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靈藥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一笑煩惱跑,二笑怒氣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樂逍遙。天天開口笑,壽比彭祖高?!惫磐駚?,人們都普通注意養(yǎng)生!沒有好的身體,萬事事皆休。積極而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白靈藥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有人不愛吃方劑,因為覺得有股苦澀味,其實大多數(shù)的方劑的味道確實不怎么好入口。但中藥方劑卻能很好的治愈疾病。白靈藥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劑。
【處方】蘆甘石1兩,黃連1錢,黃柏2錢,黃芩2錢。
【制法】將三黃煎濃汁,將甘石放在銀罐內(nèi),燒極紅收汁,約9次,以甘石酥為度,曬干研細,加冰片5分。
【功能主治】生肌長肉。主口碎,下疳。
【用法用量】治口碎,點眼甚妙。加珍珠少許,治下疳,可生肌長肉。凡有熱毒,配三白頭升藥,人乳調(diào)敷。
【摘錄】《種福堂方》卷四
【處方】水銀2兩(用鉛1兩化開,投入水銀聽用),火消2兩,綠礬2兩,明礬2兩。
【制法】上為末,投入鍋內(nèi)化開,炒干,同水銀碾細,入泥護陽城罐內(nèi),上用鐵盞蓋之,以鐵梁鐵兜左右,用燒熟軟鐵線上下扎緊,用紫土鹽泥如法固口,要烘十分干燥為要,架三釘上,砌百眼爐,先加底火2寸,點香1枝,中火點香1枝,頂火點香1枝;隨用小罐安滾湯在傍,以筆蘸湯搽擦盞內(nèi),常濕勿干。候3香已畢,去火罐,待次日取起,開出藥來,如粉凝結(jié)盞底上,刮下靈藥,收藏聽用。
【功能主治】瘡久不收口。
【用法用量】凡瘡久不收口,用此研細,摻上少許,其口易完。若入于一概收斂藥中,用之其功甚捷。
【摘錄】《外科正宗》卷四
【處方】生石膏1兩,墨2錢。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一切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入水黑色,2味須各研和勻。
【摘錄】《串雅補》卷三
上文主要介紹了白靈藥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到大家。
擴展閱讀
我們知道中藥方劑有很多的分類,而不同的方劑功效作用也不一樣,那么你知道黃靈藥有哪些功效與作用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鉛9錢,汞1兩,雄黃1兩,火消3兩,枯礬2兩,朱砂4錢。
【制法】先將鉛化開,同諸味為末,入罐封固,升打3炷香,擦盞火足,冷定取藥,每藥1錢,加乳香、沒藥、海螵蛸(水煮)、珍珠各5分,血竭、象皮(鍛)各4分,兒茶3錢,輕粉、赤石脂(煅)、龍骨(煅)各3分,黃柏、文蛤殼(煅)各2分,甘草6分冰片5厘,麝香2厘。共為細末,乳勻,收固聽用。
【功能主治】生肌長肉。主
【摘錄】《靈藥秘方》卷下
【處方】明雄黃5錢,食鹽5錢,黑鉛6錢,枯白礬2錢,枯皂礬2錢,水銀2錢,火消2錢。
【制法】先將鉛熔化入水銀結(jié)成沙子,再入二礬、火消同炒干研細,入鉛、汞再研,以不見星為度,入罐內(nèi),泥固濟封口,打3炷香,不可太過不及,1宿取出視之其白如雪,約有2兩,為火候得中之靈藥。
【功能主治】乳癰,腐脫遲者。
【摘錄】《性病》
上面介紹了黃靈藥的做法,不同的養(yǎng)生方劑帶給我們的功效與作用是不同的,所以飲用一些方劑還是有好處的。
我們都知道肺靈藥片是一種中藥方劑,但大家是否知道服用肺靈藥片其實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如果服用方法不對的話,是不能讓這種方劑發(fā)揮出最大的功效的,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黃芩1兩,郁金4錢,丹皮4錢,菊花炭4錢,甘草4錢,貝母4錢,生石膏4錢,白芍8錢(以上8味共研為細粉,過羅),麥冬4錢,解石斛4錢,知母4錢,竹茹4錢,飴糖4錢,生地8錢,蔞仁8錢(以上7味共熬膏)。
【制法】用膏拌前藥,陰干,研為細粉,以水成滓,如黍米大,再砸成餅,約重1分(每5兩2錢兌羚羊粉2錢;每16兩細粉,兌膠粉1兩)。
【功能主治】潤肺養(yǎng)陰,止嗽化痰。主肺氣虛熱,咳嗽痰盛,喘促咽干,津液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4片,1日2次,溫開水送下。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看完上面這篇文章,現(xiàn)在大家知道肺靈藥片了吧。肺靈藥片的藥用價值也是很高的。
中藥方劑對大家來說都或多或少的聽說過,日常生活中也經(jīng)常能看到它們的身影,這些都是對人體有非常大的益處的,結(jié)毒靈藥這種方劑也不例外,那么結(jié)毒靈藥有什么樣神奇的功效和作用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水銀30克 朱砂 硫黃 雄黃各9克
【制法】上藥共研細末,入罐內(nèi),密閉封口,火煉(按紅升丹煉法),次日取出靈藥約45克左右。治尋常腐爛之證,用靈藥15克,輕粉15克,同研細。
【功能主治】化腐解毒。治楊梅結(jié)毒潰爛,臭爛不斂,或毒攻咽喉,腐爛臭蝕者。
【用法用量】臨用時,先以甘草湯洗凈患處,將藥末涂患處,油紙蓋上;治咽喉爛者,用靈藥3克,加人中白0.6克,研細吹之,一日三次。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七十三
【處方】水銀1兩,朱砂3錢,雄黃3錢,硫黃3錢。
【制法】上為細末,入陽城罐內(nèi),泥固,鐵盞梁兜固緊封口,點3炷香為度,用水擦盞內(nèi),火畢,次日取出盞底靈藥,約有1兩5-6錢。
【功能主治】楊梅結(jié)毒,腐爛作臭,或咽喉、唇鼻腐壞日甚者并效。
【用法用量】治尋常腐爛之癥,靈藥5錢,輕粉5錢,和勻碾細,小罐盛貯,紗封罐口,臨用甘草湯洗凈患上,將罐倒懸,紗眼內(nèi)篩藥患上,用后單油膏藥蓋之,1日1換,自效。男子、婦人咽爛者,靈藥1錢,加人中白2分研細吹之,日用3次,內(nèi)服不二散,其疼即止,隨可飲食。
【摘錄】《外科正宗》卷三
怎么樣?看完了上文對于結(jié)毒靈藥的簡單介紹后是不是感嘆中醫(yī)的神奇?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源遠流長,所以我們一定要傳承下去。
防毒氣防瘟疫靈藥,大家估計不會陌生吧,都應(yīng)該多多少少知道一點。但是你真的了解防毒氣防瘟疫靈藥嗎?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話,不妨瀏覽一下本篇文章哦。
【處方】明雄黃2兩,鬼箭羽2兩,丹參2兩,赤小豆2兩。
【制法】上為極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避一切毒氣、瘟疫。主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空心白水送下。再用茅術(shù)2兩半,白芷1兩半,羌活1兩半,細辛4錢,柴胡8錢,吳茱萸1兩半,共為末,于香爐內(nèi)隨意焚燒少許,毒氣自消。另用黃布作袋,裝藥末5錢,隨身佩帶,必要時置于口鼻上。
【摘錄】《集成良方三百種》卷中
以上就是本文對防毒氣防瘟疫靈藥的一些介紹,其實養(yǎng)生方劑還是很值得我們來研究的,因為,它在中醫(yī)養(yǎng)生領(lǐng)域占了一席之地,而且獨樹一幟,有自己的特色和風(fēng)格。
相信大家對于這中藥方劑的了解應(yīng)該都不是太多吧!這中藥方劑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今天小編極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靈藥的中藥方劑以及白靈藥的處方和制法,接下來趕緊來看看吧!
白靈藥
【處方】
蘆甘石1兩,黃連1錢,黃柏2錢,黃芩2錢。
【制法】
將三黃煎濃汁,將甘石放在銀罐內(nèi),燒極紅收汁,約9次,以甘石酥為度,曬干研細,加冰片5分。
【功能主治】
生肌長肉。主口碎,下疳。
【用法用量】
治口碎,點眼甚妙。加珍珠少許,治下疳,可生肌長肉。凡有熱毒,配三白頭升藥,人乳調(diào)敷。
【摘錄】
《種福堂方》卷四。
白蘞膏
【處方】
白蘞3兩,甘草(炙)3兩,青木香3兩,芍藥3兩,大黃3兩,玄參3兩。
【制法】
上為散,以少酢和稀糊。
【功能主治】
瘰疬息肉結(jié)硬。
【用法用量】
方中甘草,《圣濟總錄》作莽草。
【注意】
忌豬肉、五辛、熱肉、飲酒、熱面。
【摘錄】
方出《外臺》卷二十三引《廣濟方》。名見《圣濟總錄》卷一二六。
結(jié)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guān)介紹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靈藥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以及獨到的了解了吧!這白靈藥中藥方劑雖然效果不錯,但還是請到醫(yī)院就收正規(guī)的治療哦!
在我國中藥深受人們的信任,當(dāng)大家在患上一些疾病或者是身體出現(xiàn)一些不舒服的情況時,都會想到吃一些中藥來緩解癥狀。中藥材有很多種,都有著不同的功效和作用,白茍是被很多人不熟悉的一種中藥材,就是芍藥的根經(jīng)過加工和干燥之后得到的,對補血以及緩解疼痛都有比較好的效果。
白茍的功效與作用
1.補血:用于治療:
(1)血虛經(jīng)行不調(diào),痛經(jīng),崩漏,伴頭昏乏力,心悸失眠。
(2)血虛肝脈失養(yǎng),肢體攣急,關(guān)節(jié)僵硬,屈伸不利。
2.斂陰柔肝:用于治療:
(1)熱病后期陰液耗傷,手足瘛疭(chi-zong),口干不渴,脈虛舌絳。
(2)肝陰不足,肝陽上亢,目眩頭暈,耳鳴,肢體麻木。
3.緩急止痛:用于治療:
(1)脘腹胸脅疼痛,如中焦虛寒,脘腹疼痛。
(2)肝氣不舒,脅肋疼痛。
(3)陰血虧虛,小腿抽掣疼痛。
關(guān)于白茍
形態(tài)特征:多年生草本,高50 ~ 80厘 米。根肥大,通常為圓柱形或略呈紡錘形。 莖直立,光滑無毛。葉互生,具長柄,2回3出
復(fù)葉,小葉片橢圓形、披針形,長8 ~ 12厘米, 寬2?4厘米,先端漸尖或銳尖,基部楔形,全 緣,葉緣具極細乳突,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 色,葉脈在下面隆起,葉基部常帶紅色?;ㄉ?大,單生于花莖的分枝頂端,每花莖有2 ~5 朵花,花莖長9 ~ 11厘米;萼片3片,葉狀;花
瓣10瓣左右或更多,倒卵形,白色、粉紅色或 紅色;雄蕊多數(shù),花藥黃色;心皮3 ~5枚,分 離。果實3~5枚,卵形,先端鉤狀向外彎。
花期:5-7月,果期6 ~7月。
吃中藥的禁忌
影響藥物發(fā)揮的食物。
比如生冷食物、濃茶、辛辣油膩食物、蘿卜、腥膻類食物。這些類型的食物,有的會化解藥力減少療效,有的會降低吸收,更有的會產(chǎn)生有害的影響。因此在服用中藥時,一定要遵循醫(yī)囑,做好相關(guān)忌口工作。
不宜為追求快速療效而過量或長期服用中藥。
比如決明子有降血脂功效,但長期服用決明子可能引起腹瀉。益脾補氣且清熱解毒的干草長期服用會引起血壓升高。民間諺語“是藥三分毒”,就是這個道理。
特殊體質(zhì)人群應(yīng)謹慎服用中藥。
比如脾胃虛寒者服用含有野菊花的中藥后,有可能出現(xiàn)胃部不適以及腸鳴等癥狀。最好先從中醫(yī)師那里或者自我測試,了解自己的體質(zhì)情況。如果屬于比較典型的某種體質(zhì),則應(yīng)當(dāng)在吃中藥前了解對應(yīng)的禁忌情況。
孕婦服用中藥應(yīng)當(dāng)謹慎。
由于西藥可能會引起胎兒畸形等原因,很多孕婦對中成藥更加青睞。但部分中成藥一定存在毒性,需要謹記的是,孕婦對清熱類、祛風(fēng)除濕類、消化導(dǎo)食類、瀉下類、理氣類、開竅類、驅(qū)蟲類、祛濕類等多種類型的重要應(yīng)當(dāng)謹慎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