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嬰艾葉湯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心靜才是養(yǎng)生之本。隨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社會性的關(guān)注焦點,養(yǎng)生除帶給我們好的身體,更有心靈的健康。我們該怎么進行科學(xué)的中醫(yī)養(yǎng)生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保嬰艾葉湯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對于保嬰艾葉湯這種方劑,我們應(yīng)該要先了解它的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之后,才可以食用。下面是關(guān)于保嬰艾葉湯怎么吃的相關(guān)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閱讀一下,對食用有很大的幫助。
【處方】陳艾葉(炒)1兩,當歸1兩,干姜半兩,木香半兩,厚樸(制)半兩,肉豆蔻半兩,草果半兩,良姜1兩,丁香1兩,甘草5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冷痢肚痛。
【用法用量】粟米煎服。
【摘錄】《普濟方》卷三九六
【處方】陳艾葉(炒)1兩,當歸1兩,干姜半兩,木香半兩,制厚樸(銼)半兩,肉豆蔻半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冷痢肚痛。
【用法用量】粟米煎服。
【摘錄】《永類鈐方》卷二十一
上文介紹了保嬰艾葉湯的食用方法,我們可以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法,采納后好好利用保嬰艾葉湯來為我們的健康護航。
擴展閱讀
說到養(yǎng)生,很多人會侃侃而談,由此可知,大家對于養(yǎng)生的關(guān)注。那么大家了解中藥方劑嗎?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藥方劑艾葉湯的有關(guān)介紹。
【處方】艾葉3兩,阿膠3兩,芎藭2兩,當歸3兩,甘草1兩。
【功能主治】妊娠2-3月至8-9月,胎動不安,腰痛,已有所下。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納膠令消,分3服,日3次。
【摘錄】方出《千金》卷二,名見《產(chǎn)孕集》卷上
【處方】艾葉(炒)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黃連(去須)1兩,茯神(去木)1兩,桑耳1兩,代赭1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銼)1兩,白茅根(切)1兩,白芷1兩,阿膠(炒燥)1兩,白術(shù)3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胎漏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姜5片,同煎至8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四
【處方】艾葉1兩,訶黎勒1兩(煨,用皮)。
【功能主治】霍亂后,洞下不止。
【用法用量】以水2大盞,煎至1盞,去滓,分溫3服。如人行5里,溫再服。
【摘錄】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見《普濟方》卷二○一
【處方】艾葉半斤。
【功能主治】倒產(chǎn)及子死腹中。
【用法用量】以酒4升,煮取2升,分溫服。
【摘錄】方出《證類本草》卷九引《子母秘錄》,名見《圣濟總錄》卷一五九
【處方】艾葉(炙干)3分,桑上寄生(銼,炒)1兩半,人參2兩,茯神(去木)3分,阿膠(炙令燥)3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外因驚動,胎內(nèi)不安,轉(zhuǎn)移不寧。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以水1盞,加糯米半合,蔥白3寸(并須切),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四
【處方】艾葉2兩,丹參2兩,當歸2兩,麻黃2兩,人參3兩,阿膠3兩,甘草1兩,生姜6兩,大棗12枚。
【功能主治】妊娠2月,中風(fēng)寒,有所動搖,心滿,臍下懸急,腰背強痛,卒有所下,乍寒乍熱。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外臺》引作“艾湯”。
【注意】忌海藻、菘菜。
【摘錄】《千金》卷二
【處方】生艾葉(搗,絞取汁)1盞,阿膠(炙令燥)半兩,蜜1合。
【功能主治】妊娠卒下血不止,胎上逼心,手足逆冷欲死。
【用法用量】煎取1盞,去滓,分為2服,溫溫服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五
【處方】艾葉(炒)1兩,芎藭1兩,當歸(炙,銼)1兩,干姜(炮)1兩,白術(shù)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胞中虛冷,致胎萎燥不長。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以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日3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五
【處方】艾葉(去梗,炙)1分,白芷1兩,阿膠(炙令燥)1兩,白術(shù)(銼,炒)1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兩,黃連(去須)1兩,茯神(去木)1兩半,地榆皮1兩半,赤石脂(研)1兩半,黃芩(去黑心)半兩,肉豆蔻(去殼)1枚。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下痢。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加生姜5片,煎至8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六
【處方】艾葉(搗成末)1兩,阿膠(炙令燥)半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墮胎后,血出不止,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5分,去滓,空腹服之。未效更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八
【處方】艾、參、苓、術(shù)、芎、歸、白芍、熟地、黃耆、阿膠、陳皮、香附、前胡、杜仲、烏梅、生姜。
【功能主治】益精。主妊娠二月,胎動不安。
【摘錄】《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二
【處方】伏道艾葉、生姜各等分,杏仁(生,去皮尖)、松節(jié)明子木。
【功能主治】男女虛勞咳嗽,痰涎不止。
【用法用量】力中杏仁。松節(jié)明子木用量原缺。
【摘錄】《普濟方》卷二三一
【處方】艾葉、苧麻葉、槐葉、柳葉、白及、防風(fēng)、白芷、升麻各等分。
【功能主治】陰(匿蟲)。
【用法用量】上曬燥,為粗末,入麝少許,以器貯馬桶內(nèi),點著,令患者坐馬桶上,遮緊勿走煙,熏兩個時辰。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二十四
【處方】艾葉半兩(細銼,炒微黃),生干地黃半兩,阿膠1分(杵碎,炒令黃燥,為末)。
【制法】上藥和勻,分為2服。
【功能主治】傷寒衄血及吐血,連日不絕,欲死。
【用法用量】每服以水1中盞,煎至5分,去滓,下赤馬通汁1合半,攪令勻,不拘時候,放溫頻服。以愈為度。
【摘錄】《圣惠》卷十
【處方】艾葉(炒)半兩,白芍藥3分,熟干地黃(焙)1兩,干姜(炮)半兩,阿膠(炙令燥)1兩,甘草(炙)1分。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墜墮顛撲,內(nèi)傷臟氣,吐唾出血。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四五
【處方】防風(fēng)3兩,大戟2兩,艾5兩。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婦人陰中腫痛不可近者。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5升,溫洗陰中,日3次。
【摘錄】方出《外臺》卷三十四引《經(jīng)心錄》,名見《醫(yī)統(tǒng)》卷八十三引《錄驗》
上面介紹了艾葉湯的做法,不同的養(yǎng)生方劑帶給我們的功效與作用是不同的,所以飲用一些方劑還是有好處的。
對于保嬰散,我想有些人可能聽說過,甚至服用過,但是有些人就是沒有聽說過了。沒有聽說過的沒關(guān)系,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好好講講什么是保嬰散。
【處方】蟬蛻5錢,鉤藤2錢,菖蒲5錢,生梔5錢,天麻5錢,黃連5錢,川貝5錢,薄荷2錢,橘紅5錢,僵蠶2錢,粉草2錢,膽星4錢,牛黃1分,梅片3分,朱砂5分。
【制法】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清肺鎮(zhèn)驚,解熱化痰。主小兒驚癇,抽搐痰鳴,發(fā)熱喘促,口唇焦裂,喉痛舌腫,熱毒發(fā)斑,疹后熱盛,肺火咳嗽。
【用法用量】周歲以下小兒每服1分,周歲以上酌加,最多3分,白開水送下。
【注意】忌五辛發(fā)物。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上文是關(guān)于保嬰散的介紹和分析,希望在大家的生活中能有參考的價值。另外 一定要合理的用藥,這才是保證生命健康的標準。
大家想養(yǎng)生的話不妨通過一些中藥方劑來調(diào)節(jié),這樣既可以維持身心的健康,同時,又不會對身體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那么今天就來看一看保嬰丸到底有哪些功效吧。
【處方】麻黃16兩,連翹4兩,生石膏8兩,滑石8兩,羌活6兩,天麻4兩,梔子(炒)2兩,細辛4兩,防風(fēng)4兩,獨活4兩,甘草4兩,全蝎2兩,薄荷2兩,白芍2兩,大黃2兩,荊芥2兩,黃芩2兩,川芎2兩,桔梗2兩,菊花2兩,當歸2兩,白術(shù)(炒)2兩,砂仁1兩。
【制法】上為細末,每16兩細末兌百草霜2兩,合勻,煉蜜為丸,每丸重1錢。
【功能主治】清熱解表,發(fā)散風(fēng)寒。主小兒感冒風(fēng)寒,頭疼發(fā)熱,鼻流清涕,身燒體倦。
【用法用量】每服1丸,溫開水送下,1日2次。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以上就是本文對保嬰丸的一些介紹,我們在平時生活中可以多多積累這方面的信息,一定會對周圍的人有所幫助的。
相信很多朋友的身體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問題,那種不適的感覺是最痛苦的事情,怎么樣能改善這樣的現(xiàn)象呢?中醫(yī)方劑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保嬰丹的制作方法。
【處方】纏豆藤1兩5錢(8月內(nèi)收取毛豆梗上纏繞紅黃大者,陰干),生地黃1兩,山楂肉1兩,牛蒡子1兩,辰砂1兩(水飛,研細),黑豆30粒,新升麻7錢5分,獨活2錢,甘草5錢,當歸(酒浸)5錢,赤芍藥5錢,黃連5錢,桔梗5錢,連翹7錢,苦絲瓜2條(5寸長者,來年經(jīng)霜為妙,燒灰存性用)。
【制法】上藥各為末,和勻,凈砂糖為丸,如李核大。
【功能主治】小兒痘瘡未出,每遇春分、秋分時服此,其痘毒能漸消散。若服3年6次,其毒盡消,痘出必稀,可保無虞。主
【用法用量】每服1丸,濃煎甘草湯化下。前項藥須取精好者,遇春、秋2分或正月十五日修合。
【摘錄】《醫(yī)統(tǒng)》卷九十一
從上面的描述中我們了解到保嬰丹對人體的養(yǎng)生功效是顯著的,但對于它的食用方法我們也必須要了解并且掌握。
艾草這種中藥材在生活中非常的常見,但是也掩蓋不了它自身所擁有的藥用價值,而且艾草具有一股特殊的氣味,不少的家庭在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的時候,會在家門前掛一些艾草來驅(qū)除蚊蟲。也有很多中醫(yī)會使用曬干的艾草進行艾灸,但是有些人使用艾葉煲湯,那么使用艾葉煲湯的功效是什么呢?
一、艾草煲排骨的功效與作用
1、抗菌消炎抗病毒
艾草煲排骨能抗菌消炎也能抗病毒,因為艾草本身是一種中藥材,它含有大量的揮發(fā)油和黃酮類物質(zhì),以及天然多糖,這些物質(zhì)能抑制人體內(nèi)病菌的活性,也能減少病毒對人體組織細胞的傷害,而排骨中則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yǎng)成分,能緩解身體虛弱,平時把它們放在一起煲制后食用對增強身體素質(zhì)有很大的好處。
2、理氣活血溫經(jīng)安胎
艾草煲排骨還能理氣活血,也能溫經(jīng)安胎它對人類的氣血不和與氣血不暢,都有明顯調(diào)理作用,除此以外,女性在懷孕以后,用艾草煲排骨吃,還能溫經(jīng)止血,也能安胎,可以預(yù)防先兆流產(chǎn),也能減少胎動不安,對促進胎兒健康發(fā)育有很大的好處。
3、補中益氣滋補脾胃
艾葉煲排骨能補中益氣,也能滋補脾胃,因為排骨中含有多種對人體有滋補功效的營養(yǎng)成分,它能緩解身體虛弱,也能促進身體代謝,而且能調(diào)理脾胃,提高身體消化功能,對人類的脾胃虛寒以及體弱多病都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4、強壯筋骨
平時多吃一些艾葉煲排骨還能強壯筋骨,因為艾葉煲排骨中不單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鈣,它還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鐵和鋅,這些物質(zhì)對人體筋骨發(fā)育都有明顯促進作用,而且能加快人體對鈣的吸收,可以提高骨骼密度,能減少骨質(zhì)疏松和骨關(guān)節(jié)疾病發(fā)生。
二、艾草煲雞湯有什么功效
艾草煲雞湯是客家人的傳統(tǒng)滋補湯,具有極好的滋補功效。據(jù)說梅州當?shù)嘏栽谧伦悠陂g必須喝艾草煲雞湯,它不僅非常適合產(chǎn)后虛弱的婦女,對于男性來說,也同樣具有滋補、暖胃的功效。這款湯除了滋補功效外,味道也非常吸引人,草木的清香,結(jié)合肌肉的甘醇,喝起來非常舒服暖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