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實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凡長壽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養(yǎng)生,養(yǎng)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踐行的并不多。怎么才能作好中醫(yī)養(yǎng)生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惡實丸的功效與作用”,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不同的人群應(yīng)該如何養(yǎng)生呢,相信這是很多人感到困擾的問題,今天就向大家推薦一種傳統(tǒng)的養(yǎng)生方法方劑養(yǎng)生。下面來介紹一下惡實丸。
【處方】惡實(微炒)30克Ys630.cOm
【制法】上一味,研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水病身體洪腫。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米飲下,勿嚼破。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
【處方】惡實(炒)2兩,山梔子(去皮)5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熱毒腫。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后良久以熟水送下,日再夜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五
【處方】惡實(微炒)1兩。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水蠱,身體洪腫。
【用法用量】每服10丸,米飲送下,勿嚼破。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
【處方】惡實4兩(炒),麝香半兩,牽牛子1兩半(一半生,一半炒),漏蘆(去蘆頭,銼)2兩,大黃(煨)2兩,薄荷葉2兩。
【制法】上為末。用羊脛骨髓打破,煎濃汁,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諸種瘰疬,不限年久日近,或已破,或未破,及諸癰腫瘡癤。
【用法用量】每服15丸,日午、臨臥嚼,以薄荷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二六
通過本文,相信你學(xué)到更多的惡實丸食用方法了吧!惡實丸可以增強我們身體的抵抗力,調(diào)理各個系統(tǒng)的機能,了解了惡實丸這么多的功效,大家不妨試一試。
相關(guān)閱讀
我們每個人體內(nèi)其實都有毒素,很多身體問題就是毒素引發(fā)的。面對排毒的風(fēng)潮和疑問,中醫(yī)方劑挺身而出,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種對人身體非常有好處的方劑惡實散。
【處方】惡實(炒)烏梅(去核)各15克 甘草(炙,銼)7.5克
【制法】上三味,搗羅為散。
【功能主治】主唇腫生核。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童便,150毫升,煎至三五沸,和滓乘熱含漱,冷則吐之,一日三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一八
【處方】惡實(炒)1兩,木通(銼)1兩,蒺藜子(炒去角)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小兒風(fēng)翳,散漫侵瞳人;及風(fēng)疳眼。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匕,以水搗羊子肝汁調(diào)下,早晨、日晚各1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八一
【處方】牛蒡子(微炒)1兩,荊芥穗1兩,甘草(炙)半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疏風(fēng)壅涎唾。主咽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2錢,食后夜臥湯點服。當(dāng)緩取效。
【摘錄】方出《本草衍義》卷十,名見《圣濟總錄》卷一二三
【處方】惡實1合(半生半炒)。
【制法】上杵為末。
【功能主治】風(fēng)熱閉塞咽喉,遍身浮腫。
【用法用量】熱酒調(diào)下1錢匕。立愈。
【摘錄】方出《證類本草》卷九引《經(jīng)驗方》,名見《圣濟總錄》卷一二三
通過本篇文章對惡實散的相關(guān)介紹,我們可以詳細的了解到惡實散對疾病癥狀的緩解。如果患者服用此類藥物效果不明顯,可以及時的接受治療并咨詢醫(yī)師的建議。在日常堅持鍛煉也是能夠緩解疾病的癥狀的。
很多人對一些像惡實酒方之類的藥酒并不是很了解,這樣的藥酒也是比較多的,下面就詳細的介紹下惡實酒方,使得大家能有一個很好的認識。
惡實酒方——(腳氣)
(《圣濟總錄》)
【配方】惡實根(細切)半斤,枳殼(去瓤)四兩,生地黃(切)一升,小黑豆半斤。
【制法】上八味,粗搗篩,以絹袋盛,無灰酒二斗浸三日。
【主治】治腳氣腫滿生瘡,積年不差,或飲酒壅滯,散在腠理,及風(fēng)癢疥癬,?酒倫?,轻腰脚,通肠胃,去肺中热侗M?
【用法】任性多少下后漏蘆丸,更以后白斂湯洗之。
說明:用法用所云漏蘆丸及白斂湯方如下。①漏蘆丸方:漏蘆,萎蕤(切焙),烏蛇(酒浸去皮骨炙)各三兩,苦參四兩,枳殼(去瓤麩炒)二兩,秦艽(去苗土),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半,防己一兩,玄參三兩白術(shù),黃芪(剉)各一兩半,大黃(剉炒)三兩,黃芩(去黑心)一兩。上一十三味,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四十丸。②白斂湯洗方:白斂三兩半,漏蘆(切),槐白皮(切),蒺藜子(炒去角),五加皮(切)各半斤,甘草(剉)一兩。上六味,粗搗篩,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內(nèi)芒硝半升,如瘡癢不拘時洗,其湯旋暖溫用。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知道了惡實酒方的一些用法和制作,其次就是朋友們要注意藥酒的性質(zhì),不同的藥酒飲用的時間是不一樣的。
惡實的藥用價值
惡實的功效:疏散風(fēng)熱;宣肺透疹;利咽散結(jié);解毒消腫。
惡實的主治:風(fēng)熱咳嗽;咽喉腫痛;斑疹不透;風(fēng)疹瘙癢;瘡瘍腫毒。
惡實的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10g;或入散劑。外用:適量,煎湯含漱。
惡實的副作用
無毒。
惡實的醫(yī)學(xué)記載及附方
惡實的醫(yī)學(xué)附方
1、身腫欲裂。用牛蒡子二兩,炒過,研細。每服二錢,溫水送下。一日服三次。
2、風(fēng)熱浮腫(咽喉閉塞)。用牛蒡子一合,炒半生半熟,研細。每服一匙,熱酒送下。
3、小舌痛。用牛蒡子、石膏,等分為末,茶調(diào)服。
4、小舌痛。用牛蒡子(炒)、甘草(生),等分為末。水煎,含咽。此方名“啟關(guān)散”。
5、風(fēng)熱癮疹。用牛蒡子(炒)、浮萍等分為末。每服二錢,以薄荷湯送下。
6、牙痛。用牛蒡子(炒過),煎水含嗽。
7、婦女吹乳。用牛蒡子一錢、麝香少許,溫酒小口送下。
8、關(guān)節(jié)腫痛(風(fēng)熱攻犯手指,赤腫床木,甚至攻達肩背兩膝,遇暑熱則便秘)。用牛蒡子三兩,新豆豉(炒)、羌活各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白開水送下。
9、流行性熱癥(小熱不退,煩躁發(fā)渴,四肢無力,不思飲食)。用牛蒡根搗汁服一小碗,有效。
10、傷寒抽筋(汗后受寒,手足抽痛)。用牛蒡根十條,麻黃、牛膝、天南星各六錢,先銼后研,加好酒一升,再同研,榨藥取汁,煎成黑膏。每服一錢,溫酒送下。一日服三次。
11、一切風(fēng)疾,年久不愈。用牛蒡根一升,生地黃、枸杞子、牛膝各三升,裝在袋子里,泡在三升酒內(nèi)。每天取飲適量。
12、老人中風(fēng)(口目抽動,煩悶不安)。用牛蒡根去皮,切一升,曬干,打成面,加大米四合,合做成餅,在豉汁中煮熟,添蔥椒五味。經(jīng)??招娜∈?極有效。
13、頭面忽腫,或連手足紅腫。用牛蒡根洗凈研爛,加酒煎成膏,攤布上貼腫處。同時以熱酒送服根末一、二匙,即感腫消痛減。
14、頭風(fēng)白屑。用牛蒡葉搗汁,熬濃涂頭上。第二天早晨,以皂莢水洗去。
15、喉中熱腫。用牛蒡根一升,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分三次服。
16、牙痛。齒齦腫,用牛蒡根一斤,搗汁,加鹽花一錢,在銀器中熬成膏,涂牙齦。
17、項癭。用牛蒡根一升,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半,分三次服。或?qū)⒏袨槟?加蜜做成丸子,常服。
18、小便不通、臍腹急痛。用牛蒡葉汁、生地黃汁各二合,和勻,加蜜二合。每取一合,又水半碗,煎開幾次,調(diào)滑石末一錢服下。
楮實丸是一種應(yīng)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對很多疾病都有不錯的效果,楮實丸可以說是醫(yī)者喜用,患者樂意接受的一味方劑,但運用不當(dāng),服食方法不對,療效會減弱。下面來談?wù)勮鷮嵧璧闹饕πc服用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能夠為大家?guī)韼椭?/p>
【處方】楮實300克(水淘去浮者,微炒,搗如泥)牛膝250克(去苗)干姜90克(炮裂,銼)桂心150克 附子60克(炮裂,去皮、臍)石斛60克(去根,銼)巴戟60克 麋角屑60克(酥拌,微炒。一方用鹿茸)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一二千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溫腎壯陽。主下元虛冷憊極。
【用法用量】每日空腹時用溫酒送下30丸,漸加至40丸。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八
【處方】楮實600克(炒)牛膝(酒浸,切,焙)當(dāng)歸(切,焙)干姜(炮)各30克
【制法】上四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產(chǎn)后感受風(fēng)寒,腰部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時用酒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六三
【處方】楮實半斤(淘,炒),山芋4兩,桑螵蛸(銼,炒)2兩,枸杞子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精血。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日午鹽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八五
【處方】楮實1升(水淘去浮者,微炒,搗如泥),牛膝半斤(去苗),干姜3兩(炮裂,銼),桂心5兩,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石斛2兩(去根,銼),巴戟2兩,麋角屑2兩(酥拌,微炒)。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暖下元,益陽道。平補下元。主下元虛冷憊極,不能久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漸加至40丸,空心時以溫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九十八
【處方】楮實(微炒)3兩,桂(去粗皮)2分,枳殼(去瓤,麩炒)3分,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兩半,檳榔(煨,銼)1兩半,干姜(炮)1兩半。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fēng)冷痹,下焦虛寒,腰腳不隨;風(fēng)冷濕痹。三焦虛寒;腰痛強直,不得俯仰。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晚食前,溫酒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二十
【別名】神仙楮實丸
【處方】楮實1升(水淘去浮者,微炒,搗如泥),桂心4兩,牛膝半斤(去苗),干姜3兩(炮裂,銼)。
【制法】上為末,煮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明目益力,輕身補暖。主積冷,氣沖胸背,及心痛有蛔蟲,痔瘺痃癖,氣塊積聚,心腹脹滿,兩脅氣急,食不消化,急行氣奔心肋,并疝氣下墜,飲食不下,吐水嘔逆,上氣咳嗽,眼花少力,心虛健忘,冷風(fēng)等,坐則思睡,起則頭旋,男子冷氣,腰疼膝痛,冷痹風(fēng)頑,陰汗盜汗,夜多小便,泄痢,陽道衰弱,婦人月水不通,小腹冷痛,赤白帶下,一切冷氣,無問大小。
【用法用量】神仙楮實丸(《宣明論》卷十二)。
【摘錄】《圣惠》卷九十八
【處方】楮實半斤(輕杵去白及膜,揀凈,微炒),鹿茸4兩(茄子茸為上,其次亦得,凈瓦上炙令黃色,如無則鹿角屑代之亦妙),大附子4兩(炮,去皮臍,出火毒),懷牛膝4兩(去蘆頭,酒浸2宿,焙),紫巴戟4兩(洗,去心),金釵石斛4兩(去根,揀凈,細切),川干姜2兩(炮制,急于新水內(nèi)凈過),肉桂2兩(去粗皮)。
【制法】上為細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駐顏輕身,補腎壯骨,暖胃進食。主積冷虛乏,一切氣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溫酒送下。
【注意】忌牛肉、豉汁。
【摘錄】《養(yǎng)老奉親》
上文是關(guān)于楮實丸的介紹和分析,希望在大家的生活中能有參考的價值。另外 一定要合理的用藥,這才是保證生命健康的標(biāo)準(zhǔn)。
每年到了季節(jié)交替的時候,各種身體不適也就紛紛而至,補養(yǎng)身體的時候到了,多喝點中藥方劑是很有效的,一起來看一下槐實丸的功效和作用吧。
【處方】槐實4兩(干肥者,揀令凈,水洗過,放干,慢火上麩炒令焦,微似黑色),皂莢6兩(不蚛者,銼,長3-4寸,用長流水5升,黑豆1升同煮令豆香熟為度,去黑豆不用,取皂莢焙干,刮去黑皮涂酥,慢火炙令焦),木香半兩,芎?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菊花1兩,牽牛子2兩(慢火炒令微焦黑色,別搗羅,取末1兩用),檳榔3分(雞心者,銼)。
【制法】上為末,煉蜜成劑,再入臼內(nèi),搗令熟,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化痰涎,利胸膈。主風(fēng)氣頭目昏眩。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臨臥荊芥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二
【處方】槐實1兩,黃耆(銼)1分,枳實(去瓤,麩炒黃)1分,貫眾1分,白術(shù)1分,肉豆蔻仁1分,防風(fēng)(去叉)1分,荊芥穗1分,樗莢(去皮,炒紫色)1分,苦參1分,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銼)半兩,麝香(別研)半兩,木香半兩,芎?半兩,皂莢子黃(炒)半兩。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五種痔疾。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飲送下,晚再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四一
【處方】槐實1兩半,羚羊角(鎊)1兩半,獨活(去蘆頭)1兩半,天麻1兩半,沙參1兩半,地膚子1兩半,人參1兩半,防風(fēng)(去蘆)1兩,甘菊花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決明子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墜睛失明,眼牽陷。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臨臥淡漿水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八十二
方劑是按照中醫(yī)理論為某一種或幾種病癥專門研制的。大家在服用前一定要對其有所了解。
有人想知道瓜蔞實丸究竟有什么作用,其實瓜蔞實丸的作用和功效有很多,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它的主要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處方】瓜蔞實(別研)枳殼(去瓤,麩炒)半夏(湯泡七次)桔梗(炒)各30克
【制法】上為細末,姜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胸痞,胸痛徹背,喘急妨悶。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用淡姜湯送下。
【摘錄】《重訂嚴(yán)氏濟生方》
【處方】瓜蔞實(別研)1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半夏(湯泡7次)1兩,桔梗(炒)1兩。
【制法】上為細末,姜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噎膈。胸痞,胸中痛徹背,喘急妨悶。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后用淡姜湯送下。
【各家論述】1.《丹溪心法附余》:此方瓜蔞仁潤肺降痰,枳殼破滯氣,半夏豁痰燥濕,桔梗開膈載藥,可謂善治痞悶喘急矣。痰因火動,加黃連尤妙,丹溪云:胸中痞,須用枳實炒黃連是也。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六引《濟生》
怎么樣?今天介紹的關(guān)于瓜蔞實丸的相關(guān)知識大家都記住了嗎?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這些好處多多的中藥方劑哦!
說到楝實丸有些人可能會感到很陌生,實際上它是 一種中藥方劑。今天大家就一起來聊聊楝實丸的功效與作用等相關(guān)小常識。
【別名】茴香楝實丸
【處方】楝實(麩炒,去核)1兩,茴香子(炒)1兩,山茱萸1兩,食茱萸1兩,吳茱萸(湯洗,焙干,炒)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馬藺花(醋炒)1兩,芫花(醋炒)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小腸受邪,控睪引少腹痛。
【用法用量】茴香楝實丸(《醫(yī)學(xué)發(fā)明》卷五)。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四
【處方】楝實3兩(以童子小便浸1宿,文火煮爛,去核焙干),大黃(銼,炒)1兩,梔子仁(炒)1兩,人參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酸棗(半炒用,半生用,別研)1兩,蛇黃(炒令赤,酒中淬五度,別研)1兩,金牙石(搗碎)1兩1分。
【制法】上除別研者外,為末,再一處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膽經(jīng)實熱,心神驚悸,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日早食后及夜臥用熟水下15-20丸。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二
【處方】楝實(炒)1兩,白術(shù)1兩,烏藥(銼)半兩,茴香子(微炒)半兩,補骨脂(水淘去浮者,微炒)半兩,木香半兩,厚樸(去粗皮,用生姜汁炙)1兩。
【制法】上為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益元臟,平和脾胃。主虛勞,心腹撮痛,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食前溫酒或鹽湯送下,1日3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
看了上面的文章我們知道,楝實丸結(jié)合了幾種中藥材的功效,將治病和調(diào)理身體進行了完美的融合。但要注意的是楝實丸也是藥,所以食用的時候一定要謹遵醫(yī)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