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稔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孰為本,元氣不可虧;養(yǎng)生孰為先,養(yǎng)心須樂觀。”對于養(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作好了養(yǎng)生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才更好。如何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黃稔根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隨著人們對中藥的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的了解了各種中藥中的詳細的成分,也知道這些成分對于大家的健康的影響。下面就為各位朋友推薦一種中藥黃稔根,詳細的描述一下黃稔根的功效,希望對各位的學(xué)習(xí)和研究有一定幫助。
【別名】木夕
【來源】藥材基源:為野牡丹科植物北酸腳干的根。
【原形態(tài)】灌木或小喬木,高達7m。有時呈攀援狀灌木。多分枝,小枝圓柱形,無毛。葉對生;葉柄長約5mm;葉片紙質(zhì)或堅紙質(zhì),披針形、卵狀披針形至寬卵形,長7-8.5m,寬2-3.5m,先端尾狀漸尖,基部鈍或近圓形,表面無毛,背面多少具糠秕,邊緣在中部以上具疏細鋸齒;基脈5,表面下凹,背面隆起,細脈網(wǎng)狀。聚傘花序,腋生,通常有花3朵,稀1-5朵,總花梗長1-2.5cm;苞片早落,花梗長不到1mm;花萼鐘形,具極疏的腺毛,密布小突起,具鈍棱,裂片不明顯;花瓣粉紅色、淺紫色或紫紅色,三角狀卵形,頂端鈍急尖,下部略偏斜;雄蕊4長4短,長者花絲長約4.5mm,花藥長達7mm,短者花絲長約3mm,花藥長約6mm,花藥基部具小瘤,藥隔基部微伸長呈短距;子房下位,卵形,先端具4波狀齒。漿果壇形,密被小突起。花期6-9月,果期翌年2-5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1760m的山谷、山坡密林中或林緣陽濕處。
【性味】味苦;酸;性平
【功能主治】熄風(fēng)定驚。主小兒驚風(fē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黃稔根不僅有多種功效,而且它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多種食用方法,因而得到很多人的喜愛。
擴展閱讀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xué)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xué)藥材。那么對于山稔根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英文名】Downy Rosemyrtle Root, Root of Downy Rosemyrtle
【別名】崗稔根、當(dāng)梨根、刀蓮頭、多年片、哆呢根、多年頭、哆啤子根、哆唉頭
【來源】藥材基源: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根。
【原形態(tài)】灌木,高1-2m。嫩枝有灰白色柔毛。葉對生;葉柄長4-7mm;葉片革質(zhì),橢圓形或倒卵形,長3-8cm,寬1-4cm,先端圓或鈍,常微凹入,有時稍尖,基部闊楔形,上面初時有毛,以后變無毛,發(fā)亮,下面有灰色茸毛,全緣;離基3出脈,直達先端且相結(jié)合?;▎紊霞t色,直徑2-4cm,有長梗;萼管倒卵形,長6mm,有灰茸毛,裂片5,近圓形,長4-5mm,宿存;花瓣5,倒卵形,長1.3-2cm;雄蕊紅色,多數(shù),長7-8mm,花藥縱裂;子房下位,3室,花柱長1m,柱頭擴大。漿果卵狀壺形,長1.5-2cm,寬1-1.5cm,熟時紫黑色;種子多數(shù),每室2列?;ㄆ?-5月,果期7-9月。
【化學(xué)成份】根含酚性成分、鞣質(zhì)[1]。
【鑒別】取崗稔根、粗粉2g,加乙醇10ml,在水浴上回流1小時,濾液。濾液作以下試驗,檢查酚類化合物和鞣質(zhì)。
【性味】味辛;甘;性平
【功能主治】理氣止痛;利濕止瀉;被動瘀止血;益腎養(yǎng)血。主脘腹疼痛;消化不良;哎吐瀉痢;脅痛劃時代疸;癓瘕;痞塊;崩漏;勞傷出血;跌打傷痛;風(fēng)濕痹痛;血虛體弱;腎虛腰痛;膝軟;尿頻;白濁;浮腫;疝氣;癰腫瘰疬;痔瘡;湯火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60g;或酒水各半煎,或燉肉。外用:適量,燒存性研末讞涂。
【各家論述】1.《生草藥性備要》:治心痛。2.《廣西中藥志》:治傷寒,熱入血室。3.《嶺南草藥志》:解久熱不退。
【摘錄】《中華本草》
山稔根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料,卻常常被人們所遺忘,其實他的功效和作用是你意想不到的,只有大家善于食用,用對方法,我相信,它對各位的身體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地稔根是一味中藥材,在我國歷史上面應(yīng)用已久,功效方面主要是治療腹痛、痢疾、牙痛等疾病,而功效方面主要是活血、解毒等。在民間和單方當(dāng)中,通常用來治療勞損和風(fēng)濕疼痛。對于不了解這味藥材的朋友,盡量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使用,畢竟是藥三分毒,在使用上面需要謹慎小心。
【功能主治】
活血,止血,利濕,解毒。治痛經(jīng),產(chǎn)后腹痛,崩漏,白帶,痢疾,瘰疬,牙痛。 ①《植物名實圖考》:"治勞損。"
②《嶺南采藥錄》:"治產(chǎn)后腹痛,赤白痢。"
③《閩東本草》:"能止血活血,解毒消疝。治痛經(jīng),崩帶,血痢,痔瘺,風(fēng)疹,疝氣。"
④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澀腸止痢,舒筋活絡(luò),補血安胎。治腸炎,菌痢;腰腿痛,風(fēng)濕骨痛;孕婦貧血,胎動不安,月經(jīng)過多。"
⑤《福建中草藥》:"補脾益氣。"
【選方】
①治血崩:地惹根四錢,紅酒半斤,燉服。(《閩東本草》)
②治婦人白帶,經(jīng)漏不止:地菍根五、六錢,用豬瘦肉二兩燉湯,以湯煎藥服。(《江西民間草藥》)
③治黃疸:鮮地菍根三兩,白茅根一兩,白糖一兩,甜酒一兩。先將地菍根、白茅根煎水,加白糖、甜酒沖服。(《湖南藥物志》)
④治痢疾:地茄根一至二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⑤治腎盂腎炎:地茄根二兩,淡竹葉塊根五錢,車前草三錢。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⑥治疝氣:地菍干根二兩,龍眼肉、橘核各五錢。水煎服。
⑦治子宮脫垂:地菍鮮根三至四兩,紅糖少許。水煎沖酒服。
⑧治小兒脫肛、疳積:地菍干根五至八錢,雞蛋一個。水燉服。(⑥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⑨治瘰疬:地菍根五、六錢,或全草雙倍量,用豬瘦肉二兩燉湯,以湯煎藥服。(《江西民間草藥》)
⑩治虛火牙痛:地菍根一至二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⑾解木薯中毒,亦治毒蛇咬傷:地稔根杵爛,沖開水服。(《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別名】
地茄根(《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地稔根(《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1.山稔根的作用:
用量15~ 30克,煎服。用治肝氣郁滯的胸脅疼痛、風(fēng)濕骨痛、腰肌勞損。臨床上,近期多用治肝炎、肝腫大疼痛。體外試驗證明,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尚有提高血小板數(shù)、增加纖維蛋白原含量、收縮血管平滑肌的作用。2.山稔子
山稔子性平,味甘、澀。具有舒肝散瘀、通絡(luò)補血之功效。據(jù)《新編中醫(yī)學(xué)》記載,山稔子根能治急性與慢性肝炎、肝脾腫大、早期肝硬化等,對降低轉(zhuǎn)氨酶及縮小肝脾有一定的療效。塘虱魚,除能補充足夠的蛋白質(zhì)等營養(yǎng)外,還有補血、滋腎、調(diào)中、興陽等功效。3.其他
桃金娘也叫稔子根,桃金娘的功用有養(yǎng)血、止血、澀腸固精的作用。桃金娘不但其果實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其根也可入藥,藥性平,味甘澀,活血通絡(luò),收斂止瀉,主治風(fēng)濕骨痛、腰痛;其葉子也有藥用價值。小時,每當(dāng)家人拉肚子,媽媽就上山采摘桃金娘葉煮水當(dāng)涼茶喝,效果相當(dāng)好。黃根是我們國家常見的中藥之一,黃根的藥用歷史非常的久遠,很多久遠的醫(yī)藥典籍里面就有著黃根的記載,黃根有很好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我們來看一下。
【別名】狗骨木、白狗骨、黑根子
【來源】藥材基源:為茜草科植物南山花的根。
【原形態(tài)】南山花,灌木,高1-3m。全株無毛。小枝四棱往形,干后黃色。葉對生,薄革質(zhì);葉柄長5-10mm,上面有槽;托葉三角形,長2-3mm,先端急尖;葉片長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7-15cm,寬2-5cm,先端漸尖,兩面有光澤。傘形花序近枝頂腋生,有花數(shù)朵至多朵;總花梗短或近無;花芳香,具花梗,花梗長15-20(-30)mm,柔弱;花萼杯狀,長約3mm,檐截平;花冠筒狀,長2-2.5cm,裂片5(很少4),狹披針形,廣展:花藥不露出。核果近球形,直徑約8mm,熟時黑紫色?;ㄆ?-5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雜木林中。
【性狀】性狀鑒別:根圓柱形,常呈不規(guī)則扭曲,有分枝,或切成不規(guī)則塊片,長短厚薄不一,直徑0.5-4cm。表面黃棕色,具縱皺紋,有的具縱裂紋。栓皮易脫落,脫落處顯赭紅色。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橫斷面皮部極薄,棕黃色,木部發(fā)達,土黃色,具細密的同心環(huán)紋及放射狀紋理。氣微,味淡。 以根粗、色黃者為佳。
【藥理作用】1.對心臟的作用:不同劑量(1g/100ml、1.5g/100ml、3.5g/100ml灌流液)的黃根均能降低正常離體大鼠心臟的心肌收縮力、冠脈流量和心率,并能削弱離體大鼠心臟對缺氧的耐受力。黃根抑制離體大鼠心臟功能的程度,隨劑量遞增或給藥時間延長而加強,這種現(xiàn)象可能與黃根中含鋁、錳量較高,在一定程度上能阻止細胞外鈣慢通道內(nèi)流,使細胞內(nèi)鈣濃度降低,進而抑制心肌收縮力有關(guān)。
【毒性】本品長期使用毒副反應(yīng)很小。少數(shù)患者用藥后,出現(xiàn)口干,白細胞的胞核不整,胞漿中出現(xiàn)空泡等現(xiàn)象。黃根對心臟有抑制作用,對于硅肺并有肺心病、心功能嚴重損害的患者,當(dāng)病情改善、心肌缺氧狀況緩解時,心臟功能恢復(fù)不理想,即應(yīng)考慮黃根對心臟的抑制作用,此時即應(yīng)酌情停藥或減量。
【鑒別】1.本品新切面,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淺藍白色熒光。
【性味】微苦;涼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利濕退黃;散瘀強筋。主牙齦出血;貧血;肝炎;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跌打損傷;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30g。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黃根,我們也了解了中藥黃根的功效與作用,我們知道黃根的功效是非常強大的,大家可以吃一些黃根用于養(yǎng)生。
生活中常見的中藥材有很多,黃蜀葵根就是其中一種,不過也有很多人對黃蜀葵根并不是很清楚,因此選擇食用之前,需要對黃蜀葵根的功效與作用進行認識。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 黃蜀葵 的 根 。秋季采挖。
【化學(xué)成份】含粘液質(zhì)約16%,系由阿拉伯聚糖12.30%、半乳聚糖13.19%、鼠李聚糖8.08%、淀粉16.03%、蛋白質(zhì)6.38%、草酸鈣17.61%等所組成。
【性味】甘苦,寒。
【功能主治】利水,散瘀,消腫,解毒。治淋病,水腫,乳汁不通,腮腺炎,癰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鮮者0.5~1兩)。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注意】孕婦忌服。
【附方】①治淋疾:黃蜀葵根五錢至一兩五錢,水煎服。
【臨床應(yīng)用】①治療流行性腮腺炎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以上就是對黃蜀葵根的功效與作用詳細介紹,對它的選擇,要根據(jù)自身需求進行,這樣對身體不會有損害,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疾病的效果。
黃茶根是一種中藥,除了日常我們知道的功效外,其實黃茶根還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們馬上來看看。
【別名】女兒茶、巖果紫、女兒紅、紫果葉。
【來源】藥材基源:為鼠李科植物異葉鼠李的根、枝葉。
【原形態(tài)】異葉鼠李 灌木,高1.5-2m。枝無刺,多分枝,小枝細長,被密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2-7mm,有短柔毛;托葉小,鉆形或線形,宿存;葉片紙質(zhì),大小異形,小葉近圓形或卵圓形,長0.5-1.5cm,先端圓形或鈍;大葉長圓形,卵狀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1.5-4.5cm,寬1-2.2cm,先端銳尖或短漸尖,具小尖頭,基部楔形或圓形,邊緣具細鋸齒,上面淡綠色,下面中脈被簇毛?;▎涡?,雌雄異株,單生或2-3朵簇生于葉腋,黃綠色,花萼5裂,裂片外面被疏柔毛;雄花花瓣5,匙形,先端微凹,具退化雌蕊,子房不發(fā)育,花柱3半裂;雌花花瓣小,2淺裂,早落,子房球形,3室,花柱短,3半裂。核果球形,基部有宿存的萼筒,成熟時黑色,具3分核。種子背面具縱溝,卵形?;ㄆ?-8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1450m的山坡、灌叢和林緣。
【化學(xué)成份】枝葉含大黃素(emodin),歐鼠李貳(frangulin)A,山柰酚(kaempferol);根莖含女兒茶多糖(NLC-A),相對分子質(zhì)量1.2×l0(4),其結(jié)構(gòu)為以α(1→4)-D-葡萄糖殘基為主鏈,并在0-6位有分枝的葡聚糖。
【性味】澀;微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痢疾;瘡癰;吐血;咯血;痔瘡出血;崩漏;白帶;暑熱煩渴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30g;鮮品30-60g。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黃茶根的功效的一些簡單的介紹,希望對所有的朋友都能所幫助,總得來說黃茶根的養(yǎng)生功效是非常強大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黃茶根來更好的促進身體健康 。
毛稔的簡介
大灌木,高1.5-3m。地上部分被平展的長粗毛,毛基部膨大。葉對生;葉柄長1.5-4cm;葉片堅紙質(zhì),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8-22cm,寬2.5-8cm,先端長漸尖或漸尖,基部鈍或圓形,全緣,兩面被隱藏于表皮下的糙伏毛;基出脈5條。通常頂生1花,有時3-5朵組成傘房花序;苞片戟形,膜質(zhì);花梗長約5mm;萼管長1-2cm,裂片5(-7),三角形至三角狀披針形,裂片間具小裂片;花瓣粉紅色或紫紅色,5(-7)枚,寬倒卵形,上部略偏斜,先端微凹,長3-5cm,寬2-2.2cm;雄蕊5長5短,長者藥隔基部伸延,末端2裂,花藥長約1.3cm,短者藥隔不伸延,花藥長達9mm,基部具2小瘤;子房半下位,5室,密被剛毛。蒴果杯狀球形,胎座肉質(zhì),為宿存萼所包,宿存萼密被紅色長硬毛,長1.5-2.2cm,直徑1.5-2cm?;ü趲缀跞?通常在8-10月。
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毛稔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味辛,性微溫。
功效,收斂止血、消食止痢、涼血、消腫。收澀藥;止血藥。
功用主治,《廣西藥植名錄》:"根:治痧氣,蛇傷,跌打損傷;葉:涼血,消腫,止血,止痛,生新。"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收斂止血,消食止痢。根:治水瀉,便血,婦女月經(jīng)過多。葉:治外傷出血。"
樹皮含單寧,可作藥用。
木材紋理較細致,可作玩具用材。
花朵大而艷麗,可作為庭院盆栽植物觀賞。
成熟的果實香甜可口,不僅可以生吃,還可用來泡酒。
治月經(jīng)過多:毛稔全株15-30g,水煎服。
治外傷出血:毛稔鮮葉適量,搗爛外敷,或用干葉研粉撒敷。
毛稔的市場信息
1、毛稔的價格
毛稔的價格高低不等,好的品種比較貴些,普通的就比較實惠。
2、毛稔的選購方法
根常彎曲,有側(cè)根,表皮疏松黃白色,木部淺褐色帶淺紅褐色。莖枝圓柱形,表面有褐色粗毛,斷面淺黃褐色,中央有髓。葉對生,厚紙質(zhì),卵狀披針形至披針形,長8-13cm,基部圓鈍,主脈5條,下面脈上有壓緊長毛,邊全緣。味澀。
3、毛稔的保存方法
夏季采收,鮮用。
生活中常見的中藥材有很多,黃花稔就是其中一種,不過也有很多人對黃花稔并不是很清楚,因此選擇食用之前,需要對黃花稔的功效與作用進行認識。
【別名】黃花地桃花、地膏藥、黃花母、千斤墜、枚葉草、山雞綢、土黃芪[福建]、細迷馬樁棵、素花草
【來源】錦葵科黃花稔屬植物 白背黃花稔 Sida rhombifolia L.,以 全株 入藥。秋季采挖,洗凈切碎,曬干。
【性味】甘、淡,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排膿止痛。用于感冒發(fā)熱,扁桃體炎,細菌性痢疾,泌尿系結(jié)石,黃疸,痢疾,腹中疼痛;外用治癰癤疔瘡。
【用法用量】3~5錢;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草搗爛敷患處。
【備注】(1)同屬植物下列3種亦同樣藥用。 黃花母 (膿見愁)Sida alnifolia L.; 黃花稔 (山麻、掃把麻、拔毒散)Sida acuta Burm. f.; 小葉黃花稔 sida retusa L.。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黃花稔的功效作用等已經(jīng)在上文中有了比較詳細的描述,相信大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于黃花稔是否還有其它的療效這個問題還需要大家進一步的去研究。
小山稔作為一種中藥材,你知道它的藥用價值都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嗎?中醫(yī)都是如何利用小山稔來治療疾病的呢?還有日常在使用小山稔治療疾病的時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別著急,我們?yōu)榇蠹乙灰唤獯稹?/p>
【來源】藥材基源:為桃金娘科植物華南蒲桃的全株。
【原形態(tài)】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0m。嫩枝有4棱,干后褐色。葉對生,葉柄長3-5mm;葉片革質(zhì),橢圓形,長4-7cm,寬2-3cm,先端尖銳或稍鈍,基部闊楔形,上面干后綠褐色,有腺點,下面同色,腺點突起,全緣;羽狀脈。聚傘花序頂生,或近頂生;花梗長2-5mm;花蕾倒卵形,長約4mm;萼管倒圓錐形,長2.5-3mm,萼片4,短三角形;花瓣4,分離,倒卵圓形長約2.5mm;雄蕊多數(shù),長3-4mm,花藥丁字著生,縱裂,先端常有腺體;子房下位,花柱長3-4mm。漿果球形,寬6-7mm?;ㄆ?-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中海拔常綠林中。
【功能主治】澀腸止瀉。主久泄;久痢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小山稔的藥用價值的詳細介紹,在吃小山稔的時候,也是有著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對調(diào)理人體各方面問題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可以放心進行。
如今我們的生活檔次在不斷的提高,但是我們的健康質(zhì)量卻在不斷的下降,飲食不科學(xué)對于我們的身體造成了潛在的威脅。而中醫(yī)的許多藥材就可以對我們的身體進行調(diào)理改善,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黃鎖梅根。
【別名】鎖梅根、鉆地風(fēng)(《滇南本草》),鎖地風(fēng)(《滇南本草》整理本),黃泡刺根(《昆明民間常用草藥》),紅鎖梅、烏泡(《云南中草藥》),黃泡、倒竹傘、三月泡(《文山中草藥》),雀不站、黃茨果(《云南中草藥選》)。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 栽秧泡 的 根 。秋、冬采挖,洗凈,切片,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栽秧泡,又名:黃鎖梅(《滇南本草》)。
【生境分布】生山坡、灌木叢中。分布四川、云南、貴州、廣西等地。
【性味】酸苦,平。
【功能主治】通絡(luò),消腫,止瀉。治筋骨疼痛,痿軟麻木,扁桃體炎,腫毒,黃疸型肝炎,細菌性痢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或浸酒。
【附方】①治赤白?。烘i梅根、亦地榆。二味同煎服。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滇南本草》
經(jīng)過上文對于黃鎖梅根的介紹,我們對于黃鎖梅根有了詳細的了解。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更多的了解黃鎖梅根的特質(zhì),充分的利用它的藥用價值為我們的生活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