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良姜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彪S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養(yǎng)生這種件越來越關(guān)注,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對養(yǎng)生頗有心得的人。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土良姜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土良姜是中藥的一種,在我國古代的醫(yī)書就有著對于土良姜的記載,土良姜能治療很多的病癥,而且功效也非常全面,我們要善用它。
【別名】白草果、草果藥、野姜、良姜
【來源】為姜科姜花屬植物 土良姜 Hedychium spicatum Buch.-Ham.的 根狀莖 , 果實 也入藥。秋季采挖根狀莖,洗凈,切片,曬干或鮮用;秋冬收果實、種子,曬干。
【性味】辛、苦,溫。
【功能主治】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用于胃寒痛,嘔吐,消化不良,寒疝氣痛;外用治膝關(guān)節(jié)痛。
【用法用量】根1~3錢;果(草果藥)每次5分,研粉吞服;外用適量,鮮根狀莖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昆明藥植調(diào)查報告》
以上就是對土良姜的功效的一些簡單的介紹,希望對所有的朋友都能所幫助,總得來說土良姜的養(yǎng)生功效是非常強大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土良姜來更好的促進身體健康 。
相關(guān)閱讀
對于良姜丸,有的人或許還不太熟悉,其實良姜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對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關(guān)于良姜丸的功效與作用將會在下文中給您介紹。
【處方】高良姜1兩,干姜1兩,桂半兩,黃橘皮半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中寒痰唾。
【用法用量】每服30-100丸,空心生姜湯送下。
【摘錄】《雞峰》卷十八
【處方】良姜1錢,干姜1錢,桂枝1錢,赤石脂(醋炒)2錢,粳米5分,甘草2分。
【制法】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脫肛。
【用法用量】或作湯用佳。
【摘錄】《續(xù)名家方選》
【處方】良姜2兩。
【制法】上為末,豬膽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醒脾。主瘧疾。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紫蘇湯送下。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二
看完了上文的介紹,你對良姜丸的食用方法了解了嗎?但良姜丸畢竟是中藥方劑,可能有些人的體質(zhì)會不太適合,所以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
各種疾病的侵襲是現(xiàn)代人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大多是因為生活工作壓力大造成的,也是生活習(xí)慣不規(guī)律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而且也容易導(dǎo)致人體出現(xiàn)提前衰老的跡象。中藥方劑是一個幫您擺脫各類疾病的好方法。下面為大家講一下良姜散的做法。
【處方】高良姜1斤(用好油熬熱,旋下,渫令赤色,用麩皮揩去油,銼細(xì)),丁香3兩,甘草3兩(炙赤色,銼),人參(去蘆頭)2兩半,胡椒1兩,蓽茇半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停寒積冷,心腹撮痛。
【用法用量】每服2錢,入鹽少許,食前沸湯點服。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五
【處方】良姜、干姜各等分,續(xù)隨子。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小腸氣。
【用法用量】每服1大錢,續(xù)隨子霜1字,同熱酒1盞,入豬膽汁10數(shù)點同調(diào),1服愈。
【摘錄】《雞峰》卷二十
【處方】高良姜半兩,草果半兩,縮砂仁半兩,厚樸半兩,陳皮半兩,半夏(湯浸)3錢,枳殼3錢,木香3錢,甘草3錢。
【功能主治】寬中順氣、理傷滯。主中脘不快。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大錢,水1盞半,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空心熱服,日中再服。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三引張介叟方
【處方】良姜6錢,茴香4錢,甘草2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因酒毒常常泄瀉者。
【用法用量】白湯飲下。
【摘錄】《續(xù)名家方選》
【處方】良姜、草果、檳榔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諸般心氣冷痛。
【用法用量】每服2錢,白湯調(diào)下。
【摘錄】《活人心統(tǒng)》卷下
【處方】良姜1錢,白龍骨半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翻花脫肛。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空心飯飲吞下。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石壁經(jīng)》
【別名】當(dāng)歸良姜散
【處方】高良姜5兩,厚樸(去皮,姜汁涂,炙)2兩,當(dāng)歸3兩,桂心3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諸心腹痛者,或外邪來客,或氣相干,其卒然痛而即止者。
【用法用量】當(dāng)歸良姜散(《產(chǎn)乳備要》)。
【摘錄】《全生指迷方》卷三
【處方】高良姜(銼,炒)1分,蒼術(shù)(米泔浸1宿,銼,炒)3分,麥門冬(去心,焙)3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烙)3分,肉豆蔻(去殼)3分,吳茱萸(湯浸,焙,炒)3分,人參3分,訶黎勒皮3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霍亂吐瀉不止,心腹(疒丂)痛,煩渴。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高良姜散”。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八
其實用良姜散治療一些疾病時也是有一些講究的,希望大家能夠在專業(yè)人士的指導(dǎo)下服用。
由于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大家吃的是越來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中醫(yī)中的方劑治療是一種十分溫和的方法,可以在對抗疾病的同時調(diào)理身體機能,滋潤修復(fù),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良姜方。
【別名】良姜湯
【處方】橘皮1分,良姜1分,桂枝1分,當(dāng)歸1分,麻黃半兩,檳榔3個,杏仁20個,甘草1分,生姜1分,大棗10個。
【功能主治】傷寒汗后,咳噫不止,是陰陽氣升降欲作汗。升之不上,降之不下,故胃氣上逆而咳嗽無休止。
【用法用量】良姜湯(《本事》卷八)。
【摘錄】《傷寒總病論》卷三
以上就是良姜方的一個介紹, 希望通過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對于這一個養(yǎng)生方劑的選擇問題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們運用一些比較科學(xué)的方法去,幫助自己達(dá)到養(yǎng)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苦良姜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東西,苦良姜給我們帶來的功效是其他食物都不具備的。那么苦良姜的功效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別名】老虎姜
【來源】藥材基源:為薯蕷科植物小花盾葉薯蕷的根莖。
【原形態(tài)】小花盾葉薯蕷 纏繞草質(zhì)藤本。根莖橫生,圓柱形,指狀或不規(guī)則分枝,干后除去須根常留有白色點狀痕跡。莖左旋,無毛,有時在分枝或葉柄基部兩側(cè)微凸起,或具短刺。單葉互生;葉片近革質(zhì),綠色,干后灰褐色,三角狀卵形,長卵形或卵圓形,有時3-5淺裂,中間裂片三角狀卵形,兩側(cè)裂片圓耳狀,邊緣淺波狀,有時邊緣膜質(zhì),先端漸尖,基部寬心形、心形或近于截形,兩面無毛。雄花序不分技或分枝,單生或2-3個簇生于葉腋;雄花無梗,常2-3簇生,再排列成穗狀,每簇花常僅1-2朵發(fā)育,基部常有膜質(zhì)苞片3-4枚,苞片卵形或三角狀卵形;花被6裂,裂片卵形,花開時平展,紫紅色,干后黑色;雄蕊6,著生于花托的邊緣,花絲極短,與花藥幾等長,藥內(nèi)向。雌花序與雄花序相似;退化雄藍(lán)成絲狀。蒴果三棱形,每棱翅狀,半月形,干后藍(lán)黑色,表面常有白粉;每室種子2顆,著生于中軸中部,四周圍有薄膜狀翅?;ㄆ?-8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400-2000m的山坡石灰?guī)r干熱河谷地區(qū)的稀疏灌叢或竹林中。
【化學(xué)成份】塊根含薯蕷皂甙元(diosgenin),雅姆皂甙元(gamogenin),根莖含著蕷皂甙元及甾甙:纖細(xì)薯蕷皂甙(gracillin),原纖細(xì)著蕷皂甙(protogracillin),三角葉薯蕷皂甙(deltonin),三角葉著蕷混甙(deltoside),盾葉薯蕷根皂甙(zin.giberenin)A,原盾葉薯蕷根皂甙(protozingiberenin)A。
【性味】苦;辛;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消腫。主癰癤腫毒;軟組織損傷;蜂螫蟲咬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有關(guān)苦良姜的功效的問題就講解到這里,希望對您起到幫助。雖然苦良姜的價值非常高,但是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謹(jǐn)慎。
溫中良姜圓已經(jīng)被很多人所熟知,但是溫中良姜圓怎么吃有些人并非知道的很詳細(xì),那么溫中良姜圓到底該什么情況下吃呢?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高良姜(炒)四斤,干姜(炮)、白術(shù),各二斤四兩。肉桂(去粗皮)二十八兩,甘草一斤。
【炮制】上為細(xì)末,煉蜜為圓,每一兩作一十二圓。
【功能主治】溫脾胃,順三焦。治寒痰聚結(jié),氣壅不通,食即輒吐,咽膈噎悶,兩脅肋廣刺,嘔吐噦逆、噫醋惡心,中滿短氣,噎聞食臭;
【用法用量】每服一圓,細(xì)嚼,生姜橘皮湯,米飲亦得,空心,食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經(jīng)常性不注意飲食健康的人們一定要注意,我們在選擇溫中良姜圓等藥物的時候需要根據(jù)我們的體質(zhì)。我們在腸身體不適的時候不能單單靠藥物來化解,還應(yīng)該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xí)慣才能夠很好的遠(yuǎn)離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