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絲七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開,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頭,天天發(fā)愁,添病減壽。”人類的發(fā)展歷史中,養(yǎng)生觀念不斷更新,我們不僅要知道養(yǎng)生,更要懂得養(yǎng)生。積極而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鐵絲七的功效與作用”,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中藥材也是千奇百怪,各種各樣,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材鐵絲七。
【別名】銅絲草、鐵絲草、豬宗七(《陜西中草藥》),烏腳槍(《江西醫(yī)藥》(8):23,1963)。
【來源】為鐵線蕨科植物 掌葉鐵線蕨 的 全株 。夏季采挖,陰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莖短,橫臥,被褐色膜質鱗片。葉簇生;葉柄黑紫色,光滑無毛,具光澤,先端分叉;葉片2叉分歧,呈掌狀;羽片單生于主枝上側,羽狀分裂,中部的最大;小羽片斜長方形,基部楔形,上緣淺圓裂,無主脈。孢子囊群橫長圓形,稍曲,著生于由葉緣反曲而成的膜質囊群蓋下面;囊群蓋腎形或矩圓形。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下。分布我國東北、華北和西南地區(qū)。
【化學成份】葉含羊齒烯、異羊齒烯、7-羊齒烯、雁齒烯、雁齒烯醛、鐵線蕨酮、異鐵線蕨酮、掌葉鐵線蕨醇、禾烯Ⅱ、新禾烯、新禾二烯及羊齒二烯等三萜類。
【性味】味甘微澀苦,性平。
【功能主治】利水,除濕,通淋,調經(jīng),止痛。治小便不利,淋癥,血尿,痢疾,風濕腫痛,月經(jīng)不調,崩漏,白帶,牙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
【附方】治淋癥:鐵絲七、金刷把各二錢,木通一錢,參葉子五分。水煎服。(性味以下出《陜西中草藥》)
【臨床應用】治療頸淋巴結結核:用烏腳槍全草干者1兩,或鮮者2兩,加豬肉2.5兩(十兩制),同煮爛,去渣,將藥汁連肉同吃,每日一劑。一般服用2~3星期后出現(xiàn)療效,少數(shù)病例服5~6日后即見效果。治療15例,未經(jīng)其他方法治療者7例,經(jīng)服烏腳槍后6例痊愈,頸淋巴結結核顯著縮小者1例;曾經(jīng)使用鏈霉素等抗癆藥物及其他中、西藥治療者8例,經(jīng)服烏腳槍后,其中6例痊愈,2例頸淋巴結結核顯著縮小。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陜西中草藥》
鐵絲七在中藥中的利用率還是很高的,可以用來治療多種疾病。我們應該在充分了解了鐵絲七的功效和作用之后再食用。希望大家不要胡亂吃。
ys630.COm精選閱讀
不認識菜子七的朋友們不會了解菜子七有什么功效和作用,菜子七是一種中藥材,很多人都只是在形態(tài)上認識,所以很難了解到菜子七真正能夠帶給人們的身體哪些好處,這些需要我們深入去認識菜子七這種藥材了。
【別名】白花石芥菜
【來源】十字花科碎米芥屬植物 白花碎米芥 Cardamine leucantha (Tausch) O. E. Schulz,以 根狀莖 入藥。秋季采挖,洗凈,去須根,曬干。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解痙鎮(zhèn)咳,活血止痛。用于百日咳,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3~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全展選編·傳染病》
由以上對菜子七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菜子七對人體的幫助還是比較大的,可以改善人體的一些不好的癥狀,對人體是很有用的一種藥材。
現(xiàn)在社會,養(yǎng)生似乎是一個永恒的話題?,F(xiàn)在很多喜歡用一些中藥材來調理身體,因為這些藥材天然無公害,下面我們就為 大家介紹一下金牛七這種藥材。
【別名】火煙子、千錘打
【來源】毛茛科烏頭屬植物 松潘烏頭 Aconitun sungpanense Hand.-Mazz.或 太白烏頭 A. taipeicum Hand.-Mazz.,以 塊根 入藥。秋季采集,去須根,洗凈,用甘草浸泡,炒后用。
【性味】辛、苦,溫。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風止痛,散瘀消腫。用于跌打損傷,風濕性關節(jié)炎;外用治癰癤腫毒。莖、葉搗爛,投入廁所中可殺蛆。
【用法用量】5厘,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適量,以酒醋或水磨汁涂患處。
【注意】高熱患者及孕婦忌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陜西中草藥》
通過本篇文章對金牛七功效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金牛七的幾大功效。這些功效對于體質差抵抗力低的人的確不失為一個調理的好方法。大家可以試一試。
不知道大家有沒聽說過蝎子七。蝎子七對調理我們的身體有著很大的好處,在一些疾病上也可發(fā)揮不錯的作用,今天讓我們來看下蝎子七的相關知識。
【別名】紅蝎子七(《中國藥學會淪文文摘集》,1962),紅粉、猴子七(《陜西中草藥》),野高梁(《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然波(藏名)。
【來源】為蓼科植物 珠芽蓼 和 圓穗蓼 的 根莖 。夏秋采挖,去須根,洗凈,切片,曬干。
【原形態(tài)】①珠芽蓼
【性狀】干燥根莖呈塊狀,扭曲,有時呈鉤狀。表面棕紅色至棕黑色,有皺紋及多數(shù)疣狀突起,其下附有多數(shù)細長須根,紅棕色或灰棕色。質堅。斷面扁圓形,淺紅色,顆粒狀,中心部分色深,沿中心部分外圍有維管束一圈。氣微臭,味苦澀。
【性味】《陜西中草藥》:"苦澀,涼。"
【功能主治】止血,活血,止瀉。治吐血,衄血,血崩,白帶,痢疾,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浸酒。外用:研末撒。
【附方】①治崩漏:蝎子七、鹿銜草各三錢,金絲帶、太羌活、獅子七各二錢。水煎服。(《陜西中草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陜西中草藥志》
以上就是蝎子七的功效和作用,我們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來合理的食用蝎子七,以便于緩解病癥帶來的痛苦。
牛毛七的營養(yǎng)價值豐富,藥用價值也很高,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下中藥牛毛七的功效與作用。
【來源】為曲尾蘚科植物 山毛蘚 的 全草 。全年采收,陰干用。
【原形態(tài)】密集成叢,暗綠帶黃棕色,高4~10厘米。莖直立,纖細,又狀分枝,多目次年生殖苞下茁生新枝,形成分層的墊狀;密披紅棕色暇根。葉密生,干時卷縮,濕時傾立,狹長披針形,全緣,內卷;中肋單一,細長,先端突出葉尖。雌雄同株。蒴柄黃色,干時直立,濕時彎曲。孢蒴圓卵形,具短臺部,具深色縱紋8條。蒴蓋圓盤狀,具長喙。蒴帽兜形。
【生境分布】生于高山背陰的巖壁、巖穴或石隙中。分布云南、四川、陜西等地。
【性味】味甘淡,性平。
【功能主治】養(yǎng)陰清熱,安神定志,祛風除濕,止血鎮(zhèn)痛。治骨蒸潮熱,神經(jīng)衰弱,風濕疼痛,癲狂,外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4~5錢。外用:研末撒。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陜西中草藥》
上文介紹了牛毛七的相關常識,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牛毛七,大家可以在平時多積累一些相關的東西,這會對我們保持身體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
螞蝗七對大家再熟悉不過了,螞蝗七的歷史是很悠久的,并且對調理身體和治療疾病都有著很好的功效,對于養(yǎng)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別名】石螃蟹、石蜈蚣、紅螞蝗七、石棉、巖白菜[湖南常德]
【來源】苦苣苔科唇柱苣苔屬植物 螞蝗七 Chirita fimbrisepala Hand.-Mazz.[Didymocarpus fimbrisepalus (Hand.-Mazz.)Hand.-Mazz.],以 根狀莖 入藥。全年可采,曬干。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清熱利濕,活血止痛。用于小兒疳積,胃痛,肝炎,痢疾,肺結核咯血;外用治刀傷出血,無名腫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2~6錢;外用鮮根搗爛或干根研粉調水外敷。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廣西藥植名錄》
根據(jù)以上的綜合來講,螞蝗七還是具有一定的藥理療效的,需要注意的就是螞蝗七應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食用,不要過量。
雷公七是一種中藥材,這類藥物對疾病治療上可以涉及很多個方面,所以在對雷公七選擇之前,一定要對它進行很好了解,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介紹下。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 七筋菇 的 全株 。夏季采收。陰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根莖細長,生多數(shù)須根。葉基生,肉質,長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13~25厘米,寬3.5~6厘米,先端有小突尖;葉柄多少抱莖。花莖直立,高20~40厘米,開花后可伸長;總狀花序頂生,具數(shù)花或僅1~2花,花白色,花被片6,分離;雄蕊6;子房2~3室,每室有胚珠2至多顆,漿果藍色或藍黑色。
【生境分布】生于高山林下。分布東北至西南各地。
【性味】味苦微辛,性涼。
【功能主治】祛風,敗毒,散瘀,止痛。治跌打損傷,勞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錢。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陜西中草藥志》
通過上文我們已經(jīng)了解到了中藥雷公七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大家可以對癥下藥,在生活中正確的食用雷公七。
不知道大家對獅子七是否熟悉,對它的功效作用是否了解,下面我們就來仔細分析一下獅子七的價值和食用方法等。
【別名】獅子頭、獅子草、九頭獅子七、澀疙疸
【來源】景天科紅景天屬植物 狹葉紅景天 Rhodiola kirilowii (Regel)Regel [Sedum kirilowii Regel],以 根狀莖 及 根 入藥。草春或秋末采,除去須根及泥土,曬干。
【性味】澀,溫。
【功能主治】止血化瘀,調經(jīng),固澀。用于跌打損傷,腰痛,吐血,崩漏,月經(jīng)不調,白帶,痢疾。
【用法用量】1~2錢。
【注意】孕婦禁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陜西中草藥》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獅子七,了解了獅子七的效果和作用,獅子七可以提高我們的免疫力,獅子七在養(yǎng)生學上還有食療的作用,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多好處。
天王七做為一種中藥,藥用價值是很大的,能夠治療很多的疾病。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來了解一下。
【別名】五轉七、白暴七、雞爪七
【來源】為忍冬科植物 羽裂莛子藨 的 根 。秋末采挖。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全體被粗毛。根粗壯,圓錐形,分叉,具須根。莖單一,直立。葉對生,在莖頂常4片葉近輪生狀;長卵圓形,羽狀深裂,長10~20厘米。穗狀花序頂生,具梗;花白色;萼管卵形,裂片5,宿存;花冠狹漏斗狀,基部一側腫脹,裂片5,不相等;雄蕊5;子房下位,3~5室,每室有胚珠l顆。漿果近球形,乳白色,直徑6~8毫米,有種子3粒。種子扁橢圓形,平滑,長6毫米。
【性味】苦澀,平。
【功能主治】祛風濕,理氣活血,健脾胃,消炎鎮(zhèn)痛,生肌。治勞傷,風濕腰腿痛,跌打損傷,消化不良,月經(jīng)不調,白帶。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3錢。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陜西中草藥》
上面介紹了天王七的一些基本常識,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對于天王七的了解會更多一些。生活中常常接觸的其它藥材還有很多,有時間的話不妨多去了解一下。
拐棗七是中藥的一種,在某些疾病上對人體有著很好的幫助,而且這類藥物在使用上,也是比較廣泛,對拐棗七選擇的時候,需要對拐棗七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進行認識,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別名】大葉老鼠七、烏筋七
【來源】罌粟科荷青花屬植物 荷青花 Hylomecon japonica (Thunb.) prantl et Kundig (H. vernalis Maxim.),以 根 入藥。夏秋采挖,陰干。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祛風濕,舒筋活絡,散瘀消腫,止血,止痛。用于風濕性關節(jié)炎,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1~3錢。水煎服或泡酒服。
【備注】(1)本品之變種 銳裂荷青花 Hylomecon japonica (Thunb.) prantl var. subincisa Fedde,與正種同供藥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以上就是對拐棗七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一些介紹,選擇它的時候,需要對它的使用方法進行認識。
不認識高粱七的朋友們不會了解高粱七有什么功效和作用,高粱七是一種中藥材,很多人都只是在形態(tài)上認識,所以很難了解到高粱七真正能夠帶給人們的身體哪些好處,這些需要我們深入去認識高粱七這種藥材了。
【別名】大茅根、高粱三七、山高粱、水高粱、野高粱
【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擬高粱的根狀莖。
【原形態(tài)】擬高粱,多年生草本。稈高1-3m,節(jié)上密被短毛。葉鞘通常平滑無毛;葉舌質較硬,有長達2mm的纖毛;葉片條形而寬大,長約90cm,寬2-4cm,邊緣粗糙。圓錐花序直立,長達30cm,分枝為總狀花序式排列,l-4節(jié)著生于枝端,穗軸逐節(jié)脫落,小穗成對著生于各節(jié)或頂生者3枚,小穗被白色或淡紫色柔毛;無柄小穗為兩性,無芒,穎草質,變黑,下部光亮無毛,上部及邊緣被棕色柔毛,第1穎上端2脊,芒自第2外稃裂齒間伸出,膝曲;有柄小穗不孕,穎草質,不會變硬?;?、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河岸濕地。
【性味】味甘;淡;性涼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健脾利濕;活血止血。主癆傷咳嗽;吐血;泄瀉;消化不良;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g,鮮品可用至12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由以上對高粱七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高粱七對人體的幫助還是比較大的,可以改善人體的一些不好的癥狀,對人體是很有用的一種藥材。
隨著人們對中藥的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的了解了各種中藥中的詳細的成分,也知道這些成分對于大家的健康的影響。下面就為各位朋友推薦一種中藥墨七,詳細的描述一下墨七的功效,希望對各位的學習和研究有一定幫助。
【英文名】Root of Sheathed Monkshood
【別名】活血連、涼水渣子、血散七、龍胡子、土莎蓮、一口血、獨兒七、筍尖七
【來源】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花葶烏頭或聚葉葶烏頭的根。
【原形態(tài)】1.花葶烏頭,多年生草本,高35-67cm。根近圓柱形,長約10cm直徑0.8cm。莖直立,稍密被反曲的淡黃色短尾。葉互生;基生葉3-4,有長柄,柄長13-40cm,基部有鞘;葉片腎狀五角形,長5.5-11cm,寬8.5-22cm,基部有鞘;葉片腎狀五角形,長5.5-11cm,寬8.5-22cm,基部心形,3裂稍超過中部,中央裂片斜扇形,急尖,稀漸尖,不明顯3淺裂,邊緣有粗齒,側裂片倒梯狀菱形,急尖,稀漸尖,不明顯3淺裂,邊緣有粗齒,側裂片斜扇形,不等2淺裂,兩面有短伏毛;莖生葉小,2-4,集中在近基部,有時不存在,葉柄長約達5cm,葉片長約2cm,或完全退化,葉柄鞘狀??偁罨ㄐ蛴?5-40朵花;苞片生花?;?。花兩性,兩側對稱;萼片5,花瓣狀,藍紫色,外面疏被開展的微糙毛,上萼片圓筒形,高1.3-1.8cm,外緣近直,與向下斜展的下緣形成尖喙;花瓣2,距比瓣片長2-3倍,拳鄭,疏被短毛或無毛;雄蕊鑫數(shù),無毛;心皮3,疏被長毛。蓇葖果,長0.8-1.3cm。種子多數(shù),倒卵形,長約1.5mm,密生橫狹翅?;ㄆ?-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海拔1200-2000m的山地溝谷或林中陰濕處。
【性狀】性狀鑒別,根呈不規(guī)則圓柱形,多彎財,有時分枝,長5-10cm,直徑0.5-1cm。表面黑棕色,有多數(shù)縱、橫皺紋及須根痕。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氣微,味辛、苦,微麻。
【化學成份】花葶烏頭根含花葶烏頭寧(scaconine),花葶烏頭堿(scaconitine),N-去乙?;ㄝ銥躅^堿(N-deacetylscacoitine)。
【性味】味辛;苦;性溫;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調經(jīng);散瘀止痛。主月經(jīng)不調;跌打損作;骨折疼痛;風濕性關節(jié)痛;胃痛;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泡酒。外用:適量,磨涂。
【附方】①治月經(jīng)不調:活血連、趕血王各三錢。泡酒服。(《貴州民間藥物》)②治跌打損傷:活血連、見血飛、赤芍各五錢。加水、酒各半煎服。(《貴州民間藥物》)
【各家論述】《藥學學報》(10:692,1965):治跌打損傷;化痰,止咳喘。外用擦無名腫毒。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述內容的介紹,可以了解到中藥墨七在很多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適當?shù)氖秤媚邔ξ覀兊纳眢w有很多好處。
膀胱七是一味很好的藥材,在中醫(yī)里面經(jīng)常要用到膀胱七給患者治病,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膀胱七的幾個方面。
【別名】小花火燒蘭、野竹蘭
【來源】蘭科火燒蘭屬植物 小花火燒蘭 Epipactis helleborine (L.)Crantz [E. tangutica Maxim.,E. yunnanensis Schlecht.],以 根 入藥。夏季采挖,洗凈曬干。
【性味】甘、淡,平。
【功能主治】理氣行血。用于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2~3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通過對膀胱七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紹,大家都知道它的神奇了吧。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人或者事情,都蘊含著我們意想不到的力量。既然大家知道了膀胱七的神奇的療效和作用,那么可以嘗試一下,檢驗一下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