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心靜才是養(yǎng)生之本。從古至今,關(guān)于養(yǎng)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或名言,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需要掌握相關(guān)養(yǎng)生知識。如何避開有關(guān)中醫(yī)養(yǎng)生的認(rèn)識誤區(qū)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您收集整理“百合丸的功效與作用”,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百合丸在中醫(yī)學(xué)上屬于是一種效果很好的中藥方劑。根據(jù)相關(guān)的一些醫(yī)學(xué)研究上認(rèn)為,這樣的中藥試劑十分的安全、有效,適合很多疾病的癥狀,下面就去認(rèn)識下百合丸這種方劑吧。
【處方】百合1兩,紫菀1兩(洗去苗土),桂心半兩,麥門冬1兩(去心,焙),皂莢子仁半兩(微炒),貝母1兩(煨微黃),五味子1兩,干姜1兩(炮裂,銼),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研),訶黎勒皮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末,入杏仁同研令勻,以棗肉為丸,如半棗大。
【功能主治】咳嗽上氣,心膈煩悶,胸中不利。
【用法用量】《普濟方》無皂莢子仁,有白芥子。
【摘錄】《圣惠》卷四十六
【處方】百合、百藥煎、杏仁(去皮尖)、訶子、薏苡仁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雞子清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失聲不語。
【用法用量】臨臥噙化1丸。
【摘錄】《醫(yī)統(tǒng)》卷四十六
以上介紹的百合丸這種中藥方劑,已經(jīng)經(jīng)過臨床研究使用,并得到了很高的有效率,有相關(guān)疾病的朋友不妨試一試。
ys630.COm精選閱讀
百合的功效:
潤肺止咳,清心安神,補中益氣,清熱利尿,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健脾和胃。治肺癆久嗽,咳唾痰血,百合病,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煩燥不安,心痛,喉痹,胃陰不足之胃痛,二便不利,浮腫,癰腫瘡毒,腳氣,產(chǎn)后出血,腹脹,身痛。
百合的作用:
1.鎮(zhèn)咳祛痰作用
1.1.鎮(zhèn)咳作用小鼠用SO2引咳法,觀察其鎮(zhèn)咳效果。均有明顯的鎮(zhèn)咳作用。
1.2.祛痰作用用酚紅比色法,氣管最后用0.5mlNaHCO3沖洗,于546nm處測定吸收度,并從酚紅標(biāo)準(zhǔn)曲線中求出氣管排出酚紅量。結(jié)果見表3。均有顯著的祛痰作用。
2. 鎮(zhèn)靜作用
小鼠停食8小時后,分別ig百合20g/kg,用酸棗仁作陽性對照,空白用生理鹽水,給藥30分鐘ip戊巴比妥鈉40mg/kg,以翻正反射消失到恢復(fù)的時間作為睡眠時指標(biāo)。同時觀察對戊巴比妥鈉閾下劑量睡眠率的影響。均具有顯著地增加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及閾下劑量的睡眠率,提示有明顯的鎮(zhèn)靜作用。
4.強壯作用
4.1.對小鼠負荷游泳的影響小鼠igl0g/kg的藥物,并與生理鹽水和阿膠養(yǎng)血口服液0.2ml/10g作陽性對照。結(jié)果卷丹具顯著的延長小鼠游泳時間(p0.001)。
4.2.對小鼠耐常壓缺氧的影響小鼠ig10g/kg的藥物,以生理鹽水作空白對照和以阿膠養(yǎng)血口服液0.2ml/10g作陽性對照。結(jié)果卷丹亦能明顯的延長小鼠耐缺氧時間(p0.05)。
4.3.對異丙腎上腺素所致的耐缺氧未見明顯的作用。
這個百合是一種比較不錯的食材,這種食材有著非常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所以這個百合的功效與作用是非常多的。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個百合的功效與作用以及百合的吃法,趕緊來看看吧!
對急性關(guān)節(jié)炎的輔助治療作用
百合含有豐富的秋水仙堿,迅速減輕炎癥,有效止痛,對通風(fēng)發(fā)作所致的急性關(guān)節(jié)炎癥有輔助治療作用。
延緩衰老作用
百合有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如礦物質(zhì)、維生素等,這些物質(zhì)能促進機體營養(yǎng)代謝,使機體抗疲勞、耐缺氧能力增強,同時能清除體內(nèi)的有害物質(zhì),延緩衰老。
健胃作用
百合含有果膠及磷脂類物質(zhì),服用后可保護胃黏膜,治療胃病。有治療郁熱型胃痛的功效。
清熱解毒作用
百合中的有效成分能夠清熱解毒,民間常常用百合來去除一些由于食物飲用殘留的毒素。
止咳、祛痰、平喘作用
百合能夠止咳、祛痰、平喘。實驗表明,百合水提液給小鼠灌胃,可使二氧化硫引咳之咳嗽潛伏期延長,咳嗽次數(shù)減少,亦可使酚紅排出量顯著增加,百合煎劑對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有止咳作用,小白鼠肺灌流使流量增加,并能對抗組胺引起的蟾蜍哮喘。
百合的幾種吃法
百合銀花粥
百合50克,洗凈;再取銀花10克,焙干為末備用。
先將100克粳米淘凈,煮至粥濃稠時再放百合煮10分鐘,起鍋前放入藥末及適量白糖即可食用。
適合于咽喉腫痛,易于內(nèi)火旺盛的人群。
功效:清熱消炎、生津解渴。
綠豆百合粥
綠豆100克、粳米或糯米適量,加水適量煮熟,再加入50克洗凈的鮮百合略煮片刻即可。 在食用之前,加入白砂糖或者冰糖調(diào)味。
適用于咽喉干咳、熱病后余熱未盡、煩躁失眠等癥的治療。
功效: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清蒸百合
鮮百合適量洗凈,蒸熟食用。
適合肝炎、胃病、貧血、體虛等癥。
功效:益氣養(yǎng)陰潤肺。
結(jié)語:以上的這篇文章介紹了這個百合的功效與作用以及其百合的幾種吃法,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百合的相關(guān)知識一定是有了比較明確的認(rèn)識以及一個深刻的了解了吧!這種食材真的是非常好吃的哦!平時可以多吃哦!
眾所周知,百合飲是一種對很多病癥都有治療效果的中藥方劑,中醫(yī)很早就有關(guān)于百合飲的相關(guān)描述?,F(xiàn)代醫(yī)學(xué)也證明了百合飲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那么你知道它應(yīng)該如何食用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生百合3兩,赤茯苓(去黑皮)2兩,麋角(屑)3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半,肉蓯蓉(酒浸,切,焙)1兩半,黃耆(銼)1兩,薏苡仁2合。
【制法】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胞痹。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用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空心溫服,日2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三
【處方】百合1分,人參1分半,豉(熬)半合,粳米(淘)半合,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薤白(切)5莖,生姜(切)半兩。
【制法】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傷寒后脾胃有余熱,氣滿不能食。
【用法用量】以水5盞,煎至2盞半,去滓,食后溫服,日3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二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對百合飲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不過要注意的是,對那些不知道該不該選擇它的人,要根據(jù)醫(yī)生建議進行使用。
假百合是功效非常廣泛的一種中藥材,我們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假百合,假百合也在很多疾病的治療和緩解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現(xiàn)在我們來了解一下假百合。
【來源】為百合科植物 假百合 的 小鱗莖 。8~9月采挖。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木,高60~150厘米。鱗莖狹窄,卵形,無鱗片,具淡褐色的膜被;須根多數(shù),根上長小鱗莖多個,卵形,兩頭尖。基生葉5~10片,無柄,帶形,長約30厘米,寬約1.5厘米,先端漸尖,全緣,綠色,葉脈帶紫色;花莖上葉較小,互生,線形或線狀披針形??偁罨ㄐ蝽斏?,有花10~20余朵;花紫藍色;花被6片,長2.5~3厘米;雄蕊6,花藥背著于花絲之頂。蒴果倒卵狀長圓形,有鈍棱,頂端有臍。
【生境分布】生于林緣、田野、草叢較潮濕處。分布陜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性味】①《陜西中草藥》:"味辛微甘苦,性溫。"
【功能主治】寬胸利氣,健胃,止嘔,鎮(zhèn)痛,止咳。治胃痛腹脹,胸悶,嘔吐反胃,風(fēng)寒咳嗽,小兒驚風(fē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2錢;研末,4~8分。
【附方】①治胃痛腹脹:假百合七至八分,涼開水或涼生姜冰沖服(生姜水必須放涼,否則服后即嘔吐)。
【摘錄】《*辭典》
從以上的介紹中,我們不難看出假百合的作用有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身體的情況,適量的食用假百合。一段時間后身體狀況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百合我們經(jīng)常食用,百合的功效可不是一般的多,很多時候我們可能都不清楚它的功效具體有哪些?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百合的具體營養(yǎng)價值有哪些?有什么食療作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潤肺止咳
百合鮮品含黏液質(zhì),具有潤燥清熱作用,中醫(yī)用之治療肺燥或肺熱咳嗽等癥常能奏效。
2、寧心安神
百合入心經(jīng),性微寒,能清心除煩,寧心安神,用于熱病后余熱未消、神思恍惚、失眠多夢、心情抑郁、喜悲傷欲哭等病癥。
3、美容養(yǎng)顏
百合潔白嬌艷,鮮品富含黏液質(zhì)及維生素,對皮膚細胞新陳代謝有益,常食百合,有一定美容作用。
4、防癌抗癌
百合含多種生物堿,對白細胞減少癥有預(yù)防作用,能升高血細胞,對化療及放射性治療后細胞減少癥有治療作用。百合在體內(nèi)還能促進和增強單核細胞系統(tǒng)和吞噬功能,提高機體的體液免疫能力,因此百合對多種癌癥均有較好的防冶效果。
5、解渴潤燥
支氣管不好的人食用百合有助改善病情。
6、滋補治病
百合有良好的營養(yǎng)滋補之功,特別是對病后體弱,神經(jīng)衰弱等病大有裨益。
7、輔助療養(yǎng)
百合在臨訂上常用于白血病、肺癌、鼻咽癌等疾病的輔助治療。
8、有治療郁熱型胃痛的功效
9、清火養(yǎng)陰
百合與冰糖、綠豆同煮粥、湯,可清火養(yǎng)陰。
結(jié)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食用百合的功效與作用有了一定的了解,百合的用處很多我們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需要選擇性的食用,相信會給大家?guī)韼椭?。百合的好處多,大家可以?jīng)常食用哦。
百合不僅是一種美麗的花草,其實百合也是對人們的身體有著極大幫助的藥材,在平時我們要是對干百合的功效與作用了解甚多的話,也許就會知道百合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了。不過沒關(guān)系,不了解的話,我們不如去看看以下知識的建議吧。這些知識能夠給人們養(yǎng)生保健帶來幫助的。
干百合的功效與作用其實還是很多的,在使用這種百合的時候,我們可以將其做成汁液,也是可以做成粥類的食物,比如百合蓮子粥,百合杏仁粥,不僅僅是味道上十分鮮美,其實再吃的時候,對于人體保健效果也是很明顯的。究竟這些良好的保健方式該怎么做呢,我們一起看看下面相關(guān)知識的建議如何吧,也許有著不錯的保健措施。
百合汁:取新鮮百合250g,洗凈,放入沸水中略燙,搗爛取汁,加冰糖適量,稍加溫后飲用,每日1~2次。百合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哪些?能潤肺止咳,適用于體質(zhì)虛弱、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咳嗽咯血等癥。
百合粥:將百合50g、粳米60g,水煮至米爛成粥,加冰糖適量即成。百合粥具有養(yǎng)陰潤肺、潤燥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可以用來治療燥熱咳嗽、勞嗽久咳、熱病失眠多夢等疾病。但是大量服用百合粥可引起面色潮紅、坐臥不安、全身有蟻行感等不良反應(yīng),所以百合粥不能多服、久服。
百合蓮子粥:百合、蓮子各30g、粳米100g,冰糖、水適量,大火燒開,小火煨粥。百合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哪些?此粥滋陰健脾、養(yǎng)心安神,適于心煩燥熱、心悸失眠及皮膚病患者。
百合杏仁粥:取百合30g、去皮杏仁9g、粳米100g,同入鍋中加水煮粥食用。此粥適用于肺陰虧虛之久咳不愈、干咳無痰、氣喘虛煩、少眠者。
上述對于干百合的功效與作用的介紹,我們必須要加以認(rèn)識和了解,不能在平時盲目的食用百合,雖然百合也是一種營養(yǎng)物質(zhì),但是我們只有正確的食用,才能給我們的身體健康帶來一些益處的,希望人們要對此有所了解才是。不能正確食用百合粥,對于人們的健康狀況可是具有著比較大的副作用的,絕對不能一無所知。
綠百合為我國著名的傳統(tǒng)常用中藥材,應(yīng)用歷史悠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綠百合吧。
【別名】直瓣紅花百合、蒼山紅百合、百合
【來源】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黃綠花滇百合的鱗莖。
【原形態(tài)】黃綠花滇百合 多年生草本,莖高60-90cm。莖上有小乳頭狀突起。鱗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達2cm,直徑約1cm,白色。葉散生于莖的中上部;葉片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4-7.5cm,寬4-7mm,邊緣及下面沿中脈有乳頭狀突起。花1-3朵,鐘狀,直立或傾斜,黃綠色或橄欖綠色至淡綠色,內(nèi)具紅紫色或鮮紅色斑點;外輪花被片披針形,內(nèi)輪花被片較寬,呈倒被針形或倒被針狀匙形;花絲鉆狀;子房圓柱形,柱頭近球形,3裂。蒴果長圓形?;ㄆ?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林下。
【性味】甘;微苦;涼
【功能主治】養(yǎng)陰潤肺;清心安神。主陰虛咳嗽;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癰腫;濕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其實只有在實踐后才會知道它的好處。就如同上面介紹的中藥綠百合,原來綠百合還可以治療一些其他的疾病。所以適量的食用還是有不少好處的。
有人不愛吃方劑,因為覺得有股苦澀味,其實大多數(shù)的方劑的味道確實不怎么好入口。但中藥方劑卻能很好的治愈疾病。百合丹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劑。
【別名】百合丸
【處方】桑根白皮半兩,木通半兩,川樸消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半兩,川大黃半兩,天門冬(去心)半兩,百合1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兒龜胸。
【用法用量】百合丸(《衛(wèi)生總微》卷十九)。
【摘錄】《幼幼新書》卷六引張渙方
【處方】川大黃3分(焙),天門冬(去心,焙)半兩,杏仁(去皮,炒)半兩,百合半兩,木通半兩,桑白皮(炒)半兩,甜葶藶(紙上炒)半兩,爛石膏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龜胸。
【用法用量】每服5丸,食后、臨臥熟水化下。
【摘錄】《得效》卷十二
上面介紹了百合丹是怎樣制作出來的,飲用百合丹可以幫助我們治療一些方面的問題。但是想要體會到方劑帶來的好處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們才知道哦。大家有沒有興趣試一試呢。
中醫(yī)在治病的時候都是需要用到中藥的,而作為中藥材一種的野百合也是被經(jīng)常用到的,那么,下面就來說說野百合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
【別名】佛指甲(《植物名實圖考》),貍豆(《植物學(xué)大辭典》),狗鈴草、藍花野百合(《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山油麻、野芝麻、芝麻響鈴鈴(《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農(nóng)吉利(《全展選編·腫瘤》)。
【來源】為豆科植物 野百合 的 全草 。夏、秋季采集。
【原形態(tài)】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100厘米,被緊貼稍長的毛,毛略粗糙。單葉,線形或披針形,葉片大小變化很大,長2.5~8厘米,闊0.5~1厘米,兩端狹尖,先端通常有束狀毛,上面略被毛或幾無毛,下面披絲光質(zhì)毛;幾無葉柄;托葉極細小,剛毛狀。總狀花序,頂生或腋生,有花2~20朵,花朵密集一起。苞片及小苞片極相似,線形;小苞片著生于花梗上部,均被略粗糙的長毛;花梗極短,結(jié)果時下垂:花萼長10~15毫米,密被棕黃色長毛,萼齒先端尖;花冠蝶形,紫藍色或淡藍色,約與花萼等長,旗瓣圓形,翼瓣較旗瓣短,倒卵狀矩圓形,龍骨瓣與翼瓣等長,內(nèi)彎,具喙;雄蕊10,單體,花藥2型;子房無柄,花柱細長。莢果無毛,長圓形,約與花萼等長;種子10~15顆?;ㄆ?月。
【生境分布】生于荒地雜草中。分布東北、華東、華南以及西南各地。
【化學(xué)成份】含有7種生物堿,其中含量較多者有農(nóng)吉利乙素、農(nóng)吉利丙素及農(nóng)吉利甲素(野百合堿)。甲素含量在全草中約0.02%,種子中約0.4%。
【藥理作用】①抗癌作用
【毒性】野百合堿毒性極大,大鼠皮下注射半數(shù)致死量134±11.6毫克/公斤,動物均表現(xiàn)全身出血,肝臟明顯濁腫充血。大白鼠(30毫克/公斤/7天)、狗(18毫克/公斤/10天)亞急性毒性試驗,表明肝、腎功能無明顯影響,白細胞與血小板輕度下降。給犬高劑量(62.5毫克/公斤/7天后改為122.5毫克/公斤)則出現(xiàn)白細胞總數(shù)及血小板數(shù)降低;肝、肺受損害較嚴(yán)重。大白鼠高劑量(80毫克/公斤/天)亞急性毒性試驗,轉(zhuǎn)氨酶呈進行性升高,白蛋白結(jié)合能力下降,肝臟儲銅量升高,腹水病鼠的門靜脈壓上升,抑制肝細胞的有絲分裂,并使肝臟中出現(xiàn)巨細胞。二巰基丁二鈉(抗放射藥)、左旋半胱氨酸鹽酸鹽對野百合堿引起的大鼠毒性有一定的防護作用,但抗癌作用也被輕度削弱。美麗野百合的毒性因動物種屬而有很大差異。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治痢疾,瘡癤,小兒疳積。近試用于治療癌癥。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外用:搗敷。
【附方】①治癤子:野百合鮮全草加糖搗爛,或曬干研粉外敷;或水煎外洗。亦可配紫花地丁、金銀花各五錢,水煎服。
【臨床應(yīng)用】①治療惡性腫瘤
【備注】本品在四川地區(qū)作響鈴草使用。參見"響鈴草"條。
【摘錄】《*辭典》
通過以上介紹,讓我們能了解野百合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我們能發(fā)揮野百合的功效,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身體疾病,因此很多人都將它視為自己保健身體的選擇。
百合湯,大家估計不會陌生吧,都應(yīng)該多多少少知道一點。但是你真的了解百合湯嗎?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話,不妨瀏覽一下本篇文章哦。
【處方】百合 人參 紫蘇莖葉(銼)豬苓(去黑皮)桑根白皮(銼)大腹皮(銼)赤茯苓(去黑皮)甘草(炙,銼)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30克 馬兜鈴7枚(連皮)麥門冬(去心,焙)枳殼(去瓤,麩炒)各30克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治肺氣壅滯,咳嗽氣喘,胸悶口渴,腰膝浮腫,小便淋澀。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如棗大)1塊,拍碎,同煎至18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六
【處方】百合。
【功能主治】腎虛解(亻亦)。
【用法用量】水2鐘,煎8分,不拘時候服。
【摘錄】《內(nèi)經(jīng)拾遺》
【處方】百合1兩,知母(焙)1兩,鱉甲(去裙襕,醋炙)1兩,柴胡(去苗)1兩,葛根(銼)1兩,桑根白皮(銼)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傷寒后四肢煩熱,骨節(jié)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入生地黃汁1合,攪勻,食后溫服,日2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三十一
【處方】百合2兩,黃耆(銼)2兩,麥門冬(去心,焙)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人參半兩,防風(fēng)(去叉)半兩,木通(銼),桑根白皮(銼)半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蒺藜子(炒去角)1兩,酸棗仁1兩,石膏1兩,薏苡仁1合。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眼欲變青盲。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食后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一二
【處方】貝母1錢,瓜蔞仁8分,枳殼8分,桑白皮8分,百合5分。
【功能主治】肺癰。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yī)學(xué)啟蒙》卷四
【處方】百合3錢,紫菀1錢,貝母1錢,白芍1錢,當(dāng)歸1錢5分,前胡5分,茯苓2錢,桔梗1錢5分,蘇葉3分。
【功能主治】外感風(fēng)寒所致子嗽,甚則胎動。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產(chǎn)孕集》卷上
【處方】百合(水浸半日)2錢,川芎2錢,當(dāng)歸2錢,白芍2錢,荊芥2錢。
【功能主治】跌撲閃銼,嘔吐。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三十
【處方】棗仁、懷生地、當(dāng)歸、黃耆、漢防已、蘇子、瓜蔞仁、桑白皮、川貝母、百合、薏苡仁、牡丹皮、甘草、桔梗。
【功能主治】肺癰。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二十一
【處方】百合1兩,烏藥3錢。
【功能主治】心口痛。
【用法用量】水2杯,煎7分服。
【臨床應(yīng)用】胃院痛:陳某某,男,44歲,脘痛而脹,按之痛減,嘈雜,噯氣,泛酸,知饑納少,舌苔微黃,質(zhì)淡紅,脈弦細。曾服理氣止痛諸方,初尚有效,繼則復(fù)痛如故。因思此證痛而兼脹,必屬氣痛;嘈雜泛酸,知饑納少,服辛溫行氣藥不效,其病偏熱無疑,故用百合湯,服三劑之后,痛脹減輕大半,繼服數(shù)劑而愈。
【摘錄】《時方歌括》卷下
【處方】百合1兩半,枳殼(去瓤,麩炒)1兩半,麻黃(去根節(jié))1兩半,天雄(炮裂,去皮臍)1兩半,款冬花1兩半,昆布(洗去咸,焙)1兩半,貝母(去心)1兩,當(dāng)歸(切,焙)1兩,五味子1兩,紫菀(去苗土)1兩,白石脂1兩,黃連(去須)1兩,黃芩(去黑心)半兩,桂(去粗皮)半兩,旋覆花(炒)半兩。
【制法】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痰實上焦有熱,壅塞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姜3片,同煎至8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六十四
【處方】百合1兩,紫菀1兩,白術(shù)1兩,人參1兩,白茯苓半兩,青皮半兩,甘草半兩,麥門冬(去心)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調(diào)肺,解風(fēng)壅。主肺經(jīng)風(fēng)寒,痰壅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錢,水8分,加竹葉3片,薄荷2葉,煎至5分,去滓溫服。
【摘錄】《普濟方》卷三八七引《醫(yī)方妙選》
【處方】百合、升麻、黃芩、牡丹皮、生地黃、鱉甲、桔梗、沙參各等分,甘草2分。
【功能主治】寒熱虛咳,殆類勞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續(xù)名家方選》
【處方】百合1兩,旋覆花(去枝葉)1兩,桑根白皮(銼)1兩,木通(銼)1兩,前胡(去蘆頭)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防已1兩,檳榔(銼)1兩,天蓼子1兩,半夏(洗去滑,焙)1兩,郁李仁(湯浸,去皮尖,炒,別研)1兩,桃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別研),防風(fēng)(去叉)1兩,防葵1兩,木香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風(fēng)毒腳氣,痰厥頭痛。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日3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三
【處方】當(dāng)歸、川芎、白芍、生地黃、桔梗、黃芩、柴胡、地骨皮、百合、麥門冬、黃耆、遠志(甘草水泡,去骨)、棗仁(炒,去殼)、蔓荊子。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婦人血虛勞怯,午后發(fā)熱,夜出盜汗,四更汗止熱退,咽痛口干,惡心,心慌頭痛。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十一
【處方】柴胡(去蘆)1錢,人參(去蘆)5分,黃芩1錢,甘草5分,知母(去粗)8分,百合1錢2分,陳皮(去白)1錢,生地黃7分。
【功能主治】暑病已愈而觸犯者。
【用法用量】水1鐘,加生姜3片,捶碎,醋煮鱉甲,煎之溫服。
【摘錄】《傷暑全書》卷下
以上就是關(guān)于百合湯的功效與作用為大家做的介紹,希望這些介紹能給大家?guī)硪恍椭0俸蠝鳛橐环N中藥方劑,對于男性和女性的身體都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
中醫(yī)的很多東西都神秘莫測,讓人充滿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百合散作為中藥方劑的一種,也是非常的神奇,不僅治愈療效好,而且應(yīng)用廣泛,那么大家知道百合散的成分是哪些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百合(蒸)紫菀茸 貝母 白芍藥 前胡 赤茯苓 桔梗(炒)各30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上藥哎咀。
【功能主治】治妊娠感受風(fēng)熱,咳嗽痰多,心胸滿悶。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8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重訂嚴(yán)氏濟生方》
【處方】百合6克 桑皮2.1克 前胡2.4克 桔梗2.1克 芍藥3克 赤苓2.4克 貝母3克 橘紅3克 甘草1.5克
【功能主治】治子嗽。
【用法用量】加生姜少許為引,水煎服。
【摘錄】《胎產(chǎn)秘書》卷上
【處方】百合1兩,桔梗(去蘆頭)1兩,貝母(煨微黃)1兩,赤芍藥1兩,紫菀(洗去苗土)1兩,桑根白皮(銼)1兩,前胡(去蘆頭)1兩,赤茯苓1兩,甘草半分(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妊娠1-10月份,傷寒煩熱,咳嗽不欲食,胸前滿悶。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七十四
【處方】百合(蒸)1兩,紫菀茸(洗)1兩,貝母(去心)1兩,白芍藥1兩,前胡1兩,赤茯苓(去皮)1兩,桔梗(去蘆,炒)1兩,甘草(炙)半兩。
【功能主治】妊娠風(fēng)熱相交,咳嗽痰多,心胸滿悶。
【用法用量】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濟生》卷七
【處方】百合1兩半,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木通1兩(銼),麥門冬3分(去心),甘草3分(炙微赤,銼),麻黃半兩(去根節(jié)),紫菀半兩(洗,去苗土),黃芩1兩,甜葶藶3分(炒令紫色)。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熱病,心肺熱盛,小便赤黃,上氣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5錢,用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十八
【處方】川芎、赤芍藥、當(dāng)歸、百合、生地黃、側(cè)柏葉、荊芥、犀角、牡丹皮、黃芩、黃連、梔子、郁金、大黃。
【功能主治】打撲傷損,敗血流入胃脘,嘔黑血汁。
【用法用量】水煎,加童便和服。
【摘錄】《準(zhǔn)繩·瘍醫(yī)》卷六
【處方】百合半兩(炒黃,為末)。
【功能主治】傷寒腹中滿痛。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或1錢,米飲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七
【處方】百合1兩,紫蘇子3分(微炒),桑根白皮1兩(銼),紫菀3分(去苗土),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款冬花3分,漢防已3分,貝母3分(焙微黃),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仁,麩炒微黃),人參3分(去蘆頭),赤茯苓1兩,麻黃1兩(去根節(jié)),桔梗半兩(去蘆頭)。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久咳嗽,胸中氣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四十六
【處方】百合5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諸魚骨鯁在喉中。
【用法用量】用蜜水調(diào)涂帛上,匝項系之,甚者不過3-5上。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二四
【處方】干百合2合。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耳聾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錢,食后溫水調(diào)下,日3次。
【摘錄】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見《圣濟總錄》卷一一五
【處方】百合3分,柴胡1兩(去苗),桑根白皮3分(銼),杏仁1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陳橘皮3分(湯浸,去白瓤,焙),麻黃3分(去根節(jié)),赤茯苓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紫蘇莖葉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骨蒸勞熱,咳嗽損肺。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三十一
【處方】百合3分,甜葶藶半兩(隔紙炒令紫色),桑根白皮半兩(銼),郁李仁3分(湯浸,去皮尖,微炒),大腹皮3分(銼),漢防已半兩,赤茯苓3分,紫蘇莖葉3分,陳橘皮2分(湯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傷寒咳嗽,頭目連背膊浮腫,喘促,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十二
【處方】百合1兩,人參1兩,貝母1兩,白茯苓1兩,杏仁1兩,甘草1兩,干山芋1兩,鹿角膠2兩。
【制法】上為細末,入杏仁研勻。
【功能主治】婦人肺胃不順,氣逆,嘔血不止,咽嗌不利;兼治嗽痰。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中盞,黃蠟1皂大,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雞峰》卷十七
【處方】百合2兩,紫菀1兩(去根節(jié)),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前胡1兩(去蘆頭),麥門冬1兩(去心),甘草3分(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傷寒百合病,身微熱,惡寒煩喘。
【用法用量】每服5錢,用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十三
【處方】百合1兩,黃柏1兩,白及1分,蓖麻子仁50粒(研)。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頤頦瘡(獨骨瘡)。
【用法用量】用樸消水和作餅貼之,日3-5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二
【處方】百合1兩,栝樓根1兩,牡蠣3分(燒為粉),梔子仁3分,麥門冬3分(去心,焙),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傷寒百合病,一月不解,變?nèi)缈始病?/p>
【用法用量】每服5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竹葉2-7片,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十三
【處方】百合1兩,葛根1兩,麻黃半兩,(去根節(jié)),麥門冬半兩(去心),黃芩半兩,前胡3分(去蘆頭),石膏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傷寒已經(jīng)14日外,潮熱不退,四肢無力,昏沉如醉,恐變成百合病。
【用法用量】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十一
【處方】百合半兩,桑根白皮1兩(銼),栝樓根1兩(銼),葶藶半兩(隔紙炒令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妊娠心胸氣壅,喘促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入蔥白5寸,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七十四
【處方】百合1兩,紫菀(去苗土)1兩,麥門冬(去心)1兩,桔梗(去蘆頭)1兩,桑根白皮(銼)1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妊娠咳嗽,心胸不利,煩悶,不欲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入竹茹1分,煎至6分,去滓,入蜜半匙,更煎2-3沸,不拘時候溫服。
【摘錄】《圣惠》卷七十四
上文介紹了百合散的妙用,可見它的功能有很多,是不可多得的好方劑。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前請一定要了解清楚相關(guān)的用藥禁忌哦。
中藥米百合是比較好的一種藥材,很多人都對它不甚了解,那么下面我們就詳細的去看一下中藥米百合。
【別名】土貝母、土知母、米合貝
【來源】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米貝母的鱗莖。
【原形態(tài)】米貝母 草本,高約10-33cm。鱗莖直徑1-2cm,由3-4枚或更多球狀鱗片和周圍許多粒狀小鱗片組成。葉基生,1-2枚,具長10-24cm的葉柄;葉片橢圓形或卵形,長4-8cm,寬1.5-2.7cm,先端漸尖或短尖,基部漸狹,三出脈。莖上無葉。單花頂生,具3-4枚苞片,苞片被針形,花被寬鐘狀;花被片6,長圓狀被針形,黃色,具紫色方格斑紋,內(nèi)面散生圓形黃色小腺體,基部的上方具圓形蜜腺;雄蕊6,長約為花被片的一半;花柱比子房略長,連同子房近與雄蕊等長;柱頭3裂,裂片長約達花柱的2/5?;ㄆ?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800-2300m的河邊草地或巖石縫中。
【性狀】1.性狀鑒別:鱗莖由3-4枚或更多球狀鱗片和周圍許多米粒狀小鱗片組成,呈蓮座狀,直徑l-2cm。鱗葉片表面呈粉白色或黃白色。質(zhì)脆,易斷,斷面略顯粉質(zhì)。氣微,味微苦。
【性味】味苦;微甘;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止咳。主痰熱咳嗽;咯痰黃調(diào)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為大家介紹了米百合的作用,希望對大家在生活中有所幫助。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胡亂的和其他食物搭配,應(yīng)該咨詢專業(yè)人士后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