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星草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今天不養(yǎng)生,明天養(yǎng)醫(yī)生。”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養(yǎng)生這種件越來越關(guān)注,養(yǎng)生不再是停留在紙面,也更是我們生活中必須去實踐的。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實現(xiàn)中醫(yī)養(yǎng)生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羅星草的功效與作用,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在經(jīng)過上千年的沉淀和積累的過程中,中藥在種類和數(shù)量上規(guī)模已經(jīng)相當(dāng)驚人,所以選擇中藥治療一些疑難雜癥都是有著很好的效果,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一種中藥羅星草。
【別名】四方正、四不正、糖果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龍膽科植物羅星草的全草。
【原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20-40cm。全株光滑無毛。莖直立,多分枝。葉對生;無柄;葉片卵狀披針形,長1-5cm,寬0.5-2.5cm,莖上部葉較小,先端急尖,基部圓形或楔形;葉脈細,3-5條。復(fù)傘形花序假二叉分枝;花萼筒形,4淺裂,萼筒膜質(zhì),長9-11mm;花冠白色,長1.4-1.6cm,先端裂片4,平展,十字形。橢圓形或長圓狀匙形;雄蕊4,著生于花冠筒上部,不整齊,1枚發(fā)育,花絲絲狀,長2-2.5mm;子房無柄,圓柱形,長5-6.5cm,花柱絲狀,長8.5-10mm,柱頭2裂,裂片長圓形。蒴果內(nèi)藏,長圓形,膜質(zhì),長7-8mm。種子細小,扁圓形,黃褐色,表面具網(wǎng)紋。花、果期8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1400m的山谷林下。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接骨。主肝炎;膽囊炎;急性腸炎;痢疾;扁桃體炎;跌打骨折;關(guān)節(jié)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的介紹才發(fā)現(xiàn),原來羅星草的藥理作用這么多,而且對于一些疾病也都有不錯的效果。其實我們的生活周圍可能有很多的“寶物”,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心。
相關(guān)閱讀
七星草的簡介
七星草,中藥名。為水龍骨科植物三出假瘤蕨phymatopsis trisecta(Bak.)Ching[polypodium trisectum Bak.]的全草。七星草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淋證,尿濁,水腫,帶下,咽痛,中暑,癰瘡腫毒。
七星草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全草含萹蓄甙、槲皮甙、d-兒茶精、沒食子酸、咖啡酸、草酸、硅酸、綠原酸、p-香豆酸、粘質(zhì)、葡萄糖、果糖及蔗糖。硅酸的分布:葉1.6%,莖0.6%,根0.4%(如用作硅酸鹽藥物,可在其整個生長期采集,如用作黃酮藥物,則宜于剛開花時采集)。江南星蕨全草含三萜化合物:9(11)-羊齒烯(fern-9(11)-ene],24-亞甲基環(huán)木菠蘿烷醇乙酸酯(24-methylenecycloartanyl acetate)和24-亞甲基環(huán)木菠蘿烷酮(24-methylenecycloartanone);還含尿嘧啶(uracil),尿甙(uridine)以及馬栗樹皮素-3-羧酸(3-carboxyesculetin)。
2、功效作用
利尿,清熱,殺蟲。治熱淋,癃閉,黃疸,陰蝕,白帶,蛔蟲,疳積,痔腫,濕瘡。內(nèi)服:煎湯,2~3錢;或搗汁。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3、臨床應(yīng)用
3.1、《本經(jīng)》:主浸淫,疥瘙疽痔,殺三蟲。
3.2、《別錄》:療女子陰蝕。
3.3、陶弘景:煮汁與小兒飲,療蛔蟲有驗。
3.4、《藥性論》:主丹石毒發(fā)沖目腫痛,又敷熱腫效。
3.5、《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白濁,熱淋,瘀精澀閉關(guān)竅,并治婦人氣郁,胃中濕熱,或白帶之癥。
3.6、《綱目》:治霍亂,黃疸,利小便。
3.7、《貴州民間方藥集》:治小兒疳積,消臌脹。
3.8、《江西中藥》:治肛門作癢由于濕熱者。
七星草的市場信息
1、七星草的價格
七星草的價格約為1.2元/50克。
2、七星草的選購方法
植株高50-70cm。根莖長而橫生,淡綠色,頂部與葉柄基部被棕色、卵狀披針形鱗片,盾狀著生,易脫落;葉遠生;葉柄長8-10cm,上面有縱溝,向上光滑;葉片厚紙質(zhì),帶狀披針形,長30-60cm,寬2-5cm,兩端均漸狹,先端長漸尖,基部下延于葉柄形成狹翅,兩面無毛,邊緣有軟骨質(zhì)的邊;中脈明顯隆起,側(cè)脈不明顯,內(nèi)藏小脈一般分叉。孢子囊群大,圓形,橙黃色,背生于中脈兩側(cè)各成1行或不整齊的2行;無囊群蓋。
3、七星草的保存方法
七星草可擱置在陰涼通風(fēng)處,置干燥處。
莫匹羅星軟膏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用的一種藥物,因功效作用多而廣受人們的歡迎,它可以用于外部感染的治療,同時在治療癤腫、毛囊炎等疾病方面有顯著的效果。但是“是藥三分毒”,所以莫匹羅星軟膏也有其副作用存在,可能會產(chǎn)生過敏反應(yīng),所以人們在使用之前需要確認自己的身體狀況。
1莫匹羅星軟膏,為局部外用抗生素,適用于革蘭陽性球菌引起的皮膚感染,例如:膿皰病、癤腫、毛囊炎等原發(fā)性皮膚感染及濕疹合并感染、潰瘍合并感染、創(chuàng)傷合并感染等繼發(fā)性皮膚感染。
2 本品應(yīng)外用,局部涂于患處,必要時,患處可用敷料包扎或敷蓋,每日3次,5天一療程。必要時可重復(fù)一療程。
3局部應(yīng)用本品一般無不良反應(yīng),偶見局部燒灼感、蟄刺感及瘙癢等。一般不需停藥。偶見對莫匹羅星或其軟膏基質(zhì)產(chǎn)生皮膚過敏反應(yīng)。已有報告顯示莫匹羅星軟膏引起全身性過敏反應(yīng),但非常罕見。
如果上面這些情況還是可以繼續(xù)使用的。
4 您好,不良反應(yīng)比較少,有皮疹瘙癢。有的極少數(shù)的有過敏反應(yīng)。全身過敏是最嚴(yán)重副作用。感染面積很大不適合,兒童要家長兼顧下應(yīng)用。不要摸到眼睛等部位,如果有其他不舒服需要去醫(yī)院檢查一下比較好
5莫匹羅星軟膏是類白色親水性軟膏,其主要成份為莫匹羅星,適用于治療膿皰病、癤腫、毛囊炎等原發(fā)性皮膚感染,及濕疹合并感染,潰瘍合并感染,創(chuàng)傷合并感染等繼發(fā)性皮膚感染。
6任何一種藥物都有有副作用的,即使現(xiàn)在沒表現(xiàn)出來,也不代表以后沒有。莫匹羅星軟膏也不例外,莫匹羅星軟膏的副作用主要是偶見局部癢感或灼感,一般不需停藥。
7掌握副作用的措施很有必要,比如不可隨意增加或減少藥物劑量,也不能隨意延長療程或突然停藥。因藥物的療效與劑量并不完全成比例,不是用藥越多,療效越好,到一定劑量之后再增加劑量,副反應(yīng)的增加要比療效增加大得多。劑量過小也不僅不能取得療效,還有不少弊端?,F(xiàn)在如果沒有不適,可以堅持使用一周時間。
8莫匹羅星軟膏為局部外用抗生素,適用于革蘭陽性球菌引起的皮膚感染如膿皮病毛囊炎癤腫等原發(fā)性感染;對濕疹皮炎糜爛潰瘍繼發(fā)感染可起到抗菌及制止原發(fā)病加重作用,有利于原發(fā)病治療有報告本品預(yù)防或治療給藥對降低皮膚外科手術(shù)后傷口化膿十分有效。
9 該藥可能引起皮膚燒灼感蟄刺感瘙癢等。如果您出現(xiàn)了以上副作用或除此之外的其他副作用請與醫(yī)生聯(lián)系。
莫匹羅星軟膏是外用藥,將其均勻涂于患處,每日3次,5日為1療程。根據(jù)治療效果可以延長一個療程的使用。每天每次在同一時刻使用將取得最佳效果,必要時可用敷料覆蓋或遵醫(yī)囑。
很多人都知道,地星對一些疾病具有獨特的療效,其實,地星的神奇的功效遠不止于此,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述一下地星的功效。
【別名】地蜘蛛、米屎菰
【來源】真菌類擔(dān)子菌綱地星科地星屬植物 硬皮地星 Geastrum hygrometricum pers.,以 子實體 和 孢子 入藥。秋季采收,剝?nèi)ネ獍坏挠财溆谩?/p>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清肺熱,活血,止血。用于支氣管炎,肺炎,咽痛音啞,鼻衄;外用治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1錢;外用孢子粉適量撒敷傷口。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西園菌譜》載:“狀似馬勃,大如彈丸及米粉團,色似松露,嫩時食味似松露,老則自剖為五瓣花,內(nèi)赤有指頭大者,彈之出黃粉,若誤入耳,則令人聾?!贝讼抵副酒?,但是否致聾,尚待考。
地星的功效與作用多種多樣,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體質(zhì)癥狀的不同來選擇合適的食用方法等。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在有空的時候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
星蕨對于醫(yī)藥方面的價值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對于治療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星蕨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zhì),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英文名】Common Microsorium
【別名】二郎劍、尖鳳尾
【來源】藥材基源:為水龍骨科植物星蕨的全草。
【原形態(tài)】植株高35-70cm。根莖粗短而橫生,近光滑,灰白色,密生須根,疏被暗棕色、具粗篩孔的闊卵形鱗片,基部闊而呈圓形,頂端急尖,邊緣略有齒,盾狀著生,易脫落。葉近簇生;葉柄短或近于無柄,禾稈色,基部疏被鱗片;葉片紙質(zhì),淡綠色,闊披針形,長35-55cm,寬4-8cm,先端漸尖,向基部長漸狹而形成狹翅,或呈圓楔形或近耳形,全緣或有時呈不規(guī)則的波狀,有軟骨質(zhì)的狹邊;葉脈網(wǎng)狀,小脈纖維而曲折,內(nèi)藏小脈分叉。孢子囊群小而密,橙黃色,通常僅葉背面上部能育,一般生于內(nèi)藏小脈頂部,不規(guī)則散生或有時密集匯合;無囊群蓋。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附生于海拔500-1100m的林中老樹干或墻壁石上。
【化學(xué)成份】星蕨全草中含有三萜化合物:21-甲基旱地菊-12,22(29)-二烯[21-methylbacchara-12,22(29)-diene],21-甲基-18(28),22(29)-達瑪二烯[21-methyldammara-18(28),22(29)-diene]。
【性味】苦;涼
【歸經(jīng)】膀胱;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主淋癥;小便不利;跌打損傷;痢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30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用于尿道炎、跌打損傷、痢疾。
【摘錄】《中華本草》
星蕨在中藥中的利用率還是很高的,可以用來治療多種疾病。我們應(yīng)該在充分了解了星蕨的功效和作用之后再食用。希望大家不要胡亂吃。
西方醫(yī)學(xué)的發(fā)展給傳統(tǒng)中醫(yī)帶來了一些危機。但中醫(yī)還是有許多神奇的地方,下面就來說說中藥膽星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膽南星(《本草選旨》)
【來源】為 天南星用牛膽汁拌制而成的加工品 。
【制法】將生天南星放在清水內(nèi)反復(fù)漂至無麻辣感后,磨成細粉。另以濾去雜汁、并入銅鍋熬過的等量牛膽汁,與天南星粉末拌勻。待膽汁完全吸收,曬至半干后,入臼內(nèi)打和,切成小塊,日曬夜露至無腥味為度。一法取天南星粉1斤,加入牛膽汁1斤,拌勻,日曬夜霹,使干,經(jīng)蒸制后,切成小塊。次年再加牛膽汁1斤,拌勻,露、曬使干。第三年再加牛膽汁半斤拌勻,露、曬使干。這樣色漸轉(zhuǎn)黑,腥味亦漸消失。
【性狀】本品為塊狀或圓球形,表面黑色或棕黑色,斷面色較淺。質(zhì)韌或硬,微有香氣,味苦微辛。以色黑、油潤、嗅之不腥、味不麻辣者為佳。
【性味】①《本草正》:"味苦,性涼。"
【歸經(jīng)】①《藥品化義》:"入肝、膽。"
【功能主治】清火化痰,鎮(zhèn)驚定痼。治中風(fēng)痰迷,驚風(fēng)癲癇,痰火喘嗽,頭風(fēng)眩暈。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錢;或入丸劑。
【附方】①治小兒風(fēng)熱壅毒,關(guān)膈滯塞,涼心壓驚:膽星一兩,入金、銀箔小者各十片,丹砂一錢半,龍腦,麝香各一字。同研極細,煉蜜和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竹葉水化下。(《圣濟總錄》袍龍丸)
【各家論述】①《本草正》:"膽星,七制九制者方佳。較之南星味苦性涼,故善解風(fēng)痰熱滯。"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以上就是對膽星的功效的一些簡單的介紹,希望對所有的朋友都能所幫助,總得來說膽星的養(yǎng)生功效是非常強大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膽星來更好的促進身體健康 。
羅望子因為有著高價值的藥理功效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但要注意不能隨意的進行使食用,否則會對身體生一些不好的影響的,我們需要在食用前對它進行了解,你準(zhǔn)備好了嗎?
【別名】酸角、酸豆、羅晃子、通血圖
【來源】豆科羅望子屬植物 羅望子 Tamarindus indica L.,以 果實 入藥。春季采,除去種子,曬干。
【性味】甘、酸,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暑,消食化積。用于中暑,食欲不振,小兒疳積,妊娠嘔吐,便秘。
【用法用量】0.5~1兩。
【備注】(1)民間用本品作酸味調(diào)料和制作清涼飲料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文章為我們詳細的介紹了羅望子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大家可以記住它常見的功效,這對我們在生活中正確使用羅望子起到一定的幫助。羅望子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們的體質(zhì),對提高我們的身體免疫力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