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黃散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忍饑者長壽,耐寒者體健。”古今的人們對養(yǎng)生有很多相關的勸諭和詩句,藥物不能替代養(yǎng)生,只有觀念和行動結合的養(yǎng)生才是有效的。對于中醫(yī)養(yǎng)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識呢?下面的內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冰黃散的功效與作用,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我們知道現(xiàn)在很多家庭都喜歡做各種各樣的藥膳方劑來服用,而一些經(jīng)典的中藥方劑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哦,下面一起來看一下冰黃散有哪些功效作用吧。
【處方】赤茯苓(去皮)、甘草(生),各四兩。寒食面、生姜(切碎.搜面勻.日干),各一斤。
【炮制】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冒暑伏熱,頭目昏暈,嘔吐瀉痢,口干煩渴,背寒面垢。
【用法用量】每服二錢。新汲水或冷熟水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別名】卻暑散(《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五)。
【處方】赤茯苓(去皮)甘草(生)各120克 寒食面 生姜(切碎,搜面勻,日干)各500克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主冒暑伏熱,頭目昏暈,嘔吐瀉痢,口干煩渴,背寒面垢。
【用法用量】每服6克,新汲水或冷熟水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
【處方】冰片2.4克 人中白 黃柏 蒲黃各3克 薄荷葉 黃連各4.5克 甘草 青黛 硼砂 樸消各1.5克 枯礬少許
【制法】共為細末。
【功能主治】主口舌喉內結毒;兼治丹毒。
【用法用量】內吹、外敷俱可。
【備注】本方方名,《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四引作"冰王散"。
【摘錄】《尤氏喉科秘書》
【別名】止痛散
【處方】牙消3錢,硼砂3錢,明雄黃2錢,冰片1分5厘,麝香5厘。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牙痛。
【用法用量】止痛散(《瘍醫(yī)大全》卷十六)。
【摘錄】《醫(yī)學心悟》卷四
【處方】爐甘石、冰片、輕粉、乳香、孩兒茶、血竭、沒藥各等分。
【制法】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下疳。
【用法用量】以香油調敷。
【注意】忌諸般發(fā)毒、動風、辛熱之物。
【摘錄】《走馬疳急方》
【處方】上消1兩,大黃(細末)1錢。
【功能主治】赤流丹毒。
【用法用量】2味相合,新汲水調攪勻,用雞羽蘸藥時時涂掃,勿令干??捎?小篦刀子疏去流頭赤暈惡血毒汁,次以冰黃散涂之。
【摘錄】《小兒病源》卷一
以上就是對冰黃散配方的詳細介紹,是一個不錯之選,不過制作的時候需要適量,過多會造成資源浪費也對身體有很大影響。
yS630.Com相關推薦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明春冰散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其原料中的幾種中藥材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成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大黃(生)30克 盆消60克 薄荷 甘草(微炒)各90克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主脾肺積熱,咽喉赤腫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食后用新水150毫升調服,入蜜少許亦可。
【摘錄】《御藥院方》卷九
【處方】枯礬3錢,青鹽3錢,黃丹(水飛)2錢,雄黃2分,冰片3分,盆消(鍋內煅白)1兩。
【制法】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除瘀熱。主風眼。
【用法用量】點眼。
【摘錄】《醫(yī)統(tǒng)》卷六十一
以上就是對春冰散這種中藥方劑的藥用價值的詳細介紹,在吃春冰散的時候,也是有著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對調理人體各方面問題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可以放心進行。
冰青散,這是一種中藥方劑的名字,這種藥是由多種常見的藥物組成,用途也是比較廣泛的,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劑。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別名】碧丹(《瘍科心得集》卷下)。
【處方】川連 兒茶 青黛 燈心炭各0.9克 西黃0.6克 冰片0.9克 人中白(煅)1.5克
【制法】研為細末。
【功能主治】主口糜疳腐,及爛喉頭,乳蛾,喉痹,喉疳,喉癬。
【用法用量】吹敷患處。
【摘錄】《瘍科心得集》卷下
【處方】兒茶(煅)3錢,甘草1分,青黛2分,燈草灰2分,滴乳石2分,珍珠2分,牛黃2分,朱砂2分,黃柏(用荊芥、甘草煎濃汁浸,炙,不可過焦)2分,人中白(煅)2分,冰片3分,川連4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去腐肉。主口疳口糜及爛喉蛾。
【用法用量】吹之。
【摘錄】《外科集腋》卷三
【別名】碧丹
【處方】川連3分,兒茶3分,青黛3分,燈心灰3分,西黃2分,冰片3分,人中白(煅)5分。
【功能主治】口糜疳腐,及爛頭喉蛾、喉痹、喉疳、喉癬。
【用法用量】吹患處。
【摘錄】《瘍科心得集·家用膏丹丸散方》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紹了關于冰青散的作用資料,希望對有需要的人有幫助。冰青散的作用是比較多的,只有多了解的它的人才可以將它的作用發(fā)揮出來,所以說在生活中應該要多去認識一些疾病和藥材,這樣對自己是挺有幫助的。
我們每個人體內其實都有毒素,很多身體問題就是毒素引發(fā)的。面對排毒的風潮和疑問,中醫(yī)方劑挺身而出,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種對人身體非常有好處的方劑輕冰散。
【處方】輕粉30克,冰片30克,乳香20克,沒藥20克(乳沒去油)。
【功能主治】祛腐生肌,活血止痛,滋陰涼血。主陰虛津虧,熱結腸燥。
【用法用量】上藥共研細末,過120目篩?;颊呷∮覀扰P位,肛門皮膚用新潔爾滅棉球消毒。自制竹簽(長12厘米,直徑2毫米,一端鈍尖,一端扁鏟形)并高壓滅菌。用簽扁端撮藥粉約0.5克左右,涂在裂口上,外敷少許無菌棉花,用竹簽尖端送至肛門內壓迫藥粉,再敷上無菌紗布2塊,用膠布固定。每次大便后用淡鹽水洗潔肛門,來醫(yī)院門診換藥。一般經(jīng)5-7次治療即可治愈。
【摘錄】李組威方
以上就是對于輕冰散的一些介紹,由于每個人的體質等的不盡相同,同一種方劑起到的效果很可能也是不太一樣的,所以大家應該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服用,不要盲目跟風。
中藥方劑是一種治療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冰螄散嗎?它是由哪幾種藥材組成的呢?它應該如何食用呢?今天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大田螺5枚(去殼,線穿曬干)白砒3.6克(面裹煨熟)冰片0.3克 硇砂0.6克
【制法】螺肉切片,同白砒共碾為細末,加硇砂、冰片再碾,小罐密收。
【功能主治】主瘰疬日久,堅核不消,或服消藥不效者,用本方點落疬核。又治癭瘤患大而蒂小,及諸般高突、異形,難以描述者。
【用法用量】用時先用艾炷灸瘰癘核上七壯,灸瘡起泡,以小針挑破,取藥末0.03~0.06克,津唾調成餅狀,貼灸頂上,綿紙封貼瘰疬核,勿使移動泄氣。七日后,四邊裂縫;再七日,其核自落;再搽玉紅膏,內服補藥,助其收口。
【注意】馬刀根大面小及失榮忌用。
【摘錄】《外科正宗》卷二
以上就是冰螄散的一個介紹, 希望通過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對于這一個養(yǎng)生方劑的選擇問題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們運用一些比較科學的方法去,幫助自己達到養(yǎng)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
冰香散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中藥方劑,對很多疾病都有不錯的效果,冰香散可以說是醫(yī)者喜用,患者樂意接受的一味方劑,但運用不當,服食方法不對,療效會減弱。下面來談談冰香散的主要功效與服用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能夠為大家?guī)韼椭?/p>
【處方】苦瓜霜20g,硼砂20g,朱砂5g(水下),冰片5g,膽礬5g,雄黃精5g,人中黃5g,麝香3g,制僵蠶3g。
【制法】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泄熱消腫,祛腐止痛。主風熱乳蛾(急性扁桃體炎)。
【用法用量】以喉槍或三用吹粉器吹布患處。
【摘錄】《古今名方》引易玉泉家傳方
【處方】爐甘石(火煅)2錢(黃連膏淬之,待干,乳末聽用),乳香(另研)1錢,沒藥(另研)1錢,冰片2分,麝香1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臟毒初起微腫。
【用法用量】田螺搗爛取汁,調涂患上;偶無田螺,煎黃連汁亦可。
【摘錄】《醫(yī)部全錄》卷二○八
以上就是關于冰香散的功效與作用為大家做的介紹,希望這些介紹能給大家?guī)硪恍椭1闵⒆鳛橐环N中藥方劑,對于男性和女性的身體都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
冰麝散大家食用過嗎?肯定很多人都沒有服用過吧,冰麝散是很好的中藥方劑,對人體的好處也有很多,那么冰麝散的功效與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黃連 黃柏 玄明粉各3克 白礬 甘草各1.5克 鹿角霜1.5克 煅硼砂7.5克 冰片1.2克 麝香0.3克
【制法】上藥除冰片、麝香另研兌入外,余藥共研細末,瓶貯密封。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祛腐生肌。主咽喉炎,扁桃體炎,口腔潰瘍,喉癌。
【用法用量】用時吹患處。
【摘錄】《中醫(yī)喉科學》
【處方】黃柏1錢,黃連1錢,玄明粉1錢,鹿角霜5錢,甘草5分,明礬5分,炒硼砂2錢5分,冰片4分,麝香1分。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消腫止痛。主鵝口瘡,咽喉、牙齦、口腔粘膜潰瘍腫痛等癥。
【用法用量】每次少許,吹入患處。
【摘錄】《中醫(yī)喉科學講義》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紹了關于冰麝散的知識,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于冰麝散的認識會更加清晰。冰麝散對于一些疾病來說,幫助是很大的。多學習一些相關的知識對于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是很有幫助的,要懂得調理身體。
中醫(yī)的很多東西都神秘莫測,讓人充滿一探究竟的好奇心。黃礬散作為中藥方劑的一種,也是非常的神奇,不僅治愈療效好,而且應用廣泛,那么大家知道黃礬散的成分是哪些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黃礬15克 烏賊魚骨7.5克 黃連7.5克(去須)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
【功能主治】治小兒聤耳,出膿水。
【用法用量】綿裹如棗核大,塞耳中,一日換三次。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
【處方】黃礬半兩,白礬半兩,青礬(燒令汁盡)半兩,白狗糞灰半兩,莽草半兩,雄黃(細研)半兩,石膽(細研)1分,莨菪子(炒令黑)1分,干地龍(微炒)1分,人糞灰1分,麝香1錢(細研)。
【制法】上為末,都研令勻。
【功能主治】急疳蝕齒齦,唇口壞爛腫痛。
【用法用量】先以鹽漿水漱口2-3度,于上點之,日3次。有涎勿咽。
【摘錄】《圣惠》卷三十四
【處方】大黃1兩,明礬5錢。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砒信中毒。
【用法用量】每服3-4錢,冷水調下。
【摘錄】《醫(yī)學心悟》卷四
【處方】黃礬1兩,干姜1兩,葛勒蔓1兩。
【制法】上為散,熔黃蠟和如棗核大。
【功能主治】疳(匿蟲),腸頭挺出。
【用法用量】以薄綿裹納下部中,日3次。
【摘錄】《普濟方》二一三
【處方】黃礬(甘鍋燒通赤研入)1兩,生干地黃(焙)半兩,胡桐淚半兩,升麻半兩,干蝦蟆頭2枚(炙焦)。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齒齦宣露,及骨槽風,小兒急疳,齦肉腫爛。
【用法用量】每用半錢匕,干貼。良久吐津,甘草水漱口。1-2服立效。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二一
【處方】黃礬(燒研)1分,麝香(研)1錢,干蛤殼(燒灰,研)1分,防風(去叉)1兩,獨活(去蘆頭)1兩。
【制法】上除別研外,搗羅為散,再和勻。
【功能主治】疳(匿蟲),齒根宣露。
【用法用量】以暖漿水漱口后,用藥貼齒根上。有涎即吐出,1日2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一九
【處方】黃礬半兩,烏賊魚骨1分,黃連1分(去須)。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聤耳出膿水。
【用法用量】綿裹如棗核大,塞耳中,日3次。
【摘錄】《圣惠》卷八十九
【處方】黃礬半兩。
【制法】納瓶中,火燒令汁盡,細研為散。
【功能主治】聤耳。耳卒腫出膿。
【用法用量】綿裹1錢匕,塞耳中。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一五
雖然說黃礬散的功效是非常顯著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服用,因此在服用這類藥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詢醫(y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