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山紅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活動有方,五臟自和。”社會不斷發(fā)展,養(yǎng)生已經成為了社會性的話題,每個人要想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不能忽視養(yǎng)生。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實現(xiàn)的呢?經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滿山紅根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中藥對我們的身體有著不同的功效,可以對我們的身體進行調理。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味中藥:滿山紅根,它具體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一起來看看吧。
【來源】為杜鵑花科植物 興安杜鵑 的 根 。
【功能主治】治急性細菌性痢疾。
【臨床應用】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取鮮滿山紅根(洗凈、切片)半斤,加水1500~2000毫升,煎1~2小時取汁。成人150~200毫升,兒童(3~5歲)50毫升,均日服3次。觀察48例,治愈率達90%。從臨床表現(xiàn)看,粘液膿性便為主的較膿血便為主的效果好。
【摘錄】《*辭典》
知道了滿山紅根的功效和作用等,對于廣大朋友而言,如果是感覺自己需要的話,不妨在平時的時候食用一些,相信一定可以有效的改善您的情況。不過為了保證食用之后的效果,也請您一定要按照要求食用,避免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才可以得到它預期的效果。
yS630.Com相關推薦
滿山紅油對于醫(yī)藥方面的價值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對于治療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滿山紅油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英文名】OLEUM RHODODENDRI DAURICI
【來源】本品為杜鵑花科植物 興安杜鵑 Rhododendron dauricum L. 的干燥 葉經水蒸氣蒸餾得到的揮發(fā)油 。
【性狀】本品為淡黃綠色至黃棕色的澄清液體;有強烈刺激性香氣,味清涼而辛辣。放冷至-10℃以下,即析出結晶。本品能與甲醇、乙醇、丙酮、氯仿或乙醚任意混合,在水中微溶。相對密度應為0.935~0.950(附錄ⅦA)。折光率應為1.500~1.520(附錄ⅦF)。
【鑒別】取本品0.1ml,加乙醇0.5ml,搖勻,加1% 香草醛硫酸溶液2 滴,振搖,顯紫紅色至暗紫紅色。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用于急、慢性支氣管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05~0.1g,一日2~3次。
【貯藏】遮光,密封,置陰涼處。
【摘錄】《中國藥典》
對于滿山紅油的藥用價值大家應該都了解了吧,在平時食用的時候也能夠更有針對性了,更合理的用藥才能夠更好的治療一些常見的疾病。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藥材。那么對于紅根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別名】小獨腳蓮、長蟲包谷、見血飛
【來源】天南星科天南星屬植物 紅根南星 Arisaema calcareum H. Li,以 根狀莖 入藥。全年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
【性味】辛,寒。有劇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止痛。外用治癰瘡腫毒,乳腺炎,腮腺炎,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鮮品適量,搗爛外敷,干品研粉水調或酒調或干品磨酒敷患處。
【注意】嚴緊內服和搽有破損的創(chuàng)面。
【備注】(1)本品有劇毒,嚴緊內服和搽有破損的創(chuàng)面。若誤服中毒,按一般中毒處理,也可加用生姜、甘草、防風各5錢,水煎服,可解毒。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云南中草藥》
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對紅根的詳細介紹,大家可以了解到關于紅根的功效和藥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很多人都知道,滿山白對一些疾病具有獨特的療效,其實,滿山白的神奇的功效遠不止于此,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述一下滿山白的功效。
【別名】小花滿山白
【來源】藥材基源:為杜鵑花科植物毛果杜鵑的根、莖葉及花。
【原形態(tài)】半常綠灌木,高達2m。多分枝,幼枝密被扁平灰色或紅色糙伏毛,老枝漸光滑無毛,樹皮縱裂多纖維。葉二型,革質,簇生枝頂;葉柄長3-5mm,密被糙伏毛;春葉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4-6.5cm,寬0.8-2.5cm,先端漸尖,有短尖頭,基部寬楔形,上面無毛或近無毛,下面密生紅棕色長糙伏毛;夏葉較小,卵形,長1.5-2.5cm,寬6-8mm。傘形花序頂生,有花3-10朵,花梗長3-5mm,密生糙伏毛;花萼小,裂片不明顯,近圓形,密生紅棕色扁平毛;花冠狹漏斗狀,白色或淡紅色,花冠筒長約8mm,帶薔薇色,外面被疏毛,裂片較長,開展,上方有紫紅色斑點;雄蕊5,伸出花冠外,花藥背著,頂孔開裂;子房1,花柱基部有柔毛。蒴果橢圓形,長8-10mm,密生糙伏毛?;ㄆ?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丘陵山坡路旁灌叢中。
【化學成份】葉中含有金絲桃甙(hyperin),槲皮甙(quercitrin),槲皮素(quercetin),無羈萜(friedelin),α-香樹脂醇(α-amy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及表無羈萜(epifriedelin)。
【性味】辛;性涼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平喘。主慢性氣管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葉、花3-5g;根、莖15-30g。。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滿山白,我們知道滿山白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還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們要善于利用滿山白來為我們的健康護航。
平時我們在山坡上或平原地區(qū),經常會看到一些不知名的植物,詢問當?shù)厝瞬胖澜袧M山香,聽名字會非常的讓人有意象,可是又看起來比較普通并沒有太出奇的地方,其實大家并不知道滿山香看似普通,實際上功效和藥用價值卻很多。
食療方法:取50克滿山香用清水沖洗后,加入適量豬骨
常言說:無山不客,無客不山??图胰硕嗑由綆n,野草木多。門前屋后、田塍溝圳遍長藥草??图胰瞬粌H頑強奮斗,還積累了不少經濟、實效的藥草醫(yī)療知識豐富經驗。
每年端午前后,家家戶戶洗藥草浴,得以延年清健,這一民風成為客家傳統(tǒng)習俗。
在客家,大多數(shù)客家人都住在山區(qū),這些山區(qū)水土清冷,居民體質多虛寒。人們在勞動后多處于疲勞狀態(tài),如不注意,特別容易感受風寒濕等外邪,產生頭痛、全身酸痛等癥狀,影響到日后的生活和勞動。用香藤草煎水(俗稱暖水)洗浴,乃客家傳統(tǒng)保健良方。而且客家傳統(tǒng)中香藤子還用來女性月子藥浴,在熬制澡湯的時候把雞蛋同時熬煮,這種經過香藤子煮過的雞蛋也是別有風味。
“一泡康”香藤草是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最新科研成果,在客家傳統(tǒng)香藤草煎水的基礎上,應用現(xiàn)代科技生物超微提取工藝生產的高科技產品。通過足療、洗浴,達到強腎健體、祛風濕、除腳氣等效果。
過山香選方
1、風濕關節(jié)痛
組成:過山香18.8克 白馬屎37.5克 威靈仙18.8克 刺五加18.8克 感冒草30.0克 豬腳1只
用法:水煎去渣,加豬腳、酒燉,分2次服。
2、關節(jié)炎
組成:過山香37.5克 白肉穿山龍37.5克 牛奶埔37.5克 狗頭芙蓉37.5克 八角金盤根37.5克 威靈仙18.8克
用法:加水燉豬腳,分2~3次服。
3、毒蛇咬傷
組成:鮮過山香根適量 米酒適量
用法:將鮮過山香根切碎,半酒水煎服,并取鮮葉搗爛敷傷口周圍。(或絞汁加燒酒服。)
4、跌打損飭
組成:過山香根莖80.0克
用法:洗凈,半酒水煎服。另取鮮葉搗敷。
5、皮膚濕疹
組成:鮮過山香枝葉適量
用法:水煎,外洗患部。
6、強筋壯骨,風濕骨痛
組成:過山香18.8克 山秀英37.5克 紅藥頭37.5克 紅骨掇鼻草根18.8克 雙面刺18.8克 紅骨蛇18.8克
用法:半酒水燉豬排骨,分2次服。
7、風濕筋骨痛
組成:山素英18.8克 紅骨蛇18.8克 雙面刺18.8克 大葉千斤拔22.5克
蔡鼻草22.5克 過山香18.8克 刺拔仔根18.8克 梅葉冬青30.0克 黃金桂30.0克
用法:水3碗,酒3碗,煎2碗,加豬排骨150.0克,燉熟,分2次服。
紅茴香根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紅茴香根可以用來藥用也可以用來食用,而且紅茴香根的功效和作用是相當全面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別名】老根(《浙江天目山藥植志》),八角腳根(《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木蘭科植物 狹葉茴香 的 根 或 根皮 。全年可采,根挖起后除去泥土雜質,切片曬干。根皮,在根挖起后,斬成小段曬至半干,用小刀剖開皮部除去木質部即得。
【原形態(tài)】狹葉茴香,又名:山木蟹、木蟹、山桂花、大茴(《浙江天目山藥植志》),木蟹柴、土大茴、香蟹、木蟹樹、黃楠、鐵苦散、悶痛香、大香樹、山大茴(《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生境分布】生于陰濕的溪谷兩旁雜木林中。分布長江中、下游以南各省區(qū)。
【性狀】根圓柱形,常不規(guī)則彎曲,直徑通常2~3厘米,表面粗糙,棕褐色,具明顯的橫向裂紋和因干縮所致的縱皺,少數(shù)栓皮易剝落現(xiàn)出棕色皮部。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淡棕色,外圍紅棕色,木質部占根的大部分,并可見同心環(huán)(年輪)。氣香,味辛澀。根皮呈不規(guī)則的塊片,大小不一,略卷曲,厚1~2毫米,外表棕褐色,具縱皺及少數(shù)橫向裂紋。內表面紅棕色,光滑;有縱向紋理。質堅脆,斷面略整齊,氣、味同根。橇及根皮均以干燥無泥雜者佳。
【炮制】洗凈,稍浸,取出俟?jié)櫷?,根斜切成片,根皮斜切成絲,曬干即可。
【性味】金華《常用中草藥單方驗方選編》:"苦,溫,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風通絡,散瘀止痛。治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癰疽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研粉,1~3分。
【注意】孕婦忌服;陰虛無瘀滯者慎用。
【附方】①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㈠紅茴香根皮一至二錢。水煎,沖黃酒、紅糖,早晚各服一次。(《浙江民間常用草藥》)㈡紅茴香鮮根皮或樹皮,加黃酒或食鹽,搗敷患處。(《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臨床應用】治療關節(jié)或肌肉風濕傷痛:取紅茴香根皮制成5%注射液,在痛處直接注射(勿注入關節(jié)腔內),每次0.5~2毫升,隔1~2日注射1次,一般3~7次為一療程。治療風濕或外傷引起的關節(jié)與肌肉疼痛計541例,結果痊愈295例,顯效128例,好轉70例,無效48例,有效率在90%以上。據(jù)觀察,紅茴香注射液宜用于中醫(yī)辨證屬于寒性之風濕傷痛,不宜用于熱證患者,而忌用于關節(jié)紅腫、血沉或抗"O"升高的風濕活動期患者。一般注射局部當天略感疼痛,第2天疼痛加劇,第3天起又漸減輕,注射3~5次后疼痛即可消除。疼痛加劇反應越大,療效越佳。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紅茴香根,我們知道紅茴香根有非常全面的功效和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紅茴香根作為一種調理身體的手段 。
紅子根是我們國家常見的中藥之一,紅子根的藥用歷史非常的久遠,很多久遠的醫(yī)藥典籍里面就有著紅子根的記載,紅子根有很好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我們來看一下。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 火棘 的 根 。9~10月采挖,洗凈,曬干。
【性味】《四川中藥志》:"性平,味酸澀,無毒。"
【功能主治】治虛勞骨蒸,閉經,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4~8錢;或燉肉。
【注意】《重慶草藥》:"孕婦禁用,氣虛者慎服。"
【附方】①治干病、經閉、骨蒸潮熱:紅子根、紅藤、大血藤、小血藤、石澤蘭、三白根、紅孩兒。燉雞服。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分類草藥性》。
紅子根不僅有多種功效,而且它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多種食用方法,因而得到很多人的喜愛。
地紅子根作為一種中藥材,給我們提供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物質,地紅子根同時還能夠解決身體遇到的一些疾病,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地紅子根都有哪些營養(yǎng)和功效。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 小葉平枝灰栒子 的 根 。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小葉平枝灰栒子,又名:矮紅子。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分布四川、湖北、貴州、云南等地。
【性味】性涼,味酸澀。
【功能主治】清熱除濕。
【附方】①治下痢腹痛:地紅子根五錢,朱砂蓮三錢,吳萸子、銀花各一錢。煎水服,一日三次,每次半碗。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上面是關于地紅子根的一個簡單的介紹,通過這些我們可以了解到地紅子根中含有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元素,對于治療和預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關人士的指導下食用。
中藥一直是很多人治病時候最佳之選,中藥對治療疾病有著很好幫助,在選擇的時候也可以放心,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種中藥材紅麩楊根。
【來源】藥材基源:為漆樹科植物紅麩楊的根。
【原形態(tài)】紅麩楊 落葉喬木或小喬木,高4-15m。樹皮灰褐色,小枝被微柔毛。奇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葉軸上部有狹翅;具小葉7-13,無柄或近無柄,卵狀長圓形或長圓形,長5-12cm,寬2-4.5cm,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全緣,下面沿脈有細毛。圓錐花序頂生,長15-20cm,密被微絨毛;花小,雜性,白色;花暮裂片狹三角形;花瓣長圓形,開花時先端外卷;花絲線形;花藥卵形;花盤厚,紫紅色,無毛;子房球形,徑約1mm,1室,花往3。果序下垂;核果近球形,略壓扁,徑約4mm,成熟時暗紫紅色,被具節(jié)柔毛和腺毛。種子小?;ㄆ?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460-3000m的石灰山灌叢或密林中。
【化學成份】葉含貝殼杉雙黃酮(agathisflavone),穗花杉雙黃酮(amentoflavone),南方貝殼杉雙黃酮(robustaflavone),扁柏雙黃酮(hinokiflavone)。
【性味】酸;澀;平
【功能主治】澀腸止瀉。主痢疾;泄瀉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紅麩楊根的詳細介紹,鑒于它是一種中藥材,我們可以放心食用,紅麩楊根對人體各方面都是有著很好的改善作用的。
女兒紅根是一種中藥,除了日常我們知道的功效外,其實女兒紅根還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們馬上來看看。
【別名】鴨公青(《草木便方》),鴨公頭、消黃散(《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為鼠李科植物 云南勾兒茶 的 根 。9~10月采挖其根。
【原形態(tài)】云南勾兒茶,又名:青龍草(《草木便方》),女兒紅茶(《分類草藥性》),女兒茶(《天寶本草》),碎米藤、泛銀子。
【生境分布】生于土坎或荒坡上向陽處。分布云南,四川、貴州等地。
【性味】①《草木便方》:"甘淡,平。"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治赤白痢疾,黃疸,熱淋,崩中帶下。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
【附方】①治赤白痢疾:鴨公青、六合草,馬齒莧、茶葉。煎湯服。(《四川中藥志》)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分類草藥性》
以上就是女兒紅根的一些相關知識的介紹,是不是對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呢?希望大家可以把女兒紅根運用到生活中,為我們的健康服務。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健康長壽逐漸為我們所重視,所以現(xiàn)今養(yǎng)生食療的方法非常流行,中醫(yī)趨勢越來越熱,中藥也再次占據(jù)人們的視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中藥香根芹根。
【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香根芹的根。
【原形態(tài)】香根芹 多年生草本,高20-70cm。主根圓柱形,長2-5cm,有香氣。基生葉葉柄長5-26cm,基部有膜質葉鞘;葉片輪廓呈闊三角形或近圓形,通常二至三回羽狀分裂或二回三出式羽狀復葉,羽片2-4對,羽片邊緣有缺刻,羽狀淺裂以至羽狀深裂,有短柄,末回裂片卵形,長卵形以至卵狀披針形,邊緣有粗鋸齒,兩面被白色粗硬毛,有時僅在脈上有毛;莖生葉的分裂形狀同基生葉。復傘形花序頂生;花序梗長4-22cm;總苞片1-4,膜質,早落;傘輻3-5,長3-8cm;小總苞片4-5,背面或邊緣有毛。通常反折;小傘形花序有能育花1-6朵,不育花的花柄絲狀,短?。换ò甑孤褕A形,先端有內曲的小舌片;花絲短于花瓣;花柱略長于花柱基;子房被折色而扁平的軟毛。果實線形或棍棒狀,長1-2.5cm,基部尾狀尖,果棱有刺毛;分生果橫剖面圓狀五角形,胚乳腹面內凹?;?、果期5-7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50-1120m的山坡林下,溺愛邊及路旁草叢中。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養(yǎng)肝明目。主消化不良;夜盲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
上面是關于香根芹根的一個簡單的介紹,通過這些我們可以了解到香根芹根中含有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元素,對于治療和預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關人士的指導下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