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羊泉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一笑煩惱跑,二笑怒氣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樂逍遙。天天開口笑,壽比彭祖高。”古往今來,人們都普通注意養(yǎng)生!沒有好的身體,萬事事皆休。積極而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容《蜀羊泉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近期各大電視頻道推出各種養(yǎng)生節(jié)目,飲食節(jié)目也推出特色養(yǎng)生食療方法,在方方面面都顯示出養(yǎng)生的觀念逐漸在人們的認識中加深,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種養(yǎng)生的藥材蜀羊泉。
【別名】青杞、紅葵、野蘇子、野辣子、藥人豆、野枸杞
【來源】茄科 蜀羊泉 Solanum septemlobum Bunge,以 全草 入藥。
【生境分布】吉林、遼寧、內蒙古、陜西、寧夏、甘肅。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治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鮮草2兩,水煎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蜀羊泉始錄于《本經》。《別錄》載:"一名羊泉,一名羊飴,生蜀郡川谷。"《新修本草》云:"此草……葉似菊,花紫色,子類構杞子,根如遠志,無心有糝。"《救荒本草》青杞條說:"青杞,《本草》名蜀羊泉。"描述形態(tài)多同《新修本草》,并補記:"苗高二尺余,葉似菊葉稍長,子生青熟紅。"與本種形態(tài)基本相符。《植物名實圖考》蜀羊泉圖與本種也相似。
通過上述內容的介紹,可以了解到蜀羊泉在一些疾病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藥蜀羊泉的食用也要根據(jù)各自的身體狀況決定,切記不要盲目用藥。
ys630.coM延伸閱讀
隨著人們對中藥的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的了解了各種中藥中的詳細的成分,也知道這些成分對于大家的健康的影響。下面就為各位朋友推薦一種中藥蜀漆,詳細的描述一下蜀漆的功效,希望對各位的學習和研究有一定幫助。
【別名】雞屎草、鴨屎草(《日華子本草》)。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 黃常山 的 嫩枝葉 。夏季采收,曬干。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常山"條。
【生境分布】主產于四川、貴州、湖南。此外,湖北、廣西亦產。
【性狀】干燥嫩枝,圓柱形,細弱,葉多皺縮,枯褐色或棕綠色,完整的葉橢圓形、廣披針形或長方狀倒卵形,先端尖,邊緣有鋸齒,基部楔形,光滑無毛。體輕而薄,質脆易碎。嗅之有特殊的悶氣,味微苦。以無者梗、葉大不破碎,味濃者為佳。
【化學成份】參見"常山"條。
【性味】苦辛,溫,有毒。
【歸經】《得配本草》:"入手、足厥陰經。"
【功能主治】除痰,截瘧,消癥瘕積聚。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或研末。
【注意】凡正氣虛弱,久病體弱者慎服。
【附方】①治瘧多寒者,名曰牝瘧:蜀漆(洗去腥)、云母(燒二日夜)、龍骨等分。杵為散,未發(fā)前,以漿水服半錢匕。溫瘧加蜀漆半分,臨發(fā)時服一錢匕。(《金匱要略》蜀漆散)
【各家論述】①《本經逢原》:"蜀漆,即常山之苗,故《本經》治瘧,及咳逆寒熱,積聚蠱毒,功效與之相類。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1.《吳普本草》:蜀漆如漆葉,藍青相似,五月采。
以上就是對中藥蜀漆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需求進行食用,一段時間后相信會有所改善,確實是一個不錯之選。
蜀漆湯是在傳統(tǒng)的中醫(yī)的理念下研究出來的,治療效果很好,無副作用。能從根本上解決患者對疾病的困擾,一起來看一下蜀漆湯的相關知識。
【處方】白薇 蜀漆 知母 甘草(炙)苦參 升麻 龍膽各6克 常山 大黃(別漬,后下)各12克 鱉甲(炙)石膏(碎)茯苓 黃芩各9克 香豉9克(裹)獨蒜7顆(切)淡竹葉(切)6克
【制法】上十六味,切。
【功能主治】治久瘧。
【用法用量】以水1.2升漬之,加酒適量,合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二次溫服。未發(fā)前一服,欲至發(fā)時又一服。
【注意】忌肥膩、臊腥、滑物、生冷、人莧、大酢,菘菜、生蔥、生菜。
【摘錄】《外臺秘要》卷五引《救急方》
通過上面對蜀漆湯各個方面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于蜀漆湯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基本知道了蜀漆湯對于一些疾病的功效。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明醴泉飲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其原料中的幾種中藥材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成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生山藥(一兩) 大生地(五錢) 人參(四錢) 玄參(四錢) 生赭石(軋細.四錢) 牛蒡子(炒.搗.三錢) 天冬(四錢) 甘草(二錢)
【功能主治】治虛勞發(fā)熱,或喘或嗽,脈數(shù)而弱。
【摘錄】鹽山·張錫純著《醫(yī)學衷中參西錄》
【處方】生山藥30克 大生地15克 人參12克 玄參12克 生赭石(軋細)12克 牛蒡子(炒,搗)9克 天冬12克 甘草6克
【功能主治】治虛勞發(fā)熱,或喘或嗽,脈數(shù)而弱。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y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
【處方】生山藥1兩,大生地5錢,人參4錢,玄參4錢,生赭石4錢(軋細),牛蒡子3錢(炒、搗),天冬4錢,甘草2錢。
【功能主治】虛勞發(fā)熱、或喘或嗽,脈數(shù)而弱。
【各家論述】陰虛之甚者,其周身血脈津液皆就枯涸。必用汁漿最多之藥,滋臟腑之陰,即以溉周身之液,若方中之山藥、地黃是也。然脈之數(shù)者,固系陰虛,亦系氣分虛弱,有不能支持之象,猶人之任重而體顫也。故用人參以補助氣分,與玄參、天冬之涼潤者并用,又能補助陰分。且慮其升補之性,與咳嗽上逆者不宜,故又佐以赭石之壓力最勝者,可使人參補益之力下行直至涌泉,而上焦之逆氣浮火,皆隨之順流而下;更可使下焦真元之氣,得人參之峻補而頓旺,自能吸引上焦之逆氣浮火下行也。至于牛蒡子與山藥并用,最善止嗽,甘草與天冬并用,最善潤肺,此又屢試屢效者也。
【臨床應用】咳喘:初制此方時,原無赭石,有丹參三錢,以運化人參之補力。后治一年少婦人,信水數(shù)月不行,時作寒熱,干嗽連連,且兼喘逆,胸膈滿悶,不思飲食,脈數(shù)幾至七至。治以有丹參原方不效,遂以赭石易丹參,一劑咳與喘皆愈強半,胸次開通,即能飲食,又服數(shù)劑脈亦和緩,共服20劑,諸病皆愈。
【摘錄】《衷中參西》卷上
最后提醒下醴泉飲雖是一個治療疾病的好選擇,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如果可以的放話,選擇日常多注意飲食,因為科學的生活方式才是擁有健康身體的根本。
通泉草是一種中藥,除了日常我們知道的功效外,其實通泉草還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們馬上來看看。
【別名】膿泡藥、湯濕草、豬胡椒、野田菜、鵝腸草、綠藍花、五瓣梅、貓腳跡、尖板貓兒草
【來源】玄參科通泉草屬植物 通泉草 Mazus japonicus (Thunb.)O. Kuntze [M. rugosus Lour.],以 全草 入藥。春夏秋可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止痛,健胃,解毒。用于偏頭痛,消化不良;外用治疔瘡,膿皰瘡,燙傷。
【用法用量】3~5錢;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通過對通泉草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紹,大家都知道它的神奇了吧。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人或者事情,都蘊含著我們意想不到的力量。既然大家知道了通泉草的神奇的療效和作用,那么可以嘗試一下,檢驗一下是否有效。
各種中藥方劑都有自己獨特的功效,在電視上大家應該都看過關于中藥方劑的介紹,它能夠很好的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而且沒有什么副作用,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中藥方劑解急蜀椒湯的作用。
【別名】蜀椒湯
【處方】蜀椒200枚(炒出汗),附子1枚(炮),粳米半升,干姜半兩,半夏12枚(洗),大棗20枚,甘草1兩(炙)。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解結逐寒。主寒疝氣,心痛如刺,繞臍腹中盡痛,白汗出,困急欲死者。
【用法用量】蜀椒湯(《普濟方》卷二四八)。
【注意】忌豬、羊肉,餳,海藻,菘菜。
【摘錄】《外臺》卷七引《小品方》
解急蜀椒湯的作用很多,對于一些病癥真的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大家在服用的時候還是要多了解一些,看看自己是不是適合吃,避免造成身體不適。
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也更重視養(yǎng)生。很多人都知道中藥蜀五加對身體有好處,能夠治療很多很多疾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別名】五加皮
【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蜀五加的根皮。
【原形態(tài)】灌木,高達4m;枝無南刺或節(jié)上有一至數(shù)個細長直刺。葉有小葉3,稀4-5;葉柄長3-12cm;小葉片革質,長圓狀橢圓形至長圓狀卵形,長5-12cm;小葉片革質,長圓狀橢圓形至長圓狀卵形,長5-12cm,寬2-6cm,先端短漸尖,基部寬楔形,上面深綠色,下面灰白色,無毛,邊緣疏生不整齊的鋸齒,側脈約8對,上面不及下面明顯;小葉柄長3-10mm,無毛。傘形花序單個頂生,有花多數(shù);總花梗長3-10cm;花梗長0.5-2cm;花白色;萼無毛,邊緣有5小齒;花瓣5,三角狀卵形、開花時反曲;雄蕊5;子房5室,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狀。果實球形,有5棱,黑色,花柱宿存?;ㄆ?-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地海拔1000-3200的灌木叢林中。
【性味】味辛;微苦;性溫
【功能主治】祛風利濕;舒筋活血;止咳平喘。主風濕痹痛;筋骨痿軟;拘攣麻木;癱瘓;小兒麻痹;水腫;皮膚濕癢;咳嗽;哮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陰虛火旺者慎服。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對蜀五加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紹,大家都知道它的神奇了吧。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人或者事情,都蘊含著我們意想不到的力量。既然大家知道了蜀五加的神奇的療效和作用,那么可以嘗試一下,檢驗一下是否有效。
由于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大家吃的是越來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中醫(yī)中的方劑治療是一種十分溫和的方法,可以在對抗疾病的同時調理身體機能,滋潤修復,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濟陰浚泉丸。
【處方】熟地8兩,棗皮4兩(去核,酒蒸),淮藥4兩(微炒),丹皮2兩5錢,茯苓4兩,澤瀉1兩半,枸杞3兩(酒蒸),上肉桂2-3兩。
【功能主治】陰虛勞熱,骨蒸喉痛,尿赤夜躁。
【用法用量】加真龜版膠3-4兩,水、酒蒸化合,煉蜜為丸。
【注意】遠房室,調飲食,一切損神耗力之事務宜切戒。
【摘錄】《會約》卷二
通過以上介紹,對濟陰浚泉丸成分、功能主治都有了很好的了解,因此在對濟陰浚泉丸這樣藥物的選擇上可以放心進行,不過在吃的時候,需要適量的進行,這樣才不會對身體造成不適。
疾病產生需要藥的改善,不同的疾病藥物選擇也是不同的,想要能夠很好的治療自身疾病,就需要對癥下藥,中藥羊肺對治療某些疾病也是有著很好的幫助。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種藥材。
【來源】為??苿游? 山羊 或 綿羊 的 肺 。
【原形態(tài)】動物形態(tài)詳"羊肉"條。
【化學成份】每100克約含水分76克,蛋白質20.2克,脂肪2.8克,灰分1.2克,鈣17毫克,磷66毫克,鐵9.3毫克,硫胺素0.01毫克,核黃素0.15毫克,尼克酸0.4毫克。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補肺氣,調水道。治肺痿咳嗽,消渴,小便不利或頻數(shù)。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或入丸劑。
【附方】①治久嗽肺燥、肺痿:羊肺一具,杏仁(凈研)、柿霜、真酥、真粉各一兩,白蜜二兩。先將羊肺洗凈,次將五味入水攪粘,灌入肺中,白水煮熟,如常食之。(《十藥神書》辛字潤肺膏)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名醫(yī)別錄》
本文介紹了藥材羊肺的一些基本常識,羊肺在治療人體的一些相關疾病的時候效果都非常好。而且羊肺對身體還有一定的調理作用,平時可以適量食用。
羊鞭的功效與作用到底是怎樣的呢,首先我們理解一下什么是羊鞭,羊鞭就是公羊的生殖器,羊鞭是可以用來食用的。在我們中醫(yī)養(yǎng)生的藥膳里面,羊鞭可是非常補身子的東西,羊鞭湯是非常出名的補腎佳品,羊鞭夢狗屁壯陽和益氣,能治療痔瘡引起的疼痛,能清熱和解毒,并能益氣生精。
羊鞭用來作為藥膳是有悠久的歷史了,中國人講究的是以形補形,所以我們認為羊鞭是有補腎和壯陽的好處,我們可以用羊鞭做成杞鞭壯陽湯,也可以弄成香燒牛鞭。下文我們將介紹一下香燒羊鞭湯的做法。
[原料]
羊鞭,白芍,黃芪,枸杞子,肉桂,姜片,蔥節(jié),鹽,味精,料酒,清湯[制作]
羊鞭沖洗后放沸水內氽約半分鐘,撈出刮去外膜,切開刮洗內膜,洗凈切約3厘米長節(jié),氽水。各藥洗 凈,除枸杞子外。各料加湯共燉約2小時、姜、蔥,調味即成。[功效]
補腎壯陽,溫中止痛,澀腸止瀉,清熱解毒,祛腐生肌 ,益氣生精。健脾益腎,溫中止痛,澀腸止瀉,清熱解毒,祛腐生肌、抗菌、消炎、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防止感染、清潔肛部皮膚。用于脾腎虛瀉日久、大便不調五更泄瀉,時帶粘液,伴有腹脹腹痛,胃脘疼痛,小腹墜脹,飲食不佳、慢性結腸炎,急慢性腸炎、潰瘍結腸炎,腸功能紊亂、可用內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脫肛等引發(fā)的疼痛、水腫炎癥、收肛提肛斂肛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羊鞭,我們知道羊鞭其實就是公羊的生殖器官,羊鞭是可以食用的,我們更多的情況下是采用羊鞭用來做成養(yǎng)生的藥膳,羊鞭湯能起到補腎和壯陽的功效,比較適合成年男性食用。
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中藥材占了很大的份量,你了解羊膽嗎,它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如何食用,相信很多人都很感興趣,下面就為大家一一道來。
【來源】為??苿游? 山羊 或 綿羊 的 膽 ,宰羊時割取膽囊,將膽管用線扎緊,懸通風處晾干。亦可取新鮮膽汁入藥。
【原形態(tài)】動物形態(tài)詳"羊肉"條。
【化學成份】羊膽汁的主要成分有膽汁酸鹽、膽色素(主為膽紅素和膽綠紊)、粘蛋白、膽甾醇、卵磷脂、碳酸氫鈉等。
【藥理作用】參見"豬膽"條。
【性味】苦,寒。
【歸經】《四川中藥志》:"入肝、膽、胃三經。"
【功能主治】清火,明目,解毒。治風熱目赤,青盲,翳障,肺癆吐血,喉頭紅腫,黃疸,便秘,熱毒瘡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分;熬膏為丸或烘干研粉裝膠囊。外用:點眼、涂敷或灌腸。
【附方】①治爛弦風,赤眼流淚,不可近光,及一切暴赤目疾:用羯羊膽一枚,入蜂蜜于內蒸之,候干,研為膏。每臺少許,并點之。(《夷堅志》二百味草花膏)
【臨床應用】治療肺結核:有液劑、丸劑及膠囊劑等不同劑型。液劑:將新鮮羊膽的膽囊口用線扎緊(如膽汁過多可擠出若干以能一口吞食為度),用清水洗凈后隔水蒸1~2小時,于早晨空腹或臨睡時吞服。每天1只。如整只吞服困難,可取膽汁分次服,服后吃點糕餅。丸劑:取新鮮膽汁置砂鍋內,用文火熬煎成流浸膏狀時加入等量乳糖拌勻,做成0.5或1克重之藥丸,放在石灰缸內繼續(xù)收燥。膠囊(粉劑):熬成的流浸膏放在烘箱中烘干后磨粉,裝入膠囊;或以新鮮羊膽汁加防腐劑,在水浴鍋上蒸發(fā)濃縮,置120℃以下烘箱內2小時,移于除濕器內放冷后研粉。劑量:一般每天用羊膽干燥粉1~1.2克,頓服或2~3次分服。浙江地區(qū)試治54例,服用3個月者51例,服用6個月者3例。結果病灶吸收好轉者34例,無改變者20例,無1例病灶發(fā)生播散或惡化者。初步認為對早期浸潤型病變療效是滿意的;對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雖有-定療效,但病灶改善不夠顯著;對支氣管內膜結核,如屬早期粘膜下浸潤是有效的,但對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合并的支氣管內膜結核而病變較重的,則療效不夠滿意;對長期服抗癆藥物無效者往往能顯出其特殊療效。治程中部分患者在服藥3~15天后有輕度腹瀉(2~7次/日)、腹痛,或口干舌燥、咽喉部刺激感、胃部燒灼感等。對口干舌燥及胃部刺激癥狀可增加飲水量,對腹瀉可增加脂肪量或用魚肝油,能逐漸消失或減輕;如仍腹瀉可用淡吳萸、廣木香、酒炒川連各1.5分研細吞服,每日3次,服1~2次后可使腹瀉減輕或停止。另有經驗認為,服藥期間如食用辛辣或生冷食物,易引起劇烈胃痛及嘔吐,須加注意。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經集注》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了關于羊膽的一些基本資料,希望大家可以多學一點中草藥的知識,這樣對自己也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