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陽正氣丸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運動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藥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運動。隨著社會觀念的更新,養(yǎng)生的理念也在不斷刷新,健康離不開養(yǎng)生,積極的心理離不開養(yǎng)生。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做的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純陽正氣丸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純陽正氣丸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對純陽正氣丸的功效與作用都有所耳聞,但是如何用純陽正氣丸來治愈疾病卻是不太清楚的。今天就帶著大家看看它是如何結(jié)合養(yǎng)生。
【處方】廣藿香100g 半夏(制)100g 青木香100g 陳皮100g 丁香100g 肉桂100g 蒼術(shù)100g 白術(shù)100g 茯苓100g 朱砂10g 硝石(精制)10g 硼砂6g 雄黃6g 金礞石(煅)4g 麝香3g 冰片3g
【性狀】為棕黃色至棕紅色的水丸;氣芳香,味苦、辛。
【炮制】上十六味,除麝香、冰片、硝石外,朱砂、雄黃分別水飛成極細(xì)粉;其余廣麝香等十一味粉碎成細(xì)粉。將麝香、冰片研細(xì),與上述粉末配研,再將硝石研細(xì)摻入,過篩,混勻;另取花椒50g,加水煎煮二次,取煎液與上述粉末泛丸,低溫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溫中散寒。用于暑天感寒受濕,腹痛吐瀉,胸膈脹滿,頭痛惡寒,肢體酸重。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3g,一日1~2次。
【注意】孕婦禁用。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
【處方】官桂30克 公丁香30克 青木香30克 生蒼術(shù)30克 生白術(shù)30克 廣皮30克 制半夏30克 白茯苓30克 廣藿香30克 花椒15克 紅靈丹12克
【制法】上藥除紅靈丹、花椒外,其余生曬,各取凈末,將紅靈丹加入一并和勻,用花椒煎湯代水泛丸,如椒目大,約成丸270克?;蜍埰?,每片0.75克。
【功能主治】辟穢溫中,化濕宣濁。主暑月感寒,腹痛吐瀉,四肢厥冷者。
【用法用量】每用6克,分二次開水吞服;小兒減半。
【摘錄】《中藥成方配本》
【處方】藿香1兩,肉桂(桂枝可代)1兩,陳皮1兩,半夏1兩,公丁香1兩,小茴香1兩,紫蘇1兩,云苓1兩,制茅術(shù)1兩,生白術(shù)1兩,八寶紅靈丹5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同紅靈丹研勻,用鮮花椒葉煎濃汁泛丸,如梧桐子大,紙囊封固,收藏燥處。
【功能主治】時行疫癘,霍亂吐瀉,絞腸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5分,重者加倍,陰陽水送下。
【摘錄】《飼鶴亭集方》
【處方】藿香1兩,蘇葉1兩,生茅術(shù)1兩,白術(shù)1兩,茯苓1兩,丁香1兩,姜半夏1兩,陳皮1兩,官桂1兩,青木香1兩,降真香5錢。
【制法】上為末,水為丸,紅靈丹為衣。
【功能主治】霍亂吐瀉腹痛,四肢厥冷,脈伏轉(zhuǎn)筋者。
【用法用量】每服5分至1錢,開水下。先服不換金正氣散,加蜀椒,再服本方。
【摘錄】《家庭治病新書》
【處方】廣藿香100g,半夏(制)100g,青木香100g,陳皮100g,丁香100g,肉桂100g,蒼術(shù)100g,白術(shù)100g,茯苓100g,朱砂10g,硝石(精制)10g,硼砂6g,雄黃6g,金磁石(煅)4g,麝香3g,冰片3g。
【制法】以上十六味,除麝香、冰片、消石外,朱砂、雄黃分別水飛或粉碎成極細(xì)粉,其余廣藿香等十一味粉碎成細(xì)粉;將麝香、冰片研細(xì),與上述粉末配研,再將硝石研細(xì)摻入,過篩,混勻;另取花椒50g,加水煎煮二次,取煎出液與上述粉末泛丸,陰干。
【功能主治】溫中散寒。主暑天感寒受濕,腹痛吐瀉,胸膈脹滿,頭痛惡寒,肢體酸重。
【用法用量】每次口服1.5-3g,每日1-2次。
【注意】孕婦禁用。
【摘錄】《中國藥典》一部
通過上面對純陽正氣丸的介紹我們不難看出,中國人對中醫(yī)方劑非常推崇這話不假,方劑從古代便伴隨人們一直到現(xiàn)在。到了現(xiàn)在,各種各樣的方劑也被人們研究出來,并且大受人們的喜愛。這些非傳統(tǒng)的方劑,不僅天然無公害,而且還有這很好的養(yǎng)生功效呢。
ys630.COm精選閱讀
導(dǎo)讀:藿香正氣丸的功效與作用?藿香正氣丸是一種中藥藥丸,也是家庭必備藥品。那么藿香正氣丸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藿香正氣丸的功效與作用
藿香正氣系列以藿香為主藥,其功效能正不正之氣。所謂不正之氣,是指脾胃功能紊亂,發(fā)生嘔吐腹瀉。由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蘇、茯苓、半夏曲、白術(shù)、陳皮、厚樸、炙甘草組成。具有解表和中,理氣化濕的作用。藿香正氣系列有水、口服液、丸等多種劑型。
藿香正氣丸來源于《和劑局方》,原為藿香正氣散。藿香正氣散在服用時要加生姜3片、大棗1枚,同煎后才能服用。為了解決服用不便的缺陷,后來的醫(yī)學(xué)者將藿香正氣散制成了丸劑,有蜜丸、水丸兩種,稱為藿香正氣丸,取代了藿香正氣散。
藿香正氣丸主要成分有蒼術(shù)、陳皮、厚樸(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廣藿香油、紫蘇葉紅、桔梗、生姜、大棗、輔料為蜂蜜。
方中藿香發(fā)表解暑,芳香化濕,理氣和中,為主藥。紫蘇葉、白芷解表散寒,和中去濕,為輔藥。厚樸、大腹皮燥濕除滿,行氣寬中;陳皮、半夏理氣和胃,降逆止嘔;白術(shù)、茯苓補(bǔ)脾益氣,利濕和中,共為佐藥。生姜、大棗既能調(diào)和營衛(wèi),又能調(diào)和脾胃;甘草健脾和中,調(diào)和藥性,共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解表祛暑,化濕和中之功。
主治暑濕感冒,發(fā)熱惡寒,頭身疼痛困重,嘔吐惡心,胸膈滿悶,脘腹脹痛,瀉泄,便下清稀,腸鳴腹痛,濕滯中阻,胃呆不饑,口中黏膩,舌苔白膩,脈象濡緩者。西醫(yī)診為胃腸型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腸胃炎及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膽囊炎、慢性肝炎等均可用此藥。
目前藥品市場中,存在的藿香正氣類藥物有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丸、藿香正氣口服液、藿香正氣軟膠囊、藿香正氣片等不同劑型。那么藿香正氣丸與藿香正氣水有什么區(qū)別?藿香正氣丸與藿香正氣水的區(qū)別,一起來看看。
藿香正氣丸與藿香正氣水的區(qū)別
有時候我們會看到類似的藥品名稱,甚至兩種藥品可能連主要成分、主治功能都一樣,但是還是存在著差別,這種差別不是體現(xiàn)在表面,而要從治療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藿香正氣丸與藿香正氣水的區(qū)別如下:
藿香正氣丸:特點是藥效持久,但吸收較慢,服藥量相對較大,多用于成人。
藿香正氣水:有效成分含量高,療效高,服藥劑量相對較小,發(fā)揮作用迅速。
藿香正氣水為深棕色的澄清液體(久貯略有渾濁);味辛、苦,可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用于外感風(fēng)寒,內(nèi)傷濕滯,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泄瀉。用藿香正氣水外涂于皮損處,每日3~5次,連用3~5日。對濕疹性皮炎、嬰兒濕疹、陰囊濕疹、帶狀皰疹、腳氣也有效的。
藿香正氣丸與藿香正氣水正有以上的區(qū)別,患者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求選擇,或者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合理用藥。
以上就是一些藿香正氣丸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了解更多關(guān)于藿香正氣丸的內(nèi)容,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養(yǎng)生的方法很多,實踐證明中藥中的方劑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今天為大家介紹一種療效非常好的方劑導(dǎo)寧純陽丹!
【處方】蒼術(shù)(米泔浸3日,再換凈水浸洗,切,曬干,以青鹽水浸1宿)4兩,蓮肉(好者,酒浸一宿)4兩,上用大公豬肚1個,壁土揉洗凈,納入前2味,以線密封,用無灰酒煮爛取起,入石臼中搗爛,捏成小餅,烘干,研為細(xì)末。南星4兩(凈,切細(xì),以姜汁1小盞浸1宿,以灶心土同炒,取土不用),大半夏4兩(湯泡去涎,曬干為末,以好醋浸7日蒸熟,不麻為度),橘皮4兩(銼,灶心土炒),谷芽(炒)1兩,厚樸1兩,白術(shù)1兩,麥芽(炒)1兩,甘草1兩,人參1兩,茯苓1兩,白豆蔻1兩,三棱1兩,莪術(shù)1兩,縮砂1兩,蓽澄茄1兩,木香半兩,丁香半兩,沉香半兩,粟米4兩(姜汁浸,炒)。
【制法】上為末,稀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真元虛損,心腎不安,精神耗散,脾土濕敗,不能化食,所食五味之物,不成精液,乃成痰涎,聚于中脘,不能傳導(dǎo),以致大腸燥澀,小便反多而赤;或時嘔吐酸水,久或翻胃結(jié)腸。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空心米飲送下。
【摘錄】《濟(jì)陽綱目》卷十二
通過本篇文章向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導(dǎo)寧純陽丹的知識,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對導(dǎo)寧純陽丹的認(rèn)識是很多的。我們對藥材的認(rèn)識越多的話,在使用的時候才會更加清楚這個藥物有什么作用,這樣就不會怕使用錯誤的情況出現(xiàn)。
現(xiàn)在經(jīng)濟(jì)飛速發(fā)展,人們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也更重視養(yǎng)生。很多人都知道道寧純陽丹可以治療很多疾病,對人體有很多好處,接下來我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道寧純陽丹。
【處方】蒼術(shù)(堅實者,米泔水浸3日,再換凈水浸洗,切,曬干,以青鹽水浸1宿)4兩,蓮肉(好者,去心,次凈酒浸1宿)4兩,大公豬肚1個(壁上揉洗,浸,納入前2味,以線縫密,用無灰酒煮爛取起,入石臼中搗爛,捏成小餅烘干,研為細(xì)末,入后藥),南星4兩(凈切細(xì),以姜汁1小鐘浸1宿,以灶心土同炒去土不用),大半夏4兩(湯炮,去涎,曬干為末,以好醋浸7日,蒸熟不麻為度,入藥中),橘皮4兩(銼,以灶心土炒,去土不用),谷芽(炒)1兩,厚樸1兩,白術(shù)1兩,麥芽(炒)1兩,甘草1兩,人參1兩,茯苓1兩,白豆蔻1兩,三棱1兩,莪術(shù)1兩,縮砂1兩,蓽澄茄1兩,木香半兩,丁香半兩,沉香半兩,粟米4兩(姜汁浸炒)。
【制法】上為細(xì)末,稀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真元虛損,心腎不安,精神耗散,脾土濕敗不能化食,所食五味之物不成精液,反成痰涎,聚于中脘,不能傳導(dǎo),以致大腸燥澀,小便反多而赤,或時嘔吐酸水,久成反胃結(jié)腸之證。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米飲下。
【摘錄】《丹溪心法附余》卷三
通過以上文章的閱讀,相信大家對道寧純陽丹有了很多的了解吧,道寧純陽丹是一味很好的中藥方劑,最重要的是道寧純陽丹的功效與作用的也是很多的,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要好好的利用哦。
大家都知道純陰化陽湯的副作用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在服用前也還是要了解一下它的功效才能放心。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吧,希望對于您的生活有點幫助。
【處方】熟地1兩,玄參3兩,肉桂2分,車前子3錢。
【功能主治】陰虧之至,小便不通,目睛突出,腹脹如鼓,膝上堅硬,皮膚欲裂,飲食不下,獨口不渴,服甘淡滲泄之藥皆無功效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1劑小便如涌泉,再劑而閉如失。
【各家論述】此方又勝于滋腎丸,以滋腎丸用黃柏、知母苦寒之味以化水,不若此方用微寒之藥以化水也。論者謂病勢危急,不宜用補(bǔ)以通腎,且熟地濕滯,不增其閉澀之苦哉?詎知腎有補(bǔ)無瀉,用知母、黃柏反瀉其腎,不虛其虛乎?何若用熟地純陰之品,得玄參濡潤之助,既能生陰,又能降火,攻補(bǔ)兼施,至陽得之,如魚得水,化其亢炎而變?yōu)榍鍥?,安得不崩決而出哉?或謂既用熟地、玄參以生陰,則至陽可化,何必又用肉桂,車前子多事,然而藥是純陰,必得至陽之品以引入于至陽,而又有導(dǎo)水之味,同群共濟(jì),所以既能入于陽中,又能出于陽外也。矧肉桂只用其氣以入陽,而不用其味以助陽,實有妙用耳。
【摘錄】《辨證錄》卷九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對純陰化陽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不過要注意的是,對那些不知道該不該選擇它的人,要根據(jù)醫(yī)生建議進(jìn)行使用。
加減藿香正氣丸對于許多人來說都是有點陌生的,其實它是一種中藥方劑,對一些特定的疾病有著很好的治療效果,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藿香10斤,大厚樸(老姜汁8碗拌炒)8斤,荊芥穗6斤,茅蒼術(shù)(米泔水浸,切片,炒)8斤,香薷6斤,檳榔(先切薄片)6斤,羌活5斤,青防風(fēng)6斤,建神曲(杵碎,炒)8斤,獨活5斤,香白芷5斤,枳殼(炒)6斤,陳皮6斤,澤瀉(鹽水炒)6斤,豬苓8斤,滑石(搗粉,水飛)12斤,宣木瓜(炒)6斤,甘草5斤,蘇梗8斤,法半夏8斤,葛根6斤,香附(炒)8斤,白術(shù)(切片,東壁土拌炒)8斤,青皮(炒)4斤,蔓荊子8斤。
【制法】上藥各為細(xì)末,用橘皮3斤煎湯泛丸,每丸(帶濕稱)重3錢。
【功能主治】四時感冒風(fēng)寒暑濕,一切不正之氣,及疫疬時行,沿門傳染,并飲食大過,脾胃受傷者。
【用法用量】春月感冒,淡姜湯送下;夏秋感冒風(fēng)寒,橘紅湯送下;霍亂吐瀉,淡鹽湯送下;瘧疾1-2日1作,姜、棗湯送下;紅痢,紅扁豆花湯送下;白痢,赤砂糖湯送下;胸腹切痛,砂仁湯送下;頭痛鼻塞,畏風(fēng)無汗,桂枝6分煎湯送下;咳嗽初起,疾多氣逆,用生姜湯送下;畏寒肢冷,骨節(jié)酸痛,蔥白湯送下。
【摘錄】《易簡方便》卷一
從上面的描述中我們了解到加減藿香正氣丸對人體的養(yǎng)生功效是顯著的,但對于它的食用方法我們也必須要了解并且掌握。
救陽丸由于是由純天然的中藥材混合而成,而且沒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備受人們關(guān)注。那么到底救陽丸的作用和功效都有哪些呢?為了讓您更加詳細(xì)的了解救陽丸,在接下來的文章中就為您詳細(xì)的介紹一下。
【處方】吳茱萸(湯浸焙干,炒)、干姜(炮)、赤石脂、龍骨、蜀椒(去目并開口者,炒出汗)、桂(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臍)、天雄(炮裂,去皮臍)、硫黃(飛,研)、陽起石(煅,醋淬,研)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稀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便失禁,手足厥冷,面色青白。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食前米飲送下。漸加丸數(shù),鹽湯亦得。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九十六
以上就是對救陽丸這種中藥方劑的藥用價值的詳細(xì)介紹,在吃救陽丸的時候,也是有著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對調(diào)理人體各方面問題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可以放心進(jìn)行。
對于回陽丸這種方劑,我們應(yīng)該要先了解它的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之后,才可以食用。下面是關(guān)于回陽丸怎么吃的相關(guān)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閱讀一下,對食用有很大的幫助。
【處方】牡蠣(煅通赤)半斤,干姜(炮)半斤。
【制法】上為細(xì)末,生姜汁煮半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bǔ)益元氣,悅澤肌體,開心明目。主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八五
【處方】明礬1錢,火消1錢,胡椒1錢,真黃丹8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陳醋為丸。
【功能主治】陰癥肚疼。
【用法用量】男左女右握在手心,以帛縛之,出汗而愈。
【摘錄】《奇方類編》卷下
文章介紹的回陽丸的藥用價值,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其實很多的身體疾病都可以通過回陽丸等一些中藥方劑來調(diào)理,博大精深的中醫(yī)文化應(yīng)該繼續(xù)發(fā)揚光大傳承下去。