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氣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物質(zhì)是健康的基礎(chǔ),精神是健康的支柱,運動是健康源泉,科學(xué)是健康的法寶!社會的發(fā)展讓更多人注意到了養(yǎng)生這個話題,養(yǎng)生不再是停留在紙面,也更是我們生活中必須去實踐的。如何避免關(guān)于中醫(yī)養(yǎng)生的誤區(qū)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理氣丸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請收藏。
理氣丸是一種中藥方劑,這類藥物還是常見到的,而且它對人體疾病改善有著很好的效果,對它的選擇也可以放心進行,不過在吃這類藥的時候,還需要一些方式方法。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杏仁 桂心各30克 益智子 干姜各60克
【制法】上四味,研為細(xì)末,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氣虛弱,外感寒邪,短氣不足以息。
【用法用量】空腹時每服3丸。以知為度。
【摘錄】《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七
【處方】陳皮(去白)1兩,青皮(去白)1兩,五靈脂1兩,玄精石1兩。
【制法】上為末,生姜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諸氣。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生姜湯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八一
【處方】杏仁(去皮尖,麩炒,別研)1兩,桂枝(去皮)1兩,益智(去皮)2兩,干姜(炮)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以鐘乳粉為衣。
【功能主治】氣不足,動便喘咳,遠(yuǎn)行久立皆不任,汗出鼻干,心下急,痛苦悲傷,臥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以米湯送下。
【摘錄】《三因》卷十三
【處方】枳殼(麩炒,去瓤)半兩,蓬莪術(shù)半兩,半夏(洗7次)2錢,姜黃2錢,甘松(去土)2錢,陳皮(去白)7錢半,大麥糵(炒)7錢半。
【制法】上為細(xì)末,水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常服消導(dǎo)滯氣。主胸中噎塞,氣澀不通,酒食所傷。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煎陳皮湯送下。
【摘錄】《御藥院方》卷三
【處方】橘紅1兩,桔梗半兩,桂心半兩,檳榔半兩,木香1分,杏仁(去皮尖)1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息積。脅下滿,氣逆,不妨于食,連年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未知,加至30丸,姜湯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一七一引《仁存方》
【處方】杏仁1兩,桂心1兩,益智子2兩,干姜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氣不足。
【用法用量】每服3丸,食前服,以知為度。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理者,補不足而損有余也。杏仁散肺氣,桂心助肝氣,干姜溫脾氣,益智收腎氣,補火以生土也。
【摘錄】《千金》卷十七
【處方】香附子1兩,縮砂仁1錢,木香1錢,白豆1錢,蔻仁1錢,甘草1錢,甘松1錢,丁香1錢,姜黃半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人有冷,氣道凝澀。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以生姜湯送下。
【摘錄】《雞峰》卷二十
【別名】理氣舒肝丸
【處方】蔻仁2兩6錢7分,砂仁1兩3錢4分,草果仁1兩3錢4分,木香6錢7分,三棱6錢7分,檳榔1兩,雞內(nèi)金1兩3錢4分,盔沉1兩3錢4分,甘草6錢7分,枳殼6錢7分,山楂6錢7分,姜夏6錢7分,白術(shù)6錢7分,烏藥6錢7分,川軍2兩,二丑2兩,神曲1兩,公丁香1兩,貢樸1兩,貢桂1兩,莪術(shù)6錢7分,青皮1兩,陳皮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水泛為丸,如黃豆大,朱砂為衣??捎么蓧A存以免風(fēng)干。
【功能主治】舒肝理氣,開郁導(dǎo)滯。主男女之氣滯肝郁,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每服20丸。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吉林方)
【處方】焦術(shù)、陳皮、厚樸、麥芽、半夏、檳榔、神曲、枳殼、草果、南星、木香、茯苓、甘草。
【功能主治】宿食,脈沉滑屬壯者。
【摘錄】《醫(yī)學(xué)集成》卷一
大家看過對理氣丸的介紹之后,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吧,有沒有覺得很長知識呢,活到老學(xué)到老啊,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fā)揚下去。
ys630.coM延伸閱讀
中藥方劑有很多種,有一些是大家很熟悉的,有一些大家不是很熟,那么大家知道理氣健脾丸是什么嗎?關(guān)于理氣健脾丸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白術(shù)(炒)180兩,神曲(炒)75兩,茯苓90兩,香附(炙)61兩,枳實(炒)45兩,砂仁60兩,橘皮90兩,甘草(炙)60兩,法半夏60兩,桔梗45兩,蓮子肉60兩,山楂60兩,當(dāng)歸180兩,山藥60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冷開水為小丸。
【功能主治】理氣健脾,和胃寬中。主憂思過度,脾虛氣逆,身體倦怠,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2-3錢,溫開水送下,1日2次。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處方】白術(shù)(土炒)6兩,歸身(酒洗)6兩,陳皮(洗)3兩,白茯苓3兩,黃連(姜炒)2兩,香附(醋炒)2兩,枳實(麩炒)2兩,桔梗1兩5錢,山楂(去核)2兩,半夏(姜炒)2兩,神曲(炒)2兩,木香5錢。
【制法】上為末,荷葉煮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傷食。脾胃虛弱,不思飲食,嘔吐泄瀉,胸痞腹脹,噎膈,非虛勞咳嗽吐痰,大便頻數(shù),或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白湯送下。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四引高大尹方
【處方】白術(shù)、陳皮、山楂、香附、木香、半夏、茯苓、神曲、黃連、當(dāng)歸、芍藥(一方無芍藥)。
【制法】荷葉燒飯為丸。
【功能主治】脾胃虛弱,久瀉久痢。
【用法用量】口服。
【摘錄】《醫(yī)方集解》
【處方】炒白術(shù)6兩,陳皮2兩,半夏3兩,茯苓3兩,當(dāng)歸6兩,枳殼1兩5錢,白芍1兩5錢,山楂1兩,香附2兩,神曲2兩5錢,炙草2兩,廣木香5錢,山藥3兩,蓮肉1兩,黃連5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舒氣健脾。主
【用法用量】每服3錢,開水送下。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大同方)
理氣健脾丸雖然能夠很好的緩解我們?nèi)粘R恍┘膊?。但是靠著方劑的功效來緩解是遠(yuǎn)遠(yuǎn)不夠的,我們首先應(yīng)該改善飲食習(xí)慣,這才是非常重要的。
對于人類來說,養(yǎng)生是很重要的,畢竟身體會健康,而且氣色也會改善不少,這讓很多人為之心動,不過,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種,很多朋友不知道用哪一種好,對此,下面就為朋友們說一說中藥方劑寬中理氣丸,它是一種效果非常好的養(yǎng)生法,并且也是很多朋友共同使用的養(yǎng)生秘訣。
【處方】木香半兩,青皮1兩,陳皮1兩,檳榔半兩,白蔻仁半兩,蘿卜子半兩,蓽澄茄半兩,干姜半兩,胡蘆巴半兩,丁香皮半兩,厚樸半兩,黑牽牛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水煮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順理諸氣,寬利胸膈,調(diào)和脾胃,消化痞滯,升降陰陽,進美飲食。主心腹脹滿,腹助刺痛,嘔噦痰水,噫聞食臭,全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生姜湯送下。
【摘錄】《雞峰》卷二十
【處方】枳實1斤,檳榔1斤,青木香1斤,丁皮1斤,神曲1斤,蒼術(shù)1斤,香附子1斤,葛根1斤,蓽澄茄半斤。
【制法】上為細(xì)末,水糊為丸。
【功能主治】寬中理氣。主脾胃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50丸,酒、水、生姜湯任下,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方》卷二十四引《德生堂方》
通過本文對于寬中理氣丸的一些介紹,我們知道隨著現(xiàn)在時代的不斷進步,各式各樣的養(yǎng)生方法不斷的沖擊著人們的視線,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要選擇對適合自己的,因為不一樣的養(yǎng)生方劑是有針對性的。
我們都知道中藥方劑理氣湯是由純天然的中藥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時候還是按照正確的食用方法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人參 茯苓 白術(shù) 甘草 川芎 當(dāng)歸 白芍 枳實 枳殼 木香 烏藥 香附 陳皮 砂仁桔梗
【功能主治】益氣養(yǎng)血,理氣消滯。治妊娠氣血兩虛,寒氣客于臟腑致成胸痞。氣上沖胸,心下脹滿,胃脘作痛,飲食不進。
【用法用量】水煎服。
【備注】方中參、苓、術(shù)、草以益元氣,芎、歸、白芍以補陰血,木、砂、陳、附運氣散寒,桔梗祛胸膈之滿,烏藥順中下二焦之氣,枳殼、枳實上下分消其滯。諸藥合用,不獨無形者立散,即有形者亦可漸除,且祛邪而不傷正,誠如《內(nèi)經(jīng)》所言:“有故無殞,亦無殞也?!?/p>
【摘錄】《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處方】半夏5兩,橘皮4兩,官桂3兩,人參2兩,甘草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身體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錢,水3盞,加生姜10片,煎1盞,去滓服。
【摘錄】《普濟方》卷一五四引《指南方》
【處方】香附2錢,川芎8分,青皮8分,厚樸1錢,烏藥1錢,桔梗6分,玄胡8分,柴胡8分。
【功能主治】滯氣。
【摘錄】《脈癥正宗》卷一
【處方】半夏(湯洗)3兩,桔梗1兩,官桂2兩,人參1兩,橘皮(洗,干)2兩,甘草半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痰飲臂痛。
【用法用量】每服5錢,水2盞,加生姜5片,煎1盞,去滓,食前服。
【摘錄】《女科百問》卷上
上面介紹了理氣湯的做法,不同的養(yǎng)生方劑帶給我們的功效與作用是不同的,所以飲用一些方劑還是有好處的。
大家都清楚,現(xiàn)代都市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每天疲憊不堪,對身體健康的關(guān)注自然就降低了,導(dǎo)致很多疾病的趁虛而入,而中藥中的方劑就可以逐步的改善身體,達到調(diào)理治愈地 效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理氣膏。
【處方】黨參1兩,黃耆1兩,蒼術(shù)1兩,白術(shù)1兩,蓬術(shù)1兩,香附1兩,柴胡1兩,青皮1兩,陳皮1兩,枳實1兩,南星1兩,半夏1兩,厚樸1兩,檳榔1兩,山楂1兩,草果1兩,羌活1兩,防風(fēng)1兩,前胡1兩,蘇子1兩,杏仁1兩,烏藥1兩,郁金1兩,川芎1兩,當(dāng)歸1兩,白芍1兩,黃芩1兩,黃連1兩,黃柏1兩,梔子1兩,葶藶1兩,桔梗1兩,桑皮1兩,吳萸1兩,瓜蔞1兩,白芷1兩,麥芽1兩,木通1兩,澤瀉1兩,赤苓1兩,延胡1兩,靈脂1兩,大黃1兩,黑丑1兩,官桂1兩,草烏1兩,紅花1兩,菖蒲1兩,皂角1兩,木鱉仁1兩,僵蠶1兩,全蝎1兩,山甲1兩,白芥子1兩,蘿卜子1兩,川楝子1兩,川椒1兩,細(xì)辛1兩,木香1兩,藿香1兩,茴香1兩,靈仙1兩,乳香1兩,沒藥1兩,巴仁1兩,甘草1兩。
【制法】油熬丹收,牛膠2兩,蘇合丸3錢攪。另用姜、蔥、韭、蒜、槐、柳、桃、桑枝各半斤,鳳仙全株,油丹熬。薄荷油2錢,和兩膏合并攤貼。
【功能主治】氣郁,氣逆,氣脹,氣痛。
【用法用量】外貼。
【摘錄】《理瀹》
理氣膏作為一種家喻戶曉的中藥方劑,卻常常被人們所遺忘,其實他的功效和作用是出乎我們預(yù)料的,所以大家平時在生活中只要對理氣膏多一些了解,一定對大家的身體有很大的幫助的。
醫(yī)學(xué)博大精深,很多藥都有相似的名稱讓很多患者不解,購買時也會出現(xiàn)失誤,比如宣肺理氣丸,很多藥房都沒有這款藥賣,但是有些醫(yī)院卻有銷售,而有些醫(yī)生則讓患者購買宣肺理氣丸,造成患者對藥物的選擇很盲目。因此有很多患者會咨詢宣肺理氣丸是通宣理肺丸嗎?帶著疑問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宣肺理氣丸屬于中成藥,與通宣理肺丸是不同類型的藥,治療的功效有相似,藥物的成份卻有很大的不同,目前已經(jīng)很少在有有廠家生產(chǎn),因此市場上常用的是通宣理肺丸。
通宣理肺丸,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風(fēng)寒束表、肺氣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癥見發(fā)熱、惡寒、咳嗽、鼻塞流涕、頭痛、無汗、肢體酸痛。
藥物組成:人參15克 蘇葉30克 葛根20克 半夏15克 陳皮22克 前胡22克 茯苓15克 枳殼22克(炒) 桔梗30克 甘草7.5克 木香5.6克 麻黃19克。
使用方法:共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每丸重9克。每服2丸,溫開水送下。
主要治療:感冒風(fēng)寒,發(fā)熱惡寒,鼻塞不通,頭痛無汗,四肢酸懶作疼。
注意事項:
1.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性食物。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3.風(fēng)熱感冒者不適用,其表現(xiàn)為發(fā)熱明顯,微惡風(fēng),有汗,口渴,鼻流濁涕,咽喉腫痛,咳吐黃痰。
4.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患者慎服。
5.有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心病、肺結(jié)核患者出現(xiàn)咳嗽時應(yīng)去醫(yī)院就診。
6.嚴(yán)格按用法用量服用,兒童、年老體弱者應(yīng)在醫(yī)師指導(dǎo)下服用。
7.服藥3天癥狀無緩解,應(yīng)去醫(yī)院就診。
當(dāng)我們了解了文章內(nèi)容后發(fā)現(xiàn)宣肺理氣丸與通宣理肺丸是兩種不同的藥,但是對肺部治療都有效果,患者在選擇藥物時也要選擇適合自己病情的藥,不能亂用藥,會造成藥物刺激身體,形成嚴(yán)重的危害,患者還要知道用藥時,要防止患者對藥物過敏,這樣會出現(xiàn)藥物副作用,其危害極大。
理氣活血湯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對理氣活血湯的功效與作用都有所耳聞,但是如何用理氣活血湯來治愈疾病卻是不太清楚的。今天就帶著大家看看它是如何結(jié)合養(yǎng)生。
【處方】酒大黃6g,枳殼6g,生地15g,劉寄奴9g,赤芍9g,炒桃仁9g。
【功能主治】活血理氣,祛瘀消腫。主撞擊傷目。
【各家論述】方中酒大黃逐瘀通經(jīng),消腫止痛;枳殼行氣;劉寄奴、炒桃仁活血祛瘀;赤芍、生地涼血活血,祛瘀消腫。
【摘錄】《張皆春眼科證治》
【處方】柴胡6g,杭白芍9g,歸尾9g,牡丹皮9g,香附9g,青皮3g,炒梔子6g。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理氣活血。主暴盲。
【各家論述】方中柴胡、香附、青皮疏肝理氣,白芍、歸尾、牡丹皮活血、柔肝、祛瘀,少佐以炒梔子清心瀉火,以防肝郁化火耗損腎陰。
【摘錄】《張皆春眼科證治》
通過上面對理氣活血湯各個方面的詳細(xì)介紹,相信大家對于理氣活血湯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基本知道了理氣活血湯對于一些疾病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