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茶子的功效與作用
夏季養(yǎng)生茶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孰為本,元氣不可虧;養(yǎng)生孰為先,養(yǎng)心須樂觀?!彪S著社會的進(jìn)步,人們對養(yǎng)生這種件越來越關(guān)注,不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好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野茶子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野茶子是一種中藥材,在古代就有用野茶子治病的先例,所以我們可以放心食用。接下來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野茶子的功效等。
【來源】為山茶科植物 鈍葉柃 的 果實 。
【原形態(tài)】小灌木,高1~2米。小枝較粗糙。葉互生,革質(zhì),葉形變化很大,披針形、長橢圓形、橢圓形或倒卵形,長1.5~5.5厘米,先端鈍或渾圓或微凹,基部楔形,近全緣或上半部略有細(xì)齒,兩面光滑無毛?;ㄐ。瑔涡?,雌雄異株,腋生,通常成束生于短的花序梗上;萼片5,近圓形;花瓣5;雄蕊10;子房3室,花柱頂端3淺裂。漿果直徑約3毫米,紫紅色,頂端有1殘留的花柱?;ㄆ?~4月。
【生境分布】生于低山區(qū)的林中。分布湖北、湖南、貴州、四川等地。
【性味】性涼,味苦澀,無毒。
【功能主治】止渴,醒腦。治暑熱口渴,小便不利,腸炎瀉痢及頭昏目眩。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
【附方】治腸炎瀉?。阂安枳?、馬齒莧、板藍(lán)根、山石榴、仙鶴草。水煎服。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四川中藥志》
對于野茶子的藥用價值本文就介紹到這里,其實野茶子藥用的時候有很多不同的作用,都對人體有著不小的好處。大家可以試一試。
擴展閱讀
野巴子的作用有哪些?野巴子作為傳統(tǒng)的一味中藥,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平時可以和一些其他藥材相搭配,做成藥膳,對于調(diào)理人體具有非常不錯的效果。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野巴子。
【別名】崩瘡藥(《廣西藥植名錄》),狗尾巴香、香芝麻蒿、皺葉香薷(《云南中草藥選》)。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 細(xì)皺香薷 的 全草 。秋季采集。陰干用。
【原形態(tài)】直立灌木,高0.5~1.5米。莖灰褐色,外皮有不規(guī)則裂紋,多分枝,分枝向上升,枝條黃褐色,有細(xì)條紋,具粉白色短柔毛。單葉對生;具長柄;橢圓形或菱狀橢圓形,長1~3厘米,寬0.6~2厘米,先端銳尖,基部寬楔形,上面綠色,多皺紋,下面白綠色,密被平貼白短柔毛?;ǖ仙虬咨?,小,緊密排成頂生假穗狀花序。小堅果卵圓形,長不超過1毫米?;ㄆ谙募尽?/p>
【生境分布】生于荒地、村邊向陽山坡及林下。分布四川、貴州、云南、廣西等地。
【性味】《云南中草藥選》:"辛,涼。"
【功能主治】①《廣西藥植名錄》:"治爛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
【摘錄】《*辭典》
可見,野巴子的藥用價值還是很明顯的。但是野巴子并不是人人可以用,我們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體質(zhì)情況判斷一下。
說起野莧子我們都不陌生,野莧子不但可以食用而且有非常高的藥用功效,經(jīng)常吃野莧子是可以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和保健作用的。
【別名】莧菜子、青葙子、西風(fēng)谷
【來源】藥材基源:為莧科植物凹頭莧或反枝莧的種子。
【原形態(tài)】1.一年生草本,高10-30cm。莖斜上,基部分枝,微具條棱,無毛,淡綠色至暗紫色,上部暗紅帶綠,平臥上升。單葉互生;葉柄長1-3.5cm;葉片卵形或菱狀卵形,長1.5-4.5cm,寬1-3cm,先端凹缺或鈍,基部闊楔形,全緣或稍呈波狀?;▎涡曰螂s性,花小;簇生葉腋或成頂生穗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苞片干膜質(zhì),長圓形;花被片3,細(xì)長圓形,先端鈍而有微尖,向內(nèi)曲;雄蕊3;柱頭3或2,線形,果熟時脫落。胞果扁卵形,不裂,近平滑或略具皺紋。種子環(huán)形,黑色至黑褐色,邊緣具環(huán)狀邊?;ㄆ?-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庭園、路邊等處。
【性狀】性狀鑒別 種子環(huán)形(凹頭莧)或近球形(反枝莧),直徑0.8-1.5mm。前者表面紅黑至黑褐色,邊緣具環(huán)狀邊。后者棕色或黑色,邊緣鈍,略有光澤。氣微,味淡。
【化學(xué)成份】種子油含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花生酸(arachidic acid),山萮酸(behenic acid),油酸(oleic acid)和亞油酸(linoleic acid)。
【性味】甘;性涼
【歸經(jīng)】肝;膀胱經(jīng)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利尿。主肝熱目赤;翳障;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2g。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野莧子的作用一些介紹,使用它的時候,可以根據(jù)上面所講的需求進(jìn)行,而且野莧子在治療某些疾病上也有著很好的幫助。
野拔子是一種很普通的中藥。雖然它很普通,卻是有著很多神奇的功效。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英文名】all-grass of Rugulose Elsholtzia
【別名】香蘇草、野蘇、野香蘇、崩瘡藥、掃把茶、膜悠麻、小蘇蘇棵、里香薷、狗尾巴香、山香、鬼米香條、小野菝子、滿山香、小壩子
【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細(xì)皺香薷的全草。
【原形態(tài)】細(xì)皺香薷,半灌木,高0.3-1.5m。枝四棱形,密被白色微柔毛。葉對生;葉柄長0.5-2.5cm,密被白色柔毛;葉片卵形或橢圓狀菱形,長2-7.5cm,寬1-3.5cm,先端急尖或微鈍,基部楔形,邊緣具鈍鋸齒,近基部全緣,上面具皺紋,被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絨毛。輪傘花序多樺密集成假穗狀花序,著生于主莖及側(cè)枝頂部,長5-15cm,序軸密被灰白色絨毛;苞片鉆形,被灰白色絨毛;苞片鉆形,被灰白色絨毛;花萼釧形,長約1.5mm,外面被灰白色絨毛,萼齒5;花完淡紫色或白色,長約4mm,外面被柔毛,上唇直立,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圓形,邊緣嚙蝕狀,側(cè)裂片短,半圓形;雄蕊4,前對較長,伸出,花絲略被毛,花藥2室;子房4裂,花柱超出雄蕊,柱頭2裂。小堅果長圓形,長約1mm,淡黃色。花期9-11月,果期10-12月或翌年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300-2800m的山坡草地、空曠地、路旁、林下或灌叢中。
【性狀】性狀鑒別,莖呈方柱形,長30-150cm,表面灰褐色或黃褐色,有不規(guī)則裂紋和白色短柔毛。葉對生,皺縮或脫落,展平后呈橢圓形或菱狀橢圓形,長1-3cm,寬0.5-2cm,表面暗綠色,有皺紋及粗毛茸,背面灰綠色,密生灰白色短柔毛;葉柄長0.5-2.5cm。在頂端或葉腋可見假穗狀花序,花黃白色。氣香,味辛、涼。
【性味】味辛;苦;性涼
【功能主治】解表退熱;化濕和中。主感冒發(fā)熱;頭痛;嘔吐泄瀉;痢疾;爛瘡;鼻衄咳血;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2g。
【各家論述】1.《廣西藥植名錄》:治爛瘡。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的野拔子相關(guān)介紹,相信大家在看過之后就能夠有所了解了。在知道野拔子的功效和作用后就可以根據(jù)自身體質(zhì)來調(diào)理了。
由于中藥副作用較小,所以現(xiàn)在有越來越多的人都想要用中藥材調(diào)理身體。在這里就給大家介紹一種藥材野鴉椿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別名】雞眼睛(《四川中藥志》)。
【來源】為省沽油科植物 野鴉椿 的 果實 或 種子 。8~9月采收成熟果實或種子,曬干。
【原形態(tài)】野鴉椿(《植物名實圖考》),又名:楓檿樹、雞矢柴、雞眼椒、鳥腱花、雞肣花、花溴木、秤桿木、淡椿子、紅果栲、木魚柴、野山漆、開口椒、狗頭椒、夜夜椿、雞肫子。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山谷、河邊的叢林及灌叢中。分布河南、山西、江蘇、浙江、湖北、安徽、湖南、江西、四川、貴州、福建、臺灣、廣東、廣西等地。
【化學(xué)成份】種子含脂肪油25~30%。莢含異槲皮甙,矢車菊素3-木糖-葡萄糖甙和黃芪甙。樹皮含鞣質(zhì)。
【藥理作用】黃芪甙與其他黃酮類相似,略能降低毛細(xì)血管通透性。對大鼠離體小腸、膀胱有解痙作用:對大鼠還有些利膽作用;靜脈注射對犬有利尿作用,而口服無效;對呼吸、血壓皆無明顯影響。
【性味】①《四川中藥志》:"性微溫,味苦,無毒。"
【功能主治】溫中理氣,消腫止痛。治胃痛,寒疝,瀉痢。脫肛,子宮下垂,睪丸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
【附方】①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雞眼睛,燉黑雞頭服。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四川中藥志》
上文為大家介紹了野鴉椿子的作用,希望對大家在生活中有所幫助。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胡亂的和其他食物搭配,應(yīng)該咨詢專業(yè)人士后再決定。
野茶辣不僅可以很好的補充人體營養(yǎng)元素,同時幫助調(diào)理身體的各個機能,藥用價值也很高,今天就帶大家對野茶辣進(jìn)行一番了解。
【別名】軟柏木、大苦木、假吳萸、魚膽木、假茶辣、魚苦膽、山黃皮、老鴉飯、亞洛輕、石巖青、亞羅青、野胡椒、抱雞婆、老鴉樹、羅漢香、白酒藥、野白臘。
【來源】藥材基源:為楝科植物灰毛漿果楝的根、樹皮或葉。
【原形態(tài)】灰毛漿果楝 灌木或小喬木,高1-10m。小枝被絨毛。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連葉柄長20-30cm;小葉9-11,對生或近對生,紙質(zhì),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長5-10cm,寬3-5cm,先端漸尖或突尖,基部偏斜,全緣或有齒,兩面被緊貼的灰黃色柔毛,下面尤密;側(cè)脈8-10對?;▋尚裕瑘A錐花序腋生,長10-15cm,被柔毛;花萼5裂,外面被柔毛;花瓣5,白色至淡黃色,狹長圓形,先端略尖,外面被緊貼的疏柔毛;雄蕊10,花絲合生成短筒;子房球形,無毛。核果球形,略帶肉質(zhì),熟時深紅色至紫黑色,干后有5棱,5室,直徑約5mm?;ㄆ?-11月,果期4-1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2400m以下的河岸、路邊等地的疏林、季雨林、常綠闊葉林中。
【性味】辛;苦;微溫
【功能主治】祛風(fēng)化濕;行氣止痛。主感冒發(fā)熱;瘧疾;痢疾;脘腹絞痛;風(fēng)濕痹痛;跌打損傷;燙傷;皮炎;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鮮品30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爛敷。
【注意】《廣西本草選編》:“孕婦慎服?!?/p>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本篇文章對野茶辣的詳細(xì)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關(guān)于野茶辣的相關(guān)作用和食用方法等。野茶辣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體現(xiàn)了野茶辣的重要性。
茶子是功效非常廣泛的一種中藥材,我們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茶子,茶子也在很多疾病的治療和緩解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現(xiàn)在我們來了解一下茶子。
【別名】茶實(《續(xù)名家方選》)
【來源】為山茶科植物 茶 的 果實 。
【化學(xué)成份】種子含皂甙,水解得茶皂醇、茶皂醇B、茶皂醇C、茶皂醇D、茶皂醇E、山茶皂甙元B、山茶皂甙元D、小量黃酮類化合物。子苗含茶氨酸。
【性味】《綱目》:"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綱目》:"治喘急咳嗽,去痰垢。"
【用法用量】內(nèi)服:研末作丸。外用:研末吹鼻。
【附方】①治喘急塞迫欲死者:茶實(生熟者佳)、百合根、礬石各等分。上三味研勻為丸,梧子大。每服一錢,空心白湯下。(《續(xù)名家方選》茶實丸)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了解了這么多關(guān)于中藥茶子的各種情況,相信我們可以在面對疾病的困擾時做到鎮(zhèn)定自若,正確的對待疾病的治療。
茶子心是中藥中常見的一種,具有很多不同的功效,可以對人體的一些疾病進(jìn)行調(diào)理,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它的具體的功效有哪些吧。
【別名】油茶籽(《中國經(jīng)濟植物志》)
【來源】為山茶科植物 油茶 的 種子 。秋季采收。
【原形態(tài)】油茶(《植物名實圖考長編》),又名:楂(《農(nóng)政全書》),梣樹(《綱目拾遺》),茶子樹,茶油樹,建茶,白花茶,茶子木。
【生境分布】分布四川、安徽、江蘇、浙江、福建、臺灣、江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云南等地。
【化學(xué)成份】種子含山茶甙、脂肪油(為油酸、硬脂酸等的甘油酯)與皂甙。已確知其結(jié)構(gòu)的皂甙元有:22α-羥基桉脂醇,玉蕊醇A1,皂甙元ST-1,山茶皂甙元A,山茶皂甙元B,茶皂醇A,茶皂醇B,茶皂醇E。
【藥理作用】山茶甙有抗癌作用,隔日給小鼠口服,同時局部使用致癌劑數(shù)月后,可使皮膚的乳頭瘤及皮膚癌的數(shù)目減少。山茶甙局部使用無效,血中含山茶甙時有抗癌作用,如其作用停止,則皮膚癌的數(shù)目很快增加至與對照組相似的水平。
【性味】苦,平,有毒。
【功能主治】①《陸川本草》:"行氣疏滯。治氣滯腹痛泄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diào)敷。
【附方】治食滯腹瀉:茶子心三錢。濃煎服。(《陸川本草》)
【摘錄】《*辭典》
通過以上介紹,讓我們能了解茶子心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我們能發(fā)揮茶子心的功效,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身體疾病,因此很多人都將它視為自己保健身體的選擇。
茶子餅是功效非常廣泛的一種中藥材,我們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茶子餅,茶子餅也在很多疾病的治療和緩解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現(xiàn)在我們來了解一下茶子餅。
【別名】枯餅(《藥性考》),茶枯(《中國藥植志》),茶麩、茶油巴(《廣東中醫(yī)》4(1):40,1959),茶子麩、茶油麩(《嶺南草藥志》)。
【來源】為山茶科植物 油茶 的 種子經(jīng)榨去脂肪油后的渣滓 。
【化學(xué)成份】含皂甙、鞣質(zhì)、生物堿。去脂種子含8.5%油茶皂甙,水解后得山茶皂醇Ⅰ、山茶皂醇Ⅱ、玉蕊醇C、茶皂醇E、茶皂醇A。
【藥理作用】在血吸蟲卵陽性的狗糞中,加入茶子餅粉使其濃度分別為1%、5%和10%,置30℃作用24小時,糞便孵化都轉(zhuǎn)為陰性,或僅有極少數(shù)的毛蚴,證明茶子餅有良好的殺滅血吸蟲卵的效果。
【性味】《嶺南草藥志》:"味辛苦澀,有小毒。"
【功能主治】收濕殺蟲。治陰囊濕疹,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diào)敷。內(nèi)服:煅存性研末,1~2錢(內(nèi)服必須煅存性,否則有劇烈催吐怍用)或煎湯。
【附方】①治陰囊濕疹:茶麩二兩,青藥五錢,熟煙五錢。煎水洗患處。
【摘錄】《*辭典》
了解了這么多關(guān)于中藥茶子餅的各種情況,相信我們可以在面對疾病的困擾時做到鎮(zhèn)定自若,正確的對待疾病的治療。
牛蒡子茶是很常見的一種飲品,而主要的功效是可以祛風(fēng)散熱,對消腫解毒,消除炎癥,降解血糖有著很好的功效,同時很多人出現(xiàn)的咳嗽,喉嚨腫痛,風(fēng)疹的問題也能得到很好的舒緩,所以比較受人歡迎,不過在飲用的時候需要注意,對癥飲用,功效上才能發(fā)揮到極致。
牛蒡子茶
原料:牛蒡子10g、綠茶3g。
用法: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疏散風(fēng)熱,宣肺透疹,消腫解毒;抗菌,降血糖。
用途:風(fēng)熱咳嗽、咽喉腫痛;風(fēng)疹作癢,癍疹未透;癰腫瘡毒。
牛蒡子茶的功效與作用
2牛蒡的功效回
牛蒡的功效
1、可增強人體內(nèi)最硬的蛋白質(zhì)"骨膠原"提升體內(nèi)細(xì)胞活力。
2、在體內(nèi)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可產(chǎn)生三十種以上物質(zhì),其中"多量葉酸"能防止人體細(xì)胞發(fā)生不良的變化,防止癌細(xì)胞產(chǎn)生。
3、促進(jìn)體內(nèi)細(xì)胞的增殖,強化和增強白血球,"血小板",使T細(xì)胞以3倍的速度增長,強化免疫力,提升抗癌之功效。
4、促使體內(nèi)磷鈣及維他命D在組合上之平衡,維持人體成長。
5、能清理血液垃圾,促使體內(nèi)細(xì)胞的新陳代謝,防止老化,使肌膚美麗細(xì)致,能消除色斑,黑褐斑。
3牛蒡子茶能壯陽嗎
牛蒡子茶能壯陽嗎
牛蒡的纖維可以促進(jìn)大腸蠕動,幫助排便,降低體內(nèi)膽固醇,減少毒素、廢物在體內(nèi)積存,達(dá)到預(yù)防中風(fēng)和防治胃癌、子宮癌的功效。經(jīng)常食用牛蒡根有促進(jìn)血液循環(huán),所以很適用于長期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不過牛蒡是很強的堿性食物,患接觸性皮炎或濕疹的人,最好少用。
清除腸胃垃圾、防止人體過早衰老、潤澤肌膚、防止中風(fēng)和高血壓、清腸排毒、降低膽固醇和血糖,并適合糖尿病患者長期食用(因牛蒡根中含有菊糖),類風(fēng)濕,抗真菌有一定療效,對癌癥和尿毒癥也有很好的預(yù)防和抑制作用,因此被譽為大自然的最佳清血劑,臺灣民間把牛蒡作為補腎、壯陽、滋補之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