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蒟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鍵。千養(yǎng)生,萬養(yǎng)生,心理平衡是“真經”。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更好注重養(yǎng)生,養(yǎng)生不應只是延年益壽的投機,而應從年輕開始。您對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經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山蒟的功效與作用”,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如今我們的生活檔次在不斷的提高,但是我們的健康質量卻在不斷的下降,飲食不科學對于我們的身體造成了潛在的威脅。而中醫(yī)的許多藥材就可以對我們的身體進行調理改善,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山蒟。
【別名】酒餅藤(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石蒟、穿壁風(《廣西中草藥》),爬巖香、石南藤、廿四癥、上樹風(《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來源】為胡椒科植物 山藥 的 莖葉 。秋季采收,切段,曬干。
【原形態(tài)】木質藤本,長達數(shù)米。枝圓柱形,稍有棱,無毛,節(jié)上常生不定根。葉互生,紙質或近革質,橢圓形、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6~12厘米,寬2.5~4.5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漸狹或楔形,有時明顯不對稱,兩面無毛或下面被極稀的短柔毛,葉脈5~7條;葉柄長5~8毫米,托葉痕超過葉柄中部?;▎涡裕菩郛愔?;穗狀花序與葉對生;苞片近圓形,無柄,盾狀;花小,黃綠色;雄蕊2,花絲短;子房無柄,柱頭4裂,稀有3裂。漿果球形,黃色,直徑2.5~3毫米?;ㄆ?~7月。生于林中,常攀援于樹上或石上。
【生境分布】分布我國南部。
【化學成份】藤含生物減、黃酮甙、酚類。
【性味】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辛,溫。"
【功能主治】①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祛風濕,強腰膝。治風濕痛,風寒骨痛,腰膝無力,肌肉萎縮,咳嗽氣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錢(鮮品1~2兩);或浸酒。外用:煎水洗或搗敷。
【附方】①治關節(jié)痰痛:鮮山藥1~2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雖然山蒟有著許多神奇的功效,但也不是隨便就可以食用的。我們要針對用者的自身情況來酌情用藥。希望大家不要胡亂服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擴展閱讀
對于假蒟,大家是比較熟悉的,當然有些人比較陌生。其實假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材。那么假蒟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別名】蛤藥、釀苦瓜、封口好、畢撥子(《生草藥性備要,),假荖、蛤荖(《嶺南采藥錄》),假蔞(《南寧市藥物志》),豬撥菜(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蛤蔞,山蔞、大柄蔞、馬蹄蔞、蓽撥、巴巖香(《廣西中草藥》)。
【來源】為胡椒種植物 假蒟 的 根 。
【原形態(tài)】禿凈灌木或亞灌木。莖基部匍匐狀,上部直立或攀援,節(jié)膨大。葉互生,近膜質,闊卵形或近圓形,長約7~12厘米,寬約5~10厘米,先端短尖,基部近截形或淺心形,全緣;綠色;主脈5~7條,細脈網(wǎng)狀;葉柄長1~3厘米?;ㄐ?,單性異株;穗狀花序于莖端葉腋間抽出,雄花序長約2.5厘米,雌花序長6~8毫米;花序柄長1~2.5厘米;苞片盾狀,與中軸合生,直徑約6毫米;無花被,花柱3~5枚,最初不大凸起,最后外彎。漿果密集成桑椹狀,青色。花期秋季。果期秋、冬季。
【生境分布】生園林或樹林中半陰處。分布我國南部。
【功能主治】治瘧疾,腳氣,牙痛,痔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鮮用3~5錢。外用:搗敷或煎水洗。
【附方】治齲齒痛:假蔞根五錢。水煎含漱。(《廣西中草藥》)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生草藥性備要》
通過上文我們已經了解到了中藥假蒟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大家可以對癥下藥,在生活中正確的食用假蒟。
說起海南蒟我們都不陌生,海南蒟不但可以食用而且有非常高的藥用功效,經常吃海南蒟是可以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和保健作用的。
【別名】山胡椒
【來源】胡椒科胡椒屬植物 海南蒟 piper hainanense Hemsl.,以 全株 入藥,但以根為最好。全年可采,洗凈切段,曬干。
【性味】辛,熱。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健胃止痛。用于風濕關節(jié)痛,消化不良,胃痛,腹脹;外用治慢性潰瘍,濕疹。
【用法用量】3~5錢,水煎或浸酒服;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海南島常用中草藥手冊》
本文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是海南蒟,我們知道海南蒟是有著非常高的藥用效果的,但要提醒大家的是,海南蒟一般都是不可以亂吃的,否則會引起嚴重的后果的,希望大家謹慎對待。
蒟蒻是一種中藥材,在古代就有用蒟蒻治病的先例,所以我們可以放心食用。接下來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蒟蒻的功效等。
【別名】蒻頭(《開寶本草》),白蒟蒻、鬼芋(《本草圖經》),鬼頭(《綱目》),磨芋(《植物名實圖考》),花桿蓮(《南京民間藥草》),黑芋頭(《民間常用草藥匯編》),花梗蓮、虎掌、花傘把、蛇頭草根(《江西草藥》),蛇六谷、雷星、鬼蠟燭,蛇頭子、獨葉一枝花、花梗天南星、天六谷、星芋(《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天南星科植物 魔芋 的 塊莖 。秋末采收。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0.5~2米,地下塊莖扁球形,巨大。葉柄粗壯,圓柱形,淡綠色,具睹紫色斑;掌狀復葉,小葉又作羽狀全裂,軸部具不規(guī)則的翅;小裂片披針形,長4~8厘米,先端尖,基部楔形,葉脈網(wǎng)狀。佛焰苞大,廣卵形,下部筒狀,暗紫色,具綠紋,長約30厘米?;▎涡?,先葉出現(xiàn);肉穗花序圓柱形,淡黃白色,通常伸出佛焰苞外,下部為多數(shù)細小的紅紫色雌花,上部為多數(shù)細小的褐色雄花,并有大形暗紫色附屬物,膨大呈棒狀,高出苞外;子房球形,花柱較短。漿果球形或扁球形,成熟時呈黃赤色?;ㄆ谙募?。
【生境分布】生長于疏林下、林緣、溪邊,或栽培于園圃。分布于我國東南至西南一帶。
【化學成份】含葡配甘露聚糖。
【藥理作用】溫浸液有擴張末梢血管(先有一暫短的收縮)、降低血壓(兔、犬)、興奮離體腸管的作用,但均可被阿托品或抗組織胺藥所拮抗。對大鼠下肢有引起浮腫的作用;對小鼠幾無毒性。
【性味】辛,溫,有毒。
【功能主治】化痰散積,行瘀消腫。治痰嗽,積滯。瘧疾,經閉,跌打損傷,癰腫,疔瘡,丹毒,湯火傷。
【用法用量】內服:熬湯,3~5錢(須久煎2小時,取汁服)。外用:醋磨涂或煮熟搗敷。
【注意】切勿誤食藥渣,以免中毒。
【附方】①治久瘧不愈:蒟蒻、何首烏,燉雞服。(《四川中藥志》)
【備注】同屬植物 華東蒟蒻 亦同供藥用。
【摘錄】《*辭典》
蒟蒻在一些疾病的治療中常常被使用,根據(jù)需要可以組成復方,也可單獨使用,但蒟蒻也不可盲目食用,以免給身體帶來不利影響。
石蒟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一直到現(xiàn)在,石蒟的用途越來越多,關于石蒟的其他功效,不知道各位朋友們了解不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詳細的介紹一下吧,希望能夠給各位朋友們帶來幫助。
【別名】石南藤
【來源】藥材基源:為胡椒科植物毛山蒟的枝葉。
【原形態(tài)】毛山蒟 攀援藤本。枝有縱棱,常被微硬毛,葉互生;葉柄長1-2cm;葉片紙質,卵狀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長5-14cm,寬2-5cm,基部稍不等,下面有微硬毛,葉脈7條,最上1對離基1-1.5cm從中脈發(fā)出,其余5條基出。花單性異株,無花被,聚集成與葉對生的穗狀花序;雄花序通常比葉長,可達葉片的2倍,總花梗長為葉柄的2.5-3倍,雄花苞片圓形,近無柄,直徑1-1.2mm,雄蕊3枚,花藥腎形,比花絲略短;雌花序長1.5-3cm,果期延長可達6cm,雌花苞片柄于果期不延長,僅被疏毛,子房離生,柱頭3-4,線形。漿果幼時先端錐尖,成熟時近球形,直徑約3mm,有疣狀凸起。花期2-6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密林或疏林中溪澗邊,常攀援于樹上或巖石上。
【性狀】性狀鑒別 莖枝扁圓柱形,表面黑褐色,有縱棱,常具稀疏硬毛,節(jié)膨大,生有不走根;質輕脆,斷面黃白色,木部有多數(shù)小孔,中心有灰褐色的髓。葉多皺縮,青綠色,展平后卵狀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長4-12cm,寬1.5-4cm;葉背有稀疏毛茸,葉脈7條,最上1對離基從中脈發(fā)出;葉柄長1-2cm,有硬毛,具葉鞘。有時可見花序軸帶毛的穗狀花序,長度約為葉片的2倍。氣香,味辛辣。以葉多、枝嫩、色青綠、氣味濃者為佳。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散寒止痛;止咳;消疳。主風濕痹證;腰膝冷痛;跌打腫痛;勞傷久咳;疳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為我們分析了石蒟的一些功效等,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適量食用石蒟,對身體機能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
很多人都知道,假蒟根對一些疾病具有獨特的療效,其實,假蒟根的神奇的功效遠不止于此,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述一下假蒟根的功效。
【別名】假蔞根、鉆骨風根。
【來源】藥材基源:為胡椒科植物假蒟piper sarmentosum Roxb.的根。
【原形態(tài)】假蒟 多年生葡匐草本,揉之有香氣。莖節(jié)膨大,常生不定根。葉互生,近膜質,吸腺點,下部的葉闊卵形或近圓形,長7-14cm,寬6-13cm,先端短尖,基部心形或近截形,葉脈7條;上部的葉小,卵形至卵狀披針形;葉柄長1-5cm?;▎涡?,雌雄異株,無花被;穗狀花序;雄花序長1.5-2cm,直徑2-3mm,苞片扁圓形,直徑0.5-0.6mm,雄蕊2枚;雌花序長6-8mm,果期延長達2.5cm;苞片稍大,柱頭3-5。漿果近球形,具角棱,直徑2.5-3cm,下部嵌生于序軸中?;ㄆ谙募尽?/p>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谷密林中或村旁濕潤處。
【性味】苦;辛;溫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消腫;止痛;解毒;截瘧。主風濕痹痛;腳氣;妊娠水腫;胃痛;牙痛;瘡瘍;痔腫;瘧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鮮品10-15g;或泡酒。外用:適量,鮮品搗敷;煎水洗;含漱。
【注意】孕婦慎服。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對假蒟根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紹,大家都知道它的神奇了吧。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人或者事情,都蘊含著我們意想不到的力量。既然大家知道了假蒟根的神奇的療效和作用,那么可以嘗試一下,檢驗一下是否有效。
對于蒟醬葉這種中藥材,我們應該要先了解它的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等之后再食用。下面是關于蒟醬葉的相關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閱讀一下,對食用有很大的幫助。
【別名】萎葉(《綱目》),蒟葉(《本經逢原》),櫓葉(《綱目拾遺》),青荖葉(《嶺南采藥錄》)。
【來源】為胡椒科植物 蒟醬 的 葉 ,夏秋間采,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主產于廣東。
【性狀】干燥葉常皺編成團。葉片卵狀長圓形,先端尖,基部傾斜,全緣;禿凈,表面灰綠色或黃色,帶有銀灰色斑點,背面淺黃綠色,紙質,老葉近革質而稍厚,主脈5條,側脈網(wǎng)狀。葉柄甚長,稍扭曲,有縱皺及抽溝。氣香,味稍咸微辣,略有茶葉味。
【化學成份】葉含揮發(fā)油,內含胡椒酚7.2~16.7%,蔞葉酚2.7~6.2%,烯丙基焦性兒茶酚0~9.6%,香荊芥酚2.2~5.6%,丁香油酚26.8~42.5%,對-聚傘花素1.2~2.5%,1,8-桉葉素2.4~4.8%,丁香油酚甲醚4.2~15.8%,石竹烯3.0~9.8%,畢澄茄烯2.4~8.8%,以及未定倍半萜4.5~6、8%等。葉中尚含多種游離氨墓酸、抗壞血酸、蘋果酸、草酸、葡萄糖、果糖、麥芽糖、葡萄糖醛酸等。每百克含鐵25毫克。
【藥理作用】①抗菌作用
【性味】辛,溫。
【功能主治】祛風燥濕,殺蟲止癢。治風寒咳嗽、胃痛,風毒腳氣,子腫,疥癩,濕疹,腳癬,燙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搗汁。外用:搗敷,研末撒或煎水洗。
【附方】①治風寒咳嗽:青荖葉數(shù)塊,和北杏、豬肉煎湯飲之。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綱目拾遺》:萎,即 蒟醬也。嶺南人取其葉合擯榔食。今人名櫓葉,用其葉封固,曬半載收貯待用,可留數(shù)十年。非獨疏積滯,消瘴癘,治病亦伙。
以上的內容就是對于中藥蒟醬葉的介紹,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應該更多的去了解蒟醬葉,才能更加合理的利用,更好的發(fā)揮出蒟醬葉的價值。
蒟蒻薯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一直到現(xiàn)在,蒟蒻薯的用途越來越多,關于蒟蒻薯的其他功效,不知道各位朋友們了解不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詳細的介紹一下吧,希望能夠給各位朋友們帶來幫助。
【別名】水狗仔、老虎須、山大黃、大水田七、黃牛膽
【來源】藥材基源:為蒟蒻薯科植物箭根薯的根莖。
【原形態(tài)】箭根薯 多年生草本。根莖塊狀,環(huán)節(jié)明顯,須根多數(shù)。葉基生,具長柄,炳長10-30cm,基部擴展成鞘狀抱莖,肉質;葉片長橢圓形,長20-50cm,寬7-14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緣,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兩面無毛;主脈粗壯向下突出,側脈羽狀平行?;ㄝ銖娜~叢中抽出;總苞片4,暗紫色;數(shù)朵花簇生,排列成傘形花序狀,常下垂;苞片線形,長約10cm;花被裂片6,紫褐色,內輪裂片較寬,先端具小尖頭;雄蕊6,花絲頂部兜狀,柱頭彎曲成傘形,3裂,每裂片又2淺裂。漿果肉質,橢圓形,具6棱,成熟后紫褐色;種子腎形,民約3mm?;ü?-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下陰濕處。
【化學成份】根莖含甾體皂甙薯蕷皂甙元-3-D-α-L-吡喃鼠李糖基-(l→2)- [O-α-L-吡喃鼠李糖基-(l→3)]-O-β-D-吡喃葡萄糖甙 } diosgenin-3-β-O-α-L-rhamnopyranosyl(l→2)[O-α-L-rhamnopyranosyl-(l→3)]-O-β-D-glucopyranoside},另含豆甾醇(stigmasterol)和胡蘿卜甙(daucosterin)。
【性味】苦;涼;有小毒
【歸經】胃;脾;肝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理氣止痛。主胃腸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消化不良;痢疾;肝炎;瘡癤;咽喉腫痛;燒燙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內服不可過量。孕婦禁服。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蒟蒻薯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藥材,但它的藥性和作用還有很多,因此希望大家在與自身情況結合的基礎上再食用。
說起假蒟果穗,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種中藥材,那么你對假蒟果穗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它又該怎么吃呢?現(xiàn)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別名】假蒟子(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胡椒科植物 假蒟 的 果穗 。
【性味】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微辛,溫。"
【功能主治】①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溫中暖胃,驅風行氣。治腹脹腹痛,腸炎腹瀉,食欲不振,腎炎水腫,風濕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錢。
【附方】治牙痛:假蒟子五錢。煎水含漱。(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摘錄】《*辭典》
上面對假蒟果穗進行了詳細的剖析,大家了解了假蒟果穗的各種功效,一定要牢記這些療效哦,這樣就可以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用假蒟果穗的神奇功效還他們一份健康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