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牙消點眼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靜能養(yǎng)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則聰慧清醒?!鄙鐣陌l(fā)展,人們對養(yǎng)生越來越看重,養(yǎng)生不應(yīng)只是調(diào)侃或者賣弄,而是必須認(rèn)真地踐行。正確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jìn)行的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馬牙消點眼方的功效與作用”,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馬牙消點眼方以幾種常見的中藥材為主要原料,采用藥食同源的純天然中醫(yī)配方,經(jīng)現(xiàn)代先進(jìn)工藝技術(shù)提取精制而成,下面我們來看一看 馬牙消點眼方有哪些功效與作用。
【處方】馬牙消(研)半兩,蕤仁(去皮,研)7粒,杏仁(去皮尖雙仁,炒,研)3-7枚,石膽(研)2綠豆大,烏賊魚骨(去甲,研)半分,赤石脂(研)1綠豆大,黃連(去須,為末)1分,象膽(研)1分,珍珠10粒(黃泥裹,燒,去泥,研)。
【制法】上為極細(xì)末,瓷合內(nèi)盛。
【功能主治】眼赤澀,障翳侵睛磣痛。
【用法用量】每取黍米許大,旋用清水和點。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三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馬牙消點眼方這種中藥方劑的一些介紹,現(xiàn)在人們對養(yǎng)生都已經(jīng)重視起來,特別是各大電視上都會報道一些有關(guān)養(yǎng)生的方法,從飲食方面到運動方面等。大家也可以多學(xué)習(xí)一些這樣的方法,對自己的身體進(jìn)行好的調(diào)養(yǎng)。
ys630.COm精選閱讀
黃連點眼方在中醫(yī)學(xué)上屬于是一種效果很好的中藥方劑。根據(jù)相關(guān)的一些醫(yī)學(xué)研究上認(rèn)為,這樣的中藥試劑十分的安全、有效,適合很多疾病的癥狀,下面就去認(rèn)識下黃連點眼方這種方劑吧。
【處方】黃連(去須)4兩,鉛丹(研)2兩,蜜4兩。
【制法】上同和,先蒸1次,再曬1日,綿裹,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目赤熱痛,障翳不退。
【用法用量】冷水浸,點眼。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三
【處方】黃連(去須,搗末)半兩。
【功能主治】熱毒乘肝,上沖于目,推眵赤腫,磣澀疼痛。
【用法用量】上以生竹筒1個,留節(jié),可長6-7寸,以水2大合,將黃連末用新綿裹,納竹筒中,著古銅錢1文,蓋筒口,于炊飯甑中密蓋之,待下饙即取出,以綿濾過,候冷,納瓶中。每以銅箸點少許,著目眥頭,每日3次,木可過多,1-2日愈;若治眼暗,不過7日愈。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三
【處方】黃連(宣州者,去須)1分(搗末),馬牙消(研)1錢,蜜(綿濾過)半匙(與上2味和勻)。
【功能主治】目赤腫痛,煩熱昏暗并障翳。
【用法用量】上取消梨1顆,割頂作蓋,去核,如甕子,將諸藥納于梨中,以蓋子覆之,冬月半月,夏月1日,傾出,以綿絞去滓,以汁點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三
雖然說黃連點眼方的功效是非常顯著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服用,因此在服用這類藥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詢醫(yī)生。
隨著現(xiàn)在人對于健康的關(guān)注,在平時的時候也非常注意補充營養(yǎng)和調(diào)理身體,在如今市場上,中西藥各有各的優(yōu)勢和不足,而中藥方劑由于天然無公害,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點眼仙方。
【處方】蕤仁3錢(去皮,將竹紙研去油方入藥,用筆筒卷紙,將藥鋪紙上,重層卷研),珍珠2分5厘(生用,綿紙包,打碎研),琥珀2分(生用,紙包,打碎研爛),熊膽1分5厘(生,研碎),牛黃1分(生用),麝香半分(生用),片腦1分5厘(生用),蜂蜜3錢5分(用慢火煨化,濾去滓)。
【制法】上先稱眼藥罐,次加蜜,稱后入藥,攪以上藥8味,調(diào)勻。
【功能主治】遠(yuǎn)年近日爛弦風(fēng)眼,翳障青盲,腫痛百病。
【用法用量】點眼。
【摘錄】《壽世保元》卷六引馬伏所方
以上就是本文對點眼仙方的一些介紹,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可以多多積累這方面的信息,一定會對周圍的人有所幫助的。
對于點眼圣仙方,我想有些人可能聽說過,甚至服用過,但是有些人就是沒有聽說過了。沒有聽說過的沒關(guān)系,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好好講講什么是點眼圣仙方。
【處方】人屎1兩,貓屎1兩,狗屎1兩(用黍糠2升炒黃色,入前3味制過,各凈用6錢),山茨菰5錢,白犀角(銼)7錢,羚羊角(銼)7錢,火消7錢,黃連(去毛)6錢,血竭5錢,沒藥5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將小棗剖開去核,每一個入藥末2分,合上,用針將棗刺遍眼,烏金紙包裹,入陽城罐內(nèi)封固,打火線香1炷,取出冷定,去棗上皮。每棗連棗稱1錢研細(xì),入好片腦3分,為極細(xì)末。
【功能主治】傷寒大頭瘟腫項,瘧疾,痘疹。
【用法用量】如傷寒,點男左女右大眼眥,汗出即愈;如傷寒12日無汗者,用藥吹入男左女右鼻孔,汗出即愈;如陰癥瘟疫,頭項俱腫者,俱如上點,汗出即愈。
【摘錄】《魯府禁方》卷一
上面介紹了點眼圣仙方的藥用價值,它可以被制作成藥物去治療一些疾病。所以了解它是很重要的,這樣就可以有針對性的使用,讓它更好的發(fā)揮價值。
馬牙貫眾作為一種中藥材,你知道它的藥用價值都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嗎?中醫(yī)都是如何利用馬牙貫眾來治療疾病的呢?還有日常在使用馬牙貫眾治療疾病的時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別著急,我們?yōu)榇蠹乙灰唤獯稹?/p>
【來源】藥材基源:為蹄蓋蕨科植物華北蹄蓋蕨的根莖。
【原形態(tài)】植株高達(dá)80cm。根莖短粗而斜升,頂端與葉柄基部被棕色、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長15-35cm,禾稈色,基部黑色,向上近光滑;葉片紙質(zhì),葉軸和小羽軸常帶紫紅色,卵圓形或橢圓形,長25-40cm,寬20-30cm,二回羽狀或三回羽狀深裂;羽片10-15對,互生,有柄,闊披針形,基部的較大,長13-18cm,寬4-7cm,二回羽狀深裂;小羽片15-20對,稍斜上,披針形,中部的較大,長2-4cm,寬1-2cm,漸尖頭,基部楔形,不對稱,羽狀深裂;裂片狹長圓形,鈍頭,邊緣有小鋸齒或淺裂;葉脈在裂片上為羽狀,在下面隆起,側(cè)脈單一,伸達(dá)齒端。孢子囊群短線形或鉤狀,沿側(cè)脈上側(cè)著生,靠近中脈,每裂片有4-5對,成熟時滿布葉背,囊群蓋淺棕色,膜質(zhì),邊緣嚙蝕狀。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800-1200m的田邊濕地及灌木林下巖石縫處。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血;驅(qū)蟲。主瘡毒癤腫;痢疾;鼻衄;蛔蟲病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文的描述我們知道了什么是馬牙貫眾,馬牙貫眾有著怎樣的功效。馬牙貫眾的藥用價值很高,有利于免疫系統(tǒng)的改善,是我們一個值得的選擇。
馬牙七是一種可以治療很多疾病的藥材,科學(xué)健康地食用的話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還有疾病治療是可以帶來很大功效的?,F(xiàn)在我們就具體去了解一下馬牙七的功效作用以及食用方法吧。
【別名】九子蓮[陜西太白山]
【來源】蘭科蝦脊蘭屬植物 流蘇蝦脊蘭 Calanthe fimbriata Franch.和 劍葉蝦脊蘭 (窄葉蝦脊蘭)C. davidi Franch.,以 假鱗莖 和 根 入藥。夏季采挖,洗凈,曬干。
【性味】辛、苦,涼。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淤止痛。用于胃潰瘍,急性胃擴張,慢性肝炎,腰痛,腹痛,頸淋巴結(jié)結(jié)核,慢性咽炎,牙痛,砂淋,閉經(jīng),關(guān)節(jié)痛,蛇咬傷,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0.5~2錢;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陜西中草藥》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馬牙七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服用時能按照醫(yī)囑,同時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自身抵抗力。
氣溫和濕度等的變化尤其會導(dǎo)致身體不適,更是需要在此時加強補養(yǎng),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簡單的養(yǎng)生方劑馬牙消散的做法,希望能在大家需要的時候起到的效果。
【處方】馬牙消30克(細(xì)銼)朱砂30克(細(xì)研)龍齒30克 犀角屑30克 黃芩30克 甘草30克(炙微赤,銼)
【制法】上藥搗細(xì)過羅為散,研勻。
【功能主治】治心黃。心神恍惚,口干煩悶。
【用法用量】每服6克,以生地黃汁調(diào)下。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
【處方】馬牙消1兩(細(xì)銼),朱砂1兩(細(xì)研),龍齒1兩,犀角屑1兩,黃芩1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細(xì)散,都研令勻。
【功能主治】心黃。心神恍惚,口干煩悶。
【用法用量】每服2錢,以生地黃汁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五十五
【處方】馬牙消(研末)1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口瘡,喉癰,及傷寒熱病后,咽痛閉塞不通,毒氣上沖。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含咽津,1日3-5次。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一七
【處方】馬牙消半兩,消石半兩,硼砂半兩,山豆根半兩,甘草1分(炙。上2味別為末)(一法人真龍腦1分)。
【制法】上藥前3味,以瓷盒內(nèi)盛,用鹽泥固濟(jì),候干,以慢火斷成汁,良久,取出候冷,于地坑內(nèi),先以甘草水灑,后用紙3重裹藥,以土蓋之3宿,出火毒后取出,細(xì)研為散,卻入后2味末和勻。
【功能主治】喉痹氣欲絕。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以蓖子抄納咽中咽津;甚者,以竹管吹入喉中。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七十四引《神巧萬全方》
【處方】馬牙消1分,馬勃1分,牛黃(細(xì)研)1分,川大黃(銼,微炒)1分,甘草(炙微赤,銼)1分。
【制法】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小兒喉痹疼痛,水漿不入。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以新汲水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八十九
【處方】馬牙消半兩,消石半兩,硼砂半兩。
【制法】上藥以瓷瓶子納盛,用鹽泥固濟(jì),候干,以慢火煅成汁,良久,取出候冷,于地坑子內(nèi),先以甘草水灑,后用紙3重裹藥,以土蓋之3宿,出火毒后取出,細(xì)研為散。
【功能主治】喉痹氣欲絕。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用蓖子抄納咽中,咽津,更以竹管吹入喉中。
【摘錄】《圣惠》卷三十五
【別名】白龍散
【處方】馬牙消半兩,黃連末1兩,硇砂半分,蘆薈末1分,珍珠末1分,龍腦半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眼生花翳侵睛,向明不得。
【用法用量】白龍散(《普濟(jì)方》卷七十八)。方中硇砂,《普濟(jì)方》作“硼砂”。
【摘錄】《圣惠》卷三十三
怎么樣?看完了上文對于馬牙消散的簡單介紹后是不是感嘆中醫(yī)的神奇?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源遠(yuǎn)流長,所以我們一定要傳承下去。
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也更重視養(yǎng)生。很多人都知道中藥馬牙半支[圖]對身體有好處,能夠治療很多很多疾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別名】馬牙莧(《奇方類編》),醬瓣半支、旱半支(《百草鏡》),醬瓣草(汪連仕《采藥書》),醬板豆草(《周益生家寶方》),鐵梗半支、山半支(《綱目拾遺》),佛甲草、半支蓮(《浙江民間草藥》),豆瓣草、六月雪、狗牙瓣(《四川中藥志》),仙人指甲(《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景天科植物 凹葉景天 的 全草 。夏、秋收采。
【原形態(tài)】多年生肉質(zhì)草本,高10~17厘米。莖下部匍匐,節(jié)上生須根,上部直立,淡紫色,略呈四方形,棱鈍,有槽,平滑。葉對生;倒卵形至倒卵狀匙形,長約1~2.7厘米,先端圓,中間微凹,基部沿莖下伸,成半圓形耳垂,全緣,光滑,表面綠色,中肋基部微凹,頂端不顯,背面中肋處為極細(xì)縱溝紋。復(fù)聚傘花序頂生;萼片5,綠色,匙形,長不到花瓣的1/2;花瓣5,黃色,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約4毫米,先端尖銳;雄蕊10,花絲細(xì)長;心皮5,分離,基部微合,胚珠多數(shù)。蓇葖果。花期夏秋間。
【生境分布】生于田野向陽處及山野溪旁巖石上。分布華東、華中、西南等地。
【性味】酸,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血,利濕。治癰腫,疔瘡,吐血,衄血,血崩,帶下,瘰疬,黃疸,跌撲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
【附方】①治瘡毒紅腫:六月雪、芙蓉葉、魚腥草。共搗絨敷。(《四川中藥志》)
【各家論述】《綱目拾遺》:"馬牙半支有二種,有紅梗青梗之別。治婦人赤白帶第一妙藥。赤帶用赤梗者,白帶用白梗者。"
【備注】此外, 圓葉佛甲草 亦同等入藥,與上種的主要區(qū)別點為葉的先端鈍圓而不凹。分布于華東地區(qū)。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馬牙半支有二種,有紅梗青梗之別,治婦人赤白帶第一妙藥。赤帶用赤梗者,白帶用白梗者。
以上就是的馬牙半支[圖]相關(guān)介紹,相信大家在看過之后就能夠有所了解了。在知道馬牙半支[圖]的功效和作用后就可以根據(jù)自身體質(zhì)來調(diào)理了。
點眼膏的作用是很多的,只是大家不知道怎么利用而已。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點眼膏的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處方】白蜜12兩(慢火熬,去沫,濾過),朱砂1分(細(xì)研),黃丹3分(細(xì)羅過),馬牙消3分(細(xì)研),蕤仁1分(湯浸,去赤皮,研),黃連半兩(去須,細(xì)銼),黃柏半兩(細(xì)銼)。
【制法】上藥與煉蜜攪令勻,入于青竹筒內(nèi),安于釜湯中煮,自早至夜,不得住火,水少別暖水更添,時時用槐杖子攪之,至來日早晨取之,以綿濾三兩度取清者,用瓷瓶子盛之。
【功能主治】眼熱毒所攻,腫澀痛。
【用法用量】銅箸點之。
【摘錄】《圣惠》卷三十二
【別名】點眼散
【處方】初胎糞(炙干)1錢,雄黃5分,黃連4分,片腦少許。
【制法】上為極細(xì)末,水調(diào)。
【功能主治】一切赤白痢,及噤口危急之癥。
【用法用量】點眼散(《玉案》卷三)。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五引黃賓江方
上文是關(guān)于點眼膏的介紹和分析,希望在大家的生活中能有參考的價值。另外 一定要合理的用藥,這才是保證生命健康的標(biāo)準(zhǔ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