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葉嘉欖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活動有方,五臟自和?!蹦切┙】刀L壽的人,他們在養(yǎng)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作好了養(yǎng)生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才更好。中醫(yī)養(yǎng)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毛葉嘉欖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藥毛葉嘉欖,因為其作用和功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經(jīng)常被人們使用。那么,毛葉嘉欖究竟具有怎么樣的功效與作用呢?讓我們一起研究一下。
【別名】棵麻。
【來源】藥材基源:為橄欖科植物羽葉嘉欖的樹皮。
【原形態(tài)】羽葉嘉欖 常綠大喬木,高可達35m。鮮樹皮有白色粘液。小枝有皮孔,葉痕明顯,幼枝被柔毛,后毛脫落。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幼葉被柔毛,后無毛;小葉9-23,橢圓形、長圓形至披針形,長6-14cm,寬2-5.5cm,先端漸尖,基部圓或楔形,偏斜,邊緣有鈍鋸齒。圓錐花序腋生;花雜性,黃綠色;萼鐘狀,5裂,裂片三角形,被毛;花瓣5,長圓形,被柔毛;雄蕊10,離生;花盤裂片三角形至梯形;子房近球形,4-5室,被毛。核果呈不規(guī)則的球形,肉質(zhì),黃色。有種子1-5顆。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石山上、潮濕的山谷、坡地的雜木林中。
【性味】澀;涼
【功能主治】解毒;斂瘡。主水火燙傷;過敏性皮炎;瘡瘍潰爛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煎水涂、洗;或研末撒。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毛葉嘉欖,我們知道毛葉嘉欖是一種常見的中草藥,有很好的養(yǎng)生和保健作用,對人體有很多好處可以緩解很多癥狀,怎么樣,你了解了嗎?
ys630.COm精選閱讀
柱果木欖葉是中藥的一種,在某些疾病上對人體有著很好的幫助,而且這類藥物在使用上,也是比較廣泛,對柱果木欖葉選擇的時候,需要對柱果木欖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進行認識,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紅樹科植物柱果木欖的葉。
【原形態(tài)】喬木,高達20m,胸徑20-25cm;基部有板狀支柱根;樹皮有木栓質(zhì)小皮孔。單葉對生;葉柄長1-4.5cm;托葉長2.5-3.5cm;葉片橢圓狀長圓形,長7-17cm,寬2-8cm,先端急尖或漸尖,葉基楔形,全緣,光亮,薄革質(zhì)。聚傘花序生于上部葉腋內(nèi),約與葉柄等長;總花梗長6-8mm,有花2-3朵;花淡綠色,長約1cm;花萼8裂,裂片線形,約與萼管等長,萼管長4-6mm,平滑;花瓣短于花萼,長3-4mm,2深裂,裂縫間有刺毛1條,裂片先端有3或4條刺毛;雄蕊短于花瓣。種子1,于果離母樹前發(fā)芽,胚軸常彎曲,長8-15cm。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灘紅樹林中。
【化學(xué)成份】柱果木欖枝干和樹皮中含木欖精(brugine),4-羥基-1,2-二硫戊環(huán)(4-hydroxy-1,2-dithiolane),木欖醇(brugierol)和異木欖醇(isobrugierol)。
【功能主治】解毒截瘧。主瘧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的介紹才發(fā)現(xiàn),原來柱果木欖葉的藥理作用這么多,而且對于一些疾病也都有不錯的效果。其實我們的生活周圍可能有很多的“寶物”,只是很多時候我們沒有一顆善于發(fā)現(xiàn)的心。
毛葉石楠是中醫(yī)醫(yī)藥的一種,對于許多疾病是非常有幫助的。下面我們就對毛葉石楠簡單的介紹一下。
【別名】糯米珠、鄧向觀
【來源】薔薇科 毛葉石楠 photinia villosa (Thunb.)DC.,以 根、果 入藥。
【生境分布】貴州、江西。
【化學(xué)成份】含兒茶精、鞣質(zhì)。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除濕熱,止吐瀉。治上吐下瀉,赤白痢疾,恢復(fù)疲勞。
【用法用量】鮮果4~5兩,水煎,沖黃酒、紅糖,早晚飯前各服1次。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以上就是對毛葉石楠的功效與作用詳細介紹,對它的選擇,要根據(jù)自身需求進行,這樣對身體不會有損害,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疾病的效果。
中藥的種類有很多,我們在進行選擇的時候,需要先對藥物進行了解,那么對于毛冬瓜葉這種藥材你了解嗎?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
【別名】毛花楊桃葉。
【來源】藥材基源:為獼猴桃科植物毛花獼猴桃ActinidiaerianthaBenth.的葉。
【原形態(tài)】毛花獼猴桃 落葉藤本,幼枝、葉柄、花序和萼片密被乳白色或淡污黃色直展的絨毛或交織壓緊的綿毛;皮孔大小不等;髓白色,片狀。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50-1100m的山地草叢及疏灌木林中。
【性狀】性狀鑒別 完整葉卵形或闊卵形,長8-16cm,寬6-11cm;先端短尖或短漸尖,基部圓形、截形或淺心形,邊緣具硬尖小齒;上面枯綠色,有毛或已禿凈,僅中脈及側(cè)脈上有少數(shù)糙毛;下面淡枯綠色,密被乳白色及淡污黃色星狀絨毛;側(cè)脈7-8(-10)對,橫脈發(fā)達,明顯,厚紙質(zhì)。葉柄短粗,長1.5-3cm,密被乳白色或淡污黃色直展的絨毛或交織壓緊的綿毛。氣微,味微辛、澀。
【性味】微苦;辛;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祛瘀止痛;止血斂瘡。主癰疽腫毒;乳癰;跌打損傷;骨折;刀傷;凍瘡潰破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毛冬瓜葉在中藥中的利用率還是很高的,可以用來治療多種疾病。我們應(yīng)該在充分了解了毛冬瓜葉的功效和作用之后再食用。希望大家不要胡亂吃。
不知道大家有沒聽說過毛葉木通。毛葉木通對調(diào)理我們的身體有著很大的好處,在一些疾病上也可發(fā)揮不錯的作用,今天讓我們來看下毛葉木通的相關(guān)知識。
【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 山梅花 的 莖葉 。
【原形態(tài)】直立灌木,高2~3米。莖枝對生;幼枝灰綠色,有毛茸;老枝紅紫色,禿凈。單葉對生;長卵形,長4~10厘米,寬1~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鋸齒,側(cè)脈3~5條,兩面均具毛茸;葉柄長約1厘米。花單生或呈總狀花序,白色;萼和花瓣各4。蒴果卵圓形。種子多數(shù)。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疏林下。分布云南、貴州等地。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消炎。治膀胱炎,黃疸型肝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錢。
【摘錄】《*辭典》
通過對毛葉木通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紹,大家都知道它的神奇了吧。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人或者事情,都蘊含著我們意想不到的力量。既然大家知道了毛葉木通的神奇的療效和作用,那么可以嘗試一下,檢驗一下是否有效。
毛葉巴豆是一種中藥,除了日常我們知道的功效外,其實毛葉巴豆還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們馬上來看看。
【別名】剎?。ù雒?/p>
【來源】為大戟科植物 毛葉巴豆 的 全株 。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灌木,高約2米。多分枝,幼枝密被粗毛。單葉互生,卵圓形,具尖頭,長10~15厘米,寬7~9厘米,下面密被白色糙毛,基脈3出,有香氣。
【生境分布】野生或栽培。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性熱,味辛微酸。
【功能主治】鎮(zhèn)靜祛風(fēng),退熱止痛,舒筋活絡(luò)。治瘧疾,高熱,驚癇抽搐,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麻木不仁。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錢:或浸酒。外用:搗敷。
【附方】①治瘧疾、高熱、驚癇抽搐:毛葉巴豆一至二錢,水煎服;外用葉搗包寸口。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相信通過上面的一些講解之后,大家對于中藥毛葉巴豆已經(jīng)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了吧?其實很多的食物或者藥材都是一樣的,只有我們?nèi)チ私馑趴梢愿鶕?jù)自己的情況正確的食用,有效的幫助保健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