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砂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睆墓胖两?,關(guān)于養(yǎng)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或名言,養(yǎng)生不應(yīng)只是延年益壽的投機,而應(yīng)從年輕開始。養(yǎng)生達人是如何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靈砂丹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中醫(yī)的很多東西都神秘莫測,讓人充滿一探究竟的好奇心。靈砂丹作為中藥方劑的一種,也是非常的神奇,不僅治愈療效好,而且應(yīng)用廣泛,那么大家知道靈砂丹的成分是哪些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硝石(與砒一處細研.入磁罐子內(nèi).用石灰蓋口.炭火燒半日.取出.去火毒),信州砒霜膩粉、粉霜(研),各半兩;黃丹(研)、枯礬(研),各一兩半;朱砂(研飛)一兩,乳香(研)、桂府滑石,各一兩。
【炮制】上件藥研,羅為末,用蒸餅二兩四錢和為圓,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臟腑怯弱,內(nèi)有積滯,臍腹撮痛,下痢膿血,日夜無度,里急后重,腸鳴腹脹,米谷不化,少氣困倦,不思飲食,或發(fā)寒熱,漸至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五圓,溫粟米飲下,未愈加圓數(shù)再服。小兒可服一圓至二圓,隨大小臨時增減服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硇砂7.5克 朱砂7.5克(并研極細)
【制法】上藥另用黃蠟15克、 巴豆21粒(去殼,膜),同于銀石器內(nèi)重湯煮一伏時,候巴豆紫色為度,去巴豆14粒,只將7粒與前二味同研極勻,再熔蠟匱藥,臨用時旋丸綠豆大。
【功能主治】治腹中積滯,致患水瀉、痢疾;并治瘧疾。
【用法用量】每次服3~5丸,水瀉,用生姜湯下;白痢,用艾湯下;赤白痢,用烏梅湯下。服時須極空腹,服畢二小時,方可吃食,臨臥時服尤佳。次日食淡粥一日;瘧疾,用乳香湯送服,不發(fā)之日晚間服。
【摘錄】《普濟本事方》卷四
【處方】朱砂半兩,麝香1分,蝙蝠糞50粒。
【制法】上為細末,以軟糯米飯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瘧發(fā)作無時,經(jīng)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未發(fā)時以暖水送下。
【摘錄】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見《普濟方》卷一九八
【處方】檳榔(生)2兩,白附子(炮)2兩,天南星(生)2兩,朱砂1兩(細研,留1半為衣),白僵蠶(生)2兩,狼毒(炮)2兩,沒藥半兩(研,炒),烏蛇(酒浸1宿,攤干,并皮骨用)2兩,川烏頭(炮,去皮臍)3兩,大附子(炮,去皮膚)2兩,五靈脂3兩(不夾石者),肉桂2兩(取有味者,去粗皮,不見火)。
【制法】上為末,入朱砂研勻,更以麝香半兩,研,拌勻,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諸般風(fēng)疾,手足不舉。
【用法用量】每服1-2丸,空心、食前嚼,溫酒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一六引《治風(fēng)經(jīng)驗方》
【別名】蠟匱丸、靈砂丸
【處方】硇砂1分,朱砂1分(并研極細)。
【制法】用黃蠟半兩,巴豆3-7粒,去殼皮膜,用于銀石器內(nèi)重湯煮一伏時,候巴豆紫色為度,去2-7粒,止將1-7粒與前二味同再研極勻,再溶蠟匱藥,每旋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積滯下痢,泄瀉。
【用法用量】靈砂丸(《得效》卷六)。
【摘錄】《本事》卷四
【處方】辰砂2兩(荔枝殼水煮,絹袋盛,懸罐內(nèi)煮干,為末聽用),天靈蓋3錢(以麝香3分入內(nèi),同搗細,蜜和黃泥固,火煅紅,冷定為末),老絲瓜(近蒂半節(jié),火煅為末)2兩。
【制法】于臘八日以兔血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黑靨及蛇皮灰白淡色痘。
【用法用量】每服1丸,酒送下。
【摘錄】《外科啟玄》卷十二
【處方】皂角(不蛀,肥實者,去皮弦子)2斤(用河水3升,、生姜自然汁半升,揉皂角,取濃汁,濾去滓,于銀石器內(nèi)慢火熬成膏),天南星(生用)4兩,半夏(湯洗去滑)4兩,白附子(生用)4兩,白礬(枯)4兩,豬牙皂角(肥實者,去皮弦,涂酥炙赤色)2兩,朱砂1兩半(研如粉)。
【制法】上為細末,入朱砂同研勻,將前皂角膏子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別用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痰飲頭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生姜湯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八
【處方】磁石2兩(煅7次,醋),沉香1兩,熟地1兩,茯苓1兩,甘草5錢,陽起石1兩(煅),附子8錢(炮),青鹽5錢,石斛1兩,麥門冬(去心)1兩,肉蓯蓉1兩,葫蘆巴1兩,白術(shù)8錢,芍藥1兩,藁本1兩,續(xù)斷1兩,遠志(去心)1兩,靈砂5錢(1方有酒柏7錢)。
【制法】上為末,酒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陽氣虛,痰氣上攻頭腦,精冷無子,眩暈。
【用法用量】每服40丸,早晨蓮子湯送下。
【摘錄】《活人心統(tǒng)》卷下
【處方】朱砂半兩,大附子(炮)1兩,青皮1兩,杏仁(去皮尖)1兩,巴豆(以水5升,慢火煮30沸),春、冬100個,秋、夏用50枚(1方有面姜1兩,炮)。
【制法】先將巴豆以水5升,煮令油出水盡為度,細研,與眾藥末和,以粳米飯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消酒食,疏利滯氣,發(fā)汗。主血痢,痔漏腸風(fēng),大風(fēng)痰,心痛,瘧疾,肺病,及一切勞疾,腰痛膝疼,水瀉,懷胎氣沖心,一切風(fēng),陰毒傷寒,吐瀉,蟲咬心,宿食不消,頭痛不止、痞氣膨脹,痃癖氣,五勞七傷,口瘡、腳氣上攻心胸,心痛,打損,傷酒,傷食,敗血不散,難產(chǎn),小便澀,肺氣咳嗽,眼昏黑花,牙痛,小兒腹脹,乍寒乍熱,懷胎不安。口吐酸水,產(chǎn)前瀉利,小兒五疳,腹痛肋疼。
【用法用量】《普濟方》:血痢,生姜湯下;痔漏腸風(fēng),胡荽湯下;大風(fēng)痰,梔子湯下;心痛,熱酒下;疏利滯氣,陳皮湯下;瘧疾,醋湯下;肺病及一切勞疾,桃柳皮各一握煎湯下;大小便秘,燈心湯下;腰腳風(fēng),蔥姜湯下;霍亂,木瓜湯下;血氣,當歸湯下;發(fā)汗,麻黃湯下;腰疾,生姜湯下;懷胎氣沖心,酒下;一切風(fēng),防風(fēng)湯下;陰毒傷寒,熱酒下;吐瀉,黃連湯下;蟲咬心,冷水下;宿食不消,白湯下;頭痛不止,白湯下;痞氣膨脹,茶下;痃癖氣,丁香湯下;五勞七傷,枳實湯下;口瘡,棗湯下;腳氣上攻心胸,熱湯下;心痛打損,酒下;傷酒傷食,各隨湯下;敗血不散,米飲下;難產(chǎn),黃葉湯下;小便澀、大黃湯下;肺氣咳嗽,杏仁湯下;眼昏黑花,黑豆湯下;牙疼,茱萸湯下;小兒腹脹,石榴湯下;乍寒乍熱,桃心湯下;懷胎不安,芎?湯下;口吐酸水,訶子湯下;產(chǎn)前瀉痢,艾葉湯下;小兒五疳、乳汁下;腹痛肋疼,芍藥湯下。
【摘錄】《博濟》卷四
【處方】好靈砂3分,川五靈脂2分。
【制法】上為極細末,稀糕糊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冷氣乘心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石菖蒲、生姜煎湯送下。
【摘錄】《直指附遺》卷六
【處方】人參半兩(去蘆頭),甜葶藶(研)1分,五靈脂1分,胡黃連(并為細末)1分,麝香1分,蘆薈(各細研)1分,杏仁(麩炒,去皮尖)1分,辰砂半兩(研細)。
【制法】上件一處拌勻,以粳米飯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肺疳,因咳嗽羸瘦,皮枯毛落。
【用法用量】每服10粒,煎人參湯下。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三引《醫(yī)方妙選》
【處方】威靈仙半兩,黑牽牛半兩,何首烏半兩,蒼術(shù)半兩,香附子6兩,川烏頭(去尖)3錢,朱砂3錢,沒藥3錢,乳香3錢,陳皂角4錢(炙黃,去皮)。
【制法】上為末,將皂角打破,用酒2升半,春、夏3日,秋、冬7日,取汁打面糊為丸,如桐子大。
【功能主治】破傷風(fēng)。一切諸風(fēng),牙疼,赤眼。
【用法用量】每服5丸,如破傷風(fēng)。煎鰾酒送下;如牙疼赤眼,捶碎研3-5丸,鼻(口畜)之。
【摘錄】《宣明論》卷三
【處方】消石(與砒1處細研,入瓷罐子內(nèi),用石灰蓋口,炭火燒半日,取出,去火毒),信州砒霜半兩,膩粉半兩,粉霜(研)半兩,黃丹(研)1兩半,枯礬(研)1兩半,朱砂(研,飛)1兩,乳香(研)1兩,桂府1兩,滑石1兩。
【制法】上為末,用蒸餅2兩4錢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臟腑怯弱,內(nèi)有積滯,臍腹撮痛,下痢膿血,日夜無度,里急后重,腸鳴腹脹,米谷不化,少氣困倦,不思飲食,或發(fā)寒熱,漸至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5丸,溫粟米飲送下。未愈加丸數(shù)再服。小兒可服1-2丸。
【摘錄】《局方》卷六
【別名】辰砂羌活丸
【處方】獨活3兩,羌活3兩,細辛3兩,石膏3兩,防風(fēng)3兩,連翅3兩,薄荷3兩,川芎1兩,山梔1兩,荊芥1兩,芍藥1兩,當歸1兩,黃芩1兩,大黃(生)1兩,桔梗1兩,全蝎(微炒)半兩,滑石4兩,菊花半兩,人參半兩,白術(shù)半兩,寒水石1兩(生用),砂仁1錢,甘草3兩(生),朱砂1兩為衣。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兩作10丸,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風(fēng)熱郁結(jié),血氣蘊滯,頭目昏眩,鼻塞清涕,口苦舌干,咽嗌不利,胸膈痞悶,咳嗽痰實,腸胃燥澀,小便赤;或腎水陰虛,心火熾甚,及偏正頭風(fēng)痛,發(fā)落齒痛,遍身麻木,疥癬瘡瘍,一切風(fēng)熱。
【用法用量】辰砂羌活丸(《攝生眾妙方》卷三)。本方方名,《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引作“大靈砂丹”。
【摘錄】《醫(yī)學(xué)啟源》卷中
【別名】龍虎丹
【處方】朱砂(研細、水飛、曬干)1錢,硫黃(研極細)1錢。
【制法】用醇酒8分1盞,貯銀器或瓷甌中,用文武火熬,將竹篦子不住手攪,熬至6分,去火候冷。
【功能主治】傷寒后發(fā)瘧。
【用法用量】頓服。
【摘錄】《普濟方》卷一四五引《保生回車論》
【處方】杏仁10個(去皮尖),南巴豆30個(去皮膜油),好白面1匙,黃丹3錢。
【制法】上先以杏仁、巴豆殺研極細,入黃丹研如泥,方入面一匙,滴新水為丸,如黃米大。
【功能主治】二十四般積證。
【用法用量】每服3丸。比及取積,服藥先服白粥3日,除粥外,都休吃他物。服此藥人,不以大小生活并不得做,亦不得高聲唱叫,也不得往來行走,只可睡坐。若婦人病患,服藥須令男子將藥丸遞于患婦口中,用飲子藥下。服藥人并不大便。10年證候,10日取下來;5年證候,5日取下。
【注意】有孕婦人勿服。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一二引《經(jīng)驗秘方》
【處方】靈砂丹。
【功能主治】婦人虛證頭痛,惡風(fēng)發(fā)熱,六脈沉取無根,浮取卻有。
【用法用量】以人參1-2兩,銀銚煎湯,空心下10粒,五更又下10粒。天明則愈矣。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十
關(guān)于靈砂丹的相關(guān)知識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在現(xiàn)在的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養(yǎng)生方劑層出不窮,而且人們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已經(jīng)成為一個全民養(yǎng)生的時代了。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中藥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藥物,靈砂黑虎丹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方劑,那么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項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白砒3錢(將砒用綠豆水煮過,入罐內(nèi)升5炷香,取出以白蘿卜同煮過,入藥),寒水石(煅)3錢,百草霜3錢,金頭蜈蚣2條(焙),大黑豆120粒,冰片1分,麝香1分。
【制法】上為極細末,和勻,用小紅棗4兩,煮熟去皮核,同搗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楊梅瘡后,頭如破裂之疼痛,筋骨拘攣,痛不可忍,或起冷痰包,膿水淋漓;兼治陰結(jié)毒,一切濕痰,久不收口之瘡。
【用法用量】每服2丸,冷水或茶送下,日3次。服是藥,口、眼胞腫則藥力到矣,緩1日再服。其黑豆生用,冷水泡軟,去皮搗碎,加紅棗肉,丸得起便罷,不必多,或加西黃2-3分更妙。凡結(jié)毒頑瘡,先服五寶丹或八寶丹,必用此藥收功,永遠不發(fā)。
【注意】忌吃熱湯水,宜吃大葷,以免嘈雜。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三十四
看了上面關(guān)于靈砂黑虎丹這種中藥方劑的簡單介紹,我們知道如果堅持運用方劑的形式進行治療,對于有些疾病來說是可以痊愈的。大家不妨試試看。
談到養(yǎng)生,并不光是女性朋友感興趣,很多男性朋友也是有興趣的,尤其是現(xiàn)代人對食品的追求越來越高,不但要吃得健康,還要吃出功效,為此,很多專家不斷的學(xué)習(xí)研究做一些新的方劑出來,其中,靈砂歸命丹對一些疾病的效果就非常好,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的介紹。
【處方】巴豆(去心.膜.皮.炒熟.研如面油)三百一十五粒,牛黃(研)、龍腦(研)、麝香(研)、膩粉(研),各三兩;辰砂(研飛)九兩,金箔(研)九十片。
【炮制】上合研勻,煉黃蠟六兩,入白沙蜜三分,同煉令勻,為圓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治小兒蘊積邪熱。潮熱不除,頰赤口干,心膈煩燥,痰涎不利,睡臥不安,或發(fā)驚俌,涎潮搐搦。
【用法用量】每服二圓,金銀薄荷湯下,更量歲數(shù)加減。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巴豆(去心膜皮,炒熟,研如面油)315粒,牛黃(研)3兩,龍腦(研)3兩,麝香(研)3兩,膩粉(研)3兩,辰砂(研飛)9兩,金箔(研)90片。
【制法】上合研勻,煉黃蠟6兩,入白沙蜜3分,同煉令勻,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蘊積邪熱,潮熱不除,頰赤口干,心膈煩躁,痰涎不利,睡臥不安,或發(fā)驚癇,涎潮搐搦。積滯不消,下利多日,腹中(疒丂)痛,煩渴嘔穢,服藥調(diào)和不能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2丸,金銀薄荷湯下。更量歲數(shù)加減。如驚癇搐搦,用龍腦、膩粉、蜜湯送下。服藥先以冷水浸少時,服之見效尤速。
【摘錄】《局方》卷十
文章介紹的靈砂歸命丹的藥用價值,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其實很多的身體疾病都可以通過靈砂歸命丹等一些中藥方劑來調(diào)理,博大精深的中醫(yī)文化應(yīng)該繼續(xù)發(fā)揚光大傳承下去。
有人不愛吃方劑,因為覺得有股苦澀味,其實大多數(shù)的方劑的味道確實不怎么好入口。但中藥方劑卻能很好的治愈疾病。九轉(zhuǎn)靈砂丹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劑。
【處方】朱砂8兩,倭硫1兩5錢。
【制法】上先將滴醋煮朱砂,一二時辰取起,以倭硫末炒砂,頻頻添硫入砂,砂黑為度。入罐封固擦盞,三文兩武,約水12盞為度,冷取藥刮下,再以硫炒,砂黑為度。如起火,以醋噴之,研末入罐,仍以前打罐中藥底研末,蓋面封固,打火五炷香。如此打法,至五轉(zhuǎn),俱是一樣,至六轉(zhuǎn),以醋煮砂,不用硫炒,入罐仍以渣蓋面,不用大罐,只用小罐,上約空三指,封固,還打五炷香,上用棉花浸水放盞上,冷取藥,看有無汞珠,如有珠,仍用硫炒,其醋煮轉(zhuǎn)轉(zhuǎn),如是至七轉(zhuǎn),先從上打半炷香,慢慢退火,不可見風(fēng)。從下再打五炷香,看罐口有無氣味,如無,竟不用棉花浸水,候冷取藥,再煮再打,照前七次,降打七炷香為度、九轉(zhuǎn)九炷香,五文五武,取藥,瓷罐收貯封固。
【功能主治】化痰。主
【用法用量】每用毫厘,入口立能化痰。凡丸藥中,俱可量入。
【摘錄】《靈藥秘方》卷上
【處方】破故紙5兩(芝麻同炒香熟,去芝麻),杜仲3兩(去皮,銼細,麥麩同炒去絲,麩不用),川當歸2兩(去蘆皮及須用),川巴戟2兩(湯浸,去心用肉),川萆薢2兩(切作薄片,新瓦焙微黃),木香1兩(形如枯骨者。薄切,醋浸一宿),蒼術(shù)4兩(酒浸2兩,米泔浸2兩,各一宿,去黑皮,切片,用黑葉蔥頭炒香黃),川茴香1兩(鹽炒微黃香,去鹽),大胡桃30個(酒浸,去膜,切成薄片,鋪于紙上一宿)。
【制法】上先將前8味制度畢,稱凈分兩定,為末羅過后,入胡桃同藥再碾細,酒面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腰腎,祛風(fēng)濕,壯脾腎。主腰腳疼痛,筋脈不舒,行步艱難。
【用法用量】空心溫酒送下:如不能飲,鹽湯亦可;初服20丸,每日加5丸,至50丸;看藥力未到,至七10丸。
【注意】忌咸豬肥肉、濕面并房事7日。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五三引《經(jīng)驗秘方》
【處方】水銀3兩,硫黃3兩。
【制法】上2味,用文火炒成砂子,入水火鼎中、煉成為末。
【功能主治】諸虛痼冷,上盛下虛,或眩暈喘促,或痰涎壅塞,一切真氣上逆脫厥。
【用法用量】米飲送服1錢,或用參湯更妙。
【各家論述】此方用水銀、硫黃二味,亦猶黑錫丹中黑鉛、硫黃之意。水銀色黑質(zhì)重,能入腎家,為陰中之陰;硫黃入腎補火,為陰中之陽,二味交煉成丹,有陰陽互根之象,故能鎮(zhèn)逆返元,扶危濟急,真不愧名稱其實也。況又以人參之大力,煎湯送下,引至下焦,而成其功乎。
【摘錄】《成方便讀》卷二
有關(guān)九轉(zhuǎn)靈砂丹的功效的問題就講解到這里,希望對您有幫助。雖然九轉(zhuǎn)靈砂丹的價值非常高,但是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也要注意用量,一定要謹慎服用。
春夏交際是人抵抗力最差的一個時刻,這個時候的我們很容易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xiàn),中藥方劑在這些小病癥上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下面我們來介紹一種中藥方劑法煉靈砂丹。
【處方】好硫黃3兩,水銀9兩。
【制法】擇天醫(yī)黃道火日午時,先研硫黃為末,用人家常使鐵鍋,盛以麩炭火,慢慢熔成汁,卻離火,漸漸以水銀入銚內(nèi),使鐵匙抄二品同一處,凡三次,慢慢煉成青黑沙,候冷干燥,取出,研為細末,然后用好坩鍋內(nèi),次用中建盞1只,曾經(jīng)火煅者妙,安頓坩鍋上,使鐵線,十字兩路縛令牢固,卻用醋調(diào)赤石脂末,密固濟盞縫,又單用醋調(diào)赤石脂膏,涂坩鍋口縫,曬干,候盞縫干,再以赤石脂膏,竹篦子挑涂數(shù)次,又擇天醫(yī)黃道火日午時,先用麩炭1斤,端正頓在爐內(nèi),卻安坩鍋定了,于建盞內(nèi)盛水9分,若干,旋旋添水,煅至未時,用炭1斤,頓坩鍋側(cè),約1寸,申時添炭火2斤,在坩鍋側(cè),約2寸,至亥時添炭1斤,頓坩鍋側(cè),約3寸,至子時,爐下退火,盞內(nèi)去湯,添井水9分,至寅時取出靈砂,研為末。用糯米末為餅,為丸,如小麻子大,小者若粟米,丸畢,頓在紙灰盤內(nèi),2日取出,用布袋打,或碗盞蓋合,打令光色。
【功能主治】上益精液,中通榮衛(wèi),下卻強陰,固精補髓,保壽輕身。主真元虛憊,臟腑虧損,寒熱往來,骨蒸盜汗,心神不寧,恍惚時驚,咳嗽喘滿,嘔吐寒涎,食減少味,小便滑數(shù),時有白濁,形容羸瘦,中風(fēng)痰厥,久病脾泄,諸虛百損。
【用法用量】每服5-10丸,加至30丸,人參棗湯送下。常服,溫酒鹽湯任下。諸虛不足,氣不升降,膀胱疝氣,淋瀝,遺精,白濁,炒茴香、青鹽入酒煎,候溫送下;元氣傷憊,羸弱無力,不思飲食,溫酒鹽湯送下;虛勞,喘嗽不安,罌粟、烏梅、姜湯送下,以物壓;熱勞,口干,無時發(fā)熱,瘦弱不食,貝母柴胡湯送下;冷勞,虛顫手足弱,姜附麝香酒送下;盜汗,陰汗,小便頻數(shù),白濁,牡蠣(煅,多)、生硫黃(少)、鹽共3味,細研,冷停酒下;童室一切勞氣,泄漏精血,日見枯羸,色黃厭食,怯弱危困,人參、柴胡(多)、半夏(少)湯送下。婦室老童,一切虛證,皆可服,但隨證輕重,年齡大小加減。男女中邪,麝香酒或井花、水花化下,外以7粒,桃枝7寸,入絳袋,懸于患人心前辟之。男女邪氣所侵,痎瘧不已,桃柳湯送下;寒熱瘧疾,草果、姜湯送下;中滿腹脹,體痛腰疼,莪術(shù)湯送下。脾胃大虛,氣不升降,嘔逆翻胃,腹痛甚者,丁香2粒,胡椒5粒,甘草半寸同嚼,以熱湯送下10丸;脾胃大虛,津液耗竭,不思飲食,人參湯米飲任下;心腹冷脹、絞刺,上下腹痛,茴香湯送下;冷氣攻疰,引痛肚疼,木香湯送下;心痛,干姜、良姜湯送下。男女心煩不寧,心緒不正,妄見如祟狀,沉香、燈心湯送下;夢泄,白茯苓末湯送下;冷瀉,干姜湯、米飲任下;赤痢,甘草湯送下;白痢,干姜湯送下;赤白痢,甘草干姜湯送下;腰虛腸滑泄利,縮砂、粟殼、陳皮、生姜、陳米、北棗湯送下;如病重不食者,亦用前藥煎服送下,可全愈,復(fù)食,能起死回生;腸風(fēng)瀉血,槐花柏葉湯送下;男女一切風(fēng)疾,身體酸疼,松節(jié)酒送下;癱瘓手足不舉,人參、附子湯送下;中風(fēng)不語,木香、附子湯送下;遍身疼痛走注風(fēng),嚼生蔥酒下;中風(fēng)痰厥,霍亂轉(zhuǎn)筋,翻胃嘔逆,丁香湯送下;男女腰腿痛,木瓜鹽酒、鹽湯任下;腰腳痛,木瓜甜桃湯送下;干濕腳氣,疼痛不能行,木瓜酒送下;木腎偏墜,吊氣疼腫,炒茴香及三棱、棗子煎湯送下;血蠱、血崩、血刺,一切血疾,當歸芍藥湯送下;產(chǎn)后中風(fēng),角弓反張,不省人事,荊芥煎酒服,候省,再以此酒下丹;產(chǎn)后熱入血室,神昏語亂,若祟,生地黃酒送下;小兒驚風(fēng),金銀薄荷湯送下;小兒慢驚,人參、附子湯送下。小兒脾胃虛弱,神昏欲脫,危困者,沉香、丁香、附子湯送下;小兒冷熱,蟲疼,肚大青筋,厭乳瘦弱,使君子、棗湯送下。小兒虛熱時潮,手足抽掣,臨睡驚惕,金銀薄荷湯送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四九引《簡易方》
通過上文對法煉靈砂丹的介紹我們不難看出,在對藥物進行選擇的時候,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適合的,我們一定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fā),這樣才能更好更快的治愈疾病。
二炁靈砂丹是一種應(yīng)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對很多疾病都有不錯的效果,二炁靈砂丹可以說是醫(yī)者喜用,患者樂意接受的一味方劑,但運用不當,服食方法不對,療效會減弱。下面來談?wù)劧澎`砂丹的主要功效與服用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能夠為大家?guī)韼椭?/p>
【處方】水銀1斤,硫黃4兩。
【制法】入鍋炒斷星,入陽城罐升打5香,開出成束針紋赤色為佳,?;掖琢苤?,制米糊丸,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升降陰陽,和五臟,助元氣,下逆氣,扶危救急。主諸虛痼冷,厥逆,及上盛下虛,痰涎壅盛者。
【用法用量】每服3分或1分。常服,每用人參湯空心送下,或棗湯送下,疝氣,木腎偏墜腫痛,茴香湯送下;白濁遺精,白茯苓湯送下;虛勞咳嗽,生姜、烏梅、蘇梗湯送下,腰腹?jié)M痛,莪術(shù)湯送下;盜汗、溺多,煅牡蠣少許煎湯送下;瘧疾不已,桃、柳枝湯送下;吐逆翻胃,丁香、藿香湯送下;中風(fēng)痰厥,面青,木香湯送下;走注風(fēng)痛,遍身作痛,蔥白湯送下;腳膝痛,木瓜湯送下;氣滯,生姜、陳皮湯送下;婦人血氣作痛,延胡索、五靈脂、酒、醋各半送下;小兒慢驚沉困,胃虛嘔吐,神脫,人參、丁香湯送下。
【注意】孕婦忌服。胃虛嘔吐,霍亂,肺熱生痰,心虛有火,神魂不寧者,俱不可用。
【摘錄】《惠直堂方》卷一
上面給我們介紹了二炁靈砂丹到底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合而成,怎么樣?現(xiàn)在了解了嗎?其實中藥方劑還有很多沒有在臨床上得到應(yīng)用,但我相信隨著科技醫(yī)療的發(fā)展,它一定會實現(xiàn)的。
靈砂是一種中藥,靈砂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對于一些疾病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藥物都是用靈砂作為主要原料的,但服用靈砂的時候還是需要注意很多的禁忌。
【別名】二氣砂、神砂、平口砂、馬牙砂、人造朱砂
【來源】藥材基源:為以水銀和硫黃為原料,經(jīng)人工加熱升華而制成的硫化汞(HgS)。
【生境分布】靈砂主產(chǎn)黑龍江、廣東、貴州、四川。
【性狀】性狀鑒別 本品為針柱狀集合體,呈扁平塊狀,完整者呈盆狀,上表面平坦,底面圓滑,或一面平坦另面粗糙,有小孔;側(cè)面結(jié)晶呈直立針柱狀,似柵狀排列。紅色、暗紅色或紫紅色;條痕紅色,不透明;晶面金剛光澤。體重,質(zhì)脆而軟,易碎。無嗅,味淡。以色紅、鮮艷、體重者為佳。
【化學(xué)成份】主要含硫化汞(HgS)。
【鑒別】(1)取本品粉末,用鹽酸濕潤后,在光潔的銅片上摩擦,銅片表面顯銀白色光澤。加熱烘烤后,銀白色即消失。(檢查汞鹽)(2)取本品粉末2g,加鹽酸與硝酸(3:1)的混合液2ml,使溶解,蒸干,加水2ml使溶解,濾過,濾液顯汞鹽與硫酸鹽的鑒別反應(yīng)。參見“朱砂”條。
【炮制】取水銀120g,硫黃30g。將鐵鍋放在火爐上或電爐上,先傾入硫黃,至熔化時再傾入水銀攪拌,使其粘合。如有焰起,以醋噴之,待不見水銀顆粒時,取出置乳缽內(nèi)研細,然后倒在用耐火材料制成的砂罐內(nèi),蓋以瓷碗,用粘土或石膏封固裂縫。再置爐火上燒煉,火力要均勻,瓷碗底中要注滿水,水干再注入熱水,以水干12次為度。將砂罐取下置鐵架上,待冷后揭開瓷碗,將升華物刮下研末,即為靈砂。
【性味】甘;溫;有毒
【歸經(jīng)】心;胃經(jīng)
【功能主治】祛痰;降逆;安神;定驚。主頭暈吐逆;反胃;小兒驚吐噎膈;心腹冷痛;心悸;怔忡;失眠;遺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研末,0.3-1g,每日1次;或入丸、散。
【注意】不宜久服,不能過量。虛證者慎服。孕婦禁服。入藥忌用火煅。
【各家論述】論靈砂之墜陽交陰,鎮(zhèn)攝精神作用:1.李時珍:靈砂“升降陰陽,既濟水火,為扶危拯急之神丹,但不可久服耳。蘇東坡言,此藥治久患反胃,及一切吐逆,小兒驚吐,其效如神,有配合陰陽之妙故也。時珍常以陰陽水送之尤妙?!?《綱目》)2.繆希雍:“靈砂雖稱水火既濟,陰陽配合,然而硫汞有毒,性亦下墜,止可惜其墜陽交陰,卻病于一時,安能資其養(yǎng)神益氣,通靈于平日哉。”(《本草經(jīng)疏》)3.黃宮繡:“蓋水銀性秉最陰,硫黃性秉純陽,同此煎熬,合為一氣,則火與水交,水與火合,而無亢騰飛越之弊矣。故凡陽邪上浮,下不交而至虛煩狂躁、寤寐不安、精神恍惚者,用此墜陽交陰,則精神鎮(zhèn)攝,而諸病悉去?!?《本草求真》)
【摘錄】《中華本草》
上面介紹了靈砂的一些基本常識,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對于靈砂的了解會更多一些。生活中常常接觸的其它藥材還有很多,有時間的話不妨多去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