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氣飲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千保健,萬保健,心理平衡是關鍵。千養(yǎng)生,萬養(yǎng)生,心理平衡是“真經”。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養(yǎng)生這種件越來越關注,健康離不開養(yǎng)生,積極的心理離不開養(yǎng)生??茖W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怎么進行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容《流氣飲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中藥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藥物,流氣飲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方劑,那么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項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大黃(炮)、川芎、菊花(去枝)、牛蒡子(炒)、細辛(去苗)、防風(去苗)、山梔(去皮)、白蒺藜(炒.去刺)、黃芩(去蘆)、甘草(炙)、玄參(去蘆)、蔓荊子(去白皮)、荊芥(去梗)、木賊(去根.節(jié)),各一兩;蒼術(米泔浸一宿.炒控)二兩,草決明一兩半。
【炮制】上搗,羅為末。
【功能主治】治肝經不足,內受風熱,上攻眼目,昏暗視物不明,常見黑花,當風多淚,怕日羞明,堆眵赤腫,隱澀難開,或生障翳,倒睫拳毛,眼眩赤爛,及婦人血風眼,及時行暴赤腫眼,眼胞紫黑,應有眼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錢半,臨臥用冷酒調下,如嬰兒有患,只令乳母服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大黃(炮)川芎 菊花(去枝)牛蒡子(炒)細辛(去苗)防風(去苗)山梔(去皮)白蒺藜(炒,去刺)黃芩(去蘆)蔓荊子(去白皮)荊芥(去梗)木賊(去根、節(jié))甘草(炙)玄參(去蘆)各30克 蒼術(米泔浸一宿,炒)60克 草決明45克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
【功能主治】疏風瀉火,退翳明目。治風熱上攻,眼目昏暗,視物不明,常見黑花,當風多淚,怕日羞明,眵多赤腫,隱澀難開,或生障翳,倒睫拳毛,眼弦赤爛,及婦人血風眼,時行暴赤腫眼,眼胞紫黑者。
【用法用量】每服7.5克,臨臥時用冷酒調下。如嬰兒有患,只令乳母服之。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七
【處方】蟬退、甘草、羌活、天麻、當歸、防風、大黃、薄荷、赤芍、杏仁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風毒患眼。
【用法用量】每服5錢,水煎服。
【摘錄】《幼科釋謎》卷六
【處方】芍藥、茯苓、防風、甘草、柴胡、羌活、獨活、川芎、青皮、紫蘇、荊芥、麥冬、連翹、石膏。
【功能主治】頭風引邪,不能四散,攻入于目,目有障膜,形如垂簾者。
【用法用量】水煎,炮時服。
【摘錄】《異授眼科》
【別名】明目流氣飲
【處方】大黃(炮)1兩,川芎1兩,菊花(去枝)1兩,牛蒡子(炒)1兩,細辛(去苗)1兩,防風(去苗)1兩,山梔(去皮)1兩,白蒺藜(炒,去刺)1兩,黃芩(去蘆)1兩,甘草(炙)1兩,玄參(去蘆)1兩,蔓荊子(去白皮)1兩,荊芥(去梗)1兩,木賊(去根節(jié))1兩,蒼術(米泔浸1宿,炒控)2兩,草決明1兩半。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肝經不足,內受風熱,上攻眼目,昏暗,視物不明,常見黑花,當風多淚,怕日羞明,堆眵赤腫,隱澀難開,或生障翳,倒睫拳毛,眼弦赤爛;及婦人血風眼,及時行暴赤腫眼,眼胞紫黑。應有眼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明目流氣飲(《袖珍》卷三)。
【摘錄】《局方》卷七(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處方】紫蘇、桔梗、枳殼、烏藥、甘草、芍藥、白芷、川芎、防風、厚樸、木瓜、香附、官桂、川楝子。
【功能主治】螻蛄串。
【用法用量】水2鐘,加生姜3片,大棗1枚煎,不拘時候服。
【摘錄】《瘡瘍經驗全書》卷四
【處方】白檀香1錢5分,沉香1錢5分,烏藥1錢5分,桔梗1錢5分,香附2錢,白豆蔻2錢,枳殼2錢,縮砂2錢,蒼術2錢。
【功能主治】心腹刺痛,皆因心事憂郁,不得舒暢,而作痛如刺。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
【摘錄】《玉案》卷四
【處方】當歸5分,川芎5分,赤芍5分,黃耆5分,人參5分,甘草節(jié)4分,廣木香4分,紫蘇4分,烏藥4分,桔梗3分,厚樸3分,枳殼3分。
【功能主治】虛而結癰。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玉案》卷六
【處方】人參、白術、茯苓、甘草、青皮、陳皮、白芷、烏藥、木香。
【功能主治】痘瘡。
【摘錄】《慈幼新書》卷六
以上就是關于流氣飲的功效與作用為大家做的介紹,希望這些介紹能給大家?guī)硪恍椭A鳉怙嬜鳛橐环N中藥方劑,對于男性和女性的身體都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
相關閱讀
中藥方劑的種類有很多,它們都是由常用的養(yǎng)生藥材混合制成的,活絡流氣飲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活絡流氣飲的藥效有哪些吧。
【別名】和中既濟湯(《醫(yī)宗金鑒》卷七十)。
【處方】蒼術 木瓜 羌活 附子(生)山楂 獨活 懷牛膝 麻黃各6克 黃柏 烏藥 干姜 檳榔 枳殼各4.5克 甘草2.5克
【功能主治】治青腿牙疳。牙齦腫痛,漸至潰爛出膿血,兩腿青腫,形如云片,筋肉頑硬,步履艱難,或見四肢疼痛,浮腫。
【用法用量】上藥十四味,以黑豆49粒,生姜3片,清水800毫升,煎至200毫升,過濾溫服。藥滓再加水600毫升,煎至減半服。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七十
【別名】和中既濟湯
【處方】蒼術2錢,木瓜2錢,羌活2錢,附子(生)2錢,山楂肉2錢,獨活2錢,懷牛膝2錢,麻黃2錢,黃柏1錢5分,烏藥1錢5分,干姜1錢5分,檳榔1錢5分,枳殼(麩炒)1錢5分,甘草8分,黑豆49粒,生姜3片。
【功能主治】青腿牙疳。
【用法用量】水4鐘,煎1鐘服;滓再煎,水3鐘,煎8分服。
【摘錄】《金鑒》卷七十
【處方】白通草7分,白芷7分,桔梗7分,薄荷7分,川芎7分,豬牙皂7分,紅蘭花1錢,連翹1錢,當歸1錢,羌活1錢,柴胡1錢,土木鱉肉1錢,威靈仙8分,升麻5分,生甘草4分。
【功能主治】流注塊,或痛或不痛者;或發(fā)乍寒乍熱之流注風。
【用法用量】水煎,加酒半盞,食遠服。
【摘錄】《觀聚方要補》卷八引《會元方》
上面是關于活絡流氣飲這種中藥方劑的一個簡單的介紹,通過這些我們可以了解到活絡流氣飲中含有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元素,對于治療和預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關人士的指導下食用。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受到疾病的困擾,那么面對疾病我們又應該如何正確看待呢?遇到疾病應該怎么辦?又要如何調理?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種中藥方劑敗毒流氣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學習下哦。
【處方】紫蘇、桔梗、枳殼、檳榔、陳皮、羌活、防風、荊芥、木瓜、桂枝、黃柏、獨活、烏藥、甘草、香附、山梔仁。
【功能主治】小腸、腎經傷于寒熱邪氣,毒流于腿,發(fā)為腿游風。
【用法用量】水煎,熱服。
【摘錄】《瘡瘍經驗全書》卷三
【處方】羌活、獨活、青木香、赤芍藥、當歸、紫蘇、陳皮、香附、白芷、三棱、蓬莪術、枳殼、川芎、桔梗、柴胡、半夏(姜制)、赤茯苓、甘草。
【功能主治】疏邪流氣。主流注初發(fā),堆核硬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生地黃、水煎服。
【摘錄】《準繩·瘍醫(yī)》卷五
【別名】敗毒和氣散
【處方】紫蘇、桔梗、枳殼、防風、柴胡、甘草、川芎、白芷、芍藥、當歸、羌活、茯苓、烏藥、陳皮。
【功能主治】心肝二經熱毒,流滯于膀胱不行,壅在皮膚,而為火腰帶毒。發(fā)背。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1個,水煎服。
【摘錄】《瘡瘍經驗全書》卷二
【處方】紫蘇、厚樸、枳殼、桔梗、陳皮、烏藥、白芍、白芷、香附、檳榔、木香、木瓜、牛膝、杜仲、防風、甘草。
【功能主治】腎經寒氣阻滯而成委中毒。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1個,水煎服。
【摘錄】《瘡瘍經驗全書》卷三
【處方】紫蘇、桔梗、枳殼、甘草、香附、防風、川芎、羌活、獨活、白芷、白芍、檳榔、茴香、澤瀉、玄胡索。
【功能主治】心經伏熱,結聚成毒,而為小腸流注。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1個,水煎,空心服。
【摘錄】《瘡瘍經驗全書》卷三
【處方】木香1錢,獨活1錢,紫蘇1錢,白芷1錢,芍藥1錢,黃耆1錢,羌活2錢,當歸2錢,枳殼1錢半,防風8分,厚樸8分,茯苓8分,陳皮8分,官桂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發(fā)背。
【用法用量】水2鐘,煎8分,食后服。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四
【處方】人參、干葛、枳殼、桔梗、甘草、柴胡、防風、細辛、薄荷、川芎、羌活、芍藥、獨活、白芷、紫蘇、天花粉。
【功能主治】六腑與陰陽不調,氣上熱壅,而成瘺毒,傷于腦經,發(fā)為頂門癰。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1個,水煎,食后服。
【摘錄】《瘡瘍經驗全書》卷一
【處方】紫蘇、桔梗、生地、薄荷、青皮、枳殼、甘草、防風、川芎、羌活、前胡、連翹、芍藥、小柴胡。
【功能主治】肝經氣血上壅,結聚成毒,發(fā)為眉風毒。
【摘錄】《瘡瘍經驗全書》卷一
【處方】紫蘇、桔梗、枳殼、甘草、白芷、川芎、薄荷、生地、干葛、麥冬、當歸、芍藥、柴胡、天花粉、鼠粘子。
【功能主治】脾胃心肺熱氣結聚成毒,發(fā)為鬢疽。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錄】《瘡瘍經驗全書》卷一
【處方】紫蘇、人參、桔梗、枳殼、甘草、柴胡、川芎、羌活、白芷、防風、白術、芍藥、金銀花。
【功能主治】腎經虛,熱毒傷于大腸之經,并聚成毒,而為坐馬癰。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1個,水煎服。
【摘錄】《瘡瘍經驗全書》卷三
通過本文的介紹我們發(fā)現敗毒流氣飲的好不僅體現在對某些疾病的治療效果上,而且它的副作用小更是從古至今都受人推崇,養(yǎng)生效果真的超贊。
隨著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的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卻在慢慢的下降,有很多人在生活中會這樣那樣的疾病,那么選擇什么藥物好呢?中藥方劑可不可以呢?那么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方劑加減流氣飲。
【處方】陳皮、青皮、紫蘇(莖葉)、厚樸(制)、木通、香附子(醋制)、甘草(炙)、大腹皮、草果仁、肉桂、藿香葉、白術、木瓜、茯苓、白芷、半夏、枳殼各等分。
【功能主治】氣血諸腫。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錄】《保命歌括》卷二十六
【處方】木香、枳殼、蓬術、陳皮、青皮、檳榔、三棱、蒼術、草果、大腹皮、砂仁。
【功能主治】胸膈痞塞,氣不升降,喘急不安,積聚停滯,發(fā)熱不思飲食,噎氣吞酸,或閉或痢。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五
【處方】陳皮、青皮、紫蘇葉、厚樸(姜汁炒)、枳實、撫芎、甘草、人參、白術、茯苓、半夏(洗)、黃連、香附子(童便浸)各等分。
【功能主治】因七情之傷,心下痞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錄】《保命歌括》卷二十四
從上面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出加減流氣飲為傳統(tǒng)中藥方劑。應用歷史悠久,影響和普及范圍甚廣。足可見它的藥用價值和正確性。
春夏交際是人抵抗力最差的一個時刻,這個時候的我們很容易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中藥方劑在這些小病癥上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下面我們來介紹一種中藥方劑定痛流氣飲。
【處方】人參、當歸、蟬蛻、黃連、桔梗、防風、甘草、白芷、乳香、青皮、白芍、烏藥、山梔仁。
【功能主治】天蛇毒受心,風傷于指、肘、背。
【摘錄】《瘡瘍經驗全書》卷二
【處方】人參、當歸、芍藥、厚樸、桔梗、川芎、甘草、防風、白芷、黃耆、茯苓、羌活、烏藥、官桂、紫蘇、香附。
【功能主治】背面毒。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1個,煎服。先用消毒流氣飲,后用本方,圍藥用金箍散敷之。
【摘錄】《瘡瘍經驗全書》卷二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后,大家是否對定痛流氣飲有一定的了解了呢。其實定痛流氣飲本身是沒有什么害處的,但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有些人不適合服用,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吃之前,咨詢醫(yī)生,問清楚后再食用。
養(yǎng)生的方法很多,實踐證明中藥中的方劑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今天為大家介紹一種療效非常好的方劑加味明目流氣飲!
【處方】大黃(炮)5分,牛蒡子(炒)5分,川芎5分,菊花5分,白蒺藜(炒)5分,細辛5分,防風5分,元參5分,山梔5分,黃芩5分,甘草(炙)5分,蔓荊子5分,荊芥5分,木賊5分,草決明7分半,蒼術1錢。
【功能主治】肝經不足,內受風熱,上攻眼目,視物不明,常見黑花,當風多淚,癮澀難開,或生障翳,婦人血風時行,暴赤,一切眼疾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便覽》卷一
通過小編介紹的加味明目流氣飲的詳解,大家是不是對加味明目流氣飲更有了解了呢?如果沒有很了解的話,大家可以多看幾遍哦,加味明目流氣飲的功效與作用還有很多,適量的服用還是挺好的,可以使身體更健康呢。
談到養(yǎng)生,并不光是女性朋友感興趣,很多男性朋友也是有興趣的,尤其是現代人對食品的追求越來越高,不但要吃得健康,還要吃出功效,為此,很多專家不斷的學習研究做一些新的方劑出來,其中,平肝流氣飲對一些疾病的效果就非常好,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的介紹。
【處方】當歸3克(酒洗)白芍1.2克(酒炒)川芎1.8克 橘皮3克(鹽湯洗)茯苓3克(去皮)半夏(姜制)青皮各1.8克(醋炒)黃連2.4克(酒炒)柴胡2.1克 香附2.4克(童便浸,炒)厚樸2.1克(姜汁炒)梔子2.4克(鹽水拌炒)甘草1.2克(炙,去皮)吳茱萸1.2克(煮三次,去水,炒)
【制法】上銼一劑。
【功能主治】疏肝理氣,養(yǎng)血活血。治脅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空腹時熱服。
【摘錄】《萬病回春》卷五
以上就是關于平肝流氣飲的功效與作用為大家做的介紹,希望這些介紹能給大家?guī)硪恍椭F礁瘟鳉怙嬜鳛橐环N中藥方劑,對于男性和女性的身體都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