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肺經(jīng)草[圖]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開,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頭,天天發(fā)愁,添病減壽?!鄙钤絹碓胶茫藗冊絹碓阶⒅仞B(yǎng)生,養(yǎng)生在于平日一點一滴的積累,而非一蹴而就!積極而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jìn)行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肺經(jīng)草[圖]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大肺經(jīng)草[圖]是一種藥材,在生活中比較常見,我們可以適當(dāng)?shù)氖秤么蠓谓?jīng)草[圖],由于很多的人對于大肺經(jīng)草[圖]還不是太了解,下面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肺經(jīng)草、烏豆草、反背紅
【來源】為傘形科變豆菜屬植物 大肺經(jīng)草 Sanicula lamelligera Hance及 尖葉肺經(jīng)草 S. stapfiana Wolff,以 全草 入藥。夏、秋采集全草,洗凈,扎把曬干備用。
【原形態(tài)】1. 大肺經(jīng)草 多年生草本,高15~25厘米。主根明顯或不明顯而朵分枝,黑棕色;根狀莖極短,一至數(shù)枝,直立。基生葉柄長6~7.5厘米,基部具擴(kuò)大葉鞘;三出復(fù)葉或僅葉片三全裂,中間小葉近于倒卵形,頂端三裂,兩側(cè)小葉斜橢圓形,常又2裂,基部斜寬楔形,邊緣具不等粗齒裂,裂齒先端有刺毛,小葉柄長3~4毫米或無,葉柄與葉下面帶紫紅色。夏初抽出花葶1至數(shù)朵,每花葶具數(shù)片葉狀總苞,近頂端有1~3次聚傘狀疏長分枝,分枝頂端各有一傘形花序;花白色或淡紫色,雜性,小傘形花序中央有兩性花或雌花一朵,邊緣均為雄花;花萼明顯,萼片條狀披針形,宿存。雙懸果卵形或稍扁,有刺,果棱不明顯。
【性味】甘、辛,微溫。
【功能主治】散寒止咳,行血痛經(jīng)。用于風(fēng)寒咳嗽,百日咳,月經(jīng)不調(diào),經(jīng)閉,腰痛。
【用法用量】3~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通過對于大肺經(jīng)草[圖]的詳細(xì)介紹,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認(rèn)識,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們的生活常識。
ys630.coM延伸閱讀
大蝎子草[圖]作為日常十分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對人體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營養(yǎng)價值,并且也不是太難購買。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大蝎子草[圖]的幾個方面。
【別名】大蕁麻,大荃麻、蝎子草
【來源】蕁麻科蝎子草屬植物 大蝎子草 Girardinia palmata (Forsk.) Gaud.,以 全草 入藥。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
【性味】苦、辛,涼。有毒。
【功能主治】祛痰,利濕,解毒。用于咳嗽痰多,水腫。外用治瘡毒。
【用法用量】鮮品0.5~1兩;外用適量煎水洗。
【備注】(1)蜇毛其有毒成分為高濃度的酸類,能刺激皮膚引起燒痛,紅腫,有如蕁麻疹癥狀。可用肥皂水或蘇打水洗滌,內(nèi)服苯海拉明25毫克,日服3次。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大蝎子草[圖]是一種已經(jīng)存在很久的藥材,在很多中醫(yī)書上都有關(guān)于它的記載,可見大蝎子草[圖]其確實有著良好的藥用價值。
對于大肺筋草這種中藥材,我們應(yīng)該要先了解它的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等之后再食用。下面是關(guān)于大肺筋草的相關(guān)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閱讀一下,對食用有很大的幫助。
【別名】肺經(jīng)草、半邊錢(《天寶本草》),臍風(fēng)草(《修訂增補天寶本草》),反背紅、血經(jīng)草(《民間常用草藥匯編》),烏兜(《貴州植藥調(diào)查》),烏豆草、一支箭(《貴州草藥》)。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 薄片變豆菜 的 全草 。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13~30厘米,無毛。基生葉柄長6~7.5厘米,基部具葉鞘;葉片3全裂呈復(fù)葉狀;中間裂片近于倒卵形,基部楔彤,兩側(cè)裂片斜橢圓形,基部斜闊楔形,長2~4.3厘米,寬1.5~2.5厘米,邊緣有深缺裂,裂齒先端有刺毛,長1~2毫米,上面綠色,葉柄與下面帶紫紅色;莖生葉小,深3裂;頂部葉極小而不裂。小傘形花序,排列成復(fù)傘形花序;苞片線形;花單性;雄花居于邊緣,具柄,萼齒5,線狀披針形,花瓣白色或淡紫色,卵形,先端凹入,具有狹窄而內(nèi)折的小舌片;雌花居于花序中央,有短柄或近于無柄,萼片及花瓣與雄花同。雙懸果卵形或稍側(cè)向而成扁形,有刺,刺基部膨大呈鱗片狀相連?;ㄆ?月。果期4~5月。
【生境分布】生于陰濕的山坡、路旁及山林下,以竹林下最為常見。分布四川、貴州、湖北、廣東等地。
【性味】辛甘,平。
【功能主治】散風(fēng),清肺,化痰,行血。治愈冒,咳嗽,哮喘,經(jīng)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
【附方】①治感冒咳嗽:烏豆草一兩。煨水服。(《貴州草藥》)
【備注】此外,尚有同屬植物 心肺草 亦同供藥用。植株較上種為小,小葉具短柄,卵形,先端尖,中央小葉先端又3裂,兩側(cè)小葉作不等的3淺裂,外側(cè)裂片較內(nèi)側(cè)裂片為短,邊緣微波狀缺,有小尖刺。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四川中藥志》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大肺筋草,我們知道大肺筋草其實是一種中藥材,能帶給我們養(yǎng)生的功效,幾乎沒有太大的副作用,所以不妨在閑暇之余試試看哦。
飛揚草[圖]是中藥中常見的一種,具有很多不同的功效,可以對人體的一些疾病進(jìn)行調(diào)理,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它的具體的功效有哪些吧。
【別名】大飛揚、大乳汁草、節(jié)節(jié)花
【來源】為大戟科大戟屬植物 飛揚草 Euphorbia hirta L.,以 全草 入藥。夏、秋采集,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全體有乳汁。莖基部膝曲狀向上斜升,單一或基部叢生,被粗毛,上部的毛更密,不分枝或下部稍有分枝。單葉對生,具短柄;葉片披針狀長圓形或長橢圓狀卵形,長1~3厘米,寬0.5~1.3厘米,先端急尖或鈍,基部偏斜不對稱,邊緣有鋸齒,稀全緣,兩面被毛,下面及沿脈上的毛較密;托葉膜質(zhì),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邊緣剛毛狀撕裂早落。夏季開淡綠色或紫色小花,杯狀聚傘花序多數(shù)排成緊密的腋生頭狀花序;總苞寬鐘形,外面被密生短柔毛,頂端4裂;腺體4,漏斗狀,有短柄及花瓣狀附屬物。朔果卵狀三棱形,被貼伏的短柔毛。
【生境分布】生于向陽山坡、山谷、路旁或叢林下,多見于砂質(zhì)土壤上。分布于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西、廣東、四川、云南等省區(qū)。
【化學(xué)成份】全草含黃酮甙類:黃鼠李甙(xanthorhamnin)、槲皮甙,兩種三萜類化合物:蒲公英酮及蒲公英醇。此外,尚含肌醇、沒食子酸等。
【藥理作用】1、抑菌試驗:飛揚草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微苦、微酸,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濕止癢。用于細(xì)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腸炎,腸道滴蟲,消化不良,支氣管炎,腎盂腎炎;外用治濕疹、皮炎、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或煎水洗。
【附方】1、細(xì)菌性痢疾,急性腸炎,消化不良,腸道滴蟲:飛揚草2~10兩。水煎,分2~4次口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通過以上介紹,讓我們能了解飛揚草[圖]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我們能發(fā)揮飛揚草[圖]的功效,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身體疾病,因此很多人都將它視為自己保健身體的選擇。
隨著現(xiàn)代人生活壓力加大,養(yǎng)生保健的方法也是層出不窮,但是最受人歡迎的還是中國傳統(tǒng)的老中醫(yī),還有經(jīng)過上千年檢驗的中藥。比如說血經(jīng)草,那么血經(jīng)草究竟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
【別名】女兒紅、紫背紅、葉底紅、天青地紅、葉下紅、、石紫蘇
【來源】藥材基源:為野牡丹科植物長萼野海棠的全草。
【原形態(tài)】亞灌木,高20-40m。莖四棱形,逐節(jié)生根,基部木質(zhì)化,不分枝或少數(shù)分枝,密被柔毛及平展的腺毛,以后腺毛成刺毛。葉對生;葉柄長1-4.5cm,被柔毛及平展的疏刺毛;葉片卵形或橢圓狀卵形,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鈍至淺心形,長5-8cm,寬2.2-4.5cm,上面被微柔毛及疏糙伏毛或長柔毛,下面密被微柔毛,邊緣具細(xì)鋸齒,齒尖具刺毛;基出脈7條,靠近邊緣的2條不明顯,細(xì)脈網(wǎng)狀。花兩性;由傘形花序組成聚傘花序,頂生或生于小枝頂端,與花梗、花萼均被微柔毛及疏腺毛;花萼漏斗形,裂片線狀披針形;花瓣紫紅色,長圓狀卵形,先端漸尖,微偏斜;雄蕊8,近等長,長1-1.2cm,花藥5-6mm,略長者基部具極短的柄,略短者基部具刺狀小瘤及后面呈短距,整個連成一盤狀;子房卵形,冠緣具腺毛。蒴果杯形,為宿存萼所包;宿存萼杯形,具4棱,被微柔毛及疏腺毛。花期8-10月,果期約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600-900m的山坡、山谷疏林下或路邊水旁溫地。
【性味】味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活血調(diào)經(jīng)。主淋證;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指頭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大劑量可用至6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對血經(jīng)草的詳細(xì)介紹,大家可以了解到關(guān)于血經(jīng)草的功效和藥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腎經(jīng)草是一種中藥材,在古代就有用腎經(jīng)草治病的先例,所以我們可以放心食用。接下來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腎經(jīng)草的功效等。
【別名】玉峰花、睫毛蘭、土天麻、銀蘭、雞腎草、雞兒草、雙腎草、地夫子、野陽合、玉峰蘭
【來源】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毛葶玉鳳花的塊莖。
【原形態(tài)】毛葶玉鳳花,多年生草本,高25-50cm。塊莖長圓形或圓柱形,肉質(zhì)。葉密生于莖中部以下,4-6枚;葉片長8-15cm,寬2.5-4cm。總狀花序長5-20cm,疏生6-10余朵花;花葶棱上有長柔毛,先端具星狀毛;花淡綠色,直徑約1cm;苞片卵形,具緣毛;中萼片卵形,兜狀,長約7mm,寬約6mm;側(cè)萼片卵形,稍偏斜,反折;花瓣不裂,三角形,長約6mm,寬約lmm,朱端具尾;唇瓣3裂,裂片條狀絲形,中裂片較側(cè)裂片短,下彎;距懸垂,棒狀,前彎,與子房等長,長約2cm;柱頭2裂,突起物直而平行;子房具喙,先端明顯彎曲,被單生的星狀毛。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林下和溝邊。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壯腰補腎;清熱利水;解毒。主腎虛腰痛;遺精;陽痿;白帶;熱淋;毒蛇咬傷;瘡癤腫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文章為我們詳細(xì)的介紹了腎經(jīng)草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大家可以記住它常見的功效,這對我們在生活中正確使用腎經(jīng)草起到一定的幫助。腎經(jīng)草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們的體質(zhì),對提高我們的身體免疫力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