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竹葉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你有一萬種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變?nèi)朔N,你沒有健康,只能是空談?!弊杂腥祟愇拿饕詠恚L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標,養(yǎng)生關系著每一個的生活質(zhì)量。積極而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慈竹葉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很多人都知道,慈竹葉對一些疾病具有獨特的療效,其實,慈竹葉的神奇的功效遠不止于此,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述一下慈竹葉的功效。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 慈竹 的 葉 或 卷而未放的嫩葉 (慈竹葉)。 全年可采。摘下嫩葉,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tài)】慈竹(《竹譜詳錄》),又名:子母竹(任昉《述異記》),義竹、孝竹(《竹譜詳錄》),甜慈、酒米慈、釣魚慈、叢竹。
【生境分布】生于平地或低丘。分布四川、貴州、湖南、湖北、陜西。產(chǎn)四川、貴州等地。
【性狀】干燥葉片披針形,長10~30厘米,寬1~3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租糙,常有小鋸齒,質(zhì)薄,上表面暗綠色,下表面灰綠色,具微毛,次脈5~10對,小橫脈不存在;葉柄長約2~3毫米;有時帶有細枝。
【性味】《四川中藥志》:"味甘苦,性涼,無毒。"
【功能主治】①《草木便方》:"葉:治熱淋、尿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
【附方】治初起濁癥:慈竹心搗絨,合酒煨服。(《重慶草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于《草木便方》
慈竹葉的功效與作用多種多樣,我們應該根據(jù)體質(zhì)癥狀的不同來選擇合適的食用方法等。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在有空的時候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
相關閱讀
刺竹葉是一種對大家來說還算比較熟悉的中藥,對我們身體的有很多的好處,我們想要在生活中正確的食用它,需要對刺竹葉有一些了解,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吧。
【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車簡竹的葉。
【原形態(tài)】高大竹類。竿高15-24m,直徑8-15cm,尾梢略彎;節(jié)間長20-26cm,常光滑無毛,惟其基部1、2節(jié)常于節(jié)下環(huán)生1圈灰白色絹毛;節(jié)處稍突起,解籜后在其籜環(huán)上暫時留有1圈稠密的暗棕色刺毛;分校常自竿基部第1、2節(jié)上即開始,竿下部的為高大竹類。竿高15-24cm,直徑8-15cm,尾梢略彎;節(jié)間長20-26cm,常光滑無毛,惟其基部1、2節(jié)常于節(jié)下環(huán)生1圈灰白色絹毛;節(jié)處稍突起,解籜后在其籜環(huán)上暫留有1圈稠密的暗棕色刺毛;分枝常自竿基部第1、2節(jié)上即開始,竿下部的為單技,向下彎供,其上的小枝多短縮為硬刺,且相互交織而成密刺叢,竿中上部分枝為3至數(shù)枚叢生?;X鞘遲落,革質(zhì),近底緣處密生暗棕色刺毛,先端近截形;籜耳近相等,長圓形至倒卵形,有波狀皺褶,腹面密被糙硬毛,邊緣具繸毛;像舌高3-5mm,邊緣齒裂并被流蘇狀毛;籜片直立或外展,卵形。葉鞘近無毛,邊緣一側(cè)被短纖毛;耳葉不甚發(fā)達,卵形至狹卵形,邊緣具數(shù)條波曲狀或勁直的繸毛;葉舌高約0.5mm,先端斜截形,全線,被極短的纖毛;葉片線狀披針形,長7-17cm,寬12-16mm,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假小穗線狀披外形,長達4cm,單生或數(shù)枚簇生于花枝各節(jié);先出葉先端鈍,脊上密被短纖毛;具芽胞片3-5片,狹三角形或近卵形,無毛;小穗含兩性小花6-12朵;小穗軸節(jié)間長2-4mm,遠離內(nèi)稃的一面圓拱而被白毛,另一面則扁平而無毛,先端被短纖毛;穎常缺;外稃卵狀長圓形,長5-9.5mm,先端鈍急尖,多脈;內(nèi)停通常稍長于外稃,具2脊,脊上被短纖毛,脊間3-5脈;鱗被3,不相等,倒卵形,長約1.4mm,邊緣密生纖毛;花絲分離,花藥先端鈍;子房狹窄,先端增厚而被短硬毛,花柱細長,被短硬毛,柱頭3分,羽毛狀。筍期5-6月,花期8-1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河流兩岸或村落附近。
【性味】甘;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止血。主小兒風熱感冒;高熱;尿路感染;鼻衄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為大家介紹了刺竹葉的作用,希望對大家在生活中有所幫助。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胡亂的和其他食物搭配,應該咨詢專業(yè)人士后再決定。
生活中常見的中藥材藥的種類有很多,很多人在使用時,都不知道該如何抉擇,比如竹葉榕,所以在選擇之前,需要對它的功效和用量等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你知道竹葉榕的功效和作用都有什么嗎?
【別名】狹葉榕、水稻清、竹葉牛奶樹
【來源】??崎艑僦参? 竹葉榕 Ficus stenophylla Hemsl.,以 根、莖 及 全株 入藥。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
【性味】甘、苦,溫。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行氣活血,祛風除濕。用于咳嗽,胸痛,跌打腫痛,腎炎,風濕骨痛,乳少。
【用法用量】1~2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從上文的闡述中我們對于竹葉榕的功效與作用有了一些了解,如果身體出現(xiàn)了什么不適的癥狀,可以用中藥的方法去調(diào)理,中醫(yī)治病的歷史久遠,可以放心食用。
竹葉子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一直到現(xiàn)在,竹葉子的用途越來越多,關于竹葉子的其他功效,不知道各位朋友們了解不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詳細的介紹一下吧,希望能夠給各位朋友們帶來幫助。
【別名】水百步還魂、大葉竹菜、豬鼻孔、酸豬草、小竹葉菜、筍殼萊、葉上花、小青竹標
【來源】藥材基源:為鴨跖草科植物竹葉子的全草。
【原形態(tài)】竹葉子 纏繞草本,長3-6m。莖細,直徑1-2mm,有縱條紋。常無毛或葉鞘疏被白色長柔毛。葉互生;葉柄長3-15cm;葉片心形,長4-14cm,寬3-15cm,先端尾狀漸尖,基部心形,上面近無毛,下面多少被疏柔毛,邊緣密被睫毛。蝎尾狀聚傘花序常數(shù)個組成圓錐花序,生于穿鞘而出的側(cè)枝上,有花1-4朵;總梗長7-10cm,花序長約5cm,多少被短柔毛;苞片葉狀,上部的變小而呈卵狀被針形;下部花序的花兩性,上部花序的花常為雄花;花無?;蚓叨坦?;萼片舟狀,頂端急尖;花瓣白色,條形,比萼片稍長;雄蕊6,花絲密被綿毛;子房無毛或被疏毛。蒴果卵狀三棱形,長4-5mm,被疏長毛,先端喙長約3mm,縱裂;每室有疊生種子2顆,多角形。花期5-9月,果期7-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3000m的山谷、灌叢、密林下或草地。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清熱;利水;解毒;化瘀。主感冒發(fā)熱;肺癆咳嗽;口渴心煩;水腫;熱淋;白帶;咽喉疼痛;癰瘡腫毒;跌打勞傷;風濕骨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竹葉子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服用時能按照醫(yī)囑,同時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自身抵抗力。
竹葉蘭是我們國家常見的中藥之一,竹葉蘭的藥用歷史非常的久遠,很多久遠的醫(yī)藥典籍里面就有著竹葉蘭的記載,竹葉蘭有很好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我們來看一下。
【別名】黃竹參(《貴州藥植目錄》),竹葉參(《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鴨跖草種植物 紫背鹿銜草 的 根 或 全株 。秋、冬采挖,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30~40厘米。根多條,叢生。莖直立或傾斜,單生或2莖叢生,節(jié)膨大,有棱線。單葉互生;葉片狹長,長7~12厘米,寬10~3.4毫米,先端漸尖,基部鞘狀,抱莖,全緣,上面被白長毛,下面無毛,葉鞘邊緣處密被毛茸。花小,紫色,為圓錐花序頂生,有分叉,分叉處均有線狀披針形苞片1對;花梗細,長3~7毫米;花瓣3,倒卵形;發(fā)育雄蕊3,花絲禿凈;子房無柄,3室。蒴果闊卵形,長約7毫米;有種子數(shù)枚,呈不規(guī)則片狀,深棕色。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草地。分布廣西、云南、貴州等東南至西南地區(qū)。
【性味】《昆明民間常用草藥》:"根: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根:補肺,健脾,益腎。治氣虛咳嗽,頭暈耳鳴,吐血,外傷骨折;全株:清肺,解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或燉肉。
【附方】治頭暈耳鳴:竹葉參一兩,萬丈深一兩,威靈仙五錢。水煎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貴州藥植目錄》
上面對竹葉蘭進行了詳細的剖析,大家了解了竹葉蘭的各種功效,一定要牢記這些療效哦,這樣就可以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用竹葉蘭的神奇功效還他們一份健康和快樂。
大家知道竹葉參是什么嗎?如果知道的話,那么對與竹葉參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竹葉參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藥材,對于我們的身體具有哪些調(diào)理作用呢?下文我們將一一分析給大家。
【別名】黃竹參
【來源】鴨跖草科 紫背鹿銜草 Murdannia pergens (C. B. Clarke)Bruckn.[Aneilema pergens C. B. Clarke],以 根 入藥。
【生境分布】貴州、云南。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補肺腎,鎮(zhèn)咳,健胃止血。主治氣虛頭暈,耳鳴虛咳,病后食欲不振,吐血。
【用法用量】0.5~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陜西中草藥》
竹葉參不僅有多種功效,而且它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多種食用方法,因而得到很多人的喜愛。
不知道大家有沒聽說過竹葉蕉。竹葉蕉對調(diào)理我們的身體有著很大的好處,在一些疾病上也可發(fā)揮不錯的作用,今天讓我們來看下竹葉蕉的相關知識。
【別名】戈燕[傣名]
【來源】竹芋科 竹葉蕉 Donax canaeformis (Forst.)K. Schum.,以 塊根 或 莖 入藥。
【生境分布】臺灣、廣東、云南。
【性味】淡,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咳定喘,消炎殺菌。主治肺結(jié)核,氣管炎,支氣管炎,哮喘,高熱,小兒麻疹,合并肺炎,感冒,發(fā)熱,各種皮膚病。
【用法用量】2~4錢,水煎或干粉3~5分,開水送服。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竹葉蕉在中藥中的利用率還是很高的,可以用來治療多種疾病。我們應該在充分了解了竹葉蕉的功效和作用之后再食用。希望大家不要胡亂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