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果藤[圖]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果的功效。
“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忍饑者長壽,耐寒者體健。”社會不斷發(fā)展,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了社會性的話題,只有作好了平日的養(yǎng)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實現(xiàn)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下果藤[圖]的功效與作用”,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下果藤[圖]的營養(yǎng)價值豐富,藥用價值也很高,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下中藥下果藤[圖]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亞泵礴
【來源】為鼠李科嘴簽屬植物 大苞嘴簽 Gouania leptostachya DC. var. tonkinensis pitard.,以 莖、葉 入藥。全年可采,切碎,曬干備用或鮮用。
【原形態(tài)】無刺藤狀灌木,高達10米。莖圓柱形,有縱條紋。小枝頂端常卷曲。單葉互生,革質(zhì),卵圓形或卵狀矩圓形,長4~10厘米,寬2.5~6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或微心形,邊緣波狀或有疏淺齒,上面綠色,無毛,下面較淡,沿脈有疏毛,側(cè)脈5~6對,期間細脈平行;托葉大,2枚,葉狀,具齒,抱莖,邊緣有尖鋸齒。春季開花,苞片較大,花萼5裂,花瓣5;花盤5裂超出子房之上,使萼筒與子房上部全部愈合。朔果圓形,徑約1厘米,頂冠以宿存的花萼,有3翅。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林緣及空曠處或疏林中。分布于我國廣西和云南等省區(qū)。
【性味】酸、澀,涼。
【功能主治】涼血解毒,舒筋活絡(luò)。用于肢體麻木;外用治燒燙傷,瘡瘍。
【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以冷開水浸泡,取液外搽患處。
【備注】大苞嘴簽與 嘴簽 Gouania leptostachya DC. 的主要區(qū)別為前者具有大型托葉和苞片。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云南中草藥》
上文為我們分析了下果藤[圖]的一些功效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適量食用下果藤[圖],對身體機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相關(guān)閱讀
不認識龍須藤[圖]的朋友們不會了解龍須藤[圖]有什么功效和作用,龍須藤[圖]是一種中藥材,很多人都只是在形態(tài)上認識,所以很難了解到龍須藤[圖]真正能夠帶給人們的身體哪些好處,這些需要我們深入去認識龍須藤[圖]這種藥材了。
【別名】羊蹄藤、烏郎藤、過崗圓龍、九龍?zhí)佟⑽寤ㄑ?、梅花入骨丹、燕子尾、黑皮?/p>
【來源】為豆科羊蹄甲屬植物 龍須藤 Bauhinia championi (Benth.)Benth.的 藤 。全年可采,鮮用或洗凈切片,蒸過,曬干。
【性味】苦、澀,平。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活血止痛,健脾理氣。用于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腰腿疼,跌打損傷,胃痛,小二疳積。
【用法用量】0.5~1兩。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以上就是龍須藤[圖]的一些相關(guān)知識的介紹,是不是對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呢?希望大家可以把龍須藤[圖]運用到生活中,為我們的健康服務(wù)。
隨著現(xiàn)代人生活壓力加大,養(yǎng)生保健的方法也是層出不窮,但是最受人歡迎的還是中國傳統(tǒng)的老中醫(yī),還有經(jīng)過上千年檢驗的中藥。比如說山藤藤果,那么山藤藤果究竟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Rupr.的果實。
【原形態(tài)】山葡萄 木質(zhì)藤本,長達15m。幼枝初具細毛,后變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4-12cm,被柔毛;葉片寬卵形,長4-17cm,寬3.5-18cm,先端尖銳,基部寬心形,3-5裂或不裂,邊緣具粗鋸齒,上面無毛,下面葉脈有短毛?;▎涡?,雌雄異株,圓錐花序與葉對生,長8-13cm,花序輪具白色絲狀毛;花小,雌花內(nèi)具5個退化雄蕊;雄花內(nèi)雌蕊退化;花萼盤形,無毛;花瓣5;雄蕊5;子房上位。漿果球形,直徑約1cm,黑色。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地林緣。
【性味】酸;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主煩熱口渴;尿路感染;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
【摘錄】《中華本草》
現(xiàn)在知道山藤藤果的作用了吧。以前還不知道山藤藤果是這等有價值的東西,這說明我們的見識還不夠廣泛,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去了解一下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養(yǎng)生途徑,其實想要養(yǎng)生,生活處處皆學(xué)問哦。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經(jīng)??吹教煜商賉圖]的身影,那么天仙藤[圖]應(yīng)該如何食用呢?對我們的身體有哪些好的影響呢?一起來看看。
【英文名】HERBA ARISTOLOCHIAE
【來源】本品為馬兜鈴科植物 馬兜鈴 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或 北馬兜鈴 Aristolochia contorta Bunge.的干燥 地上部分 。秋季采割,除去雜質(zhì),曬干。
【性狀】本品莖呈細長圓柱形,略扭曲,直徑1~3mm;表面黃綠色或淡黃褐色,有縱棱及節(jié),節(jié)間不等長;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有數(shù)個大小不等的維管束。葉互生,多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三角狀狹卵形或三角狀寬卵形,基部心形,暗綠色或淡黃褐色,基生葉脈明顯,葉柄細長。氣清香,味淡。
【鑒別】本品莖的橫切面:表皮細胞類方形,外被角質(zhì)層。皮層較窄。中柱鞘纖維6~10 余層,連接成環(huán)帶,外側(cè)的纖維壁厚,內(nèi)側(cè)逐漸變薄。維管束數(shù)個,大小不等。形成層成環(huán)。導(dǎo)管類圓形,直徑10~170μm。有髓。
【炮制】除去雜質(zhì),切段。
【性味】苦,溫。
【歸經(jīng)】歸肝、脾、腎經(jīng)。
【功能主治】行氣活血,利水消腫。用于脘腹刺痛,關(guān)節(jié)痹痛,妊娠水腫。
【用法用量】4.5~9g。
【貯藏】置干燥處,防霉。
【摘錄】《中國藥典》
【出處】《本草圖經(jīng)》
根據(jù)以上的綜合來講,天仙藤[圖]還是具有一定的藥理療效的,需要注意的就是天仙藤[圖]應(yīng)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食用,不要過量。
近期各大電視頻道推出各種養(yǎng)生節(jié)目,飲食節(jié)目也推出特色養(yǎng)生食療方法,在方方面面都顯示出養(yǎng)生的觀念逐漸在人們的認識中加深,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種養(yǎng)生的藥材酸果藤。
【別名】酸藤子、酸藤果、山鹽酸雞、酸醋藤、入地龍、信筒子
【來源】紫金??菩磐沧訉僦参? 酸果藤 Embelia laeta (L.)Mez (E. obovata Hemsl.),以 根、葉 及 果實 入藥。根、葉全年可采,根洗凈切片曬干,葉曬干或鮮用;夏季采果,蒸熟曬干。
【性味】根、葉:酸,平。
【功能主治】根、葉:祛瘀止痛,消炎,止瀉。根用于痢疾,腸炎,消化不良,咽喉腫痛,跌打損傷;葉外用治跌打損傷,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根0.5~1兩,果3~5錢;鮮葉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備注】(1)同屬植物: 白花酸果藤 (早禾藤、水林果)Embelia ribes Burm.; 大葉酸藤 (馬桂花)Embelia longifolia (Benth.)Hemsl.,在廣東、云南亦應(yīng)用于臨床,功效相似。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從上文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知道它酸果藤的營養(yǎng)價值和藥用價值都是很高的,能夠治療一些疾病,還可以作為食療的原料,的確是健康養(yǎng)生的好選擇。
酸藤果的簡介
別名:白背酸藤、通天霸、炮子藤(《陸川本草》),透地龍 (《南寧市藥物志》),雞母酸,酸醋木、海底龍(《廣西藥植名錄》),入地龍(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攀援灌木或藤本,稀小灌木,長1-3m。葉互生;葉柄長5-8mm;葉片堅紙質(zhì),倒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長3-4cm,寬1-1.5cm,稀長達7cm,寬2.5cm,先端圓形、鈍或微凹,基部楔形,全緣,背面常有薄白粉,中脈隆起,側(cè)脈不明顯。
總狀花序,腋生或側(cè)生,生于前年無葉枝上,長3-8mm,被細微柔毛,有花3-8朵,基部具1-2輪苞片;花梗長約1.5mm,有時被微柔毛,小苞片鉆形或長圓形,具緣毛,通常無腺點;花4數(shù),長約2mm;花萼基部連合達1/2和1/3,等片卵形或三角形,先端急尖,具腺點;花瓣白色或帶黃色,分離,卵形或長圓形,先端圓形或鈍,長約2mm,具緣毛,里面密被乳頭狀突起,具腺點。
雄蕊在雌花中退化,在雄花中略超出花瓣,基部與花瓣合生,花絲挺直,花藥背部具腺點;雌蕊在雄花中退化,在雌花中較花瓣略長,子房瓶形,花柱細長,柱頭扁平或幾成盾狀。果球形,直徑約5mm,腺點不明顯?;ㄆ?2月至翌年3月,果期4-6月。
生于海拔100-1800m的草叢、灌叢或林下。分布于江西、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
酸藤果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主治:強壯補血。治胃酸缺乏,食欲不振。《陸川本草》:消炎,殺菌。治口腔炎,喉炎,牙齦炎、瘡癤潰瘍等。并解大茶藥毒、木茹毒、巴豆毒?!赌蠈幨兴幬镏尽?殺蟲,消腫,消食。外治跌打毒瘡,爛瘡。內(nèi)服治內(nèi)外痔瘡(并外洗), 喉痛,腳氣痛(堡狗腳食)。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祛瘀止痛, 收斂止瀉。治跌打瘀痛,腸炎腹瀉,咽喉腫痛。
應(yīng)用:治胃酸缺乏,齒齦出血。鮮酸藤果二至三錢。水煎服。
酸藤果的市場信息
1、酸藤果的價格
尚不明確。
2、酸藤果的選購方法
漿果圓球形,熟時紅色或紫黑色,干后黑褐色,直徑5-6mm,平滑,或有縱皺宿條紋和少數(shù)腺點。氣微,味酸,甜。
3、酸藤果的保存方法
夏季果實成熟時采收,蒸熟,曬干。
甜果藤是中藥中常見的一種,具有很多不同的功效,可以對人體的一些疾病進行調(diào)理,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它的具體的功效有哪些吧。
【別名】定心藤、銅鉆
【來源】茶茱萸科甜果藤屬植物 甜果藤 Mappianthus iodoides Hand.-Mazz.,以 根 或 藤莖 入藥。全年可采,切片曬干。
【性味】微苦、澀,平。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調(diào)經(jīng)活血,止痛。用于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類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黃疸,跌打損傷,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閉經(jīng);外用治外傷出血,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3~5錢,水煎服或泡酒服。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通過本篇文章對甜果藤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關(guān)于甜果藤的相關(guān)作用和食用方法等。甜果藤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體現(xiàn)了甜果藤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