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角鳳尾草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物質(zhì)是健康的基礎(chǔ),精神是健康的支柱,運(yùn)動是健康源泉,科學(xué)是健康的法寶!養(yǎng)生,很多人只是聽說但并未真正力行,養(yǎng)生不應(yīng)只是調(diào)侃或者賣弄,而是必須認(rèn)真地踐行。正確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jìn)行的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鐵角鳳尾草的功效與作用”,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漸提高,健康長壽逐漸為我們所重視,所以現(xiàn)今養(yǎng)生食療的方法非常流行,中醫(yī)趨勢越來越熱,中藥也再次占據(jù)人們的視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中藥鐵角鳳尾草。
【別名】石林珠、金星草、止血草、洞里仙、雞毛草、石蜈蚣、烏骨草、鹿仙草
【來源】蕨類鐵角蕨科鐵角蕨屬植物 鐵角蕨 Asplenium trichomanes L.,以 全草 入藥。四季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
【性味】淡,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調(diào)經(jīng)止血,收斂止帶。用于小兒高熱,白帶,月經(jīng)不調(diào);外用治燒燙傷,外傷出血,疔瘡腫毒,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0.3~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植物名實(shí)圖考》
了解了這么多關(guān)于中藥鐵角鳳尾草的各種情況,相信我們可以在面對疾病的困擾時做到鎮(zhèn)定自若,正確的對待疾病的治療。
相關(guān)閱讀
導(dǎo)讀:中藥鳳尾草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xì)介紹鳳尾草的功效與作用、鳳尾草圖片、鳳尾草的藥用價值、鳳尾草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鳳尾草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鳳尾草簡介鳳尾草圖片鳳尾草的功效與作用鳳尾草的藥用價值鳳尾草的用法與用量鳳尾草的副作用鳳尾草簡介
鳳尾草,入藥部分為鳳尾蕨科植物鳳尾草的全草或根。四季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用。
商品多扎成小捆。全草長25-70cm。根莖短,棕褐色,下面叢生須根,上面有簇生葉,葉柄細(xì),有棱,棕黃色或黃綠色,長4-30cm,易折斷,葉片草質(zhì),一回羽狀,灰綠色或黃綠色;不育葉羽片工4-8cm,邊緣有不整齊鋸齒,能育葉長條形,寬3-6cm,邊緣反卷,孢子囊群生于羽片下面邊緣。氣微,味淡或微澀。
鳳尾草圖片
鳳尾草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利濕,涼血止血,消腫解毒。治黃疸型肝炎,腸炎,菌痢,淋濁,帶下,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扁桃體炎,腮腺炎,癰腫瘡毒,濕疹。
1、《分類草藥性》:治一切熱毒,消腫,清火。治癰瘡,乳癰,淋癥。
2、《中國藥植志》:止瀉。
3、《貴州民間方藥集》:解熱,利尿。治小兒驚風(fēng),夜哭。
4、《廣西藥植志》:清大腸、肺熱。治熱性赤痢及齒痛,止吐血。
5、《中國藥植圖鑒》:治疥癬。
6、《泉州本草》:治濕熱小便不通,血淋,咽喉腫痛。
7、《湖南藥物志》:治疳積,感冒,目翳。
8、廣州部隊(duì)《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濕,涼血。治菌痢,腸炎,外感發(fā)熱,尿路感染,白帶,腮腺炎,疔瘡,濕疹。
9、《江西草藥》:治瘰疬,鼻衄,便血。
10、《上海常用中草藥》:治黃疸型肝炎,扁桃體炎,遺精,蟯蟲病。
鳳尾草的藥用價值
1、治痢疾:鮮鳳尾草二至三兩。水煎或擂汁服,每日三劑。(《江西草藥》)
2、治泌尿系炎癥,血尿:鮮鳳尾草二至四兩,水煎服。(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3、治崩漏:鳳尾草一兩。切碎,用水酒各半煎服。(《礦西中草藥》)
4、治鼻衄:鳳尾草七錢至一兩,海帶一兩(洗凈)。水煎服。(《江西民間草藥》)
5、治大便下血:鳳尾草七錢至一兩。同豬大腸燉熟去渣,食腸及湯。(《江西民間草藥》)
6、治面神經(jīng)麻痹:鳳尾草三錢。水煎服。(《陜西中草藥》)
7、治禿發(fā):小金星鳳尾草根,浸油涂頭。(《履巉巖本草》)
8、治湯火傷:鳳尾草,焙干研末,麻油調(diào)敷。(《湖南藥物志》)
9、治狂犬咬傷:鳳尾草二兩,水煎服;或搗爛外敷。(《湖南藥物志》)
10、治蕁麻疹:風(fēng)尾草適量,食鹽少許。水煎洗。(《江西草藥》)
鳳尾草的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3~6錢(鮮品1~2兩);研末或搗汁飲。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鳳尾草的副作用
虛寒證忌服。
1、《履嶄巖本草》:老人不可多服,其性冷故也。
2、《閩東本草》:孕婦、冷痢、休息痢不宜服。
以上就是一些鳳尾草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rèn)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說起小鳳尾草,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種中藥材,那么你對小鳳尾草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它又該怎么吃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別名】地柏枝、小葉雞尾草、大肥草、一柱香
【來源】為鐵角蕨科植物 北京鐵角蕨 的 全株 。四月采挖帶根全草,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8~20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頂部密生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淡綠色,向上到葉軸下部疏生纖維狀小鱗片;葉片長圓披針形,草質(zhì),長6~12厘米,中部寬2~3厘米,無毛,2回或3回羽裂,羽軸和葉軸兩側(cè)都有狹翅;基部羽片略短,中部羽片長0.9~2厘米,三角狀矩圓形;末回裂片頂端有2~3個尖齒。孢子囊群每裂片1枚,成熟時往往布滿葉下面,囊蓋群近矩圓形,全緣。
【生境分布】生于溪邊巖石上。分布長江以南及華北、西北地區(qū)。
【性味】甘微辛,性溫。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利膈,止血。治感冒咳嗽,肺結(jié)核,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2~3錢(大劑可用1兩)。外用:研粉調(diào)敷。
【附方】治咳嗽:地柏枝五錢至一兩,金背枇杷果二至三錢。水煎代茶飲。
【摘錄】《*辭典》
通過以上介紹,大家對中藥小鳳尾草也有了很好的了解,它在治療疾病上有著很不錯的效果,不過要注意的是,對小鳳尾草使用的時候,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健康科學(xué)的食用。
鳳尾草大家了解過嗎?其實(shí)作為一種藥材,能夠清熱利濕,消腫解毒,而且還有很好的涼血止血效果,也用于治療泌尿系統(tǒng),炎癥或者是治療燒傷等這些問題。
1、治療急性細(xì)菌性痢疾 成人每天取全草25~30克(最多可用100克,小兒用量酌減),加水200~250毫升,煎至約100毫升,加糖分3次口服。一般2~7天內(nèi)退熱,腹痛、里急后重消失,大便恢復(fù)正常。同時可用煎劑保留灌腸。
2、治療傳染性肝炎 取鮮草制成100%煎液,服時加糖。成人每天100~150毫升,分2~3次服,連服1周。同時輔以維生素B1、維生素C。也可用鮮鳳尾草60克,搗汁服,每天3劑,5天為一療程。
3、治療燒傷 取鮮鳳尾草洗凈、搗爛,用生鹽水配成綠色液體備用。用配好的藥液與生理鹽水配成淡綠色液體,清洗創(chuàng)面,洗至創(chuàng)面與正常皮膚顏色相近,溫度相等,再用配好的藥液均勻地涂在創(chuàng)面上,每隔1~2小時或創(chuàng)面干燥后均勻地涂上即可,療程一般3~15天。另外,也可用鳳尾草焙干研末,麻油調(diào)敷。
4、治療泌尿系炎癥 鮮鳳尾草60~120克,水煎服。
5、治療白帶、五淋白濁 鳳尾草6~9克,加車前草、白雞冠花各9克,扁蓄、貫眾各15克,同煎服。
6、治療崩漏 鳳尾草30克,切碎,用水酒各半煎服。
7、治療大便下血 鳳尾草21~30克,同豬大腸燉熟,去渣,食腸及湯。
8、治療鼻血衄 鳳尾草21~30克、海帶30克(洗凈),水煎服。
9、治療咽喉腫痛 鮮鳳尾草15克,洗凈,煎湯,沖黑糖少許,每天服兩次。
10、治療狂犬咬傷 鳳尾草60克,水煎服,或搗爛外敷。
中醫(yī)的文化是非常博大精深的,每一種中藥都具有自己獨(dú)特的藥用價值,對于很多的疾病都具有治療和防御的作用,所以很多朋友在治療疾病的時候都會選擇中藥治療的方法,那是因?yàn)檫@種方法不僅可以根治疾病,而且是沒有副作用的,鳳尾草是屬于中藥的一種,那么鳳尾草藥用價值是什么呢?
【別名】 雞腳草、金雞尾、井口邊草、井邊鳳尾、井欄草、鳳尾蕨、五指草
【來源】本品為鳳尾蕨科植物 鳳尾草 pteris multifida poir.的 全草 。四季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用。
【性味】淡、微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止痢,涼血止血。用于痢疾、胃腸炎、肝炎、泌尿系感染、感冒發(fā)燒、咽喉腫痛、白帶、崩漏、農(nóng)藥中毒;外用治外傷出血,燒燙傷。
【用法用量】 0.5~1兩;外用適量,鮮全草搗爛敷患處。
【備注】(1)用于痢疾、腹瀉,可配合辣蓼、馬齒莧等藥同用;治療小便淋痛不利、濕熱帶下,可配萹蓄、瞿麥、海金沙、碎米蕎等同用。用于咽喉腫痛,可配大青葉、板藍(lán)根等藥同用;用于尿血、便血、痔瘡出血,可配側(cè)柏葉、大薊、小薊、藕節(jié)炭、蒲黃炭、等藥同用。配合半枝蓮、半邊蓮、藤梨根等藥,用于胃癌、腸癌等癥。配合垂盆草、田基黃、平地木、蒲公英、金錢草等藥,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植物名實(shí)圖考》
以上就是關(guān)于鳳尾草藥用價值的一個介紹,相信大家現(xiàn)在對于鳳尾草藥用價值應(yīng)該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了,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我們在生活中運(yùn)用這種中藥材,這樣也能幫助我們更好的調(diào)節(jié)身體,提高我們生活中的一些常識,所以多了解一些知識是非常有好處的。
鳳尾草是一種野生的中草藥,具有清熱止血的作用,還可以被用來治療肝炎、腸炎等疾病,鳳尾草的藥用價值是非常高的,雖然鳳尾菜藥用價值高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使用,一般體質(zhì)偏寒的人最好不要服用,否則不但不起作用,還可能會引起一些副作用,那鳳尾草能治什么???
鳳尾草的藥用價值
1、治痢疾:鮮鳳尾草二至三兩。水煎或擂汁服,每日三劑。(《江西草藥》)2、治泌尿系炎癥,血尿:鮮鳳尾草二至四兩,水煎服。(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3、治崩漏:鳳尾草一兩。切碎,用水酒各半煎服。(《礦西中草藥》)
4、治鼻衄:鳳尾草七錢至一兩,海帶一兩(洗凈)。水煎服。(《江西民間草藥》)
5、治大便下血:鳳尾草七錢至一兩。同豬大腸燉熟去渣,食腸及湯。(《江西民間草藥》)
6、治面神經(jīng)麻痹:鳳尾草三錢。水煎服。(《陜西中草藥》)
7、治禿發(fā):小金星鳳尾草根,浸油涂頭。(《履巉巖本草》)
8、治湯火傷:鳳尾草,焙干研末,麻油調(diào)敷。(《湖南藥物志》)
9、治狂犬咬傷:鳳尾草二兩,水煎服;或搗爛外敷。(《湖南藥物志》)
10、治蕁麻疹:風(fēng)尾草適量,食鹽少許。水煎洗。(《江西草藥》)
鳳尾草入藥治療以下疾病有良效:
1、傳染性肝炎:取鮮草制成100%煎液,服時加糖。成人每日100~150毫升,分2~3次服用,連服一星期。同時輔以維生素B1、維生素C。2、急性泌尿系統(tǒng)炎癥:新鮮鳳尾草90克(干品30~60克),水煎服。3、大便下血:鳳尾草30克,同豬大腸燉熟去渣,食腸及湯。4、鼻衄:鳳尾草30克,海帶30克(洗凈),水煎服。5、崩漏:鳳尾草30克,切碎,用水酒各半煎服。6、蕁麻疹:鳳尾草適量,食鹽少許,水煎洗。7、急性痢疾:成人每日取全草30克,水煎,加糖分3次口服。在經(jīng)過上千年的沉淀和積累的過程中,中藥在種類和數(shù)量上規(guī)模已經(jīng)相當(dāng)驚人,所以選擇中藥治療一些疑難雜癥都是有著很好的效果,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一種中藥劍葉鐵角蕨。
【別名】阿西得、鐵郎雞
【來源】藥材基源:為鐵角蕨科植物劍葉鐵角蕨的全草。
【原形態(tài)】植株高25-45cm。根莖直立,密被紅棕色、線狀披針形鱗片,先端長鉆形,邊緣有疏齒,篩孔長形。葉簇生;葉柄長3-5cm,禾稈色,疏被鱗片;葉片革質(zhì),披針形,長18-40cm,中部寬2-2.5cm,頂部漸尖,向基部漸變狹,并下延于葉柄,全緣;中脈兩面隆起,側(cè)脈分叉。孢子囊群長圓形或線形,斜向上,不達(dá)葉邊,在中脈兩側(cè)各成1排;囊群蓋線形,膜質(zhì),全緣,灰綠色,開向中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800-2400m的常綠闊葉林中樹干或石上。
【性味】甘;溫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舒筋止痛。主閉經(jīng);跌打損傷;腰痛;風(fēng)濕麻木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的內(nèi)容就是對于中藥劍葉鐵角蕨的介紹,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應(yīng)該更多的去了解劍葉鐵角蕨,才能更加合理的利用,更好的發(fā)揮出劍葉鐵角蕨的價值。
華南鐵角蕨對于醫(yī)藥方面的價值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對于治療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華南鐵角蕨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zhì),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來源】藥材基源:為鐵角蕨科植物華南鐵角蕨的全草。
【原形態(tài)】植株高30-40cm。根莖短而斜升,頂部與葉柄基部密被淡棕色、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長6-12cm,淡灰褐色或灰禾稈色,向上近光滑或偶有一二鱗片;葉片堅(jiān)紙質(zhì),兩面無毛,披針形至闊披針形,長18-25cm,基部寬6-10cm,頂部漸尖并為羽裂,基部不縮狹,向下為二回羽狀或三回羽裂,羽軸兩側(cè)有狹翅;羽片8-10對,互生,斜向上,有柄,披針形,先端漸尖或鈍頭;末回裂片長圓狀披針形,先端淺裂成長短不等的粗鈍齒;葉脈上面隆起,下面多少凹陷呈溝脊?fàn)?,?cè)脈單一或分叉。孢子囊群線形,背生于小脈中部,每裂片有1-3個;囊群蓋線形,厚膜質(zhì),全緣。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400-1000m的林下濕石上或路旁石縫中。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利濕化濁;止血。主白濁;前列腺炎;腎炎;刀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研末撒。
【摘錄】《中華本草》
相信通過上面的一些講解之后,大家對于中藥華南鐵角蕨已經(jīng)有更加深刻的認(rèn)識了吧?其實(shí)很多的食物或者藥材都是一樣的,只有我們?nèi)チ私馑趴梢愿鶕?jù)自己的情況正確的食用,有效的幫助保健身體。
鳳尾豬鬃草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藥,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藥材,我們需要重視起來。鳳尾豬鬃草在使用的時候可以搭配其他的藥物,我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身體情況適當(dāng)?shù)姆?。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中藥鳳尾豬鬃草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別名】旱明瓊、云南虎尾蕨
【來源】為鐵角蕨科植物 云南鐵角蕨 的 全草 。秋季采收,晾干切段。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根狀莖短,直立,密被狹長鱗片,鱗片棕黑色,先端尾尖。葉叢生,葉柄長1.5~3厘米,深褐色,密被狹鱗片;葉片線狀披針形,長10~20厘米,寬1~3厘米,兩端漸狹,2回羽狀分裂,羽片15~28對,有短柄,矩圓狀披針形,水平展開,長0.5~2.5厘米,羽片深裂,裂片3~6對,矩圓形,邊緣有鈍齒,上下面無毛,脈不顯,每齒具細(xì)脈1條。孢子囊群線形,棕色,沿細(xì)脈著生。
【生境分布】生于山野陰濕石上。分布西南地區(qū)。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通乳。治膀胱炎,血淋,乳腺炎,乳汁不通,乳糜尿,睪丸炎。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以上的內(nèi)容就是對于中藥鳳尾豬鬃草的功效與作用的介紹,希望能夠給您帶去一定的幫助。中藥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在治療疾病的時候需要根據(jù)疾病的不同,選擇不同的藥物,更好的幫助身體解除煩惱。
現(xiàn)在環(huán)境惡化嚴(yán)重,各種疾病也是層出不窮。為了杜絕各種疾病的發(fā)生,保證身體的健康,很多人都選擇從飲食上增強(qiáng)自己的免疫能力。中藥材作為一種能從根本上調(diào)理身體各個機(jī)能的食材,受到廣泛關(guān)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龍角草這種藥材。
【別名】鹿用草、光棍草、長隔距蘭、吊蘭、樹蔥、木石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 馬尾吊蘭 的 全草 。
【原形態(tài)】馬尾吊蘭,多年生附生草本,類圓柱形,長20-35cm。葉圓柱形,伸直或略弧曲,長6-8cm,直徑2-3mm,先端鈍?;ㄇo纖細(xì),具分枝,密生多數(shù)小花;花苞片卵狀披針形,花紫紅色;萼片和花瓣橢圓形,中萼片長約2mm,側(cè)萼片稍長,花瓣與中萼片等長而稍窄;唇瓣3裂,中裂片卵狀三角形,側(cè)裂片長圓狀三角形;距球形,與萼片近等長,距內(nèi)壁上方具1個三裂的胼胝體,中裂片2裂,側(cè)裂片下彎,隔膜遠(yuǎn)離胼胝體;花粉塊2個,蕊喙柄短而寬,粘盤馬鞍形。蒴果橢圓形,長約1cm。花期春季,果期夏季。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附生于樹上。
【性味】味微甘;酸;性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舒筋活絡(luò)。主扁桃體炎;咽喉炎;風(fēng)濕痹痛;中風(fēng)偏癱;腰腿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文章為我們詳細(xì)的介紹了龍角草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大家可以記住它常見的功效,這對我們在生活中正確使用龍角草起到一定的幫助。龍角草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們的體質(zhì),對提高我們的身體免疫力是非常有利的。
很多人都知道,石上鐵角蕨對一些疾病具有獨(dú)特的療效,其實(shí),石上鐵角蕨的神奇的功效遠(yuǎn)不止于此,下面就為大家詳細(xì)的講述一下石上鐵角蕨的功效。
【別名】粵鐵角蕨、雞心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鐵角蕨科植物石生鐵角蕨的全草。
【原形態(tài)】植株高20-50cm。根莖短,直立或斜升,密被鱗片。葉近簇生;葉柄長10-20cm,褐禾稈色,連同葉軸疏被鱗片;葉片草質(zhì),兩面無毛,披針形,長12-28cm,寬7-11cm,近基最寬,二回羽狀分裂;羽片5-12對,有長柄,向上羽片漸小,菱形,先端漸尖,基部漸狹,下部羽片常再分裂,邊緣作不整齊的齒牙狀;葉脈單一,在兩片均成溝狀。孢子囊群線形;囊群蓋線形。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疏林下溪邊或石灰?guī)r上。
【性狀】性狀鑒別 根莖短,有眾多須根和棕黑色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長10-20cm;葉片披針形,長12-25cm,寬7-11cm。葉片一回羽狀,羽片深綠色至綠棕色,多縱向反卷,側(cè)脈二至三回分叉;葉軸暗綠色至紫褐色,被稀疏鱗片。孢子囊群條形,沿小脈著生,囊群蓋深黃棕色。質(zhì)稍脆,易折斷。氣微,味微苦。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清熱潤肺;解毒消腫。主肺結(jié)核;瘡癤癰腫;膀胱炎;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2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綜合以上的對于石上鐵角蕨的描述,可見石上鐵角蕨對于人體的好處還是不少的,可以使用的方法和用途也很多,可以針對石上鐵角蕨所具有的藥理作用來治療相對應(yīng)的疾病。
現(xiàn)在環(huán)境惡化嚴(yán)重,各種疾病也是層出不窮。為了杜絕各種疾病的發(fā)生,保證身體的健康,很多人都選擇從飲食上增強(qiáng)自己的免疫能力。中藥材作為一種能從根本上調(diào)理身體各個機(jī)能的食材,受到廣泛關(guān)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毛軸鐵角蕨這種藥材。
【別名】細(xì)葉青
【來源】藥材基源:為鐵角蕨科植物毛軸鐵角蕨的全草。
【原形態(tài)】植株高20-50cm。根莖短而直立,連同葉柄、葉軸密被紅棕色、有虹色光澤的線狀披針形鱗片,先端漸尖呈纖維狀,基部闊而分枝,脫落。葉簇生;葉柄長7-10cm,深棕色;葉片紙質(zhì),披針形,長15-30cm,寬3-7cm,頂部尾狀漸尖,基部漸縮短,一回羽狀;羽片15-40對,互生,無柄,鐮狀披針形,中部的較大,長1.7-4cm,寬5-15mm,先端漸尖或鈍,基部不對稱,上側(cè)斜截形并稍具耳,下側(cè)楔形,邊緣有不整齊的齒裂,下部的羽片漸縮短成卵狀斜方形;葉脈一至二回分叉,兩面隆起呈溝脊?fàn)睿蝗~兩面無毛或下面偶有分枝的小鱗片。孢子囊群線形,斜出,生于每組小脈的最上側(cè)近基部或中部,在中脈兩側(cè)各成1行,靠近中脈;囊群蓋線形,堅(jiān)膜質(zhì),全緣。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3000m的林下路旁、溪溝邊巖石上。
【性味】苦;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透疹。主麻疹不透;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本篇文章的詳細(xì)介紹,相信大家對毛軸鐵角蕨的作用與功效有了一定的認(rèn)識。文章介紹的幾種作用與功效是比較常見的,希望大家可以記住它們,對生活有所幫助。
不認(rèn)識大羽鐵角蕨的朋友們不會了解大羽鐵角蕨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大羽鐵角蕨是一種中藥材,很多人都只是在形態(tài)上認(rèn)識,所以很難了解到大羽鐵角蕨真正能夠帶給人們的身體哪些好處,這些需要我們深入去認(rèn)識大羽鐵角蕨這種藥材了。
【英文名】Largepinna Spleenwort
【別名】萃補(bǔ)
【來源】藥材基源:為鐵角蕨科植物大羽鐵角蕨的全草或根莖。
【原形態(tài)】植株高50-80cm。根莖短而斜升,被黑褐色、光亮的披針形鱗片,全緣。葉簇生;葉柄長15-30cm,灰綠色,初被鱗片,后變光滑;葉片近革質(zhì),兩面光滑,卵狀披針形,長30-60cm,寬12-18cm,頂部漸尖,基部三至四回羽裂;羽片10-12對,基部的近對生,上部的互生,三角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8-14cm,寬3-5cm,先端狹并為短漸尖,羽片柄長1.5-2cm;小羽片5-7對,互生,稍斜展,三角形,長2-3cm,寬1-1.5cm,先端圓形或稍尖,羽狀深裂或?yàn)橛馉?,有短柄;末回裂片斜方形或狹楔形,先端圓形,邊緣有不整齊的裂齒,有時分裂;葉脈明顯,近扇形。孢子囊群線形,每1裂片有4-5個;囊群蓋線形,淡褐色,膜質(zhì),全緣,宿存。孢子卵形,黃色,有明顯的脊和疏網(wǎng)紋。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林下。
【性狀】性狀鑒別 根莖長2-4cm,有眾多須根和黑褐色披針形鱗片。葉柄長15-30cm;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30-40cm,寬12-18cm,三至四回羽裂,暗黃綠色至暗黃棕色,縱向反卷。葉軸紫棕色,腹面溝狀。孢子囊群條形,生于小脈上;囊群蓋棕色。氣微,味淡。
【性味】淡;平
【歸經(jīng)】腎;肝經(jīng)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主風(fēng)濕痹痛;腰腿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或浸酒。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味淡,性平。有驅(qū)風(fēng)濕,強(qiáng)腰膝的功能。用于腰腿痛,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大羽鐵角蕨,了解了大羽鐵角蕨的效果和作用,大羽鐵角蕨可以提高我們的免疫力,大羽鐵角蕨在養(yǎng)生學(xué)上還有食療的作用,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多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