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脈流氣飲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孰為本,元氣不可虧;養(yǎng)生孰為先,養(yǎng)心須樂觀?!别B(yǎng)生,很多人只是聽說但并未真正力行,養(yǎng)生不應(yīng)只是延年益壽的投機,而應(yīng)從年輕開始。我們該怎么進行科學(xué)的中醫(yī)養(yǎng)生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方脈流氣飲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面對著醫(yī)學(xué)的多元素發(fā)展,對于疾病的治療也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實施手段,其實,中藥方劑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法,因為其副作用小,藥材種類也很多,受到了大部分人的推薦。下面來看一下方脈流氣飲。
【處方】紫蘇 青皮(去白)當歸(酒拌)芍藥(炒)烏藥 茯苓 桔梗(炒)半夏(姜制)川芎 黃耆(炙)枳實(麩炒)防風(fēng) 陳皮(去白)甘草(炙)各3克 木香 大腹皮 檳榔 枳殼(麩炒)各1.5克
【功能主治】主瘰疬流注,及郁結(jié)聚結(jié)腫塊,或走注疼痛,或心胸痞悶,咽塞不利,脅腹膨脹,嘔吐不食,上氣喘急,咳嗽痰盛,面目或四肢浮腫,大小便秘。
【用法用量】上作一劑。用水400毫升,加姜3片、棗1枚,煎320毫升,空腹時服。
【摘錄】《外科發(fā)揮》卷五
看了上文對方脈流氣飲的介紹,我們應(yīng)該明白要想讓身體快些好起來不僅需要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還要在日常飲食上多加注意。
ys630.COm精選閱讀
中藥方劑是生活中很常見的,常見的種類比較多,我們在選擇時,要根據(jù)自身疾病需求進行,下面就來介紹一種:木香流氣飲。
【處方】半夏(湯洗七次)二兩,陳皮(去白)二斤,厚樸(去粗皮.姜制.炒)、青皮(去白)、甘草、香附(炒.去毛)、紫蘇葉(去枝.梗),各一斤;人參、赤茯苓(去黑皮)、干木瓜、石菖蒲、白術(shù)、白芷、麥門冬,各四兩;草果仁、肉桂(去粗皮.不見火)、蓬莪(煨.切)、大腹皮、丁香皮、檳榔、木香(不見火)、藿香葉,各六兩;木通(去節(jié))八兩。
【炮制】上粗末。
【功能主治】調(diào)順榮衛(wèi),通流血脈,快利三焦,安和五臟。
【用法用量】每四錢,水盞半,姜三片,棗二枚,煎七分,去滓熱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半夏(湯洗七次)60克 陳皮(去白)1千克 厚樸(去粗皮,姜汁炒)青皮(去白)甘草(爁)香附(炒去毛)紫蘇葉各500克 人參 亦茯苓(去黑皮)木瓜 右菖蒲 白術(shù) 白芷 麥門冬各120克 草果 仁 肉桂(去粗皮,不見火)蓬莪術(shù)(煨;切)大腹皮 丁香皮 檳榔 木香(不見火)藿香葉各180克 木通(去節(jié))240克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治氣滯痞滿不通,胸膈膨脹,口苦咽干,嘔吐食少,肩背腹脅走注刺痛;喘急痰嗽,面目虛浮,四肢腫滿,大便秘結(jié),小便赤澀;憂思太過,怔忪郁積,腳氣風(fēng)熱,聚結(jié)腫痛,喘滿脹急。
【用法用量】每服12克,加生姜3片,大棗2枚,水煎,去滓熱服。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
從上面的介紹中可以知道木香流氣飲的作用十分的廣泛,所以現(xiàn)在很多的科學(xué)家都在研究如何可以將其應(yīng)用到臨床中,預(yù)防和治療一些疾病。
中藥方劑的種類有很多,它們都是由常用的養(yǎng)生藥材混合制成的,活絡(luò)流氣飲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xué)習(xí)一下活絡(luò)流氣飲的藥效有哪些吧。
【別名】和中既濟湯(《醫(yī)宗金鑒》卷七十)。
【處方】蒼術(shù) 木瓜 羌活 附子(生)山楂 獨活 懷牛膝 麻黃各6克 黃柏 烏藥 干姜 檳榔 枳殼各4.5克 甘草2.5克
【功能主治】治青腿牙疳。牙齦腫痛,漸至潰爛出膿血,兩腿青腫,形如云片,筋肉頑硬,步履艱難,或見四肢疼痛,浮腫。
【用法用量】上藥十四味,以黑豆49粒,生姜3片,清水800毫升,煎至200毫升,過濾溫服。藥滓再加水600毫升,煎至減半服。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七十
【別名】和中既濟湯
【處方】蒼術(shù)2錢,木瓜2錢,羌活2錢,附子(生)2錢,山楂肉2錢,獨活2錢,懷牛膝2錢,麻黃2錢,黃柏1錢5分,烏藥1錢5分,干姜1錢5分,檳榔1錢5分,枳殼(麩炒)1錢5分,甘草8分,黑豆49粒,生姜3片。
【功能主治】青腿牙疳。
【用法用量】水4鐘,煎1鐘服;滓再煎,水3鐘,煎8分服。
【摘錄】《金鑒》卷七十
【處方】白通草7分,白芷7分,桔梗7分,薄荷7分,川芎7分,豬牙皂7分,紅蘭花1錢,連翹1錢,當歸1錢,羌活1錢,柴胡1錢,土木鱉肉1錢,威靈仙8分,升麻5分,生甘草4分。
【功能主治】流注塊,或痛或不痛者;或發(fā)乍寒乍熱之流注風(fēng)。
【用法用量】水煎,加酒半盞,食遠服。
【摘錄】《觀聚方要補》卷八引《會元方》
上面是關(guān)于活絡(luò)流氣飲這種中藥方劑的一個簡單的介紹,通過這些我們可以了解到活絡(luò)流氣飲中含有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元素,對于治療和預(yù)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關(guān)人士的指導(dǎo)下食用。
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受到疾病的困擾,那么面對疾病我們又應(yīng)該如何正確看待呢?遇到疾病應(yīng)該怎么辦?又要如何調(diào)理?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種中藥方劑敗毒流氣飲,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學(xué)習(xí)下哦。
【處方】紫蘇、桔梗、枳殼、檳榔、陳皮、羌活、防風(fēng)、荊芥、木瓜、桂枝、黃柏、獨活、烏藥、甘草、香附、山梔仁。
【功能主治】小腸、腎經(jīng)傷于寒熱邪氣,毒流于腿,發(fā)為腿游風(fēng)。
【用法用量】水煎,熱服。
【摘錄】《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三
【處方】羌活、獨活、青木香、赤芍藥、當歸、紫蘇、陳皮、香附、白芷、三棱、蓬莪術(shù)、枳殼、川芎、桔梗、柴胡、半夏(姜制)、赤茯苓、甘草。
【功能主治】疏邪流氣。主流注初發(fā),堆核硬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生地黃、水煎服。
【摘錄】《準繩·瘍醫(yī)》卷五
【別名】敗毒和氣散
【處方】紫蘇、桔梗、枳殼、防風(fēng)、柴胡、甘草、川芎、白芷、芍藥、當歸、羌活、茯苓、烏藥、陳皮。
【功能主治】心肝二經(jīng)熱毒,流滯于膀胱不行,壅在皮膚,而為火腰帶毒。發(fā)背。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1個,水煎服。
【摘錄】《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二
【處方】紫蘇、厚樸、枳殼、桔梗、陳皮、烏藥、白芍、白芷、香附、檳榔、木香、木瓜、牛膝、杜仲、防風(fēng)、甘草。
【功能主治】腎經(jīng)寒氣阻滯而成委中毒。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1個,水煎服。
【摘錄】《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三
【處方】紫蘇、桔梗、枳殼、甘草、香附、防風(fēng)、川芎、羌活、獨活、白芷、白芍、檳榔、茴香、澤瀉、玄胡索。
【功能主治】心經(jīng)伏熱,結(jié)聚成毒,而為小腸流注。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1個,水煎,空心服。
【摘錄】《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三
【處方】木香1錢,獨活1錢,紫蘇1錢,白芷1錢,芍藥1錢,黃耆1錢,羌活2錢,當歸2錢,枳殼1錢半,防風(fēng)8分,厚樸8分,茯苓8分,陳皮8分,官桂5分,甘草5分。
【功能主治】發(fā)背。
【用法用量】水2鐘,煎8分,食后服。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四
【處方】人參、干葛、枳殼、桔梗、甘草、柴胡、防風(fēng)、細辛、薄荷、川芎、羌活、芍藥、獨活、白芷、紫蘇、天花粉。
【功能主治】六腑與陰陽不調(diào),氣上熱壅,而成瘺毒,傷于腦經(jīng),發(fā)為頂門癰。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1個,水煎,食后服。
【摘錄】《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一
【處方】紫蘇、桔梗、生地、薄荷、青皮、枳殼、甘草、防風(fēng)、川芎、羌活、前胡、連翹、芍藥、小柴胡。
【功能主治】肝經(jīng)氣血上壅,結(jié)聚成毒,發(fā)為眉風(fēng)毒。
【摘錄】《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一
【處方】紫蘇、桔梗、枳殼、甘草、白芷、川芎、薄荷、生地、干葛、麥冬、當歸、芍藥、柴胡、天花粉、鼠粘子。
【功能主治】脾胃心肺熱氣結(jié)聚成毒,發(fā)為鬢疽。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
【摘錄】《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一
【處方】紫蘇、人參、桔梗、枳殼、甘草、柴胡、川芎、羌活、白芷、防風(fēng)、白術(shù)、芍藥、金銀花。
【功能主治】腎經(jīng)虛,熱毒傷于大腸之經(jīng),并聚成毒,而為坐馬癰。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1個,水煎服。
【摘錄】《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三
通過本文的介紹我們發(fā)現(xiàn)敗毒流氣飲的好不僅體現(xiàn)在對某些疾病的治療效果上,而且它的副作用小更是從古至今都受人推崇,養(yǎng)生效果真的超贊。
隨著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不斷的提升,人們的生活質(zhì)量卻在慢慢的下降,有很多人在生活中會這樣那樣的疾病,那么選擇什么藥物好呢?中藥方劑可不可以呢?那么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種應(yīng)用非常廣泛的方劑加減流氣飲。
【處方】陳皮、青皮、紫蘇(莖葉)、厚樸(制)、木通、香附子(醋制)、甘草(炙)、大腹皮、草果仁、肉桂、藿香葉、白術(shù)、木瓜、茯苓、白芷、半夏、枳殼各等分。
【功能主治】氣血諸腫。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錄】《保命歌括》卷二十六
【處方】木香、枳殼、蓬術(shù)、陳皮、青皮、檳榔、三棱、蒼術(shù)、草果、大腹皮、砂仁。
【功能主治】胸膈痞塞,氣不升降,喘急不安,積聚停滯,發(fā)熱不思飲食,噎氣吞酸,或閉或痢。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五
【處方】陳皮、青皮、紫蘇葉、厚樸(姜汁炒)、枳實、撫芎、甘草、人參、白術(shù)、茯苓、半夏(洗)、黃連、香附子(童便浸)各等分。
【功能主治】因七情之傷,心下痞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錄】《保命歌括》卷二十四
從上面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出加減流氣飲為傳統(tǒng)中藥方劑。應(yīng)用歷史悠久,影響和普及范圍甚廣。足可見它的藥用價值和正確性。
春夏交際是人抵抗力最差的一個時刻,這個時候的我們很容易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xiàn),中藥方劑在這些小病癥上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下面我們來介紹一種中藥方劑定痛流氣飲。
【處方】人參、當歸、蟬蛻、黃連、桔梗、防風(fēng)、甘草、白芷、乳香、青皮、白芍、烏藥、山梔仁。
【功能主治】天蛇毒受心,風(fēng)傷于指、肘、背。
【摘錄】《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二
【處方】人參、當歸、芍藥、厚樸、桔梗、川芎、甘草、防風(fēng)、白芷、黃耆、茯苓、羌活、烏藥、官桂、紫蘇、香附。
【功能主治】背面毒。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1個,煎服。先用消毒流氣飲,后用本方,圍藥用金箍散敷之。
【摘錄】《瘡瘍經(jīng)驗全書》卷二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后,大家是否對定痛流氣飲有一定的了解了呢。其實定痛流氣飲本身是沒有什么害處的,但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zhì)不同,有些人不適合服用,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吃之前,咨詢醫(yī)生,問清楚后再食用。
養(yǎng)生的方法很多,實踐證明中藥中的方劑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今天為大家介紹一種療效非常好的方劑加味明目流氣飲!
【處方】大黃(炮)5分,牛蒡子(炒)5分,川芎5分,菊花5分,白蒺藜(炒)5分,細辛5分,防風(fēng)5分,元參5分,山梔5分,黃芩5分,甘草(炙)5分,蔓荊子5分,荊芥5分,木賊5分,草決明7分半,蒼術(shù)1錢。
【功能主治】肝經(jīng)不足,內(nèi)受風(fēng)熱,上攻眼目,視物不明,常見黑花,當風(fēng)多淚,癮澀難開,或生障翳,婦人血風(fēng)時行,暴赤,一切眼疾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便覽》卷一
通過小編介紹的加味明目流氣飲的詳解,大家是不是對加味明目流氣飲更有了解了呢?如果沒有很了解的話,大家可以多看幾遍哦,加味明目流氣飲的功效與作用還有很多,適量的服用還是挺好的,可以使身體更健康呢。
談到養(yǎng)生,并不光是女性朋友感興趣,很多男性朋友也是有興趣的,尤其是現(xiàn)代人對食品的追求越來越高,不但要吃得健康,還要吃出功效,為此,很多專家不斷的學(xué)習(xí)研究做一些新的方劑出來,其中,平肝流氣飲對一些疾病的效果就非常好,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的介紹。
【處方】當歸3克(酒洗)白芍1.2克(酒炒)川芎1.8克 橘皮3克(鹽湯洗)茯苓3克(去皮)半夏(姜制)青皮各1.8克(醋炒)黃連2.4克(酒炒)柴胡2.1克 香附2.4克(童便浸,炒)厚樸2.1克(姜汁炒)梔子2.4克(鹽水拌炒)甘草1.2克(炙,去皮)吳茱萸1.2克(煮三次,去水,炒)
【制法】上銼一劑。
【功能主治】疏肝理氣,養(yǎng)血活血。治脅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空腹時熱服。
【摘錄】《萬病回春》卷五
以上就是關(guān)于平肝流氣飲的功效與作用為大家做的介紹,希望這些介紹能給大家?guī)硪恍椭?。平肝流氣飲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對于男性和女性的身體都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
生脈飲某些人可能相對比較不熟悉,它其實是一種中藥配方,屬于非處方藥,長期使有的對于人體健康是有著很好的藥效的,它有著很多的功效與作用,不過有一點要注意的是,那就是要防止上火。生脈飲在中藥配方是一種很保健的療效,對于很多種疾病都有著很好的抑制作用。
中藥配方里的生脈飲可以治病很多癥狀,氣陰不足者,心悸氣短者,肺虛久咳者,口干舌燥者等,非常之多,它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人參生脈飲,一種是黨參生脈飲,兩種有著的功效有著一定的區(qū)別,使用時要根據(jù)需要而定。
從生脈飲的成分來看,人參含有人參皂甘,能強心氣、補肺氣;五味子具收斂的功用,能預(yù)防元氣耗散;麥門冬含糖體,能滋陰清熱,因此生脈飲在夏天既能預(yù)防中暑,也能保氣養(yǎng)生。
生脈飲還有改善心功能,增加冠脈流量,抗心肌缺血,調(diào)整心肌代謝,降低耗氧量的效果。
服用生脈飲可以保護心肌細胞,改善微循環(huán),抗休克,調(diào)節(jié)血壓,抗心律失常,抗炎。
生脈飲可以增強免疫功能,改善血液流變性,改善肝功能,抗突變,抗癌等。
生脈飲可用于氣陰兩虧,心悸氣短,脈微自汗??捎糜谥委熜募」K溃慕g痛,休克,低血壓,心律失常,肺心病,流行性出血熱,克山病等。
黨參生脈飲的主要功效是健脾益肺,補中益氣,人參生脈飲的主要功效是補氣,滋陰,生津,健胃等作用。如果是患有感冒的病人是不宜使用生脈飲的,還有服品此品時,不要吃蘿卜或是喝茶,以免影響到生脈飲的藥效,服用時一定要遵照醫(yī)囑。
談到養(yǎng)生,并不光是女性朋友感興趣,很多男性朋友也是有興趣的,尤其是現(xiàn)代人對食品的追求越來越高,不但要吃得健康,還要吃出功效,為此,很多專家不斷的學(xué)習(xí)研究做一些新的方劑出來,其中,二十五味流氣飲對一些疾病的效果就非常好,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的介紹。
【處方】荊芥穗1錢,川連3錢,歸尾5分,黃柏5分,苦參2錢,連翹5分,地膚子2錢,防風(fēng)1錢,獨活1錢,羌活1錢,銀花2錢,生地3錢,地骨皮2錢,鮮皮2錢,角刺1錢,丹皮2錢,滑石1錢,細辛1錢,寒水石2錢,牛子2錢,枳殼2錢,黃芩1錢5分,土茯苓1斤,川牛膝1錢5分,甘草節(jié)1錢5分。
【功能主治】魚口便毒,疳疔頑癬。
【用法用量】先將土茯苓切碎,用水1大鍋,先煎,后入各藥再煎至2大碗,分2次服之。須要連服,不可間服。
【摘錄】《人己良方》
以上就是利用二十五味流氣飲治療疾病的一些常見的方法和常識問題了,最后提醒一下在利用二十五味流氣飲治療疾病的的同時一定注意日常的飲食習(xí)慣,這樣才能保證其治療的效果。
黃芪生脈飲是一種用黃芪制作而成的飲品,由于黃芪含有葉酸、淀粉酶、糖類等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所以喝黃芪生脈飲居于強心健心、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功效。當然,用黃芪和紅棗泡水喝、黃芪當歸泡水喝或者是喝黃芪紅棗茶,對于人體都是有著很多好處的。下面就為大家介紹這幾種飲品的功效和作用。
1、黃芪生脈飲說明
黃芪為豆科植物,內(nèi)含多種葉酸、糖類、甜菜堿、淀粉酶等,具有強心、加強心臟收縮,擴張冠狀血管,增強機體免疫能力等作用。生脈飲對心功能不全有預(yù)防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釋放功能。黃芪生脈飲具有明顯增強耐缺氧作用,對大鼠垂體后葉素引起的心肌缺血與心律失常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具有促進細胞免疫功能作用。
黃芪味甘而性微溫,入脾肺兩經(jīng)。據(jù)現(xiàn)代藥理研究,黃芪含有多糖、膽堿、皂苷、氨基酸、甜菜鹼、香豆素及黃酮等。
2、黃芪和紅棗泡水喝的功效
黃芪和紅棗泡水是非常具有藥用價值的,首先黃芪具有補氣的功效,而紅棗大家都是知道的,可以補血的,二者結(jié)合泡水效果自然不言而喻,而且制作起來也非常的方便,特別適合冬天長期喝,可以有效的提高身體免疫力,有助于身體虛弱,經(jīng)常感冒的人,但是每個人的身體體質(zhì)是不一樣的,所以在食用之前最好是先聽聽中醫(yī)的意見,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喝的。
3、黃芪當歸泡水喝的功效
黃芪和當歸是我們中醫(yī)上常見的兩種藥材,可以一起泡水來喝,對我們的身體也是有很大的滋補功效的,月經(jīng)不調(diào)的女性喝了還可以起到調(diào)理身體的作用,因為它具有補氣血的功效,對于便秘以及流鼻血的患者來說,喝了黃芪當歸泡水都有緩解癥狀的作用,而且泡水喝還有補充身體水分和消腫的作用,但是在泡的時候需要調(diào)整好比例,當歸和黃芪的比例是一比五。
4、黃芪紅棗茶的功效
黃芪紅棗茶相信很多人都喝過,但是其中的功效不見得喝過的人都知道,黃芪紅棗茶主要的功效其實就是補氣血,所以中醫(yī)診斷氣血虛弱的人,可以適當?shù)呐葜?最好是喝半個月停半個月,其次黃芪紅棗茶還適合于體質(zhì)差的人,比如經(jīng)常感冒的人,喝了可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冬季是吃黃芪紅棗茶最適合的季節(jié),而且男女都可以喝,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保健品。
流氣散,大家估計不會陌生吧,都應(yīng)該多多少少知道一點。但是你真的了解流氣散嗎?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話,不妨瀏覽一下本篇文章哦。
【處方】當歸、延胡索、川芎、烏藥、肉桂、桃仁、木香、赤芍藥、枳殼、蓬術(shù)、青皮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臟腑虛弱,氣血不調(diào);或兼外邪,成形作痛,攻注上下。
【用法用量】每服2錢,酒調(diào)下。
【摘錄】《簡明醫(yī)彀》卷七
【處方】廣木香。
【制法】曬干,研末。
【功能主治】氣滯胸腹,經(jīng)絡(luò)作痛。
【用法用量】口服;或攤大膏藥貼之。
【摘錄】《青囊秘傳》
通過本篇文章對流氣散的相關(guān)介紹,我們可以詳細的了解到流氣散對疾病癥狀的緩解。如果患者服用此類藥物效果不明顯,可以及時的接受治療并咨詢醫(yī)師的建議。在日常堅持鍛煉也是能夠緩解疾病的癥狀的。
眾所周知流氣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可是大家對于流氣丸的功效了解多少呢?流氣丸到底應(yīng)該怎么吃呢?想知道這些的話,一起來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處方】木香1兩,川茴香(微炒)1兩,菖蒲1兩,青皮(去瓤)1兩,蓬莪荗(炒,銼)1兩,紅橘皮(去瓤)1兩,檳榔1兩,蘿卜子1兩,補骨脂(微炒)1兩,蓽澄茄1兩,縮砂仁1兩,神曲(微炒)1兩,麥糵(微炒)1兩,枳殼(去瓤)1兩,牽牛(微炒)1兩半。
【制法】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導(dǎo)滯氣,通和陰陽,消舊飲。主五積六聚,癥瘕癖塊留飲。皆系寒氣客搏于腸胃之間,久而停留不去,變成諸疾。
【用法用量】雖年高氣弱皆可服。
【摘錄】《御藥院方》卷八
【處方】人參2錢,焦術(shù)2錢,茯苓2錢,炙甘草2錢,清夏2錢,廣皮2錢,丁香2錢,沉香2錢,木香1錢,肉桂1錢,香附4錢,白芷2錢,紫蘇2錢,草果仁2錢,青皮2錢,大黃2錢,枳殼3錢,厚樸3錢,檳榔2錢,莪術(shù)2錢,麥冬2錢,木瓜2錢,木通2錢,白蔻仁2錢。
【制法】上為極細末,煉蜜為丸,2錢重。
【功能主治】散寒通滯,行氣健胃。主胸膈悶滿,飲食不下,氣滯作痛,周身浮腫,氣郁痰喘,小便不利,瘡毒氣腫。
【用法用量】每服1丸,姜湯送下。
【注意】忌生冷硬物。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對流氣丸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不過要注意的是,對那些不知道該不該選擇它的人,要根據(jù)醫(yī)生建議進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