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大竹瀝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人逢古稀喜相聚,滿座白發(fā)盡笑語。身處盛世盼歲長,往事茫茫如煙雨。勤于紙上尋歡樂,珍惜今天保身體。多在人間看春光,又是桃紅滿地綠?!鄙鐣l(fā)展,人們越來越接受養(yǎng)生的理念,藥物不能替代養(yǎng)生,只有觀念和行動結(jié)合的養(yǎng)生才是有效的。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第二大竹瀝湯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明第二大竹瀝湯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其原料中的幾種中藥材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成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竹瀝1斗4升,獨活2兩,芍藥2兩,防風2兩,茵芋2兩,甘草2兩,白術(shù)2兩,葛根2兩,細辛2兩,黃芩2兩,芎?2兩,桂心1兩,防己1兩,人參1兩,石膏1兩,麻黃1兩,生姜3兩,茯苓3兩,烏頭1枚。
【功能主治】腳氣。中風口噤不能言,四肢緩縱,偏痹攣急,風經(jīng)五臟,恍惚恚怒無常,手足不隨。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竹瀝煮取4升。分6服。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其第二方乃以烏頭代附子,生姜代干姜;蓋烏頭辛烈,祛風之力迅于附子,生姜性暴,開痰之功速于干姜,即二味之變通;又于《古今錄驗》續(xù)命方中采取人參、石膏、芎?三味,以人參助麻黃、烏頭,力開痹著;石膏佐黃芩、竹瀝、滌除旺氣;越婢全方,但少大棗一味;并采小續(xù)命中芍藥佐芎?入血搜風,復(fù)采《金匱》防己茯苓湯中茯苓,佐桂心逐濕安中土;《千金》防已湯全在其中,但不用苦酒煎服;更采倉公當歸湯中獨活,專祛下部風濕;且參茵芋一味,專通關(guān)節(jié)拘攣,性味雖劣,《外臺》、《千金》恒用之,惜乎近世藥肆罕得。
【摘錄】《千金》卷七
看了上文對第二大竹瀝湯的介紹,相信我們可以收獲很多。其實對于疾病,大多數(shù)人都是通過吃西藥來緩解,但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暫時的,關(guān)鍵還是在于擁有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YS630.com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大竹葉湯,這是一種中藥方劑的名字,這種藥是由多種常見的藥物組成,用途也是比較廣泛的,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劑。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甘草2兩(炙),小麥(完用)5合,黃耆2兩,人參2兩,知母2兩,大棗20枚(擘),半夏3兩(洗),栝樓1兩,粳米1升,黃芩1兩,當歸2兩,生姜4兩,前胡2兩,芍藥2兩,麥門冬6合(去心),龍骨3兩,桂心3兩,竹葉(切)1兩。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虛勞客熱,百病之后,虛勞煩擾,不得眠臥,骨間勞熱,面目青黃,口干煩躁,短氣乏力,食不得味,縱食不生肌膚,胸中痰熱,煩滿憒悶。
【用法用量】用東流水2升,煮取5升,去滓,分服1升,日3夜2。
【注意】忌海藻、菘菜、羊肉、餳、生蔥。
【摘錄】《外臺》卷十六引《古今錄驗》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大竹葉湯的知識,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于大竹葉湯的認識會更加清晰。大竹葉湯對于一些疾病來說,幫助是很大的。多學習一些相關(guān)的知識對于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是很有幫助的,要懂得調(diào)理身體。
中醫(yī)認為,脖對身體健康來說很重要,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部位之一。人體的5條重要經(jīng)絡(luò)都從后頸及肩部通過。可見,脖子的健康與否,影響著經(jīng)絡(luò)氣血是否通暢。經(jīng)絡(luò)不通暢,其掌管器官的功能會受到相應(yīng)影響。
1、脖子不適會致肩部、腰部不適
姿勢不良、頸部外傷或者頸椎退化,會誘發(fā)肩膀、上臂與肩胛骨等區(qū)域酸痛。同時斜躺看電視、長時間低頭、久坐前傾或壓力過大時,能引起肩部不適。因為頸部向上承接頭部,向下連接肩膀、上臂以及整個后背,一旦被拉扯,周邊的肌肉都會受到影響。有時,還可能會造成腰痛。
2、頸部不適會引起頭痛
頸椎內(nèi)的神經(jīng)與頭部、五官的神經(jīng)十分靠近,彼此相互影響所致。肩頸疼痛時,若伴隨手臂以及面部五官疼痛癥狀,且吃了止痛藥無效,就要懷疑是否為頸源性頭痛,需要接受頸部X光檢查。
3、脖子好可改善平衡、防老人跌倒
中醫(yī)專家指出,脖子也會影響到身體平衡感。脖子內(nèi)有許多神經(jīng)元,是各種感覺輸入腦部的重要通道。因此放松脖子,可以改善患者平衡問題。
可見,脖子被譽為“人體第二個大腦”,一點也不為過。因此,人們?nèi)粘I钜⒁獗Wo脖子,多活動脖子。
4、頸部保養(yǎng)可常做3分鐘脖子操
1.身體站直或者是坐在座位上,保持上半身挺直,背部不要彎曲,抬頭,目視前方。
2.然后像是要形成雙下巴的感覺,盡量含下顎,拉伸脖筋的同時拉伸背骨。用來還原彎曲的頸部脊椎,矯正不良坐姿引起的駝肩。加強訓練,提高效果!
3.身體上半身直立,背部挺直,頭端正向前,肩部防松,然后頭向一側(cè)傾倒,以脖子為中心軸,逆時針方向,以頭慢慢畫大圓,此組動作做5次。然后換方向,向順時針旋轉(zhuǎn)頭部,活動5次。注意身體盡量保持不動,靠脖子自身的旋轉(zhuǎn)帶動肌肉。這組動作可以舒緩頸部疲勞,讓肌肉得到防松,促進血液及淋巴循環(huán),幫助排泄老化廢物等。
4.向前后、左右方向按順序進行頭部彎曲按摩。同樣每個動作做5組。身體直立,腰部挺直,肩膀水平方向,防松雙肩,慢慢的將頭低下,充分的拉伸頸部后及背部肌肉。然后慢慢的抬起頭部,盡量后仰,充分拉伸脖子前方肌肉,舒緩工作疲勞。注意肩部盡量保持不動。
5.頭部左右方向慢慢的轉(zhuǎn)動進行搖擺動作,各進行5組練習。身體依舊站直,背部挺起,肩部放松的同時,肩胛骨緊張起來,感覺背部肌肉向中央集中,保持上半身不動的同時,扭轉(zhuǎn)脖子,臉部由正前方轉(zhuǎn)向左邊,然后還原。頸部帶動頭部再轉(zhuǎn)向右方,相同原理。做這組動作時,頭部轉(zhuǎn)向左右兩邊,要有下顎無限接近肩膀的感覺。
充分的活動頸部周圍的肌肉,可以緩解緊張度,讓肩部及頭部的血液循環(huán)暢通??梢宰谵k公室中輕松進行的鍛煉。在沐浴泡澡的同時進行這組練習,可以有效的消除疲勞讓淋巴及血液的循環(huán)都暢快起來。長期堅持,就可以糾正彎曲的脊椎,形成良好的坐姿,改善頸部背部疼痛僵硬等癥狀。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或者食用過中藥的某些方劑,方劑的種類多種多樣,功效也五花八門,今天就為大家推薦竹瀝湯這款方劑。
【處方】茯苓18克 竹瀝200毫升
【功能主治】治子煩。
【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合竹瀝煎取400毫升,分三服。不愈重作。
【摘錄】《政和本草》卷十三引《梅師方》
【處方】淡竹瀝30毫升 石膏48克 芍藥 白術(shù) 梔子仁 人參各9克 知母 茯神 赤石脂 紫菀各6克 生地黃汁30毫升
【制法】上十一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心經(jīng)實熱,夢中喜笑,驚悸恐懼不安。
【用法用量】用水900毫升,煮后十味,取300毫升,去滓;下竹瀝更煎,取300毫升,分二次服。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處方】竹瀝400毫升 川大黃15克 黃連15克 苦參15克 黃芩15克 梔子仁15克 石灰15克 木蘭皮15克 黃柏15克
【制法】上九味,除竹瀝外,細銼。
【功能主治】治發(fā)背腫痛。
【用法用量】用水1升,入竹瀝,煮藥至600毫升,去滓,蘸藥汁洗患處,日十余次。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二
經(jīng)過上面詳細的分析之后大家也都知道了竹瀝湯的功效作用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平時要多注意自身的鍛煉,增強抵抗力,這樣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藥物也只是一個輔助的手段。
人類身體結(jié)構(gòu)的特殊性使得身體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需要時刻的關(guān)注身體的變化,當出現(xiàn)不適的時候需要及時的做診斷和治療。防己竹瀝湯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劑。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防己竹瀝湯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處方】防己(銼)1兩,麻黃(去根節(jié),先煎,掠去沫,焙)3兩,防風2兩(去叉),升麻2兩,桂2兩(去粗皮),芎?2兩,獨活2兩(去蘆頭),羚羊角2兩(鎊)。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初得中風,四肢不收,心神昏憒,眼不識人,不能言語,已服荊瀝湯及防風湯,諸癥好轉(zhuǎn)者。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8分,去滓,更入竹瀝1合,再煎3-5沸,溫服,日2夜1。風若未除,更服防風獨活湯。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
關(guān)于防己竹瀝湯的用法用量還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經(jīng)了解了。雖然說這類藥物對于治療許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但是本藥物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甘竹瀝湯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對甘竹瀝湯的功效與作用都有所耳聞,但是如何用甘竹瀝湯來治愈疾病卻是不太清楚的。今天就帶著大家看看它是如何結(jié)合養(yǎng)生。
【處方】甘竹瀝(一斗) 生姜(三兩) 防風(三兩) 甘草(炙.三兩) 防己(一兩) 麻黃(去節(jié).一兩) 人參(一兩) 黃芩(一兩) 白術(shù)(一兩) 細辛(一兩) 茵芋(一兩) 秦艽(一兩) 桂心(一兩) 附子(一枚.大者炮)
【功能主治】治卒中惡風,噎倒悶口,噤不能語,肝厥尸厥死,不識人,閉目,灸針不知痛,風狂,宜服此湯。
【用法用量】上以湯漬藥令赤,合竹瀝煮取四升,分為四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生蔥、生菜、豬肉、冷水。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別名】(?堇)竹瀝飲
【處方】甘竹瀝1斗,生姜3兩,防風3兩,甘草(炙)3兩,防己1兩,麻黃(去節(jié))1兩,人參1兩,黃芩1兩,白術(shù)1兩,細辛1兩,茵芋1兩,秦艽1兩,桂心1兩,附子1枚(大者,炮)。
【功能主治】卒中惡風噎倒悶,口噤不能語,肝厥,尸蹷,死不識人,閉目,灸針不知痛,風狂。
【用法用量】(?堇)竹瀝飲(《圣濟總錄》卷六)。
【注意】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生蔥、生菜、豬肉、冷水。
【摘錄】《外臺》卷十四引《深師方》
通過本文,相信你學到更多的甘竹瀝湯食用方法了吧!甘竹瀝湯可以增強我們身體的抵抗力,調(diào)理各個系統(tǒng)的機能,了解了甘竹瀝湯這么多的功效,大家不妨試一試。
制作中藥方劑,不但需要自信心和耐心,而且要對各種食材的營養(yǎng)成分有所了解,否則,搭配不當,將影響方劑的藥用價值和味道。下面我們?yōu)榇蠹彝扑]一種做法。頗受人們歡迎的方劑加味竹瀝湯。
【處方】麥冬2錢,石斛3錢,羚羊角1錢5分,橘紅1錢,膽星5分,僵蠶1錢5分(炒),天麻8分,淡竹瀝半杯,姜汁1滴(同沖服)。
【功能主治】中風,風火熾盛,胃津不能上行,痰塞靈竅,昏不知人,證屬中腑者。
【摘錄】《醫(yī)醇剩義》卷一
【處方】淡竹瀝1合,黃芩1錢,麥冬1錢,知母1錢,白茯苓1錢半。
【功能主治】子煩。妊娠3-4月,因心包、三焦二經(jīng)氣逆,致煩悶不安,口干舌燥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盞,加炒黃柏3分,煎1盞,入竹瀝再煎1-2沸服。
【摘錄】《廣嗣紀要》卷九
現(xiàn)在大家知道了吧,加味竹瀝湯的對疾病的療效有很多,對我們恢復(fù)健康很有幫助。
竹瀝的簡介
竹瀝,中藥名。為禾本科植物淡竹phyllostachysnigra(Lodd.exLindl.)Munrovar.henonis(Mitf.)StapfetRendle等的莖經(jīng)火烤后所流出的液汁。分布于山東、河南及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具有清肺降火,滑痰利竅之功效。用于中風痰迷,肺熱痰壅,驚風,癲癇,熱病痰多,壯熱煩渴,子煩,破傷風。
竹瀝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滑痰:用于邪熱壅肺,癥見咳嗽氣息粗促,喉中痰盛,量多質(zhì)黏稠,色黃難吐出,胸脅脹滿,身熱口干,可與黃芩、蘆根、瓜蔞、桔梗、連翹、薏苡仁等同用,以潤肺止嗽、清熱祛痰。用于發(fā)熱煩渴,多為病后余熱不盡、口干、煩渴,可與石膏、知母、地骨皮、麥冬等滋陰潤肺藥同用。
鎮(zhèn)驚開竅:用于中風痰迷,可以本品配生姜汁同飲,以滋陰清熱化痰,痰熱去則氣道通利、經(jīng)脈流轉(zhuǎn)諸證除矣。
《別錄》:“療暴中風風痹,胸中大熱,止煩悶(《綱目》末句下有‘消渴勞復(fù)’)?!?/p>
《藥性論》:“治卒中風失音不語?!?/p>
《本草拾遺》:“久渴心煩。”
《綱目》:“治子冒風痙,解射罔毒。”
《本草備要》:“消風降火,潤燥行痰,養(yǎng)血益陰,利竅明日。治中風口噤,痰迷大熱,風痙癲狂,煩悶消渴,血虛自汗?!?/p>
《本草再新》:“清心火,降肝火,化痰止渴,解熱除煩,治牙痛,明眼目?!?
竹瀝的市場信息
1、竹瀝的價格
鮮竹瀝的價格大概在10元以內(nèi)。
2、竹瀝的選購方法
植株木質(zhì)化,呈喬木狀。竿高6-18m,直徑5-7cm,成長后仍為綠色,或老時為灰綠色,竿環(huán)及籜環(huán)均甚隆起。籜鞘背面無毛或上部具微毛,黃綠至淡黃色而具有灰黑色之斑點和條紋;籜耳及其繸毛均極易脫落;籜葉長披針形,有皺折,基部收縮;小枝具葉1-5片,葉鞘鞘口無毛;葉片深綠色,無毛,窄披針形,寬1-2cm,次脈6-8對,質(zhì)薄。穗狀花序小枝排列成覆瓦狀的圓錐花序;小穗含2-3花,頂端花退化,穎1或2片,披針形,具微毛;外稃銳尖,表面有微毛;內(nèi)稃先端有2齒,生微毛,長12-15mm;鱗被數(shù)目有變化,3至1枚或缺如,披針形,長約3mm;花藥長7-10mm,開花時,以具有甚長之花絲而垂懸于花外;子房呈尖卵形,頂生一長形之花柱,兩者共長約7mm,柱頭3枚,各長約5mm,呈帚刷狀。
3、竹瀝的保存方法
通風干燥保存。
中藥方劑是一種治療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第三竹瀝湯嗎?它是由哪幾種藥材組成的呢?它應(yīng)該如何食用呢?今天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別名】竹瀝湯
【處方】竹瀝19升,防風3兩,茯苓3兩,秦艽3兩,當歸2兩,黃芩2兩,人參2兩,芎?2兩,細辛2兩,桂心2兩,甘草2兩,升麻2兩,麻黃2兩,白術(shù)2兩,附子2枚,蜀椒1兩,葛根5兩,生姜8兩.。
【功能主治】腳氣。風毒入人五內(nèi),短氣,心下煩熱,手足煩疼,四肢不舉,皮肉不仁,口噤不能語。
【用法用量】竹瀝湯(《普濟方》卷九十八)。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其第三方,即于第二方中除去獨活之風燥,茵芋之毒劣,防己之傷陰,石膏之傷陽;仍用第一方中附子,以監(jiān)麻黃之散;升麻以載人參之功,秦艽以助芎、歸之力,蜀椒以壯桂、附開痹之動也。
【摘錄】《千金》卷七
以上就是本文為大家介紹的關(guān)于第三竹瀝湯的一些小常識,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時生活中運用起來,也不要忘了分享給朋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