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養(yǎng)生孰為本,元氣不可虧;養(yǎng)生孰為先,養(yǎng)心須樂觀?!睂τ陴B(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那些不注重養(yǎng)生的人,必然會遭到生活的報復。我們該怎么進行科學的中醫(yī)養(yǎng)生呢?經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木瓜丸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木瓜丸在中醫(yī)學上屬于是一種效果很好的中藥方劑。根據相關的一些醫(yī)學研究上認為,這樣的中藥試劑十分的安全、有效,適合很多疾病的癥狀,下面就去認識下木瓜丸這種方劑吧。
【處方】木瓜80g 當歸80g 川芎80g 白芷80g 威靈仙80g 狗脊(制)40g 牛膝160g 雞血藤40g 海風藤80g 人參40g 制川烏40g 制草烏40g
【性狀】為糖衣濃縮丸,除去糖衣后顯黃褐色至黑褐色;味酸、苦。
【炮制】以上十二味,木瓜、威靈仙、雞血藤、牛膝、制川烏、制草烏、人參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其余當歸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與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包糖衣,打光,即得。
【功能主治】祛風散寒,活絡止痛。用于風寒濕痹,四肢麻木,周身疼痛,腰膝無力,步履艱難。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0丸,一日2次。
【注意】孕婦禁用。
【規(guī)格】每10丸重1.8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處方】木瓜5顆(大者)附子30克(炮裂,去皮、臍)熟艾15克(銼,微炒)木香15克 桂心30克 訶黎勒皮30克(煨)人參15克(去蘆頭)肉豆蔻15克(去殼)厚樸1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白術30克 高良姜15克(銼)鹽60克(濕紙裹,燒令通赤)
【制法】上件藥搗羅為末,切木瓜頭,去瓤,納諸藥末,即以截下木瓜蓋上,以竹釘簽定,于甑中蒸令爛熱,木臼中入軟蒸餅相和搗,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肝經風冷,轉筋入腹,手足逆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生姜湯下,不計時候。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三
【處方】木瓜30克(干者)赤茯苓30克 冰香15克 桂心7.5克 沉香30克 陳橘皮30克(湯浸,去白、瓤,焙)紫蘇莖葉30克 柴胡30克(去苗)高良姜30克(銼)赤芍藥15克 檳榔60克 吳茱萸22.5克(湯浸七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腳氣。心腹脹滿,腳膝浮腫,上氣喘促。
【用法用量】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30丸。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
【處方】熟干地黃(洗,焙)陳皮(去瓤)烏藥各120克 黑牽牛子90克(炒)石南藤 杏仁(去皮、尖)當歸 蓯蓉(酒浸,焙)木瓜 續(xù)斷 牛膝(酒浸)各60克 赤芍30克
【制法】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腎經虛弱,腰膝沉重少力,腿部腫癢,注破生瘡,腳心隱痛,筋脈拘攣,或腰膝緩弱,步履艱難,舉動喘促,面色黧黑,二便秘澀,飲食減少。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時用木瓜煎湯或溫酒送下。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一
現在大家知道了吧,木瓜丸的對疾病的療效有很多,對我們恢復健康很有幫助。
www.cndadi.net相關閱讀
附子木瓜丸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方劑,但是不經常服用這種藥的人對于附子木瓜丸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附子木瓜丸是怎樣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處方】附子(重半兩者)10枚,(以黑豆1升,水3碗,銀石器慢火煮之,候豆熟附子軟,切,焙干),牛膝(酒浸,切,焙)6兩,羌活(去蘆頭)4兩,茴香子(舶上者,炒)2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2兩,巴戟天(去心)2兩,木瓜(宣州者,去皮核)6兩(蒸軟,用新沙盆研成膏,和前藥,如干,加薄面糊少許)。
【制法】上七味,六味為末,以木瓜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元久虛,腰膝無力,步履甚艱,或發(fā)疼痛,飲食進退,久服諸藥未成痊效者。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食前鹽湯送下。中病即止,不必常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九
在我們閱讀完上文后可以發(fā)現附子木瓜丸不僅僅可以增強抵抗力還是治病的良方,我們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了解附子木瓜丸的特性就能很好的利用,很容易就能達到養(yǎng)生保健的效果哦!
疾病發(fā)生的時候真的是很可怕的,人們總是為自身的健康狀況擔憂,所以很有必要在平時積累一些醫(yī)藥知識以備不時之需,中藥方劑由于對人體的副作用極小,成為了首選。豹骨木瓜丸就是這樣的一種,你對它了解嗎?
【處方】豹骨4兩,木瓜6兩,黃耆8兩,白芍8兩,黃柏8兩,當歸8兩,山藥4兩,鎖陽4兩,枸杞子4兩,龜版4兩,菟絲子4兩,破故紙6兩,杜仲6兩,五味子6兩,川牛膝1斤,熟地2斤。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腰膝腿疼,腳膝拘攣,筋骨無力;肝腎雙虧,兩腿麻木。
【用法用量】每服2錢,空心以白開水送下。
【注意】熱癥忌服。小兒不用。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禹縣方)
怎么樣,現在了解豹骨木瓜丸了嗎?是不是覺得它很神奇,祖國醫(yī)學就是這么神秘而強大,我們平時可以多看一些這方面的知識,說不定哪天就能用上了。
木瓜虎骨丸怎么吃?木瓜虎骨丸雖為中醫(yī)的一味方劑,但對很多疾病都是有治療效果的,那么根據不同的疾病,木瓜虎骨丸應該怎么吃呢?下面為大家揭曉答案。
【處方】木瓜、血竭(另研)、沒藥(另研)、虎脛骨(酒炙)、木香、自然銅(醋淬七次)、楓香、骨碎補(去毛)、當歸、甜瓜仁、敗龜板(炙)、肉桂,各一兩。安息香(酒熬.一兩)。乳香(另研.五錢)。地龍(去土.二兩)。
【炮制】上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寒濕合而成痹,腳痛不仁,疼痛少力,足下癮痛,不能踏地,腰腿筋攣,不能屈伸,及項背拘急,手臂無力,耳內蟬鳴,頭眩目旋,腳氣,行步艱難。
【用法用量】每服五六十丸。食前溫酒下。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木瓜1枚(去皮、瓤,焙)麒麟竭(研)沒藥(研)各30克 乳香15克(研,以上三味,同研令勻,入在木瓜中,卻以原蓋子蓋定,用黑豆適量,水淘過,安木瓜在內,都用豆蓋,蒸爛取出,沙盆內研成膏)虎骨(涂酒炙)30克 木香 自然銅(醋淬七遍)楓香脂 敗龜(醋炙,去裙襕)骨碎補(去毛)甜瓜子 桂 當歸(切,焙)各30克,地龍(去土)60克 安息香30克(重陽酒熬入藥)
【制法】上藥一十五味,除研藥外,為細末,拌勻,酒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通經活絡。治風寒濕合而成痹,腳重不仁,疼痛少力,足下隱痛,不能踏地,腰膝筋攣,不能屈伸,及項背拘急,手臂無力,耳內蟬鳴,頭眩目暈,及諸證腳氣,行步艱難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煎木瓜湯下,溫酒亦得,漸加至50丸。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一
木瓜虎骨丸作為一種家喻戶曉的中藥方劑,卻常常被人們所遺忘,其實他的功效和作用是出乎我們預料的,所以大家平時在生活中只要對木瓜虎骨丸多一些了解,一定對大家的身體有很大的幫助的。
對于人類來說,養(yǎng)生是很重要的,畢竟身體會健康,而且氣色也會改善不少,這讓很多人為之心動,不過,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種,很多朋友不知道用哪一種好,對此,下面就為朋友們說一說中藥方劑木瓜檳榔丸,它是一種效果非常好的養(yǎng)生法,并且也是很多朋友共同使用的養(yǎng)生秘訣。
【處方】檳榔60克 吳茱萸15克(湯浸七次,焙干,炒)木瓜1枚(大者)木香30克
【制法】為末。切木瓜頭作蓋,去瓤納藥末蓋好,竹簽簽定,蒸爛,去皮,細研,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濕腳氣上攻,心神悶亂,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以溫酒下三十丸。
【摘錄】方出《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名見《普濟方》卷二四二
木瓜檳榔丸雖然能夠很好的緩解我們日常一些疾病。但是靠著方劑的功效來緩解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首先應該改善飲食習慣,這才是非常重要的。
中藥是很常見的,不同的藥物對疾病治療上是有著一些區(qū)別的,所以在藥物選擇之前,要對它們進行一定的了解,接下來為大家介紹虎骨木瓜丸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虎骨(酥炙)南乳香(研)沒藥各30克 木瓜 天麻 蓯蓉 牛膝各60克(用好酒浸十日,取出焙干用)
【制法】上藥為細末,將原浸酒作糊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飲酒過度,寒濕侵襲經絡,耗氣傷血,筋骨疼痛,晝靜夜甚,婦人血風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時用溫酒送下,一日二至三次。
【摘錄】《御藥院方》卷一
【處方】虎骨(油炙)16兩,白芷16兩,海風藤16兩,川烏(炙)8兩,木瓜16兩,威靈仙16兩,川芎16兩,草烏(炙)8兩,當歸16兩,青風藤16兩,牛膝32兩,人參(去蘆)2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3錢。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散風止疼。主手足麻木,腰膝疼痛,筋骨無力,步履艱難。
【用法用量】每服1丸,1日2次,溫開水送下。
【注意】忌食生冷,孕婦忌服。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處方】虎骨(炙)1兩,木瓜1兩,楓樹葉1兩,龜版(炙)1兩,當歸1兩,自然銅1兩,血竭1兩,桂心1兩,乳香1兩,沒藥1兩,毛姜1兩,安息香1兩,廣木香1兩,甜瓜子1兩,地龍(去土)1兩。
【制法】上為末,酒糊為丸。
【功能主治】濕傷經絡,或房事飲酒無度,以致肝腎虛虧,腰腿疼痛,腳膝拘攣,筋骨無力,步履艱難,或熱痛如火,或冷痛如冰。
【用法用量】每服2-3錢,空腹時熟湯或溫酒送下。
【注意】忌火酒房事。
【摘錄】《丸散膏丹集成》
虎骨木瓜丸屬于是一種傳統(tǒng)的中藥方劑,使用的主要是一些中藥材和制而成的。對于人們的身體上的一些疾病具備不錯的治療效果。
現代醫(yī)學研究證明附子木瓜煎丸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其原料中的幾種中藥材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成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附子木瓜丸
【處方】附子2個(每個6錢以上),木瓜4個(大者,去子,入艾青,鹽蒸),牛膝2兩,白術1兩,薏苡仁1兩(生),羌活半兩(不焙),杜仲半兩,續(xù)斷半兩,萆薢半兩,防風半兩,五加皮半兩,熟干地黃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木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元氣,壯筋骨,養(yǎng)脾腎,辟寒邪,除風誕,行滯氣,活血進食。主風濕客中經絡疼痛,傳入臟腑,沖滿昏塞,咽搐直視,面色青黑,脈道閉伏,不省人事,平時心神不樂,語澀舌緊,腰腿沉重,行履艱難,干濕腳氣。
【用法用量】附子木瓜丸(《楊氏家藏方》卷四)。
【摘錄】《雞峰》卷四
上文為大家介紹了附子木瓜煎丸的功效和用法用量等,其實要想擁有一個好的身體,還是應該從生活做起。保持一定量的體育鍛煉,擁有合理的飲食習慣比什么都管用。
其實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的養(yǎng)生方法,中藥方劑就是一種,但是如果不了解的話就什么作用都發(fā)揮不了。蓯蓉木瓜煎丸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關于蓯蓉木瓜煎丸的知識吧!
【處方】肉蓯蓉(以酒浸凈,刮去皴皮及沙石,細切,焙干,搗羅為末)500克 牛膝(去苗,酒浸,銼,焙干,搗羅為末)240克 菟絲子(甜滑者,以水淘去浮者)135克(酒浸三五日,以軟爛為度,沙盆內研如泥)木瓜4枚(如無花木瓜,只用小黃熟木瓜10枚,并削去皮、子,別以酒煮爛為度,入沙盆研如泥,又用法酒10升勻調同煎四味,入銀器內重湯慢火熬成膏,不住手攪,勿令焦,仍相度后藥末多少,或硬,更入煉熟好蜜,亦須帶軟搜,所貴滋潤,易為丸也)附子6枚(炮裂,去皮、臍,銼,以青鹽末90克拌和勻,炒令黃色)麋角150克(銼末,用酥拌和,炒黃)椒紅120克 肉豆蔻仁60克 補骨脂90克(揀凈,炒香)楮實(紅實熟成者,淘去浮者,焙干)105克 巴戟天(去心,炒黃)90克 木香60克 鹿茸(去毛,酥炙)90克 桂(去粗皮)90克 蛇床子(揀擇凈用)60克 檳榔60克(銼)干姜(炮裂)90克
【制法】上十七味藥,搗羅十三味為細末。將前膏和成劑,再入臼內搗二三千下,入真酥少許,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肝腎,壯筋骨,延年益壽。主肝腎氣虛,耳目不聰明,冷氣腹脅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時用溫酒或鹽湯送下,日服二次。漸加至50丸。
【注意】有內熱者禁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八七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蓯蓉木瓜煎丸,我們知道蓯蓉木瓜煎丸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有很好的養(yǎng)生和保健作用,對人體有很多好處,可以緩解很多癥狀,怎么樣,你了解了嗎?
隨著現在人對于健康的關注,在平時的時候也非常注意補充營養(yǎng)和調理身體,在如今市場上,中西藥各有各的優(yōu)勢和不足,而中藥方劑由于天然無公害,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木瓜圓。
【處方】熟干地黃(洗.焙)、陳皮(去瓤)、烏藥,各四兩。黑牽牛三兩(炒),石南藤、杏仁(去皮尖)、當歸、蓯蓉(酒浸.焙)、干木瓜、續(xù)斷牛膝(酒浸),各二兩。赤芍藥一兩。
【炮制】上為細末,酒糊為圓,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腎經虛弱,下攻腰膝,沉重少力,腿部腫癢,疰破生瘡,腳心隱痛,筋脈拘攣;或腰膝緩弱,步履艱難,舉動喘促,面色黧黑,大小便秘澀,飲食減少,無問久新,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五十圓,空心,木瓜湯吞下,溫酒亦可。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狗脊(去毛)六兩,大艾(去梗.四兩.糯米糊調成餅.焙干.為末),木瓜(去瓤)四兩,天麻(去蘆)、當歸(酒浸.制)、蓯蓉(去蘆.酒浸)、牛膝(洗去土.酒浸一宿),各二兩。
【炮制】上為細末,煉蜜為圓,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腎經虛弱,腰膝沉重,腿腳腫癢,注破生瘡,腳心隱痛,筋脈拘攣,或腰膝緩弱,步履艱難,舉動喘促,面色黧黑,大小便秘澀,飲食減少,無問新久,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圓,漸加至三十圓,空心,食前溫酒吞下,鹽湯亦可。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也已經了解了木瓜圓的組成藥材等,也證明了這款方劑的純天然無公害。大家可以放心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