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山慈菇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靜能養(yǎng)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則聰慧清醒。”社會不斷發(fā)展,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了社會性的話題,沒有好的身體,萬事事皆休。您是否正在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麗江山慈菇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麗江山慈菇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麗江山慈菇可以用來藥用也可以用來食用,而且麗江山慈菇的功效和作用是相當全面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別名】益辟堅、草貝母
【來源】為百合科江山慈菇屬植物 麗江山慈菇 Iphigenia indica A. Gray,以 鱗莖 入藥。夏秋采挖,洗凈,曬干,研粉備用。
【毒性】本品可使中樞神經(jīng)麻痹,使觸覺不敏感,給與大劑量則引起吐瀉和腸出血。
【性味】苦,溫。有毒。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鎮(zhèn)痛,抗癌。用于支氣管炎,哮喘,痛風,乳癌,鼻咽癌,唾腺腫瘤。
【用法用量】1~2分,研粉加適量蜂蜜蒸服。
【備注】(1)本品在云南部分地區(qū)誤稱土貝母,由于本品有毒,主治功能與土貝母不同,不能混用,注意鑒別。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上述這些都是關(guān)于麗江山慈菇的一些小知識,如果您感覺比較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的話,不妨試一試,相信會對身體有一個明顯的改善。
ys630.coM延伸閱讀
山慈菇很常見的,它的菌類食物一種,這類食物在制作上,也是有著很好的方法,常見都是進行熬湯,對它的在使用數(shù)量上,不能過多,這樣對身體沒有任何好處,山慈菇也是藥物,它在治療一些疾病上,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對山慈菇的功效與作用都有什么呢,也是有著很多方面。
很多人對山慈菇的功效與作用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對它選擇的時候,需要先對它進行認識,這樣在使用它的時候,才會知道該如何選擇它最佳,利于身體疾病治療。
山慈菇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
主治實熱性癰腫,癰疽發(fā)背,療毒瘡癤,痕病結(jié)核,無名腫毒。
應(yīng)用:
(1)用于外敷癰腫疔瘡。配麝香、五倍子等,制成紫金錠(玉樞丹),局部外涂治腮腺炎較好。
(2)用于治療癌腫,較多用于乳癌。用紫金錠配王不留行、銀花、冰片,如乳癌方。
用法用量:內(nèi)服9-15g,外用適量。
山慈姑春、秋、冬均可采收。挖取鱗莖,洗凈,除去須根及外皮,曬干或鮮用。
炮制: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水浸約1小時,潤透,切薄片,干燥?;蛳磧?,干燥,用時搗碎,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nèi),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以上就是對山慈菇的功效與作用一些介紹,選擇它是一個放心好選擇,但是要注意的是,使用山慈菇的時候,要注意它的應(yīng)用和炮制,這樣對疾病治療,還是對身體各方面,才會有很好的幫助,使得身體可以健康發(fā)展。
導(dǎo)讀:中藥山慈菇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山慈菇的功效與作用、山慈菇圖片、山慈菇的藥用價值、山慈菇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山慈菇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山慈菇簡介山慈菇圖片山慈菇的功效與作用山慈菇的藥用價值山慈菇方劑制劑慈菇和山慈菇的區(qū)別山慈菇的副作用山慈菇的栽培技術(shù)山慈菇簡介
山慈菇,中藥名,為蘭科植物杜鵑蘭、獨蒜蘭或云南獨蒜蘭的干燥假鱗莖。鱗莖圓錐形,頂端漸銳尖,形如桃。高約1~2厘米,最大直徑0.8~1.5厘米。表面黃白色光沽,基部略凹陷,一側(cè)有縱溝紋一條。質(zhì)堅硬稍脆。斷面黃白色,粉質(zhì),中央有圓錐形心芽一枚。氣微,味淡。以個粒均勻,色白凈光潔者為佳。
山慈菇圖片
山慈菇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主癰疽惡瘡;瘰疬結(jié)核;咽痛喉痹;蛇、蟲咬傷。
1、《本草拾遺》:主癰腫瘡瘺,瘰疬結(jié)核等,醋磨敷之。
2、《本草綱目》:主疔腫,攻毒破皮。解諸毒,蛇蟲、狂犬傷。
3、《本草新編》:山慈菇,玉樞丹中為君,可治怪病。大約怪病多起于痰,山慈菇正消痰之藥,治痰而怪病自除也。或疑山慈菇非消痰之藥,乃散毒之藥也。不知毒之未成者為痰,而痰之已結(jié)者為毒,是痰與毒,正未可二視也。
山慈菇的藥用價值
1、凡熱毒瘀互結(jié)而致癰腫疔毒、瘰疬結(jié)核者,既可內(nèi)服,亦可外用,且有膿能潰,無膿可消,可與雄黃、麝香、大戟、文蛤等配伍。
2、凡肝郁氣滯,痰熱內(nèi)比結(jié)所致瘰疬結(jié)核者,可與昆布、貝母等相伍,以行氣化痰散結(jié)。
3、凡熱毒辣上攻所致喉痹咽痛者,可與山豆根、蚤休、射干等合用,以清熱解毒利咽。
山慈菇方劑制劑
1、紫金錠(《百一選方》):本品,五倍子,千金子,紅芽大戟,麝香。上藥研細末,用糯米煮濃飲和藥,薄荷湯磨服。功能解諸毒,療諸瘡,利前竅,治百病。
2、治結(jié)核丸(《中藥與處方手冊》):本品,連翹,漏蘆,土茯苓,紅大戟,雙花。研細末,制丸。治癰疽發(fā)背,丹毒,淋巴結(jié)結(jié)核。
3、治腫瘤方(《中藥與處方手冊》):本品,莪術(shù),三棱,柴胡,蒲公英,草河車,絲瓜絡(luò),瓜萎,生甘草。水煎服。治乳癌等惡性腫瘤。
4、九三七散(《臨床常用中藥手》湖南):山慈菇,山蕾瓜,七葉一枝花,青黛,冰片。共研細末,少許吹喉,治咽喉炎,扁桃體炎,自喉等。
慈菇和山慈菇的區(qū)別
慈菇是一種菜農(nóng)種植的蔬菜,類似芋頭、藕之類。南方多有種植。
山慈菇是一味中藥,基本是野生的。南方農(nóng)村常把它曬干,有咽喉疼痛時刮一些山慈菇的粉末含在口中,常能治愈。
山慈菇的副作用
副作用的臨床表現(xiàn)為,中毒后與急性砷中毒所見相同,有流涎、咽喉燒灼感。惡心、頻繁嘔吐、劇烈腹痛、腹瀉、消化道出血、便血、脫水、休克、煩躁不安、昏迷、少尿、血尿,嚴重時可致急性腎小管壞死。神經(jīng)系統(tǒng)表現(xiàn)為眩暈、疲乏、全身肌肉及關(guān)節(jié)疼痛,并可出現(xiàn)上升性麻痹導(dǎo)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肌肉明顯松弛,瞳孔散大,血壓升高,脈快而弱,以后可出現(xiàn)心力衰竭和發(fā)紺等。
山慈菇的栽培技術(shù)
1、地整地
選擇酸性紅、黃砂壤土,前茬為豆科或禾本科作物,輪閑或生荒地更為理想,有一定坡度,以便排水,但坡度不宜超過15,以免雨水沖刷。整地在頭一年的深秋季節(jié)進行,深翻,燒去雜草、樹根,增加土壤磷、鉀含量。以后根據(jù)地塊情況再翻挖3-4次,充分腐熟和自然消毒。種植前1個月,結(jié)合整地,每公頃施入30-37.5噸過篩的腐熟農(nóng)家肥,待種。
2、間管理
溫度和水分是影響山慈菇種子發(fā)芽的關(guān)鍵因素之一,因此,播種后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使土壤濕度保持在85%左右,35-38天開始出苗,50天后苗齊,這時可減少澆水次數(shù),保持土壤正常濕度。勤除草,勤松土,以利于植株生長,使水分容易滲透,減少病害的發(fā)生。松土、除草時,要特別注意幼苗與雜草的區(qū)別,動作要輕緩。
3、獲加工
3年生的山慈菇,11月初植株倒苗時,即可采挖,把鱗莖挖起來去掉莖稈、須根和泥土。選莖粗在1厘米以上的鱗莖加工做藥,先洗凈泥土曬干,碾成粉,即可提取秋水仙堿。其余的小鱗莖放在通風干燥處,以免發(fā)生腐爛,然后用沙貯藏起來,下一年繼續(xù)栽培。選生長3年以上的植株留種,籽粒較為飽滿。
以上就是一些山慈菇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山慈菇葉對于醫(yī)藥方面的價值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對于治療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山慈菇葉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zhì),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英文名】leaf of Appendiculate cremastra
【來源】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杜鵑蘭或獨蒜蘭等的葉。
【原形態(tài)】1.杜鵑蘭,陸生植物。假鱗莖聚生,近球形,粗1-3cm。頂生1葉,很少具2葉;葉片橢圓形,長達45cm,寬4-8cm,先端急尖,基部收窄為柄?;ㄝ銈?cè)生于假鱗莖頂端,直立,粗壯,通常高出葉外,疏生2枚筒狀鞘;總狀花序疏生多數(shù)花;花偏向一側(cè),紫紅色;花苞片狹披針形,等長于或短于花梗(連子房);花被片呈筒狀,先端略開展;萼片和花瓣近相等,倒披針形,長3.5cm左右,中上部寬約4mm,先端急尖;唇瓣近匙形,與萼片近等長,基部淺囊狀,兩側(cè)邊緣略向上反折,前端擴大并為3裂,側(cè)裂片狹小,中裂片長圓形,基部具1個緊貼或多少分離的附屬物;合蕊柱纖細,略短于萼片。花期6-8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山坡及林下陰濕處。
【性味】味甘;微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癰腫瘡毒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綱目》:除乳癰、便毒。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山慈菇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服用時能按照醫(yī)囑,同時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自身抵抗力。
麗江獨活是中藥里比較常見的一種藥材了,那么麗江獨活都有哪些養(yǎng)生功效呢?日常麗江獨活都在哪些方面得到廣泛的應(yīng)用呢?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麗江獨活吧。
【別名】巖白芷
【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麗江獨活的根。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約30cm。全株無毛,不分枝,有縱溝紋。莖中、下部葉柄長約10cm,基部具膨大葉鞘;葉片長約10cm,三出分裂,側(cè)生裂片有柄,長1-3cm,裂片倒卵形或鞭狀卵形,長4-6cm,3淺裂,上面被白色柔毛或無毛,下面沿脈疏生長硬毛,邊緣具細鋸齒;莖上部葉漸小,具短柄。復(fù)傘形花序頂生;無總苞片;傘輻不等長,被毛;小苞片1-2,線形;花柄粗糙;花白色,花瓣二型;萼齒不明顯;柱頭短。花期7月,果實未見。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高山草地。
【性味】味辛;苦;性微溫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散寒止痛。主頭痛;鼻寒;鼻淵;脘腹痛;風寒濕痹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就是對麗江獨活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等的詳細說明,像麗江獨活這類藥物在疾病上的效果是非常不錯,不過要注意的是,使用麗江獨活的時候,需要適量的進行,不宜使用的太多,否則對身體也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菌類植物是現(xiàn)在很多人都很喜歡吃的食物,很多的菌類食物不僅非常的好吃,同時還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和藥用價值。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沒有聽說過山慈菇,但是作為菌類食物的一種,山慈菇的味道非常的鮮美,同時里面還含有非常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那么山慈菇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1.乳腺增生?。荷酱裙?0克,夏枯草15克,益母草15克,浙貝母10克,栝樓10克,水煎服。
2.疔瘡腫毒:山慈菇適量,研末。使用時取少許,加米醋調(diào)和外涂。
3.癰疽腫痛:山慈菇15克,蒲公英30克,金銀花30克,水煎外洗。[3]
4.小兒癲癇:山慈菇適量,加茶水研如泥,每次3克,日服1~2次。使吐出痰涎即止。
5.咽喉紅腫:山慈菇6克,山豆根6克,射干6克,牛蒡子9克,大青葉9克,水煎服。
6.瘰疬結(jié)核:山慈菇15克,連翹30克,煅牡蠣30克,川貝母20克,紫胡15克,研末蜜丸,每次6克,日服2次。
7.萎縮性胃炎:山慈菇10克,吳茱萸15克,白蔻仁15克,蒲公英50克,姜黃連10克,研末,每次6克,日服2次。亦用于本病伴腸化、異型增生者。
很多菌類食物基本上都是長的差不多的,但是對于身體造成的影響具有很明顯的不同。很多菌類食物還有劇毒,食用后對于身體也會造成非常明顯的傷害,在食用山慈菇的時候一定要多注意食物的辨別和區(qū)分,以免造成食物中毒。
不知道大家對麗江青木香是否熟悉,對它的功效作用是否了解,下面我們就來仔細分析一下麗江青木香的價值和食用方法等。
【別名】青木香、木香、理木香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厚葉川木香的根。
【原形態(tài)】厚葉川木香 多年生蓮座狀草本,莖高3-15mm。根粗壯,圓柱形,通常不分枝,外皮淡褐色。葉互生,蓮座狀,展開,平鋪;基生葉柄長7-8cm,密被短柔毛,基部膨大,上部葉柄較短;葉片厚紙質(zhì);基生葉葉片寬倒卵形或近圓形,長10-18cm,寬7-15cm,先端圓或急尖,基部寬楔形或近截形,邊緣具不規(guī)則波狀齒或不明顯澆齒,上面深綠色,下面蒼白色,兩面被糙伏毛,上部葉較小。頭狀花序頂生,徑4-5cm;總苞片革質(zhì),邊緣膜質(zhì)并帶紫色,微有睫毛,外層寬卵形,寬1-1.8cm,先端具凸尖,內(nèi)層披針形,先端漸尖;花冠紫色,長約3cm,筒部比檐部長2倍。瘦果有棱;冠毛3層,剛毛狀,其中較粗者先端明顯膨大呈狹紡錘狀,污黃色,有短羽毛。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草地、灌叢或疏林中。
【性狀】性狀鑒別 本品呈圓柱形或有縱槽的半圓柱形,用彎曲,長10-30cm,直徑1-3cm。表面黃褐色或棕褐色,具縱皺紋,外皮脫落處可見絲瓜絡(luò)狀細筋脈;根頭偶有黑色發(fā)粘的膠狀物,習稱 “油頭”。體較輕,質(zhì)硬而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或黃色,有深黃色稀疏的油點及裂隙,木部寬廣,有放射狀紋理,有的中心呈枯朽狀。氣微香,味苦,嚼之粘牙。
【性味】味辛;苦;性溫
【功能主治】理氣;健胃;止痛。主脘腹疼痛;脅痛;消化不良;慢性胃腸火;痢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9g;研末,1.5-3g。
【摘錄】《中華本草》
麗江青木香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料,卻常常被人們所遺忘,其實他的功效和作用是你意想不到的,只有大家善于食用,用對方法,我相信,它對各位的身體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山慈菇是助于菌類食物,也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類食物,山慈菇在制作上也有著很多不同的方法,很多朋友會選擇用它來熬湯,不過要注意數(shù)量的選擇,數(shù)量過多反而對身體沒有好處,山慈菇也屬于藥物,它可以幫助治療一些疾病,是具有一定藥用價值的,那么山慈菇功效是什么呢?
很多人對山慈菇的功效與作用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對它選擇的時候,需要先對它進行認識,這樣在使用它的時候,才會知道該如何選擇它最佳,利于身體疾病治療。
山慈菇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jié)。
主治實熱性癰腫,癰疽發(fā)背,療毒瘡癤,痕病結(jié)核,無名腫毒。
應(yīng)用:
(1)用于外敷癰腫疔瘡。配麝香、五倍子等,制成紫金錠(玉樞丹),局部外涂治腮腺炎較好。
(2)用于治療癌腫,較多用于乳癌。用紫金錠配王不留行、銀花、冰片,如乳癌方。
用法用量:內(nèi)服9-15g,外用適量。
山慈姑春、秋、冬均可采收。挖取鱗莖,洗凈,除去須根及外皮,曬干或鮮用。
炮制: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水浸約1小時,潤透,切薄片,干燥?;蛳磧?,干燥,用時搗碎,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nèi),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以上就是關(guān)于山慈菇功效是什么的一個介紹,山慈菇對于我們的身體是有一定幫助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時候是可以放心的進行的,不過要控制要食用的數(shù)量,想要利用山慈菇來治療一些疾病,對于它的應(yīng)用和炮制是需要注意的,這樣才會達到相應(yīng)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