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檳榔丸的功效與作用
【www.cndadi.net -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善養(yǎng)生者慎起居,節(jié)飲食,導引關節(jié),吐故納新。”生活中,人們越來越關注養(yǎng)生方面的話題,生活質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養(yǎng)生的人。怎么才能作好中醫(yī)養(yǎng)生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木瓜檳榔丸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對于人類來說,養(yǎng)生是很重要的,畢竟身體會健康,而且氣色也會改善不少,這讓很多人為之心動,不過,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種,很多朋友不知道用哪一種好,對此,下面就為朋友們說一說中藥方劑木瓜檳榔丸,它是一種效果非常好的養(yǎng)生法,并且也是很多朋友共同使用的養(yǎng)生秘訣。
【處方】檳榔60克 吳茱萸15克(湯浸七次,焙干,炒)木瓜1枚(大者)木香30克
【制法】為末。切木瓜頭作蓋,去瓤納藥末蓋好,竹簽簽定,蒸爛,去皮,細研,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濕腳氣上攻,心神悶亂,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以溫酒下三十丸。
【摘錄】方出《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名見《普濟方》卷二四二
木瓜檳榔丸雖然能夠很好的緩解我們日常一些疾病。但是靠著方劑的功效來緩解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首先應該改善飲食習慣,這才是非常重要的。www.cndadi.net
擴展閱讀
人的身體是一個復雜的生理系統(tǒng),如果生病,就會影響身體健康。中藥方劑恰恰可以在治愈病癥的同時順帶調理修復其它受損的器官機能,是很多患者的福音,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檳榔煎丸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檳榔(銼)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獨活(去蘆頭)半兩,白牽牛(略炒)半兩,黑牽牛(略炒)半兩。
【制法】上為末,用大皂角1尺以上者1梃,挼汁煎膏,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毒瘡疥,一切風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臨臥溫酒或熱水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六
【處方】檳榔3兩(銼,搗為末,酒1升熬成膏),吳茱萸(為末,醋1升熬成膏)1兩,京三棱(為末,醋半升熬成膏)1兩,硫黃1兩,巴豆1兩(去皮,以絹袋子盛,用水5升與硫黃同煮及1升將硫黃與巴豆同研),木香1兩,白豆蔻(去皮)1兩,肉豆蔻(去殼)1兩,桂(去粗皮)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高良姜1兩,蓽撥1兩,訶黎勒皮1兩,白術1兩,胡椒1分,當歸(切,焙)半兩,干漆(炒煙出)半兩,草豆蔻(去皮)1兩。
【制法】上為末,與前三味膏同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痃癖氣及兩脅積聚,并婦人血刺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5丸,生姜湯送下,食后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三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紹了關于檳榔煎丸的作用資料,希望對有需要的人有幫助。檳榔煎丸的作用是比較多的,只有多了解的它的人才可以將它的作用發(fā)揮出來,所以說在生活中應該要多去認識一些疾病和藥材,這樣對自己是挺有幫助的。
大檳榔丸作為一種中藥方劑,不僅對疾病的治療效果令人非常滿意,而且 應用范圍也非常廣泛。對于大檳榔丸這種比較受歡迎的方劑,我們更應該要了解它的吃法,這樣我們就可以在生活更好的運用它了。
【別名】檳榔丸
【處方】檳榔3兩,桂心3兩,附子2兩(炮),栝樓3兩,杏仁3兩(熬),干姜2兩,甘草(炙)2兩,麻黃3兩(去節(jié)),黃耆3兩,茯苓3兩,厚樸2兩(炙),葶藶3兩(熬),椒目3兩,吳茱萸5合,白術3兩,防己2兩。
【制法】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老小水腫;虛腫;大病客腫作喘病。
【用法用量】檳榔丸(《千金翼》卷十九)。
【注意】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生蔥、桃李、雀肉、大醋。
【摘錄】《外臺》卷二十引《范汪方》
以上就是大檳榔丸的一個介紹, 希望通過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對于這一個養(yǎng)生方劑的選擇問題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們運用一些比較科學的方法,幫助自己達到養(yǎng)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檳榔子丸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中藥方劑,能夠讓我們的身體狀況得到改善,大家應該都知道檳榔子丸功效是挺多的,對于具體的檳榔子丸的作用,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介紹。
【處方】檳榔子6分,桔梗4分,當歸4分,人參5分,桂心4分,前胡4分,橘皮3分,厚樸3分(炙),白術4分,甘草5分(炙),烏頭4分(炮),干姜4分,茯神4分,鱉甲5分(炙),大黃4分,龍齒6分(炙)。
【制法】上藥治下篩,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腹內痃癖氣滿,胸背痛,不能食,日漸羸瘦,四肢無力,時時心驚。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飲汁送下,1日2次,加至20丸;酒下亦得。
【注意】忌醋、莧菜、生蔥等。
【摘錄】《外臺》卷十二引《延年秘錄》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后,大家是否對檳榔子丸有一定的了解了呢。其實檳榔子丸本身是沒有什么害處的,但是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有些人不適合服用,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吃之前,咨詢醫(yī)生,問清楚后再食用。
大家想養(yǎng)生的話不妨通過一些中藥方劑來調節(jié),這樣既可以維持身心的健康,同時,又不會對身體產生不良的影響。那么今天就來看一看解毒檳榔丸到底有哪些功效吧。
【處方】檳榔1兩,黃連1兩,青皮1兩,陳皮(去白)1兩,木香1兩,沉香1兩,巴戟(酒浸,去心)1兩,當歸1兩,廣荗(火炮)1兩,枳殼(炮,去瓤)1兩,香附子(炒)1兩,甘草(去皮炙)1兩,大黃1兩,黃柏3兩,牽牛頭末4兩。
【制法】上為細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抑上奉下,壯陽,強筋骨,添髓,起陽道,益子精,益壽。流濕潤燥,推陳致新,滋陰陽,散郁結,活氣血,發(fā)痛消癢,調血脈。主心火有余,腎水不足,上實下虛,嘔吐酸水,痰涎不利,大便膿血閉澀,風壅精熱,口苦煩燥,涕唾稠,咳嗽,血溺血崩,腹脹氣滿,手足痿弱,四肢無力,面色痿黃;及酒疸食黃,宿食不消,口苦生瘡,骨蒸肺痿,寒熱往來;瘧疾,腸風,痔漏,癥瘕血積,成塊硬積,諸惡瘡疔腫,背疔疽瘡;四方人不服水土,傷寒結胸;婦人赤白帶下,血崩漏不止,血胎艱難。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或40-50丸;調血脈,每服50丸,生姜湯送下,溫酒亦可,食后食前,量病上下。急宜多服,速利三五行為妙。
【摘錄】《普濟方》卷一六九
上面所講的就是關于解毒檳榔丸的一些小常識,這些方劑都是具有針對性的,而對于大多數(shù)朋友們來說,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是非常有必要的。
木瓜丸在中醫(yī)學上屬于是一種效果很好的中藥方劑。根據(jù)相關的一些醫(yī)學研究上認為,這樣的中藥試劑十分的安全、有效,適合很多疾病的癥狀,下面就去認識下木瓜丸這種方劑吧。
【處方】木瓜80g 當歸80g 川芎80g 白芷80g 威靈仙80g 狗脊(制)40g 牛膝160g 雞血藤40g 海風藤80g 人參40g 制川烏40g 制草烏40g
【性狀】為糖衣濃縮丸,除去糖衣后顯黃褐色至黑褐色;味酸、苦。
【炮制】以上十二味,木瓜、威靈仙、雞血藤、牛膝、制川烏、制草烏、人參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其余當歸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與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包糖衣,打光,即得。
【功能主治】祛風散寒,活絡止痛。用于風寒濕痹,四肢麻木,周身疼痛,腰膝無力,步履艱難。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0丸,一日2次。
【注意】孕婦禁用。
【規(guī)格】每10丸重1.8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處方】木瓜5顆(大者)附子30克(炮裂,去皮、臍)熟艾15克(銼,微炒)木香15克 桂心30克 訶黎勒皮30克(煨)人參15克(去蘆頭)肉豆蔻15克(去殼)厚樸1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白術30克 高良姜15克(銼)鹽60克(濕紙裹,燒令通赤)
【制法】上件藥搗羅為末,切木瓜頭,去瓤,納諸藥末,即以截下木瓜蓋上,以竹釘簽定,于甑中蒸令爛熱,木臼中入軟蒸餅相和搗,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肝經風冷,轉筋入腹,手足逆冷。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生姜湯下,不計時候。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三
【處方】木瓜30克(干者)赤茯苓30克 冰香15克 桂心7.5克 沉香30克 陳橘皮30克(湯浸,去白、瓤,焙)紫蘇莖葉30克 柴胡30克(去苗)高良姜30克(銼)赤芍藥15克 檳榔60克 吳茱萸22.5克(湯浸七遍,焙干,微炒)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腳氣。心腹脹滿,腳膝浮腫,上氣喘促。
【用法用量】每服不計時候,以溫酒下30丸。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
【處方】熟干地黃(洗,焙)陳皮(去瓤)烏藥各120克 黑牽牛子90克(炒)石南藤 杏仁(去皮、尖)當歸 蓯蓉(酒浸,焙)木瓜 續(xù)斷 牛膝(酒浸)各60克 赤芍30克
【制法】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腎經虛弱,腰膝沉重少力,腿部腫癢,注破生瘡,腳心隱痛,筋脈拘攣,或腰膝緩弱,步履艱難,舉動喘促,面色黧黑,二便秘澀,飲食減少。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腹時用木瓜煎湯或溫酒送下。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一
現(xiàn)在大家知道了吧,木瓜丸的對疾病的療效有很多,對我們恢復健康很有幫助。
眾所周知,木香檳榔丸是一種對很多病癥都有治療效果的中藥方劑,中醫(yī)很早就有關于木香檳榔丸的相關描述?,F(xiàn)代醫(yī)學也證明了木香檳榔丸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那么你知道它應該如何食用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木香50g 檳榔50g 枳殼(炒)50g 陳皮50g 青皮(醋炒)50g 香附(醋制)150g 三棱(醋制)50g 莪術(醋制)50g 黃連50g 黃柏(酒炒)150g 大黃150g 牽牛子(炒)200g 芒硝100g
【性狀】為灰棕色的水丸;味苦、微咸。
【炮制】上十三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行氣導滯,瀉熱通便。用于濕熱內停,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胃腸積滯,脘腹脹痛,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3次。
【注意】孕婦禁用。
【貯藏】密閉,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別名】檳榔木香丸(《赤水玄珠》卷九)。
【處方】郁李仁 皂角(酥炙)半夏曲各60克 檳榔 枳殼(麩炒)木香 杏仁(去皮、尖)青皮(去白)各30克
【制法】上為細末,另用皂角120克,以漿水搓揉熬膏,更入熬蜜少許和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痰食停積,三焦氣滯,脘腹痞滿,大便秘結。
【用法用量】每用50丸,食后生姜湯送下。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三
【處方】木香 檳榔 青皮 陳皮 莪術(燒)黃連(麩炒)各30克 黃柏 大黃各90克 炒香附 牽牛子各120克
【制法】上為細末,水泛為丸,小豆大。
【功能主治】行氣導滯,攻積泄熱。治積滯內停,脘腹痞滿脹痛,大便秘結,以及赤白下痢,里急后重等。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生姜煎湯送下。
【備注】方中木香、香附通行三焦氣滯;青皮、胨皮疏理肝胃之氣;黃連、黃柏清熱燥濕;檳榔,牽牛下氣導滯;莪術破血中滯氣;大黃攻積通便。諸藥配伍,共奏行氣導滯,攻積泄熱之功。
【摘錄】《儒門事親》卷十二
文中不僅給大家介紹了木香檳榔丸的功效作用,還給大家分析了木香檳榔丸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成,對于怎么吃也有所提及,我們可以試著記一下,說不定哪天就能用上。
沉香檳榔丸,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這種藥用價值很豐富的中藥方劑吧。那么,你對沉香檳榔丸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沉香檳榔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嗎?它又有哪些營養(yǎng)價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話,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處方】沉香 檳榔 檀香 木香 丁皮 三棱(炮,銼)莪術(炮,銼)神曲(炒)谷芽(洗,焙)厚樸(洗,焙)蒼術(洗,焙)使君子肉(銼,以瓦焙干)青皮(去白)陳皮(去白)縮砂仁 益智仁 凈香附 枳殼 良姜各15克 粉草(炙)45克
【制法】上藥除沉香、檳榔、檀香、丁香、丁皮不過火,余十五味銼焙,仍同沉香等為末,水煮面糊為丸,如麻仁大。
【功能主治】主過食生冷,停寒在里,面黃肌瘦,乳癖,腹脹作痛,諸疳蟲積。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溫米清湯送下,不拘時候。若小兒不能吞咽,煉蜜丸如芡實大,每以1~2丸,溫湯化服。
【摘錄】《活幼心書》卷下
上文介紹了沉香檳榔丸的妙用,可見它的功能有很多,是不可多得的好方劑。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前請一定要了解清楚相關的用藥禁忌哦。
由于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大家吃的是越來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中醫(yī)中的方劑治療是一種十分溫和的方法,可以在對抗疾病的同時調理身體機能,滋潤修復,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檳榔四消丸。
【處方】檳榔(焦)32兩,枳實(炒)12兩,山楂(焦)12兩,木香4兩,砂仁4兩,厚樸(炙)16兩,橘皮12兩,香附(炙)12兩,二丑(炒)8兩,大黃12兩,麥芽(炒焦)8兩,青皮(炒)12兩,芒消4兩,黃芩8兩。
【制法】上為細粉,過羅,用冷開水泛為小丸。
【功能主治】消化食水,順氣寬胸。主宿食停水,氣逆結滯,胸腹脹滿,兩脅膨悶。
【用法用量】每服2錢,溫開水送下。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像檳榔四消丸之類的這些中藥的方劑都是把幾種中藥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經過反復的療效驗證其可行性后才會運用的,大家可以放心服用。但如果出現(xiàn)什么不適,一定要即時就診。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齡,就會患有一些疾病,因此在對藥物進行選擇時,一定要注意不能隨意,對檳榔四消丸(水丸)這種中藥方劑也是一樣,需要先對它進行很好的了解,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處方】檳榔200g 大黃(酒炒)400g 牽牛子(炒)400g 豬牙皂(炒)50g 香附(醋制)200g 五靈脂(醋炒)200g
【性狀】為淺褐色至褐色的水丸;氣微香,味苦、辛。
【炮制】上六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消食導滯,行氣瀉水。用于食積痰飲,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噯氣吞酸,大便秘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注意】孕婦忌服。
【貯藏】密閉,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以上就是利用檳榔四消丸(水丸)治療疾病的一些常見的方法和常識問題了,最后提醒一下在利用檳榔四消丸(水丸)治療疾病的的同時一定注意日常的飲食習慣,這樣才能保證其治療的效果。
人的身體是一個復雜的生理系統(tǒng),如果生病,就會影響身體健康。中藥方劑恰恰可以在治愈病癥的同時順帶調理修復其它受損的器官機能,是很多患者的福音,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木瓜牛膝丸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木瓜大者3~4個(切開蓋,去瓤,用糯米漿浸過,焙干,為末,卻將鹽末入瓜內令滿,仍用蓋針定,蒸三次,爛研作膏)川烏(大者,去皮、尖,用無灰酒適量浸,薄切,酒煮干,研為膏)90克 牛膝(酒浸)萆薢 茴香(炒)羌活 青皮 青鹽(別研入)狗脊(燎去毛)巴戟 海桐皮各30克
【制法】上為末,入青鹽和勻,將前二膏搜為丸,如硬,再入酒,杵數(shù)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腎氣,壯筋骨。治寒濕腳氣,腳弱無力,或腫急疼痛,兼治婦人血風。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服時用鹽湯或鹽酒任下。
【摘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三
通過上面對木瓜牛膝丸各個方面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于木瓜牛膝丸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基本知道了木瓜牛膝丸對于一些疾病的功效。
附子木瓜丸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方劑,但是不經常服用這種藥的人對于附子木瓜丸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附子木瓜丸是怎樣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處方】附子(重半兩者)10枚,(以黑豆1升,水3碗,銀石器慢火煮之,候豆熟附子軟,切,焙干),牛膝(酒浸,切,焙)6兩,羌活(去蘆頭)4兩,茴香子(舶上者,炒)2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2兩,巴戟天(去心)2兩,木瓜(宣州者,去皮核)6兩(蒸軟,用新沙盆研成膏,和前藥,如干,加薄面糊少許)。
【制法】上七味,六味為末,以木瓜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下元久虛,腰膝無力,步履甚艱,或發(fā)疼痛,飲食進退,久服諸藥未成痊效者。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食前鹽湯送下。中病即止,不必常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九
在我們閱讀完上文后可以發(fā)現(xiàn)附子木瓜丸不僅僅可以增強抵抗力還是治病的良方,我們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了解附子木瓜丸的特性就能很好的利用,很容易就能達到養(yǎng)生保健的效果哦!
疾病發(fā)生的時候真的是很可怕的,人們總是為自身的健康狀況擔憂,所以很有必要在平時積累一些醫(yī)藥知識以備不時之需,中藥方劑由于對人體的副作用極小,成為了首選。豹骨木瓜丸就是這樣的一種,你對它了解嗎?
【處方】豹骨4兩,木瓜6兩,黃耆8兩,白芍8兩,黃柏8兩,當歸8兩,山藥4兩,鎖陽4兩,枸杞子4兩,龜版4兩,菟絲子4兩,破故紙6兩,杜仲6兩,五味子6兩,川牛膝1斤,熟地2斤。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腰膝腿疼,腳膝拘攣,筋骨無力;肝腎雙虧,兩腿麻木。
【用法用量】每服2錢,空心以白開水送下。
【注意】熱癥忌服。小兒不用。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禹縣方)
怎么樣,現(xiàn)在了解豹骨木瓜丸了嗎?是不是覺得它很神奇,祖國醫(yī)學就是這么神秘而強大,我們平時可以多看一些這方面的知識,說不定哪天就能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