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鎖梅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鄙鐣l(fā)展,人們越來越接受養(yǎng)生的理念,養(yǎng)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踐行的并不多。如何避免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的誤區(qū)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黃鎖梅根的功效與作用,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如今我們的生活檔次在不斷的提高,但是我們的健康質(zhì)量卻在不斷的下降,飲食不科學對于我們的身體造成了潛在的威脅。而中醫(yī)的許多藥材就可以對我們的身體進行調(diào)理改善,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黃鎖梅根。
【別名】鎖梅根、鉆地風(《滇南本草》),鎖地風(《滇南本草》整理本),黃泡刺根(《昆明民間常用草藥》),紅鎖梅、烏泡(《云南中草藥》),黃泡、倒竹傘、三月泡(《文山中草藥》),雀不站、黃茨果(《云南中草藥選》)。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 栽秧泡 的 根 。秋、冬采挖,洗凈,切片,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栽秧泡,又名:黃鎖梅(《滇南本草》)。
【生境分布】生山坡、灌木叢中。分布四川、云南、貴州、廣西等地。
【性味】酸苦,平。
【功能主治】通絡,消腫,止瀉。治筋骨疼痛,痿軟麻木,扁桃體炎,腫毒,黃疸型肝炎,細菌性痢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或浸酒。
【附方】①治赤白?。烘i梅根、亦地榆。二味同煎服。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滇南本草》
經(jīng)過上文對于黃鎖梅根的介紹,我們對于黃鎖梅根有了詳細的了解。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更多的了解黃鎖梅根的特質(zhì),充分的利用它的藥用價值為我們的生活服務。
ys630.coM延伸閱讀
硬枝黑鎖梅在中醫(yī)中通常被當做藥材使用。這也是因為硬枝黑鎖梅本身的藥用價值,那么關于硬枝黑鎖梅的相關知識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下。
【別名】鎖梅、鉆地風,疏風草(《滇南本草》),黑鎖梅(《植物名實圖考》),紅刺泡、紫茵(《滇南本草》整理本)。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 灰毛果莓 的 根 或 葉 。根秋季采,洗凈,切片,曬干。
【原形態(tài)】落葉小灌木,高50~120厘米。枝、葉柄及花序均具刺;新枝紅紫色,密被白色細絨毛;老枝紫褐色,被絨毛。單數(shù)羽狀復葉,小葉5~9(~11)枚,闊卵圓形或菱狀披針形,長2~5厘米,寬1~3厘米,頂生小葉最大,菱形,或2~3裂,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具重鋸齒或粗鋸齒,下面白綠色,密被細絨毛;葉柄長約1~3厘米;托葉紅紫色,披針形,有絨毛。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徑約6毫米;萼片5,披針形或卵狀三用形;花瓣5,桃紅色,倒卵形,基部具短爪;雄蕊多數(shù),分離;心皮多數(shù)。聚合果扁球形,徑約1厘米,紅色,成熟后紫黑色,密被絨毛?;ㄆ谙募?。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叢。分布云南、貴州、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云南中草藥選》:"澀微苦,平。"
【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洗疥頰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
【備注】本植物的果實,在云南作覆盆子使用。
【摘錄】《*辭典》
通過上述內(nèi)容的介紹,可以了解到硬枝黑鎖梅在一些疾病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藥硬枝黑鎖梅的食用也要根據(jù)各自的身體狀況決定,切記不要盲目用藥。
黃根是我們國家常見的中藥之一,黃根的藥用歷史非常的久遠,很多久遠的醫(yī)藥典籍里面就有著黃根的記載,黃根有很好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我們來看一下。
【別名】狗骨木、白狗骨、黑根子
【來源】藥材基源:為茜草科植物南山花的根。
【原形態(tài)】南山花,灌木,高1-3m。全株無毛。小枝四棱往形,干后黃色。葉對生,薄革質(zhì);葉柄長5-10mm,上面有槽;托葉三角形,長2-3mm,先端急尖;葉片長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7-15cm,寬2-5cm,先端漸尖,兩面有光澤。傘形花序近枝頂腋生,有花數(shù)朵至多朵;總花梗短或近無;花芳香,具花梗,花梗長15-20(-30)mm,柔弱;花萼杯狀,長約3mm,檐截平;花冠筒狀,長2-2.5cm,裂片5(很少4),狹披針形,廣展:花藥不露出。核果近球形,直徑約8mm,熟時黑紫色?;ㄆ?-5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雜木林中。
【性狀】性狀鑒別:根圓柱形,常呈不規(guī)則扭曲,有分枝,或切成不規(guī)則塊片,長短厚薄不一,直徑0.5-4cm。表面黃棕色,具縱皺紋,有的具縱裂紋。栓皮易脫落,脫落處顯赭紅色。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橫斷面皮部極薄,棕黃色,木部發(fā)達,土黃色,具細密的同心環(huán)紋及放射狀紋理。氣微,味淡。 以根粗、色黃者為佳。
【藥理作用】1.對心臟的作用:不同劑量(1g/100ml、1.5g/100ml、3.5g/100ml灌流液)的黃根均能降低正常離體大鼠心臟的心肌收縮力、冠脈流量和心率,并能削弱離體大鼠心臟對缺氧的耐受力。黃根抑制離體大鼠心臟功能的程度,隨劑量遞增或給藥時間延長而加強,這種現(xiàn)象可能與黃根中含鋁、錳量較高,在一定程度上能阻止細胞外鈣慢通道內(nèi)流,使細胞內(nèi)鈣濃度降低,進而抑制心肌收縮力有關。
【毒性】本品長期使用毒副反應很小。少數(shù)患者用藥后,出現(xiàn)口干,白細胞的胞核不整,胞漿中出現(xiàn)空泡等現(xiàn)象。黃根對心臟有抑制作用,對于硅肺并有肺心病、心功能嚴重損害的患者,當病情改善、心肌缺氧狀況緩解時,心臟功能恢復不理想,即應考慮黃根對心臟的抑制作用,此時即應酌情停藥或減量。
【鑒別】1.本品新切面,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淺藍白色熒光。
【性味】微苦;涼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利濕退黃;散瘀強筋。主牙齦出血;貧血;肝炎;風濕性關節(jié)炎;跌打損傷;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30g。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黃根,我們也了解了中藥黃根的功效與作用,我們知道黃根的功效是非常強大的,大家可以吃一些黃根用于養(yǎng)生。
生活中常見的中藥材有很多,黃蜀葵根就是其中一種,不過也有很多人對黃蜀葵根并不是很清楚,因此選擇食用之前,需要對黃蜀葵根的功效與作用進行認識。
【來源】為錦葵科植物 黃蜀葵 的 根 。秋季采挖。
【化學成份】含粘液質(zhì)約16%,系由阿拉伯聚糖12.30%、半乳聚糖13.19%、鼠李聚糖8.08%、淀粉16.03%、蛋白質(zhì)6.38%、草酸鈣17.61%等所組成。
【性味】甘苦,寒。
【功能主治】利水,散瘀,消腫,解毒。治淋病,水腫,乳汁不通,腮腺炎,癰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錢(鮮者0.5~1兩)。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注意】孕婦忌服。
【附方】①治淋疾:黃蜀葵根五錢至一兩五錢,水煎服。
【臨床應用】①治療流行性腮腺炎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以上就是對黃蜀葵根的功效與作用詳細介紹,對它的選擇,要根據(jù)自身需求進行,這樣對身體不會有損害,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疾病的效果。
黃茶根是一種中藥,除了日常我們知道的功效外,其實黃茶根還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們馬上來看看。
【別名】女兒茶、巖果紫、女兒紅、紫果葉。
【來源】藥材基源:為鼠李科植物異葉鼠李的根、枝葉。
【原形態(tài)】異葉鼠李 灌木,高1.5-2m。枝無刺,多分枝,小枝細長,被密短柔毛。葉互生;葉柄長2-7mm,有短柔毛;托葉小,鉆形或線形,宿存;葉片紙質(zhì),大小異形,小葉近圓形或卵圓形,長0.5-1.5cm,先端圓形或鈍;大葉長圓形,卵狀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1.5-4.5cm,寬1-2.2cm,先端銳尖或短漸尖,具小尖頭,基部楔形或圓形,邊緣具細鋸齒,上面淡綠色,下面中脈被簇毛?;▎涡?,雌雄異株,單生或2-3朵簇生于葉腋,黃綠色,花萼5裂,裂片外面被疏柔毛;雄花花瓣5,匙形,先端微凹,具退化雌蕊,子房不發(fā)育,花柱3半裂;雌花花瓣小,2淺裂,早落,子房球形,3室,花柱短,3半裂。核果球形,基部有宿存的萼筒,成熟時黑色,具3分核。種子背面具縱溝,卵形?;ㄆ?-8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1450m的山坡、灌叢和林緣。
【化學成份】枝葉含大黃素(emodin),歐鼠李貳(frangulin)A,山柰酚(kaempferol);根莖含女兒茶多糖(NLC-A),相對分子質(zhì)量1.2×l0(4),其結(jié)構(gòu)為以α(1→4)-D-葡萄糖殘基為主鏈,并在0-6位有分枝的葡聚糖。
【性味】澀;微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痢疾;瘡癰;吐血;咯血;痔瘡出血;崩漏;白帶;暑熱煩渴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30g;鮮品30-60g。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黃茶根的功效的一些簡單的介紹,希望對所有的朋友都能所幫助,總得來說黃茶根的養(yǎng)生功效是非常強大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黃茶根來更好的促進身體健康 。
隨著人們對中藥的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的了解了各種中藥中的詳細的成分,也知道這些成分對于大家的健康的影響。下面就為各位朋友推薦一種中藥黃稔根,詳細的描述一下黃稔根的功效,希望對各位的學習和研究有一定幫助。
【別名】木夕
【來源】藥材基源:為野牡丹科植物北酸腳干的根。
【原形態(tài)】灌木或小喬木,高達7m。有時呈攀援狀灌木。多分枝,小枝圓柱形,無毛。葉對生;葉柄長約5mm;葉片紙質(zhì)或堅紙質(zhì),披針形、卵狀披針形至寬卵形,長7-8.5m,寬2-3.5m,先端尾狀漸尖,基部鈍或近圓形,表面無毛,背面多少具糠秕,邊緣在中部以上具疏細鋸齒;基脈5,表面下凹,背面隆起,細脈網(wǎng)狀。聚傘花序,腋生,通常有花3朵,稀1-5朵,總花梗長1-2.5cm;苞片早落,花梗長不到1mm;花萼鐘形,具極疏的腺毛,密布小突起,具鈍棱,裂片不明顯;花瓣粉紅色、淺紫色或紫紅色,三角狀卵形,頂端鈍急尖,下部略偏斜;雄蕊4長4短,長者花絲長約4.5mm,花藥長達7mm,短者花絲長約3mm,花藥長約6mm,花藥基部具小瘤,藥隔基部微伸長呈短距;子房下位,卵形,先端具4波狀齒。漿果壇形,密被小突起?;ㄆ?-9月,果期翌年2-5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1760m的山谷、山坡密林中或林緣陽濕處。
【性味】味苦;酸;性平
【功能主治】熄風定驚。主小兒驚風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黃稔根不僅有多種功效,而且它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多種食用方法,因而得到很多人的喜愛。
金鎖丹在中醫(yī)學上屬于是一種效果很好的中藥方劑。根據(jù)相關的一些醫(yī)學研究上認為,這樣的中藥試劑十分的安全、有效,適合很多疾病的癥狀,下面就去認識下金鎖丹這種方劑吧。
【別名】茴香丸、鎖金丹
【處方】舶上茴香(炒)1兩,胡蘆巴1兩,破故紙(炒香)1兩,白龍骨1兩,木香1兩半,胡桃肉3-7個(研),羊石子3對(破開,鹽半兩擦,炙熟,研如泥)。
【制法】上為細末。下2味同研成膏,和酒浸蒸餅杵熟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遺精夢漏,關鎖不固。
【用法用量】茴香丸(原書同卷)、鎖金丹(《普濟方》卷二一七)。
【各家論述】《本事方釋義》:舶上茴香氣味辛溫入足少陰、厥陰;胡蘆巴氣味辛溫,入足少陰;破故紙氣味辛大溫,入足太陰,兼入命門;白龍骨氣味涼澀,入手足少陰、厥陰;木香氣味辛溫,入足太陰;胡桃肉氣味溫澀,入足少陽;羊石子氣味辛甘、微咸,入足少陰;酒浸酒送,欲其入里也。此治遺精夢漏,關鎖不固,以補腎之品,佐以辛香固澀,則下焦有恃,鮮不中病矣。
【摘錄】《本事》卷三
【處方】辰砂1兩(研令極細,以水丸作1球,放干),陽起石1兩(研令細,以水和作餅,裹前辰砂,放干),龍齒1兩(作末,水和作餅,裹前藥),牡蠣1兩(作細末,以水和作餅,裹前藥,令干)。
【制法】外用六一泥固濟,作球,直待透干。方用醋灰半斗許丸之,5斤炭鍛,先下3斤,候?qū)⒈M,再下2斤,火盡候冷,打開去泥,并牡蠣存留,為極細末,以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固真氣。主寒冷滑泄,及臟腑滑泄,婦人宮血不調(diào),丈夫諸般虛憊。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空心鹽湯送下;治臟腑滑泄,每服5丸,以米湯送下;婦人宮血不調(diào),每服3-5粒,米湯送下;丈夫諸般虛憊,亦不過3-5粒。
【摘錄】《普濟方》卷二○八
【處方】蓮芯6兩,芡實(炒)10兩,石蓮子2兩或4兩,金櫻膏2斤。
【制法】上為末,以金櫻膏為丸。
【功能主治】固精益壽。主嗜欲太過,精滑不固。
【用法用量】空心淡鹽湯送下。
【注意】忌葵菜、車前子。
【摘錄】《會約》卷十三
【處方】肉蓯蓉5兩(酒浸3日成膏),巴戟2兩,破故紙4兩,附子3兩(炮,去皮臍),胡桃30個(同花蓉研)。
【制法】上為末。同前蓯蓉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閉精。主腎冷及精滑,小便頻數(shù)。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酒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三十三引《千金良方》
【處方】桑螵蛸(微炙黃色)半兩,晚蠶蛾(雄者,微炒)半兩,紫梢花半兩,蛇床子(微炒)半兩,遠志(去心)半兩,鹿茸(酥炙黃色)半兩,川茴香(炒)半兩,穿山甲5片(炙焦),海馬2對(炙黃),續(xù)斷3錢,石燕子1對(炭火煅赤,淬七返,研),麝香(研)1錢,南乳香(研)2錢半,木香2錢半,黑牽牛1兩(微炒,取頭末3錢)。
【制法】上為細末,用酒煮薄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延年益壽,至耄無痿。添精和氣,駐顏壯骨,養(yǎng)神調(diào)氣。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及晚食前溫酒送下。其功不可言也。如不及作丸,只作散服更妙。
【摘錄】《御藥院方》卷六
【處方】鹿茸(去毛,酥炙)1兩,桑螵蛸(炒)1兩,白茯苓(去皮)1兩,益智仁1兩,石菖蒲(九節(jié)者,炒)1兩,舶上茴香(揀凈,炒)1兩,鐘乳粉1兩,五色龍骨(煅,別研)1兩,陽起石(煅)半兩,青鹽半兩(并別研)。
【制法】上為細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弱胞寒,小便白濁,或如米泔,或若凝脂,夢漏精滑,關鎖不固,腰痛氣短。
【用法用量】每服40丸,棗湯送下,日午、臨臥服。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四
【處方】真山茱萸不以多少(紅肥者)。
【制法】上以大蘿卜切下青蒂,剜作甕兒,以茱萸實盛,卻用蒂蓋,竹丁簽定于飯內(nèi),蒸蘿卜軟爛為度,取出,不用蘿卜,以茱萸曬干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便白濁。
【用法用量】每服30-40粒,空心、食前溫酒鹽湯送下。
【摘錄】《百一》卷十五
【處方】黃柏(鹽水炒)1兩,知母(炒)1兩,牡蠣(火煅,醋淬)3錢,赤石脂3錢,龍骨(3味另研)3錢,蓮芯3錢,芡實3錢,茯苓3錢,遠志3錢,山萸肉3錢,朱砂2錢。
【制法】上為末,山藥末調(diào)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腎虛精滑,心神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60丸,空心酒送下。
【摘錄】《簡明醫(yī)彀》卷四
【處方】龍骨(水飛)、菟絲子1兩,破故紙半兩,韭子半兩,澤瀉半兩,牡蠣半兩,麝香少許。
【制法】上為末,酒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本臟虛冷,夜夢鬼交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1日3次。
【摘錄】《宣明論》卷十二
怎么樣,現(xiàn)在了解金鎖丹了嗎?是不是覺得它很神奇,祖國醫(yī)學就是這么神秘而強大,我們平時可以多看一些這方面的知識,說不定哪天就能用上了。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明金鎖散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其原料中的幾種中藥材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成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黃連(去須)1分(用茱萸1分同炒,去茱萸不用,只用黃連),厚樸(去粗皮)半兩(生姜制)。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赤白滯痢,日久不愈。
【用法用量】嬰孩1字,2-3歲半錢,食前用紫蘇、木瓜湯調(diào)下,1日3服。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十一
【處方】鹿角霜1兩半,白龍骨3分(米醋浸令黃赤色),白茯苓(去皮)1兩,益智仁1兩,菟絲子(淘凈,酒浸,研成餅)1分,車前子(洗凈)1分,牡蠣粉半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益血養(yǎng)氣。主遺精,白濁。
【用法用量】每服3錢,用舶上茴香30粒炒赤色香熟,入酒1盞,煎4-5沸,放溫調(diào)藥服,不拘時候。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二
【處方】官桂半兩(去粗皮,姜汁炙),黃連1分(同茱萸同炒,去茱萸不用,只用黃連)。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嬰孩、小兒冷痢。
【用法用量】每服嬰孩1字,2-3歲半錢,紫蘇、木瓜湯調(diào)下,1日3次。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家寶》
對于金鎖散的功效和性質(zhì)您現(xiàn)在了解了嗎?在這里也提醒各位朋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生病會給生活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因此在平時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及時鍛煉,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