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壺盧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活動有方,五臟自和。”對于養(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對養(yǎng)生頗有心得的人。就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您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苦壺盧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苦壺盧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中藥,對天一些體質(zhì)不好的人來說,吃苦壺盧可以讓我們更好的保健身體,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苦壺盧。
【別名】苦匏(《國語》),蒲盧(《禮記》),苦瓠(《本經(jīng)》),約壺、約腹壺(《廣志》),苦瓠婁(《唐本草》),亞腰壺盧(《簡便單方》),長柄茶壺盧(《瀕湖集簡方》),藥壺盧(《綱目》),細(xì)頸葫蘆、長柄葫蘆(《本經(jīng)逢原》),金葫蘆(《藥材資料匯編》),京葫蘆、小葫蘆(《江蘇植藥志》)。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 苦葫蘆 的 果實 。秋季采取成熟而未老的果實,去皮用。
【原形態(tài)】一年生攀援草本,具軟毛;卷須有分枝。葉互生;葉片心狀卵形,長10~40厘米,寬與長略相等,有2~4淺裂,先端短尖或鈍圓,邊緣具不規(guī)則波狀短齒,基部心形,葉兩面均被軟毛;葉柄很長,頂端具腺齒2枚?;ù菩弁?,單生;雄花有長柄,較葉柄更長,雌花柄較短;萼漏斗狀5裂,裂齒狹三角形,被柔毛;花瓣5,白色,廣卵形;雄花花蕊3,花藥結(jié)合,一藥具1室,另二藥各具2室;雌花子房橢圓形,有絨毛,花柱短,柱頭3枚,各2裂。果實初時被柔毛,淡綠色,熟后外殼變硬,光滑,呈白色或黃色,上下有兩個不等的果室,上室較下室為小,中間細(xì)縮如腰。種子白色,扁平,倒卵狀長橢圓形?;ㄆ?~8月。yS630.cOM
【生境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利水消腫。治水腫,黃痘,消渴,癃閉,癰腫惡瘡,疥癬。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煮汁涂或滴鼻。
【注意】虛寒體弱者忌服。
【附方】①治水通身腫:㈠苦瓠膜二分,葶藶子五分。上二味合搗為丸,服如小豆大五丸,日三。㈡大棗肉七枚,苦瓠膜如棗核大。一服三丸,如十五里,又服三丸,水出更服一丸。(《千金方》)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有關(guān)苦壺盧的功效的問題就講解到這里,希望對您起到幫助。雖然苦壺盧的價值非常高,但是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謹(jǐn)慎。
ys630.COm精選閱讀
現(xiàn)在雖然西醫(yī)和西藥比較普遍,但是很多時候人們還是認(rèn)為要吃中藥病才能好,這是因為中藥能夠治本。壺盧秧就是中藥的一種,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關(guān)于壺盧秧的小常識吧。
【來源】藥材基源:為葫蘆和植物葫蘆和瓠瓜的莖、葉、花、須。
【原形態(tài)】一年生攀援草本。莖、枝具溝紋,被粘質(zhì)長柔毛,老后漸脫落。葉柄纖細(xì),長16-20cm,被毛;頂端有2腺體;葉片卵狀心形或腎狀卵形,長、寬約10-35cm,不分裂成3-5裂,具5-7掌狀脈,先端銳尖,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齒,基部心形,彎缺開張,半圓形或近圓形,兩面均被微柔毛,葉背及脈上較宇航局。卷須纖細(xì),初時有微柔毛,上部分2歧。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單生;雄花:花梗細(xì),比葉柄稍長,花梗、花萼、花冠均被微柔毛,花萼筒漏斗狀,長約2cm,裂片披針形,長5mm,花冠白色,裂片皺波狀,長3-4cm,寬2-3cm,先端微缺而頂端有小尖頭,5脈;雄蕊3,花絲長工3-4mm,花藥長8-10mm,長圓形,藥室折曲;雌花花梗比葉柄稍短或近等長;花萼和花冠似雄花;花萼筒長2-3mm,子房中間縊縮,密生粘質(zhì)長柔毛,花柱粗短,柱頭3,膨大,2裂。果產(chǎn)初為綠以,后變白色至帶黃色,果形變形較大,因不同變種和品種而異,有呈啞鈴狀,長數(shù)十厘米,有的僅長10cm,有的呈扁球形、棒狀或杓狀,成熟后果皮變木質(zhì)。種子白色,倒卵形或三角形,先驅(qū)端截形或2齒裂。稀圓,長約20mm?;ㄆ?-8月,果期8-9月。
【藥理作用】將葫蘆植物切碎給西非洲山羊、沙漠綿羊和犀??诜蚬辔?,可降低肝臟蛋白質(zhì)合成能力、發(fā)生腎功能紊亂和血液濃縮,每日服果實和葉子1-5g/kg可使山羊在1天至2星期期間死亡,種子的毒性較小。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解毒;散結(jié)。主食物;藥物中毒;齙齒痛;鼠瘺;痢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30g;或煅存性研末。
【注意】《千金·食治》:"扁鵲云,患腳氣虛脹者,不得食之,其患永不除。"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于中藥材壺盧秧的介紹。對于我們不懂的藥材,更應(yīng)該去了解它,這樣才能使我們在生活中充分地利用它,不至于手足無策。
其實人的很多疾病的發(fā)生都是與飲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想要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食療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其中各種中藥材發(fā)揮了十分關(guān)鍵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陳壺盧瓢這味中藥。
【別名】舊壺盧瓢(《海上方》),破瓢(《孫天仁集效方》),敗瓢(《綱目》),敗瓠(《食物本草會纂》)。
【來源】為葫蘆科植物 瓢瓜 或 苦葫蘆 的陳舊的老熱 果皮 。瓢瓜:秋末或冬初,采取老熟果實,打碎,曬干。苦葫蘆:秋季果實老熟至外殼轉(zhuǎn)黃時采下,用瓷片刮去外層薄皮后曬干。
【性狀】①瓢瓜的干燥果皮,系陳舊而破碎的片塊,形狀不規(guī)則,大小不一,厚約4~7毫米;外表黃棕色,較光滑,內(nèi)表面黃白色。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氣無,味淡。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水腫,臌脹,痔漏下血,血崩,帶下。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或燒存性研末。外用:燒存性研末凋敷。
【附方】①治中滿鼓脹:三、五年陳壺蘆瓢一個,以糯米一斗作酒,待熟,以瓢于炭火上炙熱,入酒浸之,如此三、五次,將瓢燒存性研末。每服三錢,酒下。(《余居士選奇方》)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根據(jù)以上的綜合來講,陳壺盧瓢還是具有一定的藥理療效的,需要注意的就是陳壺盧瓢應(yīng)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食用,不要過量。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是否吃過苦蕌這種植物,這種植物的營養(yǎng)價值是特別高的,很多人吃苦蕌的時候都會選擇將它和綠豆燉在一起,因為綠豆本身的功效是用來去火清熱的,很多人在夏天都會囤一些綠豆粥喝,而苦蕌再去火這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那么苦蕌都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
綠豆燉苦蕌可以降火,有去除體內(nèi)毒素的作用。
苦蕌實為“薤白”,別名:薤根、藠子、野蒜、小獨蒜、薤白頭。具有清熱、消暑、降燥、開胃、健脾、排毒、養(yǎng)顏之功效,是夏季食用佳品。
歸經(jīng):肺;心;胃;大腸經(jīng)
主治:胸痹心痛徹背;胸脘痞悶;咳喘痰多;脘腹疼痛;泄痢后重;白帶;瘡癤癰腫。
性味:味辛;苦;性溫。
綠豆性涼味甘,有清熱解毒、止渴消暑、利尿潤膚的功效,還有一定的祛鉛毒功效,綠豆粉因其含有大量蛋白質(zhì)、B族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zhì),故有增白、淡化斑點、清潔肌膚、去除角質(zhì)、抑制青春痘的功效。
綠豆衣為綠豆的種皮,又名綠豆殼、綠豆皮。性味甘寒、無毒,功同綠豆,但涼血清熱解毒之功勝于綠豆,還可明目、利咽消腫。
1.膽囊炎:綠豆100克洗凈放入1個新鮮豬苦膽中,用細(xì)繩扎好口,掛在通風(fēng)陰涼處風(fēng)干。每次服綠豆15~20粒。每日服2~3次。
2.中暑:綠豆120克煮爛,搗成泥狀,加入30克紅糖調(diào)勻吃下?;蝻嬀G豆湯。
3.食物中毒:綠豆30克,甘草15克,食鹽(炒焦)12克,水煎,稍溫徐徐飲服。重患者可灌服。
4.腮腺炎:用生綠豆60克,置小鍋內(nèi)煮至將熟時,加入白菜心2~3個,再煮約20分鐘,取汁頓
服,每日1~2次。
5.小兒赤白?。壕G豆3粒,白胡椒3粒,大棗1枚去核,共搗敷臍上,膠布貼封,次日再換?;蚓G豆皮、白糖各15克,加水共煎服。
6.小兒水痘:綠豆100克,加水500毫升,煮湯代茶飲,服時酌加白糖。
7.便血:綠豆芽、紅糖、椿根白皮各120克,加水800毫升,煎成150~200毫升,早晚分服,每日1劑。
8.乳腺炎:綠豆淀粉與血余炭面(人發(fā)燒灰)各30克,用水調(diào)成糊狀,敷于患部。
9.痤瘡:綠豆粉溫水煮成糊狀,每晚臨睡前洗凈患部,涂抹之。
中醫(yī)在治病的時候都是需要用到中藥的,而作為中藥材一種的苦芥也是被經(jīng)常用到的,那么,下面就來說說苦芥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別名】青菜、苦菜、紫苦菜。
【來源】藥材基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苦芥的基生葉和種子。
【原形態(tài)】苦芥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株高30-100cm。主根粗壯,圓錐形,有多數(shù)須根。莖直立,多分枝,無毛或基部有細(xì)剛毛。基生葉多數(shù),葉片寬倒卵形,長35-60cm,寬18-25cm,先端圓形,基部楔形而漸狹成柄,邊緣有大小不等的牙齒和重鋸齒,中脈扁平而寬;葉柄肉質(zhì)肥厚,有小裂片;莖中部葉長圓形或倒寬披針形,無柄;莖上部葉寬線形,無柄或具短柄,葉片均具粉霜??偁罨ㄐ蝽斏?,具花多數(shù);要片4,邊緣膜質(zhì),外側(cè)2枚基部略呈囊狀;花瓣4,鮮黃色,倒卵形,具脈紋,長8-10mm,基部具爪;雄蕊6,4長2短,長雄蕊長7-7.5mm,短雄蕊長6-6.5mm;雌蕊1,子房圓柱形,柱頭頭狀。長角果圓柱形,長3-4cm,先端具喙。種子球形。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喜生長于排水良好,肥沃疏松及向陽的土地。
【化學(xué)成份】嫩莖、葉含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胡蘿卜素,核黃素,煙酸,維生素C。又含異硫氰酸烯丙酯(allylisothiocyanate)。
【性味】苦;寒
【歸經(jīng)】脾;胃;膀胱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利尿消積。主高熱;小便不利;積滯內(nèi)停;脘腹脹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葉,煮食或搗汁飲;種子,煎湯3-10g。
【注意】《滇南本草》:"不可多服。"
【摘錄】《中華本草》
所以,通過上面文章對于中藥苦芥的詳細(xì)介紹,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苦芥的功效與作用是有很多的,在養(yǎng)生保健方面的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苦丁的簡介
苦丁,中藥名。為菊科植物臺灣萵苣Lactuca formosana Maxim.的干燥根或全草。分布于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四川、貴州等地。具有清熱解毒,祛風(fēng)濕,活血之功效。常用于疔瘡癰腫,咽喉腫痛,疥癬,痔瘡,蛇咬傷,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
苦丁的功效與作用
苦丁的功效與作用非常明顯,中醫(yī)認(rèn)為,它具有散風(fēng)熱、清頭目、除煩渴的作用,可用來治療頭痛、牙痛、目赤、熱病煩渴、痢疾等。現(xiàn)代藥理研究則證明,苦丁中不僅含有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及鋅、錳、銣等微量元素,還具有降血脂、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加心肌供血、抗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頭暈、頭痛、胸悶、乏力、失眠等癥狀均有較好的防治作用,因此備受中老年人的青睞。
苦丁的市場信息
1、苦丁的價格
三級苦丁:28元/斤(大葉,紅湯) 二級苦丁:38元/斤(大葉,紅湯) 一級苦丁:85元/斤(大芽,綠湯) 特級苦丁:125元/斤(小芽,綠湯)。
2、苦丁的選購方法
看:苦丁的葉片較厚,多呈橢圓形,而且葉片比其他葉要稍微大些。如果是嫩芽葉制成的茶,則外形粗壯、卷曲,基本上不會有茸毛。正品苦丁茶光澤好,多呈墨綠色。顏色太深,呈黑色的茶一般是陳茶,盡量不要購買。
嘗:苦丁的滋味是先苦,然后有微甘味,沒有澀、辣、酸等異味。需要注意的是,苦丁最先釋放出來的苦是可以接受的,后來的甘味也只是口感甘醇,不是甜味。
3、苦丁的保存方法
冰箱存儲: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般是將食品放入冰箱中進行存儲,以延長其新鮮時間,苦丁也是可以用冰箱來保存的。保存時將苦丁茶茶葉密封包裝好,放入冰箱中,包裝袋要密封好,不能有異味。
鐵罐存儲:鐵罐存儲苦丁茶方法比較簡單,只需保證鐵罐內(nèi)干燥,沒有異味,同時鐵罐最好沒有銹跡。然后將茶葉包裝好放入其中,密封好鐵罐就可以了。
瓦罐存儲:苦丁也可以放入瓦罐中進行保存,差不多和鐵罐存儲方式一樣,不過最好在瓦罐中放入定量的生石灰,這樣可以吸收瓦罐里面的濕氣和異味,保證品質(zhì),將瓦罐蓋上即可。生石灰差不多兩個月?lián)Q一次即可。
我們知道苦散對人體健康是十分有益處的,市面上也很多苦散,但你知道哪些人適合吃苦散嗎?什么時候吃效果會更好?今天就給大家仔細(xì)分析下苦散的相關(guān)知識。
【別名】戊己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吳直閣諸家名方》卷六)、吳茱萸丸(《雞峰普濟方》卷十四)。
【處方】吳茱萸 黃連 白芍藥(俱銼如豆,同炒赤)各150克
【制法】上藥研末,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經(jīng)受濕,泄痢不止,米谷不化。
【用法用量】每次20丸,空腹用濃米飲送下,一日三次。未知酌加。或研末為散,每次6克,用水150毫升,煎100毫升,和滓溫服。
【注意】服藥期間,忌生冷、油膩。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六引《養(yǎng)生必用》
上面已經(jīng)詳細(xì)為大家推薦了苦散,大家可根據(jù)自己的需要,熬制不同的養(yǎng)生方劑,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更應(yīng)該照顧老人和小孩的身體需要。
苦刺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藥,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藥材,我們需要重視起來??啻淘谑褂玫臅r候可以搭配其他的藥物,我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適當(dāng)?shù)姆谩O旅嫖覀儊砜匆幌轮兴幙啻痰墓πc作用主要有哪些。
【別名】苦刺花、狼牙刺、鐵馬胡燒
【來源】豆科槐屬植物 白刺花 Sophora viciifolia Hance,以 根、葉、花 及 果實 入藥。根全年可采;葉、花及果實夏秋采,分別曬干。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根:清熱解毒,利濕消腫,涼血止血。用于喉炎,肺炎,痢疾,膀胱炎,水腫,衄血,血尿,便血。
【用法用量】根、果3~5錢,水煎或研粉沖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通過對于苦刺的詳細(xì)介紹,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認(rèn)識,可以更好的提高我們的生活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