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殼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身體是智能的載體,是事業(yè)的本錢。對自己晚年負責,就不應該對晚年的健康透支。生活中,人們越來越關注養(yǎng)生方面的話題,養(yǎng)生不應只是延年益壽的投機,而應從年輕開始。如何避開有關中醫(yī)養(yǎng)生的認識誤區(qū)呢?下面的內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商殼丸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眾所周知商殼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不過要說起商殼丸的作用的話,可能有些人還不是太清楚。那么今天我們就在這里來詳細的了解一下吧。
【處方】商殼 槐角 枳實各60克 人參 阿膠各30克 黃耆60克
【制法】上藥除人參、阿膠外,同搗為末,炒成黃黑色,加麝香6克,并參、膠二味同研,玉米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痔瘺。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時用橘皮湯送下,日二三服。
【摘錄】《雞峰普濟方》卷十七
【處方】商枳殼(麩炒,去瓤)60克 大皂角(去皮、子,酥炙黃色)60克 青皮(去白)半夏(洗七次)檳榔 木香各15克
【制法】上藥搗為細末,加生姜汁面糊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治痰阻氣滯,胸膈痞滿。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食后生姜湯送下。
【摘錄】《御藥院方》卷三
上面給我們介紹了商殼丸到底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合而成,怎么樣?現(xiàn)在了解了嗎?其實中藥方劑還有很多沒有在臨床上得到應用,但我相信隨著科技醫(yī)療的發(fā)展,它一定會實現(xiàn)的。
yS630.Com相關推薦
所有的藥物都要了解它的注意事項和適用人群后,才可以進行服用。對于中藥方劑蟬殼丸來說也是一樣,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蟬殼1分(微炒),干蝎半分(微炒),朱砂1分(細研),麝香1分(細研),雄黃1分(細研),青黛半兩(細研),龍腦半分(細研),膩粉1錢(研),蜣螂5枚(去翅足,炒微黃),牛黃半分(細研),烏蛇3分(酒浸,去骨,炙微黃),蟾頭1枚(涂酥,炙微黃),甜葶藶1分(隔紙炒令紫色),巴豆10枚(去皮心,研,紙裹壓去油)。
【制法】上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用豬膽汁為丸,如黃米大。
【功能主治】小兒一切風疳,日漸羸瘦,體熱心驚,搖頭揉鼻,四肢煩躁,皮膚黃黑,毛發(fā)干枯,日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粥飲送下。
【摘錄】《圣惠》卷八十六
【處方】蟬殼半分,麝香半分,天南星半分,朱砂2分,蝎1個(首足全)。
【制法】上為末,爛飯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小兒積熱諸疾,初冬孩子壅熱涎嗽。
【用法用量】每服5-7丸,熟水送下。
【摘錄】《幼幼新書》卷十九引《莊氏家傳》
【處方】蟬殼1分(去足,微炒),蝸牛殼1分,干漆1分(搗碎,炒令煙出),狗頭灰3分,夜明沙1分(微炒)。
【制法】上為末,湯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疳痢久不愈,日夜度數(shù)無恒。
【用法用量】每服1歲1丸,以粥飲送下。兒大隨年加之。
【摘錄】《圣惠》卷九十三
【處方】蟬殼1分(微炒),烏蛇1兩(酒浸,去皮骨,炙令黃),青黛1分(細研),白僵蠶1分(微炒),麝香1分(細研),白附子1分(炮裂),豮豬膽1枚,蟾酥1分,蜣螂3枚(微炒),蛜(蟲祁)1分(微炒)。
【制法】上為末。以軟飯入豬膽汁同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兒天瘹,身體發(fā)熱,口內多涎,筋拘急,時發(fā)驚掣。
【用法用量】先將1丸,用奶汁研破,滴在鼻中,候嚏,即以薄荷湯送服3丸。3歲以上,加丸服之。
【摘錄】《圣惠》卷八十五
上文為大家介紹了蟬殼丸的功效和用法用量等,其實要想擁有一個好的身體,還是應該從生活做起。保持一定量的體育鍛煉,擁有合理的飲食習慣比什么都管用。
注重養(yǎng)生保健的人可能平時生活中都會購買一些保健藥品。但實際上最好的方法應該是從自己的日常生活飲食做起,而中醫(yī)中的藥酒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商陸酒(一)這種藥酒。
商陸酒(一)——(癩?。?/p>
(《普濟方》)
【配方】曲二十五斤,商陸根二十五斤(馬耳切之)。
【制法】上合于甕中,水一斛漬之,炊黍米一石,釀如家法,使曲米相淹,三畢,密封三七日開,視曲浮酒熟,澄清。
【主治】大風眉須落,赤白癩病,八風十二痹,筋急肢節(jié)緩弱,飛尸遁注,水腫癰疽,疥癬惡瘡,腳攣手折,眼暗洞泄,痰飲宿癖寒冷方。
【用法】溫服三升,輕者二升,藥發(fā)吐下為佳,宜食粥飲、牛、羊、鹿肉羹,禁生冷、醋滑及豬、犬、雞、魚等物。
說明︰《普濟方》注出《備急千金要方》)。
其實,治療疾病的方法有很多種,而采用藥酒是一個風險比較小的方法,上文也介紹了商陸酒(一)對于一些疾病有一定程度的緩解,可見還是可以放心的。
絲瓜有很多的經絡,新鮮的絲瓜這些經絡是可以吃掉的,因為非常的脆,不用擔心會咬不動,但是老的絲瓜在做湯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非常的硬,而且根本拒絕不動,這是絲瓜殼,也叫絲瓜烙,這個絲瓜絡主要的作用是可以,研磨后來擦洗比較油的盤子起到過濾的效果,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作用。
主要價值
生活應用
有些柴油機使用的油浴式空氣濾清器是用波浪式細鐵絲做濾芯的,由于受高頻率、高速度脈動氣流的沖擊,鐵絲相互磨
擦而逐漸磨斷成鐵屑,掉落到油盤內,濾芯變薄、變松散,濾清效果下降。若不及時修補濾芯,空氣濾清效果將急劇變差,導致活塞、活塞環(huán)、氣缸、氣門、氣門座等零件迅速磨損。遇到這種情況時,可將新鮮干絲瓜絡去皮、去籽,剪成條塊,填充于濾芯盤內,它既有彈性,又有網狀縫隙,能起到與鐵絲同樣的濾清效果。
絲瓜絡有很強的吸水能力,是做鞋墊的好材料。經過專業(yè)的設計與加工絲瓜絡在洗浴、足部保健、裝飾、玩具、坐墊等領域都有應用。
成熟絲瓜絡可以用來做廚房清潔用抹布,環(huán)保低碳。
藥理作用
1.對肝臟作用:所含齊墩果時酸對大鼠肝臟由四氯化碳引起的急性損傷有治療作用,能減輕肝細胞漿空心變性、疏松變性、肝細胞壞死及小葉變性反應。
2.其它作用:齊墩果葉酸有強心利尿作用以及抑制S一180瘤株的生長。[3]
3.藥(毒)理學:齊墩果葉酸po120mg/kg未見明顯的毒性及副的反應。動物ig臨床劑量的100倍,連服10天,鏡檢,腦、心、肝等11種器官未見明顯損害,表明毒性低,使用安全。
常用配方
1.治胸脅疼痛:炒絲瓜絡、赤芍、白芍、延胡索各9克,青皮6克。煎服。(《安徽中草藥》)
2.治胸痹及心氣痛:絲瓜絡15克,橘絡3克,丹參10克,薤白12克。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3.治咳嗽多痰,胸脅痛:老絲瓜絡燒存性,研細。白糖拌服,每次2克,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中藥材是很常見的,而且中藥材的種類還比較多,在功效也是有著一些區(qū)別,因此選擇之前,需要進行很好的了解,那么你了解橡實殼這種藥材嗎?
【別名】橡斗殼(《日華子本草》),橡豆子殼(《余居士選奇方》),橡子殼(《玉楸藥解》)。
【來源】為殼斗種植物 麻櫟 的 殼斗 。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橡實"條。
【化學成份】參見"橡實"條。
【炮制】《日華子本草》:"入藥搗、炒焦用。"
【性味】《綱目》:"澀,溫,無毒。"
【功能主治】收斂,止血。治瀉痢脫肛,腸風下血,崩中帶下。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或入散劑。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附方】①治下痢脫肛:橡斗殼燒存性,研末,豬脂和搽。并煎汁洗之。(《仁齋直指方》)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唐本草》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橡實殼有了一定的了解,橡實殼對于人體健康非常的有好處,大家可以試一試。
說起栗殼我們都不陌生,栗殼不但可以食用而且有非常高的藥用功效,經常吃栗殼是可以起到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和保健作用的。
【來源】為殼斗科植物 栗 的 外果皮 。
【性味】《綱目》:"甘澀,平,無毒。"
【功能主治】治反胃,鼻衄,便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研末或入丸劑。
【附方】①治膈氣:栗子黑殼煅,同舂米槌上糠等分,蜜丸桐子大。每空心下三十丸。(姚可成《食物本草》)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食療本草》?!毒V目拾遺》:栗殼《綱目》載其治反胃、消渴、瀉血,此外無他,不知其能解參之力,勝于萊菔?!稐畲貉慕涷灧健方馊藚ⅲ踝託ぜ鍦?。
以上就是對栗殼的功效與作用詳細介紹,對它的選擇,要根據(jù)自身需求進行,這樣對身體不會有損害,才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疾病的效果。
龍眼殼我國西南部至東南部栽培很廣,以福建、臺灣最盛。那么在醫(yī)學上龍眼殼有哪些具體的藥用價值呢?又有哪些方劑需要用到它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龍眼殼的功效與作用。
【原形態(tài)】
龍眼常綠喬木,高通常10m左右。具板根。小枝粗壯,被微柔毛,散生蒼白色皮孔。
偶數(shù)羽狀復葉,互生;葉連柄長15-30cm,或更長;小葉4-5對,很少3或6對,小葉柄長通常不超過5mm;葉片薄革質,長圓狀橢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兩側常不對稱,長6-15cm,寬2.5-5cm,先端漸尖,有時稍鈍頭,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粉綠色,兩面無毛。
花序大型,多分枝,頂生和近枝腋生,密被星狀毛;花梗短;萼片近革質,三角狀卵形,長約2.5mm,兩面均被黃褐色絨毛和成束的星狀毛;萼片、花瓣各5,花瓣乳白色,披針形,與萼片近等長,僅外面被微柔毛;雄蕊8,花絲被短硬毛。
果近球形,核果狀,不開裂,直徑1.2-2.5cm,通常黃褐色或有時灰黃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體;種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質的假種皮包裹?;ㄆ?-4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我國西南部至東南部栽培很廣,以福建、臺灣最盛,廣東次之,多栽培于堤岸和園圃,廣東、廣西南部及云南亦見野生或半野生于疏林中。
【功能主治】
祛風;解毒;斂瘡;生肌。主眩暈耳聾;癰疽久潰不斂;燙傷。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
【各家論述】
1.《本草再新》:治心虛頭暈,散邪祛風,聰耳明目。
2.《重慶堂隨筆》:研細治湯火傷亦佳。
【摘錄】
《中華本草》。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肯定已經對龍眼殼了一定的了解。我們知道了龍眼殼具有祛風、解毒、斂瘡、生肌等功效。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關于中藥的相關知識,可以繼續(xù)閱讀下一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