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序鵝掌柴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睂τ陴B(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對養(yǎng)生頗有心得的人。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球序鵝掌柴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球序鵝掌柴在中醫(yī)中通常被當(dāng)做藥材使用。這也是因為球序鵝掌柴本身的藥用價值,那么關(guān)于球序鵝掌柴的相關(guān)知識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下。
【英文名】root fo Glomerule Schefflera
【別名】七加皮、五加皮
【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球序鵝掌柴的根或樹皮。
【原形態(tài)】球序鵝掌柴,小喬木或灌木,高3-7m,稀纏繞藤本,長達15m。掌狀復(fù)葉,有小葉5-7;葉柄圓柱形,長10-15cm,近于無毛,莖部與托葉合生成鞘狀,小葉柄有狹溝,長3-5cm,無毛;小葉倒卵狀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8-17cm,寬3-8cm,先端鈍或急尖,基部鈍形或楔形,邊緣全緣;上面有光澤,下面灰綠色,兩面均無毛;側(cè)脈通常8對,和稠密的網(wǎng)脈兩面微隆起。圓錐花序頂生,長15-30cm,主軸和分枝幼時被星狀絨毛,后變稀至無毛,花無?;蛴袠O短的梗,5-8朵密集成簇;苞片被毛,常早落,小苞片早落;萼長約1mm,無毛,邊緣全緣或近于全緣;花瓣5,三角形長圓形或三角狀卵形,長1.5-2mm,無毛,花小,淡綠白色;雄蕊5,花絲和花瓣等長;子房下位,5室,花盤微隆起,無花柱,有不明顯的柱頭5。果卵圓形,有5棱,連花盤長4-5mm,直徑約3mm,花盤圓錐狀歲月形,長為果實的1/4-1/3?;ㄆ?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1400m的谷地或山坡常綠闊葉林中。
【性狀】性狀鑒別,樹皮灰黃色、灰棕色或棕色,多為不規(guī)則碎片。
【性味】味微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風(fēng)活絡(luò);散瘀止痛;消癥利水。主風(fēng)濕痹痛;跌打腫痛;骨折;肝硬化腹水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根及樹皮:主治跌打損傷、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球序鵝掌柴,我們知道球序鵝掌柴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還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們要善于利用球序鵝掌柴來為我們的健康護航。
ys630.coM延伸閱讀
小葉鵝掌柴做為一種中藥,藥用價值是很大的,能夠治療很多的疾病。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來了解一下。
【英文名】root of Littleleaf schefflera
【別名】七葉蓮
【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小葉鵝掌柴的全株。
【原形態(tài)】灌木,高約5m。小枝粗壯,圓柱形,褐紫色,幼時被銹色星狀絨毛,后漸脫落。葉有小葉6-10;葉柄圓柱形,長8-19cm,無毛,小葉柄長0.5-4cm,幾無毛。小葉革質(zhì),線狀長圓形,中內(nèi)的長約8cm,寬端急尖至短漸尖,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全緣或先端有疏離鋸齒2-4,上面無毛,下面被銹色星狀絨毛,中脈在上面平坦,下面稍隆起;側(cè)脈10,在兩面隆起,網(wǎng)脈不明顯。圓錐花序疏散頂生,長約15cm,主軸和分枝密被紅銹色星狀絨毛,傘形花序有花10-40朵,在分枝上成總狀花序排列;總花梗長5-7mm,花梗長1-2mm,均密被銹紅色星狀絨毛;苞片三角形,長2-6mm,小苞片線狀長圓形,長約2mm,均被絨毛;萼倒圓錐狀,密被銹色絨毛,具5齒裂,裂片寬三角形,長約2mm,花瓣5,三角形至三有狀卵形,長約3mm,外面被很快脫落的星狀短柔毛;雄蕊5,花絲和花瓣等長;子房下位,5室,稀4室,花柱合生成短柱,長約0.8mm,花盤隆起。果實(未熟)長圓形,密被銹紅色星狀絨毛,長約3mm。花期10-11月,果期1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300-1500m的石山叢林中。
【性狀】性狀鑒別 枝條及葉切成段片,小枝圓柱形,外表面棕紫色,幼枝疏被黃棕色星狀毛,老枝無毛。完整小葉片線狀長圓形,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至近圓形,全緣或先端有疏鋸齒,上面無毛,下面有銹色星狀絨毛;小葉柄長0.5-4cm,幾無毛。枝條質(zhì)硬,葉革質(zhì)。
【性味】味辛;苦;微甘;性平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通絡(luò);養(yǎng)血止血。主風(fēng)濕麻木;跌打傷痛;吃力血;吐血;便血;血虛體弱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葉下花30g,泡酒500g。每次服20ml。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祛內(nèi)逐濕,舒筋活絡(luò)、止血止痛。治風(fēng)濕麻木、跌打損傷、吐血、便血、血虛。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中藥小葉鵝掌柴的功效與作用的一些介紹,小葉鵝掌柴對人體的疾病有著很好的幫助,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個人的體質(zhì)情況對癥用藥,避免胡亂食用。
密脈鵝掌柴是一種藥材,如果我們對于它的藥用價值有一些了解,就可以在生活中正確的利用密脈鵝掌柴去治療一些相關(guān)的疾病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別名】七葉蓮、五加風(fēng)、木克買、五加皮、龍爪樹、漢桃葉、萬年青、五爪葉
【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密脈鵝掌柴的莖葉。
【原形態(tài)】灌木或小喬木,高2-10m,有時為附生藤狀灌木。樹皮灰白色;枝條粗壯,圓柱狀,綠色,有黃色皮孔,被很快脫凈的銹色星狀絨毛。掌狀復(fù)葉互生,有小葉5-7;葉柄圓柱形,長10-18cm,無毛,小葉柄不等長,有狹溝,長2-5cm,中央的比兩側(cè)的長,無毛;托葉和葉柄基部合生成鞘狀;葉片革質(zhì),橢圓形至長圓形,長11-16cm,寬4-6cm;先端鈍、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漸狹、鈍形至近圓形,全緣,兩面均無毛;側(cè)脈4-8對,網(wǎng)脈稠密而隆起。傘形花序有花6-12朵,組成頂生的圓錐花序;總花梗長5-7mm,花梗長1-2mm;苞片三角形,長約7mm,早落;萼無毛,邊緣全緣至近全緣;花瓣5,長2mm,有3脈,兩面均無毛,花淡紅色;雄蕊5,與花瓣等長或略長,子房下位,5室,無花柱,柱頭5,無柄,花盤微隆起。果實卵形或近球形,有5棱,長約4mm,紅色?;ㄆ?月,果期6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900-1500m的常綠闊葉林中。
【性狀】性狀鑒別:枝條及葉多切成段片。枝條有時彎曲,外表面棕色,有縱紋及半月形葉痕。完整葉片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7-20cm,寬3-10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形至楔形,全緣,無毛,網(wǎng)脈明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形至楔形,全緣,無毛,網(wǎng)脈明顯;小葉柄長1.5-6cm,無毛。枝條堅韌,葉革質(zhì)。
【化學(xué)成份】含β-香樹脂醇(β-amy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齊墩果酮酸(oleanonic acid),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白樺脂酸(betulinic acid),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ol-β-D-glucoside),白樺脂酸糖甙(betulinic acid glycoside); 葉中含羽扇豆-20(29)-烯-28-酸-3-O-β-D-葡萄糖(2→1)-O-β-D-葡萄糖甙[lup-20(29)-en-28-oic-3-O-β-D-glucopyranosyl(2→1)-O-β-D-glu-copyranoside]。
【性味】味苦;辛;性溫
【功能主治】祛風(fēng)止痛;活血消腫。主風(fēng)濕痹痛;胃脘痛;跌打傷腫;骨折;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孕婦慎服。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述內(nèi)容的介紹,可以了解到中藥密脈鵝掌柴在很多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適當(dāng)?shù)氖秤妹苊}鵝掌柴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多好處。
扭序花是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藥材,扭序花的使用方法也比較廣泛,在選擇時也可以放心進行,接下來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竹節(jié)黃、竹葉青、軟枝接骨草、鱷嘴花、青竹蛇、柔刺草、拔彈藤、竹節(jié)王、小接骨
【來源】爵床科 扭序花 Clinacanthus nutans (Burm.f.)Lindau,以 全草 入藥。
【生境分布】廣東、廣西、云南。
【性味】甘、微苦,辛。
【功能主治】清熱除濕,消腫止痛,散瘀拔彈。主治黃疸,風(fēng)濕痹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外用治跌打,骨折,刀傷,彈片入肉。
【用法用量】全草0.5~1兩,水煎服。外用鮮全草搗爛外敷。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如今的人們生活壓力在不斷的加大,使得我們的身體經(jīng)常處于疲勞的情況,扭序花作為一種中藥材,對身體有一定的調(diào)理作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很多人對裂序樓梯草并不很清楚,所以在對裂序樓梯草選擇的時候,需要進行了解,使得在食用它的時候可以放心,有利于疾病治療。
【來源】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裂序樓梯草的全草。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達30cm。莖不分枝或有1分枝,無毛。葉互生;葉柄長達2.5mm;托葉鉆形;葉片斜狹橢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7-13cm,寬3-4.7cm,先端長漸尖,基部在狹側(cè)楔形,在寬側(cè)寬楔形,邊緣在基部之上有牙齒或淺牙齒,鐘乳體明顯;葉脈羽狀。雌花序成對腋生;花序梗長0.5mm;花序托2-3,淺裂,苞片披針狀狹條形,邊緣有稀疏短睫毛;小苞片條形。瘦果卵球形,約有10條縱肋。花期1-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約130m的林中或陰濕處。
【功能主治】宣肺化痰;止咳。主外感咳嗽有痰。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有化痰止咳的功能。治感冒。
【摘錄】《中華本草》
為了讓更多的朋友認(rèn)識裂序樓梯草,大家可以多跟身邊的朋友介紹一下,讓更多的人知道應(yīng)該怎樣去使用裂序樓梯草這種藥物。
鵝掌揪根是一種普通的中藥材,具有極大的保健作用,對于一些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我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選擇。生活中很多人對于鵝掌揪根不了解,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鵝掌揪根。
【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Tuliptree, Chinese Tuliptree
【來源】藥材基源:為木蘭科植物鵝掌揪的根。
【原形態(tài)】1.落葉喬木,高達40m。樹皮黑褐色,縱裂。葉互生;葉柄長4-8cm;托葉和葉柄分離;葉片呈馬褂形,長4-18cm,寬2.5-20cm,先端平截或微凹,基部圓形或淺心形,近基部具1對側(cè)裂片?;▎紊谥?,杯狀,花被9片,近相等,外輪3片綠色,萼片狀,外展,內(nèi)兩輪6片,直立,外面綠色具黃色縱條紋;雄蕊多數(shù),密疊于一紡錘狀中柱上。聚合果卵狀圓錐形,小堅果先端延伸成翅,連翅長2-3cm。種子1-2?;ㄆ?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山地林中,或成小片純林。
【性味】味辛;性溫
【功能主治】祛風(fēng)濕;強筋骨。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肌肉痿軟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或浸酒。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的內(nèi)容就是對于中藥鵝掌揪根的介紹,希望能夠給大家一定的幫助。生活中還存在著很多的類似鵝掌揪根的藥材。我們在食用鵝掌揪根等中藥的時候需要遵從醫(yī)生的囑咐,不可盲目的食用。
很多人都知道,碎米柴對一些疾病具有獨特的療效,其實,碎米柴的神奇的功效遠不止于此,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述一下碎米柴的功效。
【別名】八宇草(《植物名實圖考》),漆大伯、天小豆(《江西民間草藥》),辮子草、馬尾草、細鞭打、消黃散、細葉蘭,逍遙草、斑鳩窩、散風(fēng)散、馬龍通、地盤茶、斑鳩鼻、小木通(《云南中草藥》),路路星、太陽草、紅梗草、大葉關(guān)門草、消毒草(江西《草藥手冊》),馬尾藤、獅子草(《云南中草藥選》),哮靈草(《四川中草藥通訊》(1):30,1972)。
【來源】為豆種植物 小葉三點金草 的 全草 。夏、秋采收。
【原形態(tài)】草本,平臥。根粗,木質(zhì),分枝多。3出復(fù)葉,托葉披針狀鉆形;小葉橢圓形或長圓形,長2~9毫米,有時達17毫米;先端圓形,具短尖,基部圓形或心形,上面無毛,下面疏被緊貼的短柔毛,葉柄長2~3毫米??偁罨ㄐ蝽斏蛞干?,疏生6~10~18花;花梗長7~15毫米?;ㄐ。奂t色,長約5毫米;萼長4毫米;萼齒線狀披針形,頂端成刺毛狀,較萼筒長3倍;花冠蝶形,旗瓣圓形,先端微凹,翼瓣貼生于龍骨瓣;雄蕊10,2體;雌蕊1,花柱內(nèi)彎。莢果通常4節(jié),長12毫米,闊3毫米,有時2或3節(jié),被短毛,腹背縫線淺牙齒狀?;ㄆ?~9月。
【生境分布】生草叢中或灌木林中。分布江西、江蘇、安徽、湖南、廣東、廣西、福建、臺灣、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化學(xué)成份】含生物堿、三萜皂甙、香豆精、糖類、蛋白質(zhì)、油脂、揮發(fā)油、酸性樹脂、鞣質(zhì)和酚類等成分。
【藥理作用】小鼠腹腔注射水浸出物注射劑有顯著鎮(zhèn)咳作用(氨水噴霧引咳法),灌服時未見有祛痰作用(酚紅法)。豚鼠腹腔注射時有明顯的預(yù)防組織胺性哮喘的作用。對離體豚鼠氣管,可以對抗組織胺或乙酰膽堿引起的氣管平滑肌收縮。對離體兔腸能對抗乙酰膽堿、毛果蕓香堿及氯化鋇引起的收縮。據(jù)初步試驗,哮靈草的鎮(zhèn)咳與平喘作用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水溶部分。在試管內(nèi),水浸出物注射劑僅有微弱的抑制金黃色菊萄球菌的作用。
【性味】①《江西草藥》:"甘,平。"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治泌尿系結(jié)石,慢性胃炎,慢性氣管炎,小兒疳積,癰疽發(fā)背,痔瘡,漆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鮮品1~2兩)。外用:搗敷或煎水熏洗。
【附方】①治痔瘡:碎米柴二兩。煎水熏洗。(《江西民間草藥》)
【臨床應(yīng)用】治療慢性氣管炎:用干哮靈草煎服。劑量分為3種:1兩,1.5兩并加豬肉1兩,新制1.5兩,均加水約1000毫升,密閉煎煮2小時,得煎劑400~500毫升。每日3次分服,10日為一療程。以上述三種煎劑共觀察270例,結(jié)果近控41例(15.3%),顯效89例(32.9%),好轉(zhuǎn)115例(42.6%),無效25例(9.2%)。對單純型、喘息型均有療效,以止咳、祛痰效果較好,平喘作用次之。服藥后1~3日顯效者達65.9%。治程中部分患者有頭痛、腹脹、失眠和興奮現(xiàn)象,個別出現(xiàn)皮疹;少數(shù)反映多汗、面潮熱、口干、惡心、眼發(fā)霧,其它無明顯副作用。
【摘錄】《*辭典》
看完了上面關(guān)于碎米柴的功效及其作用的詳細介紹,相信很多朋友已經(jīng)知道了碎米柴的好處了??梢娝槊撞駥τ谖覀?nèi)梭w是很有益的。如果有需要,大家不妨試一試。
牛奶柴是中醫(yī)醫(yī)藥的一種,對于許多疾病是非常有幫助的。下面我們就對牛奶柴簡單的介紹一下。
【來源】為??浦参? 天仙果 的 莖、葉 。夏、秋采收,洗凈曬干。
【性味】甘淡,溫,無毒。
【歸經(jīng)】入肺、脾、腎三經(jīng)。
【功能主治】補中益氣,健脾化濕,強筋壯骨,消腫,活血解毒。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中氣虛弱,氣血衰微,四肢酸軟,筋骨不利,跌打損傷,經(jīng)閉,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兩。
【注意】有外邪風(fēng)熱者忌用;配藥忌五加、白簌花。
【附方】治脫肛:牛奶柴、清水藤各一兩,狗脊七錢,地菍根三錢。煎服。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閩東本草》
通過上述內(nèi)容的介紹,可以了解到牛奶柴在一些疾病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藥牛奶柴的食用也要根據(jù)各自的身體狀況決定,切記不要盲目用藥。
對于雞骨柴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常見的藥材,一般在很多的地方都會用雞骨柴來作為原料,它還能夠治療很多身體疾病,下面我們來看看雞骨柴的相關(guān)知識吧。
【別名】雙翔草、老媽媽棵、瘦狗還陽草、酒藥花、紫油蘇
【來源】唇形科 雞骨柴 Elsholtzia fruticosa (D. Don)Rehd.,以 根 入藥。
【生境分布】廣西、湖北、四川、貴州、云南、西藏。
【性味】苦,溫。
【功能主治】溫經(jīng)通絡(luò),祛風(fēng)除濕。主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疼痛。
【用法用量】配藥泡酒服,用量3~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晶珠本草》引載了多部藏醫(yī)名著對本品的記載。《晶珠本草》記載:“息柔巴防傷口腐爛,治疳瘡。分黃黑兩種,黃者為息柔賽保(黃香薷);黑者為息柔那保(黑香薷)”。鈞多吉說:“息柔巴利蟲病”。《八支自釋》中記載“息柔巴分為黃黑兩種,黑香薷又分藍、紫兩種。藍者為息柔俄保,紫者為息柔莫?!??!秷D鑒》中記載“黃香薷生長在高山草甸、泉邊、沼澤草甸。葉狀如蕁麻葉,花穗狀如虎豹尾,花黃色,狀如稷花。氣味濃烈,功效防蟲
通過上面的介紹才發(fā)現(xiàn),原來雞骨柴的藥理作用這么多,而且對于一些疾病也都有不錯的效果。其實我們的生活周圍可能有很多的“寶物”,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心。
說起豆角柴我們都不陌生,豆角柴不但可以食用而且有非常高的藥用功效,經(jīng)常吃豆角柴是可以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和保健作用的。
【來源】為豆科植物 西南杭子梢 的 根 。夏、秋采收。
【原形態(tài)】灌木,高1~3米。小枝有棱,被貼生絹毛。3出復(fù)葉;托葉小,披針形;小葉卵形或倒卵形,硬紙質(zhì),頂端小葉稍大,長4.5~6厘米,寬2.5~4.5厘米,先端圓形微凹,基部圓形稍狹,全緣,下面被柔毛;葉柄長1~3厘米。圓錐花序頂生;花柄長5~6毫米;萼5裂,狹披針形,上面2個合生,有毛;花冠深紫色,長1厘米,龍骨瓣、旗瓣和翼瓣近于等長。莢果橢圓形,被稀疏的絹毛,長5~7毫米。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草坡、路旁。分布四川、云南、貴州等地。
【性味】性涼,味辛微苦。
【功能主治】解熱。治感冒發(fā)熱,以豆角柴、茴香根等分煎湯服。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貴州草藥》。
本文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是豆角柴,我們知道豆角柴是有著非常高的藥用效果的,但要提醒大家的是,豆角柴一般都是不可以亂吃的,否則會引起嚴(yán)重的后果的,希望大家謹(jǐn)慎對待。
中藥對我們的身體有著不同的功效,可以對我們的身體進行調(diào)理。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味中藥:鵝掌金星草,它具體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一起來看看吧。
【別名】辟瘟草、鴨腳金星草(《百草鏡》),獨腳金雞(《綱目拾遺》),豬蹄叉、雞腳叉、烏毛?。ā顿F州民間方藥集》),鴨腳珠、鴨腳掌、三叉劍(《江西民間草藥》),三角風(fēng)、雙風(fēng)尾草(《四川中藥志》),七星箭(《陜西植藥調(diào)查》),鵝腳伸筋、三叉風(fēng)、鹽挑草(《湖南藥物志》),鴨掌香、鴨掌星、鴨膠掌、鴨膠草(《閩東本草》),二叉曲、三叉虎、三滴血(《廣西藥植名錄》),鴨腳草(《江蘇植藥志》)。
【來源】為水龍骨科植物 金雞腳 的 全草 或 帶根全草 。秋季采收。曬干。
【原形態(tài)】附生草本,高8~35厘米。根狀莖細長而橫走,密生鱗片;鱗片線狀披釬形,基部盾形,淡棕色,膜質(zhì);根群發(fā)達,須根周圍的小根短而密生。葉疏生,葉柄長4~17厘米,稻稈色,無毛;葉片長6~10厘米,常為3裂,極少有2裂或單葉,基部圓形或稍下延;葉片或裂片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邊緣軟骨質(zhì),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每裂片有主脈1條,側(cè)脈近對生。約20~30對,直達葉緣,形成菱形網(wǎng)眼,每對側(cè)脈間有1缺刻。孢子囊群圓形,單生于網(wǎng)眼中部,稍近主脈。
【生境分布】生于陰濕山溝旁或樹林下。分布我國西南、中南、華東,北至陜西南部、山東半島及旅順等地。產(chǎn)江蘇、四川、福建、江西、陜西等地。
【性狀】干燥全草,根莖上面密生黃棕色鱗片,有光澤,下面有細長的棕褐色須根。葉根生,葉柄細長;葉片皺縮灰黃綠色,展開的葉片為3裂或2裂,也有不裂的,裂片呈披針形,薄紙質(zhì),柔軟,葉背沿中脈左右各具1列赤褐色、圓形的孢子囊群。微臭,味淡。以葉片大、孢子囊群多者為佳。
【化學(xué)成份】葉含香豆精0.2%。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利尿,解毒。治傷寒熱病,煩渴,驚風(fēng),扁桃體炎,細菌性痢疾,慢性肝炎,血淋,便血,癰腫疔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5錢(鮮者1~2兩);研末或浸酒。外用:搗敷。
【附方】①治風(fēng)熱感冒:鮮鵝掌金星三兩。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摘錄】《*辭典》
現(xiàn)在知道鵝掌金星草的作用了吧。以前還不知道鵝掌金星草是這等有價值的東西,這說明我們的見識還不夠廣泛,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下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養(yǎng)生途徑,其實想要養(yǎng)生,生活處處皆學(xué)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