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松蘿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活動有方,五臟自和?!惫磐駚?,人們都普通注意養(yǎng)生!養(yǎng)生關系著你、我、他的生活質量。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要掌握哪些知識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花松蘿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花松蘿在我們的生活中花松蘿因為具有極高的醫(yī)藥價值受到了我們的關注。下面我們來具體的看一下花松蘿是什么?
【來源】藥材基源:為松蘿科植物花松蘿的地衣體。
【原形態(tài)】地衣體灌叢狀,質硬,直立或有時下垂,高約4-6cm。表面灰綠色或淡藍綠色,無光澤。附著器明顯膨大;主枝短;主枝以上近假軸型分枝,初生分枝粗約1.5mm,與主枝幾乎成鈍角,次生分枝上生有環(huán)狀裂紋和疣狀突起。子囊盤常見,頂生于分枝上,圓盤狀,直徑約5mm;子囊長棍棒狀,內含8個孢子,孢子無色,卵圓形。見于針闊葉樹林中。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樹干或樹枝上及枯木上。
【性味】甘;苦;性平
【歸經(jīng)】心;腎;肺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益肺止咳;利尿;生肌收口。主筋骨酸痛;肺癆咳嗽;心悸浮腫;瘡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
如今的人們生活壓力在不斷的加大,使得我們的身體經(jīng)常處于疲勞的情況,花松蘿作為一種中藥材,對身體有一定的調理作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擴展閱讀
在經(jīng)過上千年的沉淀和積累的過程中,中藥在種類和數(shù)量上規(guī)模已經(jīng)相當驚人,所以選擇中藥治療一些疑難雜癥都是有著很好的效果,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一種中藥粗皮松蘿。
【別名】天蓬草、云霧草、樹發(fā)七
【來源】藥材基源:為松蘿科植物粗皮松蘿的地衣體。
【原形態(tài)】地衣體細絲狀,懸垂,較硬,長30cm以上。表面淡灰綠色或淡黃綠色,帶有土褐色彩,無光澤。初生附著器未見,僅見次生附著器。主枝極短,不明顯;主枝以上絲狀型分枝;次生分枝等長二叉狀,分枝少,常單一平行延伸,枝側密生長短不等的小纖毛,長2-5mm,有時可達1cm;分枝上無乳狀突,有環(huán)狀裂紋或因皮層破裂而變成麩屑狀,常剝落,致使表面很粗糙。皮層薄,淡黃綠色,髓層白色,疏松。中軸淡白色,切面扁圓形,具彈性,約占分枝直徑的1/3。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針葉樹的樹干或樹枝上。
【性狀】1.性狀鑒別 地衣體絲狀,較硬,淺灰綠色或淺黃綠色至土褐色。主枝極短,次生分枝細長,均有皮層。皮層表面粗糙,密生小纖毛。
【性味】甘;苦;性平
【功能主治】止血生??;調經(jīng);清肝明目。主外傷出血;便血;月經(jīng)不調;崩漏;高血壓;角膜云翳;癰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了關于粗皮松蘿的一些基本資料,希望大家可以多學一點中草藥的知識,這樣對自己也是有好處的。
雙花鞘花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中藥,對天一些體質不好的人來說,吃雙花鞘花可以讓我們更好的保健身體,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雙花鞘花。
【別名】八角寄生、二苞鞘花
【來源】藥材基源:為桑寄生科植物雙花鞘花的帶葉莖枝。
【原形態(tài)】灌木,高0.3-1m。全株無毛。小枝灰色。葉對生;葉柄短,長2-5mm;葉片革質,卵形、卵狀長圓形或披針形,長8-12cm,寬2-5cm,先端漸尖或長漸尖,稀略鈍,基部楔形,中脈兩面均凸起,側脈較密,明顯或不明顯。傘形花序,l-4個腋生或生于小枝已落葉腋部,具花2朵,總花梗長約4mm,花梗長4mm;苞片半圓形,長約1mm;小苞片2枚,合生,近圓形,長1mm;花托圓柱狀;副萼杯狀;花冠紅色,長3.2-3.5cm,裂片6枚,披針形,長約1.4cm,反折,青色;花柱線狀,近基部具關節(jié),柱頭頭狀。漿果長橢圓形,長約9mm,直徑7mm,紅色,果皮平滑,宿存花柱基喙狀?;ㄆ?1-12月,果期12月至翌年4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1800m的山地常綠闊葉林中,寄生于樟屬、山茶屬、五月茶屬、灰木屬等植物上。
【功能主治】祛風濕。主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株:有祛風的功能。用于風濕痛。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本篇文章對雙花鞘花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關于雙花鞘花的相關作用和食用方法等。雙花鞘花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體現(xiàn)了雙花鞘花的重要性。
石竹花是一種純天然的植物,這種植物除了能夠官場以外,還有很大的作用與功效,因為在中國中草藥都是長在山上的各種野草研制而成的,因此,石竹花是能夠幫助人體治療很多病癥的,它不僅有藥用價值,還能夠凈化屋里的空氣。下面來具體了解一下石竹花的功效與作用吧。
石竹的功效與作用:
1、凈化空氣:有花諺說:“草石竹鐵肚量,能把毒氣打掃光”,石竹有吸收二氧化硫和氯化物的本領。通過石竹的葉子與根部的氣孔它可以吸收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將這些有害物質轉化為氧氣、糖和各種氨基酸。
2、滅菌消毒:石竹帶有淡淡的香味,它可以產生揮發(fā)性油類,具有顯著的殺菌作用,特別是它的香味可以對結核桿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的生長繁殖具有明顯的一個抑制作用。
3、調節(jié)氣氛:它可以增加房間內空氣的濕度,從而減少家里人患感冒的機率。香石竹,也就是康乃馨,更是具有浪漫催情作用、消除緊張、平息怒氣、平衡荷爾蒙的特別功效。
4、藥用價值:石竹即瞿麥,全草可入藥。其性寒味苦,入心、腎、小腸、膀胱經(jīng)。功能清熱利水,破血通經(jīng)。治小便不通、淋病、水腫、經(jīng)閉,癰腫、目赤障翳、浸淫瘡毒。
5、風水作用:在家居中,風水和養(yǎng)殖的植物花草有很多的關聯(lián),有的植物旺財,有的可以帶來長壽健康,有的是擋煞消災。雖然石竹可能不是出名的風水花,但是與風水還是有關系的。
柿子大家都不陌生,柿子的營養(yǎng)價值是很高的,柿子中維生素的含量是很高的,每天吃一個柿子,所攝取的維生素的含量一般是可以滿足人體一天的需求,因此,經(jīng)常吃柿子對人身體健康是有很多好處的,其實柿子花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不過大多數(shù)人不太清楚,那柿子花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
柿花的功效與作用
潤肺,澀腸,止血。治吐血,咯血,血淋,腸風,痔漏,痢疾。
1、《別錄》:"火柿主煞毒。療金瘡,火瘡,生肉止痛。"
2、陶弘景:"烏柿,火熏者斷下,又療狗嚙瘡。"
3、《本草拾遺》:"日干者溫補,多食去面皯,除腹中宿血;火干者,人服藥口苦及欲吐逆,食少許立止。"
4、《日華子本草》:"潤聲喉,殺蟲。"
5、《嘉佑本草》:"厚腸胃,澀中,健脾胃氣,消宿血。"
6、《日用本草》:"澀腸止瀉,殺小蟲,潤喉音。治小兒秋深下痢。"
7、《綱目》:"白柿治反胃,咯血,血淋,腸澼,痔漏下血。"
8、《本草通玄》:"止胃熱口干,潤心肺,消痰。治血淋。便血。"
柿花的用法用量
內服:生食、煎湯或燒存性入散劑。
柿花的禁忌注意
脾胃虛寒,痰濕內盛者不宜食。
柿花的選方
1、治痰嗽帶血:青州大柿餅,飯上蒸熟,批開,每用一枚,摻真青黛一錢。臥時食之,薄荷湯下。(《丹溪纂要》)
2、治咳嗽吐痰:干柿燒灰存性,蜜丸,滾水下。(《滇南本草》)
3、治吐血、咯血、嗽血、咳血,及小便淋血、腸風瀉血、痔熱流血等證:柿餅一斤(青州出者,去蒂核),枇杷葉(刷去毛)、白果肉(去衣)、懷熟地各四兩,生姜皮一兩(炒焦黑),百部五兩,天門冬、麥門冬(俱去心)各六兩。用水五十碗,熬至十碗,濾出渣,再如法煎,共三次,取汁共三十碗,總和一處,入砂鍋內,慢火熬至五碗,加煉蜜六兩,收貯凈磁瓶內。每早、午、晚各服十馀茶匙,白湯調服。(《本草匯言》)
4、治熱淋澀痛:干柿、燈心等分。水煎日飲。(《綱目》)
5、治小便血淋:白柿、烏豆鹽花煎湯,入墨汁服之。(《經(jīng)驗方》)
6、治血淋:干柿,燒灰存性,為末。米飲調服。(《世醫(yī)得效方》柿焚散)
7、治腸風下血:棉花核(炒黑,去殼)三兩,側柏葉(炒黑)四兩,槐米(炒)一兩。柿餅蒸爛搗丸,清晨滾湯下四、五錢。(《絳囊撮要》柿餅丸)
生活中常見的藥物種類比較多,所以在治療疾病上,也是需要選擇適合治療疾病的,這樣能夠很好的控制疾病,使得疾病不會在繼續(xù)發(fā)展,那對三七花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它在治療疾病上,也是有著很多幫助,尤其它在止血、消除疼痛上,有著明顯效果,所以三七花的功效與作用都有什么呢?
對三七花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很多方面,在選擇它的時候,也是需要對它進行一些了解,這樣對疾病治療,才會有很好的幫助,使得疾病不會在繼續(xù)發(fā)展,同時也讓患者身體可以更加健康。
三七花的功效與作用:
主要的功效為:止血,散瘀,消腫,定痛。
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改善微循環(huán),增加血流量,預防和治療心腦組織缺血,雙向調節(jié)中樞神 經(jīng),提高腦力,增強學習和記憶能力;
促進蛋白質、核糖核酸(rna)、脫氧核糖核酸 (dna)合成,強身健體;促進血液細胞新陳代謝,平衡調節(jié)血液細胞;
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抗腫瘤;止血、活血化瘀;7、保肝、抗炎;延緩衰老;雙向調節(jié)血糖、降低血脂、膽固醇、抑制動脈硬化。
其他藥理作用
鎮(zhèn)靜、延緩衰老pNS及pDS可延長果蠅平均壽命,提高飛翔能力,降低頭部脂褐素含量。pNS及pDS小鼠皮下連續(xù)注射30天,可顯著提高血清、腦組織SOD活性,減少心、肝、腦組織中MDA的生成。三七粉大鼠灌胃給藥可顯著提高腦組織中SOD活性,減少LpO的生成。此外,三七醇提物還能促進小鼠腦內DNA、RNA和腦蛋白質的合成。
對免疫功能的影響、對代謝的影響,三七對糖代謝有雙向調節(jié)作用。
其他作用 三七對記憶獲得障礙,記憶鞏固障礙有一定改善作用;pNS對家兔失血性休克有一定療效;三七皂苷A對大鼠有一定的利尿作用。
通過以上介紹,對三七花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很好認識,那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藥物中,都含有這樣的草藥,所以對它的選擇也是可以放心進行,但是對直接選擇三七花,也是要正確的進行使用,對不懂的地方也是要進行咨詢。
豆蔻花是一種中藥,豆蔻花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對于一些疾病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藥物都是用豆蔻花作為主要原料的,但服用豆蔻花的時候還是需要注意很多的禁忌。
【來源】為姜科植物 白豆蔻 的 花 。夏季采。揀去花梗,曬干。
【性狀】干燥花朵,呈扁壓的長形塊片,外表淡黃色,外面包被膜質狀的花被,有明顯縱脈,下端殘留花柄。商品中多數(shù)是花被的碎片,間有少數(shù)花梗。微有芳香。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開胃理氣,止嘔,寬悶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5錢。
【注意】陰虛內熱者忌用。
【摘錄】《*辭典》
上面就是豆蔻花的一個介紹,通過這些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豆蔻花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對于很多病癥都可以有效的緩解,但切記不要胡亂服用。
任何一種藥材只有我們了解了它的主要成分,才可以將它的功效與作用發(fā)揮到更好,下面給大家推薦一種非常受歡迎的中藥材火把花。
【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火把花的花。
【原形態(tài)】火把花,灌木,高1-2m。枝密被銹色星狀毛。葉對生;葉柄長1-2cm,被星狀絨毛;葉片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7-11cm,寬2.5-4.5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邊緣具小圓齒,兩面被星狀絨毛。輪傘花序6-20花,常在側枝上多數(shù)組成側生簇狀、頭門面或總狀花序,均多少被星狀毛;苞片短小,線形;花梗長約1mm;花萼管狀鐘形,長約6mm,外被星狀毛,萼齒5,直伸,寬三角形,長約1mm;花冠橙紅色或朱紅色,長2-2.5cm,外面被疏星狀毛,上唇卵圓形,微2裂,略呈盔狀,下唇開張,3淺裂,裂片卵圓形;雄蕊4,內藏前對較長,花絲略被髯毛,花藥2室;子房具腺點,花柱2淺裂,花盤平頂。小堅果倒披針形,先端具雞冠狀的膜質翅?;ㄆ?-12月,果期10-翌年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450-3000m的多石草坡及灌叢中。
【性味】清肝明目
【功能主治】。主肝熱目赤翳障。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的火把花相關介紹,相信大家在看過之后就能夠有所了解了。在知道火把花的功效和作用后就可以根據(jù)自身體質來調理了。
其實人的很多疾病的發(fā)生都是與飲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想要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食療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其中各種中藥材發(fā)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花蜘蛛這味中藥。
【別名】蜘蛛、花結蛛、金蛛
【來源】節(jié)肢動物門蛛形綱金蛛科 金蛛 Coganargiope amoena Koch,以 全蟲 入藥。
【生境分布】江蘇。
【性味】微苦,微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截瘧。主治蛇咬傷,溫瘧,疔毒瘡腫等癥。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始載于《中國藥用動物志》。
對于花蜘蛛的藥用價值大家應該都了解了吧,在平時食用的時候也能夠更有針對性了,更合理的用藥才能夠更好的治療一些常見的疾病。
中藥香茅花對于大多人來說已經(jīng)是很熟悉了。但實際上,了解中藥香茅花的功效與作用的人并沒有多少,那么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
【別名】茅香花、茆香花
【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香茅的花。
【原形態(tài)】香茅,多年生草本。稈粗壯,高達2m。含有檸檬香味。葉片長達1m,寬15mm,兩面均呈灰白色而粗糙。佛焰苞披針形,狹窄,長1.5-2cm,紅色或淡黃褐色,3至5倍長于總梗;偽圓錐花序線形至長圓形,疏散,具三回分枝,基部間斷,其分枝細弱而下傾或稍彎曲以至弓形彎曲。第一回分枝具5至7節(jié),第二回或第三回分枝具2至3節(jié)而單純??偁罨ㄐ驅\生,長1.5-2cm,具4節(jié);穗軸節(jié)間長2-3mm,具稍長之柔毛,但其毛并不遮蔽小穗,無柄小穗兩性,線形或披針狀線形,無芒,銳尖;第1穎先端具2微齒,脊上具狹翼,背面微凹而在下部凹陷;脊間無脈,第2外稃先端淺裂,具短尖頭,無芒,有柄小穗暗紫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我國華南、西南、福建、臺灣地區(qū)有栽培。
【性味】甘;微苦;溫
【功能主治】溫中和胃。主心腹冷痛;惡心嘔吐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6g;或入丸、散。
【注意】陰虛內熱及胃熱者禁服。
【摘錄】《中華本草》
香茅花在一些疾病的治療中常常被使用,根據(jù)需要可以組成復方,也可單獨使用,但香茅花也不可盲目食用,以免給身體帶來不利影響。
中藥材對疾病的治療,大部分都有著不錯的效果,比如花南星,下面我們就來對花南星的相關信息做一個基本的介紹。
【別名】由拔、大葉天南星、大葉半夏、蛇磨芋、南星七、虎爪南星、綠南星、半邊蓮、獨腳蓮、虎芋、麻芋子、血理箭、芋兒南星、黑南星、蛇桿棒、金半夏、狗爪半夏、花包谷、爛屁股
【來源】藥材基源:為天南星科植物淺裂南星的塊莖。
【原形態(tài)】淺裂南星,多年生草本。塊莖近球形,直徑約4cm。鱗葉線狀披針形,最上的長12-15cm,先端銳尖或鈍。葉1或2,葉柄長17-35cm,下部具鞘,黃綠色,有紫色斑塊,形如花蛇;葉片3全裂,中裂片長圓形或橢圓形,基部狹楔形或鈍,長8-22cm,寬4-10cm,具1.5-5cm的長柄;側裂片無柄,不對稱,長圓形,外側寬為內側的2倍,下部1/3具寬耳,長5-23cm,寬2-8cm;側脈脈距約Icm,集合脈距邊緣5mm?;ㄐ虮L較葉柄為短;佛焰苞外面淡紫色,管部漏斗狀,喉部無耳,斜截形,驟狹為檐部;檐部被針形,狹漸尖,有時具長2-3cm的尾尖,深紫色或綠色,下萼或垂立。肉穗花序單性;雄花序花疏,雄花具短柄,花藥2-3,藥室青紫色,頂孔縱裂;雌花序圓柱形或近球形;各附屬器具長約6mm的細柄,先端鈍圓,直立。漿果,有種子3顆。花期4-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600-3300m的林下、草坡或荒地。
【性狀】性狀鑒別:塊莖扁圓形,直徑2-5cm;表面深棕色。幼時可見周圍著生小塊莖,長大后小塊莖即脫落而留有疤痕。氣微,味辛、麻,刺舌。
【性味】味苦;辛;性溫;有毒
【功能主治】燥濕;化痰;祛風;消腫;散結。主咳嗽痰多;中風口眼喎斜;半身不遂;小兒驚風;癰腫;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需經(jīng)炮制后用)。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陰虛燥咳及孕婦禁服。
【摘錄】《中華本草》
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對花南星的詳細介紹,大家可以了解到關于花南星的功效和藥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南瓜花的簡介
南瓜花亦蔬亦藥。為葫蘆科植物南瓜的花,植物形態(tài)詳“南瓜”條。它清利濕熱、消腫散瘀、抗癌防癌、治療黃疸、痢疾、咳嗽、癰疽輔助作用及結膜炎、乳腺炎等諸多炎癥輔助作用,且常作強身保健食品。實踐證明,其花粉能消除疲勞,增強運動員斗志,使老年人重獲青春活力,使兒童增長增智,使病弱者早日康復;對幼兒貧血、慢性便秘、大腸疾患、高血壓、頭痛、中風等病癥有一定的輔助療效,又能輔助調整神經(jīng)狀態(tài),輔助改善失眠。所含蕓香甙,還有促進血管、心臟功能、促進血凝,預防出血的輔助功能。研究發(fā)現(xiàn),其所含大量胡蘿卜素,具有防癌之輔助功效,患肺癌、胃癌和惡性淋巴腫瘤與血中胡蘿卜素的多少有密切關系。
南瓜花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
南瓜花含大量胡蘿卜素,具有防癌之輔助功效。所含蕓香甙,還有促進血管、心臟功能、促進血凝,預防出血的輔助功能。
2、功效作用
南瓜花清濕熱,消腫毒。治黃疸,痢疾,咳嗽,癰疽腫毒。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清利濕熱、消腫散瘀、抗癌防癌、治療黃疸、痢疾、咳嗽、癰疽輔助作用及結膜炎、乳腺炎等諸多炎癥輔助作用,且常作強身保健食品。實踐證明,其花粉能消除疲勞,增強運動員斗志,使老年人重獲青春活力。
3、臨床應用
3.1、《分類草藥性》:治咳嗽,提音,解毒,久遠痼疾。
3.2、《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消腫,除濕熱;解毒,排痰,下乳,治黃疸病及痢疾;外敷治癰疽。
3.3、治牙齒痛:烏飯樹根,搗爛燉蛋吃。(江西《草藥手冊》)。
3.4、治手足跌傷紅腫:烏飯樹根,搗爛煎水洗。(江西《草藥手冊》)。
3.5、治小兒誤吞咽銅鐵物在喉內不下:南燭根燒灰細研,以熱水調服一錢,瘥。(《圣惠方》)。
南瓜花的市場信息
1、南瓜花的價格
南瓜花的價格約為0.9元/50克。
2、南瓜花的選購方法
瓜蒂擴大成喇叭狀,瓠果形狀多樣,外面常有縱溝。種子多數(shù),長卵形或長圓形,灰白色?;ㄆ?-7月,果期8-9月。
3、南瓜花的保存方法
南瓜花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