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望子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guān)鍵。千養(yǎng)生,萬養(yǎng)生,心理平衡是“真經(jīng)”。自有人類文明以來,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標,養(yǎng)生在于平日一點一滴的積累,而非一蹴而就!如何在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行穩(wěn)致遠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羅望子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羅望子因為有著高價值的藥理功效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但要注意不能隨意的進行使食用,否則會對身體生一些不好的影響的,我們需要在食用前對它進行了解,你準備好了嗎?
【別名】酸角、酸豆、羅晃子、通血圖
【來源】豆科羅望子屬植物 羅望子 Tamarindus indica L.,以 果實 入藥。春季采,除去種子,曬干。
【性味】甘、酸,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暑,消食化積。用于中暑,食欲不振,小兒疳積,妊娠嘔吐,便秘。
【用法用量】0.5~1兩。
【備注】(1)民間用本品作酸味調(diào)料和制作清涼飲料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文章為我們詳細的介紹了羅望子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大家可以記住它常見的功效,這對我們在生活中正確使用羅望子起到一定的幫助。羅望子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們的體質(zhì),對提高我們的身體免疫力是非常有利的。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剪秋羅是一種中藥,剪秋羅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對于一些疾病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藥物都是用剪秋羅作為主要原料的,但服用剪秋羅的時候還是需要注意很多的禁忌。
【別名】闊葉鯉魚膽[江蘇]
【來源】石竹科剪秋羅屬植物 剪秋羅 Lychnis senno Sieb. et Zucc.,以 全草 及 根部 入藥。夏秋采,洗凈,根部切片,曬干。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清熱,止痛,止瀉。用于感冒,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腹瀉;外用治帶狀皰疹。
【用法用量】根3~5錢,全草0.5~1兩;外用適量,根研末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現(xiàn)在知道剪秋羅的作用了吧。以前還不知道剪秋羅是這等有價值的東西,這說明我們的見識還不夠廣泛,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下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養(yǎng)生途徑,其實想要養(yǎng)生,生活處處皆學(xué)問哦。
中藥材在治療某些疾病上有著很好的效果,雖然見效稍慢,但對人體無副作用,還是受到人們的推崇。不過在選擇的時候,需要注意對它的使用方法等,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亞羅椿這種藥材。
【別名】漿果糠秧勒。
【來源】藥材基源:為楝科植物漿果楝的根、葉。
【原形態(tài)】漿果楝 灌木或小喬木,高1-10m。樹皮淡褐色;小枝幼時被細柔毛,后漸無毛。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連葉柄長8-25cm,葉軸被疏柔毛至無毛;小葉9-13,對生,具短柄,葉片膜質(zhì),長卵圓形至橢圓形,長1.5-8cm,寬1-3cm,先端短漸尖,基部闊楔形,全緣,上面無毛或沿中脈有疏柔毛,下面沿中脈和側(cè)脈被稀疏、緊貼的長柔毛。圓錐花序長8-13cm,近無毛;花兩性,5基數(shù),白色或淡黃色,徑約3mm;花萼裂齒闊三角形,外面被細柔毛;花瓣膜質(zhì),長橢圓形,長約2.5mm,短尖,近無毛;雄蕊管無毛;子房無毛。果實紫紅色,徑約4mm。花期4-6月,果熟期12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0-1600m的常綠闊葉林、疏林或灌叢中。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疏風(fēng)解表;截瘧。主感冒;皮膚瘙癢;瘧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注意】《全國中草藥匯編》:“孕婦忌服?!?/p>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亞羅椿的詳細介紹,鑒于它是一種中藥材,我們可以放心食用,亞羅椿對人體各方面都是有著很好的改善作用的。
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中藥材占了很大的份量,你了解法羅海嗎,它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如何食用,相信很多人都很感興趣,下面就為大家一一道來。
【別名】發(fā)羅海、法羅梅、土川芎、法落海、法落梅、騷獨活、紅獨活、白獨活、小獨活、紅法羅海、臭法羅海
【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阿壩當歸的根。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1-2m。根圓柱形,長達20cm,徑1-4cm,棕褐色,頂端殘留紫色膜質(zhì)葉鞘纖維。莖粗壯,中空,帶紫色,被白色短柔毛。莖下部葉的葉柄基部膨大成廣卵形、闊兜狀的抱莖葉鞘,長6-8cm,寬至10cm;葉片輪廓為長橢圓形或三角狀卵形,二至三回羽狀分裂,具3-4對羽狀裂片,末回裂片長橢圓形至披針形,長4-5cm,寬1.5-2.5cm,先端漸尖,邊緣有鈍鋸齒;莖上部葉簡化,僅具有3裂小葉片的寬闊葉鞘。復(fù)傘形花序頂生或側(cè)生,直徑達20cm;花序梗長16-20cm,被粗柔毛;總苞片5-9,披針形;傘輻30-65,帶紫色,被短柔毛;小總苞片4-8,線形,小傘形花序有花25-50;萼齒不明顯;花瓣5,白色;花柱基短圓錐形。果實橢圓形至廣圓形,黃棕色,質(zhì)厚,側(cè)棱具寬翅,與果體等寬或超過,每棱槽中有油管1。花期7-9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高山草地及高山山坡灌叢中。
【性狀】性狀鑒別 根葉圓柱形或圓錐形,常單枝,少2-4分枝。長7-25cm,直徑2-4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蘆頭周圍有數(shù)層膜質(zhì)葉鞘,呈紫紅色,習(xí)稱“紅纓”。近蘆頭一端外表有多數(shù)密集的環(huán)紋,皮孔明顯,下部有不規(guī)則皺紋。斷面黃白色,有棕色環(huán)及裂隙,顯菊花紋理,具有多數(shù)油點,近蘆頭一端縱切面有橫隔。體輕泡。香氣濃烈,味苦,辛辣麻舌。
【化學(xué)成份】根含氧化前胡素(oxypeucedanin),異歐前胡內(nèi)酯(isoimperatorin),水合氧化前胡素(oxypeucedanin hydrate),白當歸腦(byakangelicol),白當歸素(byakangelicin),栓翅芹烯醇(pabulenol),阿壩當歸素(apaensin),并含二十四烷酸(lignoceric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γ-谷甾醇。
【藥理作用】1.鎮(zhèn)痛作用:法羅??傁愣咕?00mg/kg,300mg/kg灌胃,對小鼠熱板法及化學(xué)(酒石酸銻鉀)刺激引起疼痛反應(yīng)均有明顯的鎮(zhèn)痛作用,隨著劑量增加作用也加強。
【毒性】法羅海根浸膏小鼠灌胃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800 ± 53mg/kg。法羅??傁愣咕∈蠊辔傅陌霐?shù)致死量為2150 ±25mg/kg,中毒主要癥狀為先興奮,后驚厥,呼吸先停,最后心博停止于舒張期。
【鑒別】1.將根橫切面置紫外燈光(254nm)下觀察,皮部顯亮黃色熒光,加濃氨液1滴,呈黃綠色熒光。
【炮制】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洗凈,潤透,切薄片,干燥。 飲片性狀:為不規(guī)則的類圓形薄片,表面黃白色;邊周深褐色,粗糙。具有強烈的芳香氣。 貯干燥容器內(nèi),密閉,置陰涼干燥處。
【性味】味辛;苦;性溫
【歸經(jīng)】歸脾;肝;肺經(jīng)
【功能主治】理氣止痛;止咳平喘。主胸脅脘腹疼痛;頭痛;咳喘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 或入丸、散。
【注意】《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陰虛有熱及胃病唾血者忌用。”
【附方】產(chǎn)云南東川府法戛地的法落海村,故名法落海,亦寫作法羅海。又名法落梅,“梅”乃“?!弊种?。莖葉似川芎,故又名土川芎。
【各家論述】《綱目拾遺》:“己酉,友人工鼎條患心腹痛。有客從滇帶此物來,呼為法落梅。用根,其形嚴如上黨參,色亦黃白。味甘苦,服之疾愈。據(jù)云彼中人皆名法落悔,而不知諸書何以作梅字耶?蔡云白言:建參,閩人呼法落梅?!?/p>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對于法羅海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們的生活常識。
不知道大家對割舌羅是否熟悉,對它的功效作用是否了解,下面我們就來仔細分析一下割舌羅的價值和食用方法等。
【別名】割舌樹
【來源】藥材基源:為八角楓科植物土壇樹的根、葉。
【原形態(tài)】灌木或落葉小喬木,常直立,高約8m。稀攀援狀;樹皮褐色或灰褐色,平滑;有顯著的圓形皮孔,有時具刺。葉互生;葉柄長5-15mm,上面淺溝狀,下面圓形;葉厚紙質(zhì)或近革質(zhì),倒卵狀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7-13cm,寬3-6cm,先端急尖而稍鈍,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全緣,上面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脈腋被叢毛,漸老時無毛。聚傘花序3-8生于葉腋,?;ㄈ~同時開放;總花梗長5-8mm,花梗長7-10mm;花折色至黃色,有濃香味;萼裂片三角形,兩面均有柔毛;雄蕊20-30;花盤肉質(zhì);子房1室。核果卵形或橢圓形,長1.5cm,寬0.9-1.2cm,成熟時同紅色至黑色,先端有宿存萼?;ㄆ?-4月,果期4-7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疏林中。
【栽培】生物學(xué)特性 喜高溫、喜光、畏寒冷。野生于熱帶低海拔至中海拔的村邊、路邊或疏林中。引種栽培時應(yīng)選擇無霜地區(qū)。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以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為宜。
【化學(xué)成份】從土壇樹的粗枝中分得4種生物堿:喜樹次堿(venoterpine),安可任(ankorine),吐根酚堿(cephaeline),吐根酚亞堿(psychotrine)。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活血止痛。主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的介紹才發(fā)現(xiàn),原來割舌羅的藥理作用這么多,而且對于一些疾病也都有不錯的效果。其實我們的生活周圍可能有很多的“寶物”,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心。
說起吊羅果,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種中藥材,那么你對吊羅果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它又該怎么吃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別名】大雞母酸、酸盤子、大葉酸藤、長葉酸藤果、馬桂花
【來源】藥材基源:為紫金??浦参镩L葉酸藤子的全株。
【原形態(tài)】攀援灌木或藤本,長3m以上。小枝有明顯的皮孔。葉互生;葉柄長0.8-1cm;葉片堅紙質(zhì),倒披針形或狹倒卵形,長6-12cm,寬2-4cm,先端廣急尖至漸尖或鈍,基部楔形,全緣,側(cè)脈很多,常連成邊緣脈,總狀花序,腋生或側(cè)生于次年生無葉小枝上。長約1cm,被疏微柔毛或無毛,基部具不甚明顯的苞片;花梗長3-4mm,被微柔毛;小苞片披針形或三角形,具緣毛及腺點;花4數(shù),長2-3mm;花萼基部連合達1/3至1/2,萼片卵形或披針形,具疏緣毛,密布腺點;花瓣淺綠色或粉紅色至紅色,分離,橢圓形或卵形,具明顯的腺點,里面及邊緣密被乳頭狀突起;雄蕊在雄花中伸出花冠,長約為花瓣長的1倍,僅基部與花瓣合生,花藥背部密布腺點;雌蕊在雌花中超出花冠或與花冠等長,子房瓶形,柱頭扁平或略盾狀。果球形或扁球形,直徑1-1.5cm,紅色,有縱肋及多少具腺點,萼片脫落,若宿存則反卷;果梗長約1cm。花期6-8月,果期11月至翌年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2300m的山坡疏林或灌叢中。
【性味】酸;澀;性平
【功能主治】利濕;散瘀。主水腫;泄瀉;跌打瘀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上述這些都是關(guān)于吊羅果的一些小知識,如果您感覺比較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的話,不妨試一試,相信會對身體有一個明顯的改善。
很多人對羅蓋葉并不很清楚,所以在對羅蓋葉選擇的時候,需要進行了解,使得在食用它的時候可以放心,有利于疾病治療。
【來源】藥材基源:為忍冬科植物淡黃莢蒾的葉。
【原形態(tài)】淡黃莢蒾 常綠灌木,高達8m。葉對生;葉柄長1-2cm;葉片亞革質(zhì);葉卵形、寬橢圓形至長圓形,長6-12cm,寬2.5-6cm,先端短漸尖,基部視察而多少下延,邊緣除基部外有粗大鈍鋸齒,側(cè)脈5-6對,連同中脈在下面凸起。聚傘花序復(fù)傘形式,直徑4-7cm,被星狀毛;具總花梗,萼檐具5微齒;花冠白色,輻狀,直徑約5mm,裂片寬卵形,長約等于冠筒;雄蕊5,稍高出于花冠。核果寬橢圓形,長6-8mm,直徑3-4mm,先紅后變黑色;核扁,背具2、腹具1溝?;ㄆ?-4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80-1000m的山谷林中、溺愛旁或灌叢中。
【功能主治】活血;除濕。主跌打腫痛;風(fēng)濕痹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講述了羅蓋葉的一些食用方法等。雖然很多藥材都可以食用,但要提醒大家的是,中藥一般都是不可以亂吃的,要結(jié)合自己本身的情況用藥。
在經(jīng)過上千年的沉淀和積累的過程中,中藥在種類和數(shù)量上規(guī)模已經(jīng)相當驚人,所以選擇中藥治療一些疑難雜癥都是有著很好的效果,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一種中藥羅星草。
【別名】四方正、四不正、糖果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龍膽科植物羅星草的全草。
【原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20-40cm。全株光滑無毛。莖直立,多分枝。葉對生;無柄;葉片卵狀披針形,長1-5cm,寬0.5-2.5cm,莖上部葉較小,先端急尖,基部圓形或楔形;葉脈細,3-5條。復(fù)傘形花序假二叉分枝;花萼筒形,4淺裂,萼筒膜質(zhì),長9-11mm;花冠白色,長1.4-1.6cm,先端裂片4,平展,十字形。橢圓形或長圓狀匙形;雄蕊4,著生于花冠筒上部,不整齊,1枚發(fā)育,花絲絲狀,長2-2.5mm;子房無柄,圓柱形,長5-6.5cm,花柱絲狀,長8.5-10mm,柱頭2裂,裂片長圓形。蒴果內(nèi)藏,長圓形,膜質(zhì),長7-8mm。種子細小,扁圓形,黃褐色,表面具網(wǎng)紋?;?、果期8月至翌年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1400m的山谷林下。
【性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接骨。主肝炎;膽囊炎;急性腸炎;痢疾;扁桃體炎;跌打骨折;關(guān)節(jié)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的介紹才發(fā)現(xiàn),原來羅星草的藥理作用這么多,而且對于一些疾病也都有不錯的效果。其實我們的生活周圍可能有很多的“寶物”,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心。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經(jīng)常看到陀羅紫菀的身影,那么陀羅紫菀應(yīng)該如何食用呢?對我們的身體有哪些好的影響呢?一起來看看。
【別名】單頭紫菀、一枝香
【來源】菊科 陀羅紫菀 Aster tubinatus S. Moore,以 全草 入藥。
【生境分布】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
【性味】微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健脾,止痢。主治急性乳腺炎,急性扁桃體炎,小兒疳積,消化不良,痢疾,亦可用于防治感冒。
【用法用量】0.3~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通過上面的介紹才發(fā)現(xiàn),原來陀羅紫菀的藥理作用這么多,而且對于一些疾病也都有不錯的效果。其實我們的生活周圍可能有很多的“寶物”,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心。
飛天擒羅是一種非常珍貴的植物,現(xiàn)已經(jīng)被國家列為一級保護植物,它的歷史可以追述到恐龍時代,是素食恐龍的主要食物?,F(xiàn)今在中醫(yī)方面有重要的功效,針對肺結(jié)核、風(fēng)濕骨痛類似的癥狀有非常好的療效。本文介紹了關(guān)于用飛天擒羅治療肺結(jié)核的食療配方,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飛天擒羅簡介
飛天擒羅又叫山卡嶗,飛天擒羅的學(xué)名叫桫欏,是侏羅紀與恐龍同代的一種珍稀孑遺植物。某些植食性恐龍的主要食物、與恐龍年代同齡的植物“活化石”。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二、飛天擒羅功效
飛天擒羅氣味辛甘,性質(zhì)溫和,香氣四溢。以主干入藥,全年可采,削去主干的堅硬外皮,切片曬干。飛天擒羅含有淀粉和單寧,淀粉是很好的綠色食品,單寧入藥可治療肺結(jié)核咳血、風(fēng)濕等疾病。其性涼、能清熱止咳、祛風(fēng)除濕、化痰散結(jié),治肺熱咳嗽、吐血、風(fēng)火牙痛、風(fēng)濕骨痛等癥,尤其對肺結(jié)核、紅白痢疾有特殊療效。
三、肺結(jié)核的食療方
1.銀耳羹:銀耳5克,雞蛋1個,冰糖60克,豬油適量,銀耳發(fā)泡好煮熟爛,雞蛋取蛋清,加冰糖并同時倒入銀耳攪勻,起鍋,加少許豬油即成,每日酌量食用。
2.魚鱗羹:新鮮魚鱗500克,桔餅62克,冰糖125克,魚鱗與桔餅煮成羹,拌冰糖服,早晚飯前各服10~20毫升,口中溫化,溫開水送服。一劑可服30~40天。一般3~4個月見效。
3.蜜水炒芹菜根:芹菜根30克,蜂蜜水10毫升,芹菜根洗凈切碎,入鍋加蜜水炒熟吃,每日2~3次。
4.蓮子百合燉瘦肉:蓮子(去心)、百合各30克,瘦豬肉200~250克,三物洗凈,隔水燉熟爛,加鹽、味精調(diào)服。
5.黨參百合豬肺湯:黨參15克,百合30克,豬肺250克。三物加水適量,文火煎煮,熟后調(diào)味,飲湯食豬肺,分二次服,每天1次連服15~20天。
生活當中也許大家對某些東西并不是很了解,也不是很認識,以至于久而久之會出現(xiàn)一些疑慮的存在,羅布麻這樣的藥物主要是對高血壓,高血脂有著很好的功效,同時在某種程度上還能夠延緩衰老,促進消化功能,可以幫助許多糖尿病的患者達到病情的改善作用。
蘿卜麻的作用和功效
1、預(yù)防高血壓與高血脂
蘿卜麻中含有一種類似于維生素p的營養(yǎng)成分,這種物質(zhì)可以提高人體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也能增加血管的柔韌性和彈性,它能清理人體血管中的膽固醇,也能防止脂肪在人體血管中堆積,平時經(jīng)常用它泡水喝,既能預(yù)防高血壓也能預(yù)防高血脂,對多種高好心血管疾病都有很好的預(yù)防作用。
2、延緩衰老
蘿卜麻這種中藥材還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它能延緩人體衰老,眾所周知人類的衰老與身體內(nèi)的自由基有很大的關(guān)系,而蘿卜麻中含有的黃酮類物質(zhì)和酚類成分都具有超強的抗氧化作用,能清降身體內(nèi)的自由基,對提高人體細胞活性,延緩身體衰老有很大的好處。
3、提高消化功能
蘿卜麻還能提高人類的消化功能,它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和有機酸,這些酸性物質(zhì)被人體吸收以后可以加快人體內(nèi)胃酸分泌,也能提高腸胃的消化能力,能預(yù)防積食,也能減少食少腹脹等消化不良癥狀的發(fā)生。
4、預(yù)防糖尿病
平時適量服用蘿卜麻可以吸收豐富的微量元素鎂,這種物質(zhì)被人體吸收以后可以提高人體胰腺的功能,也能促進胰島素分泌,而胰島素數(shù)量增加以后人體內(nèi)的糖類物質(zhì)的代謝就會恢復(fù)正常,血糖也能處于正常狀態(tài),糖尿病的發(fā)生機率就能明顯下降。
在經(jīng)過上千年的沉淀和積累的過程中,中藥在種類和數(shù)量上規(guī)模已經(jīng)相當驚人,所以選擇中藥治療一些疑難雜癥都是有著很好的效果,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一種中藥剪夏羅。
【別名】剪紅羅(《證治要訣》),剪春羅(《綱目》),碎剪羅(《花鏡》),剪金花、雄黃花(《植物名實圖考》),闊葉鯉魚膽(《浙扛天目山藥植志》)。
【來源】為石竹科植物 剪夏羅 的 全草 。夏、秋采收,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根莖橫生,竹節(jié)狀,表面黃色,內(nèi)面白色,具條狀根。莖直立,叢生,微有棱,節(jié)略膨大,光滑。單葉對生,無柄;葉片卵狀橢圓形,長6~10厘米,寬2~4厘米,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有淺細鋸齒?;?~5朵集成聚傘花序;花萼長筒形,先端5裂,裂片尖卵形,具脈10條;花瓣5,橙紅色,先端有不規(guī)則淺裂,基部狹窄成爪狀,瓣片與爪之間有鱗片2;雄蕊10,與花瓣互生;子房圓柱形,花柱5。蒴果具宿存萼,先端5齒裂;種子多敷?;ㄆ?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疏林內(nèi)或林緣草叢中的較陰濕處。分布我國中部及浙江、江西等地。
【性味】《綱目》:"甘,寒,無毒。"
【功能主治】①《證治要訣》:"火帶瘡繞腰生者,或花或葉,細末,蜜調(diào)敷。"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毒V目》:剪春羅,二月生苗,高尺余,柔莖綠葉,葉對生抱莖,入夏開花,深紅色,花大如錢,凡六出,周圍如剪成可愛,結(jié)實大如豆,內(nèi)有細子,人家多種之為玩。
以上的內(nèi)容就是對于中藥剪夏羅的介紹,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應(yīng)該更多的去了解剪夏羅,才能更加合理的利用,更好的發(fā)揮出剪夏羅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