禿房茶子的功效與作用
夏季養(yǎng)生茶的功效與作用。
運動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藥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運動。隨著社會觀念的更新,養(yǎng)生的理念也在不斷刷新,健康離不開養(yǎng)生,積極的心理離不開養(yǎng)生。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做的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禿房茶子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禿房茶子是一種普通的中藥材,具有極大的保健作用,對于一些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我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選擇。生活中很多人對于禿房茶子不了解,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禿房茶子。
【來源】藥材基源:為山茶科植物禿房茶的種子。ys630.coM
【原形態(tài)】禿房茶 灌木,高達(dá)2m。嫩枝無毛,葉互生;葉柄長7-10mm;葉片革質(zhì),橢圓形,長6-13.5cm,寬4-5.5cm,先端急尖,尖頭長1.5cm,基部闊楔形,兩面無毛,邊緣有疏鋸齒,側(cè)脈8-9對?;ò咨?,2朵腋生,花梗長1-1.4cm,向下彎曲,無毛;苞片2,早落;萼片5,宿存,闊卵形,長6mm,無毛;花瓣7,近離生,倒卵狀圓形,長2cm,寬1.2-1.5cm,背面無毛,基部連生;雄蕊多數(shù),排成2-3輪,花絲分離,長1-1.2cm,無毛;子房無毛,花柱長1.2cm,先端3裂。蒴果近球形,3裂,1-3室,果片寬橢圓形。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林下。
【性味】微苦;微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主痄腮;瘡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禿房茶子的作用一些介紹,使用它的時候,可以根據(jù)上面所講的需求進行,而且禿房茶子在治療某些疾病上也有著很好的幫助。
ys630.COm精選閱讀
茶子心是中藥中常見的一種,具有很多不同的功效,可以對人體的一些疾病進行調(diào)理,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它的具體的功效有哪些吧。
【別名】油茶籽(《中國經(jīng)濟植物志》)
【來源】為山茶科植物 油茶 的 種子 。秋季采收。
【原形態(tài)】油茶(《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又名:楂(《農(nóng)政全書》),梣樹(《綱目拾遺》),茶子樹,茶油樹,建茶,白花茶,茶子木。
【生境分布】分布四川、安徽、江蘇、浙江、福建、臺灣、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云南等地。
【化學(xué)成份】種子含山茶甙、脂肪油(為油酸、硬脂酸等的甘油酯)與皂甙。已確知其結(jié)構(gòu)的皂甙元有:22α-羥基桉脂醇,玉蕊醇A1,皂甙元ST-1,山茶皂甙元A,山茶皂甙元B,茶皂醇A,茶皂醇B,茶皂醇E。
【藥理作用】山茶甙有抗癌作用,隔日給小鼠口服,同時局部使用致癌劑數(shù)月后,可使皮膚的乳頭瘤及皮膚癌的數(shù)目減少。山茶甙局部使用無效,血中含山茶甙時有抗癌作用,如其作用停止,則皮膚癌的數(shù)目很快增加至與對照組相似的水平。
【性味】苦,平,有毒。
【功能主治】①《陸川本草》:"行氣疏滯。治氣滯腹痛泄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diào)敷。
【附方】治食滯腹瀉:茶子心三錢。濃煎服。(《陸川本草》)
【摘錄】《*辭典》
通過以上介紹,讓我們能了解茶子心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我們能發(fā)揮茶子心的功效,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身體疾病,因此很多人都將它視為自己保健身體的選擇。
茶子餅是功效非常廣泛的一種中藥材,我們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茶子餅,茶子餅也在很多疾病的治療和緩解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現(xiàn)在我們來了解一下茶子餅。
【別名】枯餅(《藥性考》),茶枯(《中國藥植志》),茶麩、茶油巴(《廣東中醫(yī)》4(1):40,1959),茶子麩、茶油麩(《嶺南草藥志》)。
【來源】為山茶科植物 油茶 的 種子經(jīng)榨去脂肪油后的渣滓 。
【化學(xué)成份】含皂甙、鞣質(zhì)、生物堿。去脂種子含8.5%油茶皂甙,水解后得山茶皂醇Ⅰ、山茶皂醇Ⅱ、玉蕊醇C、茶皂醇E、茶皂醇A。
【藥理作用】在血吸蟲卵陽性的狗糞中,加入茶子餅粉使其濃度分別為1%、5%和10%,置30℃作用24小時,糞便孵化都轉(zhuǎn)為陰性,或僅有極少數(shù)的毛蚴,證明茶子餅有良好的殺滅血吸蟲卵的效果。
【性味】《嶺南草藥志》:"味辛苦澀,有小毒。"
【功能主治】收濕殺蟲。治陰囊濕疹,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diào)敷。內(nèi)服:煅存性研末,1~2錢(內(nèi)服必須煅存性,否則有劇烈催吐怍用)或煎湯。
【附方】①治陰囊濕疹:茶麩二兩,青藥五錢,熟煙五錢。煎水洗患處。
【摘錄】《*辭典》
了解了這么多關(guān)于中藥茶子餅的各種情況,相信我們可以在面對疾病的困擾時做到鎮(zhèn)定自若,正確的對待疾病的治療。
野茶子是一種中藥材,在古代就有用野茶子治病的先例,所以我們可以放心食用。接下來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野茶子的功效等。
【來源】為山茶科植物 鈍葉柃 的 果實 。
【原形態(tài)】小灌木,高1~2米。小枝較粗糙。葉互生,革質(zhì),葉形變化很大,披針形、長橢圓形、橢圓形或倒卵形,長1.5~5.5厘米,先端鈍或渾圓或微凹,基部楔形,近全緣或上半部略有細(xì)齒,兩面光滑無毛。花小,單性,雌雄異株,腋生,通常成束生于短的花序梗上;萼片5,近圓形;花瓣5;雄蕊10;子房3室,花柱頂端3淺裂。漿果直徑約3毫米,紫紅色,頂端有1殘留的花柱。花期3~4月。
【生境分布】生于低山區(qū)的林中。分布湖北、湖南、貴州、四川等地。
【性味】性涼,味苦澀,無毒。
【功能主治】止渴,醒腦。治暑熱口渴,小便不利,腸炎瀉痢及頭昏目眩。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
【附方】治腸炎瀉?。阂安枳?、馬齒莧、板藍(lán)根、山石榴、仙鶴草。水煎服。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四川中藥志》
對于野茶子的藥用價值本文就介紹到這里,其實野茶子藥用的時候有很多不同的作用,都對人體有著不小的好處。大家可以試一試。
牛蒡子茶是很常見的一種飲品,而主要的功效是可以祛風(fēng)散熱,對消腫解毒,消除炎癥,降解血糖有著很好的功效,同時很多人出現(xiàn)的咳嗽,喉嚨腫痛,風(fēng)疹的問題也能得到很好的舒緩,所以比較受人歡迎,不過在飲用的時候需要注意,對癥飲用,功效上才能發(fā)揮到極致。
牛蒡子茶
原料:牛蒡子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散風(fēng)熱,宣肺透疹,消腫解毒;抗菌,降血糖。
用途:風(fēng)熱咳嗽、咽喉腫痛;風(fēng)疹作癢,癍疹未透;癰腫瘡毒。
牛蒡子茶的功效與作用
2牛蒡的功效回
牛蒡的功效
1、可增強人體內(nèi)最硬的蛋白質(zhì)"骨膠原"提升體內(nèi)細(xì)胞活力。
2、在體內(nèi)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可產(chǎn)生三十種以上物質(zhì),其中"多量葉酸"能防止人體細(xì)胞發(fā)生不良的變化,防止癌細(xì)胞產(chǎn)生。
3、促進體內(nèi)細(xì)胞的增殖,強化和增強白血球,"血小板",使T細(xì)胞以3倍的速度增長,強化免疫力,提升抗癌之功效。
4、促使體內(nèi)磷鈣及維他命D在組合上之平衡,維持人體成長。
5、能清理血液垃圾,促使體內(nèi)細(xì)胞的新陳代謝,防止老化,使肌膚美麗細(xì)致,能消除色斑,黑褐斑。
3牛蒡子茶能壯陽嗎
牛蒡子茶能壯陽嗎
牛蒡的纖維可以促進大腸蠕動,幫助排便,降低體內(nèi)膽固醇,減少毒素、廢物在體內(nèi)積存,達(dá)到預(yù)防中風(fēng)和防治胃癌、子宮癌的功效。經(jīng)常食用牛蒡根有促進血液循環(huán),所以很適用于長期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不過牛蒡是很強的堿性食物,患接觸性皮炎或濕疹的人,最好少用。
清除腸胃垃圾、防止人體過早衰老、潤澤肌膚、防止中風(fēng)和高血壓、清腸排毒、降低膽固醇和血糖,并適合糖尿病患者長期食用(因牛蒡根中含有菊糖),類風(fēng)濕,抗真菌有一定療效,對癌癥和尿毒癥也有很好的預(yù)防和抑制作用,因此被譽為大自然的最佳清血劑,臺灣民間把牛蒡作為補腎、壯陽、滋補之圣品。
很多人都知道,禿葉紅豆樹對一些疾病具有獨特的療效,其實,禿葉紅豆樹的神奇的功效遠(yuǎn)不止于此,下面就為大家詳細(xì)的講述一下禿葉紅豆樹的功效。
【英文名】root of Henry Ormosia
【來源】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禿葉紅豆的樹皮。
【原形態(tài)】禿葉紅豆 常綠喬木,高達(dá)20m。樹皮灰色。枝淡褐綠色,幼時被短毛;葉互生,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長11.5-25cm;葉柄長2-4.5cm,葉柄和葉軸微有細(xì)毛;小葉通常5片,葉片長橢圓形或長圓形至橢圓形,長5-10cm,寬2-3.5cm,先端漸尖,基部近圓形或闊楔形,全緣,上面綠色,無毛,下面色稍淡,微被淡黃色細(xì)毛。花排成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生于枝端或葉腋;萼筒倒圓錐形而短,先端5裂,裂片卵狀三角形,與筒部幾等長;花黃白色,蝶形花冠;雄蕊10,全分離;不等長,內(nèi)彎;子房花柱線形,柱頭偏斜。莢果扁平,長橢圓形,長4.3-6.6cm,寬2.6-3cm,果瓣厚;木質(zhì),內(nèi)有種子1-5顆,成熟時有光澤,種皮暗紅色?;ㄆ?-8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800-200m的山谷、坑邊、混交林內(nèi)。
【化學(xué)成份】根中含有生物堿,抗血凝物質(zhì)。
【性味】味辛;性溫
【歸經(jīng)】肝經(jīng)
【功能主治】活血目痛。主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樹皮外用于跌打損傷。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禿葉紅豆樹,了解了禿葉紅豆樹的效果和作用,禿葉紅豆樹可以提高我們的免疫力,禿葉紅豆樹在養(yǎng)生學(xué)上還有食療的作用,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多好處。
人類身體結(jié)構(gòu)的特殊性使得身體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需要時刻的關(guān)注身體的變化,當(dāng)出現(xiàn)不適的時候需要及時的做診斷和治療。九房散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劑。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九房散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別名】久房散
【處方】菟絲子3兩,黃連3兩,蒲黃3兩,消石1兩,肉蓯蓉2兩。
【制法】上藥治下篩,并雞肶胵中黃皮3兩,同為散。
【功能主治】小便多或不禁。
【用法用量】久房散(《千金翼》卷十九)。《千金翼》久房散用法下注“一方有五味子三兩”。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方中菟絲續(xù)絕傷,補精氣;蒲黃消瘀血,止莖痛,黃連瀉心火,除積熱;蓯蓉助少火,滋陰精;消石通固結(jié),解石毒;雞肶胵消積氣,安腸胃,能使便溺有常,妙用全在乎此。
【摘錄】《千金》卷二十一
上面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了九房散的資料,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之后可以學(xué)到一些關(guān)于藥品的知識。
隨著人們對中藥的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的了解了各種中藥中的詳細(xì)的成分,也知道這些成分對于大家的健康的影響。下面就為各位朋友推薦一種中藥羅勒子,詳細(xì)的描述一下羅勒子的功效,希望對各位的學(xué)習(xí)和研究有一定幫助。
【別名】蘭香子(《海上名方》),光明子(《飲片新參》)。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 羅勒 的 果實 。9月間采收,篩去泥沙雜質(zhì)(不宜水洗,著水易粘連成團),曬干。
【生境分布】產(chǎn)于江蘇。
【性狀】干燥小堅果呈卵形,長約2毫米,基部有果柄痕跡;表面灰棕色至黑色,微帶光澤,于擴大鏡下可見細(xì)密小點。質(zhì)堅硬,橫切面呈三角形,子葉肥厚,乳白色,富油質(zhì)。氣弱,味淡,含口中有滑潤感;浸水中,膨脹后,外表有1層白色粘液質(zhì)。以顆粒飽滿、無泥沙者為佳。
【化學(xué)成份】種子含灰分8.70%、蛋白質(zhì)16.40%、脂肪16.86%、纖維28.14%、水分6.87%、碳水化物(差值計算)23.03%。
【性味】《飲片新參》:"甘辛,涼平。"
【功能主治】治目赤多眵,拳毛倒睫,目翳,走馬牙疳。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8~1.5錢。外用:研末點摻。
【附方】①治目昏浮翳:蘭香子每用七個。睡時水煎服之,久久有效。(《海上名方》)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嘉佑本草》。
通過對羅勒子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紹,大家都知道它的神奇了吧。其實生活當(dāng)中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人或者事情,都蘊含著我們意想不到的力量。既然大家知道了羅勒子的神奇的療效和作用,那么可以嘗試一下,檢驗一下是否有效。
紅土子是一種中醫(yī)中經(jīng)常用到的藥材,常應(yīng)用于各種疾病的治療,那么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紅土子的相關(guān)。
【別名】比子草(《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紅土子草、紅清酒缸、過路清(《貴州民間藥物》)。
【來源】為豆科植物 四川山螞蝗 的 全草 。
【原形態(tài)】小灌木。莖高40~90厘米;直徑約2.5厘米,和分枝同具棱角,被緊貼著的短柔毛,后變無毛。3出復(fù)葉,小葉狹披針形,頂端者長4.2~6.8厘米,闊1~1.3厘米,側(cè)生者較小,先端急尖,邊緣微帶波狀,上面幾無毛,下面脈上疏被短柔毛;葉柄長1~2.5厘米;托葉披針狀鉆形,脫落,長6~10毫米??偁罨ㄐ蛞干蝽斏?,長達(dá)26厘米;苞片似托葉,脫落;花梗長2~3毫米?;ㄗ霞t色,長約5毫米;萼長約2毫米,淺裂;花冠蝶形,旗瓣圓形,先端微凹,翼瓣貼生于龍骨瓣上;雄蕊10;子房線形,幾無毛。莢果長約2厘米,通常具2節(jié),背部彎,節(jié)深裂達(dá)腹縫線,上面截形,基部楔形,果柄長3毫米?;ㄆ?~9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灌木林中或草地上。分布四川、湖北、貴州、陜西、云南等地。
【功能主治】《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治瘧。打爛,面粉調(diào),蒸餅服。"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通過本篇文章對紅土子功效的詳細(xì)介紹,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紅土子的幾大功效。這些功效對于體質(zhì)差抵抗力低的人的確不失為一個調(diào)理的好方法。大家可以試一試。
桅子的簡介
梔子為茜草科植物梔子的成熟果實。梔子常綠灌木,生于丘陵山地或山坡灌林中,有栽培。分布于中南、西南及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等地。于10月中、下旬,果皮由綠轉(zhuǎn)為黃綠時采收,除去果柄雜物,置蒸籠內(nèi)微蒸或放入明礬水中微煮,取出曬干或烘干,也可直接將果實曬干或烘干。
梔子果實呈倒卵形或橢圓形,長1.5至3.5厘米,直徑1至1.5厘米。表面紅棕色或紅黃色,微有光澤,有6至8條翅狀縱棱,棱間有一條明顯的縱脈紋,并有分枝,頂端殘存萼片。先端有6至8條長形裂片,基部稍尖,有殘留果梗。果實薄而脆,略有光澤;內(nèi)表面鮮黃色,有光澤,具2至3條隆起的假隔膜,種子多數(shù),扁卵圓形,集結(jié)成團,深紅色或紅黃色,表面密具細(xì)小疣狀突起,氣微,味微酸而苦。以皮薄,飽滿,色紅黃者為佳。
桅子的功效與作用
1、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
其能制成10%及50%兩種煎劑,每天3次飯后服用。能清熱解毒,涼血瀉火,因此能治黃疸型肝炎,以及對蠶豆黃,感冒高熱,菌痢,腎炎水腫,鼻衄,口舌生瘡,乳腺炎,瘡瘍腫毒都具有一定療效。
2、治療扭挫傷,對扭傷腫痛有顯著療效
2.1、梔子適量研末,加醋、茨粉,共煮成糊,封患處。
2.2、梔子適量研末,加生地,捶爛,封患處
2.3、梔子適量研末,加面粉煮成糊,封患處梔子適量研末,加面粉煮成糊,封患處
2.4、梔子適量研末,調(diào)酒敷患處
2.5、梔子根、大黃各適量研末,調(diào)酒精敷患處 一般3~5天更換1次,如腫脹明顯可隔天更換1次。但要注意的是骨折者不宜使用,脫臼者應(yīng)先整復(fù)后再用,如有肢體麻痹,應(yīng)配合理療及針灸治療。疼痛平均消失時間為30小時,腫脹消退時間平均為2.5天;血腫吸收時間平均為7.8天;功能恢復(fù)時間平均為5.1天。
3、用于止血
對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損傷瘀血,及傷寒勞復(fù),熱厥頭痛,疝氣,湯火傷有效果,取黃梔子粉100克,以20%明肢液調(diào)成膏狀,烘干碾成100號細(xì)粉,再加適量苯甲酸,高壓消毒備用。對一般上消化道出血每次服3~6克,每日3次,當(dāng)然亦可用作局部止血劑。特別對治鼻血和小便尿血有顯著功效。
4、其他作用
對風(fēng)火牙痛,感冒高熱,目赤有一定療效,因為其味苦、性寒、無毒,根味淡。內(nèi)服清熱利濕、利尿、除煩,但具體臨床應(yīng)用尚不明確梔子是一種實用且能在家居養(yǎng)殖的藥材,相信很多人對其養(yǎng)殖方法很感興趣,下面就介紹一下:梔子性喜溫暖,濕潤,好陽光,但又要避免陽光強烈直射,喜空氣溫度高而又通風(fēng)良好,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是典型酸性土壤植物。不耐寒,耐半陰,怕積水,在東北、華北、西北只能作溫室盆栽花卉。梔子對二氧化硫有抗性,并可吸硫凈化大氣,0.5千克葉片可吸硫0.002~0.005千克。
桅子的市場信息
1、桅子的價格
一般5-6元一斤。
2、桅子的選購方法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00-200厘米,植株大多比較低矮。干灰色,小枝綠色,葉對生或主枝輪生,倒卵狀長橢圓形,長5~14厘米,疑而有光澤,全線,花單生枝頂或葉腋,白色,濃香;花冠高腳碟狀,6裂,肉質(zhì)。果實卵形,具6縱棱;種子扁平,花期6~8月,果熟期10月。
3、桅子的保存方法
梔子一般用麻袋或竹筐盛裝,每件40公斤左右。貯存于陰涼干燥處。商品安全水分10-12%。 本品易生霉,霉跡常在種子團部位,表面不易發(fā)現(xiàn)。危害的倉蟲發(fā)現(xiàn)有咖啡豆象、玉米象。貯藏期間,應(yīng)注意環(huán)境干燥、通風(fēng)。定期檢查,發(fā)現(xiàn)商品受潮及輕度蟲蛀,及時置陰涼通風(fēng)處散潮、干燥,忌曝曬。蟲害較多時,用溴甲烷或磷化鋁熏蒸。
天竺子是一種中醫(yī)中經(jīng)常用到的藥材,常應(yīng)用于各種疾病的治療,那么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天竺子的相關(guān)。
【英文名】Fructus Nandinae Domesticae
【別名】天竹子、南竹子、白天竹
【來源】為小檗科植物 南天竹 Nandina domestica Thunb.的 果實 。果實于11~12月或2月采收,曬干。
【原形態(tài)】常綠灌木,高約2m。莖直立,幼枝黃色。葉互生,集生莖端,為三回羽狀復(fù)葉,小葉革質(zhì),橢圓狀披針形,長3~7cm,先端漸尖,全緣,深綠色,冬季常變紅色;小葉下方及葉柄基部有關(guān)節(jié)。圓錐花序頂生;花被片多輪,每輪3片,外輪小,內(nèi)輪大;雄蕊6,花瓣狀;子房上位。漿果球形,熟時鮮紅色。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濕潤山谷、山坡雜林下;或栽培于庭園。產(chǎn)于長江中下游各地。
【性狀】果實球形,直徑7~9mm。表面黃紅色或紅紫色,光滑,微具光澤,有時稍凹陷,頂端宿存微突起的柱基,基部有細(xì)果柄或其斷痕。果皮質(zhì)脆易碎,種子兩粒,略呈半球形,內(nèi)面凹下,黃棕色。味酸澀。
【化學(xué)成份】含異紫堇啡堿(isocorydine)、原阿片堿(protopine)、0-甲基南天竹堿(0-methyldomesticine)、 氫氰酸等。
【性味】性平,味酸、甘。
【功能主治】斂肺鎮(zhèn)咳。用于久咳氣喘、百日咳。
【摘錄】《*辭典》
以上就是關(guān)于天竺子的藥用價值的一個簡單的介紹,對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大多數(shù)人來說利用天竺子治療疾病,可以不用擔(dān)心副作用。所以天竺子治療疾病就是一種效果好且實在的治療方法,因此在臨床中也得到了一個很廣泛的利用。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喝過苦蕎茶吧,苦蕎茶一般都會和大麥茶搭配在一起,二者具有降壓的效果,而且在飯后的時候如果吃了特別油膩的食物,肯定會感覺到胃部特別不舒服,這個時候就可以喝一碗苦蕎茶用來解油膩,但對于年輕人來說,最好少喝苦蕎茶,那么苦蕎子都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呢?
功效:
蕎子茶,性平寒、益力氣、續(xù)精神、利耳目、有降氣寬腸健胃的作用。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葉綠素、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礦物質(zhì)及微量元素,同時還含有18種天然氨基酸,總含量達(dá)到11.82%,并含有9種脂肪酸,對幼兒有促進生長發(fā)育的作用,對成年人可防止冠心病的發(fā)生
蕎子茶中所含的蘆丁可以如花血管、清理體內(nèi)垃圾的作用。
還具有養(yǎng)肝、護肝和解酒的功效,是現(xiàn)代富貴病的“克星”。
禁忌:身體嚴(yán)重虛寒、血壓低的人不適合多喝。
苦蕎含有10—15%的蛋白質(zhì)和蕓香素,且這些蛋白質(zhì)粘性差,類似于豆類蛋白質(zhì),其質(zhì)優(yōu)于禾本科糧食。含19種氨基酸,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均齊且豐富,還含有對兒童生長發(fā)育有重要作用的組氨酸和精氨酸。含豐富的維生素B1、B2、B6、C、p和膽堿,還有豐富的無機元素磷、鎂、鐵、鉀、鈣、鈉。由于蕎麥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含量豐富,因此它對人體有極大的保健作用,對許多疾病有明顯的防治效果。
中藥天蕎麥根為天蕎麥的根及根莖。天蕎麥根的功效與作用:清熱解毒,祛風(fēng)利濕;天蕎麥根的使用方法:煎湯,0.4~1兩;天蕎麥根的別名:金鎖銀開,苦蕎頭,苦蕎麥根。 查看野蕎子的使用方法及更詳細(xì)的信息:天蕎麥根
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種,每種都有其獨特的個性,偏方這種方法多采用平時生活中的各種食材來制作完成,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梔子的功效和用法。
梔子
【來源】外治方
【原料】梔子適量。
【制法】研成粗粉,用溫水調(diào)成糊狀,並加入少許酒精(或白酒),敷傷處,(可先在傷處涂凡士林一層),上蓋油紙或塑料薄膜,繃帶包扎,如腫脹明顯,可隔天更換1次。
【用法】
【功效】據(jù)報道,用本方治療扭挫傷407例,24小時內(nèi)疼痛消失者328例,48小時內(nèi)消失者66例;72小時內(nèi)消失者13例。疼痛平均消失時間為30小時。(備注︰本方尚可加面粉適量,雞蛋清1個;或乳香末適量)。
看完上文的關(guān)于梔子的制作方法的介紹后您還在等什么呢?趕緊為自己精心制作一道食療偏方食品吧,讓您白天精力充沛,晚上一夜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