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栗葉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shù)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隨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社會性的關注焦點,養(yǎng)生除帶給我們好的身體,更有心靈的健康。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茅栗葉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中藥的本質(zhì)就是治標也治本,比起西藥來中藥的作用和功效要好很多。中藥茅栗葉也是同樣如此的,下面就來介紹下中藥茅栗葉的功效與作用。
【來源】藥材基源:為殼斗科植物茅栗的葉。
【原形態(tài)】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幼枝被柔毛,芽卵形,長2-3mm。葉互生;葉柄長0.6-1cm,有短毛;葉片薄革質(zhì),長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長6-14cm,寬3-7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圓鈍或略近心形,常一側(cè)偏斜,邊緣具短刺狀小鋸齒,羽狀側(cè)脈12-17對,上面光亮,脈上有毛,下面褐黃色,具鱗狀腺點。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狀,單生于新枝葉腋,直立,長6-7cm,單被花,雄蕊10-14;雌花生于雄花序下部,通常三花聚生,子房下位,6室??偘蛐危睆?-4cm,外面生細長尖刺,刺長4-5.5mm,密生,每殼斗有3-7個堅果,常為3個;堅果扁球形,直徑1-1.5cm,褐色?;ㄆ?月,果期9-10月。YS630.cOM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喜光,耐干旱瘠薄,均系野生,常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向陽灌叢中。
【功能主治】消食健胃。主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茅栗葉,我們也了解了中藥茅栗葉的功效與作用,我們知道茅栗葉的功效是非常強大的,大家可以吃一些茅栗葉用于養(yǎng)生。
相關閱讀
不知道大家有沒聽說過茅瓜葉。茅瓜葉對調(diào)理我們的身體有著很大的好處,在一些疾病上也可發(fā)揮不錯的作用,今天讓我們來看下茅瓜葉的相關知識。
【來源】藥材基源:為葫蘆科植物茅瓜的葉。
【原形態(tài)】攀援草本。塊根呈紡錘狀,徑粗1.5-2cm。莖枝柔弱,無毛,具溝紋。葉柄纖細而短,初時被黃色的短柔毛,后漸脫落。葉片薄紙質(zhì),多型,為化大,卵形、長圓形、卵狀三角形或戟形,不分裂或3-5淺裂到深裂,裂片長圓狀披針形或三角形,長8-12cm,寬1-5cm,上面深綠色,稍粗糙,脈上有微柔毛,下面灰綠色,葉脈突起,幾無毛。卷須纖細,不分歧。雌雄異株;雄花10-20朵生于2-5mm長的花序梗的頂端,呈傘房狀花序;花極小,花梗纖細,花苦萼筒鐘狀,基部圓,外面無毛,花莞黃色,外面被短柔毛,裂片開展,三角形,雄蕊3,分離,著生于花絲基部,花絲纖細,具毛;雌花單生于葉腋,被微柔毛,子房卵形,長2.5-3.5mm,徑2-3mm,無毛或被黃褐色茸毛,柱頭3。果實紅褐色,長圓狀或近球形,長2-6cm,徑2-5cm,表面的平滑。釧子數(shù)枚,灰白色,近圓球形或倒卵形,長5-7mm,徑緣不拱起,表面光滑無毛?;ㄆ?-8月,果期8-11月。
【性狀】性狀鑒別 塊根紡錘形或紡錘狀圓柱形,長10-15cm,直徑0.8-2cm,下部有時分枝。表面黃棕色或紅棕色,較平滑,有多數(shù)近橢圓形的橫長突起。斷面粉性或稍纖維狀。氣微,味淡微苦。
【化學成份】塊根含酮,酸,甾體,二十四烷酸(lignoceric acid),二十三烷酸(tricosanoic acid)和山俞酸(behenic acid)[1],△7-豆甾烯醇(△7-stigmastenol),葫蘆箭毒素B(calebassine B),瓜氨酸(citrlline),粗氨酸(arginine),賴氨酸(lys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等,還含鉀、鎂、鈣、鱗、鋇、鈦、錳、鈷、鉻、銅、鎳、鍶、鋅等無機元素[2]。
【藥理作用】塊根水冷浸液給小鼠單次口服LD50為10.8g(生藥)/kg。加熱后毒性未見明顯減弱,LD50為11.5g(生藥)/kg[1]。
【性味】味甘;苦;微澀;性寒;有毒
【歸經(jīng)】歸肺;肝;脾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化瘀散結(jié);化痰利濕。主瘡癰腫毒;燙火傷;肺癰咳嗽;咽咽喉腫痛;水腫腹脹;腹瀉;痢疾;酒疸;濕產(chǎn)仍;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15-30g,或研末;或浸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注意】虛寒疾患患者及孕慎服。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本篇文章對茅瓜葉功效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茅瓜葉的幾大功效。這些功效對于體質(zhì)差抵抗力低的人的確不失為一個調(diào)理的好方法。大家可以試一試。
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中藥材占了很大的份量,你了解栲栗葉嗎,它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如何食用,相信很多人都很感興趣,下面就為大家一一道來。
【來源】藥材基源:為殼斗科植物桂林栲的葉。
【原形態(tài)】喬木,高達20m,胸徑60cm。樹皮暗灰色,老時縱裂。小枝有橢圓形皮孔,無毛。葉互生;葉柄長1-2.5cm;葉片披針形或卵圓披針形,長7-18cm,寬2-5cm,先端漸尖,基部常圓形或?qū)捫ㄐ?,中部以上有鋸齒,網(wǎng)絡較明顯,葉兩面近同色,中脈在上面有突起,無毛,羽狀側(cè)脈10-12對?;▎涡裕菩弁?;雄花序圓錐狀或穗狀,花序軸幾無毛,雄花綠白色,細小,排成直立,分枝的圓錐狀或穗狀花序,簇生于小枝頂端;雌花每朵藏于一總苞內(nèi),排成一短的穗狀花序??偘鷱郊s2.5cm,外被密生鹿角狀銳刺,成熟時開裂,3-4裂瓣,殼斗壁厚1-1.5mm,刺長0.7-1.4cm,基部或中部以下匯合生成刺束,較密生,殼斗內(nèi)壁密被棕色長絨毛,外壁及刺幼時被灰色細毛,殼斗成熟時近無毛,每殼斗具1堅果;堅果近卵形,直徑1-1.3cm,高1.2-1.6cm,無毛,臍部與果底部幾同大?;ㄆ?-7月,果期翌年9-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喜溫暖濕潤,常生于海拔200-1500m的山地或谷地,與常綠闊葉林混交,有時與馬尾松混交形成混交林。
【性味】苦;澀;性平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澀腸止瀉。主濕熱泄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栲栗葉,我們知道栲栗葉有非常全面的功效和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栲栗葉作為一種調(diào)理身體的手段 。
葉茅蒲茶是一種綠色的天然養(yǎng)生茶,屬于保健品。對身體有一定的養(yǎng)生作用,可以治療煙炎,調(diào)節(jié)腸道,但是不建議長期依賴,任何東西都是有副作用的。這種茶有健脾養(yǎng)胃的功效,還可以消炎利尿,清熱解毒,更有潤肺的功能。平時只要多注意運動,合理的調(diào)節(jié)飲食結(jié)構(gòu),作息規(guī)律,一定會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的。
葉茅蒲茶綠色天然,消炎顯奇效。甘苦適口,湯色清亮。不僅有助于清熱解毒、清咽潤喉的作用,更有潤肺護肺、舒胃健脾之功效。葉茅蒲茶已幫助數(shù)萬名以上各種咽炎患者擺脫了咽炎的困擾。是一種保健品,對身體有一定的幫助的,但是不建議長期依賴,任何東西都是有度的,過猶不及。建議正常人不要盲目追求保健品來養(yǎng)生,最重要最健康的無外乎飲食和運動,只要合理控制飲食,營養(yǎng)均衡,作息規(guī)律,適當運動,即可強健身體。
入口帶著點微苦,似乎與其他產(chǎn)品沒什么區(qū)別,但是當茶水咽下的時候,我卻感覺一種沁涼從嗓子劃過。當時我就很驚訝,茶水明明是熱的啊,怎么會有沁涼的感覺呢?疑惑之下我再次喝了一口,緩緩把茶水咽下,仔細的體味著嗓子傳來的感覺。
1、控制熱量與脂肪。要始終小心食物的熱量,在膳食中應減少些肥肉,增加點魚和家禽。2、飲食要清淡。要少吃鹽,咸的東西吃得越多,就越想吃。少吃那些經(jīng)加工帶有醬汁的食物,這些東西含有豐富的糖、鹽和面粉,它會增加你的熱量。
3、常吃蔬果。要適量吃些含纖維多的水果、蔬菜和全麥面包。
4、平衡膳食。每天按計劃均衡安排自己的飲食,同時要注意定時、不可濫吃。要減慢吃飯的時間,吃頓飯的時間不少于20分鐘。
5、熱量負平衡。必須注意減肥相關信息什么時候豐胸最好,現(xiàn)在這個季節(jié)好嗎?我生完孩子胸就像扁啦是的,想豐胸我生完孩子什么都變,現(xiàn)在想豐胸想減肥?我不想隆胸,但是想讓胸變大,怎么辦?用......右臀部疼痛食療減肥方法腹部肥胖雙下鼻甲稍肥大雙下肢麻木無力的原則:熱量的攝取量必須少于你的消耗量。
6、意志決定減肥的效果與質(zhì)量。
7、靠運動減肥,越減越肥。運動減肥者,無不胃口大開,這樣能減肥嗎?即便能堅持不吃,那要付出至少兩倍的毅力!所以,我的體會是:減肥效果最好、最快、最根本、最健康、最安全、最環(huán)保、最徹底、最無傷害、最無任何副作用的辦法就是合理控制飲食!
圓葉茅膏菜對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圓葉茅膏菜的歷史是很悠久的,并且對調(diào)理身體和治療疾病都有著很好的功效,對于養(yǎng)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英文名】all-grass of Round-leaf Sundew, Round-leaved Sundew
【別名】毛氈苔、捕蟲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茅膏菜科植物圓葉茅膏菜的全草。
【原形態(tài)】圓葉茅膏菜 多年小草本。莖短。葉基生,密集;葉柄扁平,長1-6cm;托葉膜質(zhì),長約6mm,上半部5-7裂;葉片圓形或扁圓形,長為3-9mm,寬5-12mm,邊緣具長頭狀粘腺毛,上面腺毛較短,下面常無毛。螺狀聚傘花序腋生;花序梗纖細,長8-20cm,具花3-8朵,苞片小,鉆形,小花梗長1-3mm;花萼上部5裂,裂片卵形或狹卵形,邊緣具小腺齒;花瓣5,白色,長約5-6mm,匙形;雄蕊5,長4-5mm;子房橢圓球形,長約3mm,1室,花柱3,每個2深裂至基部。蒴果室背開裂為3。種子多數(shù),橢圓球形,外種皮囊狀、疏松,兩端漸尖。花期6-9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潮濕的山坡草叢、灌叢和溝邊。
【性狀】性狀鑒別 全草呈卷團狀。莖極短縮,基部有較粗壯的根。葉基生,葉片展平后圓形或扁圓形,長3-9mm,寬0.5-1.2cm,葉緣具長頭狀粘腺毛;葉柄較長而扁平,長1-6cm。氣微。
【化學成份】全草含茅膏醌(droserone),白花素(plumbagin),氫化白花丹素葡萄糖甙(hydroplumbaginglucoside),白花丹素二聚體,7-甲基氫化胡桃葉醌葡萄糖甙(rossoliside)和茅膏醌5-O-葡萄糖甙等多種萘醌衍生物。還含槲皮素(querecetin),楊梅樹皮素(myricetin),山柰酚(kaempferol)等黃酮類及金絲桃甙(hyperoside),槲皮素-3-雙半乳甙(quercetin-3-digalactoside)等黃酮甙類成分。
【藥理作用】對流感病毒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辛;甘;平
【歸經(jīng)】肺經(jīng)
【功能主治】祛痰;鎮(zhèn)咳;平喘;止痢。主咳嗽;哮喘;百日咳;痢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可作祛痰藥。治療支氣管炎。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介紹的關于圓葉茅膏菜的知識,相信大家對于圓葉茅膏菜的認識又會多一點了。我們在生活中可以食用圓葉茅膏菜對身體進行調(diào)理和改善。
栗樹皮對于醫(yī)藥方面的價值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對于治療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栗樹皮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zhì),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別名】栗樹白皮(《唐本草》)。
【來源】為殼斗科植物 栗 的 樹皮 。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栗子"條。
【化學成份】皮含槲皮素、尿素、色素及鞣質(zhì)。
【功能主治】治丹毒,癩瘡,口瘡,漆瘡,打傷。
【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洗或燒灰敷。
【附方】治漆瘡:栗樹皮或根半斤至,一斤。水煎,沖鐵銹一至二兩洗患處,一日二至三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食療本草》
雖然栗樹皮有著許多神奇的功效,但也不是隨便就可以食用的。我們要針對用者的自身情況來酌情用藥。希望大家不要胡亂服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現(xiàn)在雖然西醫(yī)和西藥比較普遍,但是很多時候人們還是認為要吃中藥病才能好,這是因為中藥能夠治本。栗就是中藥的一種,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關于栗的小常識吧。
【別名】板栗、毛栗殼、栗子樹、大栗
【來源】殼斗科 栗 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C. bungeana Blume],以 果實、花序、殼斗、樹皮、根皮、葉 入藥。
【生境分布】遼寧、陜西、河北、山東、江西、四川、湖南、廣西。
【化學成份】果實含有糖類、淀粉、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B等。
【性味】果實:甘,溫。
【功能主治】果實:滋陰補腎。主治腎虛腰痛。每服2~4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通過上面的介紹才發(fā)現(xiàn),原來栗的藥理作用這么多,而且對于一些疾病也都有不錯的效果。其實我們的生活周圍可能有很多的“寶物”,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心。
栗花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藥,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藥材,我們需要重視起來。栗花在使用的時候可以搭配其他的藥物,我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適當?shù)姆谩O旅嫖覀儊砜匆幌轮兴幚趸ǖ墓πc作用主要有哪些。
【來源】為殼斗科植物 栗 的 花 。
【化學成份】花含精氨酸。
【性味】①《滇南本草》:"性微溫,微苦澀。"
【功能主治】治瀉痢,便血,瘰疬。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錢;或研末。
【附方】治瘰疬久不愈:采栗花同貝母為末。每日酒下一錢。(姚可成《食物本草》)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日用本草》
上面介紹了栗花的一些基本常識,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對于栗花的了解會更多一些。生活中常常接觸的其它藥材還有很多,有時間的話不妨多去了解一下。
說起栗殼我們都不陌生,栗殼不但可以食用而且有非常高的藥用功效,經(jīng)常吃栗殼是可以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和保健作用的。
【來源】為殼斗科植物 栗 的 外果皮 。
【性味】《綱目》:"甘澀,平,無毒。"
【功能主治】治反胃,鼻衄,便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研末或入丸劑。
【附方】①治膈氣:栗子黑殼煅,同舂米槌上糠等分,蜜丸桐子大。每空心下三十丸。(姚可成《食物本草》)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食療本草》。《綱目拾遺》:栗殼《綱目》載其治反胃、消渴、瀉血,此外無他,不知其能解參之力,勝于萊菔?!稐畲貉慕?jīng)驗方》解人參,栗子殼煎湯服之。
以上就是對栗殼的功效與作用詳細介紹,對它的選擇,要根據(jù)自身需求進行,這樣對身體不會有損害,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疾病的效果。
西方醫(yī)學的發(fā)展給傳統(tǒng)中醫(yī)帶來了一些危機。但中醫(yī)還是有許多神奇的地方,下面就來說說中藥茅香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香草
【來源】禾本科茅香屬植物 茅香 Hierochloe odorata (L.)Beauv.,以 根狀莖 入藥。春秋采收,切段曬干。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用于吐血,尿血,急、慢性腎炎浮腫,熱淋。
【用法用量】1~2兩。
【備注】(1)本品之變種 毛鞘茅香 Hier ochloe odorata (L.)Beauv. var. pubescens Kryl.亦同供藥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通過本篇文章對茅香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關于茅香的相關作用和食用方法等。茅香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體現(xiàn)了茅香的重要性。
說起茅香花我們都不陌生,茅香花不但可以食用而且有非常高的藥用功效,經(jīng)常吃茅香花是可以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和保健作用的。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 茅香 的 花序 。夏季采集。
【原形態(tài)】茅香(《本草拾遺》),又名:香麻(《本草圖經(jīng)》),香茅(《綱目》),香草。
【生境分布】多生長于蔭蔽山坡、沙地或濕潤草地。分布山西、山東、甘肅、云南、廣東、廣西、浙江、福建等地。
【化學成份】含香豆精和苦馬酸-β-葡萄糖。
【性味】《開寶本草》:"苦,溫,無毒。"
【歸經(jīng)】《本草匯言》:"入足陽明、太陰經(jīng)。"
【功能主治】《開寶本草》:"主中惡,溫胃,止嘔吐,療心腹冷痛。"
【注意】《本草匯言》:"凡陰虛血熱咳嗽與胃熱作嘔之證,不可用此。"
【附方】治冷勞久不瘥:茅香花、艾葉各-兩,并燒為灰,細研,以粟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初以蛇床子湯下二十至三十丸,微吐不妨,吐卻,用棗湯下。(《圣惠方》)
【摘錄】《*辭典》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茅香花的相關知識,通過上述文章能夠清楚的了解到茅香花有著很多對人體的好處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茅香花來治療一些疾病。
藥是生活中很常見到的,對藥物的選擇也是要注意,不能隨意的亂用,尤其是現(xiàn)在很多人在藥物選擇的時候,都是不知道該如何進行,因此對藥物的一些藥性也是需要進行了解,這樣使用的時候,才會知道這些藥物對疾病治療上,都是有著哪些的幫助作用,茅根的功效與作用都有什么呢?
對茅根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很多方面,在選擇它的時候,也是需要對它進行全面了解,這樣使用的時候才會知道,它對人體健康疾病治療有哪些作用,是不是會損害人體健康。
茅根的功效與作用:
白茅根的功效
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治熱病煩渴,吐血,衄血,肺熱喘急,胃熱噦逆,淋病,小便不利,水腫,黃疸。
①《本經(jīng)》:"主勞傷虛羸,補中益氣,除瘀血、血閉寒熱,利小便。"
②《別錄》:"下五淋,除客熱在腸胃,止渴,堅筋,婦人崩中。"
③《日華子本草》:"主婦人月經(jīng)不勻,通血脈淋瀝。"
④《滇南本草》:"止吐血,衄血,治血淋,利小便,止婦人崩漏下血。"
⑤《綱目》:"止吐衄諸血,傷寒噦逆,肺熱喘急,水腫,黃疸,解酒毒。"
⑥《本經(jīng)逢原》:"治胃反上氣,五淋疼熱及痘瘡干紫不起。"
⑦《動植物民間藥》:"治腳氣。"
白茅根的作用
1、用于熱病煩渴,胃熱嘔噦,肺熱咳嗽。白茅根能清肺胃之熱,故適用于上述諸癥,常作輔助藥應用。又在麻疹出疹期與恢復期,均可用茅根煎湯作飲料,取它清熱生津的功效。
2、用于血熱妄行、吐衄尿血等癥。本品有涼血止血作用,治血熱妄行之癥,可以單用,也可配小薊、藕節(jié)等同用。
通過以上介紹,茅根的功效與作用也是有著一些了解,那對茅根使用的時候,也是要注意方法,尤其是對它的藥性一些藥進行全面認識,而且這樣的藥物并不適合長期使用,對這點也是需要了解的,正確使用藥物能夠很好治療自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