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實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天天常笑容顏俏,七八分飽人不老,逢君莫問留春術,淡泊寧靜比藥好。古今的人們對養(yǎng)生有很多相關的勸諭和詩句,不注意養(yǎng)生,將為我們的生活埋下悲劇的種子。養(yǎng)生達人是如何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容《藍實丸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藍實丸,這是一種中藥方劑的名字,這種藥是由多種常見的藥物組成,用途也是比較廣泛的,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劑。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藍實1兩1分,茯神(去木)1兩1分,防風(去叉)1兩1分,黃連(去須)1兩半,人參半兩,菖蒲3分,遠志(去心)3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時行,心氣奪,耳聾。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溫水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一五
【處方】藍實半兩,決明子半兩,青葙子半兩,枳殼(麩炒微黃,去瓤)半兩,黃連(去須)半兩,地膚子半兩,川大黃(銼碎,微炒)半兩,甘菊花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茺蔚子半兩,車前子半兩,蕤仁(湯浸,去赤皮)半兩,羚羊角屑半兩,防風(去蘆頭)半兩,生干地黃半兩,細辛半兩,赤茯苓半兩,兔肝1具(曬干),鯉魚膽(曬干)7枚。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臟風熱,兩目(目荒)(目荒),視物不明。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以清粥飲送下。
【摘錄】《圣惠》卷三十三
上面介紹了藍實丸是怎樣制作出來的,飲用藍實丸可以幫助我們治療一些方面的問題。但是想要體會到方劑帶來的好處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們才知道哦。大家有沒有興趣試一試呢。
相關閱讀
楮實丸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對很多疾病都有不錯的效果,楮實丸可以說是醫(yī)者喜用,患者樂意接受的一味方劑,但運用不當,服食方法不對,療效會減弱。下面來談談楮實丸的主要功效與服用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能夠為大家?guī)韼椭?/p>
【處方】楮實300克(水淘去浮者,微炒,搗如泥)牛膝250克(去苗)干姜90克(炮裂,銼)桂心150克 附子60克(炮裂,去皮、臍)石斛60克(去根,銼)巴戟60克 麋角屑60克(酥拌,微炒。一方用鹿茸)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千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溫腎壯陽。主下元虛冷憊極。
【用法用量】每日空腹時用溫酒送下30丸,漸加至40丸。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八
【處方】楮實600克(炒)牛膝(酒浸,切,焙)當歸(切,焙)干姜(炮)各30克
【制法】上四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產后感受風寒,腰部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時用酒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六三
【處方】楮實半斤(淘,炒),山芋4兩,桑螵蛸(銼,炒)2兩,枸杞子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精血。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日午鹽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八五
【處方】楮實1升(水淘去浮者,微炒,搗如泥),牛膝半斤(去苗),干姜3兩(炮裂,銼),桂心5兩,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石斛2兩(去根,銼),巴戟2兩,麋角屑2兩(酥拌,微炒)。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暖下元,益陽道。平補下元。主下元虛冷憊極,不能久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漸加至40丸,空心時以溫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九十八
【處方】楮實(微炒)3兩,桂(去粗皮)2分,枳殼(去瓤,麩炒)3分,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兩半,檳榔(煨,銼)1兩半,干姜(炮)1兩半。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冷痹,下焦虛寒,腰腳不隨;風冷濕痹。三焦虛寒;腰痛強直,不得俯仰。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晚食前,溫酒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二十
【別名】神仙楮實丸
【處方】楮實1升(水淘去浮者,微炒,搗如泥),桂心4兩,牛膝半斤(去苗),干姜3兩(炮裂,銼)。
【制法】上為末,煮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明目益力,輕身補暖。主積冷,氣沖胸背,及心痛有蛔蟲,痔瘺痃癖,氣塊積聚,心腹脹滿,兩脅氣急,食不消化,急行氣奔心肋,并疝氣下墜,飲食不下,吐水嘔逆,上氣咳嗽,眼花少力,心虛健忘,冷風等,坐則思睡,起則頭旋,男子冷氣,腰疼膝痛,冷痹風頑,陰汗盜汗,夜多小便,泄痢,陽道衰弱,婦人月水不通,小腹冷痛,赤白帶下,一切冷氣,無問大小。
【用法用量】神仙楮實丸(《宣明論》卷十二)。
【摘錄】《圣惠》卷九十八
【處方】楮實半斤(輕杵去白及膜,揀凈,微炒),鹿茸4兩(茄子茸為上,其次亦得,凈瓦上炙令黃色,如無則鹿角屑代之亦妙),大附子4兩(炮,去皮臍,出火毒),懷牛膝4兩(去蘆頭,酒浸2宿,焙),紫巴戟4兩(洗,去心),金釵石斛4兩(去根,揀凈,細切),川干姜2兩(炮制,急于新水內凈過),肉桂2兩(去粗皮)。
【制法】上為細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駐顏輕身,補腎壯骨,暖胃進食。主積冷虛乏,一切氣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溫酒送下。
【注意】忌牛肉、豉汁。
【摘錄】《養(yǎng)老奉親》
上文是關于楮實丸的介紹和分析,希望在大家的生活中能有參考的價值。另外 一定要合理的用藥,這才是保證生命健康的標準。
每年到了季節(jié)交替的時候,各種身體不適也就紛紛而至,補養(yǎng)身體的時候到了,多喝點中藥方劑是很有效的,一起來看一下槐實丸的功效和作用吧。
【處方】槐實4兩(干肥者,揀令凈,水洗過,放干,慢火上麩炒令焦,微似黑色),皂莢6兩(不蚛者,銼,長3-4寸,用長流水5升,黑豆1升同煮令豆香熟為度,去黑豆不用,取皂莢焙干,刮去黑皮涂酥,慢火炙令焦),木香半兩,芎?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菊花1兩,牽牛子2兩(慢火炒令微焦黑色,別搗羅,取末1兩用),檳榔3分(雞心者,銼)。
【制法】上為末,煉蜜成劑,再入臼內,搗令熟,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痰涎,利胸膈。主風氣頭目昏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臨臥荊芥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二
【處方】槐實1兩,黃耆(銼)1分,枳實(去瓤,麩炒黃)1分,貫眾1分,白術1分,肉豆蔻仁1分,防風(去叉)1分,荊芥穗1分,樗莢(去皮,炒紫色)1分,苦參1分,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銼)半兩,麝香(別研)半兩,木香半兩,芎?半兩,皂莢子黃(炒)半兩。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種痔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飲送下,晚再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四一
【處方】槐實1兩半,羚羊角(鎊)1兩半,獨活(去蘆頭)1兩半,天麻1兩半,沙參1兩半,地膚子1兩半,人參1兩半,防風(去蘆)1兩,甘菊花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決明子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墜睛失明,眼牽陷。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臨臥淡漿水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八十二
方劑是按照中醫(yī)理論為某一種或幾種病癥專門研制的。大家在服用前一定要對其有所了解。
有人想知道瓜蔞實丸究竟有什么作用,其實瓜蔞實丸的作用和功效有很多,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它的主要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處方】瓜蔞實(別研)枳殼(去瓤,麩炒)半夏(湯泡七次)桔梗(炒)各30克
【制法】上為細末,姜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胸痞,胸痛徹背,喘急妨悶。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用淡姜湯送下。
【摘錄】《重訂嚴氏濟生方》
【處方】瓜蔞實(別研)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半夏(湯泡7次)1兩,桔梗(炒)1兩。
【制法】上為細末,姜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噎膈。胸痞,胸中痛徹背,喘急妨悶。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用淡姜湯送下。
【各家論述】1.《丹溪心法附余》:此方瓜蔞仁潤肺降痰,枳殼破滯氣,半夏豁痰燥濕,桔梗開膈載藥,可謂善治痞悶喘急矣。痰因火動,加黃連尤妙,丹溪云:胸中痞,須用枳實炒黃連是也。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六引《濟生》
怎么樣?今天介紹的關于瓜蔞實丸的相關知識大家都記住了嗎?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這些好處多多的中藥方劑哦!
說到楝實丸有些人可能會感到很陌生,實際上它是 一種中藥方劑。今天大家就一起來聊聊楝實丸的功效與作用等相關小常識。
【別名】茴香楝實丸
【處方】楝實(麩炒,去核)1兩,茴香子(炒)1兩,山茱萸1兩,食茱萸1兩,吳茱萸(湯洗,焙干,炒)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馬藺花(醋炒)1兩,芫花(醋炒)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腸受邪,控睪引少腹痛。
【用法用量】茴香楝實丸(《醫(yī)學發(fā)明》卷五)。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四
【處方】楝實3兩(以童子小便浸1宿,文火煮爛,去核焙干),大黃(銼,炒)1兩,梔子仁(炒)1兩,人參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酸棗(半炒用,半生用,別研)1兩,蛇黃(炒令赤,酒中淬五度,別研)1兩,金牙石(搗碎)1兩1分。
【制法】上除別研者外,為末,再一處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膽經實熱,心神驚悸,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日早食后及夜臥用熟水下15-20丸。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二
【處方】楝實(炒)1兩,白術1兩,烏藥(銼)半兩,茴香子(微炒)半兩,補骨脂(水淘去浮者,微炒)半兩,木香半兩,厚樸(去粗皮,用生姜汁炙)1兩。
【制法】上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益元臟,平和脾胃。主虛勞,心腹撮痛,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溫酒或鹽湯送下,1日3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
看了上面的文章我們知道,楝實丸結合了幾種中藥材的功效,將治病和調理身體進行了完美的融合。但要注意的是楝實丸也是藥,所以食用的時候一定要謹遵醫(yī)囑哦。
不同的人群應該如何養(yǎng)生呢,相信這是很多人感到困擾的問題,今天就向大家推薦一種傳統(tǒng)的養(yǎng)生方法方劑養(yǎng)生。下面來介紹一下惡實丸。
【處方】惡實(微炒)30克
【制法】上一味,研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水病身體洪腫。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米飲下,勿嚼破。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
【處方】惡實(炒)2兩,山梔子(去皮)5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熱毒腫。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后良久以熟水送下,日再夜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五
【處方】惡實(微炒)1兩。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蠱,身體洪腫。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米飲送下,勿嚼破。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
【處方】惡實4兩(炒),麝香半兩,牽牛子1兩半(一半生,一半炒),漏蘆(去蘆頭,銼)2兩,大黃(煨)2兩,薄荷葉2兩。
【制法】上為末。用羊脛骨髓打破,煎濃汁,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諸種瘰疬,不限年久日近,或已破,或未破,及諸癰腫瘡癤。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日午、臨臥嚼,以薄荷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二六
通過本文,相信你學到更多的惡實丸食用方法了吧!惡實丸可以增強我們身體的抵抗力,調理各個系統(tǒng)的機能,了解了惡實丸這么多的功效,大家不妨試一試。
相信很多朋友的身體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問題,那種不適的感覺是最痛苦的事情,怎么樣能改善這樣的現(xiàn)象呢?中醫(yī)方劑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蔓荊實丸的制作方法。
【處方】蔓荊實(去白皮,炒)1分,甘草(炙,銼)1兩,羊靨20枚(去脂膜,炙,別搗),白斂半兩,椒目1分,小麥面(微炒)1兩。
【制法】上為末,與羊靨末相和,以好醬更搗,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瘤。
【用法用量】每服5丸,酒送下,稍稍加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二五
【別名】羚羊角丸
【處方】蔓荊實(去皮)1兩半,羚羊角(鎊)1兩半,山梔子仁1兩半,甘菊花1兩半,防風(去叉)2兩半,萎蕤3兩,大麻仁(研)3兩,麥門冬(去心,焙)3兩,樸消(研)3兩,赤芍藥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熱攻眼赤。
【用法用量】羚羊角丸(《普濟方》卷七十四)。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四
【處方】蔓荊實(去浮皮)3分,防風(去叉)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桔梗(炒)半兩,白附子(炮)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蒺藜子(炒去角)半兩,皂莢半斤(不蛀者,新水浸1宿,揉熟,絹濾去滓,入面少許,同煎成膏)。
【制法】上為末,入膏中和搗,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皮痹不仁。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熟水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九
上面介紹了蔓荊實丸是怎樣制作出來的,飲用蔓荊實丸可以幫助我們治療一些方面的問題。但是想要體會到方劑帶來的好處或是功效,只有去食用它們才知道哦。大家有沒有興趣試一試呢。
中藥方劑是什么呢?其實就是幾種中草藥按照一定的數(shù)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產品。丁香楝實丸就是一種中藥方劑,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嗎?不清楚的話現(xiàn)在就來了解一下吧!
【處方】當歸(去蘆,銼碎)附子(炮制,去皮、臍,銼)川楝子(銼碎)茴香(炒)各30克
【制法】上四味,同為細末,入在前項當歸等藥末內拌和,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男子七疝,痛不可忍,婦人瘕聚帶下。
【用法用量】每服30~100丸,空腹時用溫酒送下。
【摘錄】《醫(yī)學發(fā)明》卷五
【別名】酒煮當歸丸
【處方】當歸(去蘆,銼碎)1兩,附子(炮制,去皮臍,銼)1兩,川楝子(銼碎)1兩,茴香(炒)1兩(上四味銼碎,以好酒三升同煮,酒盡為度,焙干作細末,每稱藥末1兩,再入下項藥),丁香2錢,木香2錢,全蝎13個,玄胡1兩(上四味同為細末,入前藥末內拌和)。
【制法】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腎肝受病,男子七疝,痛不可忍;婦人瘕聚、帶下。
【用法用量】酒煮當歸丸(《活法機要》)?!毒霸廊珪芬痉接袥]藥五分。
【各家論述】凡疝氣帶下者,皆屬于風,全蝎治風之圣藥;茴香、川楝子皆入小腸經;當歸、玄胡和血止痛;疝氣、帶下,皆積寒邪入小腸之間,故以附子佐之,丁香、木香為其引導。
【摘錄】《醫(yī)學發(fā)明》卷一
如果大家之前對丁香楝實丸不是很了解的話,相信看了這篇文章后一定都對丁香楝實丸有了一定的印象,不少人都喜歡丁香楝實丸,如果有需要的話,不妨試試吧!
升氣實臟丸,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這種藥用價值很豐富的中藥方劑吧。那么,你對升氣實臟丸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升氣實臟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嗎?它又有哪些營養(yǎng)價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話,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處方】黃耆(蜜炙)30克 人參(去蘆)30克 白術(土炒)60克 白茯苓(去皮)15克 山藥(炒)30克 蓮肉(去心)30克 芡實30克 升麻(酒炒)15克 柴胡(酒炒)15克 干姜(炒黑)15克 肉豆蔻(面裹煨,捶去油凈)15克 粉草(炙)15克 椿樹根皮(酒炒二次)120克
【制法】上為細末,阿膠水化開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治久瀉,元氣下陷,脾胃衰憊,大腸滑脫,肛門墜下,日夜無度,飲食不思,米谷不化,湯水直過,煩渴引飲,津液枯竭,肌瘦如柴,寒熱互作。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糯米半生半炒煎湯送下。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五
升氣實臟丸的功效和用途非常廣泛,對老百姓而言是一個很好的良藥。大家有需要時不妨試一試,因為它幾乎沒有副作用,所以可以放心服用。
對于野芋實這種中藥材,我們應該要先了解它的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等之后再食用。下面是關于野芋實的相關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閱讀一下,對食用有很大的幫助。
【別名】痕芋頭花仁(《生草藥手冊》)。
【來源】為天南星科植物 海芋 的 果實 。夏季采收,曬干。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海芋"條。
【性味】《生草藥手冊》:"有小毒。"
【功能主治】《嶺南采藥錄》:"治小腸氣證,每服六、七粒。"
【附方】治小腸疝氣:痕芋頭花仁五錢,焦豬小肚,飲湯,食豬小肚,其藥不用食。(《生草藥手冊》)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嶺南采藥錄》:二、三月,野芋有花,花后結實如米,取其實曬干。
通過對野芋實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紹,大家都知道它的神奇了吧。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人或者事情,都蘊含著我們意想不到的力量。既然大家知道了野芋實的神奇的療效和作用,那么可以嘗試一下,檢驗一下是否有效。
芡實雖然味道略微苦澀,但是芡實的功效卻有很多。芡實不僅可以食用,還可以入藥治療疾病。芡實可以補腎益精,還可以治療一些婦科疾病。雖然芡實看起來形狀也不是很好,還是有很好的營養(yǎng)價值的,不過芡實并不是適合所有人使用的,小孩子吃的多了是會導致性早熟的,所以使用的時候要慎重。
芡實的功效:
成分:芡實種子含多量淀粉。每100克中含蛋白質4.4克,脂肪0.2克,碳水化物32克,粗纖維0.4克,灰分0.5克,鈣9毫克,磷110毫克,鐵0.4毫克,硫胺素0.40毫克,核黃素0.08毫克,尼克酸2.5毫克,抗壞血酸6毫克,胡蘿卜素微量。
性味:味甘、澀,性平。
歸經:歸脾、腎經。
功效: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濕止帶。用于遺精滑精,遺尿尿頻,脾虛久瀉,白濁,帶下等功效。
芡實的作用:
1、健脾止瀉:芡實常配山藥、白術,可用于治療脾虛泄瀉。
2、澀精止帶:芡實常配金櫻子、蓮子,可治療遺精、白帶過多、尿頻或尿失禁等癥狀。
3、防癌抗癌:芡實含有豐富、核黃素、菸酸、維生素及微量胡蘿卜素等。芡實可以加強小腸吸收功能,提高尿木糖排泄率,增加血清胡蘿卜素濃度。實驗證明,血清胡蘿卜素水平的提高,可使肺癌、胃癌的發(fā)病機率下降,大大減少癌癥發(fā)生的機會。
4、防止衰老:芡實含有豐富的淀粉,可為人體提供熱能,并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碳物質,保證體內營養(yǎng)所需成分。芡實制劑“八仙糕”有明顯延長壽命的作用。
5,解除疼痛:用芡實與瘦肉同燉,對解除神經痛、頭痛、關節(jié)痛、腰腿痛等虛弱癥狀有很大的好處。
6、食療作用:若平時消化不好,或熱天出汗多又易腹瀉者,經常用芡實煮粥,或煮紅糖水吃,有很好效果。
7、補脾止泄:如果腰膝痹痛,幼兒腹瀉,可用澤瀉、芡實、滑石、炒車前子, 焦楂, 炒蒼術,
砂仁、加黃連、公英、白頭翁、腹脹加草果同煎,每種的量要均勻,分6次在24小時內服完。這樣子可以起到補脾止泄的作用。
8、耳聰目明:秋季用芡實進補,最簡單的是制作芡實粥,常吃可健身體,強筋骨,耳聰目明。
芡實的食用注意事項:
1、雖營養(yǎng)成分豐富,但也不是所有人群均適宜時用芡實。芡實性澀,有較強的收澀作用,能使便秘患者排便更加困難,芡實尿赤患者小便淋漓不盡,婦女產后惡露排出不暢,故而便秘、尿赤患者及婦女產后皆不宜食用。
2、此外,芡實雖有營養(yǎng),但嬰幼兒不宜食用,可能會導致小兒性早熟。在食用芡實時,尚需注意按照正確的方法食用。吃芡實要用慢火燉煮至爛熟,細嚼慢咽,方能起到充養(yǎng)身體的作用。
芡實的知識擴展
一、食用方法:
1、栗香南瓜芡實羹
材料:板栗50克、南瓜1個(重約500克)、鮮芡實10克、美極上湯200克、雞粉6克、高湯300克、生粉5克、鹽3克
做法:
1、南瓜入籠大火蒸10分鐘,取出后切去1/5,將剩余的部分用小匙將中間的肉挖出,制成南瓜碗(壁厚1厘米);
2、挖出來的南瓜肉攪拌成蓉。板栗剝殼后放入清水中浸泡30分鐘,泡去外衣,放入沸水中大火汆2分鐘,取出后控水;
3、將板栗放入碗中,加美極上湯100克、雞粉3克、鹽入味,上籠大火蒸20分鐘至透,取出磨成蓉。鍋內放入高湯,大火燒開后放入南瓜蓉、板栗蓉和鮮芡實攪拌均勻,加入美極上湯100克、雞粉3克大火煮開后,用生粉勾芡,起鍋,裝入南瓜碗中即可。
2、芡實淮山枸杞排骨湯
材料:排骨(肋排)、芡實、淮山、枸杞、姜、料酒、鹽、
做法:排骨洗凈入沸水鍋中焯燙出血沫,撈出洗去浮沫和骨渣幾款即可。
3、制作芡實糊
材料:芝麻、花生仁、核桃肉、芡實粉
做法:將炒熟的芡實1000克研磨成粉,臨服時,取50~100克粉末沖開水調服。隨自己喜好,可加入芝麻、花生仁、核桃肉等。民間常用炒芡實60克,瘦牛肉100克,加調料煮爛食用,也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二、芡實的鑒別方法:
性狀鑒別藥:呈類球形,多為破粒,完整者直徑5-8mm。表面有棕紅色內種皮,一端黃白色,約占全體1/3,有凹點狀的種臍痕,除去內種皮顯白色。質較硬,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淡。
藥性鑒別:麩炒芡實,多用于脾虛泄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