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鹿花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終生保健,終生康?。唤K生養(yǎng)生,終生康寧。隨著社會觀念的更新,養(yǎng)生的理念也在不斷刷新,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guān)系。怎樣才能實現(xiàn)科學(xué)的中醫(yī)養(yǎng)生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馬鹿花的功效與作用”,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xué)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xué)藥材。那么對于馬鹿花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別名】小豆花、紫梗藤(《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為豆科植物 馬鹿花 的 根 。全年可采,切片曬干。
【原形態(tài)】藤狀灌木,高約3米。3出復(fù)葉,小葉卵圓形,基出3脈,脈在下面突起,葉形偏斜,全緣,無毛。圓錐花序,花淡紫紅色,龍骨瓣近于勁直,先端鈍圓。莢果矩形。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林下。
【性味】甘澀,平。
【功能主治】驅(qū)蟲。治蛔蟲,寸白蟲,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
【附方】治小兒蛔蟲癥:馬鹿花三至五錢。水煎半小時,去渣,加蜂蜜適量,空腹服,連服兩日。(性味以下出《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摘錄】《*辭典》
上文介紹了馬鹿花的相關(guān)常識,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馬鹿花,大家可以在平時多積累一些相關(guān)的東西,這會對我們保持身體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
擴展閱讀
中藥鹿草,是很好的一味中藥材,鹿草在調(diào)理身體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在醫(yī)藥方面應(yīng)用的也比較廣泛。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鹿草的根。
【原形態(tài)】鹿草 多年生草本,高60-80cm。根狀莖粗厚。莖直立,不分枝,被稀疏的蛛絲毛,直徑1cm。中下部莖葉較大,有短柄或幾無柄;葉片全角橢圓形、倒針形或披針形,長13-6cm,寬約7cm,羽狀深裂或幾全裂;側(cè)裂片5-8對,披針形或長披針形,頂裂片較大,全部裂片邊緣有鋸齒;向上的葉及接頭狀花序下部的葉漸小,無柄,披針形,邊緣有鋸齒或不規(guī)則羽狀分裂;全部葉質(zhì)地薄,兩面綠色,兩面沿脈有極稀疏的蛛絲毛。頭狀花序,單生莖頂;總苞半球形,直徑5-6cm,總苞片通常12層,覆瓦狀排列,向內(nèi)層漸長,附屬物卵形、寬三角形或近菱形,長寬可達7mm,兩面被稠密的白色長柔毛;內(nèi)層及最內(nèi)層披針形及線狀披針形,不包括先端附屬物長1.5-1.8cm,寬2-3mm,先端附屬物長卵形,褐色,兩面被稠密的白色長柔毛,長6-8mm,寬2-5mm;小花全部為兩性,紫紅色,花冠長2.5cm,細管部長1.4cm,花冠裂片長7mm,線形。瘦果,長橢圓形,長7mm,寬2mm,褐色,有4棱,棱間有明顯的間肋;冠毛多層,向內(nèi)層漸長,長達1.8cm,基部連合成環(huán),整體脫落;冠毛剛毛短羽毛狀。花果期7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000-2700m的山坡草地、草甸。
【化學(xué)成份】1.全草含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土大黃氧甙(rhapollticoside)A、B、C、D。E、F、G、H,地上部分還含對-羥基苯甲酸(p-hydroxybenzzoic acid),原地茶酸(protocatechuic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對-香豆酸(p-coumar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新綠原酸(neochlorogenic acid),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異鼠李素(isorhamnetin),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apigenin)。根中含異綠原酸(isochlorogenic acid),α-(反式5-庚烯-l,3-二炔-l-基)-2′-(1,2-二羥基乙基)噻吩[α-(trans-5-heptenel,3-diyn-1-yD-2′-(1,2-dihydroxyethyl)thiophene),鹿草甾酮(rapisterone),蛻皮甾酮-20,22-單丙酮化物(ecdysterone-20,22-monoacetonide),蛻皮甾酮-2,3-單丙酮化物(ecdysterone-2,3-monoacetonide),槲皮素5-O-葡萄糖甙(quercetin 5-O-glu-coside),異鼠李素5-O-葡萄糖甙(isorhamnetin 5-O-glucoside),槲皮素、3,3′-二甲基醚(quercetin-3,3′-dimethyl ether),槲皮萬壽菊素(quercetagetin),木犀草素(luteolin),山柰酚(kaempferol),蛻皮甾酮(ecdysterone)。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益氣健脾;安神。主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神經(jīng)衰弱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0g;或制成酊劑。
【摘錄】《中華本草》
經(jīng)過本文的介紹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關(guān)于鹿草的相關(guān)知識。不管是從食物保健還是中醫(yī)的角度,鹿草的作用都是不可小覷的。
鹿髓是中藥當(dāng)中非常常見的一種,也是經(jīng)常使用的一種藥物。它在治療很多疾病方面有著奇特的效果和作用,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述一些中藥鹿髓的作用。
【來源】為鹿科動物 梅花鹿 或 馬鹿 的 骨髓 或 脊髓 。
【性味】《別錄》:"味甘,溫。"
【功能主治】補陽益陰,生精潤燥。治虛勞羸弱,肺痿咳嗽,陽痿,血枯。
【用法用量】內(nèi)服:熬膏;酒煮或入丸劑。
【附方】治虛勞傷中,脈絕筋急,肺萎咳嗽:鹿髓半升,蜜二兩,酥二兩,生地黃汁四合,杏仁三兩(酒一中盞,浸研取汁),桃仁三兩(酒半盞,研取汁)。先以桃仁、杏仁、地黃等汁于銀鍋內(nèi)慢火煎令減半,次下鹿髓、酥、蜜同煎如餳。每于食后,含咽一茶匙。(《圣惠方》鹿髓煎)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名醫(yī)別錄》。
以上就是對鹿髓的作用一些介紹,使用它的時候,可以根據(jù)上面所講的需求進行,而且鹿髓在治療某些疾病上也有著很好的幫助。
疾病產(chǎn)生需要藥的改善,不同的疾病藥物選擇也是不同的,想要能夠很好的治療自身疾病,就需要對癥下藥,中藥鹿仙草對治療某些疾病也是有著很好的幫助。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種藥材。
【別名】不上蓮、通天蠟燭、石上蓮、山菠蘿
【來源】藥材基源:為蛇菰科植物疏花蛇菰的全株。
【原形態(tài)】草本,高10-20cm。全株鮮紅色至暗紅色,有時轉(zhuǎn)紫紅色;根莖分枝,近球形,長1-3cm,直徑1-2.5cm,表面密被粗糙小斑點和淡黃白色星芒狀皮孔?;ㄇo高5-10cm;鱗苞片橢圓狀長圓形,先端鈍,互生,8-14枚,長2-2.5cm,寬1-1.5cm,基部幾全包著花莖?;ù菩郛愔?序);雄花序圓柱狀,長3-18cm,頂端漸尖,雄花近輻射對稱,花被裂片通常5,近圓形,長2-3mm,頂端尖或稍鈍圓;聚藥雄蕊近圓盤狀,中部呈臍狀突起,花藥5,小藥室10,無?;蚪鼰o梗;雌花序卵圓形至長圓狀橢圓形,向頂端漸尖,長2-6cm;子房卵圓形,具細長的花柱和短子房柄,聚生于附屬體的基部附近;附屬體棍棒狀或倒圓錐尖狀,先端截平或先端中部稍隆起,中部以下驟狹呈針尖狀,長約lmm?;ㄆ?-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660-1700m的密林下。
【藥理作用】小鼠接種實體型肝癌H22后,次日開始灌服鹿仙草氯仿提取物500mg/(kg·d),連續(xù)7~10日,有顯著的抗肝癌作用。小鼠分別灌服該提取物0.5g/kg, 1g/kg和2g/kg,未見中毒表現(xiàn)及死亡。鹿仙草氯仿提取物500mg/kg給犬灌服,對其血壓、心率和呼吸均未見明顯改變。
【性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益腎養(yǎng)陰;清熱止血。主腎虛腰痛;虛勞出血;痔瘡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敷。
【摘錄】《中華本草》
上述這些都是關(guān)于鹿仙草的一些小知識,如果您感覺比較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的話,不妨試一試,相信會對身體有一個明顯的改善。
中藥材是很常見的,而且中藥材的種類還比較多,在功效也是有著一些區(qū)別,因此選擇之前,需要進行很好的了解,那么你了解鹿蔥這種藥材嗎?
【來源】藥材基源:為石蒜科植物鹿蔥的鱗莖。
【原形態(tài)】鹿蔥 多年生草本。鱗莖卵形,直徑4-5cm。秋季出葉,長約8cm,立即枯萎,第2年早春又抽葉;葉帶狀,寬約2cm,先端圓鈍,綠色。花莖高50-70cm;總苞片2枚,披針形,長約6cm,寬約1.3cm;傘形花序有花4-8朵,淡紫紅色;花被裂片倒披針形,長約7cm,寬約1.8cm,邊緣基部微皺縮;花被管長約2cm;雄蕊與花被裂片近等長,花柱略伸出花被外?;ㄆ?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野生于山溝、溪邊陰濕處。
【栽培】生物學(xué)特性 生于山溝、水邊陰濕草叢中,地上部夏、冬兩季休眠,2月中、下旬葉叢萌發(fā)出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前后枯萎進入休眠期,初秋抽出花莖,花期8月中旬至9月上旬,一般栽培情況下結(jié)實少。9月植株枯萎進入第2次地上休眠,鱗莖露地越冬。
【化學(xué)成份】鮮莖含石蒜堿(lycorine),偽石蒜堿(pseudoly-corine),dgtgafi 石蒜倫堿(lycorenin),高石蒜堿(homolycorine),多花水仙堿(tazettine),新雨石蒜堿(norpluviine),雪花蓮胺堿(galan-hamine),表雪花蓮胺堿( epigalanthamine),條紋堿(vittatine),雨石蒜堿(pluviie),石蒜胺堿(lycoramine),小星蒜堿(hippea-stnne),紫花石英鐘蒜堿( squamigerine)和石英鐘蒜-S-葡萄甘露聚糖(lgcoris-S-glucomannan)。
【性味】辛;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解毒;祛痰;利尿;催吐。主咽喉腫痛;瘡癰腫毒;瘰疬;咳嗽痰端;水腫;小便不利;食物中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g;或絞汁飲。外用:適量,搗敷,絞汁涂或煎湯熏洗。
【注意】體虛無實邪及孕婦禁服;皮膚破損者禁敷。
【各家論述】1.《群芳譜》:“鹿蔥色頗類萱,但無香爾。因鹿喜食之,故名。然葉與花莖,皆各自一種,黃葉綠而尖長,鹿蔥葉團而翠綠,萱葉與花同茂,鹿蔥葉枯死而后花。萱一莖實心,而花五六朵節(jié)開;鹿蔥一莖虛心,而五六朵花并于頂;萱六瓣布光,而鹿蔥七、八瓣。本草注管,云即今之鹿蔥,誤。”2.《遵生八箋》:“鹿蔥花,花儼蜨蝶,三大圓瓣而三小尖瓣,色蔥藕色,中心白地,紅黃點點。搖風(fēng)弄影,豐韻可人。根枝叢發(fā)?!?/p>
【摘錄】《中華本草》
上述這些都是關(guān)于鹿蔥的一些小知識,如果您感覺比較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的話,不妨試一試,相信會對身體有一個明顯的改善。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經(jīng)常看到鹿藿的身影,那么鹿藿應(yīng)該如何食用呢?對我們的身體有哪些好的影響呢?一起來看看。
【別名】老鼠眼、餓螞蝗[湖南]、痰切豆
【來源】豆科鹿藿屬植物 鹿藿 Rhynchosia volubilis Lour.,以 根 及 全草 入藥。夏秋采收,洗凈切片,曬干。
【性味】苦、辛,平。
【功能主治】消積散結(jié),消腫止痛,舒筋活絡(luò)。用于小兒疳積,牙痛,神經(jīng)性頭痛,頸淋巴結(jié)結(jié)核,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腰肌勞損;外用治癰癤腫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鮮草或鮮根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本經(jīng)》
通過上文我們已經(jīng)了解到了中藥鹿藿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大家可以對癥下藥,在生活中正確的食用鹿藿。
鹿梨是中醫(yī)醫(yī)藥的一種,對于許多疾病是非常有幫助的。下面我們就對鹿梨簡單的介紹一下。
【別名】檖(《詩經(jīng)》),赤羅(《毛詩傳》),羅(《爾雅》),山梨、楊檖、鼠梨、赤蘿(陸璣《詩疏》),樹梨(《綱目》),酸梨(《植物名實圖考長編》),野梨(江西《草藥手冊》)。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 豆梨 的 果實 。
【原形態(tài)】落葉喬木或灌木,高可達9米。樹皮灰黑色;小枝光滑;冬芽有細毛。單葉互生,或于短枝上簇生,闊卵形或卵形,長4~8厘米,寬3.3~5.5厘米,先端短銳尖,基部圓形至闊楔形,邊緣有細而圓鈍的鋸齒,兩面無毛;葉柄長2~4厘米。傘房花序呈總狀,有花6~12朵,花徑2~2.5厘米;花梗長1.5~3厘米;萼片5,披針形,稍短于萼筒),外面無毛,內(nèi)面有稀毛;花瓣5,卵圓形,白色有短爪;雄蕊20;花柱2,稀為3。梨果球形,徑約1~2厘米,黑褐色,有斑點,萼裂片脫落;果柄細長。種子黑褐色?;ㄆ?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生于溪旁、路邊及雜木林中,分布廣東、江西、浙扛、江蘇、山東、河南、陜西、甘肅等地。
【化學(xué)成份】含水分75~80%,糖約15~20%。
【性味】《綱目》:"酸澀,寒,無毒。"
【功能主治】《本草圖經(jīng)》:"煨食治痢。"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圖經(jīng)》。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鹿梨的一些基本功效,以及鹿梨的食用方法等,這樣大家在食用的時候才不會用錯,也能夠更加正確的發(fā)揮鹿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