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腳木葉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shù)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鄙鐣诎l(fā)展,養(yǎng)生也逐漸成為很多人的關(guān)注焦點(diǎn),養(yǎng)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踐行的并不多。就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您是如何看待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鴨腳木葉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鴨腳木葉是一種可以治療很多疾病的藥材,科學(xué)健康地食用的話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還有疾病治療是可以帶來很大功效的?,F(xiàn)在我們就具體去了解一下鴨腳木葉的功效作用以及食用方法吧。
【來源】為五加科植物 鵝掌柴 的 葉 ,夏、秋采取。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鴨腳木皮"條。
【性味】①《嶺南采藥錄》:"味澀,性平。"
【功能主治】止痛,接骨,止血,消腫。治風(fēng)濕骨痛,跌打腫痛,骨折,刀傷,燒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或研末為丸。外用:搗汁涂或酒炒敷。
【附方】①治跌打腫痛:鴨腳木葉三斤,掃把枝葉一斤。曬干研末,米湯調(diào)為丸。每丸一錢,酒化內(nèi)服或外涂,每日服三次,每次服三丸。(《廣西中草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嶺南采藥錄》
有關(guān)鴨腳木葉的功效的問題就講解到這里,希望對您起到幫助。雖然鴨腳木葉的價值非常高,但是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謹(jǐn)慎。
ys630.coM延伸閱讀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中藥材也是千奇百怪,各種各樣,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材苦木葉。
【來源】藥材基源:為苦木科植物苦木的葉。
【原形態(tài)】苦木,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7-10m。樹皮灰黑色,幼枝灰綠色,無毛,具明顯的黃色皮孔。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常集生于枝端,長20-30cm;小葉9-15,卵狀披針形至闊卵形,長4-10cm,寬2-4cm,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兩側(cè)不對稱,邊緣具不整齊鋸齒,二歧聚傘花序腋生,總花梗長達(dá)12cm,密被柔毛;花雜性,黃綠色;萼片4-5,卵形,被毛;花瓣4-5,倒卵形,比萼片長約2倍;雄蕊4-5,著生于4-5裂的花盤基部;雌花較雄花小,子房卵形,4-5室,花柱4-5,彼此相擁扭轉(zhuǎn),基部連合。核果倒卵形,肉質(zhì),藍(lán)至紅色,3-4個并生,基部具宿存花萼?;ㄆ?-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400m以下的濕潤而肥沃的山地、林緣、溪邊、路旁等處。
【性狀】性狀鑒別:葉為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易脫落;小葉卵狀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16cm,寬1.5-6cm;先端銳尖,基部偏斜或稍圓,近無柄,柄上具柔毛;邊緣具鈍齒,葉面通常綠色,有的為淡紫紅色,沿中脈有柔毛。氣微,味極苦。
【鑒別】取本品粗粉2g,加乙醇20m1,置水浴上回流1h,趁熱過濾,濾液加少量活性炭,溫?zé)崦撋?,濾過。濾液做下述試驗(yàn):1.取濾液2滴滴于濾紙上,揮干乙醇,置紫外燈下觀察,顯藍(lán)色熒光,遇堿液呈藍(lán)綠色熒光。
【性味】味苦;性寒;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燥濕殺蟲。主瘡癤癰腫;無名腫毒;體癬;燙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煎水洗;研未撒;或調(diào)敷;或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相信通過本篇文章對苦木葉的詳細(xì)介紹,大家可以了解到關(guān)于苦木葉的功效和藥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不認(rèn)識柞木葉的朋友們不會了解柞木葉有什么功效和作用,柞木葉是一種中藥材,很多人都只是在形態(tài)上認(rèn)識,所以很難了解到柞木葉真正能夠帶給人們的身體哪些好處,這些需要我們深入去認(rèn)識柞木葉這種藥材了。
【來源】為大風(fēng)子科植物 柞木 的 枝葉 。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柞木皮"條。
【功能主治】治癰疽,腫毒;下死胎。
【附方】治諸般癰腫發(fā)背:柞木葉四兩(干),干荷葉、金嬰根(萱草)、甘草節(jié)、地榆各一兩。上同銼,搗為煮散。每服半兩,水二碗,煎至一碗,分兩服,早晚各一,并滓再煎一服。忌飲食毒。(《本事方》柞木散)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如今的人們生活壓力在不斷的加大,使得我們的身體經(jīng)常處于疲勞的情況,柞木葉作為一種中藥材,對身體有一定的調(diào)理作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絲棉木葉是一種普通的中藥材,具有極大的保健作用,對于一些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我們需要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選擇。生活中很多人對于絲棉木葉不了解,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絲棉木葉。
【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絲棉木Euonymus maackii Rupr.的葉。
【原形態(tài)】絲棉木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植株高達(dá)8m。小枝細(xì)長,略呈四棱形,幼枝疏生柔毛。單葉對生;葉柄長1-3.5cm;葉片堅(jiān)紙質(zhì),橢圓狀卵形至卵形,長4-10cm,寬3-6cm,先端長漸尖,邊緣有細(xì)鋸齒,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聚傘花序腋生,1-2次分枝,總花梗長1-2cm,有花3-7朵,花黃綠色,4數(shù),徑約8mm;花瓣橢圓形,花藥紫色,幾與花絲等長,花盤肥大,子房與花盤連合。蒴果粉紅色,深裂成尖銳的4棱,徑約1cm,成熟時4瓣裂。種子淡黃色,有紅色假種皮?;ㄆ?-6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林緣、山麓、山溪路旁。
【化學(xué)成份】葉含槲皮甙(quercetrin),異槲皮甙(iso-quercitrin),槲皮黃甙(quercimeritrin),槲皮素-3-α-L-鼠李糖基-7-β-D-葡萄糖甙(quercetin-3-α-L-rhamncr-7-β-D-glueoside),槲皮素-3-α-D-木糖基-7-β-D-葡萄糖甙(querceti-3-α-D-xylo-7-β-D-gluco-side)及槲皮素-3,7-二葡萄糖甙(quercetin-3,7-diglucoside)。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漆瘡;癰腫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煎湯熏洗。
【摘錄】《中華本草》
絲棉木葉不僅有多種功效,而且它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多種食用方法,因而得到很多人的喜愛。
鴨腳艾的簡介
鴨腳艾為菊科植物白苞蒿的全草或根,原形態(tài)白苞蒿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別名四季菜、真珠菜、珍珠菊、肺癆草、鴨腳菜、甜菜子、劉寄奴[廣西]、野勒菜、雞甜菜、甜艾、土鰍菜、劉寄奴、秦州庵子、雞鴨腳艾、大力王、白花蒿、野芹菜、白花艾、白米蒿、土三七、紅姨媽菜。
下部葉花期枯萎;中部葉有柄或假托葉;葉片廣卵形或長卵形,長5.5-12.5cm,寬4.5-8.5cm,二回或一至二回羽狀全裂,裂片3-5枚,變化大,卵形、長卵形、倒卵形或橢圓表,基部與側(cè)邊中部裂片最大,長2-8cm,寬1-3cm,先端漸尖、長尖或鈍尖,邊緣細(xì)裂齒或全緣;葉柄長2-5cm;上部葉與苞葉略小,羽狀深裂或全裂。
頭狀花序卵圓形,無柄,基部無小苞葉,在分枝的小枝上數(shù)枚或10余枚,密集成穗狀圓錐花叢;總苞鐘狀卵形;總苞片3-4層,半膜質(zhì)或膜質(zhì);花雜性,外層雌花3-6朵,長約2mm;中央兩性花,4-10朵,長2.5mm,均有管狀;雄蕊5;柱頭2裂,裂片先端呈畫筆狀。瘦果橢圓形,長約1.5mm?;?、果期8-11月。
鴨腳艾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主治:活血散瘀;理氣化濕。主治血瘀痛經(jīng);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滯腹痛;慢性肝炎;肝脾腫大;食積腹脹;寒濕泄瀉;疝氣;陰疽腫痛;跌打損傷;水火燙傷。
作用:
1、治肺熱咳嗽:生雞甜菜二兩,薄荷二錢,水豆腐四兩,白糖二兩。燉服。
2、治跌打積瘀:鮮鴨腳菜半斤,鮮水澤蘭四兩。共搗爛,用酒炒熱,取汁二兩服;渣敷患處。
3、治跌打黑腫:生鴨腳菜二兩,生韭菜一兩。共搗爛,用酒炒熱,敷患處。
4、治大小便出血:鴨腳菜、旱蓮草、狗肝菜各二兩,車前草一兩。搗爛,加二流米水三兩取汁,沖白糖服,每日服一次,連服兩三日。
5、治閉經(jīng)或經(jīng)前腹痛;鮮鴨腳艾一至二兩。酒水煎,調(diào)紅糖服。
6、治產(chǎn)后積瘀腹痛或伴有寒熱、肢節(jié)酸痛:鴨腳艾一兩。水煎,調(diào)紅糖服。
7、治白帶:鮮鴨腳艾一至二兩。水煎服。
8、治陰疽腫痛:鮮鴨腳艾二至三兩,酒水煎服;渣搗爛外敷。
鴨腳艾的市場信息
1、鴨腳艾的價格
尚不明確。
2、鴨腳艾的選購方法
藥材市場選購。
3、鴨腳艾的保存方法
夏、秋季割取地上部分,曬干或鮮用。根,秋季采挖,洗凈,鮮用或曬干。
中藥材是很常見的,而且中藥材的種類還比較多,在功效也是有著一些區(qū)別,因此選擇之前,需要進(jìn)行很好的了解,那么你了解鴨腳羅傘這種藥材嗎?
【別名】空殼桐、有勒鴨腳、刺鴨腳木、七加皮、掌葉木
【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羅傘的根、樹皮或葉。
【原形態(tài)】灌木或喬木,高3-20cm。樹皮灰棕色,小枝具皮刺,幼枝密被紅銹色絨毛。掌狀復(fù)葉;葉柄長至70m,無毛或上端殘留有紅銹色絨毛;小葉5-9,小葉柄長2-9cm;小葉片薄革質(zhì),橢圓形至寬披針形,或卵狀長橢圓形,長15-35cm,寬6-15cm,先端漸尖,基部通常楔形至圓形,幼時兩面均疏生紅銹色星狀絨毛,不久毛脫落變幾無毛;邊緣全緣或疏生細(xì)鋸齒;側(cè)脈7-9對,明顯,網(wǎng)脈不甚明顯。傘形花序聚生在莖頂,組成下垂的大型圓錐花序,長達(dá)40cm,或更長,主軸及分枝有紅銹色絨毛,后毛漸脫落;傘形花序直徑2-3cm,有花20-40朵;總花梗長2-5cm,花后延長;萼簡短,長約1mm,有紅銹色絨毛,邊緣有5個尖齒;花瓣5,白色,長圓形,初被紅銹色絨毛,后毛脫落變無毛;雄蕊5,長約2mm;子房2室,花盤隆起,半下位,花柱合生成柱狀。漿果闊扁球形或半球形,直徑7-9mm,熟時紫黑色,宿存花柱長1-2mm,果梗長1.2-1.5cm?;ㄆ?-8月,果期翌年1-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數(shù)百米至2400m的森林中。
【性味】味精微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風(fēng)除濕;散瘀止痛。主感冒發(fā)熱;咳嗽;風(fēng)濕痹痛;腰肌勞損;脘腹痛;跌打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鮮品用量加倍。外用:適量,煎湯洗;或鮮品搗爛,酒炒熱敷。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本篇文章對鴨腳羅傘的詳細(xì)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關(guān)于鴨腳羅傘的相關(guān)作用和食用方法等。鴨腳羅傘的價值可以通過其功效中看出,充分的體現(xiàn)了鴨腳羅傘的重要性。
世界上存在許許多多的藥材,難免有一些藥材是我們不認(rèn)識的,但只要我們有活到老學(xué)到老的精神,相信我們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醫(yī)學(xué)藥材。那么對于鴨腳茶這種藥材你了解嗎?
【別名】高腳落山箕、山落茄、雨傘子、九節(jié)蘭
【來源】藥材基源:為野牡丹科植物中華野海棠的全株或葉。
【原形態(tài)】灌木,高60-100cm。莖圓形,小枝略四棱形,幼時被星狀毛,后漸無毛或被疏微柔毛。葉對生;葉柄長5-20mm;葉片堅(jiān)紙質(zhì),披針形至卵形或橢圓形,長5-10cm,寬2-5cm,先端漸尖或鈍,基部楔形或極鈍,近全緣或具疏淺鋸齒,幼時兩面被星狀毛,后漸無毛;基脈5出,背面隆起,側(cè)脈及細(xì)脈均不明顯。聚傘花序頂生,有花5-20朵;苞片早落,花梗長5-8mm,多少被微柔毛;花4數(shù),花萼鐘狀漏斗形,長約6mm,具4棱,有時多少被星狀毛,裂片極淺,圓齒狀;花瓣粉紅色至紫色,長圓形,先端急尖,1側(cè)偏斜,長約1cm,寬約6mm;雄蕊4長4短,長者長約1.6cm,花藥披針形,藥隔下延成短柄,短者長約1cm,花藥基部具小瘤,藥隔下延成短距;子房半下位,卵狀球形,先端被微柔毛。蒴果近球形,為宿存萼所包,宿存萼具4棱,先端平截,萼片直徑約7mm?;ㄆ?-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400-1200m的山谷、山坡林下、陰濕的路邊、溝旁草叢中或巖石積土上。
【性狀】性狀鑒別:全株多皺縮,長60-100cm,無毛。莖細(xì)長,圓柱形,直徑1-1.8cm,紅棕色,表皮有縱皺紋。葉對生,多皺縮破碎,展開后呈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略斜歪,長7.8-11.2cm,寬3.2-6.6cm,邊緣呈淺波狀,少有細(xì)鋸齒,主脈3-5條,葉柄長5-20mm,葉柄端膨大。聚傘花序頂生,有時排成圓錐狀花序;萼筒近鐘形,裂片4,寬而短;花瓣4,近橢圓形,紫褐色。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發(fā)表。主感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煎湯洗身。
【摘錄】《中華本草》
看完了上面關(guān)于鴨腳茶的功效及其作用的詳細(xì)介紹,相信很多朋友已經(jīng)知道了鴨腳茶的好處了??梢婙喣_茶對于我們?nèi)梭w是很有益的。如果有需要,大家不妨試一試。
生活中常見的中藥材藥的種類有很多,很多人在使用時,都不知道該如何抉擇,比如粗葉木葉,所以在選擇之前,需要對它的功效和用量等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你知道粗葉木葉的功效和作用都有什么嗎?
【來源】藥材基源:為茜草科植物粗葉木的葉。
【原形態(tài)】灌木,高1-3m。小枝圓柱形,幼嫩部分被短絨毛。葉對生;葉柄長6-10mm;托葉小,三角形,頂端芒尖,長約3mm;葉片薄革質(zhì),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12-18(-25)cm,寬2.5-6cm;先端漸尖,基部闊楔形或鈍,下面被短絨毛?;?-5朵成束生于葉腋;花無柄;萼簡鐘形,長3-4mm,被絨毛,先端4裂,裂片卵形,下彎,邊緣內(nèi)卷;花冠白色或稍帶藍(lán)色,長約8mm,花冠簡長約4mm,外被毛,先端5-6裂,裂片披針形,先端內(nèi)折而厚;雄蕊及子房室數(shù)與花冠裂片同敷。核果球形,被柔毛,直徑5-6mm,熟時藍(lán)色?;ㄆ诖?、夏之間。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除濕。主濕熱黃疽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 。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就是對粗葉木葉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等的詳細(xì)說明,像粗葉木葉這類藥物在疾病上的效果是非常不錯,不過要注意的是,使用粗葉木葉的時候,需要適量的進(jìn)行,不宜使用的太多,否則對身體也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中藥鴨腳蓼,因?yàn)槠渥饔煤凸π?,在現(xiàn)實(shí)生活中經(jīng)常被人們使用。那么,鴨腳蓼究竟具有怎么樣的功效與作用呢?讓我們一起研究一下。
【別名】鴨爪風(fēng)、水桐油、水木瓜、鵝掌風(fēng)、蜀葵蓼、掌葉蓼
【來源】藥材基源:為蓼科植物鴨腳蓼的全草。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莖直立,上部多分枝,密被星狀毛及長硬毛,下部節(jié)間短。單葉互生;葉片寬卵圓形,長6-13cm,寬7-16cm,掌狀3-7深裂,上面疏被長硬毛及星狀毛,下面密生星狀毛,葉脈上生長硬毛,基部截形或心形,沿葉柄下沿成狹翅;下部葉柄長3-6cm,上部葉柄較短,被星狀毛及長硬毛;托葉鞘膜質(zhì),斜短筒狀,先端有長尖,密被星狀毛及稀疏的長硬毛。花序?yàn)轭^狀的總狀花序;總花梗有星狀毛及長硬毛;苞片披針形,被長硬毛;花被淡紅色,5裂,裂片卵狀披針形;雄蕊8,短于花被;花柱3,下部合生,子房上位,卵形,有3棱。瘦果三角狀卵形,有3棱,無光澤?;ü?-9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地、丘陵、水邊陰濕處。
【性味】苦;微澀;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血。主痢疾;癰瘡腫毒;疥癬;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鴨腳蓼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一些介紹,選擇它的時候,需要對它的使用方法進(jìn)行認(rèn)識。
不知道大家對鴨腳木是否熟悉,對它的功效作用是否了解,下面我們就來仔細(xì)分析一下鴨腳木的價值和食用方法等。
【別名】鴨腳板、鴨腳皮、鵝掌柴、五指通、傘托樹
【來源】五加科鵝掌柴屬植物 鵝掌柴 Schefflera octophyyla (Lour.)Harms,以 根皮、根 和 葉 入藥。全年可采,根、根皮洗凈,切片曬干備用。葉鮮用。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癢,消腫散瘀。根皮:感冒發(fā)熱,咽喉腫痛,風(fēng)濕骨痛,跌打損傷;葉:外用治過敏性皮炎,濕疹。
【用法用量】根皮0.5~1兩;葉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備注】(1)據(jù)報(bào)道用鴨腳木樹皮半斤,搗爛煎湯服后,再服植物油1~2兩,可解木薯及斷腸草(鉤吻)中毒。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對于鴨腳木的藥用價值大家應(yīng)該知道了,我們平時應(yīng)該多關(guān)注這方面的信息,這樣就可以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有所準(zhǔn)備,不至于驚慌失措。
中藥鵝腳木葉的功效與作用是非常大的,我們生活中可以常見到鵝腳木葉,利用鵝腳木葉的藥性和食療性,將給我們養(yǎng)生保健帶來很多預(yù)想不到的收獲,下面我們看看中藥鵝腳木葉。
【來源】為白花菜科植物 魚木 的 葉 。秋季采收,曬干。
【原形態(tài)】魚木,又名:虎王、龍頭花、鵝腳木、樹頭菜、雞爪菜。
【生境分布】多栽于村落、庭園或行道旁為風(fēng)景樹。分布廣東、廣西、臺灣等地。
【性味】《南寧市藥物志》:"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健胃,解毒。治斑痧熱癥,爛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錢。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備注】本植物的根(樹頭菜根)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摘錄】《*辭典》
對于鵝腳木葉的藥用價值大家應(yīng)該知道了,我們平時應(yīng)該多關(guān)注這方面的信息,這樣就可以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有所準(zhǔn)備,不至于驚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