖,須根較粗而堅硬。稈直立,高1-3m,徑3-10mm,通常具分枝,節(jié)間被白粉。葉鞘緊密抱莖,無毛而僅沿其頸部具柔毛;葉舌密被柔毛;葉片長20-70cm,寬4-10mm,先端細漸尖,扁平或卷折,無毛或者上面有時被柔毛。圓錐花序長30-70cm,分枝長而細弱,開展下垂;小穗含4-8花,長6-8mm,其第1花僅具外稃而無毛;穎長2-3mm,無毛;外稃長約4mm,先端具長1-2mm向外反曲的短芒,邊脈上有長約2mm的白柔毛,內(nèi)稃短于外稃,透明膜質(zhì)?;?、果期8-1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河邊、草坡或石山上。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消腫解毒。主毒蛇咬傷;竹木刺入肉
【用法用量】內(nèi)服:30-6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為我們分析了籬笆竹的一些功效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適量食用籬笆竹,對身體機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竹菌是一種大家很熟悉的藥材,有著不同尋常的作用和功效,在很多疾病中是治愈的關(guān)鍵,下面讓大家一起深入的對竹菌進行更多的解讀吧!
【別名】肉球菌、竹生、竹球菌、竹荷包、竹包、竹寶、竹寄生、竹生肉球
【來源】藥材基源:為肉座菌科真菌竹生肉球菌的子座。
【原形態(tài)】子座呈不規(guī)則圓球形,包圍竹竿節(jié)間。新鮮時粉紅色或淺肉色,后期變?yōu)槿榘咨?、灰白色至灰褐色,直?-10(-20)cm;內(nèi)部淡紅色至灰白色,肉質(zhì)。子囊殼2-4層排列,全部埋生于子座內(nèi),卵形,橢圓形或近球形,(500-780)μm×(250-590)μm,壁呈肉桂色。子囊近圓柱形,有孢子部分(120-150)μm×(14-19)μm。子囊孢子8個,單行排列,廣橢圓形,初期無色,后變?yōu)闇\紫色,最后褐色,(15-21)μm×(11-15)μm。側(cè)絲很多,線形。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0-3500m的高山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下的多種竹竿上。
【性狀】1.性狀鑒別 子座略呈扁圓球形,直徑1.5-8cm。背部隆起,基部凹陷處常有竹的殘留枝竿。表面黃色至淺褐色,光滑或稍不平整。體輕質(zhì)松。橫斷面略呈扇形,黃白色。
【化學(xué)成份】竹菌子座部分含松胞菌素D(cytochalasin D)和竹菌素(engleromycin)。
【藥理作用】從竹菌(肉球菌)的子實體分離到的松胞菌素D能專一性地影響哺乳動物細胞的微絲系統(tǒng)排列,抵抗病毒對細胞的感染,并具有有效地殺滅陰道滴蟲的作用。有報道,松胞菌素為一類新型的細胞毒物質(zhì),能抑制細胞質(zhì)分裂,高濃度時能使細胞核從細胞中脫出。竹菌醚提取物對小鼠肉瘤和小鼠宮頸癌有抑制作用。該提取物中的一個結(jié)晶組分發(fā)現(xiàn)有明顯的細胞毒性。小鼠腹腔一次注射5mg/kg劑量可導(dǎo)致立即死亡。竹菌菌粉治療肝癌、肺癌、胃癌、直腸癌少數(shù)病例表現(xiàn)出一定的緩解作用,除胃腸道反應(yīng)外,未見造血系統(tǒng)等有明顯的影響。
【鑒別】(1)取本品子座切面置紫外燈下觀察,菌絲及子囊殼部位均顯淡藍色熒光。
【炮制】取原藥材,揀去雜質(zhì),篩去灰屑。 飲片性狀:參見"藥材鑒別"項。 貯干燥容器內(nèi),密閉,置陰涼干燥處,防霉,防蛀。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咽喉炎;扁桃體炎;腮腺炎;胃炎;胃潰瘍;腎炎;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6g。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
【注意】少數(shù)患者服后可引起嘔吐。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文章關(guān)于中藥竹菌的詳細介紹,我們知道竹菌的功效與作用很多,對身體極有好處。所以大家要是有相關(guān)的病癥就不妨試試吧。
竹衣是一種中藥,除了日常我們知道的功效外,其實竹衣還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們馬上來看看。
【別名】金竹衣(《景岳全書》)。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 金竹稈內(nèi)的衣膜 。
【原形態(tài)】金竹(《竹譜詳錄》),又名:黃金竹、黃竹、黃皮竹、黃竿(坪井《竹類圖譜》),黃苦竹。
【生境分布】多栽培于庭園。分布長江流域以南。
【功能主治】《綱目拾遺》:"治喉啞勞嗽。"
【附方】治一切勞瘵痰嗽、聲啞不出難治者:金竹衣一錢,金竹茹彈子大一丸,麥冬二錢,甘草、橘紅各五分,白茯苓、桔梗各一錢,杏仁七粒(去皮、尖,研)。上藥,水一盅半,加竹葉十四片,煎七分,入金竹瀝一杯,和勻服。(《景岳全書》竹衣麥門冬湯)
【摘錄】《*辭典》
以上就是竹衣的功效和作用,我們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來合理的食用竹衣,以便于緩解病癥帶來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