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子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www.cndadi.net -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生活越來越好,人們越來越注重養(yǎng)生,只有進行科學的養(yǎng)生,我們才能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如何分辯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的對錯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藤子甘草的功效與作用”,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藤子甘草是一種藥材,如果我們對于它的藥用價值有一些了解,就可以在生活中正確的利用藤子甘草去治療一些相關的疾病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別名】土甘草、雞血藤(《廣西藥植名錄》),美麗相思子(《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來源】為豆科植物 毛果魚藤 的 藤 或 根 。全年可采,切片,曬干。
【原形態(tài)】木質大藤本。莖棕黃色,有多數(shù)黃色瘤狀突起物,斷面淡黃色,纖維狀。羽狀復葉互生,小葉對生,11~17對;小葉片長矩圓形,長3~5厘米,寬1~2厘米。花小,粉紅色,呈腋生總狀花序。莢果長5~9厘米,內(nèi)有種子9~12個。
【生境分布】生于深山密林中。分布云南、廣西等地。
【性味】《云南思茅中草藥選》:"藤,甘苦,平。"
【功能主治】①《廣西藥植名錄》:"根:補血,潤腸。治咳嗽,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
【摘錄】《*辭典》
以上就是對藤子甘草的詳細介紹,鑒于它是一種中藥材,我們可以放心食用,藤子甘草對人體各方面都是有著很好的改善作用的。
ys630.COm精選閱讀
燈油藤子是一種中藥,除了日常我們知道的功效外,其實燈油藤子還有很多其它方面的功效和作用的,我們馬上來看看。
【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錐序南蛇藤的種子。
【原形態(tài)】錐序南蛇藤 落葉藤狀灌木,植株高達10m。單葉互生;葉柄長達15mm;葉片紙質,橢圓形、寬卵形或圓形,長5-10cm,寬2.5-5cm,先端急尖或漸尖,邊緣有鋸齒,基部稍鈍。圓錐狀聚傘花序頂生,長5-15cm,基部分枝與上部分枝近等長;雌雄異株,花梗長3-5mm,基部具關節(jié),花淡綠色,直徑3-4mm,5數(shù);雄花的雄蕊著生于杯狀花盤邊緣,花絲長于花瓣,退化子房短柱狀;雌花有退化雄蕊,子房圓球狀,花盤杯狀,包圍于子房基部,柱頭3裂,先端2淺裂。蒴果近球形,直徑達lcm,3裂,每裂瓣有1-2顆種子?;ㄆ?-6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灌叢中。
【化學成份】種子含錐序南蛇藤二醇(paniculatadiol),錐序南蛇藤呋喃四醇(malkanguniol),β-香樹脂醇(β-amy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二乙?;?苯甲酰基-煙?;涑料氵秽拇?celapanigine),二乙?;?糠酰基-煙酰基二氫沉香呋喃四醇(celapanine),5-苯甲?;?4-乙?;F序南蛇藤呋喃四醇(malka-ngunin),1,6,8,12-四乙酰氧基-9-苯甲酰氧基-β-二氫沉香呋喃(1,6,8,12-tetraacetoxy-9-eq-benzoxy-β-dihydroagarofuran),1,8,12-三乙酰氧基-9-呋喃羧基-β-二氫沉香呋喃(1,8,12-triace-toxy-9-ax-furancarboxy-β-dihydroagarofuran)。
【性味】苦;辛;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風止痛;通便;催吐。主風濕痹痛;便秘;食積脘腹脹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3g。
【注意】體弱、高血壓者慎用。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燈油藤子的一些相關知識的介紹,是不是對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呢?希望大家可以把燈油藤子運用到生活中,為我們的健康服務。
很多人對榼藤子并不很清楚,所以在對榼藤子選擇的時候,需要進行了解,使得在食用它的時候可以放心,有利于疾病治療。
【別名】象豆(《南方草木狀》)。合子(《本草拾遺》),榼子(《日華子本草》),眼鏡豆(《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來源】為豆科植物 榼藤 的 種子 。
【化學成份】含甾醇、黃酮類、酚性成分、氨基酸、有機酸。近從種子中分離出有抗腫瘤作用的皂甙元,酸解產(chǎn)生榼藤子酸、阿拉伯糖、木糖。
【藥理作用】種子核仁中含兩種毒性皂甙,作用相似。毒性相等。對哺乳類動物主要為引起溶血;0.0005~0.002克/公斤可使血壓劇降,腸容積增加,腎容積也略有增加,顯示內(nèi)臟血管擴張,小腸、子宮平滑肌被抑制,死于呼吸衰竭。對阿米巴原蟲有殺死作用,對草履蟲毒性較小,無抗菌效力,亦不能傷害孑孓,但能毒魚。木質及樹皮中皆含此皂甙,而葉中則無。有報告種子能致吐、瀉;但也有人認為,其味雖苦、辛,但仍可供食用。
【性味】《開寶本草》:"味澀甘,平,無毒。"(一說有毒)
【功能主治】治便血,血痢,黃疸,脫肛,痔瘡,喉痹。
【用法用量】內(nèi)服:研末或燒存性研末,0.5~1錢。
【附方】①治大腸風毒,瀉血不止:榼藤子三枚,重厚者。以七、八重濕紙裹煨,良久脹起,取去殼用肉,細切,碾羅為散,每于食前,以黃耆湯調(diào)下一錢。(《圣惠方》)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1.《南方草木狀》:榼藤,依樹蔓生,如通草藤也,其于紫黑色,三年方熟。其殼貯藥,歷年不壞。生南海。
綜合以上的對于榼藤子的描述,可見榼藤子對于人體的好處還是不少的,可以使用的方法和用途也很多,可以針對榼藤子所具有的藥理作用來治療相對應的疾病。
中藥紫藤子的功效與作用是非常大的,我們生活中可以常見到紫藤子,利用紫藤子的藥性和食療性,將給我們養(yǎng)生保健帶來很多預想不到的收獲,下面我們看看中藥紫藤子。
【別名】紫藤豆、藤花子、紫金藤子(《江蘇植藥志》),土木鱉(蘇醫(yī)《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豆科植物 紫藤 的 種子 。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紫藤"條。
【化學成份】種子含金雀花堿。
【性味】蘇醫(yī)《中草藥手冊》:"甘,微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①《江蘇植藥志》:"治筋骨疼痛。泡酒服。"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炒熟),3~5錢;或浸酒飲。
【注意】本品有毒,內(nèi)服須炒透。
【附方】治食物中毒、腹痛、吐瀉,并治蟯蟲?。鹤咸僮映词煲粌?,魚腥草四至五錢,醉魚草七至八錢。水煎(須煎透),早、晚各服一次。(《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本草拾遺》:紫藤子作角,其中仁熬令香,著酒中令不敗,酒敗者用之亦正。
上文介紹了紫藤子的相關常識,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紫藤子,大家可以在平時多積累一些相關的東西,這會對我們保持身體健康起到重要的作用。
榼藤子丸是什么你知道嗎?榼藤子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你知道嗎?下面就讓我們通過這篇文章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榼藤子半兩,威靈仙(揀凈,銼碎,水淘洗過,焙干)2兩,大黃(煨過)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腸痔。下部腫痛,便血后重,坐臥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溫米飲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四二
【處方】黃耆2兩,枳實2兩,槐花2兩,荊芥穗2兩,鳳眼草2兩,榼藤子1對(炙),皂子300個(炙)。
【制法】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腸風瀉血,濕熱內(nèi)甚,因為諸痔久而不治,乃變成瘺。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酒送下;米飲亦得。
【注意】忌油膩、生冷、豬、魚、臭血物等。
【摘錄】《宣明論》卷十三
【處方】附子1兩,草烏頭半兩,川烏頭半兩,刺猬皮半兩,豬牙皂角半兩,榼藤子半兩,皂角刺半兩,枳殼半兩,白礬1分。
【制法】上并銼碎,入砂罐內(nèi),炭火燒留性,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痔瘡久不斂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溫酒送下,1日2次,不拘時候。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三
【處方】榼藤子1個(重7錢者,酥炙,和皮用),茴香(炒)半兩,皂角刺(燒存性)半兩,猬皮(燒存性)半兩,枯白礬半兩,白附子(炮)半兩,枳殼(麩炒黃,去瓤)半兩,樗皮(焙干)半兩,乳香2錢半。
【制法】上為細末,醋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腸澼下血,痔漏結核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食前溫酒送下;如有痔瘡疼痛,醋研5-7丸,津唾涂患處。
【摘錄】《御藥院方》卷八
上面就是關于榼藤子丸的一個功效介紹,從這些介紹我們就可以了解到,榼藤子丸確實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疾病的困擾,但是要注意絕對不能夠盲目服用。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藥材。那么對于大葉酸藤子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別名】大葉十八癥、大雞母酸
【來源】藥材基源:為紫金??浦参锎笕~酸藤子的果實。
【原形態(tài)】攀援灌木或小喬木狀,高3-5m。枝條多少具瘤或皮孔。葉互生,葉柄長1-1.5cm,葉片革質或堅紙質,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8-15cm,寬3.5-6.5cm,先端急尖或突然漸尖,基部楔形,全緣,具腺點,有時腺點伸長呈碎發(fā)狀,并從中脈與側脈平行向兩側放射,背面中脈隆起,側脈很多。總狀花序,著生于去年無葉小枝葉痕上,長3-5cm,幼時被微柔毛,基部具苞片;花梗長約5mm,多少被微柔毛;小苞片狹披針形或倒戟形,具疏緣毛;花4數(shù),長約3mm;萼片卵形至三角形,稀廣卵形,具緣毛,多少具腺點;花瓣淡綠色或黃白色,分離,卵形或長圓狀卵形,里面密被微柔毛,具緣毛,多少具腺點;雄蕊在雄花中超出花瓣,花藥背部具腺點,雌蕊退化;雌花未詳。果扁球形,直徑0.8-1cm,稀達1.3cm,深紅色,具密腺點,具縱肋,宿存萼反卷?;ㄆ?-5月,稀8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400-2300m的山坡疏林或密林中。
【性狀】性狀鑒別 果實扁球形,直徑約1cm,深紅色,具密腺點及縱肋,宿存萼反卷。干后顯棕綠色。氣微,味酸、甜。
【性味】甘;酸;性平
【功能主治】驅蟲。主蛔蟲病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9g;或研末。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本篇文章對大葉酸藤子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關于大葉酸藤子的相關作用和食用方法等。大葉酸藤子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體現(xiàn)了大葉酸藤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