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齒溪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你有一萬種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變?nèi)朔N,你沒有健康,只能是空談?!睂τ陴B(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養(yǎng)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踐行的并不多。對于中醫(yī)養(yǎng)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識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鋸齒溪蟹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鋸齒溪蟹作為一種中藥材,你知道它的藥用價值都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嗎?中醫(yī)都是如何利用鋸齒溪蟹來治療疾病的呢?還有日常在使用鋸齒溪蟹治療疾病的時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別著急,我們?yōu)榇蠹乙灰唤獯稹?/p>
【英文名】Crenated Crab
【來源】藥材基源:為溪蟹科動物鋸齒溪蟹的全體。
【原形態(tài)】鋸齒溪蟹,頭胸甲的寬度略大于長度,長35.8mm,寬43.2mm,表面稍隆,前半部具少數(shù)顆粒,后半部光滑。額區(qū)的1對隆起各具橫行皺襞。眼窩后部的隆起也明顯。中胃區(qū)與心區(qū)之間有明顯的“H”形溝。額寬,向前方傾斜,前緣中間凹陷,表面具顆粒。眼窩、背、腹緣及外眼窩齒的邊緣均具細齒。外眼窩齒與前側(cè)緣之間具1缺刻。前胸緣稍彎曲,具細齒。兩性螯足均不對稱,長節(jié)的邊緣有鋸齒,背緣近末端處具1小刺,腕節(jié)的內(nèi)末角具1銳齒,外側(cè)面末緣具小齒數(shù)枚,裳節(jié)腫脹,指節(jié)光滑,兩指內(nèi)緣具不規(guī)則齒。第2對步足最長,長節(jié)背緣具皺襞,胸節(jié)前緣有小齒,前節(jié)的背腹緣均具小刺指節(jié)周圍具棘。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棲息于河、湖、水田或山溪中,常潛伏磚石下。
【化學成份】含血藍蛋白(hemocyanin)。蛋白、糖類、核酸、磷脂、膽甾醇, demosterol。
【性味】味咸;性寒
【歸經(jīng)】肝、腎二經(jīng)
【功能主治】化瘀散積;接骨消腫。主治癥瘕積聚、骨折、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內(nèi)服:全蟹煮食,殼曬干研粉沖服,每次1只。
【各家論述】《中國藥用動物志》:有軟堅散結(jié),接骨的功能。主治癥瘕積聚、骨折、跌打損傷等癥。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鋸齒溪蟹的功效的一些簡單的介紹,希望對所有的朋友都能所幫助,總得來說鋸齒溪蟹的養(yǎng)生功效是非常強大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鋸齒溪蟹來更好的促進身體健康 。
ys630.COm精選閱讀
很多人對溪蓀并不很清楚,所以在對溪蓀選擇的時候,需要進行了解,使得在食用它的時候可以放心,有利于疾病治療。
【來源】藥材基源:為鳶尾科植物溪蓀的根莖及根。
【原形態(tài)】溪蓀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根莖粗壯,斜伸、包被棕褐色殘留葉鞘纖維。葉互生;葉片劍形,長20-55cm,寬0.5-1.1cm,先端漸尖,基部鞘狀,排成二列;中脈不明顯?;ㄇo高30-60cm,有莖生葉1-2片;苞片3,內(nèi)含2花;花天藍色,直徑6-7cm,花被管長0.7-1cm,外花被裂片3,倒卵形,基部有黃色斑紋及黑褐色網(wǎng)紋,爪部楔形,無附屬物,內(nèi)花被裂片3,直立,狹倒卵形;雄蕊3,花藥黃色;子房下位,圓柱狀,具3棱,長1.5-2cm,直徑3-4mm。蒴果長卵狀橢圓狀,長3.5-5cm,直徑1.2-1.5cm,熟時自頂部縱裂。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向陽坡地、潮濕草地和沼澤地。其他地區(qū)有栽培。
【化學成份】葉含3-(3-羥甲基苯基)-L-丙氨酸[3-(3-hy-droxymethylphenyl)-L-alanine],3′-羧苯基甘氨酸(3′-carboxy-phenylglycine),3-(3-羧苯基)丙氨酸[3-(3-carboxyphenyl)ala-nine]。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疔瘡腫毒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相信一開始對溪蓀不太清楚的朋友現(xiàn)在應(yīng)該已經(jīng)掌握了溪蓀的相關(guān)知識。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對大家有所幫助。
很多人對鋸齒草并不很清楚,所以在對鋸齒草選擇的時候,需要進行了解,使得在食用它的時候可以放心,有利于疾病治療。
【別名】五月蓮、齒葉泥花草
【來源】玄參科母草屬植物 齒葉母草 Lindernia ciliata (Colsm.) pennell [Ilysanthes serrata (Roxb.) Urban],以 全草 入藥。夏秋采集,多鮮用。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瘀消腫,止痛。用于毒蛇咬傷,跌打損傷,產(chǎn)后瘀血腹痛;外用治瘡癤腫痛。
【用法用量】1~2兩,水煎服,或鮮草搗汁服;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以上就是對鋸齒草的作用一些介紹,使用它的時候,可以根據(jù)上面所講的需求進行,而且鋸齒草在治療某些疾病上也有著很好的幫助。
鋸齒王根是我們?nèi)粘I钪惺殖R姷囊环N中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非常的重要,但是對于鋸齒王根的功效和作用,有些人不是很了解,所以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了解下。
【英文名】Carallia diplopetala Hand.-Mazz.
【來源】藥材基源:為紅樹科植物鋸葉竹節(jié)樹的根。
【原形態(tài)】灌木或喬木,高達13m。樹皮灰色;分枝具膨大的節(jié),并有不規(guī)則的木栓質(zhì)的皮孔,無毛。單葉對生;葉柄褐色,長3-4mm;葉紙質(zhì),長圓形或狹長圓形,長7-16cm,寬2.5-5.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全部被篦狀細鋸齒,齒端有腺體,無毛,下面有褐紅色小點。聚傘花序腋生,二歧分枝,總花梗長5-10mm;苞片?。换o柄,2-3朵生于花序分枝頂端;花萼球形,長3-5mm,裂片6-7,三角形;花瓣通常6-7,白色或淡紅色,卵形,與花萼近等長,為花萼裂片的2倍,2輪排列,外輪與花萼裂片互生,內(nèi)輪著生于萼片上,通常有爪,邊緣有小齒;雄蕊14或7,生于花瓣上,如僅7枚時則內(nèi)輪花瓣上無雄蕊;子房下位,5室?;ㄖ逃诨ㄝ啵^盤狀,4淺裂。果球形,直徑6-7mm?;ㄆ?1-12月。
【性味】味微苦;性涼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主血熱崩漏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
【注意】《廣西本草選編》:“孕婦慎服。”
【摘錄】《中華本草》
我們知道了鋸齒王根的功效與作用,鋸齒王根的食用方法等,相信上文的內(nèi)容可以幫到大家!
溪黃草的簡介
溪黃草為多年生草本;根莖肥大,粗壯,有時呈疙瘩狀,向下密生纖細的須根。莖直立,高達1.5(2)米,鈍四棱形,具四淺槽,有細條紋,帶紫色,基部木質(zhì),近無毛,向上密被倒向微柔毛;上部多分枝。溪黃草是民間草藥,俗稱土黃連等,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祛濕、涼血散瘀的功效,用于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痢疾、腸炎、跌打瘀痛等病癥。
溪黃草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有機酸。葉和莖中含二萜類化全物:溪黃草素A、B、D,以及尾葉香茶菜素A,2α-羥基熊果酸,熊果酸,β-谷甾醇甙。β-谷甾醇、齊墩果酸、α-二羥基烏蘇酸、β-谷甾醇-D-葡萄糖苷及線紋香茶菜酸。溪黃草甲素和1,14-二羥基-7,20;19,20二橋氧基-(1α,4α,7α,14β,20β)貝殼杉烯-15-酮,5-羥基-4-甲氧基黃酮-7-葡萄糖苷。
2、功效作用
2.1、性味苦,寒。
2.2、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涼血散瘀。用于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腸炎,痢疾,跌打腫痛。
3、臨床應(yīng)用
溪黃草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祛濕、涼血散瘀的功效,用于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痢疾,腸炎,癃閉,跌打瘀痛等病癥。其實溪黃草是不能治療慢性肝炎的,若是急性感染性的黃疸型乙肝可以用溪黃草做急性治療,便是慢性乙肝還是要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做有針對性的治療,否則有可能延誤病情,進而增加治愈的難度。中草藥溪黃草對肝炎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治療小三陽效果卻非常有限。
4、科學研究
近期有報道用溪黃草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300例,用溪黃草與白花蛇舌草、虎杖、丹參等制成制劑治療乙肝68例(有效率84%),用溪黃草與其他藥制成“炎瘤寧栓劑”等。
溪黃草的市場信息
1、溪黃草的價格
溪黃草的價格約為0.10元/克。
2、溪黃草的選購方法
莖葉對生,卵圓形或卵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3.5-10厘米,寬1.5-4.5厘米,先端近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粗大內(nèi)彎的鋸齒,草質(zhì),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僅脈。上密被微柔毛,余部無毛,散布淡黃色腺點,側(cè)脈每側(cè)4-55與中脈在兩面微隆起,在邊緣之內(nèi)網(wǎng)結(jié),其間平行細脈多少明顯;葉柄長0.5-3.5厘米,上部具漸寬大的翅,腹凹背凸,密被微柔毛。
3、溪黃草的保存方法
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
不認識青溪鱗毛蕨的朋友們不會了解青溪鱗毛蕨有什么功效和作用,青溪鱗毛蕨是一種中藥材,很多人都只是在形態(tài)上認識,所以很難了解到青溪鱗毛蕨真正能夠帶給人們的身體哪些好處,這些需要我們深入去認識青溪鱗毛蕨這種藥材了。
【來源】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齒頭鱗毛蕨的根莖。
【原形態(tài)】植株高30-60cm。根莖斜升,與葉柄基部被棕褐色、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長15-35cm,向上光滑;葉片卵狀三角形,長20-35cm,寬10-25cm,僅羽軸下面有少數(shù)棕色泡狀小鱗片,三回羽裂;羽片稍向上彎弓,基部1對最大,長10-15cm,寬4-6cm,羽軸基部下側(cè)小羽片略長,小羽片先端圓銳并有數(shù)個尖齒,邊緣有粗鋸齒。孢子囊群圓形,著生于小脈中部或中部以下,沿中脈兩側(cè)各成1行;無囊群蓋。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600-1800m的山地林下。
【性味】微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活血調(diào)經(jīng)。主腸炎;痢疾;婦女痛經(jīng);月經(jīng)不調(diào)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介紹了青溪鱗毛蕨的相關(guān)常識,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青溪鱗毛蕨,大家可以在平時多積累一些相關(guān)的東西,這會對我們保持身體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
蟹是一種很普通的中藥。雖然它很普通,卻是有著很多神奇的功效。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別名】郭索(《太玄經(jīng)》),蛫(《說文》),蜅(《廣雅》),蜅觜(《玉篇》),螃蟹(《蟹譜》),毛蟹、稻蟹(《醫(yī)林纂要》),垪鉗(《陸川本草》)。
【來源】為方蟹科動物 中華絨螯蟹 的 肉 和 內(nèi)臟 。秋季捕捉。
【原形態(tài)】全體被堅硬的甲殼,背面黑綠色,腹面色較淺。頭胸甲長約5.4厘米,寬約6厘米,呈方圓形,背面隆起;額緣及前側(cè)緣各有4齒。眼1對,具短柄,能活動;口器為3對顎足組成,第3對顎足扁而寬,蓋在口的最外面。觸角2對,位于頭胸部前面中央。胸肢5對,第1對為強大的螯足,掌節(jié)和指節(jié)基部的內(nèi)外面密生絨毛;其余4對為步足,長而扁平,末端尖銳呈爪狀;前3對步足的腕節(jié)與前節(jié)的背緣、第4步足前節(jié)與指節(jié)基部的背緣和腹緣,都密具剛毛。腹部退化,折伏于頭胸部下方,無尾節(jié)及尾肢,雌雄異形,雌的圓形,雄的三角形,俗稱為臍。腹肢退化,藏在臍的內(nèi)側(cè),雌的共4對,卵產(chǎn)出后,即附著于此。雄的僅2對,且已變?yōu)榻慌淦鳌?/p>
【生境分布】沿海地區(qū)均有分布。
【化學成份】可食部100克含水分80克,蛋白質(zhì)14克,脂肪2.6克,碳水化物0.7克,灰分2.7克;鈣141毫克,磷191毫克,鐵0.8毫克,維生素A230國際單位,硫胺素0.01毫克,核黃素0.51毫克,尼克酸2.1毫克;又含微量(0.05%)膽甾醇。肌肉含10余種游離氨基酸,其中谷氨酸、甘氨酸、脯氨酸、組氨酸、精氨酸量較多。蟹從海水入淡水,或從淡水入海水時,體內(nèi)的氮代謝發(fā)生相應(yīng)的變化。例如從海水入旗水,3小時后,肌肉中總氨基酸量即見減少。其中變化最顯著的為脯氨酸與甘氨酸,同時排泄的氨量增多。
【性味】咸,寒。
【歸經(jīng)】入肝、胃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散血,續(xù)絕傷。治筋骨損傷,疥癬,漆瘡,燙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燒存性研末或作丸。外用:搗敷或焙干研末調(diào)敷。
【注意】外邪未清,脾胃虛寒及宿患風疾者慎服。
【附方】①治骨節(jié)離脫:生蟹搗爛,以熱酒傾入,連飲數(shù)碗,其渣涂之,半日內(nèi),骨內(nèi)谷谷有聲即好,干蟹燒灰,酒服亦好。(《唐瑤經(jīng)驗方》)
【各家論述】①《本草經(jīng)疏》:"蟹味咸氣寒,入足陽明,足厥陰經(jīng)。經(jīng)曰:’熱淫于內(nèi),治以咸寒’,故主胸中熱結(jié)痛也。歪僻者,厥陰風熱也,面腫者,陽明熱壅也,解二經(jīng)之熱,則筋得養(yǎng)而氣自益,歪僻面腫俱除矣。咸走血而軟堅,故能解結(jié)散血。愈漆瘡者,以其能解漆毒故也。"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蟹,我們知道蟹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還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們要善于利用蟹來為我們的健康護航。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溪黃草,溪黃草又名熊膽草是一種天然的野生草本植物,也是一種純天然的珍品。溪黃草適合于生長在溪邊、溝邊等濕潤的地方,在廣州也有分布。但是相信知道溪黃草的人還是不太多,其實溪黃草的價值很大,那溪黃草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下面為大家介紹。
溪黃草的功效:
清熱利濕,涼血散瘀。治急性肝炎,急性膽囊炎,痢疾,腸炎,癃閉,跌打瘀腫。 ①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濕,退黃。治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 ②《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清肝利膽,退黃祛濕,涼血散瘀。治急性肝炎,跌打瘀腫。
溪黃草的作用:
溪黃草有效成分溪黃草素A,尾葉香茶菜素A,具有抗癌活性,對人宮頸癌細胞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黃疸型肝炎:癥見皮膚及鞏膜黃染,惡寒發(fā)熱,乏力,納差,肝區(qū)隱痛,肝脾腫大,小便發(fā)黃,舌紅苔薄黃,脈弦滑。
急性膽囊炎:癥見惡寒發(fā)熱,右上腹疼痛,牽及右肩背部,口干苦,惡心嘔吐,或伴大便干結(jié),或伴腹瀉,黃疸等。
治急性膽囊炎而有黃疸者:溪黃草配田基黃、茵陳蒿、雞骨草、車前草,水煎服。
治濕熱下?。阂幌S草鮮葉,搗汁沖服:二溪黃草配天香爐、野牡丹,水煎服。(①方以下出《中醫(yī)方藥學》)
治痢疾,腸炎:鮮四方蒿葉。洗凈,搗汁內(nèi)服。每天一次,每次五毫升,兒童二至三毫升。(《全展選編·傳染病》)
其實溪黃草在書籍中早有記載,只因溪黃草的功效與作用巨大。對人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也在不少的病癥中起作用。溪黃草還可以與搭配其他材料,從而展現(xiàn)出自身的價值。想了解更多關(guān)于溪黃草的知識,可以查閱資料。
隨著現(xiàn)代人生活壓力加大,養(yǎng)生保健的方法也是層出不窮,但是最受人歡迎的還是中國傳統(tǒng)的老中醫(yī),還有經(jīng)過上千年檢驗的中藥。比如說貫眾葉溪邊蕨,那么貫眾葉溪邊蕨究竟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
【英文名】cyrtomioides Stegnogramma
【別名】乳雞藤、小狗雞子
【來源】藥材基源:為金星蕨科植物貫眾葉溪邊蕨的根莖。
【原形態(tài)】植株高22-35cm。根莖短而直立,疏被有毛的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長10-18cm,禾稈色,基部密被多細胞透明的長毛,向上略有短毛;葉片草質(zhì),披針形,長15-25cm,寬4-7cm,上邊沿葉脈被疏針狀毛,下面被密短毛,先端漸尖,一回羽狀;羽片開展,無柄,向上多少與葉軸合生,先端鈍,基部1對羽片縮短,中部的長2-3.5cm,寬約1.5cm,全緣或淺波狀;羽軸下面隆起,上面有1條淺縱溝,密被針狀毛;葉脈3-5對,斜上,側(cè)脈分叉,相鄰兩組葉脈間的基部1對側(cè)脈在中脈兩側(cè)連成三角形網(wǎng)眼,基部1對出自中脈基部以上,上部葉脈伸達葉邊。孢子囊群線形,背生于側(cè)脈上;無囊群蓋,孢子囊頂部有少數(shù)直立的短剛毛。孢子橢圓形,單裂縫。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00m的灌木叢中。
【性味】甘;苦;寒
【歸經(jīng)】肝經(jīng)
【功能主治】平肝潛陽。主眩暈;心煩失眠;盜汗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用于內(nèi)傷、暈眩癥。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述內(nèi)容的介紹,可以了解到貫眾葉溪邊蕨在一些疾病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藥貫眾葉溪邊蕨的食用也要根據(jù)各自的身體狀況決定,切記不要盲目用藥。
導讀:中草藥溪黃草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溪黃草的功效與作用、溪黃草圖片、溪黃草的藥用價值、溪黃草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溪黃草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溪黃草簡介溪黃草圖片溪黃草的功效與作用溪黃草的藥用價值溪黃草的藥用附方溪黃草怎么吃溪黃草能泡茶喝嗎溪黃草的副作用溪黃草的種植技術(shù)溪黃草簡介
溪黃草,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溪草和線紋香茶菜的全草。多年生草本;根莖肥大,粗壯,有時呈疙瘩狀,向下密生纖細的須根。莖直立,高達1.5米,鈍四棱形,具四淺槽,有細條紋,帶紫色,基部木質(zhì),近無毛,向上密被倒向微柔毛;上部多分枝。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祛濕、涼血散瘀的功效,用于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痢疾、腸炎、跌打瘀痛等病癥。
溪黃草圖片
溪黃草的功效與作用
1、溪黃草中的有效成分溪黃草素A,尾葉香茶菜素A,具有抗癌活性,對人宮頸癌細胞有顯著的抑制作用。
2、有效地清熱利濕、涼血散瘀。特別是對于急性肝炎、急性膽囊炎、痢疾、腸炎、癃閉等都有良好作用。
3、可以幫助治療跌打瘀腫的癥狀。
4、對于黃疸型肝炎有很好的良效,黃疸型肝炎見皮膚及鞏膜黃染,惡寒發(fā)熱,乏力,納差,肝區(qū)隱痛,肝脾腫大,小便發(fā)黃,舌紅苔薄黃,脈弦滑。
5、特別是針對急性膽囊炎的癥狀惡寒發(fā)熱,右上腹疼痛,牽及右肩背部,口干苦,惡心嘔吐,或伴大便干結(jié),或伴腹瀉,黃疸等。溪黃草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溪黃草的藥用價值
清熱利濕,涼血散瘀。治急性肝炎,急性膽囊炎,痢疾,腸炎,癃閉,跌打瘀腫。
1、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濕,退黃。治急性黃疸型肝炎,急性膽囊炎。
2、《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清肝利膽,退黃祛濕,涼血散瘀。治急性肝炎,跌打瘀腫。
溪黃草的藥用附方
1、治急性黃疸型肝炎:溪黃草配酢漿草、鐵線草,水煎服。(《中醫(yī)方藥學》)
2、治急性膽囊炎而有黃疸者:溪黃草配田基黃、茵陳蒿、雞骨草、車前草,水煎服。(《中醫(yī)方藥學》)
3、治濕熱下痢:溪黃草配天香爐、野牡丹,水煎服。(《中醫(yī)方藥學》)
4、治痢疾,腸炎:鮮四方蒿葉。洗凈,搗汁內(nèi)服。每天一次,每次五毫升,兒童二至三毫升。(《全展選編傳染病》)
5、治瘙閉:鮮香茶菜二兩,鮮石韋、鮮車前草各一兩。水煎服。(江西《草藥手冊》)
溪黃草怎么吃
溪黃草泥鰍湯
材料:溪黃草30克,泥鰍250克;生姜4片。
做法:泥鰍活殺,用開水洗去黏潺及血水,與溪黃草、生姜一起人鍋,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1~2小時,調(diào)味即可。
用法:隔日1次,飲湯食泥鰍。
功效:清利濕熱。
溪黃草能泡茶喝嗎
溪黃草最常用的就是泡茶喝,把溪黃草10克左右放入杯中放入少量開水洗茶倒掉,加入開水后燜泡5分鐘即可飲用。
溪黃草茶的沖泡步驟:
第一步:燒水,裝滿水燒,此過程需要13分鐘左右。在燒水的過程中把茶葉放進消好毒的瓷杯里,大概需要三份之一瓷杯容量的份量。
第二步:水燒開后,把開水沖進瓷杯里,蓋上蓋子先洗洗茶葉,用手開一條縫倒掉洗茶葉的水再沖多次,蓋上蓋子泡5秒鐘左右。
第三步:隨即把茶倒進燒毒后、有濾網(wǎng)的容器里,動作要迅速。
第四步:把容器里泡好的茶倒進洗干凈的杯子里,這樣就可以飲用由苦變甜的溪黃草了。以此類推,一般放一次茶葉泡七次以上,次數(shù)越后泡的時間要越長,第一、二次3秒、第三、四、五次58秒、第六次12秒。一般不要超過25秒,盡量在一個晚上能喝完,這樣才能發(fā)揮溪黃草的功效。
溪黃草的副作用
雖然溪黃草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它的副作用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長時間服用溪黃草,也會產(chǎn)生一定的副作用,藥劑的成分含量不同,所產(chǎn)生的副作用也不同,合理使用溪黃草所產(chǎn)生的副作用比較少,目前溪黃草引起的嚴重不良癥狀,現(xiàn)在尚未可知。如果服用溪黃草不當反而會適得其反,加重肝臟的負擔,影響病情。
溪黃草的種植技術(shù)
1、環(huán)境選擇
溪黃草對環(huán)境的適應(yīng)性強,在海拔1500米以下地區(qū)都能生長,常野生在溪邊濕地、村邊、溝邊、田邊及林下。溪黃草屬長日照植物,喜光照,在充足的陽光下,種子發(fā)芽良好,植株生長健壯;溪黃草怕漬水、怕泥土板結(jié),適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中栽培種植,低洼積水土壤容易引起爛根。
2、育苗與移植
選擇陽光充足、排灌方便、濕潤肥沃的沙質(zhì)壤土作育苗地,清除雜物后全墾或半墾,充分細土,并進行消毒。由于溪黃草種子細小,若畦土較實,整地時要用細河沙拌勻改良。苗床土團要細,畦面土要平,四周開溝,一般畦寬1.2米,溝深20~30厘米。溪黃草繁殖育苗可用種子繁殖、扦插繁殖和分株繁殖。
3、田間管理
溪黃草的整個生長發(fā)育期要注意肥水均勻,追肥要前促、中控,及時排水防澇,保持土壤濕潤,及時防治病蟲害。
4、采收加工
溪黃草在南方每年可收割2~3次,春季種植后90天即可收第1次。如管理得當,肥水充足,在首次收割后70~80天可收第2次,入冬前植株停止生長時收割第3次。每次收割時,用鐮刀在植株莖基部離地面2~3厘米處割下,這樣有利于分蘗萌芽。采收通常選擇在晴天進行。收割后應(yīng)及時干燥,曬干、陰干或烘干。曬干后待葉片回軟時再捆壓成件,即成商品。
以上就是一些溪黃草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中藥青蟹,因為其作用和功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經(jīng)常被人們使用。那么,青蟹究竟具有怎么樣的功效與作用呢?讓我們一起研究一下。
【英文名】Young Crab
【別名】朝蟹、膏蟹
【來源】藥材基源:為梭子蟹科動物鋸緣青蟹的全體。
【原形態(tài)】鋸緣青蟹,頭胸甲呈橫橢圓形,長約為寬的2/3,一般長約98mm,寬142mm左右,背面隆起而光滑,青綠色。胃區(qū)及心區(qū)間有明顯的“H”形凹痕。胃區(qū)、鰓區(qū)各具一微細的橫行顆粒線。額分4個突出的三角形齒,前側(cè)緣各有等大的三角齒9個。螯足不對稱,右螯較大,長節(jié)前緣具3刺,腕節(jié)外末緣具2鈍齒;內(nèi)末角具1壯刺。常節(jié)在雄體很強大,兩指間空隙明顯,內(nèi)緣具粗大的鈍齒。前3對步足指節(jié)的前、后緣具刷狀短毛,第4對的前節(jié)與指節(jié)均扁平,呈槳狀,邊緣有短毛。雄性腹部呈寬三角形,雌性腹部呈寬圓形。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活于溫暖和鹽度較低的淺海中雜食性,全年產(chǎn)卵,盛產(chǎn)期5-7月,母蟹常到近海中去產(chǎn)卵,孵出的幼蟹常隨潮流返回近岸或河口覓食而成長。
【化學成份】1.鮮肉含亮氨酸、苯丙氨酸、纈氨酸、酪氨酸、脯氨酸、丙氨酸、蛋氨酸亞礬(methion-ine sulfoxide),組氨酸、谷氨酰胺、蘇氨酸、精氨酸、門冬酰胺、甘氨酸、賴氨酸、絲氨酸、谷氨酸、胱氨酸、門冬酰胺。并含原肌球蛋白。螯足肌肉含氧化酶,如異檸檬酸脫氫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蘋果酸脫氫酶(malae dehydrogenase)、琥珀酸脫氫酶(succinate deyh-droenase)、細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
【性味】味咸;性寒
【功能主治】化瘀止痛;利水消腫;滋補強壯。主產(chǎn)后腹痛;乳汁不足;體虛水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煮食,每次1只;或研末。
【各家論述】《中國藥用動物志》:有活血化瘀、利水消腫,滋補等作用。主治產(chǎn)后腹痛、水腫、乳汁不足等。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青蟹的一些基本功效,以及青蟹的食用方法等,這樣大家在食用的時候才不會用錯,也能夠更加正確的發(fā)揮青蟹的價值。
很多人都知道,方蟹對一些疾病具有獨特的療效,其實,方蟹的神奇的功效遠不止于此,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述一下方蟹的功效。
【別名】中華絨螯蟹、河蟹、淡水蟹、螃蟹、真蟹、毛蟹、清水蟹、蟛蜞、小石蟹
【來源】甲殼綱方蟹科 中華絨螯蟹 Eriocheir sinensis H. Milne-Edwards,以 全體 入藥。
【生境分布】全國各地。
【性味】咸,寒。
【功能主治】破血,痛經(jīng)。主治墮胎,慢性腎炎,產(chǎn)后血閉,婦女閉經(jīng)。尚可治神經(jīng)性牙痛,風火牙痛,扭傷,腰痛,子宮下垂等。
【用法用量】用量5~8錢。
【附方】治產(chǎn)后血閉:方蟹5錢,黃酒蒸熟服,血行停藥。
【備注】河蟹之大者主要供食用,藥用以小者即 蟛蜞 (小石蟹)為多。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方蟹的功效與作用多種多樣,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體質(zhì)癥狀的不同來選擇合適的食用方法等。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在有空的時候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